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物形象
《家》人物分析
《家》人物分析《家》中人物分析摘要: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鸣凤作为巴金《家》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形象,在作者笔下是觉慧进一步觉醒的一股推动力量,或者说是催化剂。
以鸣凤投湖自尽来说,鸣凤是无奈的,走投无路的,她不能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果断的选择死,借此来诠释对爱情的忠贞与对命运的嘲弄。
关键词:生与死女性忠贞思想觉悟从鸣凤身上可以看出身不由己的悲哀,无力反抗的命运,所处社会的黑暗与情感的浓烈。
身份的悬殊、等级的差异注定鸣凤与觉慧的爱情不可能一帆风顺,鸣凤的命运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她不死,那么等着她的也就两条路:一是活着嫁给冯乐山;二坚决反抗争取自己的爱情幸福。
大家从书中可以看出,鸣凤的并没有选择第二条路,就算她有意反抗并争取,但觉慧会不会为她奋起反抗?觉慧的认知就是好女人不会给男人施压,就该以夫权为中心,但他又不愿意鸣凤嫁给别人,相反觉慧是看重对鸣凤的所有权,而不是鸣凤的命运、鸣凤的生存境遇。
鸣凤在走投无路、救助无门的境遇下,只能以死来解脱。
鸣凤投湖、以死抗争,正是以恰如其分的刚烈在精神、肉体双方面为觉慧都保持了贞节,这个情节的设置,正是以女性生命为代价,最大限度地成全了男性全面占有女性的虚荣和男性可以不为爱情负责的自由。
至此,就我个人而言,觉得鸣凤的悲剧收场亦是时代的悲剧所在。
在《家》中,以鸣凤为代表的女性形象在书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为男性思想觉醒做铺垫。
鸣凤的死给以觉慧巨大的震撼,给予他对封建家庭反抗的力量,对社会抗争勇气,救出自我的决心。
作者派定给女性角色的男作家派定给理想女性的爱的哲学,实际上已经背弃了冰心等“五四”女作家所奠定的主体觉醒之后关怀生命之脆弱的现代思想特质,成了一种从夫的传统妇德,虽然它已被纳入男性反叛父权专制、控诉社会罪恶的现代启蒙框架中,从的已不再是父辈指定的夫,而是进步的男性青年或者男性启蒙原则,但女性泯灭自己的主体意识、以夫为天的奴性实质并没有变,只不过是封建旧酒装入了现代新瓶而已。
家的人物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
他具有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
腐朽死板,恪守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酿成了觉新、瑞珏和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没有人性,把家里的男女仆人视作牲畜。
但他一心想要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
觉新性格上充满了矛盾,善良,待人诚恳,有较强传统观念;他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觉新身上虽然有着很严重的旧观念的束缚,但他又是个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恶是非是有着清楚的界限的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直率,他具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
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
,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
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鸣凤是受封建社会制度迫害的典型代表。
他美丽,善良,聪明,刚烈,深爱高家三少爷觉慧。
1.。
《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家》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小说,是他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衰败历程。
其中,主要人物有多位,每个角色都饱含着独特的个性,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白嘉轩:《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情节的中心人物。
他是白家的长子,父亲早逝后承接家业,初时虽有善意却因技不如人和缺乏领导能力而使白家日渐衰落。
在商贸方面,他疯狂追求利润,并采用种种手段占有别人资产,最终导致家族中高攀不起他的继母去自杀,由此可以看到他的权欲膨胀,在社会上成功上位后连自己的母妻并肩而立,当权势已经稳定后彼此不再关注,最终因忙于政治事务加上回避自己不肯与建新修理剧院相伴,以及对自己姨太庙祝母的忽略引起报应而英年早逝。
二、晓霞:白嘉轩的妻子,家族中的贤妻良母形象。
她的出现改变了白嘉轩的一些恶习,使他时刻警醒着不能再被灰色信用的漩涡所吞噬。
她懂得如何拴住大家的心,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一个成功的男人需要有贤妻良母固本秉德,晓霞就是这样的典范。
三、任光远:在小说中,比较受欢迎的男性角色之一。
他是白家旁系宦门出身的人,为人忠厚老实。
后来,任光远找了个工作女友,开始反对白家世仇,也失败。
但他依然相信自己可以像他的父亲一样,以节俭和勤劳实现自己的事业,他更懂得发掘那些每日半生不熟的人所谓的技能,通过合并公司推动规模扩大。
从他描写的路程中看,他的人生意义在于诚实和努力,同时也成了白家乱局中一块稳定的绊脚石。
四、王太度:王太度是一个哀怨的人物,无法适应家族的变迁而遭受巨大的伤害。
他是白富美的儿子,不是黄金卵玩入平凡世界的半客,也没能成为白家新式富豪的core。
人生遭遇一次接着一次失败,导致其陷于酒瘾,并策划了自己父亲的死,这个行径让其在读者心目中形象更加复杂和难以琢磨。
五、金娇:她是白嘉轩暗恋的对象之一。
从外表上看,她是一个性感迷离、勾人心魄的女人,但内心却异常脆弱。
金娇曾经被所爱的男人负心背叛,这种打击使她一度想要自杀,后来被两位扶起的父亲安慰,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永远不是所谓的钱。
《家》巴金觉新人物分析
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就是这样的矛盾集合体。他渴望 无拘无束的生活和美好的前途,但他又驯服于封建 家庭对他生活道路的安排;他爱梅表妹,但对家长 “拈阄”的包办婚姻却没有勇气反抗;他疼爱自己 的妻子瑞珏,她是他在这个大家庭中唯一安慰,但 却眼看着瑞珏被所谓“血光之灾”逼近死亡,他却 不敢也不能挺身而出保护她;他有知识懂科学,明 知世上无鬼,却又顺从地参与五姨太、三叔等人的 “捉鬼”的勾当;他自己饱尝了包办婚姻带来的无 穷痛苦,却又苦苦哀求弟弟觉民不要逃婚;他痛恨 使他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的旧家庭,却不敢与之决裂, 还努力维护大家庭的面子;他被宣传新思想的 “五〃四”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但却不敢象觉惠 那样起来斗争;
觉新之身份
高觉新,是高家第三代的老大,也就是封建 家族所称呼的长房长孙,是觉民、觉慧兄弟 的大哥。因为他是长孙,所以他要承担爷爷 (高老太爷)的全部期望,做爷爷的贤孙; 因为他是他们这一房的长子,他要这一房能 在这个偌大的封建家庭里有立足之地而奋斗; 因为他是大哥,他要为弟弟妹妹们做表率, 而且要时刻督促他们学“好”。因为他是这 个封建大家庭的长房长孙,所以他的命运从 出生时就被决定了,他就已有了自己要背负 的责任。
他身为老一辈的“长房长孙”,屈从于
封建传统和家族统治,但屈从中有不满 和痛苦;他又身为少一辈的大哥,同情 受压制的青年人,但同情中有劝诱…… 这种种矛盾心理行为,惊人的统一在觉 新身上,使他成为一个相当逼真深刻的 艺术典型。他代表了出身于封建家庭, 被时代“激流”所震撼、向往新生活却 不敢为之奋斗,又没有勇气摆脱旧的束 缚,从而逐渐消沉下来的一部分青年。型的形象。 每个形象都写得血 肉丰满、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
家
巴金
觉新人物分析
觉新人物简介
《家》人物形象分析
《家》人物形象分析
《家》是鲁迅的长篇小说,涉及到很多人物形象。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
1. 阿Q:作为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阿Q是一个典型的懦夫和失败者。
他总是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心。
他喜欢胡思乱想,不喜欢现实的规则和制约。
但是,他也是一个具有天赋和潜力的人物,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实力。
2. 贾老六:贾老六是一个又懒又贪的商人。
他利用别人的苦力和智慧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并且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他拥有一定的社交技能和谋略,但是这些优势都掩盖不了他深-root 的自私和恶劣的品质。
3. 丑女:这个角色是一个常被忽视的人物。
丑女在小说中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人。
但是,她的心地善良、纯真和真诚,为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提供了一种对比。
在丑女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关爱。
4. 谢夫人:谢夫人是一个充满了爱恨情仇的女人。
她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了丈夫和儿子身上,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她在自己的儿子面前,表现得冷漠、嫉妒、和有所防备。
她的形象体现出了一个无助的女人在当时社会的束缚和限制下,所经历的心灵痛苦。
《家》人物分析
1、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主义的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象征着旧家庭和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小说中,他是高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名言是\'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他的话人人必须遵守.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强迫觉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亲事;他把丫头凤鸣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终于迫使鸣凤投湖自杀.高老太爷的令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什么丑事都做得出来。
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说话尖声尖气,走路扭扭捏捏的陈姨太,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注脚.。
2、觉慧:主要性格特征是幼稚和大胆,具有叛逆精神.他大胆的冲决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他冲出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散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和丫头鸣凤的恋爱最后愤然离家出走.他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然而他又是幼稚的.他的反抗还带有一些盲目性.他性格叛逆的局限性.他是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
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觉慧的思想性格包括两个方面:A、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他的这种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又在社会斗争、家庭斗争以及爱情追求中得到了强化。
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在社会斗争中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响,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其次,在家庭斗争中,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反对‘作揖’主义;再次,在爱情追求中屏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与家中婢女鸣凤相爱。
B、觉慧的反抗还有局限性——幼稚。
他身上还存在着他出身的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
总而言之,觉慧是20世纪初,在新思潮冲击下由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人,是封建主义大胆的、勇敢的叛逆,也是满怀热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
分析巴金《家》中人物形象
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姓名:***准考证号:************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4年4月目录前言 (1)一、《家》中的人物形象 (1)(一)封建维护者的形象——高老太爷 (1)(二)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瑞钰 (3)(三)封建叛逆者的形象——觉慧 (4)二、家》中的矛盾分析 (6)(一)封建代表与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 (6)(二)封建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7)(三)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 (7)三、《家》的艺术成就 (7)(一)独特的写作风格塑造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7)(二)叙事结构宏伟,人物心理细腻且富有情感 (8)(三)具有现实主义批判意义 (9)结语 (9)参考文献 (10)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摘要:《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代表着时代的缩影。
《家》中系统深入地描写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除了描写了年轻人的生活,爱情,还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衰落直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封建家庭的罪恶,高度赞扬了这一代觉醒与反抗的新青年,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牺牲精神的人物形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的世界中建构了一个矛盾型的人物群像。
关键词:人物形象;封建礼教;悲剧;叛逆;矛盾。
前言“我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里,有将近二十个的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
”巴金就是出生在这个世代做官,四世同堂的李公馆中。
长期的封建家庭生活让巴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深刻地认识到大家族必将崩溃的结局。
长期的封建家庭生活成为了《家》的写作素材。
巴金看到了大家庭的不幸遭遇后,又受到了大哥李尧枚的鼓励与支持下,下定决心要写一部反映封建大家庭生活的小说,于是开始了《家》的创作。
《家》中高公馆与现实生活中的李公馆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都很相似,甚至高公馆中的人物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类似的身影。
简论巴金《家》中觉新、觉慧的人物形象-精选文档
简论巴金《家》中觉新、觉慧的人物形象巴金的作品《家》可以说是对人们想象中的“家”的一个颠覆,他不是第一个颠覆的,也不一定是颠覆地最彻底的那个,但他用他笔下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家”。
在巴金笔下,“家”不再是所谓的“避风港”,不再是所谓的“灵魂寄托”,而是如觉慧笔下所言:“我们的家庭好像是一个沙漠,又像是一个‘狭的笼’”。
一方面,巴金在《家》对封建专制家庭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家》中,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主人,在高公馆中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作为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他正是高公馆里所有罪恶的制造者。
他凭借自己的意愿决定子孙、仆人的命运,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他抵制一切新事物,不惜以牺牲别人的幸福为代价。
另一方面,《家》通过它对青年们的婚姻恋爱包办买卖的控诉表现了它的反封建性。
从觉新和梅表姐的爱情悲剧,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投湖的悲剧到婉儿的被迫出嫁,《家》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
一、觉新——家族的矛盾者觉新是《家》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着许多的矛盾面和复杂性。
觉新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官僚的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觉新自小就很聪明,上中学时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
但父母双亲的先后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被迫挑起这一房的责任,成了一个傀儡,过着矛盾、痛苦的生活。
他的爱情、婚姻也被封建家族无情地破坏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觉新凭着心底燃烧着的青春的火,也愤怒过、抗争过,然而,经验让他明白反抗是无望的,所以他只能以敷衍为武器,顺从所有的人,以寻求平衡,求得一时的安稳。
他试图维护封建大家族的秩序,在长辈们面前委曲求全,却又怀抱着一颗帮助觉慧的心,试图向封建礼教反抗。
他在两者之间犹豫、挣扎,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
渐渐地,他似乎接受了服从,忘却了反抗。
但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环境的压迫使觉新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与痛苦中,他逐渐成为了一个矛盾者。
浅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浅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样文内容摘要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老太爷、觉字辈的人物形象,以及以鸣凤、梅、瑞珏为代表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人物形象高老太爷觉新觉民觉慧目录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一、分析统治者的形象 (3)二、分析反抗者的形象 (4)(一)觉新形象分析 (4)(二)觉民形象分析 (5)(三)觉慧形象分析 (5)三、分析牺牲者的形象 (6)(一)鸣凤形象分析 (6)(二)梅形象分析 (6)(三)瑞珏形象分析 (6)参考文献 (7)浅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于1931年4月动笔,1931年底完成,原以《激流》为题在上海《时报》连载,1933年开明书店出单行本时改名为《家》。
小说写的是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家长高老太爷曾在清朝做过多年大官,靠剥削来的财富造就了一份大家业,养了一大群儿孙,仆人成群。
年轻的姨太太陪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他平时不是看戏,就是打牌,收藏书画古玩,附庸风雅,在家里,他是太上皇,强制儿孙们遵守封建家规。
高老太爷的三子克明经管家事,其实只是高老太爷旨意的忠实执行者,四子克安、五子克定吃喝嫖赌,挥霍无度。
高家的第三代年轻人觉新、觉民、觉慧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都有所觉醒,但性格的不同却决定了他们命运的不同。
老大觉新成绩优良,满怀抱负,但却因“爷爷想要个重孙”,中学毕业后就奉命成婚;老二觉民正自由恋爱,他决心争取婚姻自主;老三觉慧是三兄弟中最激进的一个,他敢于反抗封建家长的旨意,还爱上了丫环鸣凤。
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高家表面的繁华已无法掩饰实质的衰败,最后高老太爷的死宣告了这个家的崩溃,腐朽的大家庭终于走上了它必然走上的道路。
《家》围绕着专制与反抗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统治者、反抗者、牺牲者的形象。
其中写到的人物有六、七十个,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爷、觉新、觉民、觉慧,其次还有鸣凤、梅和瑞珏以及克字辈的几个人物。
《家》中主要男性人物形象解读
2021年第10期42文学研究《家》中主要男性人物形象解读刘文文一、封建礼教的卫道者高老太爷是整个高公馆的最高统治者,是封建旧制度的卫道者。
他用独断专制的手段来处置和指挥家庭中的一切事物,对他人的自由意愿与人生幸福置之不理,一心只关注自己权威的维护和家族成员对自己命令的服从,他用“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1]来维护高公馆的家庭伦理秩序,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主婚,幼辈不得过问”[2]来操控子女的婚姻爱情。
他在不问及当事人意见的前提下,仅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就随意把丫头鸣凤许给了冯乐山做姨太太,在鸣凤选择投湖自杀以示反抗后,又找了婉儿顶替,之后又安排了孙子觉民与冯乐山侄孙女的婚事,甚至还把未满十七岁的二妹许给了陈家。
可以说,觉新的不幸、觉民的逃婚、觉慧的离开以及鸣凤、梅、瑞珏三位女性的死亡悲剧都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二、封建礼教的牺牲者觉新是牺牲在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新时代新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夹缝中挣扎,在服从与反抗的矛盾中生存,又在无力反抗的痛苦中沉沦[3]。
虽然受到“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觉新也曾渴望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去追求个人的幸福与理想,但是长子长孙的特殊身份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侵蚀,让他最终也未能成功挣脱封建礼教缚在他身上的枷锁。
一方面,觉新作为封建大地主家庭中长房的长孙,他的命运从他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
父亲的意外去世导致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这个只有二十岁的青年身上,作为父亲一方的长子,他理所当然地需要承担起家中的一切事物,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还要维系好与各个叔父婶母的关系,而这让他被迫卷入到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的斗争与仇恨之中,成为了“人们攻击的目标”[4],起初他也奋斗过,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明白了“避免冲突”“极力敷衍”“非常恭敬”才是实现整个大家庭调和的有效方法,于是,“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便成为了他的处事原则。
另一方面,觉新在思想上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成为了封建制度下“自愿”的牺牲品。
浅谈《家》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历史意义
新疆叶城县第二 中学
【 摘 要】 本文 以封 建没 落的大 家 庭 为起 点, 重点分析在 这个封建 思想浓 厚 的 旧 家庭 里 统 治 者 、 妥协者 、 反抗 者、 牺牲 者的形象, 并以觉新 、 觉民、 觉慧等 人 为例 , 简单谈论“ 五四” 后 知 识 分 子 的 思想动 态及其与 旧思想的矛盾斗争。
高老太爷是家庭制度的代表人物 , 是这个 家庭至高无上 的统治者 , 封建礼 教的执 法人 。专横是他 的突出特征 , 他 很 少 出场 , 话不 多 , 但每一句话 都是法 律: “ 我说是对 的, 哪个敢说不对 ?我说 要 怎么做 , 就要怎么做 ! ” 以至于他 的每 次 出场都会让周 围的人感到很压抑 ,
一
似乎整个 屋子 的空气都在压迫他们。 虚伪是高老太爷 的另一个特征 , 他 表面上道貌岸然 、反对新文化的思潮 ,
要把儿孙 培养成为孝子贤孙。 然而他 自 己先 娶了每天将脸涂 的粉 白的陈姨太 ,
面对觉新与梅的爱情 ,他熟视无 睹、 漠 不关心 , 居然用抓 阄的荒唐办法略去了 觉新 的爱情 ,草草决定 了他的终 身大 事 。是他扼杀 了两人的的幸福 , 象征着 封建 王权 的高 老太爷是觉新 与梅 芬爱 情悲剧的制造者。克安道德败坏 、 坐吃 山空 , 使他 的希望落空 , 觉慧们 的觉醒 、 反抗 , 又从 另一个 方面摧毁 了他“ 扬 名 显亲 、 光宗耀祖 ” 的美 梦。 他 的死亡预示 着封建礼教社会的摇摇 欲坠 , 最终灭亡 是这个社会的必然 结果 。 2 . 2委曲求全 的压迫者 高觉新 是这个 封建大 家庭 中很 具 代表性的主要人物。 长房长孙 的身份让 他成为家里逆来顺 受的孝贤子弟 , 这样 个年轻的生命在 那些勾心斗角 、 损 人 利 己、 口是心非 的男男女女 中倍受 摧 残。觉新作为资产阶级 家庭 中的一员 , 年青 时有美好 的理想和感情 , 然 而在专 制家庭 的压迫下 , 他的理想破灭 了。觉 新 与表妹 梅芬本就 青梅竹马 、两情相 悦 ,两家的长辈们也有意亲上加亲 , 可 戏 剧 性 的 转 折——麻 将 桌 上 的 争 执——轻 易的拆散 了他们 的美好姻缘。 他的 “ 不抵抗 主义 ” 性格更 是加剧 了瑞 珏的死亡 速度 。 从这我们可以看到觉新 在顺从着这些荒谬 的封建礼教的 同时 , 也在放纵封建礼教肆意践踏他的幸福。 “ 五 四” 运动发生 了, 报 纸上 的如火 如荼 的记 载唤醒 了他被忘却了的青春。 他从报 刊杂志 中他找到 了寄托 , 给 了他 以安慰 。使它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 , 一 方 面又顺着 旧的环境生活下去 , 变成 了 个有两重性格的人。 在他身上表现 出 新 旧社会交替嬗变 中的复杂性、 曲折性 和艰 巨性 。 揭穿了封建制度 、 封建礼教 、 封建 道德 、 封建 文化 的极 端腐朽 、 残酷 和虚伪 。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 , 同时他 又间接损 害和毁灭 自己所爱的人。 他 的 悲剧命运说 明, 在反封建斗争 中, 妥协 、 调和 、 屈 从是绝无 出路的 , 从而 宣告 了 作揖主义 、 不抵抗 主义 的彻底破产。 2 . 3血气 方刚的反抗者 在《 家》 中, 最典型极端 的人物形 象 是觉慧。 觉慧是 “ 五 四” 时期觉醒 的知识 青年的典型。 富有 正义感是 他作为 资产 阶级 家 庭一个少年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 他反对 封建礼教 的束缚 , 不顾忌 , 不妥协 , 不 害 怕 。他支持觉 民抗婚 , 反对驱鬼。追 求 个性 解放 , 同情被 压迫者 , 具有 民主主 义意识 。他受到了新思潮 的影 响 , 在进
《家》巴金高考知识点
《家》巴金高考知识点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曲折。
其中,小说《家》被誉为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选用在高考语文教材中。
下面将结合高考知识点,分析《家》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意义并剖析其艺术特色。
一、《家》的主要内容《家》以年轻士兵龙凤山回到家乡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当时社会上一个普通家庭的结构和动态。
小说通过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与家人的种种遭遇、爱恨纠葛以及最终的团圆。
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情感起伏跌宕,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二、《家》的人物形象1. 龙凤山: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年轻战士。
他经历了战争的磨砺,回到家乡后试图改变家庭的命运,但却受到了家人的误解和阻碍。
2. 阿英:龙凤山的妻子,是一个坚强而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就了一片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3. 阿东:龙凤山的兄弟,具有善良而懦弱的性格。
他缺乏自我价值的认同,一直在父亲的摧毁下煎熬着,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果。
三、《家》的思想意义《家》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和命运困境。
小说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深入剖析,展现了爱与亲情的伟大力量,同时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残酷。
巴金通过主人公龙凤山的奋斗与努力,旨在呼唤人们对社会的正义和道德责任,并探索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四、《家》的艺术特色1. 真实细腻的写实主义风格:巴金以独特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面貌。
2. 呼应和照应的叙事手法: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暗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各个人物形象之间的相呼应来展现家庭的复杂矛盾与和谐统一。
3. 优美的语言表达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巴金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心理刻画,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人物情感的真切和复杂。
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长篇小说《家》,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
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
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我今天来说说其中的高觉新。
《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感到不满。
他的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
高觉新具有美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高觉新自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这是一种合于传统礼教的孝子贤孙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宁馨儿“,却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致命弱点。
他是名列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也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
但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
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
觉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们的斗争,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
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高觉新自幼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到过充分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是非常深刻的。
“孝道”要求子女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实现父母的意愿,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祖父与父母面前,他必须要“孝”,父母死后,他必须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
高觉新的父母早亡,继母周氏软弱无能,又不是高觉新父亲的原配夫人,而觉民、觉慧与淑华年龄还小,在整个高家都没有充分的发言权。
这样身为“长子”的高觉新就不得不自觉地承担起“长兄如父”的重担。
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
浅析巴金《家》中的高觉新形象
浅析巴金《家》中的高觉新形象1.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高觉新是巴金《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形象复杂而矛盾。
作为封建家庭的长子长孙,他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对传统观念持有坚定的信念。
他的一生都在努力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为了家族的利益,他甚至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理想。
这种对封建家庭的维护,使得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的软弱者。
高觉新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有一定的认识,甚至同情弟弟们的斗争。
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他在面对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时,总是选择妥协和忍让,以期维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高觉新的软弱还体现在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力改变上。
他曾经有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但这些都被封建家庭的专制和腐朽所粉碎。
他无法摆脱家庭的影响和束缚,只能默默忍受生活的痛苦和挣扎。
他的软弱和妥协,,使他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也使他的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
高觉新是封建家庭中软弱者的典型代表。
他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面对新旧思想冲突时的迷茫和挣扎。
他的悲剧命运,既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是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很抱歉,我暂时不能提供您所需的回答。
如有其他需要,请随时提问。
2.新思想的接受与旧礼教的束缚在巴金的《家》中,高觉新形象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人物,他身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既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又被旧礼教深深地束缚。
这种矛盾性在他的性格和行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方面,高觉新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他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对封建家庭的陈规陋习感到不满。
他对于封建家长制的反抗,对于个人命运的争取,都显示出他内心的新思想火花。
他试图通过学习和思考,寻找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试图摆脱旧有体制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我。
另一方面,高觉新又被旧礼教深深地束缚。
《家》人物赏析
巴金《家》赏析《家》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写了大家族高公馆三代中的四类人物: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护者,老一代如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专制,冷酷,虚伪。
对下人极为冷血,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导致鸣凤投水自尽;对孙子包办婚姻。
但对他所行使的一切封建行为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充满了自信。
一类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如高克明、高觉新。
高克明的身份是个律师,很显然受到了新的教育,这使他与他的那些兄弟们比起来决然的不同;但是由于长兄的缺席,他自觉地充当起了长兄的职责。
但是,他十分明了大家庭的命运,但是又不能不承担起维持者的责任。
具有相同性格内涵,而在作品中形象更加丰富的是第三代的老大,即长房长孙高觉新。
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
他的性格是在历史的特殊阶段中双重文化塑造的结果。
一方面,他受过新式教育,对于化学很感兴趣,想去上海。
北京和国外去上大学,庇护反抗的弟弟们。
另一方面:他出身豪门望族,受封建主义思想的熏陶。
形成了他较深的封建传统思想。
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和责任都将他推向了历史牺牲品的处境。
使他成为家中的最大受害者,爱情丧失,妻子死于非命,理想幻灭,青春被无谓扼杀。
他清醒但又软弱,隐忍使他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所以依照他的性格逻辑,他最后应该是走向“自杀”,但作者却在结尾和《春》《秋》中让他一反常态,成为一个反抗者。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在于告诉读者,这样的路“不该走”。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败家子,如叔叔辈的克安、克定。
他们吃喝嫖赌,既荒淫无耻,又极端的不孝。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反抗者,如觉慧、觉民。
其中最主要是觉慧。
他是高公馆大胆而幼稚的叛徒。
他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嫉恶如仇。
大胆叛逆,追求光明。
关心社会进步,国家的前途。
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
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发现在对所对抗的敌人的腐朽性和吃人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但正是他的幼稚,才显示他的人情味。
作者通过这样的形象告诉读者“应该走”这样的路。
对巴金小说《家》的人物形象分析
《家》——光明终将照亮黑暗“家”,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是温暖的避风塘。
而在巴金笔下,“家”——高公馆,却充满了黑暗、专制、丑恶与斗争,它克制人的欲望,束缚人的自由,压抑着人性。
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中,悲剧不断,冲突与斗争尤为激烈。
而这其中人物的命运,象征了封建势力走向衰败,新的力量与思想逐渐觉醒的历史必然。
《家》中出场人物众多,各自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其中最主要的三位人物是高觉慧、高觉新和高老太爷。
他们各自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典型人物,而他们的命运也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高觉慧是新青年的代表,他思想先进、叛逆、勇敢、热情,在表面光鲜亮丽,实则陈腐黑暗的高公馆中,他无疑是最具生命力、觉醒意识最强的人。
他积极汲取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他勇敢果断,敢于与大家族中的旧势力作斗争;他坚定不移,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道路。
但作者并没有把高觉慧塑造成一个完美而不真实的任务,在他身上有许多鲜明的缺点。
他虽然接受了新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年轻气盛而追逐潮流,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很多时候他所做之事都有“跟风”的嫌疑,以至于他未能有自己的观点和信仰,发表文章不过是“东抄抄,西看看”。
他虽敢于反抗,但当反抗难度很大时,他还是选择了放弃,这是他懦弱的一面。
这一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鸣凤的死亡。
他过于理智,在情感上显得冷漠无情。
在与鸣凤的关系上,他从未向别人展现自己对鸣凤的心意,从未在这段感情中付出任何东西,似乎只是为了得到一时的满足,而不曾打算认真经营他与鸣凤的感情。
得知鸣凤即将出嫁后,他仅仅是内心经历一段狂风暴雨后,选择“放弃那个少女”,任由鸣凤走向黑暗的深渊,而不去做出任何反抗。
在与大哥的关系上,也体现出觉慧的冷漠。
纵然大哥思想落后,总是选择妥协,但大哥无疑为他与觉民做出了许多贡献与牺牲。
而觉慧却只看到大哥的懦弱,从未体谅过他的难处,一味沉溺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之中,轻视、职责关心着他的大哥,无视他的痛苦与爱,对他嗤之以鼻。
浅析《家》中觉慧的人物形象论文
浅析巴金《家》中觉慧的人物形象姓名:考号:考区:摘要:关键词:觉慧封建家庭叛逆大胆幼稚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觉慧在《家》中巴金塑造了这样一组封建家庭的叛逆者形象。
这组人物是在“五四”新思潮之下成长起来的。
他们勇敢的向封建专制制度挑战,实际上他们是代表了民主主义思想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对抗。
这组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地体现出了时代的氛围,表现出新生的力量不可抗拒,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
在这组人物形象中,最突出的是觉慧。
他是高家内部第一个叛逆者,也是“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新生的民主力量的代表。
大胆和幼稚是他性格的基调,对旧礼教、旧习俗、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
他的性格、思想等各方面都具有开放的意识。
觉慧有民主、人道主义的思想叛逆。
在高老太爷安排的婚姻事件上他大胆的反对。
但觉慧在和高老太爷的关系中有着幼稚的一面,下面我就简单的分析觉慧的人物形象。
一、大胆叛逆的形象觉慧大胆的叛逆反抗精神,首先表现在反抗封建专制家庭的羁绊,走自己的路,关心国家命运,积极投身于当时的进步学生运动。
在小说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他由于“五四"新思潮的影响,积极排练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的话剧《宝岛》,攻击四川社会的卫道者,不顾家庭的阻挠,积极投身于反对军阀的学生运动。
觉慧在封建家庭中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受过新时期教育的思想(“五四”、新时期、西方的教育),在当时的时期他心中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看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对这样的家庭充满了恨,讨厌封建家庭的这种生活方式。
觉慧不希望他被封建家庭的腐朽思想所束缚!在这种情况下,觉慧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及思想投入到了革命的事情中.在行动方面,他主动参加学生运动、社会革命活动.在思想方面,他反对旧社会的制度,写反对思想文章、刊物,甚至编写了向封建主义的讨伐的文章,大力宣传推进进步的思想。
与此同时,在家庭里对于他是一个恶梦.高老太爷有明显的封建思想,而觉慧却讨厌旧社会的旧思想、旧道德、旧礼教、旧传统习俗以及封建迷信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几乎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他父母双亡,处于长房长孙的地位,长期承受着封建礼教的熏陶,养成了温和而百依百顺的性格,是父母的“宁馨儿”,在爱的环境中长大,脑子里充满各种美丽的幻想。
然而,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幸福,没有和自己心爱的表妹结婚,又过早地把这个大家庭的担子放在自己年轻的肩上。
于是,“许多有形的和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他躲开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射到了他的身上。
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
”觉新就在这样的处境里忍受和挣扎。
觉新从自身的痛苦遭遇中无限同情弟弟们的叛逆行动,但他又必须按照祖父、叔父们的意愿,以维护封建家庭秩序、封建礼教为最高职责,对两个兄弟严加管教。
这种特殊处境也就自然地形成了他内心的极度矛盾和精神上的剧烈痛苦。
与此同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家长们出于维持高家固有的封建秩序和自身的利益的需要,必然对叛逆者怀有极大的仇恨,他们不能直接责罚觉民和觉慧,自然而然地便把这种仇恨发泄在对他们惟命是从,听从他们调遣的觉新身上。
因状态、特殊的性格特征。
许多人认为觉新一直奉行“不抵抗主义”、“作揖主义”,更有甚者认为他是封建家长制扼杀进步力量的刽子手。
依我看来,觉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牺牲品。
觉新同弟弟们一样,在“五四”浪潮的召唤下,渴望个性解放,渴望能够得到个人生活幸福。
他和梅表妹的爱慕关系,是他这方面理想的反映。
但他无力反抗封建的宗法制度,早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从这方面的处境看来,觉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受害者,尽管他在高家受到最大的宠爱和器重,他却始终处于被欺凌被残害的地位。
觉新能怎么办?作为长房长孙,头上顶的是名门世家,不能和无枷无锁的弟弟们一同反抗、叛逆。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青年。
这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又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
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
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生活。
觉新又是一个甘愿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孝子贤孙,这种思想特征比之于他渴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一
二○○四年克山师专学报
No.1第一期
Journal of K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4
・・
93
线理想更为牢固,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准则,构成了他悲剧性格的阶级道德。
觉新在传统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形成了他屈从的性格。
在他看来,“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品的资格。
”正是觉新这样一个既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又死心塌地地去维护封建秩序的复杂性格,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残酷性。
自己被封建礼教所残害,而又拿封建礼教去害人的这一点上看来,觉新的形象是罕见而杰出的典型塑造。
关于觉新的性格特征,除了他具有一定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又甘当封建阶级的孝子贤孙,健忘也是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里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的评价忽略了觉新的这个特征,因之缺少对他复杂性格深入的理解。
事实上,正因为他健忘,才有可能在极度痛苦的折磨中消磨生命。
他在遵奉父命成亲的过程中,尽管由于不能同他中意的梅表妹结婚而感到“美妙的幻梦破灭”的痛苦,也为他所爱的少女绝望地痛苦过,可是在他成亲之后健忘帮了他的忙。
“在短时期内,他忘记了过去美妙的梦,忘记了另一个女郎,忘记了他的前程。
他满足了,他陶醉了,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
”觉新的健忘还表现在其他时期,如知道梅回来,感到痛苦,可是不一会儿,他又高高兴兴的和弟妹们一起逗乐……
与觉新的懦弱性格相对的是觉民和觉慧的叛逆精神。
那么他们的命运也是可悲的么?是的,尽管他们是决心走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但是因为他们生长在那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也有自己的悲哀之处。
在《家》里,觉民是以一个略具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的面目出现的,他不满封建礼教的束缚,对新思潮有向往的表现,然而他的全部叛逆行为只停留在追求个人婚姻自主的水平上,他和琴的恋爱关系成为他在《家》里活动的基本内容。
从小说的描写看,他是幸福的,获得了琴的尊敬和热爱。
也正因为如此,他把全部的热情沉湎于恋爱中,对轰动一时的学生运动也失去了应有的关注。
在小说里,最能体现觉民性格和觉悟程度的是他的抗婚。
由高老太爷做主把封建遗老冯乐山的侄女许配觉民的婚约,在高家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在封建礼法森严的高府,祖父的命令就是法律,必须遵守,绝无违抗的余地。
他要进行一场勇敢的斗争,同觉慧商定了一个办法:反抗。
觉民在当时抗婚的意义,正如他给大哥的信上所说:“我做了我们家里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情,我实行逃婚了。
家里没有人关心我的前途,关心我的命运,所以我决定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觉民坚决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态度,引起了整个高府的震惊。
他不仅使高老太爷狂怒,而且也曲折地反映了整个封建礼教的崩溃。
在抗婚过程中,觉民有时怀着希望苦斗着,有时甚至怀着绝望的心情仍然苦斗着。
他招来了一切非难和责怪,他整日坐在一个朋友的小屋子里,“好象一个逃狱的犯人,连动也不敢动。
”他从自己切身的遭遇中认识到:“死囚牢就是我底家庭,刽子手就是我底家庭。
”他为着两个人——自己和琴——的幸福勇敢地奋斗。
觉慧在反对封建礼教方面最勇敢、坚决,没有任何顾忌,正如巴金所说,“大胆”、“幼稚”是觉慧性格中的基调。
那么,他的“大胆”和“幼稚”首先表现在反抗封建家庭羁绊,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关心国家的命运,积极投身于当时进步的学生运动;其次就表现为他对婢女鸣凤纯真的爱情。
在小说里,觉慧不是作为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出现的,他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参加者,而且是在学生和军队已经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参加的,但他那充满反对“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黑暗”的革命热情,在《家》里的青年当中是出类拔萃的。
小说描写了觉慧一面在学校读书,一面又为周报社写文章的情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忙的跟蚂蚁一样。
”为了一篇“明天早晨就要交出去的文章”,他甚至忘掉了一切,克制了自己的感情冲动,不忘记分出一点点精力去关心鸣凤为什么“眼里闪着泪光”前来找他。
正因为他具有这样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和鸣凤殉情前的最后挣扎的情节交织在一起,除了表现觉慧的幼稚和无知外,也确实还是动人的。
觉慧的叛逆性格主要在是反抗封建家庭、反抗封建礼教中展开的。
他除了敢于不顾家长们的责难参加学运外,而且第一个看出了自己身处的封建家庭必然没落的趋势。
在十九章里,小说通过元宵节的夜晚,青年一代游园划船的愉快情景,在刻画青年们不同遭遇、不同性格的同时,突出地描绘了觉慧的敏锐的观感。
他在兄弟姐妹们的不同处境里觉察到他们内心的隐秘,正如作品所描绘的那样:“他时时觉得在这个家庭的平静的表面下有一种待爆发的火山似的东西。
”这就是青年一代被自身命运所决定的对封建礼教的愤怒和在挣扎中消磨生命的悲苦情绪。
觉慧由于具有不同的觉悟程度,便非常有预见地看到了这点。
觉慧盼望封建家庭早日溃灭、盼望“树倒猢狲散”的思想几乎贯串在整部小说里,而且随着家庭内
2
・・
94
・・
95部两种势力不断斗争,他的这种思想日趋坚定、直至彻底地与封建家庭决裂为止。
觉慧对婢女鸣凤产生了纯真而又稚气的爱情,这在封建习俗浓厚地笼罩着一切的大家庭里,几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觉慧怀着“同情”、“喜欢”和“不平”的心情,对天真无邪纯洁美丽的鸣凤产生了爱恋。
他为了想拯救鸣凤总有一天会面临的恐怖下场,为了改变“许多跟她同类的少女都有了这同样的命运”的悲惨遭遇,萌发了要同鸣凤结为伴侣的想法。
但是,他立即自语道:“不会有的,这样的事情做不到。
”而且认为这“真是梦想!真是梦想!”从小说最初所表现的情节看来,觉慧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他对鸣凤的一片爱恋只不过是一种“做不到”的“梦想”而已。
“他觉得他同她本来是可以接近的。
可是不幸在他们中间立了一堵无形的高墙,就是这个绅士的家庭。
它使他不能够得到他所要的东西,所以他更恨它。
”
随着时间的推移,觉慧不仅没有取消这种念头,而且在参加学运受到祖父的阻挠、被关在家里的孤寂心情驱使下,反而增长了对鸣凤的爱情。
作家在描写
言,是多么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地位的,觉慧听说的要去告诉太太鸣凤的心已经不在公馆里的玩笑话,却勾引起鸣凤对自己未来悲惨命运的联想,这好象是一个预告:在这对青年男女还未曾袒露自己的情怀时,传统的习惯势力已经宣判了鸣凤作为婢女的必然结局。
在鸣凤对未来无限恐怖的时刻,觉慧对她做了保证:“我刚才已经说过是跟你开玩笑的,我无论如何不会让你出去,不会让你走喜儿的路”;同时又不得不发出遗憾的声音:“要是你生在有钱人家,或者就处在琴小姐的地位,那多好!”觉慧的许诺和感叹,难道不正是他此时此刻复杂心理的自然流露吗?在鸣凤孤苦无援之际他做出了残酷的决定:“他准备把那个少女放弃了。
”这尽管出于无奈,也绝非自愿,但他那种不想斗争的思想,恰恰暴露了这个一向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灵魂深处隐蔽的软弱。
这样的性格,最后离家出走了,走出了“温馨”的港湾。
爱也是家,恨也是家。
在家中,有多少美好的青春,有多少善良的灵魂,又有多少惋惜、遗憾。
觉新三兄弟的性格与命运的分野反映,并折射了时代精神的核心与走向,值得我们细致梳理,深长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