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测温1、掌握混凝土内温度变化情况,在现场设置测温房进行全天测温,采用电子测温仪对混凝土内、外温度,大气温度,水温进行及时温度测试,按规定时间进行,做好测温数据的记录,并及时绘制温度曲线,测温人员发现温差有上升时应及时地向工程技术人员通报,技术人员要采取表面升温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需控制在25℃以内,为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采用电阻侧温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测温。
采用昼夜测温连续监测,前5天每3h测温一次,5天以后每6h测温一次,连续进行不少于10天。
3、测温要求(1)测量探头:热电偶(2)导线:四芯导线(3)测温仪:WXK02型(4)测点布置:WXK02(8个点/每台)4台设备(5)测温步骤a、设备的配件购买,按实际布线长度。
b、钢筋绑扎完毕,立即进行测点布置,并调试成功c、混凝土接触探头之前,每两小时测温一次,直至混凝土接触探头d、混凝土与探头接触时,每半小时测温一次,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毕e、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薄层浇筑,当温度上升时,应合采取降温措施,如撒冰,降低入摸温度。
f、混凝土浇筑完毕,茬混凝土温度峰值出现前后,应准备草包等物质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每一小时测温一次g、当混凝土峰值温度出现后约两天,即可拆除测温装置,整个过程完毕h、测温数据处理,绘制测温曲线4、大体积混凝土保温材料热工计算本工程基混凝土底板厚H=2.5m,施工时平均气温为18℃(To=18℃,Tb=18℃),要求混凝土内外温度控制在25℃以内,采用草袋保温养护。
混凝土为C40抗渗混凝土7,采用42.5号矿渣水泥配制用量Q=360Kg/m3,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查表知草袋导热系数取λ=0.14W/mk。
Tmax=1.1Q/(10+18)=1.1×360/10+18=57.6℃Ta=Tmax-25℃=32.6℃草袋厚度:δ=0.5Hλ(Ta-Tb)×k/(25×λ)=0.5×2.5×0.14(32.6-18)×1.3/(2.3×25)=0.058m=5.8cm所以,初步采用3层草袋保温养护,为保证保温效果,可增加一层塑料布,以增强抗风能力。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砼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养护和测温环节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砼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大体积砼养护测温的相关内容以及记录的重要性。
一、大体积砼的特点大体积砼一般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其特点主要包括:1、混凝土用量大:由于结构尺寸较大,所需的混凝土量也相应较多。
2、水化热高: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砼由于混凝土量大,内部热量积聚不易散发,容易导致温度升高。
3、温度应力大:由于内外温差较大,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养护的目的和方法1、养护目的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水泥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2、养护方法(1)保湿养护:常用的方法是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帘等,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2)保温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如岩棉被、泡沫塑料板等,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三、测温的意义和要求1、测温意义通过对大体积砼内部温度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2、测温要求(1)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一般在混凝土的上、中、下部位及边缘和中心分别设置测温点。
(2)测温时间间隔应根据混凝土的温升情况和环境温度来确定。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测温间隔时间应较短,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的逐渐稳定,测温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3)测温仪器应准确可靠,常用的测温仪器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等。
四、测温记录的内容和格式1、记录内容(1)测温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度升高较快,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并遵循相应的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一、测温的目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
具体来说,通过测温可以:1、了解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温升峰值和出现时间,为调整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2、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控制温差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裂缝产生。
3、评估混凝土的冷却速率,确保混凝土在降温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测温设备及要求1、测温设备的选择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热敏电阻测温仪则具有稳定性好、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2、测温设备的精度测温设备的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一般来说,温度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5℃。
3、测温点的布置(1)测温点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形状、厚度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平面尺寸较大的混凝土,在平面上测温点应不少于 5 个;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在厚度方向上测温点应不少于 3 个。
(2)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结构的代表性部位,如混凝土的中心、边缘、角部等。
对于基础混凝土,测温点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附近。
(3)测温点的布置应考虑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流向,确保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
三、测温时间及频率1、测温开始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开始测温。
2、测温持续时间测温持续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强度等级、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厚度小于 2m 的混凝土,测温持续时间不少于 7 天;对于厚度大于 2m 的混凝土,测温持续时间不少于 14 天。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测量混凝土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温度的变化会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测温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原理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过程中,一般采用探针法进行测量。
探针法是以温度计的感应探头为测量对象,将探头通过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混凝土进行测量。
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混凝土通过不断的搅动,温度会逐渐趋于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测量混凝土中的温度值,并通过计算得到混凝土的平均温度值。
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1.试验设计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之前,需要进行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是为了确定测量混凝土温度的具体方案。
试验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探针的材料选择。
(2)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和配筋组合。
(3)测量温度的区域和深度。
(4)探头的数量和布置。
(5)探头与温度计的匹配方式。
2.试验操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并将其中的探头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测量。
(2)为了确保测温的准确性,需要不断地调整探头的位置,使其更贴近混凝土的中心地带。
(3)在混凝土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需要及时停止混凝土的测量,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操作,可以得到混凝土温度的测量结果。
这些结果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对应的处理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三、测温方案的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中,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需要进行优化。
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探头选用目前市场上的探针种类比较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选择探针的质量和防水性能要尽可能好。
2.测温深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中,一般要求探头的插入深度达到混凝土中心一定的深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如果内外温差过大,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通过测温记录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测温点的布置是测温工作的基础。
一般来说,应根据混凝土的结构尺寸、形状以及预计的温度分布情况来确定测温点的位置和数量。
通常在混凝土的厚度方向、平面上的对称轴和边角部位等位置设置测温点。
比如,对于一个矩形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可能会在中心位置、四个角以及长边和短边的中点处设置测温点。
测温设备的选择也很重要。
目前常用的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电子测温仪则使用方便、读数直观,但精度可能稍逊一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在进行测温记录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测量间隔时间较短,例如每 2 小时测量一次;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稳定,可以适当延长测量间隔时间,比如每 4 小时或 6 小时测量一次。
每次测量时,要记录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值,并注明测量时间。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测温数据的变化趋势,通常会将测温数据绘制成温度曲线。
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降情况,以及内外温差的变化。
通过对温度曲线的分析,可以判断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是否符合预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上升过快、内外温差过大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养护方式,如增加覆盖保温材料的厚度、延长浇水养护的时间等,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或者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来带走部分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在测温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测温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
其次,要保证测温点的位置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施工人员的碰撞、振捣等。
大体积混凝土设置测温点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设置测温点的要求(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3.测温点的设置要求4.测温点的布置方式5.测温点的维护与管理6.结论正文【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体积大于或等于 100 立方米,或者无论浇筑体积多少,由于混凝土浇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条件,使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和其它因素可能引起裂缝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关键,而温度控制的前提是正确设置测温点。
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设置测温点的要求进行详细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主要包括:体积大、浇筑速度快、热收缩裂缝控制难度大、水泥用量大、水泥热释放量大、混凝土热应力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测温点的设置要求】设置测温点应满足以下要求:1.测温点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混凝土整体的温度变化趋势。
2.测温点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浇筑交界处、骨料集中部位、混凝土热收缩裂缝易发部位等。
3.测温点的布置应均匀,间距适当,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测温点应设置在便于观测和维护的位置,以便于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和进行温度调控。
【测温点的布置方式】测温点的布置方式主要包括网格布置、辐射布置和同心圆布置。
其中,网格布置适用于结构规则、浇筑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辐射布置适用于结构不规则、浇筑面积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同心圆布置适用于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混凝土结构。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
【测温点的维护与管理】测温点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确保测温设备完好,定期检查和校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定期清理测温点周围的杂物和灰尘,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3.对测温点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测温点正常工作。
4.对测温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温度调控措施。
【结论】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施工顺利的关键,而正确设置测温点是实现温度控制的前提。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较快,如果养护和温度控制不当,极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养护测温记录至关重要。
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_____(具体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浇筑方量约为_____立方米。
混凝土浇筑时间为_____(具体日期和时间),预计养护时间为_____天。
二、测温设备及布置1、测温设备采用电子测温仪,其测温探头精度为±05℃,能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求。
2、测温点布置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尺寸和厚度,合理布置测温点。
在平面上,测温点呈梅花形布置,相邻测温点的间距不宜大于 5 米;在垂直方向上,每个测温点沿混凝土厚度方向布置 3 个测点,分别位于混凝土表面以下 50mm、混凝土中部和混凝土底面以上 50mm 处。
三、测温时间及频率1、测温时间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测温,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5℃为止。
2、测温频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 3 天,每 2 小时测温一次;第 4 至 7 天,每 4 小时测温一次;第 8 至 14 天,每 8 小时测温一次;第 15 至 28 天,每天测温一次。
四、测温数据记录|测温时间|测点位置|表面温度(℃)|中部温度(℃)|底面温度(℃)|环境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数据分析与处理1、绘制温度曲线根据测温数据,分别绘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中部温度和底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通过温度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其中的测温工作则是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等特点,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测温,并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测温的目的和意义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由于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之间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
这种温度梯度会产生温度应力,如果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引起混凝土开裂。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可以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如调整养护方式、覆盖保温材料等,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预防混凝土开裂。
同时,测温数据还可以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优化施工工艺和方案。
二、测温点的布置原则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测温点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原则测温点应选择在混凝土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如混凝土厚度较大、形状复杂、配筋密集等区域。
2、均匀性原则在混凝土平面和立面上,测温点应均匀分布,以反映整个结构的温度变化情况。
3、对称性原则对于对称结构,测温点应沿对称轴布置,以便对比分析对称部位的温度差异。
4、分层布置原则对于分层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应在每层混凝土中分别布置,且应在上下层混凝土结合面处设置测温点。
三、测温设备和方法1、测温设备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
热电偶测温仪是通过热电偶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安装和使用较为复杂。
电子测温仪则是采用数字式传感器,直接测量温度并显示结果,操作简便,但精度相对较低。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测温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第3.0.4条规定,应先测定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以便控制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温升值不宜大于50℃,夏季炎热天气浇捣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0℃以内。
然后需测定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控制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在控制温度差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另外每天还应记录相应的大气温度,与测定的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
1、养护:本工程为了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速度,推移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出现时间,减少混凝土内表温度差,经过方案论证,采用在混凝土灌注体内埋设二层φ50镀锌钢管,通循环水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的方法。
⑴在基础内部埋设冷却管①降温水管材料及接头制作本工程降温管采用镀锌钢管,外径35mm,采用套筒连接,以保证通水降温过程中流水的气密性。
降温管固定在中间温度筋面层,以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最小程度的受到振动泵的影响。
②降温管网的布置底板混凝土中水平布置一层降温水管,竖向距离基础底面约1200mm,水平间距约1000m。
沿长度方向(东西方向)设置进水管9根、出水管9根,每三根进水管与三根出水管为一组,共有三组水管组成基坑降温水管网系统。
③整体降温系统的组成降温系统由增压水泵、进水总管、基坑降温水管网和出水总管组成。
④供水、出水设备及冷却水源供水采用两台潜水泵,冷却水采用附近河流深处的水源。
出水收集于基坑的集水井中,用潜水泵输送回河流中。
⑤降温系统工作时间依据混凝土内部各测温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决定降温系统的工作时间,但不能早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以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扰动破坏。
⑵混凝土的养护由于该工程结构跨度大,每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大、持续时间长(一般为2~3 天)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 后才能脱模;故混凝土养护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混凝土浇筑期间同时通循环冷却水进行内部降温处理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混凝土结构形式, 拱脚混凝土断面大;并根据温度测定结果显示,混凝土内部散热不均匀。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混凝土构件,如建筑物、桥梁、水坝等,都是采用大体积的砼(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强度和性能的发挥,需要进行砼养护措施。
而对于大体积砼的养护,测温记录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对于施工过程的监控和砼养护质量的评估都有重要意义。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是指对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下来做为测量数据的工作。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凝固与强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温度变化过大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对于大体积砼浇筑而言,测温记录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需要采用专业的温度监测仪器进行测量。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在砼浇筑过程中嵌入温度计,以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实时监测。
测温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砼浇筑开始时间、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等。
这些数据的记录能够帮助监测人员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发展规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体积砼的养护测温记录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保证养护温度的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在大体积砼浇筑完毕后,需要对浇筑区域进行覆盖保温,避免温度过快下降。
在覆盖保温后,需要定期测量混凝土的温度,记录下表面和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
测温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天至少测量一次。
大体积砼的养护测温记录的记录方式可以选择手动记录或自动记录。
手动记录需要由监测人员每天亲自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于表格中。
而自动记录则是使用专业的温度监测仪器,将温度数据自动记录下来,并可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后续分析和保存。
测温记录的结果应随时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判断砼内温度发展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如果发现温度变化异常,需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如适时修正保温层的厚度或增加保温材料的使用量等,以确保砼的养护效果。
总之,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
通过监测和记录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帮助监测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砼的强度和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测温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等特点,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测温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设计。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的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石子和中粗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同时,还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粉等掺和料,以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验确定,既要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又要控制水化热和坍落度。
其次,要做好模板和钢筋的安装工作。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接头应错开布置,以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浇筑设备和运输车辆。
浇筑设备应根据浇筑量和浇筑高度选择合适的型号,如混凝土泵车、塔吊等。
运输车辆应保证混凝土的供应连续,避免出现中断浇筑的情况。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有分层浇筑法、分段浇筑法和斜面分层浇筑法等。
分层浇筑法是将混凝土分成若干层,逐层浇筑。
每层的厚度不宜超过 500mm,振捣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面积不大、厚度较大的混凝土浇筑。
分段浇筑法是将混凝土分成若干段,逐段浇筑。
每段的长度一般为20~30m,振捣应在相邻段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长度较大的混凝土浇筑。
斜面分层浇筑法是将混凝土从一端开始,沿斜面逐层浇筑。
斜面的坡度一般为 1:3~1:6,振捣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堆积过高,造成模板变形和钢筋移位。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环节。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温度,就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法。
一、测温的目的和意义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如果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过大,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通过测温,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如调整养护方式、控制浇筑速度等,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二、测温设备的选择1、温度计常见的温度计有玻璃液体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玻璃液体温度计价格便宜,但测量精度相对较低,且容易损坏。
电子温度计测量精度高、读数方便,但价格相对较高。
2、测温探头测温探头一般采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
热电偶测温范围广、响应速度快,但需要进行冷端补偿。
热敏电阻精度高、稳定性好,但测温范围相对较窄。
3、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用于自动采集和记录温度数据,可以提高测温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应在混凝土的中心、表面、角部和边缘等位置布置测温点。
对于平面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网格状布置测温点,相邻测温点的间距不宜大于 5 米。
在混凝土的厚度方向,每个测温点应布置在不同的深度,如表面下 50mm、中心处、底面以上 50mm 等。
四、测温时间和频率测温应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5℃为止。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 3 天,测温频率应较高,一般每 2 小时测一次。
3 天后,可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降低测温频率,如每 46 小时测一次。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二)2024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二)引言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结构材料,其具有体积大、温差梯度大等特点,因此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监测与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正文:一、传感器选择1. 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及测温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如热电偶、红外线测温仪等)。
2. 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通常应避免与混凝土结构的薄弱部位直接接触。
3. 安装传感器时,要注意保护传感器的连接线,避免造成线路短路或损坏。
二、测温频率与监测点布设1. 根据混凝土的尺寸及温度变化规律,合理确定测温频率,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根据施工方案和结构要求,合理布设测温监测点,以覆盖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
3. 测温点的布置应考虑混凝土的不同部位及厚度,避免测温点集中或过于稀疏。
三、数据采集与记录1. 使用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
2. 在测温过程中,及时记录测温数据并标注监测点的位置,以便后续分析与比对。
3. 需要关注的测温参数包括混凝土表面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等。
四、数据分析与评估1. 对于获得的测温数据,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平均温度计算、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
2.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对测温结果进行评估,判断混凝土是否达到养护期间的温度控制标准。
3. 针对异常温度数据,及时进行分析与处理,防止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五、温度控制与调节1. 根据测温结果,对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过程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针对有需要的部位,可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遮阳等)以控制混凝土温度的过高。
3. 针对低温环境条件下的施工,可采取加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和强度发展。
总结: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传感器选择、测温频率与监测点布设、数据采集与记录、数据分析与评估,以及温度控制与调节等方面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填写说明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注: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2.附测温点布置图、t
表示大气温度。
气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填写说明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入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
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
3、相关要求:
1)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①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②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
③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④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①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②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③ 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 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
④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 布置;
⑤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⑥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 处的温度;
⑦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 处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养护是混凝土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中温度控制是养护工作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大坝、混凝土梁、混凝土框架等,温度控制更加重要。
下面是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的详细说明。
测温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测温记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日期、日期、时间、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环境相对湿度、测温点位置等。
测温记录的时间应从拌合开始,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记录。
温度测量点的选择应该代表混凝土整体的温度变化情况,通常在混凝土模板中选取1/3和2/3的高度处各设立一测温点,在排列上应均匀分布。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通过混凝土表面插入温度计或通过混凝土中插入温度传感器来测得的。
间接测量是通过对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利用计算方法来推算混凝土温度。
测温记录样本如下:=================测温记录样本=================工程名称:XXX大坝日期:2024年1月1日环境温度:20℃混凝土温度:-1℃环境相对湿度:60%测温点位置:1/3高度、2/3高度-----------------------------------------时间1/3高度2/3高度-----------------------------------------09:00-2℃0℃12:000℃2℃15:002℃4℃18:004℃6℃-----------------------------------------该测温记录表中,环境温度为20℃,混凝土温度从早上9点开始测量,每隔3个小时进行一次测温,到晚上6点为止。
测量的温度分别在1/3高度和2/3高度处进行。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温度逐渐升高,1/3高度和2/3高度之间的温度差逐渐增大。
根据测温记录,可以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大体积混凝土如何测温(一)
大体积混凝土如何测温(一)引言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混凝土结构中具有较大体积和较厚混凝土构件的结构。
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及时准确地监测混凝土温度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和步骤。
正文:一、传感器选择和布置1.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常用的有热电偶、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等。
2.根据混凝土的布置及结构尺寸,合理布置传感器,保证温度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传感器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充分接触,避免气隙和空洞,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量仪器准备1.选择合适的温度测量仪器,如数字温度计、多功能温度计等。
2.校准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查测量仪器的操作指南并熟悉操作步骤,以确保正确使用测温设备。
三、测温操作步骤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监测时间间隔,例如每小时或每日进行测温。
2.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测温,例如浇筑后的1小时、3小时等。
3.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混凝土内部,确保传感器与混凝土结构充分接触。
4.记录测得的温度数值,并标注测量时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重复以上操作,持续测温直至混凝土养护结束。
四、监测数据处理1.将测得的温度数据整理并记录。
2.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趋势,判断混凝土的养护状态及质量。
3.如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纠正。
4.将监测数据整合为报告,方便后续参考和研究。
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进行测温操作时,需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并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
2.要保证测温设备和传感器的安全,避免破坏或损坏。
3.在对混凝土进行测温时,需注意周围环境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总结:通过合理选择和布置传感器,准备好合适的测量仪器,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温操作,并合理处理监测数据,可以有效地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在整个测温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混凝土温度的及时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混凝土的养护情况,进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监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监控措施
1、为了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必须对内外温度进行监测。
在进行底板施工时,应埋设测温传感器(WZC-010铜热电阻),测温点布设在板底部以上10cm及表面以下10cm及中间点。
2、预埋测温点时,先将电阻应变片固定在钢筋上,再将钢筋固定在预定位置。
测温仪器采用温度监测显示仪,为提高精度和效率,每点位处的三点应同时观测。
3、测温时间要求:首测放在点位混凝土浇灌完毕后24h,在此后的1d内每4h观测一次、3-6d内每6h观测一次、7-10d内每12h 观测一次。
依据两次测温间的温升值,温升快时应加密测量次数。
4.混凝土浇筑抹平后,即应马上用塑料薄膜覆盖。
每次测温一圈后,应立即计算并分析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
5、当砼内部处于降温阶段,且里表温差小于25°C,且其降温速度在2°C/d,大气温度和表面温差小于20°C时,根据规范可以揭掉保温覆盖层,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6、测温负责人每天将测温情况记录并汇报给总工。
混凝土养护测温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求砼的养护采用蓄热保温养护法施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里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
1、养护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收面时采取覆盖二层塑料薄膜,两层薄膜要错缝搭接达到封闭保湿效果,在12小时内覆盖4-6层(4cm)棉毡进行蓄热养护。
设置专门的砼养护班组,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砼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养护方法①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塑料膜,接缝处错开搭接;②采用棉毡进行保温,搭接位置用胶带密封,棉毡覆盖4-6层;③棉毡上部覆盖塑料膜,搭接接缝,用胶带封口,防止雨水等淋湿保温材料,覆盖层数根据天气情况设置;④对底板顶部预留的钢筋、凸出构件等也要用棉被整体覆盖保温;⑤混凝土构件的侧面同样用棉被覆盖并固定好并密封严密;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毕第2~3天中心温度达到最高值,随后温度开始下降。
经测温,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最低大气温度温差小于20℃时,方可拆除保温覆盖层及模板,注意要使混凝土逐渐适应大气环境,其后仍需关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⑦去掉保温后混凝土仍须继续养护,保证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4天,安排专人每天经常检查塑料膜的完整情况及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情况。
3、砼的测温计划采用JDC-2混凝土电子测温仪对本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的测温,需提前预埋测温线,测温线按照要求布置,牢靠。
预留测温插头做好保护,并标记位置。
1、测温点的布置:大体积浇筑体内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应真实反映出砼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砼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根据砼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沿砼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间温度测点,砼浇筑体的外表温度,选砼外表以内100mm处设置温度测点;1~3m厚砼浇筑体中间部位设置温度测点,大于3m的降板及集水坑周边位置的砼浇筑体根据深度变化增加为5个温度测点;砼浇筑体底部表面的温度选砼底面以上100mm处设置温度测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
1.温度曲线的分析 根据测温数据绘制温度曲线,以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 温度曲线的斜率与稳定性可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质量与养护效 果。 2.温度差异的分析 对测量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了解混凝土内部不同位置温度 的差异; 温度差异分析有助于发现混凝土养护不良的位置与原因。 3.结果总结 根据测温结果进行总结,评估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 如有需要,可调整后续养护措施以获得更好的混凝土性能。 总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涉及到测温工具选择、测点布 置与测量方法、测温时间点的选择、测温记录与数据处理以及测温 结果的评价与总结。通过合理选择测温工具和测量方法,以及准确 记录和处理测温数据,可以为混凝土施工提供可靠的温度控制依 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这些规范要求在大体 积混凝土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保障基础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1.测点布置 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以保证测温数据的准确性; 测点应尽量远离任何外部热源,如阳光直射、机械设备等。 2.测点尺寸与深度 测点的尺寸应适当,既能满足测温的要求,又不会引起混凝土 的破坏; 测点的深度应足够达到混凝土温度的有效范围。 3.测量方法 测温首先需要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混凝土中,确保与混凝土充分 接触; 随后,使用专业的测温设备对温度传感器进行读数。 三、测温时间点的选择 1.初始测温 初始测温的时间点为混凝土浇筑后的 30 分钟内,测量混凝土的 初始温度; 初始温度能为施工及后续阶段的温度控制提供依据。 2.日常测温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每日固定时间段内测量混凝土温度,以 了解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言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是在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中关键 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混凝土的温度是一个 关键参数,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 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对测温要求的各个方面。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一、测温的目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具体来说,测温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了解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温升规律,包括升温速度、峰值温度和降温速度等。
2、监测混凝土内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确保温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根据测温结果,调整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如保温、保湿等,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二、测温设备1、热电偶测温仪热电偶测温仪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它由热电偶、补偿导线、测温仪表等组成。
热电偶通过测量温度产生热电势,再由测温仪表将热电势转换为温度值。
热电偶测温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2、热敏电阻测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是利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它由热敏电阻、测量电路、显示仪表等组成。
热敏电阻测温仪具有体积小、价格低等优点,但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3、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它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快速便捷等优点,但测量精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一般用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测量。
三、测温点的布置1、测温点的数量测温点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的结构尺寸、形状、浇筑工艺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在平面上,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的边缘和中间部位;在立面上,测温点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顶部。
对于边长大于 5m 的混凝土结构,测温点间距不宜大于5m;对于边长小于5m 的混凝土结构,测温点间距不宜大于 2m。
2、测温点的深度测温点的深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确定。
对于厚度小于 1m 的混凝土结构,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的中部;对于厚度大于 1m 的混凝土结构,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底部测温点距离混凝土底面 50mm~100mm,顶部测温点距离混凝土表面 50mm~100mm,中部测温点应均匀分布。
四、测温时间和频率1、测温时间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应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0℃时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 GB50496-2009 )第3.0.4 条规定,应先测定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以便控制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温升值不宜大于50 C,夏季炎热天气浇捣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0 °C以内。
然后需测定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控制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 C,在控制温度差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 C /d,另外每天还应记录相应的大气温度,与测定的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C。
⑴ 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以防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
为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结合我公司以往经验,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加盖麻袋进行养护,若温差越出规范规定的25 C要求时,采用加厚保温厚等方法提高表面温度,确保大体积砼的质量。
⑵ 温度控制
为及时了解基础混凝土底板,内部各阶段各部位温度变化,控制混凝土温度。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
①温控器布置:
为及时了解基础混凝土底板,内部各阶段各部位温度变化,控制混凝土温度。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
为提高测温工作的及时性、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本工程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自动测温。
②温控器布置: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施工规程的要求设置。
温度传感器安装:
温度传感器安头在混凝土浇捣过程前按测温点的布置埋入混凝土中,留出电线,以
便测温。
③在测温前,根据测温点布置平面图进行编号。
每次测温应根据不同孔号做好记录,测温内容包括中心温度、表面温度、环境温度、测温时间、测温人、记录人,每次测温后,进行整理,算出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差值、温度变化值,并画出温度变化曲线,以指导养护。
④测温间隔时间
第一天至最高温度每三小时测温一次
中心温度下降后每六小时测温一次
预计在第三天后,混凝土中心温度升至最高,之后混凝土中心温度逐渐下降,待温度稳定下降24 小时,暂停测温,但仍需继续监控,待中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大气气温时方可停测。
⑤测温的目的
在测温过程中,当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或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温差超过25 C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措施,增加覆盖保温材料,并且不得在其上部进行施工。
养护方法,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盖,采用塑料薄膜和麻袋进行保温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