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原理一、交通调查1. 交通小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

区内的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该相同。

(2)以轨道交通、河流等作为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边界。

(3)配合行政区的划分。

(4)分区中考虑路网。

(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6)分区越小,数据越多,成果越准确。

2. 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质心的直线,代表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量的大小而定。

3. 核查线: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普通借用天然或者人工障碍,河流、铁路等。

可设一条或者多条,将调查区分为几个部份,在穿过改线的所有道路断面上进行交通流调查,将通过该线的实测交通量同起讫点调查所得到通过该线的OD 量进行比较。

4. 居民出行调查的主要内容:(1)个人特征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工作地址等,上班或者上学的交通工具,每年旅游出行次数等。

(2) 家庭特征信息:家庭地址。

居住和在籍人口情况、车辆拥有情况、房屋面积、家庭收入等,还包括家庭收入情况、上学情况等。

(3)一次出行特征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起讫点、出行时间、采用的交通方式。

(4)其它特征信息。

5. RP 调查,行为调查,即揭示嗜好调查,是对实际行动或者已完成的选择性行为进行地调查。

针对某些已经实施的政策或者已经存在的设施进行相关调查,根据出行者实际出行行为,获得实际使用或者接受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概率模型或者其它模型,是交通出行行为特征调查的常用方法。

优点:经过实际数据标定,较高的可靠度和精度。

缺点: (1) 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信息冗余过多,工作量大,被调查者有反感情绪; (2) 变量选择范围有限; (3) 选择行为、特性以及服务可能在发生变化。

(4) 选择方案的信息含糊,被调查者因记忆含糊而导致调查失真; (5) 替代方案信息含糊。

(6)调查成本高,无法充分预测未发生的措施或者因素。

6. SP 调查,意向调查,即表明嗜好调查,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选择主体对备选方案如何选择的以及如何考虑的选择意向调查。

《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规划的概念和意义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地区或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结构和布局进行系统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其规划的内容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港口、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建设、改造和管理。

交通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城市提供高效的交通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2.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性;3. 保护环境资源,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4. 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提高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二、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与城市其他用地功能的协调和衔接;2. 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 公平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的服务水平;4. 灵活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在保障城市交通基本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灵活调整交通规划;5. 创新性原则:交通规划需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交通规划的内容和方法1. 交通需求分析:通过对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未来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2. 交通网络设计:设计城市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铁路、公交车、地铁、港口等各种交通设施的布局和连接关系;3. 交通设施规划:确定各种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和功能,并结合城市其他用地功能进行协调布局;4. 交通组织规划:规划城市的交通组织架构,包括交通管理、交通信号、停车设施等方面的规划;5. 交通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城市的交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6. 交通经济和财务规划:规划城市交通的投资和资金来源,保障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性。

交通规划期末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期末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期末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规划概念及发展历程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交通方式的设施和空间,制定目标与措施,达到合理利用交通系统和便利人们出行,减少交通事故与拥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人们的出行舒适度。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交通管理到现代综合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

传统交通管理是以交通运输为中心,主要目的是解决交通问题,缓解交通压力。

而现代综合交通规划是以综合思维和多学科交叉为特点,注重公共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管理方式。

二、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相结合,形成综合规划。

2.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3.因地制宜原则:交通规划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托当地的资源、文化及特点,制定适合的规划。

4.民主参与原则:交通规划应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相关各方的权益。

三、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1.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

2.交通网络规划: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区域交通网络规划等。

3.运输组织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组织规划、交通管理组织规划等。

4.交通设施规划:主要包括停车设施规划、路侧设施规划、交通信号设施规划等。

交通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包括分析和判断交通状况、预测交通需求、论证规划方案等;定量方法包括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编制规划报告等。

四、交通规划的相关政策与法律1.《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制定详细的城市交通规划纲要,引导城市交通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发展。

2.《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3.《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引导城市交通道路的发展,提出道路交通建设的方向,提出道路交通管理的措施。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要点第⼀章P9交通规划过程流程图决策过程规划执⾏第⼆章交通调查⼀、交通调查的⽬的和作⽤是什么?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需进⾏哪些调查?答:交通调查主要⽬的是为交通规划提供全⾯、系统⽽⼜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地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案,达到规划⼯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的。

交通调查的作⽤: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标的重要依据⼆、起讫点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调查⽅法有哪⼏种?起讫点调查结果精度如何检验?答:内容:居民OD调查、车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法: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调查法、车辆牌照法。

精度确定:1、分隔核查线检验。

2、区域境界线检查。

3、把由OD调查表推算出来的交通特征,如车型⽐例、交通流量和流向等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较,检查其误差程度是否满⾜要求。

4、在调查区域内,拟定交通枢纽、公共活动集散中⼼作为校核点,将起讫点调查结果与该点上实测的交通量相⽐,作为市内OD调查精度的重要依据。

三、交通量调查计数⽅法有哪⼏种?各有何特点?答:1、⼈⼯计数法:优点是适⽤范围⼴泛,可以适⽤于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资料整理⽅便,调查地点环境不受限制。

缺点是需要投⼊⼤量的⼈⼒,劳动强度⼤,天⽓不好时室外⼯作⽐较⾟苦。

调查精度取决与调查⼈员的责任⼼、态度等。

⼀般只适⽤于短期、临时性交通调查。

2、浮动车法:可以同时获得某⼀路段的交通量、⾏驶时间和⾏驶车速等数据,是⼀种较好的综合调查技术。

3、机械计数法:适⽤于超过12⼩时的长期交通调查。

可以节省⼤量的⼈⼒和物⼒,调查范围⼴,调查精度⾼,特别适合长期连续性交通量调查,但是这类装置⼀次性投⼊较⼤。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1.名词解释:车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或地点的车流量和行人数量。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服务水平: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或行人感受的质量量度。

通行能力: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h或veh/d表示。

设计车速:道路几何所依据的车速。

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叫做行车视距。

停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

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最大纵坡,加上工程地质条件限制,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上坡逐渐盘绕而上,以达到路线终点。

这种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度)相互交叉的交汇点。

道路网密度: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1)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2)可能通行能力:由于通常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实际道路可能接受的通过能力,考虑了人为主观对道路的要求,按照道路运行质量要求及经济、安全、出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而确定作为设计依据的。

设计交通量: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交通定义(狭义):人或货物的地点间,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交通的分类:在经济学领域,按照供给与需求原理,分为本源性交通需求、派生性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定义: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规划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交通规划分类:按移动对象:旅客和货物交通规划。

按交通方式: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港湾、空港交通规划。

按交通设施:网络和节点按交通服务:公共、特定用户和特定交通服务按对象空间规模:国际、全国、区域、城市和地区按规划目标时期:长期(>15年)、中期(5-10)、短期(5年)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机动车OD调查、断面交通量调查交通规划过程流程图(实在不好弄成电子版,建议大家手绘吧~)第二章★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交通调查的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设计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交通调查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交通调查的种类:按调查对象分为对道路上的车辆的调查和为了明确人们的活动性质而进行的调查。

按交通调查的组织部门划分为全国统一组织规划的交通调查和按照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交通调查的内容:1、交通运输调查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3、相关政策与法规调查4、建设资金调查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城市规划《总体规划-交通规划部分》复习资

城市规划《总体规划-交通规划部分》复习资

城市规划《总体规划-交通规划部分》复习资规划原理部分知识点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要求: 1、道路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与城市绿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框架。

2、道路功能必须与比邻道路的用地性质协调;如果某道路是一条交通性道路那么就不改布置居住商业服务中心和大型公建这些吸引大量人流的生活用地。

反之是生活性道路则在其两侧就不应布置产生或吸引大量车流货流的如大中型工业仓库和运输枢纽这些吸引大量车流货流的交通性用地。

3、城市道路系统应做到系统完整,分级清晰,功能分工明确。

考试大注册城市规划师4、城市干道系统应尽可规整醒目,并便于组织交叉口的交通,一个交叉口交汇的道路通常不宜超过4-5条,交叉角不宜小于60度,不宜大于120度。

道路路线转折角大时,转折点宜放在路段上,不宜放在交叉口上,及丰富道路景观又有利于交通安全。

一般不要组织多路交叉口,避免布置错口交叉。

5、城市道路系统要与铁路站场港区码头和机场有方便的联系,以满足对外交通的客货运输要求。

6、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避免交通性道路(货车有轨电车)穿越生活居住区。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全部采用立交或设专用进出匝道控制车辆出入,一般应布置在城市组团间的绿化分隔带中,不宜穿越中心和生活居住区。

它是城市交通运输的主动脉也是与高速公路联系的通道,其两侧不宜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对两侧一般建筑的出入口也应加以控制。

7、城镇间与城市道路网的衔接:一般公路可直接与城市外围干道连接避免与直通城市中心的干道相连。

高速公路采用立体交叉与城市路网联接,不得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中小城市与高速公路设一个出入口,大城市设2个以上。

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局:1、市级货物流通中心,布在城市外围的环道上,与同往其他城市的高速公路相交的地方,有的结合铁路站场,水运货运码头航空港布置,在城市中心地区结合城市商业中心和室内工业用地的布置,安排若干市区内一级的货物流通中心,也可安排地下仓储批发设施,采用地下货运通道与城市外围货运交通干道相连,以减少对市中心地面交通的干扰。

交通规划复习要点

交通规划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一、绪论
1、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内容、流程
2、四阶段模型的流程及各阶段模型,特点
二、交通调查
1、交通小区划分原则
2、交通调查抽样方法
三、社会经济预测
生长理论曲线
四、交通发生预测
了解
五、交通分布预测
1、增长系数法
2、重力模型法
六、方式划分
1、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
七、交通分配
1、交通阻抗
2、Wardrop原理
3、交通分配的输入
4、多路径概率分配法
八、交通规划措施
1、交通区位理论的定义、属性、影响因素、交通线的吸引特性等。

2、城市交通组织宏观管理策略。

3、常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3、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2、支线(县乡)公路网规划设计方法
九、方案评价
1、层次分析法。

交通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规划概述交通规划是指为了适应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发展需求,优化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从而提高城市或国家的交通效率和运输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综合规划。

交通规划旨在对城市或国家的交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

二、交通规划原理1. 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或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综合规划方案。

综合性原则要求交通规划不仅考虑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发展,还要考虑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关系,制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规划方案。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交通规划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交通系统的发展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保障当前和未来的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基础设施优先原则交通规划应当优先考虑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和改善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输的基础能力和效率。

基础设施优先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设施的覆盖率和连通性,满足城市居民和经济活动的出行需求。

4. 公平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当考虑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服务的公平性,保障所有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权利,避免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大城市交通的不平等。

公平性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重视城市交通的社会公平,提高交通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保障低收入群体和残疾人的出行需求。

5. 公众参与原则交通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让社会公众参与交通规划的过程,并获得规划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众参与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充分了解社会群众的出行需求和看法,提高规划的公共性和参与性,使规划更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第一章交通规划概论交通规划定义: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交通规划分类:1区域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交通规划目的:1.是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与管理科学化重要环节,2.是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制定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4.是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1.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层次:1公路交通系统规划2铁路交通系统规划3水运交通系统规划4 航空交通系统规划5管道运输系统规划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层次:1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规划3城市交通管理规划4城市物流系统规划5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以上二个为交通规划层次化分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况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3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交通规划思想:1有战略高度2有全局观点3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4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交通规划原则:1交通系统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3局部服从整体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5需要和可能相结合6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交通规划调查内容:1基础资料(社会经济、土地利用、自然地理)2交通需求(OD调查)3交通设施4交通现状(分为公路和城区)交通小区定义:将交通源合并成的若干小区称为交通区(考)交通小区划分的原则:基本原则是在准确、全面反映区域交通源流特性的前提下,使工作量尽可能减少(1)同质性(2)尽量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保持区内出入之完整(4)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5)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域重点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6)分区大小合理,小范围的分区约为3000―5000人,大范围的分区约为5000 —6000人,面积1~2km2 (7)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W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 个OD调查概念: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交通调查专业术语:(1)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复习总结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复习总结

第1章交通系统规划交通规划的定义:确定未来一段时期的交通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交通规划的作用:(1)交通规划是建立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的重要保障。

(2)交通规划是解决目前道路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3)交通规划是获得最佳运输效益的有效途径。

(4)交通管理规划是实现城市交通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重要环节。

交通规划的分类:根据规划的性质:战略交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规划。

根据规划对象的空间范围:区域交通规划、城市总体交通规划、分区交通规划。

根据对象的时间范围: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

根据规划对象设施:城市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停车场规划、站前广场规划、交通枢纽规划。

第2章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调查的目的:在制定交通规划时,为分析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预测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的供给平衡以及交通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

交通规划所需的基本数据:(1)交通系统方面。

主要是调查交通技术、交通设施和车辆、交通服务、有关交通的制度和政策等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动向,把握交通服务供给方面的情况。

(2)交通需求方面。

主要是调查规划对象地域的人口、各种主要经济指标、交通需求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3)交通流方面。

主要是调查研究对象区域现在的道路交通发生、吸引量,机动车OD、路段路口交通量等现状数据及相应的交通服务状况。

(4)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及资源状况。

方式出行:每一个利用不同交通方式所进行的移动。

目的出行:不考虑所利用的交通方式,只考虑由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全体的移动居民出行调查定义:居民出行调查是为了把握一天中人的全部交通活动而进行的综合性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最基础数据。

目的:从整体上掌握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交通需求特性和流动规律,为分析和研究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交通量及探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居民出行调查调查的类型:家庭访问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封闭曲线调查、核查线调查、营业用车调查。

交通规划考试复习资料(按章整理)

交通规划考试复习资料(按章整理)

第一章绪论1.交通的定义: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在交通道路上的移动2.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3.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4.交通规划:长期(15年以上)中期(5—10年)短期(5年)5.交通需求预测的内容:1 交通发生与吸引 2 交通分布 3交通方式划分 4交通流分配6. 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第二章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交通调查的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地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者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1.人工计数法:优点:适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高,资料整理方便。

缺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天气不好时在室外工作比较辛苦。

2.浮动车法:Qa =60⨯+-+----TTMNXbabababab60)(⨯--=------QMNTTbababababaQb =60⨯+-+----TTMNXababababa60)(⨯--=------QMNTTababababab3.机械计数法跟车法与浮动车法的区别浮动车法调查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而跟车法一般要求往返6-8次,每次往返时间尽量小雨40min。

交通规划复习

交通规划复习

交通规划复习第一篇:交通规划复习第一章总论交通规划定义交通规划是通过调查、评价、预测与规划等工作,明确一段时间内交通发展目标,部署具体的交通工程实施项目。

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 1.局部治理 2.交通需求预测 3.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的分类按规划性质: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专项交通规划按规划范围:区域交通规划局部交通规划按规划年限:长期、中期、短期交通规划按移动对象:客运、货运交通规划按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规划交通规划的内容1.交通调查、评估与现状分析8.行人与自行车交通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9.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10.停车系统4.交通需求预测11.交通信息化5.城市交通系统组织12.近期建设6.交通枢纽13.保障设施7.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规划的程序1.总体设计2.交通调查与现状分析3.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需求预测4.进行专项交通规划5.规划的评价与实施货物流动调查物流调查是调查货物流动以及物流相关设施的情况。

机动车OD调查机动车OD调查是调查激动车辆的起讫点情况。

断面交通量调查交通断面调查是调查某一交通断面上的具体交通流情况。

土地使用在城市中,人们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土地使用强度根据需要选取不同指标:人口密度、单位用地产量、商贸分布指数等地租模型地租模型的假设:单一市场条件、线性交通条件、均质用地条件核心思想:用地的开发价值是其产出效益与运输成本的差值结论:影响城市用地开发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成本,越是靠近市中心,土地的开发价值越大,使用强度越大。

由市中心到市郊,土地的使用强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开发模式,要求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布,由市中心向市郊降低——放射状路网。

交通需求土地使用产生的空间移动需求运输供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 L—T模型服务模型J:Q为自变量,T保持不变,S随Q而变,成反比关系需求模型D:S为自变量,L保持不变,Q随s而变,成正比关系T不变,扩大L,即运输条件不变,发展城市规模,则D线向右平移,交通情况恶化。

交通规划课本知识整理重点讲义资料

交通规划课本知识整理重点讲义资料

交通规划课本知识整理重点讲义资料绪论1、交通定义(1)⼴义:⼈、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Communication. (2)狭义:⼈或货物地点间,并且伴随着⼈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Transportation traffic 2、交通规划定义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系列⾏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各种交通发展⽬标,⼜如何将提⽰的⽬标付诸实施的⽅法。

3、交通规划的前提(1)规划主体的存在、公共性:政府等公共部门、民营单位(2)对规划对象的期望状态、⽅向、认识的⼀致性(3)规划主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规划对象的可能性(4)在特定时点,对规划的必要性的认识(5)作业本⾝的可能性,即规划作业投⼊的资源(时间、资⾦、信息、⼈员等)的存在。

4、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5、交通规划的分类——按规划⽬标时期(1)长期交通规划:通常为宏观性战略规划,是长期的⽅向性规划。

规划期限⼀般在10-20年。

(2)中期交通规划:也称中观规划或⽹络规划。

期限为5-10年。

(3)短期交通规划:⼜称近期规划或者微观规划。

是指近期1-5年交通项⽬建设计划。

6、交通规划的内容交通调查、交通与⼟地利⽤、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络分析评价7、交通调查社会经济及⼈⼝调查、就业及就学岗位调查、⼟地利⽤现状调查、交通⼯具,道路及交通量现状调查、居民及流动⼈⼝出⾏调查、城市出⼊⼝机动车流向调查、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公共交通线路运⾏现状调查、居民出⾏调查(Person Trip Survey)每10年⼀次、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Survey)每5年⼀次、机动车OD调查(OD Census)每5年⼀次、断⾯交通量调查:每5年⼀次。

8、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式划分(4)交通量分配9、交通规划的过程总体设计、数据调查、相关基本模型分析、交通需求预测、⽅案制定、⽅案评价、⽅案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修改。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都市交通旳类型:(1)按照空间分布划分为市际交通、市域交通和市内交通三个层次。

(2)按照运送方式划分为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送等。

(3)按照运行组织形式划分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4)按照服务对象划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2.在《雅典宪章》中, 都市被定义为具有工作、生活、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旳空间集合体。

3.都市交通规划:都市交通规划是都市规划旳重要构成部分, 是政府根据都市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旳需要, 所确定旳在一定期期内交通发展目旳和实现目旳旳方针、政策、途径和重要措施。

4.都市交通规划旳特点: (1)综合性(2)法制性(3)长期性和常常性(4)可实行性。

5、都市交通规划旳规划措施: (1)直观经验交通规划措施;(2)理性化交通规划措施;(3)适度规划方案;(4)定向决策规划模式。

6.都市交通规划旳基本原则:(1)坚持规划旳前瞻性和全局性;(2)坚持规划旳系统性;(3)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4)坚持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 集约高效运用土地资源;(5)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6)应当与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运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7)应当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原则。

7、交通出行率调查内容重要包括项目出行量调查以及项目属性特性调查两部分。

8、累积停车数: 是指一定期间(时段)实际停放车数量。

9、延停车数: 是指一定期间间隔内, 调查点或区域累积停放次数(辆次)。

10、停放车指数(饱和度、拥有率): 是指某一时刻实际累积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 它反应停车场地拥挤程度。

11.停放周转率: 是表达一定期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12、核查线调查内容:从都市交通特性来看, 都市交通流量重要包括两部分, 即人流和车流。

简朴地讲, 核查线流量调查旳内容为调查通过核查线上各道路断面旳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客流量。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规划的作用则更加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以便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的基础交通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不同的行政区划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需求。

2. 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

3. 地形地貌和气候:地形地貌和气候是制定交通规划的重要因素,包括城市的地势高低、交通障碍等,以及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

4.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其合理布局及便捷程度决定了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否。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局、优化交通流动及改善道路交通状况,通过优化道路交通规划,实现城市交通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发展。

1. 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方式等因素,可以进行道路交通状况调查,得出道路拥堵高峰期及炮制合理发展方向的建议。

2. 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受到环境因素和行政要求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道路网络的规划。

3. 停车规划:停车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特点、交通建设计划以及日常使用情况等因素,合理布局停车设施,争取得到更好的停车效果。

4. 交通设施建设:在道路排盘、交通流组织等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交通设施的建设,通过缩短路段长度、严格掌控车辆速度、优化交通路口等方面,提高路段通行效率。

第三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削减私人车辆的使用,减轻城市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交通定义(狭义):人或货物的地点间,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交通的分类:在经济学领域,按照供给与需求原理,分为本源性交通需求、派生性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定义: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规划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交通规划分类:按移动对象:旅客和货物交通规划。

按交通方式: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港湾、空港交通规划。

按交通设施:网络和节点按交通服务:公共、特定用户和特定交通服务按对象空间规模:国际、全国、区域、城市和地区按规划目标时期:长期(>15年)、中期(5-10)、短期(5年)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机动车OD调查、断面交通量调查交通规划过程流程图(实在不好弄成电子版,建议大家手绘吧~)第二章★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交通调查的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设计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交通调查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交通调查的种类:按调查对象分为对道路上的车辆的调查和为了明确人们的活动性质而进行的调查。

按交通调查的组织部门划分为全国统一组织规划的交通调查和按照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交通调查的内容:1、交通运输调查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3、相关政策与法规调查4、建设资金调查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交通量分类:按交通性质分为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混合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

按交通量特性分为平均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的计数方法:人工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等车速调查:地点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时的车速行程车速:车辆在道路某一区间行驶时间(行程时间中扣除停车延误时间)的比值交通密度调查:A出入量法:通过观测调查,获得道路上两断面之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内现有车辆数,从而计算路段交通密度的方法B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用录像机在高处摄影确定道路交通密度C航空摄影观测法:利用普通飞机或直升机从空中摄影,从照片上获得交通密度的方法第三节交通延误和OD调查一、交通延误调查1.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类型:固定延误、运行延误、停车延误、行程时间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2调查方法: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跟车法、输入输出法。

交叉口延误调查:停车时间法、行程时间法3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车速:车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交通密度: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km.车道。

4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要素:交通量、速度、密度。

二、OD调查1.OD调查:又称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的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

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目的:弄清交通源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从而推求目标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出行: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按起讫点的不同又分为境内出行、过境出行、内外出行。

3.小区形心: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核查线:为校核起迄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

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确定。

4.OD调查类别:居民OD调查、车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5.OD调查的方法: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片调查法、车辆牌照法6.交通小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2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资料准确、易于核对;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人口经济等统计资料;4考虑道路网;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6交通量分散的郊区分区划分可以大些,交通量集中的市区分区划分可以小些。

7.调查精度的检验:(1)分隔核查线检验(2)区域境界线检验(3)把由OD调查表推算出来的交通特征,如车型比例、交通流量和流向等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检查其误差程度是否满足要求。

(4)在调查区域内,拟定交通枢纽、公共活动集散中心作为校核点,将起讫点调查结果与该点上实测的交通量相比,作为市内OD调查精度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交通调查的抽样抽样调查按是否遵循随机原则可以分为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常用概率抽样法分为: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多阶层抽样法。

抽样系统误差:设计误差、估计量的偏误、调查误差、编辑误差第五节交通调查新技术检测器:雷达检测器、光电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感应线圈检测器、视频式检测器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1.交通与土地的关系:交通设施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描述。

交通与土地为互为因果关系,交通设施的建设拉动沿线的土地利用,相反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人们出行活动的变化,从而诱发交通的生成,促进交通设施的建设。

相互联系:交通的发展引起土地利用布局的变化。

相互影响:土地利用布局决定了交通的发展方向。

2.我国城市用地分类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10大类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共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P)、水域和其他用地(E)。

3.土地利用模型定义:土地利用模型是描述地区内部经济活动的选址行为及其作用结果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分为预测模型和优化模型。

优化模型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对各种经济主题的选址行动结果的土地利用模型的跟踪模型。

优化模型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社会效益目标最大化所对应的土地利用状况。

(汉森模型、劳瑞模型、ITLUP模型、最优化模型)。

4.汉森模型的变量:汉森模型中有可达性和开发可能的土地面积两个变量。

可达性是指表示某小区所具有的、产生与其他小区相互作用机会可能性的度量。

5.汉森模型的特征:(1)自区的可达性不能在其所在区考虑。

(2)时间距离不明确。

(3)适用于短期预测。

6.汉森模型的目标:预测城市地域内各交通小区的住宅选址户数。

7.劳瑞模型的定义:它研究封闭城市区域(对象区域与外界不存在人员流动)的前提下,定量描述各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的分布模型。

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确定各交通小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8.劳瑞模型的活动主体:在对象区域内,该模型将具有一定目的的土地利用者称为土地利用的活动主体,大致分为:基础产业部门、非基础产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种。

9.ITLUP(一体化交通与土地利用软件包)模型:它是Putman提出的,由非集计模型(DRAM)和就业分配模型(EMPAL)组成;这两个模型都是Lowry模型的修正形式。

原理:在划分为n个小区的区域,以m种土地利用活动为对象,寻求区域整体的新开发费用和交通之和最小的活动分布。

10.DRAM采用小区吸引力和一个小区的工作人员到其他小区的就业岗位的可达性来评价各小区家庭分配的主要因素。

EMPAL根据前一时间的就业和小区的吸引力来分配就业。

11.ITLUP模型的局限性:(1)没有考虑土地利用密度的约束。

(2)DRAM模型与EMPAI模型只能顺序使用,忽视了就业岗位与家庭之间作用的相互与同时性。

(3)在分配就业岗位时没有考虑土地价格与或物流,因此很难考虑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有兴趣关心的一些重要关系及变量。

12.最优化模型(一体化优化模型)TOPAZ:将活动分布和相互作用模型同时考虑,更加一般化的一体化优化模型。

第四章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带状、放射状、环形放射状、自由式。

方格网式优点:各部分可达性均等,秩序性和方向感好,易于辨别,网络可靠性高,有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和建筑的布置。

缺点:网络空间形式简单、对角线方向交通的直线系数小。

带状优点:可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沿着交通轴线方向延伸并接近自然,对地形、水系等条件适应性较好。

放射状连接著称与卫星城之间。

环形放射状以放射状交通线路承担内外出行,并连接主城与卫星城;环形交通网承担区与区之间或过境出行,连接卫星城,减少卫星城之间的出行穿越主城中心。

自由式优点:较好的满足地形、水系及其他限制条件。

缺点:无秩序、区别性差,道路交叉口易形成畸形交叉。

城市按规模:特大城市(100万上)大城市(50-100)中等城市(20-50)小城市(20万下)城市按土地利用、经济位置:工业城市、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特殊功能城市城市按交通网络中的位置与对外组织形式:交通枢纽、尽头式、穿越式。

城市布局形态: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带状、棋盘式、自由式。

网络布局规划评价指标:道路网密度、干道网间距、路网结构、道路面积率、人均道路面积、道路网的可达性、道路网连接度。

层次分析法:目标层、中间层、方案层第五章交通量的生成:根据研究对象地区的特性直接求得生成交通量的步骤。

生成交通量:对象区域交通的总量,他通常作为总控制量,用来预测和校核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出行的发生与吸引:研究对象区域内各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与吸引量,他们与土地利用和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影响因素:1.土地利用2.家庭规模和人员的构成3.年龄,性别4.汽车保有率5.自由时间6.职业和工种7.外出率 8.企业规模,性质9.家庭收入10.其他(天气,季节)出行生成:从土地利用到出行这一过程中的一种过渡产物。

(出行可分为由家出行与非由家出行。

出行生成有两种单位:一种是一车为单位;另一种是以人为单位)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和函数法。

除此之外,还有利用研究地区过去的交通量或经济指标等的趋势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当预测得出的发生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和生成交通量不相等时,可应用如下两种调整方法:1.总量控制法:发生交通量和吸引交通量都已生成交通量为目标进行调整,直到发生交通量之和等于吸引交通量之和等于生成交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