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反思(举国体制弊端)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弊大于利 一辩稿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弊大于利 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abed6658fafab069dc02b8.png)
谢谢主席,感谢对方一辩的精彩发言。
我方想说明的是举国体制最大的特色无非就是依靠财政拨款,也就是把纳税人的资金作为获取竞技成绩的资本。
我国的竞技体育所实行的举国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举国体制的状况却不见些许波澜,少有风吹草动的改进。
从近几届奥运会的情况来看,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飞速进步,高居金牌榜前列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竞技体育领域的繁荣。
不过,撕开这所谓“繁荣”的布帘背后,恐怕每一名中国公民都有理由提出不解、置疑,那就是这样做我国的竞技体育是否能健康发展呢?我方认为,我国经济体育的举国体制弊大于弊,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退役后的运动的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毕竟在少数,他们一次获世界冠军几乎就可以一生无忧,因为据一位专家透露的数字,我国一块金牌相当于七亿人民币,可是那些更多得没有获得世界金牌的运动员退役后,几乎连生计都是问题。
中国体育报曾报道,80%的运动员退役后因没有一技之长而谋生艰难,1993年退役的全国举重冠军现在甚至沦为了一个搓澡工。
第二,将运动这个项目职业化,与运动的初衷相悖。
竞技运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普及全民健身,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而举国体制只会使竞技体育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越来越少人涉足,而大部分只是看客,这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极其不利。
第三,对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利。
政府包办体育。
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业,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又是管体育的主体。
这种“管办不分”的体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下的体育高度社会化和产业化要求背道而驰。
中国足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为何我国足球总是没有长足的进步,原因就是举国体制的存在,对竞技体育发展有着很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竞技体育弊大于利。
体育行业发展的缺点及改进措施
![体育行业发展的缺点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e43a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7.png)
体育行业发展的缺点及改进措施一、引言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对个人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与稳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体育行业也面临一些缺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前体育行业存在的缺点,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二、整体薄弱基础1. 缺乏全民参与意识目前,很多人只将体育视为娱乐或竞技活动,而忽视了其培养身心健康以及促进社交关系等方面的价值。
这反映出我国整体薄弱的全民参与意识。
2. 青少年校园运动不足在学校层面上,由于学术成绩优先导向以及考试压力过大,学生通常无法得到足够时间和机会进行运动锻炼。
这种情况影响了青少年群体对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3. 专项项目投入不足尽管中国在某些体育项目上取得较好成绩,但整体来看,专项项目的投入还不足。
这导致许多潜力运动员无法获得充分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三、商业化程度过高1. 商业利益主导竞技层面当前体育行业普遍存在商业利益占据竞技层面的情况。
一些俱乐部或球队更关注商家赞助和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培养年轻运动员和推进全民健身等社会责任。
2. 超高明星球员薪酬不合理近年来,一些知名球队的明星球员凭借巨额合同创造了高昂的薪酬标准。
这种现象可能引发榜样效应,并让更多参与体育行业却不能享受相同待遇的从业者感到挫败。
3. 传媒过度关注娱乐元素尽管传媒对于推动体育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个别媒体过度关注娱乐元素,并将其放大。
这有时损害了正常比赛和实际水平之间的匹配性以及对于体育道德的把握。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1. 机构化和分散管理目前,我国体育行业存在着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个行业机构,造成了管理分散化、资源浪费以及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2.缺乏明确责任和约束机制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和约束机制,导致了低效管理、腐败以及权力滥用等不良现象。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体育项目发展的公平性与规范性。
3. 缺少长期可持续规划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规划,并建立起科学而完备的政策框架来引导和推动行业发展。
对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看法
![对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b146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9.png)
对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看法1.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啊,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呐!就像咱们国家培养出那么多世界冠军,这不是举国体制的功劳吗?比如乒乓球,为啥咱中国一直那么牛,还不是因为有举国体制在背后强力支持!这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让运动员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训练,多棒啊!2.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举国体制,那些有天赋的孩子能被发现吗?就好比千里马需要伯乐,举国体制就是那个厉害的伯乐呀!像体操队的那些优秀选手,不就是这样被发掘培养出来的嘛。
3.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难道不好吗?它可是让咱们在国际赛场上扬眉吐气的重要保障啊!看看奥运会上咱们的奖牌数,这都是举国体制带来的成果呀!就像盖房子,举国体制就是坚实的根基,没有它哪来的辉煌成绩。
4. 哎呀,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真的太重要啦!你说要是没有举国体制,那些冷门项目还能发展起来吗?比如举重,没有举国体制的支持,能有那么多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吗?5.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可是有大作用的哟!这就像一艘大船,带着运动员们驶向胜利的彼岸。
像女排姑娘们取得那么多辉煌,背后不就是举国体制在推动嘛。
6. 你说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不好?那怎么解释我们这么多体育项目的崛起呢?这就如同种树,举国体制就是那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体育事业茁壮成长啊,比如射击项目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嘛。
7.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真的是太牛啦!它让无数运动员实现了梦想,不是吗?就像田径赛场上的突破,要是没有举国体制,哪能这么容易实现呢?8.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是咱的宝贝呀!没有它,好多体育项目可能都没人关注啦!好比夜晚的明灯,照亮运动员前行的路,像一些小众的体育项目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嘛。
9. 难道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不值得点赞吗?它为国家赢得了无数荣誉呀!像游泳队的辉煌战绩,这都是举国体制助力的结果啊!10.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呀!它让我们在体育领域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就像给汽车装上了超强的发动机,一路向前冲,比如羽毛球项目就是这样蓬勃发展的嘛。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6fd915650e52ea5518983f.png)
浅析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摘要: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组织保证。
在我国的体育赛事中存在很多造假的问题,而且我国的体育事业呈现曲折向前的想象,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体育大国却做不到体育强国呢,我们要从源头抓起,解决体育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制;管理机制;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组织保证”。
这一机制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包括:体育管理的权利划分办法,各地区应设置什么机制及其隶属关系等等。
作为一项机制,它势必要符合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的改革所营造的一个大环境,只有这样,它才是成功的,才是正确的,才能达到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的目的,进一步带动其他的发展。
我们知道,新中国刚成立时,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压力。
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安排与部署下,我国在1952年11月15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而后在各县市相继成立部门,进行基层管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对体育、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是空前强大的,并呈现出行政直属型、专业化、福利性等特征,当然现行的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在世界上的威望越发重要,管理机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对国外管理机制的引进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剂良药,事实上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的足球一直是出于低迷状态,那一年,一个叫米卢的外籍教练,给所有的球迷带来了希望,这个从遥远的南斯拉夫远道而来的老人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开始执教,“米卢”号启航后,国人看到他的思想是先进的,特别是团队意识,把懒散的队员们团结起来,大家要做的是团结一致,紧密配合,整体作战,化解了许多球员间的矛盾!想必他的力量之大。
不仅如此,他挑选球员同样很有想法,用人不疑,信任是他的武器,一位球员就是这样开始了他的辉煌生涯。
举国体制的利弊分析
![举国体制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960b4333687e21af45a9db.png)
举国体制的利与避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许多从中受益的人都认为,举国体制仍是中国体育成功的关键。
首先,什么是“举国体制”呢?我摘录香港文汇报2008年6月13日一名作者的文章:“举国体制”就是现行宪法第三条规定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的一种体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最彻底的“举国体制”,但过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1982年宪法中增加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的条款,90年代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谓“举国体制”,其实是一种很强的国家能力。
学者王绍光等认为,国家能力包括汲取财政的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管制)能力……从国家能力的主体构成来说,它应当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等的能力……从国家能力的纵向结构来看,国家能力主要是指中央政府能力,也包括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的能力。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以金牌数51枚名列奥远金牌榜的首位,在彰显我国体育健儿优异的竞技水平之外,也显示出了我国竞技体育制度,即"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但是在举国欢庆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一个奥运冠军背后上亿元的投入"是否合理、"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这样一些争议,对举国体制的批评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利就是这好比是一个很大的投资,会有一些回报.可以赢利.给举办城市的市政建设带来一些好处.当然还有一些虚的内容比如民族自豪感啥的.弊就是奥运这种投资也有亏损的可能.看看历届奥运会就知道了.还有就是会"一切为了奥运"给老百姓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容易短线操作,揠苗助长.只想着奥运会上出成绩,不想着奥运以后怎么办.容易导致所谓的“金牌战略”,说白了,就是“金牌至上”。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利大于弊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利大于弊](https://img.taocdn.com/s3/m/3aae1c1d6bd97f192279e9ab.png)
今天,我们看到举国体制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历史成就,被称为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它既是振奋民族精神和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情国力的客观要求。
一百年前,国人被西方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一百年后,我国在自己的首都成功举办了一场令世人瞩目的高水平奥运会,并且夺得奖牌榜第一的位置。
这些成就从何而来的呢?可以说举国体制功不可没!可以看到,奥运赛场上,有中国体育健儿参与的项目就会吸引全国人民的关注,甚至连六七十的老太太,每当提起中国奥运,也能眉飞色舞说上几句。
每当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义勇军进行曲,澎湃的爱国主义就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激荡,极大的激发了海外华人华侨和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在政治上,著名的“乒乓外交”,正是为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乒乓球代表队所开启,从而打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
同时,在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我国成功的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解决了台湾问题。
其次,举国体制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被很多西方国家当作“中国模式“加以研究,同时,这又是应对国际竞技体育竞争加剧的有力武器。
随着竞技体育的系统化、科学化趋势加强,竞技体育的参与人群变成了运动天才,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身后则是一支专业化的保障队伍,统计数据表明,一个专业体育运动员平均要10年的时间锻炼,可想,如果没有举国体制,那么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国竞技体育怎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怎能赶上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西方国家?怎能使得中国竞技体育走向世界?而辉煌的成绩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必然选择,这也是由竞技体育的特殊性所决定。
其实,今天我们讨论一种体制,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举国体制也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正如美国奥委会主席所说,“可以看到中国的体育体制在不断完善,相信中国体育体制的成功,会使中国体育一年比一年强大“。
对于举国体制,一方是历史功绩以及客观形势所迫,另一方则是因为本身体制不完善而可以修正的弊端,天平两端,谁重谁轻,大家自会分晓。
论中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论中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20eaf7941ea76e58fa04ed.png)
论中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摘要]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哲学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发展设想。
[关键词]举国体制奥运会竞技体育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的好成绩,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在被问及这是不是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发挥效力时,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表示,51块金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举国体制”是有效的。
然而体育举国体制背后巨大的经济投入和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
一、“举国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举国体制,是一种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全国力量、对竞技活动实行以国家机构高度统一管理体制的简称,即国家管理型体制,由国家一家来办竞技体育,社会基本上不参与。
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集权于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和管理的模式。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举国体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置,对保证部分重点项目优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举国体制面临的困惑1.由举国体制管理特点决定的困惑举国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政府包办一切,极大阻碍了社会办竞技体育进程,削弱了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
国家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经费,排斥了竞技体育的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市场经济下举国体制的困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兼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计划存在缺陷。
政府无法完全把握经济运行信息,政府的利益无法体现中性原则,政府缺乏高效的激励机制,政府的决策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第二,市场存在缺陷。
市场垄断可以扭曲市场行为,使资源效率降低。
市场经济不可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公平化问题,相反却有恶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倾向。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再思考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再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2dbe4f6700abb68a982fbe1.png)
摘
要: 通过对我 国体 育体制 的结构分析 , 剖析 了我国体育举国体制呈现的基本特点, 认为举 国体制 的形 成是 因为资源不足和政 治
上的高度集权。随着社会的发展 , 国体制 的改 革成 为必 然, 改革是渐 进式 的。在 改革 的过 程 中, 处理 好政府 和市场 、 举 但 要 体育 系
A1 l c * y a1 y J te s u tr fs ot se i hn te p p ri u t t o ai h r cei c nte s r f lm 。t sto g t h t ] ' t B I 1 h t c e o rss t nC ia, a e l sr e s meb s c aa t s si h p t o C a  ̄J . s a r u p y m h l a s c rt i o s i I i h u h ta
1 我 国体 育体制 的基 本结构 ( 图 1 见 )
和凝聚力。2 节 约 了“ 易成 本 ” ) 交 。我们 的体 育体 制是 建立 在
高度集 权的政 治体制 基础 上的 , 它强 大 的行 政 网络 , 免 了繁 避 琐的讨价还 价 , 令不行 , 有 减少 了交 易成本 。 当年 邓小 平在 谈
v12 o1 0.2N .
F b u r 0 6 e r ay 2 0
— — — — — — —
对 我 国体 育 举 国体 制 的 再 思 考
肖谋 文 姚 春 立 谢 小龙 , ,
(. 1邵阳学 院 , 湖南 邵 阳 420 ; . 200 2焦作 大学 , 河南 焦作 44 0 ) 503
XI AO o — wet Y M u l‘ AO u — l XI Xio— l n Ch n i , E a o g‘
[竞争对手优势劣势分析]中国体育竞技的举国体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竞争对手优势劣势分析]中国体育竞技的举国体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da1b37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b.png)
[竞争对手优势劣势分析]中国体育竞技的举国体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篇一: 中国体育竞技的举国体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网友张佳玮对[举国体制]中国体育竞技的举国体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给出的答复:谢邀。
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直接引。
在_____上,中国_____的_____ to teams and individuals for the London cycle , up from about £265 million spent for Beijing . U.S. teams don’t enjoy a similar pot of public funding for Olympic sports and instead raise money largely from private donors.U.K. Sport has used the extra money to support athletes as far as eight years in advance of Olympic qualification. Keri-Anne Payne, the 24-year-old British gold medal favorite in long-distance swimming, was first spotted by British coaches in South Africa at age 8.U.K. Sport operates via a shrewd method that includes strict performance targets for the athletes, the teams and the agency itself.The agency ranks British athletes across all sports on the basis of theirchance of winning an Olympic medal, slating athletes with multiple-medal winning potential at the top. The ranking, reviewed annually, determines how much individual funding each athlete gets. The higher the ranking, the more money.“Our no-compromise approach says we’re not going to compromise and give everyone a bit,” Nicholl says. “We are going to invest absolutely the right amount of money from the top down on our mer itocratic list.” The agency also shifts money to sports that show more promise. Though the 2012 team may be the finest in Britain’s modern Olympic history, it isn’t likely to beat the country’s medal tally from the 1908 London Games, when British officials drew up the program of events and included oddball sports such as motorboat racing, the tug of war and rackets, allowing Britain to scoop 146 medals. “Nobody else [besides the British] really knew the rules,” Polley said.Still, for today’s British tea m, the biggest challenge may come after London. Almost all teams see a dip in performance after their country hosts the Olympics, but Nicholl says she aims to replicate or beat the U.K.’s 2012 medal haul four years from now in Rio de Janeiro. “That,” she s aid, “would be a real statement to the world that this system really is working.”作者:Paul Sonne & Jonathan Clegg 翻译:Melchior英国的金牌梦英国奥运军团能否重振帝国雄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大不列颠只带回了一枚金牌和一颗受伤的民族心,比哈萨克斯坦还少两枚。
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利大于弊四辩稿
![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利大于弊四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349bcd08a1284ac85043e8.png)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谢谢各位观众朋友。
在开始今天的总结陈词前,我首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您如果有一个善良贤淑的妻子,常常能引来别人的羡慕眼光,您还会去找第三者吗?想必没有人会这样做吧~也明白这样做的愚蠢和短视吧。
那么同样,在我国,有一个如此适合竞技体育,能为国家带来荣誉,为人民带来欢乐的模式,我们为何要想办法推翻它呢?所以呀,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利大于弊。
我们下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体育竞技体育顾名思义,就是体育的一部分,它具有竞赛特征,是以选手优异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而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三方面组成,各级体委管理,专业队训练,全运会选拔,通俗点说,就是大家说的宏观调控,通过国家调控各项资源,使得效益最大化。
那我们今天也就是说国家运用宏观凋控,发展我国竞赛性体育事业,这有什么错呢。
今天辩友穷尽其词,向我们列举了举国体制的诸多弊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对方辩友是怎样的不成熟和短视。
对方辩友向我们说举国体制就是政府包办,成才效率低,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人才厚度不足,这是从选拔运动员模式来说的。
好,那我就想请问对方辩友了,您认为举国体制不好,那您能给我们一个好的吗?您可能会说了,那西方国家不是挺好?那我想问您,您真正了解西方的运动员选拔制度吗?您说西方运动员是自生自长不是国家选拔,那我告诉您,美国专业运动员都是从各州府中学高中中选拔,在我国只不过把中学换成了体校,您就分不出来了吗?您说我们的模式花纳税人的钱,那我也想告诉你,美国税法中明确规定,向美国奥委会的捐款可以抵缴税款,税款是国家收入,国家把税款给了奥委会,是不是花了纳税人的钱呢?您还会说,即使花人家也没有浪费呀,哎那我们浪费了吗?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骄人成绩,百姓们看林丹孙杨夺冠时的喜悦,都是一种浪费?而且,我们今天讲的是竞技体育啊,它不是百姓体育呀对方辩友!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不但完成了为祖国增光的任务,践行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还激发了百姓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难道不是既做好了自己,又带动了其他类型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比如说,姚明带动了篮球运动发展,林丹带动了羽毛球发展,李娜带动了网球发展。
论中国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
![论中国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89e3cbf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5.png)
论中国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中国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体制、训练方法、选拔机制和职业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体制问题中国竞技体育的体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运动员的培养和管理体系有待加强。
一方面,现行的体制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运动员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另一方面,由于体制过于僵化,导致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改革方案: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培养和管理体系,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包括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其次,应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教育运动员。
最后,要打破体制的束缚,注重发掘和培养运动员的个人特长和潜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二、训练方法问题在竞技体育的训练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陈旧和单一的训练方法,无法满足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
这些方法往往注重量的训练,忽视了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改革方案:应引入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设备,提高训练效果。
其次,要注重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培养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同时,要注重训练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选拔机制问题中国竞技体育的选拔机制存在一些弊端,导致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无法得到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选拔过程中注重成绩和实力,忽视了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选拔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和不透明的问题,容易引发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
改革方案:应建立起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注重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给予有潜力的运动员更多的机会和关注。
其次,要加强对选拔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和公平。
最后,要建立起健全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励运动员积极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职业化问题中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问题也需要进行改革。
一方面,竞技体育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导致运动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
举国体制的利与弊
![举国体制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05d51b9dec3a87c24028c4f4.png)
举国体制的利与弊潘明阳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
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举国体制的积极作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形成一个由各级体委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三足鼎立的刚性结构。
凭借这一体制的实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竞技体育的腾飞,确立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成为举世公认的体育强国。
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一体制保证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集最有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这一体制为一个体育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找到了一条最简便快捷,也最具有实效性的途径。
满足了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外部条件,实现了现代竞技体育所固有的政治功能,为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
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008北京奥运会,获总奖牌数第二和金牌数第一,谱写出奥运史上新的篇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包办体育。
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业,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又是管体育的主体。
举国体制对我国体育的利弊影响
![举国体制对我国体育的利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befbbdec1c708a1284a4496.png)
【 关键词 】 国体制 ; 体育 ; 举 竞技 利弊
刖 置
一
、
“ 举全国之力发展竞 技体 育 ” 的体制 为我 国竞 技体 育事 业带来 了举 世 瞩 目的辉煌 , 18 从 94年 洛杉矶 奥 运会 到 20 04 年的雅典奥运会 , 特别是 20 0 8年 的北京奥 运会 , 中国用 了 2 4 年的时间 , 便完成 了由体育“ 第三 世界 ” 身 于奥运强 国的伟 跃 业。但是 , 随着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体制 改革 的逐步 深化 和发 展 , 中国正式 成 为世 界 贸易 组 织 ( O) WT 的第 13个 成 4 员, 实事求是地审 视“ 国体 制 ” 举 这种 计划 经济 时期 的产 物 , 则发现其并非尽善尽 美 , 如只重社 会效 益 , 视经 济效益 ; 忽 强 调发挥体育的政治 功能 , 忽视甚 至削弱竞 技体育 的多元 化功 能; 过分依靠政府大包 大揽 , 管办不分 , 由此产 生 了同体育 并
举 国体 制 对 我 国体 育 的利 弊 影 响
2 17 南京晓庄学院体育 系 杜 星 11 1
【 摘
要】 0 纪 5 年代 以来形成 的中国体 育的举 国体制 , 自2 世 0 这一体制一直延续 了4 余年 , o 直至今 日。由于举 国体制对 中
国的体育发展 产生 了并将 继续产 生深远 的影响 , 因此 , 需要 对它有一个 比较彻 底 的 了解。本文主要通 过文献 资料法 对我 国体 育 管理 体制的类型和概念 以及举 国体制 的优 缺点等进行研 究, 结果发现举 国体 育体 制在我 国的形成有其特 殊 的环境 。 需要 的进一 步的优化 和提 高, 为我 国体育的可持 续发展奠定基础。
社 会 化 的 根本 性 矛 盾 等 等 。那 么 ,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进 在 程中 , 在后奥运时代 , 如何进 一步优化 举 国体 制 , 为我 国 的竞 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探 求道路。
浅谈我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问题
![浅谈我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70ba17227916888486d7bd.png)
浅谈我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问题摘要:体育体制改革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与重视。
近年来,国家也根据国内外体育发展环境的变化,随之做出了一些体制的调整,并颁布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在体制改革的程度、力度和范围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本文试图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作出相关的讨论,以求能够对其未来的改革方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体育举国体制职业体育发展改革建国之后,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原因,国家为了发展体育事业,颁布了一系列的体育发展方针和策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体制,即“举国体制”。
该体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时期,确实能够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对于当时体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的体育发展环境也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此情况下,“举国体制”也逐渐开始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症状”。
掌控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几十年的“举国体制”将何去何从,中国的体育体制应如何改,改革到何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的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1 “举国体制”的概念及其历史必然性一种体育体制的发展和形成有着其特定社会条件,并且在这种条件下对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和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在体育发展上实行“举国体制”,该体制最初从原苏联学习而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所谓的举国体制,是指将国家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动全国相关力量,包括物质和精神等资源,来有效地攻克某一项世界顶尖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从体育上看,就是将夺取世界大赛冠军作为其最高的目标,统一地调动全国相关力量,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意志等,来夺取良好比赛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够被我国所接受和采用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一方面,建国之后,政治封闭的中国要想发展体育事业,首要的选择便是向苏联学习和借鉴体育发展经验,同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国家,“举国体制”在中国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及思考
![“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5fded56312b3169a451a430.png)
国体育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 ,集权于体委 ,对体育实行独 基础条件差、经济下发达的现实 ,使得政府办竞技体育在财政上 家领导和管理的模式。建国以前战争年代的管理 习惯的延续 ,建 不堪重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 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无法有效地满 国初期国际上 的封锁 ,增强国民凝聚 力的需要等因素的共 同影 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政府包办造成竞技体育的发展 响,便产生 了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 。简言之举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脱节 。众所周知 ,体育具有两重性 :其一 , 国体制的产生是在整个国家处于完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这是由体育政治、教 体制条件下的必然。这种国家宏观管 、办体育的制度具有相当积 育、社会功能决定的 ;其二,体 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这是 由 极的历史意义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举 国体制为集中人力、物 体育的经济功能决定的。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 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置,来保证部分重点项 目的 的,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过分 强调其政治功 形成优势,攻击尖端 ,来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使得作为整体 能 ,必然会限制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和拓展 , 的中国体育树立 了在国际体坛的形象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 自尊心 因此也必须排斥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从而给竞技体育带来了
示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高速度,证明了举 国体制对我 国竞技体 大项 目或大项中的/ 目,势必放松或放弃一大批人 民群众已经 J 颂
育发展的高速度,证明了举 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作 或正在开展的运动项 目。这样,脱离了社会经济 、文化的活动基 用,实践证明其具有资本主义国家 ,例如美 国、 日本等 国所采用 础,变成 了社会的特殊产物 ,导致了我国体育运动生活颓变。体 的分散体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袁伟民同志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 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在社会上难以受到重视 ,失去了活力 ,失去
举国体制利大于弊 一辩陈词
![举国体制利大于弊 一辩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d664cb0902020740be1e9b4a.png)
谢谢主席。
今天我们针对举国体制的利弊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究竟孰是孰非,我方认为首先要从举国体制的定义说起。
所谓的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
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对此我方心生疑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真的就是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吗?我方对此持否定态度。
对于举国体制的利弊问题,我方观点认为:举国体制弊大于利。
理由如下:一,举国体制有历史局限性,现阶段已不适合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存在有着历史和环境的因素,“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我们承认由于举国体制的存在使得中国的体育事业得以飞速发展。
但是放眼于以市场化为主流的今天,我们必须看到举国体制已经不再符合现阶段体育事业的发展。
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政府包办体育、机构运行高度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资金来源高度依赖于计划手段和政府财政投入、体育人才难以合理流动、运动员退役和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这些都是举国体制在当下实行所带来的弊端,这已经是在说明举国体制已经不适合当今的社会形态。
二,举国体制限制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举国体制是在维护和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大量运动员牺牲自己接受普通国民教育的权利换来的。
举国体制衍生出以国家队为龙头的“一条龙”式训练体系,这种体系成材率较低,很多基层人才培养粗放,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优势项目上,人才浪费;而弱势项目,又资源不足。
即使是有些运动员有所成绩,其根本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前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以搓澡为生,生活窘迫,生计艰难,让人再次看到了举国体制下体育的弊病与尴尬。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全民体制的思考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全民体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bdfd4e6172ded630b1cb623.png)
据 国家体 育改革 的方针 ,提 出逐 步向全民体制过 渡的建议 。
关键 词 :竞 ̄4 *- g; 举国体制; 全民体制
中 图分 类 号 :G 8 1 2 .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1 3 0 0( 2 0 1 3 )0 3 — 0 0 1 4 — 0 6
Ab s t r a c t : I n Ch i n a ,t h e h i g h—l e v e l t r a i n i n g o f c o mp e t i t i v e s or p t s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a wh o l e—n a t i o n s y s t e m ,wh i c h h a s p l a y d e a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mp e t i t i v e s p o r t s a n d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a t h l e t i c p e r f o r — ma n c e .As Ch i n a h a s e n t e r e d t h e s t a g e o f s o c i a l i s t ma r k e t e c o n o my ,t h i s wh o l e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h o ws ma n y i n s u r — mo u n t a b l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I n o r d e r t O d e e p e n t h e r e f o r m i n s p o r t s ,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s t r y i n g t o p u t f o r wa rd s o me t h o u g h t s a n d s u g g st e i o n s o f t r a n s i t i o n{ o m r t h e wh o l e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o t h e ll a —p e o p l e ys s te m . Ke y w o r d s : o mp c e t i t i v e s or p t s ;wh o l e — —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l l — — p e o p l e s y s t e m
浅论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利与弊
![浅论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39f29210a6c30c2259019efb.png)
比赛运动 的好 成绩的工作体 系和运行机制 。 对我 国竞技体育实 育作 为一项社会 主义 公益 事业 ,在过多强 调其政 治功能 的同
行举 国体 制的利与弊病 ,我 从以下几 点进行综述 。 时,必然会 限制 竞技体育 的经 济功能和娱 乐功 能的发挥和拓 展 ,因此也必然排斥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 ,从而给竞技体育
1 、“ 举国体制 ”对竞技 体育 发展的积 极影 响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 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带 来 了诸 如 国家 负担 过 重 ,经 费 投 入 不 足 ,缺 乏 动 力 机 制 和 约 也是展示国家科技、经济 、文化 的重要 窗 口。建国 以来 ,特别 束机 制 等 弊 端 。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 , 在邓 小平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 育 了数千年华夏文 明的中华大地发生 了前所未有 的伟大变革 , 国恢复 了与 国际奥委会 的正 式关 系,重返奥林 匹克大家庭后 ,
都是地方培养输送 的,没有 “ 举 国体 制” 、全 国一盘棋 的优势 , 复举国体制 ,以提高成绩 ,俄罗斯奥运会成绩下 降很重要 的原
就 没 有 体 育 事 业 的更 快 发 展 。
因是废除了举国体制 ,要知道 ,前 苏联 及 9 O年代俄 罗斯体育
2 、“ 举 国体制 ”在我 国竞技体育发展 中的矛盾和不足 。
域或 国家级特别重大项 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体育 中,
众所 周知,体育具有两重性:其一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是 由体育 的政 治、教育 、社会功 能决定
就是 以世界大赛 的冠军 ( 特别是奥运会 3为最高 目标 ,统一动 的;其二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这 是由体育 的经 济功能决 举 国体制 ”是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发展起来 的,竞 技体 员和调配全 国有关 的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 ,来夺取 定 的。“
举国体制下的弊病与尴尬
![举国体制下的弊病与尴尬](https://img.taocdn.com/s3/m/fad96a0c581b6bd97f19ea3c.png)
举国体制下的弊病与尴尬
前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以搓澡为生,生活窘迫,生计艰难,让人再次看到了举国体制下体育的弊病与尴尬。
(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一个全国冠军,在常人看来应该是伴随着各种荣耀与名利的角色,何以从鲜花与掌声中落魄至此?归根结底,在于举国体制下搞体育的诸多弊病。
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完全是以功利主义为驱动力,为竞技体育为导向,以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人的发展而拿金牌为目标。
这样的发展模式,就是让运动员从小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吃、喝、拉、撒、睡由国家全包,一切为了金牌,而全然不顾运动员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而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背离了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运动员除了运动技能别无所长,因此才有了全国冠军以搓澡为生的尴尬结局。
笔者并非反对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提升国家荣誉与民族尊严之所在。
然而搞竞技体育,不能以牺牲人的发展为基础,不能一切以夺金牌为目标,而是要在发展体育的同时,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否则,培养出的就是只懂体育,而缺乏自理能力,甚至不知飞机票可以打折的“运动天才”,更有甚者急功近利,践踏体育道德与人文精神,如孙伏明事件,孙英杰事件。
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体育化路子值得借鉴。
运动员大都来自大学,都有各自的职业,退役后也能凭一已之力。
清华大学的胡凯与刘青等人的成功模式值得推广。
08奥运可以说为举国模式的转变带来了重要契机,但愿诸如邹春兰之类的事件再也不要重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役再就业
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大量运动员牺牲自己接受普通 国民教育的权利换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 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 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54%, 大学本科水平占1.72%,运动 为不能胜任工作,90%被退回的事情。这些都说明,运动员 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学训矛盾、经费不足、九年义务教育 重视不够和质量不高、 “有水平没文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运动员普遍缺乏职业技能,退役后继续上学和再就业仍 存在较大困难。
管理缺陷 1952 年11 月15 日,国家体委正式成立,它是国务院下属的负 责统一领导和监督管理全国体育事业的正部级政府机构。而 后,全国县以上的政府机构都相继成立了各级体委。至此,集 权于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和管理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架“全国一盘棋”“组织 一条龙”“训练一贯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赖以 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 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也日益暴露出来。 1.政府包办体育。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 段管理体育事业,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又是管体育的主 体。这种“管办不分”的体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下的体育高度 社会化和产业化要求背道而驰。
曾在北京亚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 无差别级冠军,并打破了亚洲 纪录的才力,无论如何也不会 想到自己会因为贫困而死。他 曾拿到过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 多个亚洲冠军,运动生涯可谓 春风得意。在1997年的八运会 预赛上,因为旧疾复发而被迫 退役后,一切都变了。他不得 不去辽宁体育总局保卫处给学 院守大门。2003年时,年仅33 岁的才力,便因为贫困没钱治 病而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中国足球
足球,世界第一大运动,但是为什么拥有13亿的中国就搞 不好足球呢?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组长吴齐曾经表示,中 国足球运动有六大问题:第一,领导班子严重腐败,把联赛作为 捞钱手段,把球场变成了赌场。“现在不仅中超、中甲有,赌 球甚至渗透到女足比赛、青少年比赛。”第二,足球从业人 员职业道德教育严重缺失。很多球员比赛就是捞钱,俱乐部 管理中的问题更多。第三,职业联赛乱象丛生,行业风气污浊 。第四,足球运动整体水平严重下降,广大群众非常不满意。 第五,青少年足球基础严重萎缩。职业化初期有注册青少年 球员65万人,现在不到7000人;足球学校最多的时候有450多 所,现在只有几十所了。第六,职业足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制 度严重滞后。
重国家轻个人
举国体制由于强调国家荣誉而忽视个人利益,但是在职业化、 市场化和个人化程度都很高的运动项目上,举国体制仍然存在 诸多弊端。
以网球为例,对于举国体制而言,其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金牌 思想,以出成绩夺金牌为主要目的,不论金牌的“含金量”如 何。而网球运动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则强调球员的奖金收入与成 绩息息相关。
1984年许海峰射击夺冠,8年后王义夫再夺冠
工资待遇
提到工资待遇我们往往会想到姚明,刘翔这些体育名人的收入,确实, 姚明连续8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收入排名第一,年收入高达3亿之多,但 是实际到姚明手中的钱远远没有这么多,他要缴纳43%的个人所得税和 10%的养老金,此外还要上缴给中国篮协5%(税后),付给经纪人团队4%。 刘翔是举国体制重点培养的结果,在收入的分配上,刘翔个人占一半, 而教练员、中国田协、地方体育局参与分配另一半。郭晶晶的收入一半 要上交。这些运动员辛辛苦苦,但是收入却要受国家管制。 中国体育不只是有姚明刘翔这些体育名人,还有大批默默无闻的运动员 们。与姚明高收入相比,他们的收入缺少的可怜。2005年,北京城建女 足中1987、1988年龄段队员的平均工资为800元到1000元/月,更小的队 员基本上只有400多元。 国家男排主教练邸安和:我一个月工资,各方面费用加津贴大概1300元 ,所有的费用都在里面,我们运动员的工资还要低,运动员工资八百多 块钱…
举国体制的弊端
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举国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重视。
昂贵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总局的事业费从每年30亿元上涨到了每年 50亿元.按此计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花费了200亿元.如果中国队在 雅典获得30枚金牌(事实上得了32枚),那么每枚金牌的成本就差不多是7 亿元,"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 而对于缺口依然存在的国家教育,科研,社会保障等经费来说,一枚金牌的7 亿元也同样不可忽视.7亿元可以干什么?7亿元可建造3500所希望小学, 挽救35万儿童避免成为文盲",4年备战雅典奥运的200亿元,"足够组建一只 现代化的舰队",10多年来的体育经费360亿元,则"足够搞两个载人飞船的 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群众体育司,竞技体育司,体育经济司等11个司局级 单位,还有体育科研所等事业单位,以及数十个国家队.这个复杂的系统,承 担着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开发体育市场等多项任务.仅 每年对全国各级业余体校和体育运动学校的投入就在15亿元左右,无法想 象其会将全部50亿元的事业费都投入到奥运金牌项目中.
除了奖金,“荣誉”是职业网球的关键词。在四大满贯夺冠的球员都可以 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冠军奖杯上,取得过伟大成就的球员退役后还有机会进 入网球名人堂得到广大球迷的崇拜。但这又与举国体制相悖,因为其强调 的是国家荣誉而不是个人成就。李婷/孙甜甜在奥运会上代表的是中国, 金牌也是为中国队夺得的金牌,而费德勒参加大满贯却是为了让自己的职 业生涯更加辉煌。 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网球团体预赛与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时间相撞,结果 李婷、李娜、孙甜甜、郑洁、晏紫还有彭帅这些已经在国际打出名堂的金 花集体回国代表各自省队参赛。放弃拥有过百年历史、地位崇高的四大满 贯而参加一个不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运动会,对于职业选手来说简直 不可思议,然而这又是举国体制导致的必然结果。
中国获得北京奥运会蹦床比赛冠军,就是举国体制优势的最佳体现。 蹦床项目2000年进入奥运会,那时中国还没有蹦床运动员,但这个项 目在欧美已经非常普及了。原国家体委在全国展开大集训,从有相似 性的项目选择转型过来的运动员进行培养。后来国家成立集训中心, 仅仅用了10年左右时间就培养出何雯娜这样的奥运冠军。国家蹦床队 教练胡星刚说,这个“奇迹”是举国体制训练的结果。
2.机构运行高度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在“举国体制”下 ,体育事业主要依靠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政策、文件、指 示等手段来维持其运行,这显然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小 政府,大社会”是不一致的。 3.资金来源高度依赖于计划手段和政府财政投入。中央与 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和财政拨款对体育发展提供各级体 育部门的行政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国家与省市两级专业 运动队的训练比赛经费及运动员薪金福利、体育训练比赛 场馆建设经费等等。这造成了体育事业在资金上对国家和 政府的严重依赖,抑制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使得整个 体育系统的发展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发展要求与资金不足 的矛盾日益突出。
郭萍在9岁便 开始练体育, 包括女子中长 跑和马拉松等 项目,她都曾 涉足过。因为 超强度的训练 ,导致她的脚 趾几近残疾。 连她的父亲, 都要为了一个 月500块钱去 煤矿开工,生 活窘迫可想而 知。
本人下岗吃低保,将近 80岁的老母亲还要出门 捡垃圾维持生计,儿子 因为没钱而被迫辍学, 刘泽兵曾靠一只独臂为 中国勇夺残奥会游泳冠 军,而现在他的生活却 是如此惨淡。即便在得 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之 后,一家几口人每个月 的总收入也不会超过 1000元。
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 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 (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 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 机制。
第一届城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冠军的李朝辉无钱看病
前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 梅,因生活贫困摆地摊 ,还欲卖掉自己的所有 奖牌。长期来她同丈夫 都没有工作,还要拉扯 孩子和交房租。无奈之 下,艾冬梅只能选择来 摆地摊。尽管对自己赢 得过的奖牌有着千般不 舍,然而艾冬梅却没有 丝毫的办法,只能打起 了自己奖牌的主意。
中国网球重点放在了女双上,在国际重点赛事上,中国选手基 本都是以固定组合参加比赛,由于常年在一起训练默契度高才 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但是就奖金而言,今年澳网男女单打冠 军可以收获高达220万澳元奖金,但是双打冠军组合只有45万 澳元,两人平分之后几乎只有单打冠军的1/10,就是这1/10运 动员也得不到全部,奖金有国家支配。
中国体育反思
冠军李娜
北京时间6月4日21时,2011年法国网球公 开赛女单冠军争夺战,6号种子中国金花 李娜以6-4、7-5连下两城,2:0战胜卫冕冠 军5号种子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创造 了历史,成为第一位站在法网冠军领奖台 上的中国选手。与此同时,李娜个人排名 上升至第四位,在创造个人最佳的同时也 追平了日本名将伊达公子此前所保持的亚 洲纪录。李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法 网冠军。对世界网坛而言,李娜的横空出 世,填补了大满贯奖杯上没有亚洲人名字 的缺憾;对中国体育而言,李娜的破茧成 蝶,为建设体育强国的艰辛征程注入了新 的动力。然而在全民运动,举国体制的大 背景下,李娜的成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反 思。。。
中国选手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夺冠
少数人的运动
为了国家荣誉,中国在某些运动项目上确实培养了一些冠军选手,但是一些运动 在国内普及度远远不够。 女足这个项目,我们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很快,我们就被世界遗忘,而眼 看着日韩这些近邻的崛起,目送美国、德国这些曾经不相上下的对手远离我们的 视线。现在再看中国,足球运动的人数有多少,足球运动场地有多少?与国外比 较,不难发现我们落后的原因。 男女排全国的注册人数均不足1000!如此怎能持续在亚洲在世界立足? 在其他一些项目上,我们依然有同样的尴尬,在东南亚某些小国参赛队员的职业 一栏中不乏僧侣、销售员、国家公务员这样的纯业余选手,而他们之中也不乏高 手。而我们的射击队一旦遭遇“明星运动员结婚生子”的尴尬,竟然就在金牌数 目上严重缩水。 奥运冠军不是一个国家全民的缩影,他们只是一批被训练出来的,去赛场上争面 子、养养眼的特殊人以举国体制来培养奥运冠军,并不能显示我们国家有多富有 看看人家瑞士、瑞典 甚至沙特阿拉伯就知道了真正的富国 他们可以不是最专业的 甚至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职业 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热爱这项运动在美国有25万人从 事花样滑冰 在日本有几百个花样滑冰俱乐部 而我们呢? 奥运过后,双人花滑两队选手面临或退役或半退休状态而等待我们的是后继无人 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