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关于两位圣人一次交锋的内容及其后果
丁玉新
老子与孔子不仅见过面,而且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这在《庄子》、《史记》等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可以说无庸置疑。然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老子与孔子思想交锋的详情至今尚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莫衷一是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庄子》和《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并不完全可信,加上鲁迅、林语堂等人对两位圣人谈话内容的想像杜撰,使之节外生枝。二是《史记》中的记录非常简要而不完整,看不出他们辩论的核心内容。三是有些专家学者根据《老子》一书的内容,试图解开真相。虽然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基于对《老子》解读的深度不够,他们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在此,本人依据可靠文献,做一些尝试性探讨,敬请读者斧正。
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态度和目的
在很多人的笔下,孔子到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问礼于老子,是抱着恭敬的态度去探讨问题的。然而,这也许不是孔子的初衷。
孔子入周问礼一事,应当发生在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典籍有如下记载。孔子打算去洛阳而需要向鲁昭公请示和拉赞助,于是他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指老子,当时是东周王室守藏史)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以道
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南宫敬叔受孔子之托,向鲁昭公转达请求说:“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鲁昭公不仅答应了,而且同意给孔子配备车马和侍从。孔子得以适周问礼。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来对南宫敬叔说的是到洛阳向老子学习,而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的可不是孔子的原话。应该说,南宫敬叔比孔子有官场经验,他替孔子提出的理由可不是去搞什么私人会晤,而是去洛阳考察先王制度和礼乐准则的。只有这种打着为公幌子的理由,才能取得鲁昭公的同意与支持。
当年,孔子34岁,已经是广招国内外学生而享誉天下的名人了。他虽然口头上说:“我是去向老子学习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他去见老子的真实目的。因为孔子对南宫敬叔这个有社会地位的学生不提出一个正当理由,是无法让南宫敬叔向国君汇报的。难道孔子真的没有不可告人的想法吗?我看是有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从洛阳回来后说的几句话。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回到鲁国后,向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对于这几句话,我们理当想到,孔子是善用春秋笔法的人,往往用婉转言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他“用网抓走兽,用钩钓游鱼,用箭射飞鸟,而不知用什么办法降服龙”的话语中,我们应该得出这
样的结论:孔子也许是抱着击败老子的目的到洛阳去的。因为在孔子的眼里,当时的老子名气比自己大,可谓老子天下第一,而孔子自己天下第二。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去见老子,可不是抱着恭恭敬敬的态度,而是想要击败老子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声望。这就叫做“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这个结论还可以从老子送孔子的离别赠言中得到证实。我将在下文中解释。
关于老子与孔子争论的话题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洛阳见老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以礼治国方略行不行的。至今,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子对这个问题是怎样回答的。其实,老子对孔子以礼治国的主张是持彻底否定态度的。
虽然在诸多典籍中并没有记录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但是老子在五千言中多处谈到对礼法的否定结论。我觉得,这就相当于对孔子的回答。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第二十二章中说:“炊者不立……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意思是说:烧火做饭的人不站脚……最先被砍头的人因不用力做事,手拿仪仗矛的不是长官。难道出于自然规律吗?要我说:多余的吃饭和累赘的行动,动物都很厌恶它们,然而有欲望的人却不停地争夺!
由此可见,老子对礼法的批判是旗帜鲜明的。用通俗的话讲,他是在说: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才去推行礼法。当然,这还不是老子批评礼法最激烈的表述。在帛书本《老子》第
三十八章中有这样几句话:“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意思是说:本来,败坏了自然法则而且很长时间了,才强调顺应自然去做事;损失了所谓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且持续不断地发生,才倡导仁爱治国;缺少了仁爱关系以后,才鼓励信仰与正义;缺乏了正义行动以后,才制定和推行礼法。所谓礼法,不过是心口如一地听从别人话的衍生物,其实是祸乱的开端!以前有知识的人所讲的,只不过是大道的花叶,而他们是最先愚弄人的罪魁祸首!──这些话在很多人听起来是非常刺耳的。也许后世的大学问家不肯把这些话解释透彻,就是因为怕别人说自己也是“罪魁祸首”。
如果说孔子到洛阳是想击败老子的,那么他就不会准备一个问题而去与老子论高下。我们可以猜到,孔子一定还向老子提起了“仁爱治国”的问题。老子又会怎样回答呢?
在通行本《老子》第十八章中,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意思是:大自然的法则被放弃了,就会有仁义治国的主张和实践;打着为天下为国家的幌子而实则为家庭为个人的计谋出现了,就会出现整个国家造假的事情。另外,在第三十八章中,老子还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意思是,崇尚顺应自然的行动没有占有的目的,而且不依靠欺诈;离开顺应自然的行动不会没有伪诈,而且把占有当作为。最好的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行动,是出于自然本性做出
来的,而不用伪装,也不会被认为是作为。最好的正义行动做出来了,不仅是有理由的作为,而且是对占有的护卫。最好的礼仪推行起来,是不会有多少人响应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捋起袖子拉拽着人家来做了。
从这些话可以推知,老子听了孔子“以仁治国”的论述,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会教训孔子说:你提出用仁爱来治理国家,这个主张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社会上缺少了仁爱,你就让国君实行仁爱治国,这哪里是治本之策啊?你要看到,社会上的人之所以没有了纯粹的相亲互爱关系,甚至相互提防、相互伤害,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利益争夺。这种利益争夺根源于私有制。作为国君的智囊和参事,我们不能给他们出那种仁爱治国的主意,而应该建议他们变革社会制度,废除私有制,不搞什么商品经济,不允许人们占有过多的财产。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根绝社会上的利益争夺,而你所倡导的仁爱也就自然遍布天下了。──老子用这个治本之策,直接否定了孔子的治标之法。
有人会质问我:“《老子》里也没有提到私有制和公有制问题呀!你怎么开始胡说八道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老子》里确实谈到了私有制和公有制问题。对此,我需要做具体的解释。
在通行本《老子》第二十八章有这样一句话:“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意思是:朴木分割离散后就能制成器具,圣人利用器与朴的来源关系说明公有制的优点。本来,再高超的制作也不能把朴木与器具之间的联系分开。──这里的“官”字就是公家、公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