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省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海南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图1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 热量B. 水分C. 光照D.土壤5.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率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8.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9.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资料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
2016 海南卷历史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B.周C.秦D.唐A.商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2016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
【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 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 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 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 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 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 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 法制的影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海南历史试题
图1是中国古代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 故A项、B项和C项错误;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 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 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 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在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 “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 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性格、反对礼制束缚及反抗专制 制度等,这些主张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故 BCD项错误。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 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 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 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海南省海口市2016届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 含解析
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譬犹水火”,相互批驳对立,不存在找到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故A项错误;诸子百家“相生”“相成”,有相互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诸子百家不都为稳定统治服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终达到同归,故D项错误。
【答案】B2.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
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
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农业【试题解析】材料表明战国时耕作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生产力的较大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耕作方式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故B项错误;耕作方式落后导致了歉收,故C 项错误;“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3.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2016年高考(海南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图1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 热量B. 水分C. 光照D.土壤5.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率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8.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9.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高考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高考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2016海南高考,21,2分]1948年2月②,美国的一份报告称③,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①。
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本题以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为切入点,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凸显了唯物史观①、时空观念②、史料实证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在美国的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此报告中强调的“关系模式”应该是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故选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为对抗苏联而成立的军事组织,故B项错误;1947年美国、中国等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故C项错误;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是美苏冷战的体现,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A
解题反思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加强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控制,但它确实促进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和发展世界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第1页共1页。
海南省“七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海南省“七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范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孟思想主张【解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二者之间是统一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体现了儒家的仁和仁政思想,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最受欢迎的是法家思想,仁政并没有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和孟子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D2.“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征辟制【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可知不是皇帝亲自考察选拔人才,而是由地方官员推荐,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可知在汉朝官员产生的过程要受到皇帝或者是地方官员的考核,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可知在汉朝官员产生的过程要受到皇帝或者是地方官员的考核,因此在选官的过程中收到皇帝和地方官员个人主观色彩的影响,故C项正确;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题干材料并没有标明征辟的标准时什么,故D项错误。
(历史)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汉初推崇黄老学说,A错。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材料中未体现,C、D错。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 C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汉字的演变和中国书画的发展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B 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 D 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故选:C。 【点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
第1页(共26页)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6.(4 分)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
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
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7.(4 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
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
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2.(4 分)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
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
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 排除千难万险,历时 12 年,经 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
2016高考历史全国卷3套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长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图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开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锋利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说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场丧失 B.商品经济根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30.1943年8月,国民党公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制止刊载。
海南卷材料试题汇总2016(含10道北京卷试题)修订中
海南卷材料试题汇总2016(含10道北京卷试题)张洪山1.(2014·海南单科·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
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 亿。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
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至乾隆五年(1740年) 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
”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4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9 分)【答案】(1)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4分)(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
(9分)3.(2011·海南单科·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
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
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
‛‚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
2016年高考各地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 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调B整.了 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 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打D破.了 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
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 =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
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 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
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
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
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 身“高门”之列。
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
英国
A.议 会无权制裁国王 君B主.立 宪制尚未完成
C.内 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 利法案》遭到破坏
34.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业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 46【.历史——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5分) 材料 172年1,英国议会首次队行政高管进行质询, 178年3,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 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咨询者可以拒绝答复。 183年5,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 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 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 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一到星期四每天下 午 1小时间,对于普通质询,被咨询人可在 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咨询人必须 3天
海南省“七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七校联盟”20 1 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2.“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3.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
獬豸”图案的补服。
这表明古代统治者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D.追求廉政忠君的政治理想4.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
据此可知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5.“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
……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
”材料反映出景德镇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6.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
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Word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第I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
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
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扬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
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十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抻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台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根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普。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骇俗(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
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目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B.俾斯麦C.加尔文D.歌德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 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菇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B请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16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与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
”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
”这一规定旨在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
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
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
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
印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
机器人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压力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24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25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鞋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5—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9—3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与要求作答。
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材料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嚣七万、铁嚣千就其国市马”。
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
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史往来”。
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
成化十一年 (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
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
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
琉球“遣兵邀击,太歼之”。
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
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
(5分)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材料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
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
”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
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
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认视之,已为陈言矣“。
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着欲自离,臆度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合集》(1)根据材料,概括粱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
(6分)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材料1981年,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
1982年,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中止。
1985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
1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
1991年7月,历经9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1/3,各拥有1600件战喀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
——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
(5分)请考生从第29~3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