[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doc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教程毛概第十四章根本力量

考研政治教程毛概第十四章根本力量

第⼗四章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量 复习提⽰:理解和掌握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量和建设者,统⼀战线的内容、任务和重要意义。

第⼀节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民的共同事业 ⼀、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量 (⼀)⼯⼈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

我们党从成⽴之⽇起,就把⾃⼰定为中国⼯⼈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阶级队伍不断壮⼤,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益提⾼,⼯⼈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知识分⼦作为⼯⼈阶级的⼀部分,⼤⼤增强了⼯⼈阶级的科学⽂化素质。

由于我们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些⼯⼈群众的⼯作岗位发⽣变化。

这并没有改变我国⼯⼈阶级的地位,⽽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阶级的整体优势。

中国⼯⼈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产⼒发展的基本⼒量。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全意依靠⼯⼈阶级。

全⼼全意依靠⼯⼈阶级,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全体职⼯的国家主⼈翁地位。

同时,在深化改⾰,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舆论的、⾏政的⼿段,切实维护⼯⼈阶级的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其领导阶级的作⽤。

(⼆)农民阶级是⼈数最多的基本依靠⼒量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命的主⼒军,⽽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开放中⼈数最多的依靠⼒量。

⼗⼀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党的领导下,强烈要求改变贫困落后状态的⼴⼤农民,表现了可贵的创业⾰新精神,实⾏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村改⾰和建设取得巨⼤成就,带动了整个改⾰和建设事业。

考研政治目录

考研政治目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第一节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第一节认识大学生活,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转变学习方式第三节肩负历史新使命第二章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一节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康第二节掌握和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与艺术第三节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第三章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第一节人生观是人生道路的指南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取向与把握第四章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第一节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坚定的爱国者第五章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第一节道德的本质和作用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第四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五节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第一节遵守社会公德第二节树立家庭美德第三节恪守职业道德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第一节增强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第二节依法治国与法治精神第八章我国的法律制度第一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l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的含义?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考研政治热点之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考研政治热点之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考研政治热点之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是毛中特部分的第十三章内容,该章节作为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识点在08、10等年份均有设题。

当前APEC会议即将召开,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与该热点时事政治密切相关,应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

下面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

一、高频考点梳理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

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第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第二,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外交活动的根本准则。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②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③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2022版毛概8到14章判断题

2022版毛概8到14章判断题

2022版毛概8到14章判断题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我国在1958年进入全面的改革开放时期。

(x)2.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的传统观念。

(x)4.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x)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7.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

(√)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x)9.1992年,我国明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x)10.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

(x)1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3.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x)14.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x)15.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x)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专政。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

①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②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③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3.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①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②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团结,促进和谐。

5.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6. 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打得赢、不变质。

7. 新时期、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①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②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③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持。

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2018考研政治知识点: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018考研政治知识点: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018考研政治知识点: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考研政治知识点: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考研政治知识点: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新中国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3.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6.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1.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

2.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8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对于冲刺倒计时来说非常重要,为了方便考生复习,政治教研组老师为考生整理了1987到2016年历年真题章节分类练习答案解析,希望考生好好练习。

使用说明学科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块一哲学导论模块二唯物论模块三辩证法模块四认识论模块五唯物史观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块一政经导论模块二劳动价值理论模块三剩余价值理论模块四垄断理论模块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模块六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第三部分总论+社会科学主义模块一马克思主义总论模块二社会主义学说模块三共产主义学说学科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部分总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模块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模块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块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块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模块二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模块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模块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块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块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块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块八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模块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模块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模块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模块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学科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模块一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综述)模块二太平天国运动模块三洋务运动模块四戊戌维新运动模块五辛亥革命第二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模块一翻天覆地三十年(综述)...模块二五四运动模块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模块四大革命模块五土地革命模块六抗日战争模块七解放战争第三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模块一辉煌的历史进程(综述)模块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模块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模块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学科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部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二部分思想版块模块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模块二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模块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三部分道德版块模块一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模块二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四部分法律版块模块一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模块二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模块三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

14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

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出现许多的新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③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④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①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②“三农”问题的重要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农民。

③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依靠广大农民,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创造精神,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民主权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民主革命中,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部分。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试题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A、小资产阶级B、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独立的社会阶级(答案C)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A、培养和选拔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B、维护国家统一C、自治机关的自制权问题D、保障自治区域内各民族的平等(答案C)3、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A、国有企业职工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C、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答案D)4、2003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解决A、西部大开发问题B、台湾问题C、农业、农村、农民问题D、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问题(答案C)5、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A、阶级矛盾B、民族压迫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D、民族歧视(答案C)6、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B、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反对大民族主义D、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答案B)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鼓励内地的汉族干部、知识分子等支援边疆民族地区B、建立联邦制下的民族共和国C、民族区域自治D、给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优惠政策(答案C)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A、爱国主义的B、社会主义的C、民族主义的D、民主主义的(答案B)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A、爱国B、坚持社会主义C、拥护共产党的领导D、共同的文化(答案A)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C、知识分子D、中国人民解放军(答案C)二、多选题1、我国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授者C、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答案ABCD)2、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答案ABC)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包括A、民主监督B、制定国家的法律C、政治协商D、参政议政(答案ACD)4、民族自治区拥有广泛的自治权,同时必须履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的责任和义务,包括A、必须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得到遵守和执行B、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任务C、保证本地区内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D、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要服从国务院(答案ABCD)5、下列关于“三农”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有A、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B、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D、“三农”问题应该慢慢解决,不必着急。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

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主要是从人民军队是保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力量(特殊的)的角度,讲到国防和军队建设。

【教学方法与手段】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教学时数】4课时【课堂教学设计】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学内容】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与人民,服务于人民。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2022考研政治国际政治题及答案

2022考研政治国际政治题及答案

2022考研政治国际政治题及答案国际政治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并掌握国际政治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在准备2022考研政治科目的同时,积极解答一些国际政治题目,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2022考研政治国际政治题目以及相应的答案。

题目一:请简述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国际政治是指国家之间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关系和行为。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和特征。

首先,国际政治是指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行为。

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通过外交手段和国际组织展开交流和合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其次,国际政治是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

各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独立的权力和地位,国家主权是国际政治的核心原则。

第三,国际政治具有利益冲突和博弈的特点。

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存在差异,甚至存在直接冲突。

各国在国际政治中通过外交手段、军事威胁、经济制裁等方式进行利益博弈。

最后,国际政治是多元化和复杂性的。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仅有大国和小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有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多种因素的交织。

举例来说,以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为例,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经济大国,在贸易和经济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观念分歧。

这场贸易战凸显了国际政治中不同国家之间常常存在的利益冲突和博弈。

题目二:解释国际政治中的霸权和多极化,讨论它们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霸权是指某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拥有主导地位和绝对的权力。

多极化则是指世界上多个地区或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和相互制衡。

对于国际秩序来说,霸权和多极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霸权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规则制定和权力运行的控制能力上。

霸权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国际规则、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等手段来塑造和维护国际秩序。

其次,多极化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权力的均衡和相互制衡方面。

多个大国崛起和力量均衡的格局可以有效避免某一国家或集团的霸权垄断,维护国际秩序的平衡和稳定。

第十三、十四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毛邓三概论

第十三、十四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毛邓三概论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简答题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是什么?答:(1)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2)一切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3)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5)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不谋求霸权。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辨析题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答:正确。

统一战线是当领导人民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我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坚持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需要,实现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维护世界和平进步事业的需要。

简答题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答: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社会力量,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动力。

(2).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考研政治(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

考研政治(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

考研政治(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台湾问题是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B.属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C.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D.属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问题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1895年日本从中国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中国,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阻挠和台湾当局抗拒统一,两岸分离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

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

知识模块: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党的十七大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同胞要共同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实行“三通”,加强交流C.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D.把握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主题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知识模块: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3.2009年5月26日,在国共两党举行的最高领导人正式会谈上,双方一致认为两岸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D.祖国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政治基础。

历年考研政治常考题含答案704

历年考研政治常考题含答案704

历年考研政治常考题含答案简答题1、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没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答案:(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暂无解析多选题2、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答案:A,B,C,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

农业不仅直接关系着我国十二亿人口的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条件问题,而且还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杜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离开广大农民的理解、拥护和自觉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将一事无成。

单选题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答案:B[解析]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我国于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等级考试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1168

等级考试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1168

等级考试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多选题1、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是指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D.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答案:A,B,C,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解。

2006年1月9号,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中明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单选题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文明道德风尚D.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 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决定》的这一新思想、新观点,不仅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

单选题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2017考研政治历年真题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单项选择题1.(1999)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冲突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继续扩大D.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2.(2000)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3.(200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4.(2002)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推动南北对话C.加强南南合作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二、多项选择题1.(199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打破B.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D.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E.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2.(1996)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A.中国B.巴基斯坦C.印度D.缅甸E.印度尼西亚3.(2003)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E.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2008)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一边倒B.反霸权主义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5.(20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历年真题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开放与合作(D)和谐与共赢2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新的外交战略,即(A)“一边倒”(B)“一条线”(C)“两个拳头打人”(D)“真正的不结盟”3 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方针是(A)睦邻(B)富邻(C)安邻(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4 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坚持爱困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国家主权平等(B)实事求是(C)互不侵犯(D)互不干涉内政6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7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9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1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其中。

大陆范围内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C)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11 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A)党的领导问题(B)政党关系问题(C)民族关系问题(D)宗教关系问题12 新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维护祖国统一13 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D)国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与人民反分裂活动之间的矛盾14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A)维护祖国统一(B)坚持民族平等(C)反对民族分裂(D)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15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民族自决(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平等16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D)各民族共同繁荣17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A)有倩仰宗教的自由(B)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C)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D)宗教活动自由18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始终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积极进攻(C)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D)积极防御19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听党指挥(C)英勇善战(D)保卫祖国2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A)为共产主义而奋斗(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2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的会议是(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22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紧紧抓住主线,这条主线是(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B)党要管党、从严治党(C)为民、务实、清廉(D)反腐倡廉建设23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大力加强思想建没、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是(A)坚定理想信念(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健全民主集中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4 新中国建立之际。

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一边倒”(B)“反霸权主义”(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之所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因为(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C)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D)近代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2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独立自主2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它(A)只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B)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

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C)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D)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8 我们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的原则是(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B)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C)互不侵犯(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9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A)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C)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30 和谐世界应该是(A)民主的世界(B)和平的世界(C)公正的世界(D)包容的世界31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互信、互利(B)和平共处(C)平等(D)协作32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是坚持(A)大国是首要(B)周边是关键(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3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3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这是因为工人阶级(A)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B)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D)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的动力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岗位流动加快。

但是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因为工人阶级仍然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36 建设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知识分子,这是因为知识分子(A)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B)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C)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精神产品的主要创造者(D)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38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经济条件有(A)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B)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C)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39 提出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十分必要的,它(A)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B)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C)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D)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40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联盟,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41 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两个范围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是(A)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B)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C)大陆范围内的。

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D)大陆范围以外的。

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42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A)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B)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C)为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服务(D)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43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

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A)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B)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C)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D)具有强大凝聚力44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45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充分认识(A)宗教存在的长期性(B)宗教问题的群众性(C)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D)宗教问题的阶级性46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是因为(A)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B)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C)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D)人民解放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47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48 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A)听党指挥(B)英勇善战(C)打得赢(D)不变质4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D)党的阶级性就是党的群众性5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两者的关系是(A)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B)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C)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必然要求(D)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前提5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A)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B)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C)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D)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52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进一步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是(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C)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D)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53 以下正确反映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提法是(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B)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C)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D)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54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