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

本节课主要复习功的概念、计算以及相关公式的应用,功率的定义、计算以及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的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如剪刀、锤子、辘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功的。

2. 知识讲解:(1) 功的概念:通过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机械效率的概念: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率的概念4. 功率的计算方法5. 机械效率的概念6.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各题1)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s=5m,求物体所做的功。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5m/s,运动时间t=2s,求物体的功率。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力的影响。

2.能够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力学现象,并能够计算简单机械的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1.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简单机械对力的影响和工作原理。

3.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和功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强调力的作用方式和简单机械的区别。

–介绍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固定轴、滚轮等。

–描述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运用范围。

2.简单机械对力的影响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例子讲解不同类型简单机械对力的作用方式。

–强调杠杆的力矩原理和滑轮的力的方向改变原理。

3.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和功的计算方法–讲解简单机械的力的乘积公式并给出实际计算例子。

–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展示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情境展示简单机械的应用。

–实验探究法:鼓励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观察和操作。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2.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30分钟)–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对力的影响和工作原理(45分钟)–第三课时: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和功的计算方法(45分钟)–第四课时: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45分钟)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教学评价:–基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情况进行评分。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进行评价。

–通过小测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它的原理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教学资源:–教科书《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模型。

2.参考资料:–《物理教学参考书:九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实验与探究教材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的教学设计。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成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3. 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故事讲述和游戏过程中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游戏道具、画纸、画笔、彩色绳子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故事书、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情境。

故事内容涉及到动物们一起种树,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孩子们帮助解决。

2. 故事讲述(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角色,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在讲述过程中,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

3. 游戏环节(10分钟)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个互动游戏。

例如,孩子们需要用彩色绳子编织一个树冠,或者用画笔绘制一棵大树。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创新思维训练(5分钟)请孩子们思考,如果在种树过程中遇到了其他困难,他们可以提出什么解决方案。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请孩子们谈谈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他们在故事讲述和游戏过程中的创新点。

同时,让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故事讲述和游戏过程中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整理复习课题第一单元复习(一)杠杆课型:复习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5. 理解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具学具杠杆、挂图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复习作杠杆的力臂。

1.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仔细观察指名板演动手操作集体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活动2.如上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3.如上图所示,O 是杠杆OA 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4.如下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F 和它的力臂L (支点O 已在图中给出).5.如上图所示,曲杆AOBC 自重不计,O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教学案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教学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它一定是硬棒,即不能变形的棒。

(3)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的O点)F)◎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1F)◎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2l)◎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的1l)◎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的2(4)要弄清动力臂和阻力臂,首先要弄清“力的作用线”的概念。

经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知识点1】杠杆的概念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根硬棒B.杠杆一定是直的C.杠杆不一定是直的D.杠杆就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的硬棒2.下列哪一组所列的器具都是杠杆( )A.剪刀、筷子、打气筒B.锅铲、钓鱼竿、桌子C.钢笔、电灯、直尺D.撬棒、跷跷板、天平横梁3.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一个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拔出时预留下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为( )A. A点B. B点C. C点D. O点4.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 )5.如图所示,用裁纸刀裁纸.A、B、C三点中,支点是点,动力作用点是点,阻力作用点是点.6.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A 为剪钢丝处,B 为手的用力点,O 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 1和阻力F 2的大致方向.【知识点2】 力臂及其作法7.如图所示,杠杆OA 可绕O 点转动,在其中点挂一重物.现在A 点分别施加F 1、F 2、F 3三个力的作用,则:(1)动力F 1的力臂是 ;(2)动力F 2的力臂是 ;(3)动力F 3的力臂是 .8.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之和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9.请在图甲和图乙中画出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10.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 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l 1为F 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 受到的重力、杠杆的阻力臂l 2和动力F 1的方向.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的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我们就认为杠杆平衡了。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一、知识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二、学习目标•理解并能够应用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掌握如何计算简单机械的功和效率•熟练解答与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三、教学内容1.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2.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3.讲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4.教授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5.解答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6.进行练习和小组讨论四、教学方法•讲述: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和原理•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简单机械和功的理解和应用•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提问:请回顾一下,机械有哪些种类?可以给出一些例子吗?•学生回答:杠杆、轮轴、轮轮组合等。

•解释:回顾了机械的种类和定义后,引入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静止时,合力为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讲述: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效果。

•解释:通过这些例子,解释简单机械和力的关系,例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步骤三:讲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讲述:简单机械可以减少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讲述:简单机械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家庭、农业和工业等。

•提问:你认为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步骤四:教授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讲解:分别介绍杠杆、轮轴和轮轮组合的原理和公式。

•解答: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例如如何计算杠杆的力矩、轮轴的力比等。

步骤五:解答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提供一些与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小孩用力拉绳子,绳子上拉着一个物体,物体被拉起降低绳子时,小孩为什么会感到难以拉起?步骤六:练习和小组讨论•分发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2022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集体备课)

2022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集体备课)

2022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集体备课)第一课时:认识杠杆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知识链接:(1)定义:一根____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______,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可见,杠杆是由硬棒和支点组成的,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

(2)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____,用O表示。

②动力:使__________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__________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____到__________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距离,用L2表示。

其中,不论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所受的力,即杠杆是受力物体。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能理解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且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教学内容:一、激发兴趣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

那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探究它的奥秘吗?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发现什么?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引出——支点。

○2有没有阿基米德要的硬棒一样的东西。

引出——硬棒。

○3要使上面的这些物体工作,要不要给它施加力?引出——力。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学设计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学设计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单元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用其来解决简单计算、探究滑轮组的省力规律、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机械效率的测量和相关计算。

单元学习难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利用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利用本章公式进行计算。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杠杆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的知识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加深体验。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画受力示意图,这节课认识并画出杠杆的动力和阻力都不困难;力臂的学习学生即。

2019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4功率教案

2019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4功率教案

2019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4功率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为出发点,设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在本次活动中,我希望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动手操作,让孩子们了解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以及功率的基本含义。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功的概念。

2. 让孩子们理解功率的含义,并能够简单计算。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杠杆、功率计算器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一个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用滑轮组和杠杆搬运物品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简单机械的作用。

2. 讲解:我向孩子们讲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功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和图示,让他们直观地理解。

3.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使用滑轮组和杠杆搬运物品,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和力量。

4. 计算:我引导孩子们使用功率计算器,根据实践数据计算出功率。

5. 讨论: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计算结果,讨论简单机械的优缺点。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运用功率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部分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简单机械的使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十一章_简单机械和功教案

第十一章_简单机械和功教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一、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剖析1.认识杠杆杠杆是最基本的简单机械。

所谓杠杆,就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1)支点:杠杆绕着它转动的点,也叫做转轴。

(2)动力:推动杠杆转动的力(动力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畜力、风力、电力、水力、蒸汽压力等)。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正确辨认杠杆的标准是:把实物抽象成“硬棒”,找出一点(支点)、二力(动力和阻力)、二臂(动力臂和阻力臂)。

2.怎样画杠杆示意图画杠杆示意图是研究杠杆的重要方法,是实物杠杆的科学抽象,是物理学的书面语言。

只有正确画出杠杆示意图,才能进一步研究杠杆问题。

如图11-1所示,用撬棒撬石头的时候,撬棒就是一根杠杆,如何画出撬棒的杠杆示意图呢?作图步骤如下:(1)画出杠杆:用粗线条把杠杆主要形态画出来,不要画实物外形。

(2)找出支点:设想杠杆转动,在杠杆转动时找出支点,可用“△”表示,也可用“·”表示,并标出字母“O”。

(3)标出两力:根据杠杆的转动方向,判断动力、阻力的方向,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动力F1、阻力F2,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均应画在杠杆上。

(4)作出两臂: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让另外一条边通过支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必要时可正向延长或反向延长)画垂线(力的延长线画虚线),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并用大括号括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字母l1、l2表示.3.杠杆的平衡条件初中阶段只研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的平衡。

杠杆平衡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一条件叫做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研究得到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为:F1l1=F2l21221l l F F ,它表示动力臂L 1是阻力臂L 2的几倍,则动力F 1就是阻力F 2的几分之一。

4.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如图11-3所示,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即l 1>l 2,F 1<F 2。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的复习课。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各种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以及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2. 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机械。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计算方法,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功的概念理解,复杂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斜面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搬砖等,让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力学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各种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

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同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2. 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的计算方法。

3. 简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回顾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复杂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简单机械的优化设计,如如何设计一个省力杠杆等。

初中物理 11章简单机械和功-全章教案

初中物理 11章简单机械和功-全章教案
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计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 焦=1 牛•米。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准备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
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
二.引入新课
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
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三.新课教学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第3页 共3页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题
第3节 功
教学 目标
1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 2 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年月日
执教
重点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难点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 教具
学生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教
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学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 过
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程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 设
注意:(1)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
(2)形状多种多样。

2019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4功率教案

2019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4功率教案

教案:简单机械和功——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19学习共同体苏科版初中科学教材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的11.4节,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功率的变形公式。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方法:功率P等于功W除以时间t,即P=W/t。

3. 功率的变形公式:功W等于功率P乘以时间t,即W=Pt。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变形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形公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科学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电梯上升、汽车行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功和时间的关系。

2. 概念讲解:讲解功率的概念,解释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变形公式。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板书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形公式,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6. 作业设计:(1)请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电梯上升、汽车行驶等。

问题1: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s=5m,求力F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问题2: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s=5m,求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七、作业答案1. 问题1答案:力F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为W=Fs=10N×5m=50J。

2. 问题2答案: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P=W/t=50J/10s=5W。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
5.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6.理解机械效率。
7.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要求具中认出杠杆。
●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 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B
A
B
B
对轮轴和斜面问题只要求了解其原理或特点,不要求进行定量计算
● 理解功的概念,经历实验探究体验做功的过程,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 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 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 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A
C
A
A
只对有明显转动轴、且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杠杆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 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C
B
不对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进行计算
● 学会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 学会拟订科学探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 通过交流提高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 通过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敢于动手、乐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B
1.对公式 只作定性分析和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坎北初中

苏科版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坎北初中

教师:坎北初级中学初三物理教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主备人:姜云章 2013.8课题 11.1 杠杆(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尺、线、夹子、老虎钳、羊角锤、起子、木板、开瓶扳手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说,他能搬动地球。

但有个前提条件,你知道是什么前提条件吗?(给他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这句话中“一个支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了这两个条件就能翘起地球?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杠杆(1)活动: 11.1 拔图钉(见课本)根据器材的多少决定是分组活动或者学生到前台做演示。

讨论:大家可以利用哪些工具帮助我们拔出图钉?这些工具在工作时都有哪些特点(共同点)?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在工作时有类似的特点?(图11-2)(2)根据这些工具的共同特点,请你给杠杆下定义。

(教师作指导)(3)杠杆定义:(4)注意点: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但一定是硬的。

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能绕固定点转动。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杠杆的五要素其实在几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杠杆了,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有时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杠杆的名词。

学生参照课本“图11-3 用螺丝刀撬图钉”理解杠杆的5个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三:交流与小结 教的活动 3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进一步强调作图过程中的注意点)
学的活动 3 学生总结:
1. 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 2. 杠杆示意图及力臂的画法
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叫杠杆。 杠杆的 5 个基本要素: 支点 O: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 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方法:(略) 力臂的两种画法:
学科 年级
物理
九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第十一章
单元(或主题)名称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拔图钉”活动到“设计制作一个由简单机械组成的机械模型”, 始终突出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夹子、螺丝刀入手,简单、有趣, 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知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杠杆的五个基本要素。 3)杠杆力臂的正确画法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5. 学习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当堂练习(判断题 1 题,余力题 2 题),课后巩固练习(杠杆的辨别
1 题,力臂的判断 1 题,作图 3 题) 通过当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正确掌握力臂的画法,发现学生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可能接触到如剪刀、指甲剪、夹子等物体,但他们仅
仅是会使用,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并认 识其中隐含的物理规律,同时将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功的概念,会用生活生产中的 实例解释机械功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践中的应用。会用机械效率解释 一些生活中的事例。
本章重点要加强学生的概念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对杠杆的动态变化问题,功、功 率有关的图像问题以及滑轮组中的相关计算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注意难点的突破,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2
学生活动 2
1:提出问题:
1:学生思考并积极回答:(用羊角锤、螺丝刀、老虎
展示被钉在木板上的图钉,引导学生思 钳等工具)
考:怎样可以将图钉拔出来?
哪种方法最省力?
学生回答:螺丝刀
多媒体展示:开酒瓶的起子、钓鱼竿。 学生观察并思考!
比较这些工具使用的特点、有什么共同这
处?
第五节 机械效率 2 课时;
教学过程中安排了 7 个学生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提出的问题制定探究计划,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敢 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课题 课型
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第一节 杠杆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本节内容是对“运动和力”这一知识点的加深和拓展,从二力平衡条件发展到杠杆平衡条件,其 跨度较大,学生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两者的对比教学,使学生能够区别理解。
2. 学习者分析
通过初二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习基础和经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提 高,本节课中涉及到杠杆平衡条件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这部分知识,但学习 过程中,学生容易将物体的受力平衡与杠杆的受力平衡问题混淆起来,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区别。
教师归纳得出杠杆的定义
学生朗读并理解杠杆的定义
2:杠杆相关概念的教学(多媒体展示) 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力臂的作图
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名词概念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正确的模仿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杠杆开展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杠杆的五个基本要素,通过教师示范教学,
学生模仿,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
杠杆(1)
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本节课作业限时约 25 分钟,1)杠杆的识别题(选择题);2)概念题(填空题);3)力臂作图(重 点掌握);
通过三种类型的题,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做到少做精练。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特别是力臂的作图,形象直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学生活动 1
多媒体图片展示:筷子、建筑工地上的吊塔、 观看图片,进行思考,产生遐想,激发学习兴趣
自行车、机械臂等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展示杠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入新课)
3. 学习目标确定
通过本节课学习,1)使学生初步认识杠杆,能够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学会正确画出杠杆的示 意图。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正确画杠杆的力臂,培养学生正确的作图能力。3)通过“拔图钉”的 活动,学会把杠杆抽象成一根“硬棒”,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4)经历生活中的杠杆的辨认过程,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效提高。 同时,结合学生身边常见杠杆事例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之美。
10.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画力臂时,教师可以适当复习一下数学相关知识:“点到线的垂直距离”,让学生
相互讨论一下具体的作图方法,通过讲练结合,有效突破难点。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本章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功——做功 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
本章共分 5 节内容,用 8 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节 杠杆 3 课时;第二节 滑轮 1 课时;第三节 功 1 课时;第四节 功率 1 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