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综排布原则
![管综排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20374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e.png)
1、管道间距要求结合碰撞报告,优化管道碰撞,合理排布管道间距。
间距要求:外保温严格按照设计说明要求添加,以下所有管道间距为管道净距管道距墙最小50~100mm,管道之间最小间距控制在150I mn左右。
强弱电桥架间距宜控制在30Onlnl,强电与强电之间不能小于300mm。
电缆桥架与水管之间最小150Inmo电缆桥架与风管之间最小为150mm。
风管与水管之间最小为150mm o2.管综优化原则2.1电缆桥架翻弯处坡度应为30度或45度,强电桥架最大不超过45度,弱电桥架原则上不超过45度,特殊情况可翻60度。
2.2管道变径必须在三通的位置。
2.3支管管间距宜一致。
控制在50mmTooninl之间。
3.4电缆桥架上方不允许有同方向的水管。
2.5按照排布原则且电缆桥架在上,水管中间,风管在下进行排布,可以水平排布的以水平排布优先。
(参考)2.6电缆桥架距梁底高度为50-100mnio2.7需注意挡烟垂壁部分管道路由排布(挡烟垂壁地下室顶板下设置,应不低于500MMr⅛)2.8管线综合前应考虑立管定位,及设备基础定位。
(基础定位严禁工程师私自挪动)2.9排烟管道禁止向下进行翻弯。
避让原则:⑴有压管让无压管,水管让风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施工时:先安装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施工上层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上述为管线排布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以便于安装、检修为原则。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建议收藏)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e20e8a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1.png)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建议收藏)来源:管廊建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管线综合原则1、总原则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1.2 有压管让无压管;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结构专业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
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水专业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综合管线设计原则
![综合管线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b80dfd910ef12d2af9e73b.png)
管线综合第二讲管线布置与管线设计1.管线的综合布置1.1管线与管路化工厂有很多的管路和管线,将生产工艺的各个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不同专业设计不同专业的管路管线图。
各种专业的管路管线图最后由总图专业统一汇总全厂的管线,负责绘制出棕合管线图。
即所谓管线综合布置。
在综合管线图上全部反应出各专业管线及管路资料。
最后在管线上注明管线和坐标、标高、架设位置、埋设地点等。
特别是埋设在地下的管线位置必须明确,如,管线与电缆的位置。
管线的综合布置形成管网、管廊、管带。
管线和管线分类完成输送某种工艺介质的的工艺管道称为管线。
管线分类:1.2管线的综合布置原则:満足生产;安装方便;维修容易;安全生产。
管线布置原则:2管线敷设规则2.1敷设方式:1)地下布置,直接埋入地下或设在地下管沟(可通行、不可通行、半通行、盖板露出地面、管涵)2)沿地面布置,(设管墩)3)沿建筑物布置,(设墙、柱架或支架、吊架)4)架空布置,设管架(低2~2.5、中2.5~3.0、高4.5~6)或设桥架、吊索架。
5)混合布置。
2.2管线敷设规定间距1)煤气管线的敷设要求最小距离:2)煤气架空管线的敷设要求最小距离:3)煤气架空管线跨越道路,要求保证净空高度4)在如下地区不准敷设煤气架空管线:○1沿高压线,或高压加空电线;;○2铁路或道路的上方或沿道路敷设;○3易燃、易爆品,或木材堆放埸地与库房;○4厂内沿步行暂桥;3.管道设计参数3.1流体流动流速3.2流体流动坡度3.3坡度和坡向水、蒸汽、冷凝液、空气管———————— 2 /1000;氨水、酸、碱液、热洗油、酚、苯类———— 3 / 1000;热焦油馏份、冷洗油、再生酸、负压管道—— 5 /1000;气液分离器、冷焦油———————————8 / 1000;。
暖通设计施工必备的常识: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
![暖通设计施工必备的常识: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56422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3.png)
暖通设计施工必备的常识: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1 管线综合标准1.1 总则2.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3.1.2有压管让无压管。
4.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5.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6.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7.1.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8.1.7电气管线进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9.1.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0. 1.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 1.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2. 1.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3. 1.1.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
14. 1.1.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1.2机电各专业细则2.1.2.1 给排水专业3.2.1.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4.2.1.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5.2.1.3 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可以放宽至1cm)。
6.2.1.4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7.2.1.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⑦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8.2.1.6 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9.2.1.7 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貌似尽量走上方好点,因为通畅是上喷)10. 2.1.8 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cce422aebd64783e09122bc8.png)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即顶部最小得与梁保证80mm间距),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00mm。
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100mm。
电缆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电缆桥架多层布置时,控制电缆间不小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如有屏蔽盖可减少到,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不小于。
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
通信桥架距离其他桥架水平间距至少300mm,垂直距离至少300mm,防止其它桥磁场干扰。
桥架上下翻时要放缓坡(即最好不要垂直上下翻),桥架与其他管道平行间距≥100mm。
桥架不宜穿楼梯间、空调机房、管井、风井等,遇到后尽量绕行。
强电桥架要靠近配电间的位置安装,如果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上下安装时,优先考虑强电线槽走到最上方。
管线综合排布的要求与数据
![管线综合排布的要求与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c444d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一、管线综合原则1总原则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1.2 有压管让无压管;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结构专业2.1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2.2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
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水专业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3.3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3.4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d997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标准1.1 总则1.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 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 安装、维修空间应不小于500mm。
1.1.9 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 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 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 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1.13 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 机电各专业细则1.2.1 给排水专业1.2.1.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 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的可以放宽至1cm)。
1.2.1.4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 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可尽量走上方)1.2.1.7 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8 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安装工程—综合管线布线间距的要求
![安装工程—综合管线布线间距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98893b11eb91a37f0115ca2.png)
安装工程—综合管线布线间距的要求一、管线综合原则1 总原则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1.2 有压管让无压管;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 结构专业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
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 水专业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施工现场管线综合排布
![施工现场管线综合排布](https://img.taocdn.com/s3/m/94cfd288e45c3b3566ec8b67.png)
01、综合管线布置02、利用梁内空间原则穿梁套管厚度与梁相同,其套管管径比所穿管道大于两级径号。
管道安装充分利用梁内空间,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管路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03、先打后小原则多系统综合管路排布有序充分利用管道布置先大后小原则有序整齐排布GB50242 第 4.1.3条: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当镀锌钢管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在焊接处应做二次镀锌处理。
04、垂直面管道排列原则地下室、设备层复杂管线的布置:电气类桥架(母线)在上方敷设,水管类管线在下部敷设;灯具与喷头在最低处分布,保证整体效果。
电缆线槽于其他管路上方安装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
管道排布规范美观、支架间距合理、管面干净油漆光亮。
以系统划分,空调管道在消防管道下方排布,管道垂直交叉,管道垂直和左右间距合理。
05、管道合理间距原则满足最小间距后进行密集管道的综合布置,整齐美观。
综合布置时需考虑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布置时还要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
空调主机房有组织排水,排水顺畅不积水,设置规范。
风管布局合理、支架间隔规范、保温贴实平整美观06、综合管线的避让原则电管、风管、水管依序排布安装。
在管道分层综合布置时,通常自上而下应为电管、风管、水管,先考虑风管的标高和走向,也要考虑大口径水管的布置,避免多次交叉,以免产生气阻、喘震、水击等问题。
交叉时进行合理避让。
压力管道让无压管,共用支架,完美解决特殊位置的安装问题。
污水、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管道属于重力流管道,排放杂质多,容易堵塞,要力求水平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管线交叉时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予以满足。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4ea8ce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0.png)
1、地下室给排水管线标高原则按照喷淋系统为,消火栓和给排水管道标高为,H为结构梁底标高,该标高为管中;
风管顶贴梁底安装,电气桥架、线槽顶为,H为结构梁底标高,
排水管标高按照图面标注安装;
当给排水专业、通风专业和电气专业各管线有竖向交叉又无法避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给排水管线与给排水管线有竖向交叉时,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压力管从重力管上部绕过,小管从大管上绕过;
2给排水管线与风管竖向交叉时,压力管道应从上绕过,重力管在通风专业协调设在风管上部;
3给排水管线与电气管竖向交叉时,给排水管线敷设在电气专业管线下方;
4给排水管线与空调水主干管竖向交叉时,给排水管上弯至空调水管上方;
5空调水主干管与电气桥架竖向交叉时,桥架上弯至空调水主管上方;
6空调水主干管与风管竖向交叉时,最大边长大于等于2000的,空调水管上弯至风管上方,最大边长小于2000的,风管上弯至水管上方;
7电气桥架与风管竖向交叉时,电气桥架上弯至风管上方;
所有管线应协调统筹布置,最终任何交叉管线最下方净高不得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无法满足时应联系设计方修改调整;
当梁、通风管道、成排布置的管道、桥架等障碍物宽度大于时,其下放应增设喷头;。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0b32d170066f5335a8121a1.png)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1 管线综合标准1.1总则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电气管线进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1.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
1.1.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机电各专业细则1.2.1给排水专业1.2.1.1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可以放宽至1cm)。
1.2.1.4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⑦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7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貌似尽量走上方好点,因为通畅是上喷)1.2.1.8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管线综合原则
![管线综合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405b5a267ec102de2bd89f4.png)
管线综合原则(参照三审要点)1、小管让大管2、有压管让无压管3、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4、给水管与排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方5、核查管道之间的间距,确保安装间距满足施工及检修要求6、重力流排水管的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禁止逆水流方向连接。
7、冷凝水管管线禁止几字形翻弯8、空调供回水管,有条件可以上翻弯或采取其他措施的前提下,不应出现下翻弯。
且经历避免大面积的出现几字弯的情况。
9、冷凝水管,从风机盘管出口禁止上翻弯10、管道之间的间距及管道与墙的间距,确保安装间距(如:风管之间预留100mm的间距,贴梁预留50mm间距)11、大于1.2米的风管下方增设的喷淋头应设置到位,并确保不影响净高要求。
12、注意检查管道穿越楼梯间等疏散通道或立管位置是否影响疏散宽度等13、桥架排列是遵循强电桥架在上弱电桥架在下的原则(局部特殊情况除外)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和热力管道的下方14、桥架尽量避免出现“几”字形翻弯(直角翻弯)15、桥架水管空间关系遵循桥架在上,水管在下的原则(局部特殊情况除外)配电等用电设备上方不得出现水管。
16、桥架间距要求:a.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 100mm;b.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00mm1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多考虑设备检修、设备运输、设备吊装、18、安装在吊顶内暖通设备末端,应设置在梁窝内,不应吊装在梁下19、风管应在梁窝内完成交叉上下翻,不应在梁下交叉20、位于吊顶上方的管线需与吊顶保持至少100mm的间隙,以便安装支管。
21、管线沿路由方向尽量平行排布(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机电专业常规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机电专业常规管线综合排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aa89d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6.png)
机电专业常规管线综合排布原则个人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规管线综合排布中用到的最常用、最基础的知识,为大家在专业上简单扫一扫盲!综合排布定义及目的管线综合排布是将构筑物中的暖通(防排烟风管,通风空调风管)给排水(给水管,排水管及消防水管)电气(强、弱电桥架)等管线进行合理排布,使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减小管线占用构筑物预留空间,满足大空间、走廊灯净高要求,并且方便安装,易于调试检修的目的。
综合排布避让原则01大管优先因为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而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排烟管道等占据的空间较大,在平面图中先作布置。
2临时管线避让长久管线临时管线由于使用需要,在正常运维中往往会被拆除,所占空间受到极大程度的浪费,所以将其使用空间让给永久使用管线最为合理。
3有压让无压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管、废水管、雨水管、冷凝水管都是靠重力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是顺利排水充分条件,所以在与有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避让。
4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因为金属管较容易弯曲、切割和连接。
5电气避热避水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管线,另外在热水管道上方也不宜布置电气管线。
6消防水管避让冷冻水管(同管径)因为冷冻水管有保温,有利于工艺和造价。
7低压管避让高压管因为高压管造价高。
8强弱电分设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化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而且桥架间留一定距离。
9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和检修,更换管件。
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布置时,还应尽可能做到呈直线、互相平行、不交错,还要考虑预留出安装、维修更换的操作距离、设置支吊架的空间等。
10冷水管让热水管因热水管如果连续调整标高,易造成积气等。
综合排布思路01间距原则首先对单专业进行整体把控,管线水平排布,做到单专业管线与管线之间减少交叉碰撞,整齐美观的效果。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b80af89431b765ce0408140d.png)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规则1 管线综合标准1.1总则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附件少管线避让附件多管线。
1.1.7电气管线进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垂直下方不宜部署电气线路。
1.1.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1.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拆装距离。
1.1.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装修空间。
1.1.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部署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
1.1.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经过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机电各专业细则1.2.1给排水专业1.2.1.1管线要尽可能少设置弯头。
1.2.1.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可能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出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实施该标准进行检验,其它部位能够放宽至1cm)。
1.2.1.4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给水引入管和排水排出管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和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需铺设在排水管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⑦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3倍。
1.2.1.6各专业水管尽可能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7喷淋管尽可能选在下方安装,和吊顶间距保持最少100mm。
(无吊顶区域貌似尽可能走上方好点,因为通畅是上喷)1.2.1.8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它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fb7fc3d77232f60dccca14e.png)
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1.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1.1原则1.1.1总体原则尽量利用梁内空间。
绝大部分管道在安装时均为贴梁底走管,梁与梁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当梁高很大时。
在管道十字交叉时,这些梁内空间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满足弯曲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和有压水管均可以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方法,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路由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1.1.2避让原则(1)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无压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管道杂质多、易堵塞,所以无压管道要保持直线,满足坡度,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排水顺畅以及满足空间高度。
有压管道是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
一般来说,改变管道走向,交叉排布,绕道走管不会对其供水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当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相碰撞时,应首先考虑更改有压管道的路由。
(2)小管道避让大管道。
通常来说,大管道由于造价高、尺寸重量大等原因,一般不会做过多的翻转和移动。
应先确定大管道的位置,后布置小管道的位置。
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调整小管道,因为小管道造价低且所占空间小,易于更改路由和移动安装。
(3)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
热水管道需要保温,造价较高,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
另外,热水管道翻转过于频繁会导致集气。
因此在两者相遇时,一般调整冷水管道。
(4)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
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需考虑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以及今后的检修、更换管件。
(5)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
新建管道避让原有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1.1.3垂直面排列管道原则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cc85202ddccda38366baf4b.png)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1管线综合标准1.1总则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950mm1.2机1.2.11.2.1.21.2.1.31.2.1.5两管之1.2.1.71.2.1.81.2.1.91.2.1.12管线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错开位置,若需要并列安装,净距不宜小于200mm。
1.2.2.1一般情况下,保证无压管(通常指冷凝管)的重力坡度,无压管放在最下方。
1.2.2.2风管和较大的母线桥架,一般安装在最上方;风管与桥架之间的距离要≥100mm。
1.2.2.3对于管道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应≥100mm。
1.2.2.4通常风管顶部距离梁底50-100mm的间距。
1.2.2.5如遇到空间不足的管廊,可与设计师沟通,断面尺寸改扁,便于提高标高。
1.2.2.6暖通的风管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排烟管应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应高于小风管,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
1.2.2.7空调水平干管应高于风机盘管。
1.2.2.8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
1.2.3电气专业1.2.3.1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宜小于0.3m。
间0.3m。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cc85202ddccda38366baf4b.png)
水暖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1管线综合标准1.1总则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950mm1.2机1.2.11.2.1.21.2.1.31.2.1.5两管之1.2.1.71.2.1.81.2.1.91.2.1.12管线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错开位置,若需要并列安装,净距不宜小于200mm。
1.2.2.1一般情况下,保证无压管(通常指冷凝管)的重力坡度,无压管放在最下方。
1.2.2.2风管和较大的母线桥架,一般安装在最上方;风管与桥架之间的距离要≥100mm。
1.2.2.3对于管道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应≥100mm。
1.2.2.4通常风管顶部距离梁底50-100mm的间距。
1.2.2.5如遇到空间不足的管廊,可与设计师沟通,断面尺寸改扁,便于提高标高。
1.2.2.6暖通的风管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排烟管应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应高于小风管,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
1.2.2.7空调水平干管应高于风机盘管。
1.2.2.8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
1.2.3电气专业1.2.3.1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宜小于0.3m。
间0.3m。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5ba88cb453610661fd9f47b.png)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一、管线综合原则1、总原则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1.2 有压管让无压管;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结构专业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
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水专业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3.3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3.4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标准1.1
总则
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1.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1.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
机电各专业细则1.2.1给排水专业
1.2.1.1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的可以放宽至1cm)。
1.2.1.4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貌似尽量走上方好点,因为通常是上喷)
1.2.1.7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8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1.2.1.9给水PP-R管道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100mm,且PP-R管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1.2.1.10水管与桥架层叠铺设时,要放在桥架下方。
1.2.1.11管线不应该挡门、窗,应避免通过电机盘、配电盘、仪表盘上方。
1.2.1.12管线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错开位置,若需并列安装,净距不宜小于200mm。
1.2.1.13水管与墙(或柱)的间距,见下表:
管径范围
与墙面的净距(mm)
D≤DN32
≥25
DN32≤D≤DN50
≥35
DN75≤D≤DN100
≥50
DN125≤D≤DN150
≥60
1.2.2暖通专业
1.2.2.1一般情况下,保证无压管(通常指冷凝管)的重力坡度,无压管放在最下方。
1.2.2.2风管和较大的母线桥架,一般安装在最上方;风管与桥架之间的距离要≥100mm。
1.2.2.3对于管道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应≥100mm。
1.2.2.4通常风管顶部距离梁底50-100mm的间距。
1.2.2.5如遇到空间不足的管廊,可与设计师沟通,断面尺寸改扁,便于提高标高。
1.2.2.6暖通的风管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排烟管应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应高于小风管。
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
1.2.2.7空调水平干管应高于风机盘管。
1.2.2.8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
1.2.3电气专业
1.2.3.1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宜小于0.3m。
1.2.3.2电缆桥架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
1.2.3.3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即顶部最小得与梁保证80mm间距),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00mm。
1.2.3.4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
1.2.3.5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100mm。
1.2.3.6电缆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0.3m。
1.2.3.7电缆桥架多层布置时,控制电缆间不小于0.2m,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3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5m,如有屏蔽盖可减少到0.3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不小于0.3m。
1.2.3.8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
管道的下方。
1.2.3.9通信桥架距离其他桥架水平间距至少300mm,垂直距离至少300mm,防止其它桥磁场干扰。
1.2.3.10桥架上下翻时要放缓坡(即最好不要垂直上下翻),桥架与其他管道平行间距≥100mm。
1.2.3.11桥架不宜穿楼梯间、空调机房、管井、风井等,遇到后尽量绕行。
1.2.3.12强电桥架要靠近配电间的位置安装,如果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上下安装时,优先考虑强电线槽走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