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林如鹏
浅谈新闻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浅谈新闻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693a0e6865ce050877321327.png)
浅谈新闻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概要: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
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
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
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
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
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
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
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
二、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
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
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
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1aa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a.png)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50301)一、专业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 具有扎实旳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广阔旳文化与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旳现代网络技术, 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新闻、网络、出版等行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助理、文秘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规定(一)培养规格规定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新闻学和传播学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新闻业务旳基本训练, 具有从事新闻、宣传、文秘、公关、管理等有关职业所需要旳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可以积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并富有创新精神。
1.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 具有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崇高旳道德品质。
2.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掌握新闻学旳基础理论, 具有新闻(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专业技能。
3. 理解我国新闻工作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新闻专业学科前沿旳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旳基本知识, 纯熟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 具有调查研究旳能力;具有适应社会旳能力、获取知识旳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旳能力;具有科学、合理旳知识构造;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旳科学态度。
5.具有健康旳体魄、具有健全旳人格和良好旳心理素质, 到达国家规定旳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原则。
6.具有良好旳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具有健全旳人格和良好旳心理素质, 具有较强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重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三、重要支撑学科新闻传播学四、专业关键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专业关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网络新闻实务、网络传播学(二)特色课程:网络新闻实务、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五、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有: 公共基础类实践(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等), 专业类实践(科研综合实践活动、暑期新闻专业小实习、新闻课外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素质拓展与创新类实践(社会实践、专业素质拓展)。
林如鹏: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林如鹏: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cf1e14630912a216147929d2.png)
林如鹏: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暨南大学“传媒领袖讲习班”第三期(2010年7月21-25日)主讲嘉宾:林如鹏主题: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地点:暨南大学科学馆国际会议厅时间:2010年7月21日上午讲座实录:主持人林爱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好,今天很荣幸担任这一届暨南大学传媒领袖讲习班的主持人,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林如鹏老师,大家都送给他了一个外号,叫小超人,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广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等。
林校长很忙,给我们做报告是很难得的.林校长的工作很突出,他主持了很多纵向和横向的课题,对南方报业有更深入的研究,他出版了《广东报业竞争30年》,非常详细分析了广东省四大报业集团的发展。
今年我们学校又依托新成立的应急管理学院,林校长整合了各个学院的师资力量,成立了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一个应急管理中心,他是应急中心的主任,学校也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林校长在这方面经验也非常丰富。
最后我在这里顺便做一个小小的广告,林校长是我们暨南大学的副校长,又是我们的老领导,他多年支持我们的发展,特别是关心每一个老师,特别是对新来的老师给予他们很多的关心,帮他们找房子等等。
欢迎各位博士生有机会来到暨南大学工作,有事找林校长,下面欢迎林校长给我们做报告。
林如鹏:各位同仁大家好!刚才林爱珺老师讲了,我刚好从08年开始到现在负责牵头组建暨南大学的应急管理学院。
大家知道,应急管理是多学科的,我们整合了管理学院、医学院、生科院、新闻学院等等所有的力量组建了应急管理学院,和广东省应急办合作。
目前广东省应急办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们学校。
我们承办了很多场培训,今年刚刚举办四川南充应急管理的培训。
今天我讲的是危机管理和媒体应对,我在十点十五分的时候结束,讲到哪里就到哪里,专题本来是三个小时,我想讲一个开头让大家知道应急管理很重要就可以了,具体我不展开了。
这几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危机事件频频爆发,危机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碰到危机事件已经见怪不怪,很多领导会很冷静地处理危机事件。
2020-202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ea0dbcae009581b6ad9eb0d.png)
2020-202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暨南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1928年,暨南大学在上海开设了新闻类课程。
1946年,新闻学系正式创立,第一任系主任冯列山,第二任主任詹文浒。
学院现任院长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范以锦教授。
研究生教育方面,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科学学位硕士专业,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5个博士专业方向。
研究生教育以与传媒联合培养和开放共享为主要特色。
学院建有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华南新闻传媒协同育人中心。
始于2008年的公益性“传媒领袖讲习班”(暑期学校)是研究生教育品牌。
学院与美国、英国、瑞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多所高校有着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一、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全日制)数据新闻02(全日制)数字营销传播03(全日制)网络与新媒体04 (全日制)公共传播05(全日制)国际传播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实务综合(笔试+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公共关系②新闻传播作品分析二、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蔡雯:《新闻编辑学》(第二版)人大版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复旦版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教版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大版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大版周胜林等:《当代新闻写作》复旦版(主要看薛国林老师的当代新闻写作)杨先顺等:《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暨南版董天策:《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暨南版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蔡铭泽:《新闻传播学》(第三版)暨南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教版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教版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福建版支庭荣:《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版(主要看张允若老师的书)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大版(主要看丁淦林老师的书)三、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复试分数线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专业课一“综合能力卷”真题( ( 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选做4 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多选不给分)1.显性采访2.新闻角度3.稿件配置4.谈话性评论5.对比蒙太奇P 理论二、简答题(选做3 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多选不给分>1.简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要突出哪些特点2.简述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逻辑错误3.简述新闻稿件编辑把关的流程和意义4.简述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真实准确又讲求策略5.简述公益广告的要求三、论述题(选做2 题,每小题25 分,共50 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报道的活力在于发现,试结合案例说明记者/新闻工作者如何提升新闻发现力2.试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论举例说明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新特点和新路径4.论述广告代理制对于广告业的影响/意义四、实务题(选做1 小题,每小题50 分,共50 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实务题(备注:另一说法是写报道策划,而不是消息)题干给出的材料是环保部10 月份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材料,讲的是京津冀环保局(厅)局(厅)长出席答记者问,主要围绕煤炭污染冶理的问题,请为《天津日报》采写倒金字塔式消息,标题要求是复合式三行题(10 分),消息字数不超过500 字(30 分);并配发200 字的编者按(10 分)。
广州日报的创新之举
![广州日报的创新之举](https://img.taocdn.com/s3/m/dd84816eddccda38376bafb3.png)
广州日报的创新之举作者:CSND发布创新理念服务厚报时代读者▲《广州日报》的“导读与索引”一推出就颇受读者好评。
“《广州日报》的‘导读与索引’太棒了,我在上班路上看完两个封面版,就可以将一天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了解个大概,等到了办公室,再根据‘导读与索引’慢慢翻看我想看的内容。
”家住天河、人在越秀上班的白领陈先生说。
出炉厚报时代积极创新服务读者读者们知道,2006年9月8日开始,报摊上的《广州日报》多了两个版的“导读与索引”,读报方便了许多;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了这两个版,广州日报人从4月份就已经开始忙碌。
昨日,参与版面设计的几位编辑向记者解密“导读与索引”的出炉过程。
今年4月,广州日报社委会提出一个课题:厚报在易读性和便利性上存在欠缺,要在分叠和头版导读之外,探索出让读者能快速了解当天新闻的主要内容的新路子。
报社主要负责人要求,厚报时代我们心中要时刻想着读者,年轻读者喜欢从网站看新闻,我们要研究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新闻网站首页中规律性的东西。
之后报社负责人和编辑们认真研究了新华网、人民网和新浪网等网站,逐渐认识到,现代的报纸读者需要精彩新闻的导读和完整的版面索引。
这样,我们就把网站的索引学引来,“导读与索引”由此诞生。
“这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在纸质媒体中,按照新闻网站首页的方式,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精华,按青年人爱读的方式呈现出来。
”参与“导读与索引”设计的美编室副主任黄颂豪说。
今年7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大学的教授们在和本报联合举行的新闻培训班上提出了国际一些报纸也有类似的模式,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发行订户和零售都有较大增长报纸质量上升,自然促进报纸发行。
广州日报发行公司总经理赵文华博士后透露,“导读与索引”出来后,订户和零售都有所增长。
订户增长最多的是写字楼和高档小区,在天河区和老东山区尤为明显。
她说,分析其原因,这些订户属于“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节奏比较快,“导读与索引”正好帮助他们快速阅读。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参考书目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2db258115f0e7cd1842536ac.png)
暨南大学参考书目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专业1.新闻业务《新闻采访学》(第二版),林如鹏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当代新闻编辑学》,邝云妙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黄匡宇,张联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2.新闻史论《新闻传播学》(第二版),蔡铭泽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刘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传播学专业1.传播业务《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黄匡宇,张联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广告方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杨先顺,陈韵博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2.传播史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刘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新闻学专业考研招生院校排名一览。
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历程
![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b18c22fc4ffe473268ab12.png)
林如鹏教授 主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十五讲 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一、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1.广告收入急剧增长2.率先进入厚报时代4.创新内部管理机制3.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1.广告收入急剧增长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广州日报的广告经营策略:◆建立完善的广告公司代理制;◆根据不同的版面细分广告价格;◆培育各具特色的广告专栏与专版;◆率先开设客户服务中心;◆举办大型国家级广告评选。
2.率先进入厚报时代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高发行、多版数、大投入、大产出,广东报纸出版率先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广州日报》的操作方法:一是抓住重大事件、重大历史时刻推出纪念性特刊;二是大作“假日经济”文章,出版服务性特刊;三是开拓周末市场,推出 “服务性周末版”,率先使周末版成为厚报。
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3.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在技术装备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全面改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广东报业的腾飞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尤其是由于印刷出版技术的全面提升,报社印力剧增,印刷出版时间大大缩短,使广东报纸出早报的设想成为可能,并迅速培育了早报市场,也使广东报业的扩版增张不断升级。
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3.引进先进技术设备20世纪80年代中国报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4.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报社领导体制的创新◆新闻采编机制的创新◆人事管理机制的创新◆资产管理机制的创新◆报社营销机制的创新。
新闻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新闻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2f0a2dec1c708a1284a44a5.png)
新闻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
在新闻采访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记者巧妙、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的质量。
文章试从分析新闻采访语言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言符号;有效性;非语言符号;重要性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
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
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
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
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
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
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
二、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
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
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
十年磨一剑惠风起南方
![十年磨一剑惠风起南方](https://img.taocdn.com/s3/m/17fc69d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1.png)
本文档格式为PDF,如需转换为TXT,可免费下载转换软件:/file/dpikfiut解压密码:/byby777go 释 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媒介转型的背景下,南方日报通过十年改版,是否已经闯出了一条新时期办好党报、党媒的新路,是否做到了“四个有机统一”,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
党报改革看南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党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些党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额开始急剧下滑,个别党报甚至进入亏损状态,出现边缘化的趋势。
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依据党报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优势,立足广东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缘优势,通过十年内八次改版,锐意革新,积极实践,破解党报发展之困。
南方日报不仅开创了连续20多年保持省级党报发行量第一的业绩,还不断刷新了省级党报广告经营额的历史纪录,并确立了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使“党报改革看南方”成为业界一个颇具热度的话题。
8月4日,91岁高龄的省委原书记吴南生,为南方日报改版十周年欣然挥毫:“十年磨一剑,惠风起南方”。
吴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著名闯将、经济特区的拓荒牛,还是广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德高望重的老领导。
晚年心系丹青、义拍助学,但思想者锋芒不老,他对广东改革、中国发展的思考依然深邃。
令南方报人感念至深的是,当舆论监督遭遇挫折时,他与已故的省委老书记任仲夷拍案而起,上书疾呼,尽显铮铮侠骨。
“我与南方日报是老朋友,有六十多年的交情啦。
”吴老笑着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担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起,他见证了南方日报60余年的发展历程。
他充分肯定南方日报通过十年八次改版,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条新时期中国党报改革的新路。
南方日报:吴老,听说您每天都看南方日报。
吴南生:呵呵,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南方日报。
有报天天读,一般要看半小时。
这十年来,南方日报确实变得更好看了,办报更活泼,记录和推动广东发展进程。
更敢于反映人民心声、社会问题,对一些腐败分子、不良事件的批评监督很犀利。
暨南大学举行2013年研究生招生新闻发布会闻发布会
![暨南大学举行2013年研究生招生新闻发布会闻发布会](https://img.taocdn.com/s3/m/08a29f02bb68a98271fefa62.png)
暨南大学举行2013年研究生招生新闻发布会 - 中国在线2012-09-25 20:31:02 来源: 中国日报网(北京) 有0人参与(0)9月25日,暨南大学举行2013年研究生招生新闻发布会,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林如鹏,研究生执行院长郑文杰,研究生院副院长史学浩、研招办主任孟宪军等接受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由新闻中心副主任卢健民主持。
林如鹏副校长首先简要介绍了2012年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今年研究生招生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硕士报考呈现“万人千校”新气象,即有来自全国1176所高校的10603名本科毕业生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考录比达4.2: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1.2、硕士录取优质生源率达60%,即有60%的生源来自“985”、“211”工程大学及省属重点高校,高于全国“211”工程高校的平均水平。
3、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学历教育招生。
今年,专业学位规模已占年度招生计划的40%。
2013年,暨南大学拟招硕士生3000人,其中内招硕士2700人,外招硕士300人;拟招博士生330人,其中内招博士250人,外招博士80人,小计3300人。
为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宁静致远”工程,吸引研究生优质生源,学校拟推出研究生“菁英学子”计划。
该计划由“优秀本科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优秀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优秀博士研究生攀登计划”、“研究生高水平科研论文奖励计划”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计划”等5个子项目组成。
5个子项目呈现递进、全程资助特点,从推免生大四学年开始,一直到博士毕业。
对于项目结题考核优秀的学生不但优先获得下一阶段项目立项机会,还可优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为优秀的学生打造良好的创新机制与学习环境。
内容简要如下:(一)优秀本科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以科研项目的形式资助,资助额度为人文社科类1万元/项、自然科学类2万元/项。
(二)优秀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以科研项目的形式资助,资助额度为3~5万元/项。
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中传、人大、复旦、武大、华科、暨大、川大、厦大)
![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中传、人大、复旦、武大、华科、暨大、川大、厦大)](https://img.taocdn.com/s3/m/41627d9fdaef5ef7ba0d3c98.png)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新闻理论》雷跃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8.5元《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18.5元《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8元《广播电视词典》赵玉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6元《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1元《媒介批评》雷跃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新书《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雷跃捷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5元,可做参考《文史要览》王振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8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大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著新华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精要》高钢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报纸编辑学》郑兴东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新闻评论学教程》秦珪、胡文龙、涂光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评论》马少华著中南大学出版社——《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杨钢元、钟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已不再指定具体新闻学考研参考数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当代新闻采访》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尹德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第三版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基础《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基础《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闻学基础《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业务《现代新闻写作》强月新、单波安徽人民出版社新闻业务《新闻评析》夏琼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业务《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发展史《中西新闻比较》童兵新华出版社中西新闻比较《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单波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西新闻比较《西方新闻事业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西新闻比较《法律基础》周叶中武汉大学出版社综合知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高等教育出版社综合知识《大学语文》徐绍建武汉大学出版社综合知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当代新闻采访学》申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新闻报道写作通论》孙发友人民出版社2005年《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广告策划创意学》余明阳、陈先红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二版《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寿、刘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版《当代传播学》申凡、戚海龙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闻采访论》邱沛篁编四川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广播电视学导论》欧阳宏生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传播学理论与实务》李苓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应用广告学》吴建编四川大学出版社——《新闻摄影学》吴建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李苓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注:2009年起,四川大学已不再指定具体新闻学考研参考数目。
暨南大学名师风采
![暨南大学名师风采](https://img.taocdn.com/s3/m/ecc23b67caaedd3383c4d34f.png)
蔡铭泽,湖南岳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首批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史论结合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新闻传播学》2部专著、参撰专著4部,主编教材1部。
目前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2项。
他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新闻传播学原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新闻法制学的研究,均有较高水准。
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
2001年11月,被推选为国家“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其专著《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获海内外新闻学术界好评。
刘家林教授,以治中国新闻史、广告史见长。
合作撰写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被列为全国通用教材,所著《中外广告通史》填补了学术空白。
对近、现代新闻史专题,及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的生平业绩等,均有深入的研究。
他曾应邀去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作短期学术访问。
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曾建雄,新闻学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与理论、报业经营管理等。
主持完成过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已出版专著、编著、教材各一部,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专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新闻传播类二等奖;2001年被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荣誉称号;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与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马秋枫教授,主要从事公共关系学、大众传播社会学研究,参撰全国通用教材《新闻职业道德教程》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她对CI战略、女性新闻工作者职业人格等尤有独到的见解董天策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文化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指导新闻学新闻理论方向、传播学大众传播方向两个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娱乐类节目在思想道德与文化建设中作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90年代中国报业发展趋势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与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发表新闻、传播及文学论文近6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多部,主要有:《传播学导论》、《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公关理论导引》、《仁智的乐趣:山水泉石》,参加编写了《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都市新闻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新闻春秋——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论文集》等著作。
新闻采访学林如鹏
![新闻采访学林如鹏](https://img.taocdn.com/s3/m/facc75dc960590c69fc37646.png)
新闻采访学林如鹏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业务】《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方舟笔记目录一、新闻采访含义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职业性活动,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二、新闻采访特点1、求实性。
要求对被采访换作全面了解,更强调要突出重点,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选取客观事物中最典型、最生动、最具体、最新鲜的部分作重点挖掘。
2、时限性。
由新闻的时效性所决定。
3、独立性。
记者采访活动多是单枪匹马进行、个体劳动。
4、突变性。
由于采访处于被动地位的特点,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5、艰险性。
风险包括:生命危险/是非危险(介入矛盾或利益方)。
6、广泛性。
新闻记者是把整个人类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报道对象。
7、连续性。
一指采访活动是一种没完没了的工作,一指有些报道题材要求记者反复宣传不断深入,还指对某些人物、某些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8、公开性。
报道传播范围广,影响人数多。
三、新闻采访难点四、记者广义上泛指新闻工作者,也就是新闻行业中的所有从业人员;狭义上指外勤记者。
(一)正确看待记者职业1、新闻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2、新闻记者是真理的扞卫者;3、新闻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
(二)记者类型1、专业记者:指专门采访或侧重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个领域的记者,是在新闻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新闻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之后出现的;2、常驻记者:也称地方记者,以新闻机构所在地为采访范围的,有时也称本埠记者,指由中央或省市一级新闻单位派驻某地从事驻地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3、机动记者:没有固定采访范围的、随时准备接受编辑部的调遣以完成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
(“满天飞”);4、特派记者:因特别采访任务受编辑部派遣的记者,往往由新闻机构直接调遣;5、特约记者:应编辑部的约请完成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人员,一般完成一些较为重要或有特色的采写任务;6、驻外记者:受编辑部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大纲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71ef29e2b160b4e777fcf10.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各个环节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消息、通讯、特写等常用新闻体裁。
锻炼学生的实际采访与新闻报道写作的能力。
使学生独立、从容地完成各种类型的采访写作活动。
使学生真正掌握新闻报道的各项工作,实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1.强调新闻采访报道每个环节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表现;2.实训教学的重点是采访的准备与实施,采访方案的设计,消息和通讯的写作;3.实验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实践环节的组织,强化学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业务技能的训练;4.课堂教学与实训演练新闻采写有机结合。
三、实训内容(一)实训模块(二)实训重点与难点:四、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一)组织与管理实训教学牵涉校外活动,学生安全责任重大,特此成立学院、班级、小组、组员四级安全联系制度。
在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由教师带队,实训基地外的实训活动要填写实训报告,实训期间实训教师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二)实训负责人《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主讲教师。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一)考核形式1.平时成绩:考勤+作业+专题讨论(发言);2.期末论文与作业或作品(二)成绩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占70%。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教材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2.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3.艾丰《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4.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美]密苏里学院,范红译《新闻报道与写作》第7版,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6.[美]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4-1-17.[美]凯利•莱特尔等著,宋铁军译《全能记者必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美]约翰•布雷迪著,范东生译《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9.[美]杰里·施瓦工茨著王蕊/ 曹俊译《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7-110.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附录:实训报告实训课程名称:实训项目:指导教师:姓名:学号:班级:组别:成员:实训地点:实训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方舟笔记目录一、新闻采访含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新闻采访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新闻采访难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记者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正确看待记者职业.......................................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记者类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记者的工作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记者的采访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记者的采访作风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记者的修养:指当好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记者的职业道德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新闻采访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新闻采访环节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新闻采访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新闻线索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新闻敏感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新闻采访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采访准备的意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采访的日常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采访的临时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设计采访提纲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作好物质准备(纸、笔、墨水、录音设备等)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谈话采访——采访的基本手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创造谈话采访的有利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提问的要求和方式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谈话采访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采访的心理调节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观察采访——采访的基本手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观察采访的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观察的方式、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观察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职业性活动,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二、新闻采访特点1、求实性。
要求对被采访换作全面了解,更强调要突出重点,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选取客观事物中最典型、最生动、最具体、最新鲜的部分作重点挖掘。
2、时限性。
由新闻的时效性所决定。
3、独立性。
记者采访活动多是单枪匹马进行、个体劳动。
4、突变性。
由于采访处于被动地位的特点,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5、艰险性。
风险包括:生命危险/是非危险(介入矛盾或利益方)。
6、广泛性。
新闻记者是把整个人类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报道对象。
7、连续性。
一指采访活动是一种没完没了的工作,一指有些报道题材要求记者反复宣传不断深入,还指对某些人物、某些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8、公开性。
报道传播范围广,影响人数多。
四、记者广义上泛指新闻工作者,也就是新闻行业中的所有从业人员;狭义上指外勤记者。
(一)正确看待记者职业1、新闻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2、新闻记者是真理的扞卫者;3、新闻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
(二)记者类型1、专业记者:指专门采访或侧重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个领域的记者,是在新闻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新闻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之后出现的;2、常驻记者:也称地方记者,以新闻机构所在地为采访范围的,有时也称本埠记者,指由中央或省市一级新闻单位派驻某地从事驻地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3、机动记者:没有固定采访范围的、随时准备接受编辑部的调遣以完成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
(“满天飞”);4、特派记者:因特别采访任务受编辑部派遣的记者,往往由新闻机构直接调遣;5、特约记者:应编辑部的约请完成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人员,一般完成一些较为重要或有特色的采写任务;6、驻外记者:受编辑部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要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政策水平,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工作作风,此外要了解国内工作中现行的重大方针和政策,了解本国对国际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三)记者的工作任务1、采写新闻;2、反映情况(与公开新闻报道相区别的内参形式);3、群众工作(经常联系和组织一批骨干通讯员,处理读者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开展社会活动);(四)记者的采访路线一是认识路线——与党的思想路线保持一致,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路线;二是工作路线——记者的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领先党委、坚持真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五)记者的采访作风1、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2、雷厉风行的敏捷作风;3、不畏艰难的战斗作风;4、深入实际的群众作风。
(六)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1、严格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必要性:(1)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采访的生命;(2)坚持真实怀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3)是广大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内容:(1)明显的事实材料真实(5W——When,Where,Who,What,Why+1H——How);(2)非明显的事实材料真实(人物心理活动、细节描写、思想认识);(3)记者还要注意把被采访的事物放在全局中加以考察,不要因为个别整合的真实而以偏概全,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本质。
新闻失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1)动机不纯,私心作怪;(2)“轰动效应”,集体造假;、(3)万能表态,强扭角度;(4)言过其实,夸大“拔高”;(5)捕风捉影,方法失当;(6)蜻蜓点水,粗枝大叶;(7)观察失误,缺乏核实;(8)偏听偏信,上当受骗;(9)虚构想象,纯属捏造;(10)知识缺乏记者提高识别能力的方法:(1)充分的采访前准备;(2)多侧面的采访;(3)现场采访注意察言观色,进行适当心理调节采访中坚持真实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1)思想上牢固树立真实是新闻生命的观念;(2)改进采访作风,认真细致做核实工作;(3)提高采访技能,在采访各环节上层层把关。
2、广泛、深入挖掘新闻事实材料(1)典型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2)具体的、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材料(3)生动的现场情景和感人的细节材料(4)能表现记者立场、观点、倾向的材料(5)富有生活情趣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材料3、速战速决,力求新闻报道时效。
此外,还有新闻质量上的竞争。
(七)记者的修养:指当好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条件1、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反映现实、指导现实十分迅速,没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是不能胜任的。
具体来说,新闻记者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主要包括:(1)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3)相关行业的政府知识和具体的政策法规。
2、知识方面的修养:(1)新闻采访广泛性要求记者要有广博的知识;(2)出于报道和个人成长需要,记者又应成为某一行业报道的专家,具有该专业精深的知识;(3)成为方寸与精深并重的T型结构人才。
3、新闻业务方面的修养:(1)要有敬业精神;(2)要具备单兵作战的能力,首先体现在采访能力上,其次是写作能力。
(八)记者的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指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首先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提出的特殊要求。
职业道德失范的体现:1有偿新闻;2收受礼金;3贪图享乐;4报道失真;5导向错误。
职业道德规范: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五、新闻采访活动(一)新闻采访环节明确报道思想→确定新闻线索→做好采访准备→开展采访活动(中心环节)→考虑采写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