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主要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文化百家齐放,同时也战事不断,国家分分合合,那么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有谁吗?下面是有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欢迎参阅。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
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晚年与颜氏女徵在结婚而生孔子。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3岁丧父,受教于贤母徵在。
15岁立志于学。
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叔来学礼,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离鲁至齐。
齐景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婴等人的阻挠。
不久孔子返回鲁国,开始整理诗、书、礼、乐,并扩大教育事业,弟子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10年),孔子被任为中都宰,颇有政绩,“一年,四方皆则之”。
于是,由中都宰迁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临事兵礼并用,鲁国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后摄行相事,“堕三都”、抑三桓。
孔子计划失败后,乃借口“燔肉不至”,带领弟子离开鲁国。
时孔子55岁。
自此,孔子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
其间虽“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权谋和战争的时代。
许多历史人物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塑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提倡“仁者爱人”的道德伦理观念,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良知和品德,以实现社会和谐。
孔子主张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名轲,字子宗,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孟子”以示对孔子的敬意。
他提出了“性善”观念,主张通过教育改造和人际关系的良好调节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的理论为后世儒家学派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
鲁迅(1881年-1936年)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时期,通过其文学作品和思想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鲁迅的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以冷峻的批判态度剖析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侵害,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名籍,字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
他在楚汉战争中率领楚军,打败了秦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
然而,项羽在战争结束后未能巩固自己的地位,最终被刘邦击败。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战争和权谋,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字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汉朝的创立者。
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项羽,统一了中国各地,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的治理与发展奠定了中国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西汉时期的官员。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一)惠子——战国思想家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惠子是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
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曾随同魏惠王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
他为魏国制订过法律。
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一是“为魏惠王为法”,二是主谋齐、魏相王,三是主张齐、楚“偃兵”,倡言魏与齐、荆联合抗秦。
其时张仪在魏,由此与惠施发生争论,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转宋,与庄子相晤论学。
惠、庄二人友善,交游甚密,曾发生过著名的“濠梁之辩”。
魏惠王死后,张仪被逐,惠施返魏。
为魏使楚,与南方奇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雷霆之故。
后又为伐齐存燕使赵。
数年后惠施病逝,终年约六十岁。
徐雁王——徐国第32代国君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是西周时徐国国君。
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
建都下邳,(今更名为"睢宁县古邳镇)。
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
周穆王巡视各国,听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国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
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
《后汉书·东夷传》称:"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序号代表人物本名字号生卒年别称
1孔子孔丘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尼父、孔圣人
2孟子孟轲子舆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
3荀子荀况卿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
4老子李耳聃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老聃
5庄子庄周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庄子
6墨子墨翟翟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墨子
7韩非子韩非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
8孙子孙武长卿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孙子、孙武子
9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
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出生地所处时代派别主要作品成就
鲁国陬邑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六经》、《论语》开创儒学、创办私学
鲁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发扬和创兴儒学
赵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荀子》辞赋之祖
楚国春秋时期道家学派《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
宋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庄子》道家学派继承人
宋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韩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孤愤》、《说难》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齐国春秋时期兵家《孙子兵法》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齐国战国时期兵家《孙膑兵法》著《孙膑兵法》
主张尊称
为政以德、因材施教万世师表、至圣
民贵君轻、性善论亚圣
性恶论后圣
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圣祖
天人合一、清净无为与老子并称“老庄”
兼爱、非攻科圣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成为兵家之祖兵圣。
春秋战国主要人物
春秋战国主要人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主要人物,他们各自的事迹与贡献。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被尊为"圣人"。
孔子的思想强调以仁爱、礼治和民本为中心,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至今。
2.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誉为"第二代圣人"。
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性的善良,提倡"性恶论"和"性善论"的辩论。
孟子的思想强调政治伦理道德和君主的德治,对于后来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鲁迅(1881年-1936年)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以揭露社会黑暗和呼唤民众觉醒为主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的思想主张科学思想、民主政治,他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儒家思想的立场对于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孙子(公元前5世纪)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和战略家,也是《孙子兵法》的作者。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思想和战略原则,对于中国古代战争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战略思想注重以少胜多、以智取胜,被誉为古代军事艺术的典范。
5.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强调天命观念,主张君主专制统治,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辩论。
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一)楚国著名辞赋家——宋玉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楚国文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弟子。
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二)高渐离——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后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就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可是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他了。
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使劲朝秦王砸,想杀死他,但是很遗憾失败了,所以就被杀了。
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
于是他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
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作工。
时间长了,他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
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侍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人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
”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
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
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春秋五霸的小故事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春秋五霸的小故事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春秋五霸的小故事引子: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变动频繁、纷争不断的时代。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一群卓越的领袖人物,他们被人们称为春秋五霸。
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越王勾践。
他们以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战略,相继成为各自国家的领袖,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小故事,介绍这五位春秋五霸的事迹,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一、齐桓公:智勇双全的领袖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封为霸王的君主,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军事策略,为齐国带来了繁荣和辉煌。
有一次,受到晋国的威胁,齐桓公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请来智者陈轸,向他请教如何对付晋国。
陈轸告诉他一个办法,就是在晋国领土上放置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并给他们各自留下一块食物。
观察它们吃什么。
如果乌龟选择吃草而不吃兔子,那就表明晋国没有统一的领导,可以趁机出兵攻打。
如果乌龟选择吃兔子,那就表明晋国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不宜轻举妄动。
齐桓公采纳了陈轸的建议,派人去实施。
结果乌龟选择了吃草,这说明了晋国的内部分裂,齐国趁机出兵,取得了胜利。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齐桓公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他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解决问题,并倾听智者的建议。
正是由于他的英明领导,齐国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极致。
二、晋文公:统一八国的策略家晋文公是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卓越君主,他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成功统一了当时分裂的八个国家,为晋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晋文公被曹国封锁在城中,无法出击。
他出人意料地决定剃光头发,穿上流浪者的衣服,混在曹军中逃离曹国。
他故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无所事事的流浪汉,引起了曹国将士的轻视。
在逃亡的过程中,他遇见了一位鼓鼓囊囊的店老板,在他的骡车上搭了一程。
晋文公打开那个布袋,里面竟然是装满了石头。
他问店老板为什么要装石头,店老板回答说:“在我卖兔肉的时候,我怕人们以为我在卖狗肉,所以我装满了石头。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一览表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一览表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领导力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选取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一览表。
一、政治家与军事家1. 孔子(551-479 BC)-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视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社会和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孟子(372–289 BC)-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论点,并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3. 荀子(313–238 BC)-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主张以王治国,提出了许多政治理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韩非子(280–233 BC)-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法学家,他提出了秉法励治的观点,主张统治者应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
5. 孙膑(?–341 BC)与庞涓(?–340 BC)- 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军事家,他们以他们的军事才能而闻名于世。
孙膑是吴国的军事顾问,庞涓是秦国的大将。
二、文化与学术领域1. 屈原(约340–278 BC)- 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先驱。
他的代表作《离骚》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传诵与赏析。
2. 墨子(约470–391 BC)- 墨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爱、非攻、兼爱、尊师等思想,主张实践与实用主义。
他的学说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3. 鲁班(?–? BC)-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木匠和工程师,他的名字已成为中国木工行业的代名词。
他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木工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荀子(313–238 BC)- 荀子的学说在当时流传甚广,他强调人之自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并提倡合理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与传记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与传记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他们的事迹和传记故事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并通过他们的传记故事展示他们的非凡智慧和勇气。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的传记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贡献。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他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今仍广为流传。
二、荀子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5年)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礼法秩序与君主的权威。
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主张贤良治国”和“择法秉德”的思想,通过自身的身世和经历,他的传记故事展示了他坚持自己理念的勇气和智慧。
三、老子老子(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作品《道德经》被广泛传颂,他的传记故事展示了他对道德伦理和哲学思想的探索与贡献。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
四、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对于政治、教育和社会伦理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孟子的传记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为实现伦理道德建设而奋斗的英勇形象。
五、孙子孙子(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53年)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和兵法专家。
他的代表作《孙子兵法》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军事学院所研究,对战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孙子的传记故事展示了他智勇双全,善于运筹帷幄的特点,他的军事智慧使他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不仅承载了他们个人的事迹,更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哲学思想的较量和国家政治的兴衰。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1、伍子胥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吴王阖闾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有向外扩张、与他国争霸的野心。
伍子胥利用吴王的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阖闾引向富国强兵、扩军备战,寻机向外扩张的道路。
孙武事吴之后,伍子胥与孙武一起,整顿吴国的军备,招兵买马,日夜操练,使吴国逐步强盛。
为了削弱楚国的力量,吴王采纳伍子胥和孙武的意见,把吴军一分为三,轮番袭扰楚国。
经过几年的袭扰,楚国国力渐衰。
2、孔子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扁鹊扁鹊,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4、孙膑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
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孙膑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进而分析了攻击各种战阵的对策。
孙膑还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当时攻城的策略与技术。
但孙膑的军事思想也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他对战争的性质分辨不清,把士兵纯粹当作被驱使的工具,有些战略战术的表述过于简单片面,有时还夹杂着迷信观念。
春秋战国人物列表
春秋人物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 搜索春秋时期人物主要以《春秋左传》为主,兼收《史记》、先秦诸子籍书中出现的人物,按国别分类,上限从犬戎之祸起,下限至三家灭知襄子为止。
部分国别如晋、齐等国则下至灭国为止。
西周以前,参见中国上古人物列表。
战国七雄则参见战国人物列表。
目录 [隐藏]1 东周1.1 君主1.2 王子1.3 王族1.4 诸氏族1.5 杂臣1.6 女性2 鲁国2.1 君主2.2 公子2.3 公族2.4 诸氏族2.5 杂臣2.6 女性2.7 孔子弟子3 晋国3.1 君主3.2 公子3.3 公族3.4 诸氏3.5 杂臣3.6 女性4 楚国4.1 君主4.2 公子4.3 公族4.4 诸氏族4.5 杂臣4.6 女性5 齐国5.1 君主5.2 公子5.3 公族5.4 诸氏族5.5 杂臣5.6 女性6 郑国6.1 君主6.2 公子6.3 公族6.4 诸氏族6.5 杂臣6.6 女性7 卫国7.1 公子7.2 公族7.3 诸氏族7.4 杂臣7.5 女性8 宋国8.1 君主8.2 公子8.3 公族8.4 诸氏族8.5 杂臣8.6 女性9 陈国10 秦国11 吴国12 蔡国13 邾国(含小邾)14 莒国15 曹国16 燕国17 杞国18 许国19 越国20 滕国21 虢国(西虢)22 薛国23 诸小国24 夷狄25 参考[编辑] 东周[编辑] 君主周平王姬宜臼周携王姬余臣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僖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襄王姬郑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丐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编辑] 王子太子泄父,周平王子王子狐,周平王子王子克,字子仪,周桓王子王叔文公王子虎,周僖王子王子颓,周庄王子甘昭公姬叔带,周惠王子刘康公,周顷王子王札子,又称王子札、王子捷,周顷王子儋季,周简王子王子佞夫,周灵王子太子寿,周景王子周悼王王子猛,周景王子王子朝,周景王长庶子王子还,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姑,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发,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弱,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鬷,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延,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定,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子稠,周灵王、景王之族王孙苏王孙没王子党王孙满王子廖王子突王子瑕王子处王子赵车[编辑] 王族王叔氏王叔文公王叔桓公,王叔文公子王叔陈生,王叔桓公子甘氏甘昭公甘成公,甘昭公子甘景公,甘成公子甘简公,甘景公子甘悼公甘过,甘景公子甘平公甘鳅,甘成公子甘桓公,甘平公子甘歜甘大夫襄刘氏刘康公刘定公刘夏,刘康公子刘献公刘挚,刘夏子刘文公刘卷,一名刘狄,字伯蚠,刘挚子刘桓公,刘卷子刘毅刘州鸠刘佗儋氏儋季儋括,儋季子儋翩,儋括子[编辑] 诸氏族尹氏尹武公尹文公尹圉,尹武公子尹固,尹文公子尹言多,尹固子尹辛,尹言多子召氏召穆公召虎召武公召伯廖,召虎子召桓公,召伯廖子召戴公,召桓公子召襄公,召戴公子召庄公召奂,召襄公子召简公召盈,召庄公子单伯单穆公单愆旗,单伯子单武公,单穆公子单平公,单武公子单襄公,单伯子单顷公,单襄公子单靖公,单顷公子单献公,单靖公子单成公,单靖公子单蔑周氏周桓公周黑肩周公忌父,周桓公子周公楚,周忌父子周公孔,周楚子周公阅,周孔子原氏原庄公原伯贯,庄公子原襄公,伯贯子原伯绞,襄公子原跪寻,襄公子原伯鲁原寿过,伯鲁子内史氏内史过内史叔服,过子内史叔兴,叔服子太史氏史舆樊氏樊皮,一名仲皮樊顷子樊齐祭氏祭公谋父祭伯祭公祭叔鄩氏鄩肹鄩罗南宫氏南宫极庾氏庾皮庾过宾氏宾滑宾起富氏富辰富辛詹氏詹父詹桓伯成氏成肃公成简公成桓公毛氏毛伯卫毛伯过毛伯得苏氏苏忿生苏温子阴氏阴忌,昭十二年被杀阴不佞阴忌,昭廿六年奔莒阴里巩氏巩成巩简瑕氏瑕廖瑕禽瑕辛蒍氏蒍国,字子国蒍成愆辛氏辛申辛有辛伯[编辑] 杂臣檀伯达聃季陶叔宰咺武氏子南季家父仍叔之子渠伯纠荣叔石尚石速石张边伯子禽祝跪伯服游孙伯桃子仓葛简师父左鄢父聃启伯舆史狡苌弘老阳子泠州鸠挚荒司徒丑公孙党氏子旅夷诡诸宫嬖绰李耳,即老子三饭缭,乐官,奔蔡(《论语.微子》)下门子,王子猛之傅(《国语.周语下》)太师挚,乐师,至齐(《论语.微子》)少师阳,乐师,逃亡(《论语.微子》)四饭缺,乐师,入秦(《论语.微子》)[编辑] 女性纪季姜,周桓王后王姚,周庄王后周惠后陈妫,周惠王后狄后隗氏,周襄王后周靈后,周灵王后,《左传.襄公十五年》周穆后,周景王后[编辑] 鲁国[编辑] 君主鲁惠公姬弗涅鲁隐公姬息姑鲁桓公姬允鲁庄公姬同鲁闵公姬启鲁僖公姬申鲁文公姬兴鲁宣公姬馁鲁成公姬黑肱鲁襄公姬午鲁昭公姬稠鲁定公姬宋鲁哀公姬将鲁悼公姬宁[编辑] 公子臧僖伯公子彄,后为臧孙氏,鲁孝公子公子益师,字众父,鲁孝公子施父,鲁惠公子仲孙庆父,后为仲孙氏,鲁桓公子叔孙僖叔公子牙,后为叔孙氏,鲁桓公子季成子季友,后为季孙氏,鲁桓公子公子遂,后为东门氏,鲁庄公子姬斑,鲁庄公子,立为鲁君子叔惠伯叔肹,鲁文公子公子恶,鲁文公子公子视,鲁文公子公子偃,鲁宣公子公子锄,鲁宣公子公子衡,鲁成公子姬野,鲁襄公太子公衍,鲁昭公子公为,一作公叔务人,鲁昭公子公果,鲁昭公子公贲,鲁昭公子公子荆,鲁哀公子公子展,后为展氏公子翚,字羽父公子豫公子结公子鱼,字奚斯公子买,字子丛公子慭,字子仲[编辑] 公族臧孙氏臧僖伯公子彄臧哀伯臧孙达,彄子臧孙瓶,达子臧文仲臧孙辰,臧孙瓶子臧宣叔臧孙许,臧孙辰子臧孙买,臧孙许子臧武仲臧孙纥,臧孙许子臧定伯臧孙为,臧孙许子臧孙畴,臧孙许子臧孙坚臧昭伯臧孙赐,臧孙为子臧孙仓,臧孙赐子臧顷伯臧孙会,臧孙畴子臧孙宾如,臧孙会子臧孙石,臧孙宾如子众氏公子益师众仲施氏施孝叔孟孙氏、南宫氏、子服氏仲孙庆父孟穆伯公孙敖,庆父子孟文伯孟孙谷,公孙敖子孟惠叔孟孙难,公孙敖子孟献子孟孙蔑,公孙谷子孟庄子孟孙速,一作孟孺子,孟孙蔑子孟孙孺,孟孙速子孟孙秩,孟孙孺子孟孝伯孟孙羯,孟孙速子孟僖子孟孙貜,孟孙羯子南宫敬叔孟孙阅,一名说,孟孙貜子,后为南宫氏孟懿子孟孙何忌,貜子孟武伯仲孙彘,一名泄,孟懿子之子孟公期孟公绰孟敬伯仲孙捷,一作孟敬子(《论语,泰伯》),孟武伯之子南宫边孟之侧,一作孟之反子服懿伯子服仲叔,仲孙蔑子,后为子服氏子服惠伯子服椒,一名子服湫子服昭伯子服回子服景伯子服何,昭伯子子服厉伯叔孙氏、叔仲氏叔孙僖叔公子牙叔孙戴伯公孙兹,公子牙子叔孙庄叔叔孙得臣,公孙兹子叔孙宣伯叔孙侨如,叔孙得臣子叔孙豹,叔孙得臣子竖牛,叔孙豹子孟丙,叔孙豹子仲壬,叔孙豹子叔孙昭子叔孙婼,叔孙豹子叔孙成子叔孙不敢,叔孙婼子叔孙武叔叔孙州仇,叔孙不敢子叔孙文子叔孙舒,叔孙州仇子公若藐,叔孙族人叔仲惠伯叔仲彭生,后为叔仲氏叔仲昭伯叔仲虺,彭生之孙叔仲穆子叔仲小,叔仲虺子叔仲定伯叔仲志,叔仲小子叔仲皮,叔仲志子叔仲衍季孙氏、公锄氏、公甫氏季友齐仲无佚,季友子季文子季孙行父,季友之孙季武子季孙宿,季孙行父子季悼子季孙纥,季孙宿子季公鸟,季孙宿子季申,季公鸟子季公亥,一作公若,季孙宿子季平子季孙意如,季孙纥子季公之,季孙纥子季桓子季孙斯,季孙意如子季孙寤,字子言,季孙意如子季孙鲂侯,季孙意如子季孙康子季孙肥,季孙斯子季孙男,季孙斯子公弥,季孙宿子,后为公锄氏公锄顷伯,公弥子公锄隐,公锄顷伯子公锄极,公锄隐子公甫穆伯公甫靖,季孙纥子,后为公甫氏公甫文伯公甫歜,公甫靖子东门氏公子遂公孙归父,字子家东门文伯子家析东门懿伯子家羁仲婴齐子叔惠伯公弟叔肸子叔氏子叔惠伯叔肹子叔声伯子叔婴齐,叔肹子子叔齐子子叔老,子叔婴齐子子叔成伯荣驾鹅,子叔老子叔敬子子叔弓,子叔老叔辙,字伯张,子叔弓子子叔穆伯子叔鞅,子叔弓子子叔定伯子叔阅,子叔弓子西巷敬叔,子叔阅子叔诣,叔辙子子叔成子子叔还,子叔诣子子叔僖伯子叔青,子叔还子展氏公子展司空无骇展夷伯桓父展禽,即柳下惠,桓父子展瑕展庄叔王父展喜郈氏郈成叔郈昭伯[编辑] 诸氏族孔氏防叔孔伯夏叔梁纥,一作郰人纥,孔子父孔丘,字仲尼孔鲤,字伯鱼孔伋,字子思秦子,鲁庄公戎御秦堇父秦丕兹,事孔子秦遄秦周南氏南遗南蒯阳氏阳虎阳越,虎从弟冉氏冉会冉猛,会之弟冉竖梁氏梁子梁其胫林氏林雍林楚林不狃颜氏颜鸣颜高颜息颜羽,字子羽颜庄叔申氏申繻申句须申丰申夜姑申须苫氏苫夷,即苫越苫阳州太史氏太史克,一作大史克太史固,一作大史固卜氏卜楚丘父卜楚丘[编辑] 杂臣庈父挟柔溺曹刿圉人荦御孙针季,针巫氏公傅卜齮夏父弗忌,宗伯侯叔夏公冉务人禽郑绵房甥公冶富父终甥师己鄫鼓父狄虒弥御叔闵子马丰点公巫召伯仲党叔曾夭曾卓莱书杜泄谢息冶区夫司铎射虑癸司徒老祁饔人檀僚祖鬷戾右师展女贾,季氏家臣公孙朝泄声子鲂假公山不狃,字子泄公敛阳,一作公敛处父兹无还公南侯犯驷嘉乐颀富父槐正常共刘公宾庚公甲叔子析朱锄微虎邴泄管周父汪齮公孙有山氏衅夏锄商公孙宿郭重巫尪嬖童汪锜匠庆鲍国,本齐臣弦多,本齐人施父子桑伯子子桑户(《论语,雍也》)[编辑] 女性孟子,鲁惠公元妃声子,鲁惠公妃,鲁隐公母仲子,鲁惠公妃,鲁桓公母文姜,鲁桓公妃,鲁庄公母哀姜,鲁庄公妃叔姜,鲁庄公妃,鲁闵公母孟任,鲁庄公妃,鲁子斑母成风,鲁庄公妃,鲁僖公母声姜,鲁僖公妃出姜,一作哀姜,鲁文公妃,生恶及视敬嬴,鲁文公妃穆姜,鲁宣公妃,宋伯姬母齐姜,鲁成公妃定姒,鲁成公妃敬归,胡女,鲁襄公妃,子野母齐归,鲁襄公妃,鲁昭公母吴孟子,鲁昭公妃公衍母,鲁昭公妃公为母,鲁昭公妃定姒,鲁定公妃纪伯姬,鲁惠公女纪叔姬,鲁惠公杞伯姬,鲁庄公女荡伯姬,嫁宋国鄫季姬子叔姬郯伯姬宋伯姬,一作共姬,鲁宣公女,嫁宋共公杞叔姬,鲁宣公女叔姬,鲁宣公女臧宣叔妻戴己,即敬姜,莒国女,公孙敖妻声己,公孙敖妻己氏,公孙敖妻泉丘人,孟僖子妻僚?氏,孟僖子妻国姜,叔孙豹妻庚宗妇人,叔孙豹外妻小邾夫人,季孙宿女,生宋元夫人平子妻,即宋元夫人,曹氏女秦歂妻,季孙宿女阴忌老,季孙宿女季姒,公鸟妻,齐鲍文子女南孺子,季桓子妻季姬,季孙斯女声伯母,叔肸之妻施氏妇,施孝叔妻,齐国于奚女[编辑] 孔子弟子南宫阅敬叔琴牢,一作琴张子开,字子开澹台灭明,字子羽有若冉求,字子有樊须,一作樊迟,字子迟端木赐,字子贡季路,字子由高柴,字子羔秦丕兹司马牛曾参,字子舆仲由,字子路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宰予,字子我陈子禽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颛孙师,字子张密不齐,字子贱原宪,字子思公冶长,字子长南宫括,字子容公晢哀,字季次曾蒧,字晢颜由,字路商瞿,字子木漆雕开,字子开公伯僚,字子周司马耕,字子牛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旗梁鳣,字叔鱼颜幸,字子柳冉孺,字子鲁曹恤,字子循伯虔,字子析公孙龙,字子石冉季,字子产公祖句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子徒商泽,字子季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晢公坚定,字子中颜祖,字襄鄡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旗,字子棋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郑邦,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步叔乘,字子车原亢,字籍乐欬,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晢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葴,字子上[编辑] 晋国[编辑] 君主晋文侯姬仇晋昭侯姬伯晋孝侯姬平晋鄂侯姬却晋哀侯姬光晋小子侯姬小子晋侯缗姬缗曲沃桓叔姬成师曲沃庄伯姬鳝晋武公姬称晋献公姬诡诸晋惠公姬夷吾晋怀公姬圉晋文公姬重耳晋襄公姬欢晋灵公姬夷皋晋成公姬黑臀晋景公姬据晋厉公姬寿曼晋悼公姬周晋平公姬彪晋昭公姬夷晋顷公姬弃疾晋定公姬午晋出公姬凿晋哀公姬骄晋幽公姬柳晋烈公姬止晋孝公姬颀晋静公姬俱酒[编辑] 公子韩万,曲沃桓叔子晋共太子姬申生,晋献公子奚齐,晋献公子卓子,晋献公子祁奚公子雍,晋文公子公子乐,晋文公子伯鯈,晋文公子叔刘,晋文公子桓叔捷,晋襄公子惠伯谈,桓叔捷子扬午,惠伯谈公子整,晋悼公子姬雍,号“桓子”,晋昭公少子姬忌,姬雍子[编辑] 公族狐氏狐突狐毛,狐突子狐偃,字子犯,狐突子狐溱,狐毛子狐射姑,字季,狐偃子狐简伯续鞫居,狐偃子栾氏栾宾,晋靖侯后代栾共叔栾成,栾宾子栾贞子栾枝,栾成子栾盾,栾枝子栾武子栾书,栾盾子栾桓子栾黡,栾书子栾针,栾书子栾怀子栾盈,栾黡子栾纠,栾宾同族栾乐栾京卢栾弗忌栾鲂祁氏祁举,晋献侯之后祁瞒,祁举子祁梁伯高,祁瞒子祁奚,伯高子祁午,祁奚子祁盈,祁午子祁胜羊舌氏羊舌大夫羊舌职,羊舌大夫子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子羊舌肸,字叔向,羊舌职子羊舌鲋,字叔鱼,羊舌职子羊舌虎,字叔虎,羊舌职子羊舌子容,羊舌赤子羊舌杨石,羊舌肸子却氏却豹,字叔虎却谷却称,却豹子却义,却豹子却芮,却豹子却成子却缺,却芮子却献子却克,却缺子却锜,却克子却成子却步扬却步招却文子却犨,却步扬子蒲城鹊居,却步扬子却昭子却至,却犨子却溱,却犨子却毅,一作步毅,却犨子韩氏韩万韩求伯,韩万子韩定伯韩简,韩求伯子韩武子韩子舆,韩简子韩献子韩厥,韩子舆子韩穆子韩无忌,韩厥子韩景子韩襄,韩无忌子韩宣子韩起,韩厥子韩平子韩须,韩起子韩叔禽,韩起子韩叔椒,韩起子韩子羽,韩起子韩简子韩不信,韩须子韩固,韩须子韩庄子韩庚,韩不信子韩康子韩虎,韩庚子韩武子韩启章韩景侯韩虔,韩启章子,后为韩国君主箕襄邢带韩穿韩龙,《古本竹书纪年》荀氏、中行氏、知氏、程氏、辅氏程文子荀逝敖,后为程氏荀稚,程氏程季程郑中行桓子荀林父,荀逝敖子,后为中行氏中行宣子荀庚,荀林父子中行献子荀偃,荀庚子中行穆子荀吴,荀偃子中行文子荀寅,荀吴子知庄子荀首,荀林父子,后为知氏知武子荀罃,字子羽,荀首子知朔,荀罃子知悼子知盈,荀荦子知文子知铄,知盈子知徐吾,知铄子知瑕,知铄子知霄,知瑕子知宣子知申,知铄子知襄子知瑶,知申子知颜,知瑶子荀息知起,一作中行起荀宾荀家荀会知果,又称辅果,后为辅氏智开,奔秦智宽,奔秦[编辑] 诸氏范氏、士氏、随氏、士季氏杜伯隰叔,杜伯子士蒍,字子舆,隰叔子,后为士氏士谷,士蒍子范武子随会,士谷子范文子士燮,士会子范宣子士丐,士燮子范献子士鞅,士丐子范昭子士吉射,士鞅子范夷皋,士吉射子士鲂,一作彘季,士会子彘裘,士鲂子士穆子,士会从弟,后为士季氏士贞子士渥浊,士穆子子士庄子士弱,士渥浊子士文子士伯瑕,士弱子士景子士弥牟,士伯瑕子士献子士富,隰叔玄孙范无恤,族人士鲋,一作析成鲋士蔑士茁,《国语.晋语九》魏氏、令狐氏、吕氏毕万芒季,毕万子魏武子魏犨,芒季子魏庄子魏绛,魏犨子魏献子魏舒,魏绛子魏简子魏侈,魏舒子魏戊,魏舒子魏襄子魏曼多,魏侈子魏桓子魏驹,魏曼多子魏文侯魏斯,魏驹子,后为魏国君主令狐悼子魏颗,魏犨子,后为令狐氏令狐文子魏颉,魏颗子吕武子魏锜,魏犨子,后为吕氏吕桓宣子吕相,魏锜子赵氏公明共孟,公明子赵夙,字子余,公明子赵成子赵衰赵宣子赵盾,赵衰子赵同,赵衰子赵括,赵衰子赵婴齐,赵衰子赵庄子赵朔赵文子赵武赵获,赵武子赵罗,赵获孙赵景子赵成,赵武子赵简子赵鞅,赵成子赵伯鲁,赵鞅子赵周,赵伯鲁子赵襄子赵无恤,赵鞅子赵桓子赵嘉,赵无恤子赵献子赵浣,赵周子赵烈侯赵籍,赵浣子,后为赵国君主赵穿赵旃赵胜赵午,一名邯郸午赵稷赵朝籍氏孙伯黡籍颉南里叔子叔正官伯司徒公籍少襄籍太伯籍季籍偃籍秦胥氏胥臣,一作司空季子胥甲父,胥臣子胥午,胥甲父子胥克,胥甲父子胥带,胥午子胥童,胥克子先氏先丹木先轸,先丹木子先且居,先轸子先克,先且居子先谷,先轸子先辛,先谷子先友,族人先仆先都先蔑张氏张老张君臣张趯张骼张柳朔女叔氏女齐,字叔齐女叔游,女齐子女叔宽女叔督伯氏伯宗伯州犁,伯宗子丕氏丕郑丕豹,丕郑子董氏董狐董叔董安于解氏解扬解张阎氏阎嘉阎明,一名没右行氏右行辛右行跪梁氏氏梁弘梁由靡梁余子养梁益耳梁丙父梁婴父乐氏乐桓子乐王鲋乐征乐霄乐丁成氏成鱄成何贾氏贾佗贾华贾季贾辛州氏州绰州宾箕氏箕郑父箕遗,鲁襄公二十一年被杀箕遗,鲁昭公二十二年邴氏邴豫邴师程氏程滑程郑涉氏涉佗涉宾屠氏屠蒯屠黍,太史,《吕氏春秋.先识篇》史氏史苏史黯蔡史墨史楚史赵史龟卜氏卜偃,一作郭偃(《国语.晋语》)辛廖新稚氏新稚穆子,《国语.晋语九》医巫医衍桑田巫梗阳巫皋匠宰匠丽氏膳宰嬖寺外嬖梁五东关嬖五寺人披,一作勃鞮外嬖叔孟张[编辑] 杂臣师服潘父顷父嘉父里克罕夷杜原款虢射吕饴甥阴饴甥瑕饴甥叔坚左行共华骓歂累虎山祁庆郑介之推蛾晢头须颠颉茅筏王官无地阳处父莱驹狼瞫戎津公婿池蒯得巩朔,一称士庄伯、巩伯詹嘉,一作詹季锄麑提弥明灵辄綦母张,或作綦毋张鲍癸郑丘缓夏阳说籴茷杜溷罗茀翰胡夷羊五长鱼矫孟张清沸魋伯子同氏逢大夫铎遏寇和组父师旷行人子员田苏邢伯虞丘书具丙追喜刘难黄渊司空靖申书叔罢邢蒯斐豹督戎辅跞宛没行人子朱绛县老人成公般孟丙王生甯嬴邬臧乐霄僚安观虎小王桃甲邮无恤繁羽宋勇傅搜公孙尨楚隆酅魁垒舟之侨,本虢人雍子,本楚人苗贲乐,本楚人齐乌余,本齐人阳虎,本鲁人段规,韩氏家臣任章,一作任增,魏氏家臣王登,赵氏的中牟县令张孟谈,赵氏家臣郗疵,知氏家臣豫让,知氏家臣少室周,赵简子家臣[编辑] 女性晋穆夫人,姜姓,晋穆侯夫人齐姜,晋武公妾,后为晋献公夫人,生太子申生贾君,晋献公妾大戎胡姬,晋献公妾,生重耳小戎胡姬,晋献公妾,生夷吾骊姬,晋献公妾,生奚齐骊姬娣,晋献公妾,生卓子姜氏,晋文公妾梁嬴,晋惠公妾,生子圉文嬴,晋文公妃逼姞,晋文公妾,生晋襄公季傀,晋文公妾,生伯鯈、叔刘杜祁,晋文公妾,生子雍怀嬴,晋怀公妾,后为晋文公妃,生子乐穆嬴,晋襄公妾,生晋灵公晋悼夫人,晋悼公妃卫姬,晋平公妃少姜,一作少齐,晋平公妃晋平夫人,晋平公妃,齐公孙万女秦穆夫人,晋献公女伯姬姬妾,晋惠公女,《左传.僖公十七年》潞子夫人,晋成公女,嫁潞子婴儿赵姬,晋文公女,嫁赵衰叔隗,赵衰妾,生赵盾赵庄姬,赵武母甯嬴妻伯宗妻豫让妻秦嬴,又作晋幽夫人,晋幽公夫人[编辑] 楚国[编辑] 君主楚若敖熊仪楚霄敖熊坎楚厉王熊眴楚武王熊通楚文王熊赀楚堵敖熊艰楚成王熊恽楚穆王熊商臣楚庄王熊侣楚共王熊审楚康王熊招楚郏敖熊员楚灵王熊围楚王比熊比楚平王熊居楚昭王熊珍楚惠王熊章[编辑] 公子鬬廉,楚若敖子?章,楚鼢眴子,后为?氏楚公子元,楚武王子楚王子职,楚成王子楚公子侧,楚穆王子楚公子婴齐,楚穆王子楚公子辰,字子商,楚穆王子楚公子壬夫,字子辛,楚穆王子楚王子阳,楚穆王子楚公子谷臣,楚庄王子楚公子贞,字子囊,楚庄王子楚公子追舒,字子南,楚庄王子楚公子午,字子庚,楚庄王子楚公子比,字子干,楚共王子楚公子黑肱,字子晢,楚共王子幕,楚郏敖子平夏,楚郏敖子楚太子禄,楚灵王子楚公子罢敌,楚灵王子楚太子建,字子木,楚平王子楚公子启,字子闾,楚平王子楚公子申,字子西,楚平王子楚公子结,字子期,楚平王子白公胜,太子建子王孙燕,太子建子子良,楚昭王子公孙朝,子西子公孙宁,字子国,子西子公孙平,子期子公孙宽,子期子沈尹戌,楚庄王曾孙王孙游王孙喜息公子朱子家楚公子燮楚公子丙楚公子冯楚王子罢楚公子平楚公子罢戎楚公子茷楚公子寅令尹子庚楚公子何忌楚公子宜谷楚公子橐师楚公子成楚公子格楚公子齮楚王子牟楚公子申楚公子鲂,字子鱼楚王子胜公子繁公孙由于王孙圉太师子谷右领差车左史老公孙朝楚公子庆子强子骈子捷子杨子员子孟[编辑] 公族?氏、蒍氏?章?吕臣,字叔佗,?章子?贾,字伯嬴,?章子蒍艾猎,即孙叔敖,?贾子蒍冯,艾猎从子蒍掩,蒍冯子蒍罢,字子荡蒍射蒍泄,又作蒍泄,避唐讳蒍居蒍启强蒍围蒍越蒍固阳氏楚王子阳阳尹,王子阳子阳丐,阳尹子阳令终,阳丐子阳完,阳丐子阳佗,阳丐子囊氏楚公子贞囊瓦,字子常,公子贞孙子南氏公子追舒去疾,追舒子沈氏沈尹戌沈诸梁,沈尹戌子沈后臧,沈尹戌子沈尹朱沈尹寿沈尹赤鬬氏、成氏楚若敖鬬廉,楚若敖子鬬祁,楚若敖子鬬伯比,楚若敖子鬬緍,楚若敖子鬬子良,楚若敖子鬬班,鬬廉子鬬宜申,字子西,鬬班子鬬谷於菟,字子文,鬬伯比子鬬般,字子扬,鬬谷於菟子鬬克黄,鬬般子鬬蔓,字弃疾,鬬克黄子鬬围龟,鬬蔓子鬬成然,字子期,鬬围龟子鬬辛,即郧公辛,鬬成然子鬬怀,鬬辛子鬬巢,鬬辛子鬬越椒,字伯棼,鬬子良子苗贲皇,鬬越椒子成得臣,字子玉,鬬子良子,后为成氏成大心,成得臣子成嘉,字子孔,成得臣子成虎,即成然,成嘉子鬬丹鬬章鬬御强。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传记和历史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传记和历史文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杰出人物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他们的传记和历史文献,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还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一、楚庄王楚庄王是春秋战国时期初期楚国的一位君主,他聪明机智,善辩能文,是楚国及周边国家中最具才华的君主之一。
他在位期间,奋发图强,大力发展经济与文化,使楚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春秋时期主要国家之一。
据历史记载,楚庄王一生曾写过《楚辞》,这部作品在文学、哲学、历史、人文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被誉为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二、孔子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聪明才智、道德高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
他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孔子在著作《论语》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思索和探索,提出了“仁爱”、“诚信”、“孝敬”等重要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境界和文化价值。
三、庄子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主要作品是《庄子》一书,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语言优美,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庄子的思想主张强调“自由”、“超脱”和“自我解放”,对后世的文化思潮和精神追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是《孟子》一书,这部作品思想深邃、词藻优美、语言简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珍品。
孟子的思想主张强调人类基本道德和人性包容,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左传》《左传》是春秋战国时期史学家左丘明所写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氛围以及一些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
这部文献详实、准确、生动,是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战国人物大全(打印版)
春秋战国人物志大全1 周幽王姓姬名宫涅,宣王子,生卒年不详。
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废申后而立褒姒,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为了讨好她,竟废嫡立庶,将原来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带其子出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申后父申侯乃起而反抗幽王。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进兵西之镐京。
幽王烽火征兵,兵莫至,镐京陷,犬戎兵杀幽王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西周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2 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名宜臼,幽王正妻申后所生。
初立为太子,后为幽王废而改立宠妃褒姒子伯服为太子。
幽王死后,宜臼在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下即王位,是为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死去。
?3 周桓王?周平王之子,名林,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
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继续削弱卿权,以加强王权,依然保持「宗周」之余烈。
是时,卫国定君,必假王室之威;晋国内乱,必借王室力量干涉,以至于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郑国之田。
到了公元前707年,桓王夺郑伯政,郑庄公不朝。
桓王还能率诸侯之师伐郑,双方战于葛,但被郑军打得大败。
从此,王室转衰,虽一度得志于虢,但桓王已无力振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业已形成。
春秋五霸从公元前七七O年到前四七六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充满了变革和思想的较量。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也被称为“诸子百家”。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
他的学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被后世奉为行为准则。
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90年)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反对兵器的使用和战争,主张以兼爱、无私、无欲为原则,追求社会和平与公正。
墨子的学说对于当时的社会影响深远,尤其在军事思想和工程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创新。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荀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强调人性的恶和善的培养。
他认为人性本恶,讲究法治和道德修养,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
他注重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提出了“功利主义”和“行优劣”的观点,对于后世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反对功利主义和道德伦理的束缚。
庄子通过寓言和故事来表达他的思想,他提出了“庄生晓梦”的观点,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并主张通过“无为而治”来解决社会问题。
韩非子(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33年)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明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和稳定。
韩非子的学说对于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无论是儒家、墨家、荀子学派、道家还是法家,这些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着丰富而重要的思想贡献。
春秋战国名人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前??~前316) 孙武的後代,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 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从而受到庞涓的 嫉妒。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 以膑刑,故称孙膑。後经齐国使者秘密接 回,受田忌推荐,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在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大败魏军,计杀庞涓。 之後孙膑介入到田忌和邹忌的政治斗争中, 劝田忌“清君侧”,但最终失败了。孙膑 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兵法家,著有《孙膑兵 法》,并留传下了“围魏救赵”、“田忌 赛马”等故事。
晏婴,即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臣。 (前??~前500) 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历任齐灵 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晏婴头脑机 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多次劝谏齐王, 对外屡次出使各国,不辱使命,是春秋後 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留下了“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 著名故事。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前??~前 229) 赵孝成王时奉命镇守北部边境,抗击 匈奴。经过周密的准备和铺垫,於公 元前244年大破匈奴十万之众。李牧在 此次会中充分发挥车战、步战的优势, 是以步兵为主的联合兵团全歼骑兵兵 团的典型战例。战後李牧趁势横扫匈 奴属国,使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边,安 定了北方。前234年,秦军大举入侵, 李牧受命回朝负责对秦的作战,曾两 次大破秦军,力挽狂澜。不幸赵王迁 中秦国反间计,被冤杀,死後不久赵 国就亡国了。战国四名将之一。
赵雍,即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 (前340?~前295) 赵衰的後代,赵肃候之子。十五岁就成为 赵国国君,当政期间实行胡服骑射,建立 起了强大的军队,并亲自率领部队与北方 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战争,都取得了胜 利,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在 政治上,赵国也活跃於当时,迎立了燕昭 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君主。之後,让位 於其子赵惠文王,自称“主父”,专心军 事,攻灭了中山国。晚年想将赵国一分为 二封给两个儿子,却因此引发了政变,被 困死在沙丘。
春秋战国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人物列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变革的时期。
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让我们一同了解这段历史的风云人物。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被尊称为“大师”。
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儒家学派,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道德、礼制和孝道,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了他的言行,形成了《论语》,成为后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重要参考。
2.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孔子学派的重要承继者,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正确的治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
孟子的学说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观点也受到了后来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争议和发展。
3. 鲁国国君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也是《论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致力于改革鲁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提倡礼仪和仁爱,减轻农民的税赋和劳役,倡导以文化和道德来治理国家。
他的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后世称为“仁君”。
4. 齐国国君孟尝君(公元前319年-公元前266年)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致力于齐国的国内改革和对外扩张,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孟尝君的政治手腕和治国理念备受赞誉,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革齐国的行政、财政和军事制度,为齐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 楚国国君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羽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率军推翻秦朝统治,结束了秦朝的统一局面,成为战国时期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
然而,在建立新的政权方面,项羽却屡屡失利,最终让刘邦夺取了天下,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势。
[精华版]春秋战国主要人物
春秋:齐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鲍叔牙、易牙、竖刁、郑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颍考叔、公子纠、宫之奇、公孙无知、晋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石碏、石厚、州吁、郑突、郑忽、老子、孔子、孙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文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婴、庆父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田单、韩非、荀子、庄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荆轲、高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白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羊、西门豹、孔伋、杨朱、聂政、申不害、尸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田辟疆、田忌、鬼谷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玉、触龙、毛遂、鲁仲连、公孙龙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高、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甘罗、嫪毐、阳泉君、嬴子婴、嬴成矫、徐福、卢生、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心(楚怀王)、龙且、郦食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田儋、田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石、余樊君、王离、陈余、张耳、宋义、涉间、苏角、李左车、田荣、殷通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方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子夫、霍去病、霍光、刘贺、田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文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广、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甫嵩、朱隽、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绍、袁术、郑玄、张衡、贾谊、晁错、郭解、剧孟三国: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魏延、法正、庞统、周瑜、司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满宠、蒋济、韩浩、陈群、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张郃、于禁、乐进、李典、曹仁、文聘、张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夏侯威、姜维、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纮、虞翻、丁奉、徐盛、陈武、潘璋、甘宁、太史慈、蒋钦、周泰、董袭、骆统、廖化、马谡、王平、蒋琬、刘禅、孙亮、凌统、费祎、诸葛瑾、公孙渊、邓艾、钟会、诸葛恪、司马师、司马昭、孙皓、曹髦晋:司马炎、司马衷、贾充、贾南风、王祥、羊祜、王浑、王浚、陆机、陆云、周处、刘琨、谢逖、陶侃、孙秀、刘渊、石勒、石虎、王弥、苟晞、潘岳、石崇、左思、王览、王导、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杜预、荀勖、何曾、张华、司马攸、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司马越、段匹磾、张寔、刘曜、刘聪、司马睿、王羲之、王献之、桓温、谢安、谢玄、谢道韫、桓玄、苻坚、姚苌、慕容垂、陶渊明、王敦、司马道子、孙恩、谢琰、王恭、殷仲堪、瘐楷、卢循、徐道覆、王猛南北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元雍、元琛、元晖、法庆、尔朱荣、郦道元、刘裕、刘义隆、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刘义康、刘湛、宇文泰、高欢、高洋、宇文觉、高长恭、萧道成、袁粲、褚渊、刘秉、萧衍、萧统、陈霸先、陈叔宝、谢灵运、杨大眼、元英、邢杲、万俟丑奴、阮孝绪、王筠、萧宝卷、陈庆之、萧子云、萧子显、杨炫之、苏绰、祖冲之、贺拔岳、贺拔允、贺拔胜、侯景、魏收、王僧辩、萧绎、庾信、宇文护、斛律光、顾野王、江总、綦毋怀文、颜之推、施文庆、沈客卿隋:杨坚、杨广、杨勇、翟让、李密、杨素、杨玄感、独孤皇后、贺若弼、韩擒虎、牛弘、史万岁、宇文恺、杨玄感、宇文述、何妥、何稠、裴矩、陈棱、宇文化及、杨林、王世充、宇文智及、宇文成都、阴寿、刘焯、李春、杨俊、杨秀、杨谅、卢思道、操天成、明克让、虞庆、郑译、梁士彦、宇文善、窦荣定、长孙冕、高颖、智永禅师、伍建章、伍云召、伍天锡、鱼俱罗、邱瑞、定彦平、魏文通、新文礼唐:李渊、李世民、侯君集、李靖、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柴绍、程知节、尉迟恭、秦琼、长孙无忌、李存恭、封德彝、段志玄、刘弘基、徐世绩、李治、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李隆基、杨玉环、王勃、陈子昂、卢照邻、杨炯、王之涣、安禄山、史思明、张巡、雷万春、李白、高力士、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郭子仪、张易之、张昌宗、来俊臣、杨国忠、李林甫、高适、王昌龄、孙思邈、玄奘、鉴真、高骈、狄仁杰、黄巢、王仙芝、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薛涛、鱼玄机、贺知章、李泌、韩愈、柳宗元、上官婉儿五代十国:朱温、刘仁恭、丁会、李克用、李存勖、葛从周、王建、刘知远、石敬瑭、郭威、柴荣、孟昶、荆浩、刘彟、张及之、杜宇、高季兴、喻皓、历真、李茂贞、朱友珪、朱友贞、刘守光、卢文进、李嗣源、冯行袭、康义诚、薛贻矩、朱弘昭、冯赟、李存孝、霍存、张归霸、张延寿、氏叔琮、朱瑾、朱珍、张存敬、牛存节、李罕之、乐从训、王师范、康怀英、王彦章、时溥、秦宗权、史懿、苏逢吉、杨邡、桑维汉、耶律德光、安重荣、边光范、袁继忠、李筠、薛怀让宋:赵匡胤、赵匡义、石守信、慕容延钊、曹彬、潘美、赵普、杨业、田重进、王禹偁、林逋、杨延昭、杨文广、包拯、狄青、寇准、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吕惠卿、曾布、曾巩、苏洵、宋江、方腊、岳飞、秦桧、韩世忠、梁红玉、赵构、朱熹、柳永、黄庭坚、秦观、晏殊、晏几道、陆游、辛弃疾、魏良臣、李清照、唐婉、史弥远、韩佗胄、贾似道、丁大全、文天祥、陆秀夫、高俅、蔡京、杨戬、童贯、张叔夜、韩锜、岳云、张宪、梅尧臣、苏舜钦、吕文焕、吕文德、杨幺、沈括元:铁木真、术赤、窝阔台、察合台、拖雷、忽必烈、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欧阳贞、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周德清、夏镇、蒙哥、土土哈、床兀儿、不花帖木儿、燕铁木儿、撒敦、唐其势、泰不花、王保保、伯颜、脱脱、陈也先、倪云林、司居敬、速浑察、相威、黄道婆、图帖睦尔、雪别台、刘杰、杨琼、郑露、明玉珍、刘福通、陈友谅、陈友定、张士诚、徐寿辉、柯九思、彭莹玉、倪文俊、张必先、张定边、妥欢贴睦尔(元顺帝)、赵孟頫、管道升、康里脱脱、鲁明善、汪汝懋、张雨、赛典赤·赡思丁、盛懋、黄公望、察罕铁木儿、亦黑迭儿丁、也里迷失、王开明:朱元璋、刘基、宋濂、高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沐英、冯胜、朱亮祖、傅友德、朱允炆、朱棣、郑和、铁铉、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唐赛儿、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冯梦龙、吴承恩、汤显祖、戚继光、严嵩、严世蕃、胡宗宪、俞大猷、谭纶、海瑞、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王守仁、高拱、张居正、冯保、徐阶、王振、刘瑾、魏忠贤、崇祯皇帝、正德皇帝、天启皇帝、王承恩、陈圆圆、张献忠、李自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王世贞、顾起元、何可纲、赵率教、祖大寿、丘睿、柳如是、李香君、邓子龙、徐渭、王抒、杨大中、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清:皇太极、顺治、多尔衮、孝庄、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康熙、洪承畴、吴三桂、范仁宽、纳兰明珠、索额图、姚启圣、施琅、尚可喜、耿精忠、雍正、年羹尧、隆科多、李卫、乾隆、纪晓岚、刘墉、和绅、和琳、阿贵、福康安、张廷玉、周培公、熊赐履、李光地、陈廷敬、于成龙、南怀仁、汤若望、林则徐、关天培、嘉庆、道光、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翔、李开芳、陈玉成、李秀成、田文镜、洪宣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慈安、奕昕、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刘永福、李鸿章、荣禄、张之洞、李莲英、邓世昌、丁汝昌、曹雪芹。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主要思想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幼年生活贫困。
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
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
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
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
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
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伦理思想上宣传“仁”。
“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
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
重视因材施教。
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荀子主张“性恶论”即人性本善。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齐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鲍叔牙、易牙、竖刁、郑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颍考叔、公子纠、宫之奇、公孙无知、晋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石碏、石厚、州吁、郑突、郑忽、老子、孔子、孙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文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婴、庆父
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田单、韩非、荀子、庄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荆轲、高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白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羊、西门豹、孔伋、杨朱、聂政、申不害、尸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田辟疆、田忌、鬼谷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玉、触龙、毛遂、鲁仲连、公孙龙
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高、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甘罗、嫪毒、阳泉君、嬴子婴、嬴成矫、徐福、卢生、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心(楚怀王)、龙且、郦食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田儋、田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石、余樊君、王离、陈余、张耳、宋义、涉间、苏角、李左车、田荣、殷通
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方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子夫、霍去病、霍光、刘贺、田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文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广、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
甫嵩、朱隽、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绍、袁术、郑玄、张衡、贾谊、晁错、郭解、剧孟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魏延、法正、庞统、周瑜、司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满宠、蒋济、韩浩、陈群、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张郃、于禁、乐进、李典、曹仁、文聘、张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夏侯威、姜维、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纮、虞翻、丁奉、徐盛、陈武、潘璋、甘宁、太史慈、蒋钦、周泰、董袭、骆统、廖化、马谡、王平、蒋琬、刘禅、孙亮、凌统、费祎、诸葛瑾、公孙渊、邓艾、钟会、诸葛恪、司马师、司马昭、孙皓、曹髦
晋:司马炎、司马衷、贾充、贾南风、王祥、羊祜、王浑、王浚、陆机、陆云、周处、刘琨、谢逖、陶侃、孙秀、刘渊、石勒、石虎、王弥、苟晞、潘岳、石崇、左思、王览、王导、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杜预、荀勖、何曾、张华、司马攸、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顒、司马乂、司马越、段匹磾、张寔、刘曜、刘聪、司马睿、王羲之、王献之、桓温、谢安、谢玄、谢道韫、桓玄、苻坚、姚萇、慕容垂、陶渊明、王敦、司马道子、孙恩、谢琰、王恭、殷仲堪、瘐楷、卢循、徐道覆、王猛
南北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元雍、元琛、元晖、法庆、尔朱荣、郦道元、刘裕、刘义隆、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刘义康、刘湛、宇文泰、咼欢、咼洋、宇文觉、咼长恭、肃道成、袁粲、褚渊、刘秉、肃衍、肃统、陈霸先、陈叔宝、谢灵运、杨大眼、元英、邢杲、万俟丑奴、阮孝绪、王筠、萧宝卷、陈庆之、
萧子云、萧子显、杨炫之、苏绰、祖冲之、贺拔岳、贺拔允、贺拔胜、侯景、魏收、王僧辩、萧绎、庾信、宇文护、斛律光、顾野王、江总、棊毋怀文、颜之推、施文庆、沈客卿
隋:杨坚、杨广、杨勇、翟让、李密、杨素、杨玄感、独孤皇后、贺若弼、韩擒虎、牛弘、史万岁、宇文恺、杨玄感、宇文述、何妥、何稠、裴矩、陈棱、宇文化及、杨林、王世充、宇文智及、宇文成都、阴寿、刘焯、李春、杨俊、杨秀、杨谅、卢思道、操天成、明克让、虞庆、郑译、梁士彦、宇文善、窦荣定、长孙冕、高颖、智永禅师、伍建章、伍云召、伍天锡、鱼俱罗、邱瑞、定彦平、魏文通、新文礼
唐:李渊、李世民、侯君集、李靖、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柴绍、程知节、尉迟恭、秦琼、长孙无忌、李存恭、圭寸德彝、段志玄、刘弘基、徐世绩、李治、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李隆基、杨玉环、王勃、陈子昂、卢照邻、杨炯、王之涣、安禄山、史思明、张巡、雷万春、李白、高力士、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郭子仪、张易之、张昌宗、来俊臣、杨国忠、李林甫、高适、王昌龄、孙思邈、玄奘、鉴真、高骈、狄仁杰、黄巢、王仙芝、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薛涛、鱼玄机、贺知章、李泌、韩愈、柳宗元、上官婉儿
五代十国:朱温、刘仁恭、丁会、李克用、李存勖、葛从周、王建、刘知远、石敬塘、郭威、柴荣、孟昶、荆浩、刘彟、张及之、杜宇、高季兴、喻皓、历真、李茂贞、朱友珪、朱友贞、刘守光、卢文进、李嗣源、冯行袭、康义诚、薛贻矩、朱弘昭、冯赟、李存孝、霍存、张归霸、张延寿、氏叔琮、朱瑾、朱珍、张存敬、牛存节、李罕之、乐从训、王师范、康怀英、王彦章、时溥、秦宗权、史懿、苏逢吉、
杨邡、桑维汉、耶律德光、安重荣、边光范、袁继忠、李筠、薛怀让
宋:赵匡胤、赵匡义、石守信、慕容延钊、曹彬、潘美、赵普、杨业、田重进、王禹偁、林逋、杨延昭、杨文广、包拯、狄青、寇准、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吕惠卿、曾布、曾巩、苏洵、宋江、方腊、岳飞、秦桧、韩世忠、梁红玉、赵构、朱熹、柳永、黄庭坚、秦观、晏殊、晏几道、陆游、辛弃疾、魏良臣、李清照、唐婉、史弥远、韩佗胄、贾似道、丁大全、文天祥、陆秀夫、高俅、蔡京、杨戬、童贯、张叔夜、韩锜、岳云、张宪、梅尧臣、苏舜钦、吕文焕、吕文德、杨幺、沈括
元:铁木真、术赤、窝阔台、察合台、拖雷、忽必烈、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欧阳贞、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周德清、夏镇、蒙哥、土土哈、床兀儿、不花帖木儿、燕铁木儿、撒敦、唐其势、泰不花、王保保、伯颜、脱脱、陈也先、倪云林、司居敬、速浑察、相威、黄道婆、图帖睦尔、雪别台、刘杰、杨琼、郑露、明玉珍、刘福通、陈友谅、陈友定、张士诚、徐寿辉、柯九思、彭莹玉、倪文俊、张必先、张定边、妥欢贴睦尔(元顺帝)、赵孟頫、管道升、康里脱脱、鲁明善、汪汝懋、张雨、赛典赤•赡思丁、盛懋、黄公望、察罕铁木儿、亦黑迭儿丁、也里迷失、王幵
明:朱兀璋、刘基、宋濂、咼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沐英、冯胜、朱亮祖、傅友德、朱允炆、朱棣、郑和、铁铉、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唐赛儿、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冯梦龙、吴承恩、汤显祖、戚继光、严嵩、严世蕃、胡宗宪、俞大猷、谭纶、海瑞、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王守仁、高拱、张居正、冯保、徐阶、王振、刘瑾、魏忠贤、崇祯皇帝、正德皇帝、天启皇帝、王承恩、陈圆圆、张献忠、李自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王世
贞、顾起元、何可纲、赵率
教、祖大寿
、丘睿、柳如是、李香君、邓子龙、徐渭、王抒、杨大中、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清:皇太极、顺治、多尔衮、孝庄、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康熙、洪承畴、吴三桂、范仁宽、纳兰明珠、索额图、姚启圣、施琅、尚可喜、耿精忠、雍正、年羹尧、隆科多、李卫、乾隆、纪晓岚、刘墉、和绅、和琳、阿贵、福康安、张廷玉、周培公、熊赐履、李光地、陈廷敬、于成龙、南怀仁、汤若望、林则徐、关天培、嘉庆、道光、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幵、林凤翔、李幵芳、陈玉成、李秀成、田文镜、洪宣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慈安、奕昕、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刘永福、李鸿章、荣禄、张之洞、李莲英、邓世昌、丁汝昌、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