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大观园——叶志芳
红楼梦大观园紫菱洲的匾额和楹联
红楼梦大观园紫菱洲的匾额和楹联红楼梦大观园是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其中有一处重要场景就是紫菱洲。
紫菱洲是大观园内的一处美丽园林,其匾额上书着“紫菱洲”三个字,字迹端庄秀美,充满着古典气息。
而在紫菱洲的正门两侧,悬挂着一副楹联,其中上联写着:“苇席垂堦拂汉芳,花香引凤隐梧桐。
”下联为:“波影宁静鸥寻落,林深袅娜凤隐空。
”这幅楹联生动描绘了紫菱洲的景致,表现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苇席垂堦拂汉芳,花香引凤隐梧桐”这句上联描绘了紫菱洲内的一片幽静景致。
苇席垂堦,堦即指地面,苇席轻垂,仿佛从水中冉冉升起,汉芳意指着荷花的芳香,使得整个园林充溢着花香。
而“引凤隐梧桐”则生动地描绘了凤凰在梧桐树上隐匿的情景,给人一种遥远神秘的感觉。
下联“波影宁静鸥寻落,林深袅娜凤隐空”,更是突出了紫菱洲的幽静和神秘。
波影宁静,鸥寻落,流水潺潺,鸥鸟在此嬉戏轻叫,使得宁静与生机相融合。
而“林深袅娜凤隐空”则展现了整个园林深邃的景象,凤凰在空中翱翔,配合林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雅高贵的氛围。
总的来说,紫菱洲的匾额和楹联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园林景致的生动描绘,展现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通过这幅楹联,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景物的领悟和抒发,同时也为我
们指引了品味和欣赏这一古典园林的方向。
愿我们在探索紫菱洲的过程中,感受到古典之美,体会到大观园的独特魅力。
叶家花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叶家花园养在深闺人未识叶家花园位于市中心的一处幽静小区内,这里四季花开,绿树成荫,是城市中的一处绿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叶家花园养在深闺之中,他们未曾有幸一睹其风采。
叶家花园的主人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富商,他名叫叶深远,是本地最有名的慈善家之一。
据说,叶深远在年轻时曾是一位风流倜傥的艺术家,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优雅的风度而名扬一时。
一场意外使他身受重伤,使得他退出了艺术界。
为了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叶深远开始投身商界,创办了一家以艺术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凭着其过人的商业头脑和精湛的品味,很快就成为了当地商界的巨头。
在商场上的辉煌并没有让叶深远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他将自己的艺术情结融入到了生活中。
他在郊区花园里修建了一幢仿古别墅,园内栽种了各式珍稀的花卉树木,还雇请了一位园艺大师,精心打理这一片绿意盎然的天地。
这幢别墅和花园被称为叶家花园,久而久之,就成了城市里颇负盛名的私家花园。
叶家花园的美丽超乎想象,倘若您有幸走进这片秘境,便会被这里的绿树葱笼和花香弥漫所震撼。
不同于市内的花园,这里空气清新湿润,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漫步在叶家花园内,可以看见各种奇花异草,每一株植物都被精心地修剪和照料,展现出最美的姿态。
尤其是春夏之际,各色鲜花竞相绽放,香气扑鼻,游客如沐春风,心情愉悦。
除了各种花卉树木外,叶家花园还有一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不时有游鱼嬉戏其中。
水池四周种满了莲花和芦苇,吸引了各种飞鸟光顾。
湖水清澈,吸引了来往的小动物前来饮水。
荷花和芦苇也增添了一份野趣,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
在叶家花园的深处,竟还有一片竹林,这在城市里实在是罕见的景象。
这片竹林滋养者叶家花园的野趣,让这里的美更加有了一处栖息之所。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份宁静的悠远。
叶家花园处处散发着主人的情怀,他利用花园的每一寸空间,都倾注了自己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更是对于自己前半生梦想的延续。
叶深远不经意间透露的艺术气息,让人感知到他曾经的风华与才情。
民风、民俗大观园——汪嘉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back
• • • • • • • •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腊八 除夕
• • • • • • • •
登高 吃月饼 守岁 猜灯谜 扫墓 踏青 吃粽子 拜年
•”,就是黄鱼、 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等。 它们均出于驱邪避灾的目的。同时,由于端午节 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治疾 病,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有挂香 囊祛五毒的习俗。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节日,其各地 的习俗都有差异,起源之说也可谓众多。
吃腊八粥 迎财神 赏花灯 饮菊花酒 酿腊八酒 赛龙舟 赏月 给压岁钱 结语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传承千载的 民风、民俗是百姓情感的载体,是生生不 息的一泓清泉,是中华民族化不掉的根。
诸如除夕守岁,春 节舞龙、舞狮,立春时 的“迎春”“打春”等 习俗。这些民俗不仅充 满了趣味性,更具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
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那天,民间有 许多民俗活动。古时候,官府要举行隆重的 “迎春”和“打春”仪式。人们用麦秸和纸扎 成披红戴绿、头插金花的“春神”,边打泥塑 的“春牛”,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国 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种有趣的习俗。 立春这天,孩子们将竹枝松柏编成圆环,戴在 头上,求得一年中无病无灾,称“戴春”。民 谚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春天里播 下了一年的希望。
在我国城乡,尤其是南方,从新春佳节到元宵 佳节,都有“舞龙灯”的习俗。舞龙灯起源于古代 人们对龙的崇拜,祈祷神龙的佑护,以求消灾祛难, 风调雨顺,司机丰收,是我国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 娱乐活动。 “守岁”之俗有着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 情,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古人十 分重视守岁,因为除夕之夜有“一夜连双岁,五更 分二年”的特殊意义,可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和生命。 这一夜,家家灯火通明,户外爆竹声不绝于耳,全 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瓜果茶点,互相祝贺来年大吉 大利,更上一层楼。
记住乡愁 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 优秀学术著作
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优秀学术著作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我国民俗文化优秀学术著作我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
民俗文化是一种乡土文化,是乡愁的象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消失和流失。
如何记住乡愁,保护和传承我国民俗文化成为当代我国学者亟需探讨的课题。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学者通过对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些著作不仅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影响力,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我国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学者杜学芳先生的《我国民间文学史稿》。
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民间文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民间故事、传说、谚语、谜语等形式的文学进行分析,杜学芳先生将我国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著作不仅为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后人了解我国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而另一位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的《我国民间文化论丛》则从更广泛的角度对我国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通过对我国传统宗教、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我国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
在这部著作中,饶宗颐先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民间信仰、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后人理解我国民俗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还有许多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和传承我国民俗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比如茅海建先生的《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以及郑振铎先生的《我国传统村落社会史研究》,这两部著作通过对我国传统村落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们对我国民俗文化的根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我们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观园活动策划方案
大观园活动策划方案大观园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大观园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主要情节场景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一场大观园主题的活动,将有助于加深公众对《红楼梦》的了解,激发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活动目的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了解《红楼梦》,提升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大观园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活动,引导人们参观大观园,推动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
3. 促进文化艺术创作与传媒产业发展:活动将邀请艺术家、作家等相关专业人士参与,通过艺术创作和表演等方式,将《红楼梦》的故事内容展现给公众。
这将促进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推动传媒产业的繁荣。
三、活动内容1. 大观园文化展览:在大观园内设置大小不同的文化展区,展示与《红楼梦》相关的文物、古代家具、绘画作品、字画、陶艺等,让参观者了解《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红楼梦》艺术演出:邀请优秀的演员和舞者演绎《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和故事,通过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将作品的魅力展示给观众,激发观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
3. 互动体验区:设置《红楼梦》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设置古装体验区,让人们可以穿上古装拍照;设置手工制作区,让人们可以亲手制作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手工艺品等。
4. 文化讲座与学术研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化讲座和学术研讨,探讨《红楼梦》的文化价值、艺术魅力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学术水平。
5. 主题展销活动:在活动期间,将有相关的文化产品和纪念品进行销售,如《红楼梦》的精装本、影视作品的DVD、相关纪念品等,提供给参观者购买,让参与活动的人们可以带走一些美好的回忆。
四、活动实施计划1. 筹备阶段(前期准备工作)-明确活动目标和主题;-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制定活动预算;-与相关机构和人员联系,共同策划活动内容;-制作活动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展开媒体宣传,提高活动知名度;-组织志愿者团队,协助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A宁国府、荣国府是贾氏先祖宁、荣二国公在世时,官造留下给他们嫡系子孙的,依明律“其父祖有官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原造房屋,不得以无官违式论”,清律“父祖有官身及,虽曾经断罪者,其房仍许子孙居住”。
事实上,房屋之外,其他车马、衣服等物也不禁止子孙及其家属使用。
这些在生活享受上的特权,使得官吏的家属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
而府第、高墙、豪门自然亦成为一般百姓眼中敬畏羡妒之位势财富的象征了。
大门,堪称整个府第对外极具象征性的部分了。
所谓“侯门深似海”,除了门饰、间数制度之外,平常正门又不开,只留两旁东西角门出入,只有喜丧、年节或迎送高官时,才打开直通到底,这都增加了神秘感及庄严气氛。
譬如:第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二府正门大开一路直到正堂。
两门间的街上也设着二府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不准过。
第七十五回尤氏由荣府返家,夜里省得套车,徒步过去时,两边的门子也把行人断住。
这些事例都可见得二府正门甚至面临的街道,也都成为二府的外围领域,含有威吓的意味。
给秦氏办丧事,在会芳园围墙开了一门,起宣坛乐台,尤二姐丧事停灵梨香院,临时开了对街一门。
这都是因为年轻媳妇、贱妾之丧不能由正门出灵,这也可见正门的庄严性不容破坏。
B园林的性质比宅第更近于艺术,也因此园林布景更可以供小说作者驰骋想象。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引言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南地区。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广东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
在广东的大观园中,我们可以领略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感受广东的独特魅力。
广东的民风民俗1.潮汕民俗–潮汕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潮汕,人们尊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等,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以潮汕龙舟赛最为有名。
–潮剧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戏曲,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情。
2.广府民俗–广府指的是广东的中心城市广州及周边地区。
广府民俗是广东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
–广府人十分重视家庭和谐,婚礼和葬礼等家庭仪式是广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的传统美食也是广府民俗的一大特色,例如流行于全国的广府菜就起源于广府地区。
3.徽州民俗–徽州是位于广东西部的一个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徽州,人们以文化和艺术为重,传统节日里的各种表演和演出非常盛行。
–徽州的建筑风格也是徽州民俗的一大特色,古老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宏伟而古朴的感觉。
广东民俗大观园的介绍广东民俗大观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一个集展览、演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主题公园。
展览广东民俗大观园的展览区分为潮汕、广府和徽州三个主题区,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实物模拟,展示了广东各地的传统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各种传统演出,了解广东文化的博大精深。
表演在广东民俗大观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表演节目。
其中包括潮剧、粤剧、徽剧等地方戏曲,还有传统音乐演奏、舞蹈表演等。
这些表演节目展示了广东民俗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互动体验广东民俗大观园还提供了许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如制作蜡染、织布等。
这些体验项目旨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广东文化,并且增加参与感和互动性。
个人感悟参观广东民俗大观园后,我对广东的民风民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广东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广东民俗大观园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罗慧石嘉仑黄晓图马浩程沈伯琪黄奕婷序言广东到底有哪些不同与其他地方的民风民俗呢?我们很想详细的了解一下,所以我们就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早茶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
“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
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
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
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
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饮凉茶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能包罗万象,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之效。
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这是典型的滥服,这种做法和认识是不正确的。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
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
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
对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经常服用也无碍健康。
但是,凉茶毕竟是由药物组成,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不妥,不问身体素质如何而滥加服用不行。
诗意的民俗
诗意的民俗作家简介卢海娟,吉林省通化人。
20XX年开始散文随笔创作,先后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扬子晚报》以及《中国铁路文艺》《延河》《厦门文学》《时代文学》《青春》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000余篇,计300万字,作品多被《青年文摘》《格言》《思维与智慧》《微型小说选刊》等杂志转载,被选作高考模拟试题,中考试题,收入教辅材料及学生读本,收入各种年度选本。
民俗散文集《东北的土灶》20XX年11月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20XX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孙桂芳(阿紫作坊),现居北京。
文化访谈专栏撰稿人,曾独家专访韩美林,画家艾轩、王沂东、晏阳、陈玉莲、仟红、李振军(一真)、李瑞峰、北水,书法家王家新、赵俊生、王杰民、刘啸,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军旅作家王曼玲、作家张金凤,吉建芳、诗人冷冰、姚瑶、张真等数十位文化名人。
撰写“一带一路”专栏40余篇,以行走的方式,用文化回顾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出版散文集《随风缘》,出版小说集《你还有眼泪吗》,发表长篇小说《离婚的季节》、短篇小说《稻田》《灵舞》。
树木,河流,田野,民屋,村庄——几千年,甚至可以说,自有人类以来,民俗就一直存在着。
它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不会因为时光的流转而消失——我与女作家卢海娟的对话,就从她笔下的民俗开始。
孙桂芳(阿紫):近几年,我们虽然相隔很远,但断断续续地读到你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作品,表现民俗的居多,如:《我和一只猪的往事》《头伏萝卜二伏菜》《冰天雪地忆火盆》《狗在江湖》等等。
这些作品,透出一种强大的原生力,使我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的气息。
今天,与你相对而坐,你作品中的那些画面,就生动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文学创作素材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关于民俗的。
你走出大学校门又进了校门,我想知道,你刻画的这些场面,来源于哪里?卢海娟: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一定会回答,这一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
民风民俗大观园
民风民俗大观园各个地区的民俗民风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
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
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
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
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
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
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
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
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
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
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
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
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
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
小腿上缠有裹脚布。
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
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
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
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
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
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
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
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
民风民俗大观园
立春
春节
除夕
端阳节、团圆节、端五节、拜月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登高节、天中节、地腊、寒食节、诗人节、龙日。
师解释: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师:真是人多力量大啊,一下子就找到了端午节这么多的别名,其实端午的别名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别名。
说端午节是“龙神的节日”的说法,比“屈原投江”之说,——不知早多少年呢!粽子本是给汨罗江里的蛟龙吃的,蛟龙很凶恶。但是如果我们是龙的后代,“虎毒不食子”,再凶恶的东西也不至于残杀自己的骨肉,所以据说早期的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儿子,他们断发纹身,打扮得像龙子。每当端午,就举行图腾祭。现在的赛龙舟、舞龙等活动就是当年图腾祭的形式之一。
师:是啊,除夕(板书:除夕)守岁之俗既是人们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情,又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盼之意。
3.师过渡:看来我们同学个个是读书高手,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就从教科书中收获了这么多,下面再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猜一猜。
请根据图片给出的民风民俗信息,来猜猜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出示各个传统节日(课件)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瞧,五花八门的粽子令人垂涎欲滴。(图片几张很快出示)(定格图片)在我们舟山,在端午那天要给长辈送去粽子,带去节日的问候。
除了了解了这两大习俗之外,还有吗?(生:端午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端午喝的五黄之一,那你知道还有哪四黄?(抽2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出示图片)
师:一起来读读。
问:哪个小博士来向大家介绍端午吃五黄的目的。(生:驱邪避灾)
师: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早期赛龙舟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龙神。这就是端午起源说之三——图腾祀说(板书:图腾)
俞志芳同学获全国“读书之星”称号
龙源期刊网
俞志芳同学获全国“读书之星”称号
作者:裘社田
来源:《江西教育A》2018年第09期
8月8日,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总结大会暨“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婺源县江湾镇中心小学学生俞志芳代表“读书之星”发言,分享了她参加“五好小公民”读书教育活动的感想及介绍了自己读书的收获和体会。
俞志芳同学能获全国“读书之星”离不开校风的影响。
江湾小學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致力于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文化长廊……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近期的“朱子文化进校园”读书活动,更是引领着大批学子爱上阅读,爱上中华传统文化,让好书滋润心灵,让读书陪伴成长。
新叶村古民居特色的“风情小镇”
新叶村古民居特色的“风情小镇”
顾志法
【期刊名称】《杭州(周刊)》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七月,荷花盛开的季节,我走进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参观"风情小镇"。
乘坐的大巴车还没有到村口,就远远望见了新叶村那座七层高的抟云塔,该塔位于新叶村的东南方,高30多米,是新叶村的标志之一,又名"文峰塔",为六面七级砖塔,至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在塔的旁边就是叶氏家族培养学子的文昌阁,是全村最华丽的建筑。
【总页数】1页(P57-57)
【作者】顾志法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基于凸显地方特色文化的特色小镇编制方法探索——以诏安汾水关风情小镇概念规划为例 [J], 肖勇智
2.新叶村古民居特色的"风情小镇" [J], 顾志法
3.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特色风情小镇——关于修建临高文化风情小镇的思考 [J], 谢鸿源
4.特色小镇的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评价——以海南省三亚崖州渔业风情小镇为例 [J],
管玉梅
5.以聚落形式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三个浙江创造:特色小镇、风情小镇、美丽乡村 [J], 陈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立足乡土文化滋养幼儿心灵
立足乡土文化滋养幼儿心灵
张丽霞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常山战鼓、童谣、八大碗作为德育培养的重要内容,将家乡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幼儿,在其心里播下爱家乡的种子,汲取家乡的营养,茁壮成长。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张丽霞
【作者单位】正定县幼儿园,河北石家庄 05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1
【相关文献】
1.依托乡土资源让乡土文化涵养幼儿心灵 [J], 陈燕香
2.用乡土文化滋养儿童成长——乡土童玩拓展性课程构建探索 [J], 叶志芳;
3.荆楚文化滋养幼儿心灵 [J], ;
4.立足乡土文化滋养幼儿心灵 [J], 张丽霞
5.让乡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隆回县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剪影 [J], 陈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远去的记忆--闽南平和县春节习俗的人类学调查
远去的记忆--闽南平和县春节习俗的人类学调查
叶(韋華)明
【期刊名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19)003
【摘要】以福建省平和县为个案,调查其春节期间的物质、时间安排和文化现象,从人类学角度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考察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总页数】6页(P125-130)
【作者】叶(韋華)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远去的记忆:麻地沟刀山会口述史调查 [J], 劲草;胡文平
2.基于城市文化资本理论的闽南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研究r——以福建省平和县芦丰村为例 [J], 林逸凡
3.社会学视角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变迁r——以闽南春节习俗为例 [J], 陈洁君
4.清代闽南客家人的风水之争——以平和县九峰曾、杨两族的墓地风水之争为例[J], 曾龙生
5.闽南旗杆石文化研究r——以平和县霞寨镇土楼旗杆石为例 [J], 黄少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观园诸芳流散主要内容
大观园诸芳流散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就是大观园,这座虚构的庄园成为了小说中众多人物命运交织的舞台。
大观园诸芳流散是指在小说中,大观园原本繁华壮丽的景象逐渐瓦解,其中的各种人物也纷纷离开或遭受不幸。
大观园的背景大观园是贾府中最宏伟壮丽的建筑之一,也是贾府主人贾母最喜欢的地方。
它占地广阔,建筑精美,花木葱茏,湖泊假山错落有致。
大观园里面有各种各样奇特而美丽的景点和建筑物,如藕香榭、怡红院、稻香村等等。
这些景点和建筑物都象征着贾府昌盛和富裕。
诸芳流散然而,在《红楼梦》的剧情发展中,大观园的景象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繁华富丽到后来的凋零荒芜。
这其中蕴含着人物命运的转折和家族衰落的暗示。
贾宝玉离开大观园贾宝玉是贾府主人贾母的外孙,也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对大观园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是在小说中,由于各种原因,贾宝玉不得不离开大观园。
这标志着大观园开始失去原本繁华的气息。
大观园发生火灾在小说后期,大观园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火灾。
这场火灾既象征着贾府家族命运逆转、衰落和毁灭,也是作者对封建社会道德沦丧、虚伪和腐朽现象的批判。
贾府被迫出售大观园为了还债,贾府不得不将大观园出售给外人。
这意味着贾府家族已经走到了末路,无力维持原有的繁华和富裕。
诸芳离散随着大观园的凋零,其中的各种人物也纷纷离开或遭受不幸。
他们中有些人被迫嫁人、出家、流浪等等,失去了原本的幸福和安乐。
他们的命运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人们缺乏自主权和幸福感。
总结《红楼梦》中大观园诸芳流散的主要内容是贾府家族衰落和人物命运转折的象征。
大观园作为小说中重要的舞台之一,承载着贾府家族昌盛和富裕的象征。
然而,在剧情发展中,大观园逐渐瓦解,其中的各种人物也纷纷离开或遭受不幸。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封建社会道德沦丧、虚伪和腐朽现象,以及人们缺乏自主权和幸福感。
通过描写大观园诸芳流散,作者深刻地展示了封建社会衰落和个体命运转折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风、民俗大观园(第一课时)——叶志芳[教学背景及教材分析]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精髓。
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走进家乡民风、民俗的大千世界,了解嘉兴的各种风土民情,感受民风、民俗文化的璀璨光芒,体会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并引以为豪。
现在的学生本身所知的民风民俗相对较少,所以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民风民俗资料,如:节庆习俗,服饰、民居、饮食习俗等传统习俗,而多媒体是最能丰富学生的收集途径的,也最能加深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1、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民风、民俗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2、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及丰富深刻的内涵意蕴,藉此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初步培养学生探究民俗文化丰富内涵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2、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搜集资料、信息,感受我国丰富的民风民俗。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一)笑谈“换牙丢牙”风俗。
1、教师: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请你们面朝老师坐正,嘴角往上翘,露出牙开心地笑一笑。
2、教师:笑得真开心!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的大多数牙齿已经换下了,还记得吗?换下的乳牙丢哪儿了?(上牙丢屋顶上,下牙丢地上埋土里;上牙丢屋顶,下牙丢床底下。
)3、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是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据老辈人说这样可以使新牙长得整齐。
)4、老师小时候,大人也是这么告诉我的。
那么你们相信吗?不管信还是不信,我们都这样做了,那是因为——这个习俗寄予了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揭示课题像这样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我们叫它民风民俗。
(板书:民风民俗)(课件出示)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民风民俗有许许多多,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起去逛逛吧。
(板书课题:民风民俗大观园)二、话说端午,走进风俗1.走进端午习俗——包粽子走进民风民俗大观园,瞧一瞧,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包粽子图片,网上收集的)说说你家是怎么包粽子的?(1)感受粽子口味的多样吃过粽子吗?你都吃过什么口味的粽子?(肉馅的、赤豆蜜枣的、笋馅的、蛋黄、栗子……)口味越来越多,层出不穷(2)感受粽子包法的多样你知道粽子有哪些形状?(三角的、四角的)(课件出示各种粽子的图片)看到这么多形状各异的粽子,你想说什么?小结:粽子的包法可多了,可谓五花八门。
(3)了解粽子文化端午粽子早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粽子文化。
嘉兴是中国“粽子之乡”,2009年5月18日,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开馆了。
这是全国首家粽子文化博物馆,嘉兴源远流长的粽子文化自此有了一个更好的承载平台也许现在粽子随时可以吃到,但你知道包粽子、吃粽子是哪个节日特有的习俗?(端午节)板书:端午端午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农历五月初五)今年是在6月23日,马上就要到了。
原来我们是来到了端午风俗园啊!包粽子、吃粽子是2011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2.走进端午其他习俗过渡:随着端午节的临近,2012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即将开幕,如果你就是本届文化节的策划者,你觉得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哪些端午习俗也可以成为2012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呢?请同学们根据书上P30、31的内容,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现图片)(1)划龙舟:a看过赛龙舟吗?说说看。
B课件播放《赛龙舟》视频c你看到了赛龙舟的场面,有什么想说的?(热闹的龙舟赛带给我们一种竞争、向上的感觉,祈祷着人们的幸福安康。
)(2)▲吃五黄、祛五毒:①“五黄”是什么?(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膳、雄黄酒)课件出示,一起来读读。
②谁知道端午吃五黄的目的?(祛五毒、驱邪避灾)③那么五毒指的是?(课件展示: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一起读。
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老师记得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家里人总会把雄黄酒喷洒到房子四周的石头墙上,听大人们说这样做,那些毒虫子就不会光顾了,还能清洁杀菌呢。
(3)▲挂菖蒲、插艾叶(图片出示)这就是菖蒲、艾草,能驱蚊、能入药,传说还是驱邪的利器呢。
(4)▲挂丝线有些地方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小孩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作为长命缕,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5)▲挂香囊、佩戴香包①看,这就是香囊,(课件出示:有香味、刺绣精美、很漂亮)香包一般由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制成绳子,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布袋,再绣上各种图案,内填雄黄、檀香、丁香等香料。
引导学生从颜色、图案、闻香等方面挖掘香囊的文化元素。
②那你知道挂香囊的目的又是什么吗?(由于端午节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蚊虫滋生,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治疾病,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人们都喜欢随身挂个小香囊,不但有辟邪去瘟之意,还能点缀装饰。
这小小的香囊上,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
)3、教师:相信,这些饶有趣味的端午习俗肯定会成为2012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习俗背后往往会有段段代代相传、美丽动人的起源故事,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①纪念人物说纪念屈原: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学生诉说)“汨罗江上鼓声喧,争看龙船吊屈原”。
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毫不妥协的凛然正气,使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与纪念。
纪念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在乍浦还建有纪念伍子胥的水仙庙。
纪念曹娥:据东汉《曹娥碑》记载有端午纪念孝女曹娥之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17天,在五月五投江,5日后抱出父尸。
屈原的爱国精神、凛然正气,伍子胥的忠心不二;曹娥感天动地的孝,让人们敬佩,而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最终投身江海里的,所以有了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以此来弘扬民族正气。
②恶月恶日说: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人们在端午吃五黄、挂香囊,插菖蒲、悬艾草、是为了驱邪避灾,赛龙舟是为了保平安。
③图腾祭祀说:(讲述故事)说端午节是“龙神的节日”的说法,比“屈原投江”之说,不知早多少年呢!粽子本是给汨罗江里的蛟龙吃的,蛟龙很凶恶。
但是如果我们是龙的后代,“虎毒不食子”,再凶恶的东西也不至于残杀自己的骨肉,所以据说早期的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儿子,他们断发纹身,打扮得像龙子。
每当端午,就举行图腾祭。
现在的赛龙舟、舞龙等活动就是当年图腾的形式之一。
(以上材料来源于互联网,学生讲述时直接连接网络,学生感受真切。
)关于端午的习俗、起源,聊了这么多,你现在想说些什么?4、师小结:看来端午节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节日。
每个地方由于过端午的习俗不同,所以端午又有很多的别名:端阳节、团圆节、端五节、拜月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寒食节、诗人节、龙日。
5.相信,趣味横生的风俗、美丽动人的起源故事让端午节熠熠生辉,也相信的今年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会精彩纷呈。
三、走进其他民风民俗过渡:过完了端午,让我们在“大观园”里继续前行吧!瞧,这里是什么活动呢?原来是节庆风俗猜猜猜。
请一生读规则。
1.节日风俗猜猜猜:(课件出示实物、图片、照片、诗词等,学生猜是那个节日的风俗。
)(1)挂春联、吃年夜饭——春节(2)吃青团、祭祀——清明节(3)赏菊花、登高——重阳节(4)吃汤圆、闹花灯——元宵节(5)吃月饼、赏月——中秋节(6)称人——立夏除此之外,每年还有二月二吃撑腰糕,七夕乞巧,七月十三吃糖馄饨,立秋吃交秋瓜等等,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2.具体交流节庆习俗你了解哪一个节日的风俗呢?请选择一个节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随机点击课件:(重点拓展元宵节、清明节、春节、重阳节)(1))春节春节前后习俗腊月27,掸烟尘;小年夜洗脚,大年夜吃年夜饭、放爆竹、贴春联、当家圆团、赤糕、拿压岁钱等;正月初一拜年;正月初五迎财神。
随机出示图片(2)清明节放风筝祭祀,怀念死去的亲人,纪念先烈,播放《清明》(3)中秋节供月赏月、吃月饼眉毛饺等(4)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敬老爱老(5)元宵节:猜灯谜着癞子出示歌谣《着癞子》\"着癞子,着癞子,田稻好来讨娘子。
\"\"别家田里出稗草,自家田里出金子。
\"\"别家田里尽是草,自家田里都是稻。
\"盼望一年好开头。
(6)立夏:烧野米饭,称人等四、全课总结1、除了节庆风俗之外,还有民居饮食方面的风俗,婚丧寿诞方面的风俗,成长礼仪方面的风俗等等,在短短一节课中我们无法去穷尽它。
我们已经得到的这些风俗知识也只是大观园中的沧海一粟。
2、(配乐小结)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传承着千载的民风、民俗,是老百姓情感的载体,是生生不息的一弘清泉,是中华民族永远化不掉的根。
3.希望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在第二课时中再交流。
板书设计:民风、民俗大观园粽子龙舟端午……春节节日习俗…………教学反思:为了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也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课前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观察、体验等途径,直接搜集信息,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但是农村学生所搜集的资料是最贴近生活的,大部分是从老一辈那里得来的,信息有所缺失或出现偏差,因此,互联网上的内容能及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补充学生所需的体验内容。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民风民俗的大量内容较准确地展示,能及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学习引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