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渗透作用原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使学生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
4、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渗透装置得出渗透吸水原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验证的方法。
(3)情感目标:1、在渗透吸水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应用植物吸水原理进行合理的灌溉,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理念。
3、通过学生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关心、自觉保护地球水资源的意识
三、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其中实验1课时)
四、教学用具
幻灯片课件,多媒体仪器,渗透作用装置,实验七所用实验仪器
五、教学重点
. 教学重点:1、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渗透作用的概念。
3、渗透作用的条件。
4、渗透作用的原理。
六、教学难点
渗透作用的原理
七、教学方法
1.教法
渗透作用的原理一直是教学上的难点,因为渗透作用是发生在植物体内部,学生无法直接感知,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渗透作用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通过直接的观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深刻的表象。另外,注重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索交流,多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并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最后,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做P58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记忆。
2.学法
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障碍,动机和兴趣上进行分析
(1)首先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然后在知识障碍上:对于渗透作用的原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充分利用教学幻灯片、模型、实验课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也就是说,植物体要
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二氧化碳和水的供给。大气中CO2不会缺乏(事实上在增多),水则不然。尽管有洪涝灾害,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世界各国还是我国的淡水是不足的。水是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提问: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植物吸水主要是靠什么作用来进行的?使学生先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粗略的认识
得出结论: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体吸水是细胞吸水的结果。植物体是通过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靠渗透作用从土壤里吸收水分的。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阅读P56-P57页内容,使学生了解两种植物吸水的方式,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水。而分生区的细胞还没有成熟,液泡尚未形成,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
2.进行演示实验《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
让学生特别注意渗透模型装置所选用的膜是一种半透膜,并向学生说明,这种膜的特点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很难通过。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提出下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①同学们已经观察到,漏斗中的蔗糖液面会高于烧杯中清水的液面,此时蔗糖液的上升是逆重
力方向上升的,而且长颈漏斗的管径又不是很细,所以排除了毛细现象的原因,请你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使蔗糖液会逆着重力方向上升?
②如果把蒙住长颈漏斗的半透膜,换成全透性纱布,你认为蔗糖液面会上升吗?
使学生得出半透膜的存在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关键。
③如果在烧杯中也放入与长颈漏斗中的相同的蔗糖液,你认为长颈漏斗中的蔗糖液还会上升
吗?
使学生得出浓度差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另一重要条件
④如果把这个渗透装置再放置下去,漏斗中的液面会不断持续上升吗?为什么?
使学生理解渗透压这一概念
通过以上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一是有半透膜的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水分渗透的趋势是:水分子由浓度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渗透。
3.引导学生讨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在搞清楚渗透系统满足的两个条件后,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成熟植物细胞(比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结构,它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水分子和溶质分子都可以通过的透性膜。原生质层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选择透过性膜。原生质层包围着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使学生意识到:渗透系统的两个条件在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都是存在的,从而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三)学生做《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在学生明确了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呢?”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假设或自己的实验设计,之后与书上的实验七进行比较。
之后,学生做实验七,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可检验同学们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
(四)疑难分析
教学过程的第四个步骤为疑难分析,本节课的疑难主要就是渗透作用的原理,因为渗透作用的原理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而学生所学的理化知识是有限的,因此高中内容只是过程梗概,这就造成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