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孔子思想的有为与老子思想无为的辩证的作文
孔子思想的有为与老子思想无为的辩证的作文哎呀,这个题目可真有意思!说起来,孔子和老子可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巨头,他们的思想差异挺大的。
孔子嘛,总是强调“有为”,就是要主动做事,管事情,治理国家,还有教育人民,总之是挺积极的。
老子就不一样了,他那个“无为”,就是推崇顺其自然,不去强求,顺其自然,像是个懒惰的哲学家。
我记得有一次,孔子和老子碰面了,可能是在某个古代版的谈话节目上吧。
孔子一脸严肃地说:“老子啊,你这‘无为’的思想,我实在是有点不敢苟同啊!国家怎么能不治理呢?人民怎么能不教育呢?”
老子笑了笑,悠然自得地说:“孔子啊,你看,你们这‘有为’,有时候反而弄巧成拙,人为之事不如自然。
你说治理国家教育人民是好事,但有时候过度干预反而弄得天下乱哄哄。
”
这时候,旁边还站了几位其他的哲学家,大概是墨子、荀子之类的,也跃跃欲试地加入讨论。
墨子一本正经地说:“孔子老师说得对,我们要有所作为,追求天下大同。
”荀子却辩道:“老子也不无道理,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智慧。
”
这群人就在那里一阵争论,搞得天昏地暗。
最后,好像是孟子插了一句:“治国安邦,不可无为而治也,孔子之‘有为’,亦非一味强求。
”
大家听了孟子的话,似乎都释然了。
孔子和老子也不再争论,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思想。
不过,我觉得这场辩论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碰撞。
总之,孔子的“有为”和老子的“无为”,各有所长吧。
有时候需要主动出击,有时候
也需要顺其自然。
生活嘛,就得看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应对才好。
孔子与老子的道为何不同
孔子与老子的道为何不同孔子与老子的道不同,是因为孔子读的是周易,老子读的是归藏易“道不同,不相与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道有所不同,君子应该淡然处之,不能强行一律。
言下之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不要求别人跟你一样。
孔子曾数次问礼于老子,《孔子家语》记载,老子批评他霸气外露,要他学会谦虚,不要张扬,争强好胜。
孔子说“敬奉教”,但实际上确实如孔子所言“道不同不相与谋”,你研究你的天道自然,我研究我的人道礼法。
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同样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易者,道也。
就是说,“易”是研究天地万物生生不息阴阳转化的大道之学。
但为何他们二人却形成了不同的“道”的观念?原来他们所学之“易”不是同一个“易”。
“易”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
汉代经学家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易》也称神农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故以山为首;《归藏易》又称黄帝易,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故以地为首;周易也叫文王易,《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故崇尚天,以天为首。
但《连山》《归藏》两易失传,已是千古之谜。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易经》只是周易这一种了。
“易”是趋吉避凶之经典,经国治世之利器也,不可以示人,是深藏不露的。
所以就连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直到晚年,应该在50岁以后,才有机会见到,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以至于废寝忘食“韦编三绝”,所以他感慨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归藏》尊阴,《周易》尊阳;归藏直接继承了商代的易观,而《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在《易经》的世界里,人与自然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宇宙观。
《易经》虽是用来“卜筮”未来事态的秘籍,却能总结出预测的规律。
故被称为含盖万有、纲纪群伦的中华文化总源头。
孔子喜爱《周易》并非喜爱其卜筮之术。
子贡问孔子说,您说过只有丧失德行的人才去求神问鬼,如今你这么痴迷周易啊?孔子答道:百占百灵那是百姓的事。
孔子和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
孔子和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摘要:作为中国先贤的老子与孔子,两人在为政思想上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老子从“道法自然”中,得到了“无为而治”的为政之道;而孔子则从人伦礼乐出发,提出“礼治”与“德治”的为政思想。
与此同时,两人的为政思想又有共同之处。
本文就孔子和老子两人的为政思想,从对统治者自身要求的不同、对百姓的教化的不同以及两者的共同点,进行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仁;礼治;德治;无为而治同样是生活在周朝末年这样一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年代,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圣贤在为政思想上却是截然不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主张积极“入世”,为政要“有为”,强调“礼治”和“德治”;而老子,这一道家的始祖,则是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这两种迥异的为政思想,在对君主本身的要求以及对百姓的教化等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体现。
与此同时,老子和孔子为政思想又有相同之处。
一、在对君主要求的比较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这样的为政思想源于他对礼乐文明的维护,符合儒家思想“仁”的本质。
周朝末年,诸侯称霸、问鼎中原,这是一个社会制度交替的时代:旧的奴隶制制度即将瓦解,新的封建制正呼之欲出。
孔子一直在努力为恢复周朝制度,尤其是周礼而奋斗。
在《论语》第三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他觉得如果能够将周礼恢复,那么就能使天下安定,他曾说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可见,孔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遵循礼仪制度,要以礼为政,不能像季氏一样逾越礼制,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外,孔子要求君主要有德行,要做到“为政以德”,在社会中做出一个好的表率,即“政者正也”,这样才能“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论语》中,孔子就这样说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充分强调了君王自身德行端正的重要。
孔子的德治,源于其爱民利民的仁义思想。
孔子曾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和老子的以德报怨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和老子的”以德报怨”1、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
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
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与西方文化相比,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
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1. 引言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中国古代哲学界一段著名的互动,这两位思想家各自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核心思想。
他们之间的会面不仅交流了彼此的思想观点,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2. 孔子与老子的背景2.1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老子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聃,字聃,“老子”是对其尊敬之称。
他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3. 交流的前因后果3.1 孔子对老子的敬仰孔子对老子的思想充满敬仰,他对老子的《道德经》非常推崇,认为其思想具有独特的智慧。
因此,孔子决定一睹老子的风采,向他请教问题,希望从中得到启迪。
3.2 老子对孔子的关注老子对孔子的名声也早有耳闻,他对孔子的学术成就深感兴趣。
他希望通过与孔子的对话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并借此推动自己对道家思想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3.3 孔子见老子的过程两位思想家约定在某个地方见面,远道而来。
当孔子见到老子时,他向老子表达了自己对他思想的敬意,并向他提出了一些深入的问题,希望能够从老子那里获得答案。
3.4 交流的成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孔子和老子彼此倾听,共同探讨思想问题。
他们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对待彼此的观点,在争论中互相启发,得到了相互理解和认同。
4.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比4.1 伦理道德观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认为,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修养,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2 顺应自然观老子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他认为,顺应自然规律,舍弃功利的心态,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他的思想极大地强调了行为的自然性和自发性。
4.3 观点的一致性尽管孔子和老子在具体的观点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在思想的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追求道德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只是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存在差异。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在中国古代,孔子和老子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尽管他们的思想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古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巨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传,孔子曾经拜访老子,并短暂地交谈了一些话题,这是许多人所感兴趣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两位文化大师见面时所交流的想法和观点。
传说中孔子见到老子时,他向老子询问了许多关于人性,社会秩序和权力等方面的问题。
在他们的会话中,孔子谷问老子:“人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无法对此做出有意义的回答。
您能对此给予一些建议吗?”老子回答道:“简单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可能是相反的。
例如,如果没有黑,那么白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没有坏,那么好也就不存在了。
所有相反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联系。
人类有善和恶两面性,但这是正常的。
我们应该通过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引导人们向善。
对于那些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人来讲,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这种追求是有害的。
”孔子对老子的思考方式表示敬佩,但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人类应该如何控制他们的欲望和情感。
孔子认为,人类存在着一种“喜怒哀乐的本性”。
这种本性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不同的人类行为都源于这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从而让我们无法预测人类行为。
孔子认为,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
这些规则应该让人们通过自我纠正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与孔子的讨论中,老子还提到了一些关于道德,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观点。
他认为,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应该采用温和而谦虚的态度来治理人民。
通过这种治理方式,领袖们可以建立一种诚信和公平的社会秩序,从而消除社会矛盾。
他还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类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引领人们向善。
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他的地位,财富或权力决定的,而是由他的品德和行为决定的。
”总的来说,孔子和老子之间的发言记录不多,但是他们的交流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孔子与老子的相遇可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段重要对话,他们的对话内容涉及到了伦理道德、政治思想、人生哲学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以1000字的篇幅概括他们的对话内容。
孔子见到老子时,他们首先互相致意,然后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孔子问道:“老子,我听闻你的《道德经》发扬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我想请教你关于‘无为’的含义和作用。
”老子微笑着回答说:“‘无为而治’是说,在治理国家和个人行为上,不要刻意去干预,而是顺其自然,随缘而动。
”孔子听后,略感不解,继续追问:“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做到‘无为呢’?”老子答道:“人们应该学会放下执着,不要过于强求,顺着大道去行事,不违背天意。
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无为而治’。
”孔子对老子的回答感到颇有启发,他继续提问:“那么在个人修养方面,‘无为’又意味着什么呢?”老子说:“个人修养方面的‘无为’是指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孔子点头称赞,并补充道:“那么在社会关系中,‘无为’是不是意味着逃避责任和冷漠?”老子摇头说:“不对,‘无为’并不是逃避责任和冷漠,相反,它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修行,在关系中要顺应他人,不要强加于人。
只有心怀宽容和善意,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孔子对此深有感悟,他认为‘无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处世智慧。
接下来,孔子转向政治思想领域提问:“老子,你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老子思索片刻后回答说:“一个国家应该尽可能地少干预民众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自我发展,这样国家才能繁荣。
”孔子相对而言,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和道德准则,而不仅仅依靠民众的自由,否则可能会陷入混乱和纷争。
”双方对政治问题存在一些分歧,但他们都在探讨如何使国家更好地发展。
孔子问道:“老子,你关于人生的看法如何?”老子微笑着回答:“我认为,人生就像长河中的一滴水,短暂而微小,我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孔子请教于老子,后者说了这么一段话,孔子很无奈,直言搞不懂
孔子请教于老子,后者说了这么一段话,孔子很无奈,直言搞不懂孔子和老子所处的时代,都是春秋时期,且亦是同一个年代,所以他们就有了见面的可能,而且,他们还真的见面了。
这次见面,是孔子慕名而去的,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老子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了,而孔子,亦是小有名气,但相较于老子,知名度要小一些。
孔子跟老子,应该是只见了这么一次面,这是孔子主动去请教于老子,他带着对“礼”的疑惑,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其实对于“礼”本身,孔子是笃定的,但是如何恢复周礼,这是孔子疑问之所在,也是他一直碰壁的地方。
他希望得到老子的指点。
面对孔子的疑问,老子说了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的这段话,可谓话中有话,信息量满满,我们先看看其大意主要说了什么:“你所问的关于礼的问题,其之前倡导它的人乃至骨头都已经随风而去,只留下言论还在。
君子得遇其时,则驾车做官,不得其时,就如草般风雨飘摇。
我听说凡大商人善于囤积居奇,但表象上你却看不出什么,君子品德高尚,但其容貌神态,表现出来却像愚笨之人一般。
去掉您身上的骄纵之气与过多的欲望,以及那故作的姿态和不切实际的志向,因为这些皆是无益于你的。
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么多了。
”老子这个话,其实说得挺重的,多少有一点不给面子的感觉。
老子的这段话,到底想表达什么?首先,这是一段很不客气的话,充满了批评之词。
我们只看最后一句的“我能告诉您的,也就这么多了”,颇有点“点到为止,好自为之”之意。
但问题在于,孔子本是过来请教老子,为何老子如何不客气,说了这么一通话呢?我觉得二者在理念上之根本的分歧,或者老子说出这番话的根源在于,孔子是入世的,老子是出世的,即便不说老子是出世的,至少后者入世的方式与孔子有很大的区别。
孔子一生都希望做官,希望可以恢复周礼,他是希望以自己的教化和努力,以自己的影响力,去改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不堪之现状;而在老子的世界观里,他比孔子看得开了很多,即便不出世,亦要在现实社会中,活出一个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真我出来,他觉得没必要为了某个目标而过于执着地去追求。
《庄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庄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第十四篇《庄子·天运》。
庄子在这一篇中,通过几个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来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那庄子批判的是孔子什么思想呢?他是怎么批判的呢?都给了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我们来分享其中的内容。
01第一个故事:孔子和老子关于“道”的讨论这个故事大致是说,孔子五十一岁了,还不懂得道是什么,于是去南方拜访老子。
老子问:“你来了啊,我听说你是北方的圣贤,你也领悟了道吗?”孔子说:“还没有领悟呢。
”老子继续问:“你是怎么寻求的呢?”孔子说:“我从古代典章制度中寻求,花了五年时间还没有领悟。
”老子接着问:“然后呢,你是怎么寻求的呢?”孔子说:“我又从阴阳变化中寻求,花了十二年还是没有领悟。
”老子在《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传授,讲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那真正的道是什么呢?没有人能说清楚。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
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说,他从古代经典中,无法获得“道”;他从阴阳变化中,也无法领悟“道”,就是因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怎么才能领悟“道”呢?这个故事的最后,老子回答了孔子。
老子说:“这就对了,如果道可以奉献,那么人们就都去拿来奉献给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么人们就都去拿来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那么人们都去拿来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给被人,那么人们都去拿来送给子孙。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心中如果没有主宰,则道不会停留;外在没有印证,则道也不会运行。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总结概括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总结概括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智慧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两人的思想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人类之道的探讨和人生的意义有着共同的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和概括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贡献。
首先,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通过恪守道德准则和自律,人们可以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他的核心理念是“仁”,即人们之间的亲爱和关怀。
孔子认为,通过追求道德和善良,人们可以实现和谐共处并达到人类的真正目标。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并主张君子要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榜样。
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唯利”,这意味着一个正直的人应该追求公正和道义,而不是个人私利。
相反,老子的思想更注重自然和道的观念。
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而不是抗拒它。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构成,道是无形无象的存在,包括了一切。
他强调人们应该顺从自然的道,不要干预和扰乱自然的秩序。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不要过度干涉。
他认为,人们应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遵循道的要求来达到心灵的和谐。
此外,孔子和老子在政治观念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主张君主制度,认为只有良好的君主才能统治一个国家并维持社会秩序。
他强调了君臣、父子和夫妻等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修养,人们才能发展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与此相反,老子对于政府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他认为,政府的存在会导致权力和压迫,从而破坏人们的自由和自然的秩序。
他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并提倡去政治化。
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的觉醒,而不是外界的形式和规则。
他反对过度的规范和制度,主张人们要发现自己内在的天性和真实的自我。
最后,孔子和老子对于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也有不同的见解。
孔子思想的有为与老子思想无为的辩证的作文
孔子思想的有为与老子思想无为的辩证的作文孔子和老子,一个是儒家的代表,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他们的思想虽然看似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孔子强调“有为”,而老子则主张“无为”。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其实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孔子的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争”。
他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努力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能力。
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注重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之后,要及时地去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孔子的这些思想,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成功。
孔子的这种“有为”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
有时候,人们过于追求成功,反而会失去生活的乐趣。
这时候,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强求。
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真正的名字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老子还说:“无为而治者,其心如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应该像水一样,不拘泥于形式,顺其自然。
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让人们放弃努力,而是要让人们懂得适可而止。
有时候,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妨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
总的来说,孔子的“有为”思想和老子的“无为”思想,都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们既要努力追求成功,也要懂得享受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呢,无论是孔子还是老子,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们的智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
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
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
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把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捧着,送给了老子。
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史料也远比孔子这时所已接触到的广博得多。
因此,这一次会见,对孔子是极其有益的。
这时孔子还在壮年,在求知和修养方面,积极和热情有余,但是还不免有些急躁、粗枝大叶,仿佛还需要更阔大的胸襟,需要在精神内容上更加丰富一些,还需要从更高的眼界对自己所已经获得的学识技能加一番审量。
而在这些方面,老子恰是有资格对孔子有所助益的。
从老子方面来说,他似乎缺乏孔子那样的积极和热情,好像缺少什么朝气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凑合起来,却就可以构成一种宝贵的东西了。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是灿烂的古代文化史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
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礼数方面,也证明老子比他懂得多。
例如出丧的时候逢见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战争的时候应该把已死的国王的牌位带着还是不带,等等,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
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这样一个虚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
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
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李长之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11好玩的人最大特点是,在一起时相处舒服,走开后各自轻松。
孔子拜见老子,两圣人会谈
孔子拜见老子,两圣人会谈说了些什么鲁昭公时期。
南宫敬叔和孔子一块儿到周朝,京都洛阳去考查礼乐,孔子到了洛阳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一方面目睹了洛阳丰富的文化古迹和市场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他想拜见老子的愿望。
老子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一位大哲学家。
他姓李名耳,字聃。
在洛阳做官,论年龄、经历、知识都比孔子要高出一些。
而孔子这时正值壮年虽然有一定的学问但比起老子来,是“不见高山,显不了平地”相差不小。
孔子深知老子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称得上自己的老师。
老子也听说鲁国的孔子很懂礼仪,精通六艺,是位学者。
现在听说孔子亲自来拜访自己,很是高兴,便亲自出城去迎接。
他们见面以后孔子就很恭敬地捧着一只大雁,送给老子,并虚心求教。
老子还真拿出老前辈的热心来,有问必答,认真教导,二人相处得很投机,很有些相见恨晚的味道。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要回鲁国了,老子又亲自送到城外,并语重心长地讲了许多心里话,老子说:“我听说有钱人为人送行要送一些钱财,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人送行就赠送几句好话。
我没钱送你,你就权当我是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
”孔子连忙回答:“老师的话比任何金钱都珍贵呀!”老子说:“既然你愿意听,就请记住我接下来的话吧:第一,你所读的书,研究的学问,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渣都烂掉了,只剩下几句话,起不了多少作用,因此,今后不要太拘泥于古人的这些话,要注重现实;第二,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办任何事情都不要去强求,只要过得去就算了,一味的强求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有道是“君子遇着好时运的时候就驾车去,时运不来时就用两条腿走。
”;第三,听说会做生意的人都不把货物摆到外面,有极高道德修养的人,表面看起来很朴实,才华不露。
我觉得你的聪明有些外露,这点要不得,它会阻碍你前进的,也可能会招来是非。
总之,对你来说是要去掉骄傲、贪婪、架子和妄想,这对你是有好处的。
孔子细嚼老子的临别赠言,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洛阳洛阳返回鲁国,弟子们见老师从周都观光学习回来了,都围上去问这问那,孔子很激动的说:“我这次到洛阳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久已想见的老子。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两大思想流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强调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老子则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两位思想家虽然代表不同的哲学思想,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史书记载,孔子曾经有过一次与老子的交流。
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交流的内容,但人们可以想象,两位思想巨匠之间的对话一定是引人入胜的,也一定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和思想内容。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强调礼治,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君子。
而老子则主张无为而治,返璞归真,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其自然,以至柔克刚,以无为治国。
两者的思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但却都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接下来,我们来设想一下孔子和老子的见面情景。
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孔子是当代有名的教育家,而老子则是退隐山林的思想家,他们的交流一定会有各自的见解和观点。
孔子可能会向老子请教无为而治的道理,而老子可能会向孔子请教关于人性本善的问题。
两位思想家一定会在对话中相互启迪,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人生哲学的问题。
孔子见老子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听说老子退隐山林,心存敬仰和好奇,便前去拜访老子。
在山林之中,他们找到了老子,向他请教了关于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道理。
而老子也向孔子请教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仁者爱人的问题。
整个对话过程可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两位思想家之间可能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和共通点。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情况,但是可以想象,两位思想家的交流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孔子可能从老子那里得到了无为而治的启迪,而老子也可能从孔子那里得到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仁者爱人的启发。
两位思想家的交流可能会对后世的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关于两位圣人一次交锋的内容及其后果丁玉新老子与孔子不仅见过面,而且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这在《庄子》、《史记》等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可以说无庸置疑。
然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老子与孔子思想交锋的详情至今尚有许多说法。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莫衷一是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庄子》和《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并不完全可信,加上鲁迅、林语堂等人对两位圣人谈话内容的想像杜撰,使之节外生枝。
二是《史记》中的记录非常简要而不完整,看不出他们辩论的核心内容。
三是有些专家学者根据《老子》一书的内容,试图解开真相。
虽然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基于对《老子》解读的深度不够,他们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此,本人依据可靠文献,做一些尝试性探讨,敬请读者斧正。
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态度和目的在很多人的笔下,孔子到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问礼于老子,是抱着恭敬的态度去探讨问题的。
然而,这也许不是孔子的初衷。
孔子入周问礼一事,应当发生在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
《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典籍有如下记载。
孔子打算去洛阳而需要向鲁昭公请示和拉赞助,于是他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指老子,当时是东周王室守藏史)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以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南宫敬叔受孔子之托,向鲁昭公转达请求说:“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鲁昭公不仅答应了,而且同意给孔子配备车马和侍从。
孔子得以适周问礼。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来对南宫敬叔说的是到洛阳向老子学习,而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的可不是孔子的原话。
应该说,南宫敬叔比孔子有官场经验,他替孔子提出的理由可不是去搞什么私人会晤,而是去洛阳考察先王制度和礼乐准则的。
只有这种打着为公幌子的理由,才能取得鲁昭公的同意与支持。
当年,孔子34岁,已经是广招国内外学生而享誉天下的名人了。
老子为何要骂孔子乱人性
老子为何要骂孔子乱人性孔子欲把西边的经书储藏在周王室,子路出主意说:“听说王室掌管典籍的史官老子引退在家,先生想藏书可以先问问他的意见。
”孔子去拜见老子,老子却不答应。
孔子于是翻检众多经书反复解释,老子打断他的话说:“太啰嗦了,你就讲这些书的内容大要吧。
”孔子说:“要点在仁义。
”老子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君子不仁不能成就名声,不义不足以立身社会。
”老子又问:“什么是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且各乐外物,兼爱无私,就是仁义。
”老子反讥道:“你说的太浮华虚伪了,所谓无私其实是希望获得更多人对自己的爱。
仁义是天道,本来就有。
就像天地固有常,日月固有明,星辰固有列,禽兽固有群,树木固有立。
你只要顺其自然,循道而行就可以了,又何必自己标榜是仁义的呢?你这样做,不是在乱人之本性吗?”老子这番话,如同一击闷棍打在了孔子的头上,也打在了世人的头上。
清心寡欲的老子为何会对孔子说出这样的话呢?我想原因有二。
一者,在老子看来,孔子推崇君子之道事实上是在自我标榜。
“君子成仁为成就名声,君子取义为立身社会。
”看似博爱无私,却实为大私。
二者,老子认为仁义作为天之道,存于万物之中,不要说每个人都有,就是虎狼也同样具备。
仁义不是哪个人去布施的,而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掉依附在内心仁义表面的精神枷锁,让自己真正地回归本性,那才能真正拥有仁义。
所以,老子认为孔子以得道者自居,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企图去感化教育他人,只会乱人本性。
想想老子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
不是吗?二OO八年奥运会很快就要在北京召开了。
于是,关于国人素质的问题也就很自然地再一次被炒热。
全国人民又一次卷入关于文明的大讨论之中。
关于这样的讨论,我们已经历若干次了。
每次都有鲜明主题,每次又是那么地轰轰烈烈,但结果呢?我们留下了什么?除了多了一次运动的回忆,我们得到的实在太可怜了。
在一次又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文明运动当中,请问哪个人不是以正者自居,唾沫横飞地去揭别人的短、社会的短。
老子强烈批评孔子“行仁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孔子无语
老子强烈批评孔子“行仁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孔子无语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仁”的思想,孔子认为,只有君王讲究仁,才能天下太平。
“仁者爱人”,这种观点在后世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可是,孔子推行仁义,却受到了道家代表的老子的批评,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时代。
两个人之间曾经发生了这样一段交谈:孔子读书,老子见而问之曰:“何书?”曰:“易也。
圣人亦读之。
”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子曰:“蚊虻噆肤,通夕不得眠。
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
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乎?夫子乃乱人之性也。
”有一天孔子正在看书,老子走了过来,说:“小伙子,看什么书呢?”孔子急忙站起来,很恭敬的说:“我是看《易》啊。
”看到老子似乎有点不屑,有点不忙,孔子急忙补了一句:“我听说圣人也在读《易》啊。
”孔子有点不自信,要搬出圣人来给自己撑腰。
确实,在古书中有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连周文王都曾经花很多功夫研读周易啊,后生晚辈如孔子读周易应该不会错吧。
可是老子还是一副怪怪的表情,老子说:“别搬出圣人来说事!圣人可以读周易,你为什么要读周易呢?”孔子一头汗水。
看着孔子慌张的样子,老子说:“好吧,你且说说,你看了《易》有什么心得呢?”孔子挺起胸膛说:“《易》最大的宗旨,就是要求我们要推行仁义!”老子哈哈大笑,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有蚊子这晚嗡嗡叫个不停,哪里还睡得着觉啊。
这仁义呢就像是这蚊子,不过是给人们增加一些烦恼和混乱罢了,能够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你看那天鹅不用每天洗澡羽毛天生就洁白,你看那乌鸦不用每天染黑天生就漆黑。
上天从来就是很高,大地从来就是很厚,日月自古到今都绽放光芒,星辰永远都是有序的运行,花草树木生来就各自不同。
你如果想要领悟大道,那就应该从自然当中领悟存在的规律,又何必宣讲什么仁义呢?那不就和敲着鼓去寻找丢掉的羊一样愚蠢可笑吗?你现在这么做,实在扰乱人的本性啊。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孔子和老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如果他们两个见面,他们可能会聊一些关于道德、政治、人生和教育的话题。
他们可能会谈论道德与品德。
孔子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自律,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恪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而老子则强调道德的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要贪图功名利禄,不要追求物质财富。
他们可
能会就道德的本质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展开深入的讨论。
他们可能会讨论政治和社会治理的问题。
孔子强调君主要有德行,要以仁爱和仁政来
统治国家,要倡导礼义廉耻,尊重孝道等传统道德观念。
而老子则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
政府应该少管闲事,少制度,少规章,尽量让社会自由自在地运转,不要人为地干预。
他
们可能会就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建设社会等议题进行探讨。
他们可能会就人生的哲学和教育的问题展开讨论。
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
育是人生的根本,是改变命运的途径。
他提倡儒家的教育观念,主张以德育人,以礼训人,以孝悌教人。
而老子则主张遵循自然,随遇而安,遵从天道,不要执着于功名利禄。
他们
可能会就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明明这是一件事,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为什么说了截然相反的话呢
明明这是一件事,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为什么说了截然相反的话呢说起中国文化,孔子和老子这两位空前绝后的历史巨人就如同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巍峨矗立,后世之人只能仰望。
这两位圣人,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一位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率先带领中国哲学登上哲学领域的巅峰。
缺少了他们两位中任何一位,中国文化都将缺失最重要的一部分,都会因此黯然失色。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中有许多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就聊聊两位圣人的这点事。
两人对于“礼”看法不同。
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
这件事情曾经引起过热烈的争论,论证它的真实性。
经过考证,孔子向老子求教是实事。
而且是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具体内容。
可见,二人关系很密切,而且,两位圣人都对礼很有兴趣。
老子曾经做过周朝“守藏之史”,很熟悉当时的周礼的具体内容,而周礼,就是当时一整套完整的社会制度和各种不同的礼仪规定。
孔子、老子两人虽然都对周礼很熟悉、很有兴趣,但是二人对“礼”的看法却大相径庭。
在孔子眼中,“礼”明确了各个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的言行规范,连婚丧嫁娶这样的家长里短的事情都要规矩,都要按规矩办,超越了规矩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大事情,甚至连什么身份的人欣赏、使用什么样的音乐也都有明确要求,如果大臣使用君主那个层次标准的音乐,就是大逆不道、忤逆犯上了。
所以,《论语》中记录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他把“礼”当成了维护国家社会秩序、百姓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孔子的一生都用来“克己复礼”,复礼,就是恢复周礼,恢复周朝之初制定的那套社会规范。
恢复周礼,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
老子对周礼是什么态度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可见,老子对于礼的态度没有孔子那么热爱。
其实,老子做的那个官就是负责周礼的一个职务,所以,他对周礼非常熟悉了解,孔子才会向他请教这反面的内容的。
老子是怎么看待他退隐前一直干的工作呢?他认为,真正好的社会是人人自发讲忠信、讲道德,不需要人为的制定出一套社会秩序、言行规范来约束、制约的,人的内心会自我约束的。
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事实被质疑2000多年,终于找到确切答案了!
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事实被质疑2000多年,终于找到确切答案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事实被质疑2000多年,终于找到确切答案了!“孔子问道于老子”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形成“各说各话”的局面,因为主要相关文献《礼记》《庄子》和《史记》等关于孔子问礼的年龄不一致,加之老子的身世扑朔迷离,各方观点一直不能达成一致。
这种分歧从汉代开始,尤其是晚近一些疑古派的学者,更是引经据典,表示怀疑和否定,被学界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一代宗师”钱穆先生以及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等就论证说,老子当在庄子之后,老、孔之间相差二三百年,孔子问礼于老子岂不荒唐?因此有人认为这是道家人物的假托之言。
当然,随着1973年与1993年长沙帛书《老子》和荆门战国楚国竹简《老子》的出土,关于老子在庄子之后的质疑已经不复存在。
冯友兰先生也就此发表过“正本清源”的声明。
可是,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争论的话题,却一直没有停息。
儒学“断流”是造成争论的主因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曾一度造成包括儒学在内的诸子学说的“断流”,相关流传找不到公认的史实依据,片言只语又不为诸家所公认,因此造成众说纷纭。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在毁坏曲阜孔宅,扩建自家宫殿时,发现了墙壁内暗藏着大量的儒家经典,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孔子家语》等书,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安国将上古文字译为汉代通行的隶书后,人们发现,通行的《论语》只是《孔子家语》中一小部分,《孔子家语》的体量要大得多,研究价值也比《论语》更大。
即便如此,依然争议颇多,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魏国的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
1973年和1977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和安徽阜阳双古堆两处,相继发现汉竹简《儒家者言》及相应的简牍,内容与流传本十分接近。
考古发现证明,今本《孔子家语》传承有序,至少在西汉即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更不是汉代以后的王肃所撰著。
《孔子家语》有详细的老、孔关系的记载《孔子家语·观周》有记述孔子西行问礼于老子的专篇: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关于两位圣人一次交锋的内容及其后果丁玉新老子与孔子不仅见过面,而且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这在《庄子》、《史记》等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可以说无庸置疑。
然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老子与孔子思想交锋的详情至今尚有许多说法。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莫衷一是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庄子》和《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并不完全可信,加上鲁迅、林语堂等人对两位圣人谈话内容的想像杜撰,使之节外生枝。
二是《史记》中的记录非常简要而不完整,看不出他们辩论的核心内容。
三是有些专家学者根据《老子》一书的内容,试图解开真相。
虽然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基于对《老子》解读的深度不够,他们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此,本人依据可靠文献,做一些尝试性探讨,敬请读者斧正。
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态度和目的在很多人的笔下,孔子到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问礼于老子,是抱着恭敬的态度去探讨问题的。
然而,这也许不是孔子的初衷。
孔子入周问礼一事,应当发生在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
《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典籍有如下记载。
孔子打算去洛阳而需要向鲁昭公请示和拉赞助,于是他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指老子,当时是东周王室守藏史)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以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南宫敬叔受孔子之托,向鲁昭公转达请求说:“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鲁昭公不仅答应了,而且同意给孔子配备车马和侍从。
孔子得以适周问礼。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来对南宫敬叔说的是到洛阳向老子学习,而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的可不是孔子的原话。
应该说,南宫敬叔比孔子有官场经验,他替孔子提出的理由可不是去搞什么私人会晤,而是去洛阳考察先王制度和礼乐准则的。
只有这种打着为公幌子的理由,才能取得鲁昭公的同意与支持。
当年,孔子34岁,已经是广招国内外学生而享誉天下的名人了。
他虽然口头上说:“我是去向老子学习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他去见老子的真实目的。
因为孔子对南宫敬叔这个有社会地位的学生不提出一个正当理由,是无法让南宫敬叔向国君汇报的。
难道孔子真的没有不可告人的想法吗?我看是有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从洛阳回来后说的几句话。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回到鲁国后,向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对于这几句话,我们理当想到,孔子是善用春秋笔法的人,往往用婉转言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从他“用网抓走兽,用钩钓游鱼,用箭射飞鸟,而不知用什么办法降服龙”的话语中,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也许是抱着击败老子的目的到洛阳去的。
因为在孔子的眼里,当时的老子名气比自己大,可谓老子天下第一,而孔子自己天下第二。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去见老子,可不是抱着恭恭敬敬的态度,而是想要击败老子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声望。
这就叫做“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这个结论还可以从老子送孔子的离别赠言中得到证实。
我将在下文中解释。
关于老子与孔子争论的话题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洛阳见老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以礼治国方略行不行的。
至今,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子对这个问题是怎样回答的。
其实,老子对孔子以礼治国的主张是持彻底否定态度的。
虽然在诸多典籍中并没有记录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但是老子在五千言中多处谈到对礼法的否定结论。
我觉得,这就相当于对孔子的回答。
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第二十二章中说:“炊者不立……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意思是说:烧火做饭的人不站脚……最先被砍头的人因不用力做事,手拿仪仗矛的不是长官。
难道出于自然规律吗?要我说:多余的吃饭和累赘的行动,动物都很厌恶它们,然而有欲望的人却不停地争夺!由此可见,老子对礼法的批判是旗帜鲜明的。
用通俗的话讲,他是在说: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才去推行礼法。
当然,这还不是老子批评礼法最激烈的表述。
在帛书本《老子》第三十八章中有这样几句话:“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意思是说:本来,败坏了自然法则而且很长时间了,才强调顺应自然去做事;损失了所谓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且持续不断地发生,才倡导仁爱治国;缺少了仁爱关系以后,才鼓励信仰与正义;缺乏了正义行动以后,才制定和推行礼法。
所谓礼法,不过是心口如一地听从别人话的衍生物,其实是祸乱的开端!以前有知识的人所讲的,只不过是大道的花叶,而他们是最先愚弄人的罪魁祸首!──这些话在很多人听起来是非常刺耳的。
也许后世的大学问家不肯把这些话解释透彻,就是因为怕别人说自己也是“罪魁祸首”。
如果说孔子到洛阳是想击败老子的,那么他就不会准备一个问题而去与老子论高下。
我们可以猜到,孔子一定还向老子提起了“仁爱治国”的问题。
老子又会怎样回答呢?在通行本《老子》第十八章中,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意思是:大自然的法则被放弃了,就会有仁义治国的主张和实践;打着为天下为国家的幌子而实则为家庭为个人的计谋出现了,就会出现整个国家造假的事情。
另外,在第三十八章中,老子还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意思是,崇尚顺应自然的行动没有占有的目的,而且不依靠欺诈;离开顺应自然的行动不会没有伪诈,而且把占有当作为。
最好的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行动,是出于自然本性做出来的,而不用伪装,也不会被认为是作为。
最好的正义行动做出来了,不仅是有理由的作为,而且是对占有的护卫。
最好的礼仪推行起来,是不会有多少人响应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捋起袖子拉拽着人家来做了。
从这些话可以推知,老子听了孔子“以仁治国”的论述,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他会教训孔子说:你提出用仁爱来治理国家,这个主张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社会上缺少了仁爱,你就让国君实行仁爱治国,这哪里是治本之策啊?你要看到,社会上的人之所以没有了纯粹的相亲互爱关系,甚至相互提防、相互伤害,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利益争夺。
这种利益争夺根源于私有制。
作为国君的智囊和参事,我们不能给他们出那种仁爱治国的主意,而应该建议他们变革社会制度,废除私有制,不搞什么商品经济,不允许人们占有过多的财产。
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根绝社会上的利益争夺,而你所倡导的仁爱也就自然遍布天下了。
──老子用这个治本之策,直接否定了孔子的治标之法。
有人会质问我:“《老子》里也没有提到私有制和公有制问题呀!你怎么开始胡说八道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老子》里确实谈到了私有制和公有制问题。
对此,我需要做具体的解释。
在通行本《老子》第二十八章有这样一句话:“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意思是:朴木分割离散后就能制成器具,圣人利用器与朴的来源关系说明公有制的优点。
本来,再高超的制作也不能把朴木与器具之间的联系分开。
──这里的“官”字就是公家、公有的意思;“长”字就是长处、优点的意思。
在帛书本《老子》第十章里有这样一句话:“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生育的儿女,饲养的牲畜,养育了他们而不占为己有,他们长大了而不任意宰割,这就是人与动物交织演化而生生不息的自然恩惠。
──这句话寓意深刻,它彻底否定了人们把生育的儿女、饲养的牲畜占为己有的做法,同时也彻底否定了人对人、人对牲畜任意宰割的行为。
通过细细品味,我们会感到,老子就是在呐喊:“私有制的出现是完全违背天理的!”我们还应该想到,马克思批判阶级社会不合理性的理论起点,就是从批判私有制的不合理性开始的。
难道,老子批判奴隶制社会制度不合理性的理论起点与马克思是碰巧吗?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探究人类社会科学发展问题的哲学家必然的、共同的出发点。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私有制通行天下时代。
当时,奴隶制即将瓦解,封建制即将诞生,而原始社会形态所剩无几。
他以超出常人的敏锐神经,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了这种天下巨变。
他不仅对私有制深恶痛绝,而且运用自然规律,无情地揭露了私有制的不合理性。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老子比我们更加了解私有制的根源,那就是人的私心私欲。
所以,他必然用自然规律来彻底否定那巧取私利的智慧。
我敢说,老子是世界上运用科学原理,正确无误地批判私有制的第一人。
关于老子与孔子一次思想交锋所产生的后果由于孔子在名义上是带着考察先王制度和礼乐准则的任务到洛阳的,所以他肯定在洛阳停留了一段时间,而不会停留一天半日草草返程。
他也许为了向鲁昭公付命,真的查看了一些东周王室的馆藏典籍。
当然,在此期间,孔子与老子肯定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
老子也向孔子谈了自己对“道”的理解。
因为老子不用“道”的理论,就无法否定孔子关于以礼治国、以仁治国的主张。
然而,孔子没听懂。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老子送孔子返程时的临别赠言:“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大意是: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他人钱财,仁爱别人的人赠送他人实话。
我没有能力富贵,没钱可送,只好假借慈爱长者的名义,送您实话了。
老子说:“你自以为聪明看问题挺透彻,而在我看来是死脑瓜骨不开窍,你只不过是一个好谈论别人短长的人。
你用雄辩的言辞来诋毁那么多的人,是会危及到自己地位和生命的,因为这样做会引起别人对你的仇恨。
作为一个受天下人尊重的名人,不要以为自己很高大而抱着成见不放,不要光为自己着想而不为天下人着想;作为别人的臣属,更不要总觉得自己比主子高明、总关心自己的位置走多高!”其实,这些话说得非常刻薄。
这说明,此前他们俩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不仅这次交流充满了火药味,而且孔子对老子讲的“道”的理论没有听懂。
对此,老子非常生气,非常失望。
《史记·孔子世家》之所以没有记载俩人的交谈内容,原因在于他们是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进行的秘密交流。
对此,根据我的译文就不难理解了。
老子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废除私有制,而实行公有制。
这些话只能偷着说,如果传出去,必定是杀头之罪。
不仅老子将被问斩,而且孔子也将被问罪。
所以,我想,老子与孔子肯定有一个秘密约定,那就是不把这次交谈的内容泄露给外人。
这也就是典籍无法记录、旁人一无所知的根本原因。
然而,谁也不知道,不等于没有发生过。
今天看来,这两位圣人的一次思想交锋不仅产生了直接的现实后果,而且也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