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文 对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探究
_大熊猫胃肠道中消化酶活力的分析_大熊猫胃肠道中消化酶活力的分析
大熊猫唾液以及直接采集的胃肠道液体样品以 3000 rpm 于 4e 离心 10 m in, 上清液分装备用; 胃肠 道内容物样品和肠道根据样品情况和分析指标采用 以下不同的处理方式。
大熊猫 / 秋秋 0小肠用生理盐水洗净, 用玻片刮 下肠粘膜, 称重, 加 2倍体积生理盐水 ( V /W ) 后匀 浆, 3000 rpm 离心 15 m in, 上清液分装, 用于测定二 糖酶活力; 大熊猫 / 二丫头 0幼仔胃肠道分别用生理 盐水冲洗, 同上离心后分装备用; 肠粘膜处理同上, 用于测定二糖酶活力。大熊猫 A肠道内容物由于太 干, 无法直接取样, 故挤出内容物, 加等量 ( V /W ) 生 理盐水, 充分混合, 同上离心, 上清液分装。肠道粘 膜处理同上。小熊猫胃肠道处理方法同大熊猫。 1. 3 分析方法
表 1 大熊猫和其他动物胃液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比较
T able 1 Comparison of stom ach protease and amy lase activ ity
betw een giant panda and other anim als
动物 A n im al
淀粉酶 ( U /
肠道粘膜中二糖酶 ( 蔗糖、乳糖、麦芽糖酶 ) 活力 按照 Dahlqvist( 1964) 的方法测定, 缓冲液 pH 6. 0, 用 血糖试剂盒测定反应后释放的葡萄糖量, 以每分钟 分解 1 Lm o l二糖的酶量为 1个单位。唾液 中蛋白 含量采用 B radford ( 1976) 的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 白 为标准。 1. 4 主要仪器和试剂
大熊猫主食竹、粪便及血清中的短链脂肪酸的测定及分析
野生动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1, 42 (1) : 029 -036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扌艮http : //ysdw. paperopen, com大熊猫主食竹、粪便及血清中的短链脂肪酸的测定及分析吴海兰1#李才武2#李果$潘欣“邓雯文$张贵权2何永果$黄炎$张和民$邹立扣'(1.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610059;2.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都江堰,611830;3.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成都,611130)稿件运行过程收稿日期:2020-06-30修回日期:2020-08 -15发表日期:2021 -02-10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苦竹;粪便;血清; 短链脂肪酸Key words : 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 Bitter bamboo ;Feces ;Serum ;Short-chain fatty acids中图分类号:Q95; Q946. 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10 - 1490 (2021) 01 -029 -08摘要: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苦竹、大熊猫粪便及血清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
对样品进行衍生化预处理、萃取,并进行GC/MS 快速分析。
样品中的12种SCFAs,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2-甲基丁酸、戊酸、2-甲基戊酸、4-甲基戊酸、正己酸、正庚酸得到鉴定并准确定量。
结果显示,苦竹中的短链脂肪酸在其不同部位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短链脂肪酸与粪便中的基本一致,均以 乙酸、甲酸和丙酸为主;血清中的短链脂肪酸以甲酸、乙酸、丙酸为主。
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苦竹中短链脂肪酸对大熊猫肠道和机体发育所产生的生理作用,能维持不同年龄个体肠道功能的平衡性和完整性,以及提高雌性泌乳期的产奶量和体重。
大熊猫肠道菌群功能及代谢物的分析
大熊猫肠道菌群功能及代谢物的分析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备受人们的喜爱和保护。
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其与大熊猫消化、营养代谢等方面的关系。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特点大熊猫是素食动物,以竹子为主食。
不同于其他草食性哺乳动物,大熊猫的肠道长度相对较短,而且不像反刍动物一样有专门的胃室。
因此,大熊猫在消化竹子时需要依赖肠道内的微生物来完成。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熊猫肠道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主要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链霉菌门、放线菌门、古菌门等。
其中,以厚壁菌门为主,占据了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绝大部分。
二、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功能大熊猫的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对于大熊猫的生理和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难消化的植物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供大熊猫利用的低聚糖和单糖等简单物质。
其次,微生物菌群还可以参与大熊猫的氮循环过程,将竹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等物质,在大熊猫体内合成蛋白质和其他氮化合物。
此外,微生物菌群还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植物雌激素等物质,对大熊猫的生理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大熊猫肠道菌群中重要代谢物的分析除了上述的功能以外,大熊猫肠道菌群还会产生一些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例如,梭菌属菌株分解纤维素时会生成丙酮酸、乳酸等有机酸,可以作为大熊猫肠道内微生物代谢物的重要来源。
此外,微生物菌群还可以合成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如芳醇、芳香醛、芳酸、芳香酮等,这些物质对于维持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平衡、保护大熊猫肠道黏膜健康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综上所述,大熊猫肠道菌群对于大熊猫的消化、营养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植物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将其转化为可供大熊猫利用的简单物质,同时还能合成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对大熊猫的生理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更进一步地,大熊猫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研究,为认识和探索大熊猫肠道内微生物的多种功能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大熊猫和川西猕猴胃肠道寄生虫研究(精)
大熊猫和川西猕猴胃肠道寄生虫研究英文题名 Study of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from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and Rhesus Macaque (Macaca MulattaLasiotis) 关键词西氏贝蛔虫; COXⅠ; COXⅡ; Bs-Ag3基因; 克隆表达;川西猕猴; 胃肠道寄生虫; 塞拉菌素; 英文关键词 Baylisascaris schroederi;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Bs-Ag3 gene; Protective immunity; COX I gene; COX II gene; co-evolution; rhesus macaques;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selamectin; 中文摘要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大熊猫属世界濒危物种,川西猕猴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胃肠道寄生虫是这两种动物体内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寄生虫。
在大熊猫寄生虫病中,蛔虫病是严重威胁大熊猫种群的主要寄生虫病,野外大熊猫的蛔虫感染率可达50%-100%,是导致野生大熊猫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动物蛔虫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是开展蛔虫生物学及防治等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对寄生于大熊猫蛔虫的分类地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过去对动物蛔虫的分类鉴定主要依赖于形态与生物学方法。
由于宿主与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遗传变异,传统的形态与生物学分类研究方法在一些蛔虫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中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长期以来,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蛔虫病的防治均以药物驱虫为主,但驱虫药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因此也需要研究新的防治技术。
为了更好地防治野生动物蛔虫病,本研究扩增出了大熊猫和小熊猫等8种野生动物蛔虫线粒体基因(COXⅠ,COXⅡ),从而为以形态学为基础的传统分类提供DNA分子水平的依据。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爱护动物的象征之一。
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饮食的大熊猫,它们通常在野外寻找的食物只有不到20种,其中绝大部分是竹子。
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对熊猫的健康和适应竹子饮食至关重要。
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指肠道中包含的微生物及其基因组成的群体。
在熊猫肠道中,主要存在四个菌属,即乳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放线菌属。
其中双歧杆菌占据了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的主导地位,占总细菌量的90%以上。
双歧杆菌是一种能够发酵纤维素的厌氧菌,可以将竹子中的纤维素分解成糖类,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此外,双歧杆菌还可以合成一些熊猫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
这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熊猫适应竹子的饮食,并保持肠道的健康。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在维持熊猫的健康、适应竹子饮食和保持营养平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熊猫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便秘症患者,而双歧杆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的功能和排泄。
同时,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的乳酸菌可以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免疫力。
另外,双歧杆菌还可以通过调节熊猫肠道的pH值,防止有害菌的滋生和繁殖。
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熊猫常常会患上肠道疾病,如熊猫突发肠炎症、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衡有关。
根据一项研究,熊猫突发肠炎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双歧杆菌的比例显著减少,而某些有害菌的比例明显增加。
因此,研究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熊猫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总结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是熊猫适应竹子饮食的重要保障。
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以帮助分解竹子纤维素、合成肠道内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维持肠道排泄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衡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更深入的研究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和其与熊猫健康的关系,对于熊猫的保护和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熊猫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布型的研究
大熊猫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布型的研究
杨贵波;陈茂生
【期刊名称】《兽类学报》
【年(卷),期】1995(15)1
【摘要】本文用PAP法对3只大熊猫胃底,幽门腺区、十二脂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五羟色胺,生长抑素,胃素,胆囊收缩囊,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抑胃多肽、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和内啡肽的IR细胞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大熊猫胃肠道粘膜上皮中具有前八种IR细胞。
对7年龄个体胃肠各段相对数量的比较和各段内分布情况的观察结果表明,除五羟色胺IR细胞在空肠分布较多外,大多数种类的IR细胞集中分布于幽门区和十二指肠,
【总页数】7页(P4-10)
【作者】杨贵波;陈茂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838
【相关文献】
1.中华竹鼠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布型的研究 [J], 杨贵波;王平
2.四指马鲅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 [J], 谢木娇;李加儿;区又君;温
久福;李活
3.两种爬行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比较研究 [J], 黄徐根;吴孝兵;张志强;张盛周
4.生长期籽鹅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J], 英若忠;张磊;刘湘江;张雷;杨隽
5.鱼类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 [J], 张金花;王树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大熊猫肠道微生态
的G c片 段 ,对 1SR A 基 因进 行 P R反 应 .把 带 有 较 高 解 链 温 度 6rN C G C片段 的扩 增 产 物 放 到 有 梯度 的尿 素 和 甲酰 胺 作 为 变 性 剂 的 聚炳 烯
◇ 职业教育◇
科技 困向导
21年第0 期 01 9
应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 究大 熊猫肠道微生态
鲍 楠 ( 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大连 大
【 摘
1 63 ) 0 7 1
要】 本文分析 了 究大熊猫肠道微生 态的传统方法 , 研 总结概括 了可以应用于大熊猫 肠道微生态研究的分子生物 学方 法, 并提 出只有
1G C 1 . + m0%含 量 的 测定 [ 2 2 3
不 同细菌 D NA有不 同 G C含量 的平 均值 . + 同种细菌菌株问 的差 异 不 大 于 5 同属 问种 的 差 异 不 超 过 1 % %. 5 测 定 f+ ) 1 G cmo%的方 法 主 要为热变性法 。 其原理为 : 天然 D A在 一定 的离子浓度 和 口 N H介质 中 不断加热变性 时 . 随着碱基之 间氢键 的不断打开 . 互补 双螺旋不断变 成单链 . 导致核酸碱基在 2 0 m紫外 吸收明显增加 . 6n 当双链 完全变成 单链后 , 紫外吸收停止增加 , 在热变性过程中 , 紫外吸收增加的 中点值 所对应 的温度为热变性温度(i T T ) m值就是通过升高温度使吸光度 n 增加来测定 的 , 细菌 D A中 G C含量越高 , T N + 其 m值也较高 。用此方 法能将不同种 的细菌 区别开 , 操作较简单 , 但分辨力不高 . 不能对菌株 进 行 区分 。 1 . 3变性 梯度凝 胶 电泳简 称 D G )] 梯度 凝胶 电泳 简 称 T G ) G E,温度 f 1 G E
熊猫的食物选择与食性的研究
熊猫的食物选择与食性的研究熊猫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动物之一,由于它可爱的外观和拟人化的行为而广受喜爱。
然而,很少有人了解熊猫的食物选择和食性。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熊猫的饮食习惯以及科学家对其食性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神秘的动物。
熊猫是肉食性动物,但它们膳食的95%以上是竹子。
熊猫的肠道和胃都是适应纤维素消化的特殊器官,能够消化大量的植物纤维素,并从中获得能量。
研究表明,熊猫每天需要消耗至少14公斤的竹子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虽然熊猫食用竹子的比例如此之高,但它们的食谱也包括其他的食物。
熊猫会食用一些植物,如竹笋、草药和水果,但这些植物只占其膳食的极小比例。
此外,熊猫也会时不时地食用昆虫、老鼠和小鸟等动物食物,以获得额外的蛋白质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素。
尽管熊猫已经成为竹子的代表,但科学家们还在研究不同种类的竹子对熊猫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种类的竹子提供的营养成分不同,甚至不同地区的竹子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比如,有研究表明,笋节类的竹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钙,而古竹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棕榈酸。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熊猫为何选择某些竹子而不是另外一些。
有研究显示,熊猫会更倾向于选择在其成长地区出现较晚的竹子,因为这些竹子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熊猫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可以依靠气味和味道来区分不同的竹子,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竹子。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熊猫的食谱和食物选择可能会受到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竹林的数量和质量正在发生改变,熊猫的食物供应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研究表明,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熊猫的营养状况和繁殖能力。
因此,了解熊猫的食物选择和食性对于保护这些动物和它们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熊猫的食物选择和食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可爱的动物,还可以为熊猫保护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努力保护熊猫和它们的森林家园,以确保这些珍稀物种的生存。
中科院专家揭开大熊猫饮食之谜
中科院专家揭开大熊猫饮食之谜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受到了世界各地民众的喜爱,也因此成为了传播和平和友谊的大使。
不过,数千年来,大熊猫独特的饮食习惯一直困扰着人类,比如它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又如何消化竹子。
最近,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谜题提供了答案。
负责该研究项目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魏辅文博士。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粗短而又简单,没有一般食草动物细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或发达的盲肠。
此外,在大熊猫的基因序列于2009年公布之后,他们还发现大熊猫消化道内缺乏一些帮助食草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是纤维性植物饮食的主要成分)的酶。
这让科研人员感到非常困惑,缺乏这些必要条件的大熊猫是如何消化竹子的呢?魏辅文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5000多个核糖体RNA序列,最终在大熊猫体内发现了多种消化道微生物,这对于解开大熊猫饮食习惯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以7只野生大熊猫和8只捕获的大熊猫的粪便作为样品,然后对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来研究之前未能发现的消化纤维素的共生体。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内确实含有微生物,而且和一些食草动物体内的微生物非常类似。
研究人员在大熊猫的粪便里一共发现了13种微生物,这些都有助于动物消化体内的纤维素,而且其中有了7种是熊猫消化道内独有的。
魏辅文称,“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人类迫使大熊猫吃竹子大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呢?来自华盛顿斯密斯国家动物园的一位熊猫饲养员尼可·麦克科(Nicole MacCorkle)称,一些科学家推测,随着古时候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大熊猫被迫迁徙到一些高山地区生存。
它们为了避免和一些肉食动物比如亚洲黑熊等进行竞争,最终逐渐习惯以竹子为食。
不过,尼可·麦克科也补充到,如果给大熊猫提供肉类食品,它们也会吃的,不过不会主动去索取。
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T e v m noe r l sge h w e t i pna a it - etnd us gst t n Gat d i c ti h aoe b i e t u t h h s a e n a n vy p w r r u e t wl is st i o t f d n w r cagd m e e e r d i , cntu o f o m u e ne f t e n o d t o it n h o e e h t ' e r h o w lf p v i s h bm o l k g ui n A mc eo g i i t , e-d io tt a bo i int i . iocl y c e le r s n o o e a n n r o s r o n a s c t d t iei l c eo g a bl c wl f c a pyioi l w e t h n sn m r cl i l a e l t t hs l c l hn e ta io o c a n t i l u e o g ay u h e cntuo o f d n cagd o Te br et ccu i r s osti f m u ne a . nm e o n r ocs e e itn o e h o l h u t f e o n ad c w e t Gat d ru e t wl hd m c m r bm o. re hn i pna r d i a a uh e bo Te o h e n a e n o d t t e o a h i f s et oocs li f o o t d etn h f r s dT e s it n n r cu w u n r h i so o te o fo. bd ti ec o d a f g i f i u o h a a ao v e b n
大熊猫肠道菌群的解析及其对食性和健康的影响
大熊猫肠道菌群的解析及其对食性和健康的影响一、前言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在世界上也备受关注。
大熊猫食性独特,主要以竹子为食,但竹子对于其消化系统的特殊要求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却长期困扰着研究者。
二、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大熊猫的肠道菌群研究历史较短,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研究显示,大熊猫肠道菌群基本包括4个菌门: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其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大熊猫肠道中的优势群落。
此外,大熊猫肠道菌群没有细菌属于Ruminococcus和Fibrobacter,这表明其肠道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植食性动物更简单。
而其肠道内有特殊的细菌,如细胞外多聚物酶子酵素和利益菌Lactobacillus,这些菌在消化肠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竹子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影响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关注竹子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影响。
研究表明,竹子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降解产生的产物为熊猫需要的营养素。
但是,竹子中还含有一些不易消化的物质,如硅酸盐等,长期食用过多,会给大熊猫带来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
四、大熊猫肠道菌群对大熊猫健康的影响大熊猫的消化系统非常敏感,长期的竹子饮食也会对其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大熊猫肠道菌群与大熊猫的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中的细菌通过合成某些有益物质,如细胞外多聚物酶子酵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大熊猫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大熊猫肠道菌群对其免疫系统也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状态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大熊猫免疫力下降。
五、结论大熊猫是一种王国动物,其肠道菌群对于其食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竹子作为其主食,对于大熊猫而言既是好处也是问题,在大熊猫保护的过程中,合理调控其竹子饮食量和质量,进一步研究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助于保护大熊猫的健康和生存。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大熊猫肠道微生态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大熊猫肠道微生态【摘要】本文分析了研究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的传统方法,总结概括了可以应用于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并提出只有将分子水平的研究与传统的研究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生物学数据。
【关键词】大熊猫;肠道微生态;分子生物学0.概述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其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对保护这一珍稀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关于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比较传统,少有已广泛应用于微生态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的技术是从肠道分离微生物,进一步对其获得的分离物进行表型特征性状的测定和鉴定。
由于大多数肠道微生物目前还不能被分离培养,所以利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很难全面地反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而且传统的技术费时耗力,某些特性的测定精确性差,也不能表达分离物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而应用不依赖纯培养的分子生态学方法,可大大扩展对肠道分离物的鉴定能力,解决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方法是以微生物群落的总基因组DNA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群落中基因组DNA的种类和相对数量来反映其种类组成特征。
因此,对研究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和深入了解益生菌及其在肠道中的功能有着重大影响。
1.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其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而这些技术如果能够在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中得以应用,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
1.116Sr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1]16SrRNA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其核苷酸位点的变化具有种的特异性。
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先PCR扩增一模板DNA,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
测序后或人工解读,或使用测序数据分析软件包自动解读。
测序的正、反链序列经校正后可排列成一个一致序列。
例如,将被检分支杆菌的一致序列中的特征性序列和已知分支杆菌的特征性序列进行比较,就可以准确地鉴定这种分支杆菌。
探究动物的消化系统
探究动物的消化系统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保持其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有趣而神秘的领域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神奇的机制和奇妙的适应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究动物的消化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看动物的消化器官。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类型的消化器官,但它们的功能都是类似的。
一般而言,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以供给身体各个部分使用。
例如,人类的消化系统由牙齿、舌头、唾液腺、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牙齿用于咀嚼食物,胃用于分解蛋白质,小肠用于吸收营养物质。
其次,我们来研究动物的消化方式。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消化方式,以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草食动物如牛、羊等以植物纤维为主食,因此消化系统一般发达,胃和肠道较长,有助于消化纤维素。
肉食动物如狮子、猎豹等则以其他动物为食,因此消化系统一般较短而强大,以便快速消化肉类。
雪貂等杂食动物则具有中等长度的消化系统,适应各种类型的食物。
此外,动物的消化过程也非常复杂。
食物从口腔进入消化系统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逐渐被分解为更小的分子。
在此过程中,消化酶发挥关键作用。
消化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加速食物的降解并分解成更容易被吸收的形式。
例如,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以供身体使用。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动物的消化系统与其生存和繁衍的关系。
动物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没有健康的消化系统,动物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身体机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消化系统还与动物的繁衍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雌性动物在怀孕期间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良好的消化系统能够确保胎儿的发育和营养的供给。
总而言之,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它在动物的生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动物的消化器官、消化方式、消化过程以及其与生存和繁衍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和适应性。
大熊猫为什么可以消化竹子(大熊猫的消化系统竟然和老虎一样)
大熊猫为什么可以消化竹子(大熊猫的消化系统竟然和老虎一样)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它们的外表让人觉得它们是温顺可爱的毛绒玩具,但是它们其实是食肉目动物,和老虎、狮子一样,有着锋利的牙齿和爪子。
然而,大熊猫却不像其他食肉动物那样捕猎动物,而是以竹子为主食。
竹子是一种很难消化的植物,它们的纤维素含量很高,营养价值很低。
那么,大熊猫是怎么吃竹子的呢?它们的消化系统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和肉食动物一样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和肉食动物一样,都是由口腔、舌头、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组成的。
这些器官都适合快速地消化肉类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能量。
大熊猫的牙齿也和肉食动物一样,有着尖锐的犬齿和臼齿,可以撕咬肉块。
大熊猫的胃也只有一个,没有像牛羊那样有多个胃来帮助消化植物。
大熊猫的肠道也比较短,只有8米左右,没有像兔子那样有长达10米以上的盲肠来存储植物。
大熊猫靠微生物来消化竹子虽然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和肉食动物一样,但是它们却能够以竹子为生。
这是因为大熊猫体内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它们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
人类和大多数动物都缺乏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无法利用纤维素中的能量。
但是一些草食动物,如牛羊等复胃动物,却能够通过它们肠道内寄生的微生物来分解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等有用物质。
科学家通过对大熊猫粪便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了13种同科的细菌,这类细菌都能分解纤维素;其中7种则是大熊猫独有的。
另外,在大熊猫胃内还发现了两类纤毛虫,—前毛属和内毛属。
这些微生物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熊猫为了吸收更多营养而采取了一些措施虽然有了微生物的帮助,大熊猫仍然不能从竹子中得到多少营养。
与其他草食动物比较,大熊猫的消化道很短,也就意味着食物不能够在消化道里停留较长时间,被吸收的营养较少。
大多数草食动物能消化它们食物的80%,而大熊猫不足17%。
大熊猫的营养需求及饮食习惯研究
大熊猫的营养需求及饮食习惯研究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野生动物之一,世界上只有1000多只野生大熊猫存活。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有“国宝大熊猫”之誉。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
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这也是大熊猫的体型和消化系统进化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熊猫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下文将对大熊猫的食物、饮食习惯、消化系统和营养需求进行探讨。
一、大熊猫的食物大熊猫是以竹子为主食的,竹子含有大量纤维素,是大熊猫体内益生菌的优质食物。
大熊猫还会吃其他植物,如竹笋、树皮、杂草、果实等。
由于竹子的含水量较低,因此大熊猫每天需要摄取足够的水分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二、大熊猫的饮食习惯大熊猫是以夜间和黄昏时分活动为主的,它们通常会在晚上到山腰上寻找食物。
白天,大熊猫会睡觉休息,或到树上晒太阳。
大熊猫每天需要摄取约20公斤的食物来维持身体生长和维护,因此它们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寻找食物。
大熊猫会用前爪拍打竹子,将竹子上的叶子和枝条摇落,然后将它们放在嘴里吃掉。
三、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大熊猫的消化系统非常独特,它们在进食竹子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消化食物。
大熊猫的消化系统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胃,第二部分是肠道。
大熊猫的胃非常厚,可以容纳很多的食物。
当大熊猫吃下竹子后,竹子会被压在胃底部,然后在胃酸的作用下,竹子中的纤维素被微生物分解成糖类和蛋白质。
四、大熊猫的营养需求大熊猫的食物主要是竹子,竹子含有低热量、高纤维、低蛋白的营养特点。
大熊猫每天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因此它们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大熊猫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蛋白质是大熊猫身体生长和维护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大熊猫每天需要摄取约50克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的需求。
2. 脂肪:脂肪是大熊猫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能够提供大量的能量,为大熊猫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能量源。
大熊猫每天需要摄取约100克的脂肪。
关于熊猫的研究报告
关于熊猫的研究报告哎呀,说到熊猫,真的是谁见了谁都喜欢!你看看那对黑眼圈,笑起来那模样,简直萌得让人心都融化了。
每次看到它们摇摇晃晃的样子,心里就忍不住觉得,哎呀,真是个懒洋洋的小可爱啊!熊猫啊,它不仅是咱们中国的“国宝”,而且在全世界都特别有面子,别人一提起中国,第一个想到的往往就是熊猫,笑得那叫一个自豪。
咱们聊聊熊猫的生活吧。
你们知道吗,熊猫其实是吃素的,虽然它长得那么威风凛凛,看起来就像是个大猛兽,但它主要的食物居然是竹子。
竹子,你没听错!竹子!每一天它们得吃好多好多竹子,吃得不亦乐乎。
一只熊猫一天能吃掉30到40公斤竹子哦,听着就让人有点心疼——这么大一个家伙,居然只能吃竹子这么单一的食物,真的是太辛苦了。
不过,它们吃竹子也不挑剔,竹子从根到叶它都吃,能吃上一整天,简直是竹子界的“吃货”代表。
而且熊猫的胃可不是什么都能消化的哦,它的消化系统可是非常不“给力”的。
尽管它每天吃这么多竹子,可是能消化吸收的营养其实很少。
所以说,熊猫得花更多时间吃东西来补充能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它们总是看起来那么懒,懒得动,懒得玩,懒得社交,天天就像是个大懒虫,吃吃竹子,睡睡觉,悠闲自得,简直过得比我们还舒服。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提熊猫的睡觉时间了。
你别看它们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其实它们一天差不多要睡12到16个小时。
每次看到它们趴着睡觉,胖乎乎的身躯软趴趴地躺着,真是让人看得心生羡慕。
谁不想每天都能像熊猫一样,吃吃竹子睡睡觉,不用为生活发愁呢?不过你也不能觉得它们真的那么省力,毕竟它们也得保持体力,万一有一天竹子突然不好吃了,那可怎么办呢?哈哈,没那么容易就能放松呀。
除了吃和睡,熊猫偶尔还是会有点小活动的。
虽然它们看起来那么沉稳、那么呆萌,但实际上,它们也是有点小调皮的。
你看看它们有时候玩玩竹子,有时候还会在树上爬一爬,别看它们胖,身手还是挺灵活的。
你说这熊猫,它们的行动看似缓慢,实则是一种“懒散中的优雅”。
研学熊猫粪便_演讲稿
研学熊猫粪便_演讲稿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研学熊猫粪便”。
熊猫作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熊猫,科学家们创新性地采用熊猫粪便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发现。
首先,研究熊猫粪便可以了解熊猫的饮食习惯和消化情况。
熊猫以竹子为主食,它们的胃并不适合消化这种纤维质丰富的植物。
然而,通过分析熊猫粪便中的微生物群落,科学家们发现熊猫具有独特的肠道微生物,在消化纤维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这一发现为我们了解熊猫如何适应竹子的消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次,研究熊猫粪便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熊猫的生殖状况。
由于熊猫的繁殖力较弱,繁殖难题一直困扰着保护工作。
通过从粪便中检测雌性熊猫的激素水平,可以追踪其排卵期和怀孕状态,有助于科学家们掌握繁殖时间和繁殖成功率,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
此外,研究熊猫粪便还可以用于保护熊猫栖息地。
熊猫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
科学家们通过收集熊猫粪便,将其应用于农田和植物养殖中,有效推广了循环农业和土壤改良技术,保护了熊猫的栖息地而无需破坏其自然环境。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熊猫粪便来传播关于熊猫保护的知识。
熊猫粪便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材料,具有很大的科普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开展熊猫保护主题的科普活动,向更多人普及熊猫的生态、保护和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熊猫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研学熊猫粪便,虽然听起来有些奇特,但它却拓宽了我们对熊猫的认识和保护方法。
通过研究熊猫粪便,我们能够了解熊猫的饮食习惯、生殖状况,帮助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并通过科普活动传播保。
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助熊猫消化竹子
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助熊猫消化竹子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11(000)020
【摘要】国宝熊猫虽然看上去可爱,但毕竟它是熊,但食肉动物的它们为什么能消化竹子一直困惑着科学家。
近日熊猫吃竹子之谜终于被科学家破解。
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帮助熊猫消化竹子。
【总页数】1页(P28-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大熊猫消化竹子之谜将破解 [J], 童光来
2.大熊猫消化竹子全靠纤毛虫帮忙 [J],
3.大熊猫消化竹子之谜将破解 [J], 童光来
4.动物所等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J],
5.大熊猫为什么能消化掉竹子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文大熊猫变成食肉动物
作文大熊猫变成食肉动物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们以竹子为主食,属于植食性动物。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独特的适应策略,它们具有特殊的消化系统和牙齿结构,适应了以竹子为主食的生活方式。
如果大熊猫突然变成食肉动物,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大熊猫突然变成食肉动物会打破生态平衡。
大熊猫是竹林的主要食客,它们通过吃竹子来控制竹子的生长和繁殖,保持竹林生态的平衡。
如果它们变成食肉动物,就不会再依赖竹子,可能会捕食其他的动物,导致食物链的改变,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大熊猫突然变成食肉动物将面临食物资源匮乏的问题。
大熊猫是特殊的物种,它们需要大量的竹子来维持生活。
如果它们变成食肉动物,就需要大量的肉类作为食物来源。
然而,野生动物的数量并不足以满足大熊猫的需求,这会导致它们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进而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再者,大熊猫突然变成食肉动物可能会对其他动物造成威胁。
由于大熊猫通常性格温和、不具攻击性,其他动物可能对它们没有防备或逃避的能力。
一旦大熊猫变成食肉动物,可能会对其他生物形成威胁,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可能导致其他动物群体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大熊猫是我国独特的珍稀物种,其以竹子为主食已经成为它们的生态适应。
虽然想象大熊猫变成食肉动物会带来新的可能性,但从生态、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改变对大熊猫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应当保护和尊重大熊猫的天然生态特征,维护它们独特的生存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秘密
——对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探究
课程:身心健康的生理学基础
姓名:***
学号:*********
班级:会计11-1班
【前言】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在“身心健康的生理学基础”这门课程里,我可谓很好的重温了当年高一的生物课程。
以人体的八大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共和循环系统为线索,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科学知识逐渐在我的头脑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开始认识到科学的奥妙,也学会了一些科学知识,让我能够以科学的方式把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和美好。
在消化系统这一节中,老师由人体的消化系统联系到熊猫的消化系统,又讲述了自己在野外考察熊猫的故事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决定自己查找资料,更加深入的了解熊猫独特的消化系统。
【内容摘要】
大熊猫虽然是食草动物,却具有独特的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它们消化竹子的秘密是什么?它们有怎样特殊的生理活动?它们的粪便有什么特殊吗?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以大熊猫的消化系统构成、大熊猫如何消化竹子和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特点三个部分为主要内容,引用老师课堂所讲内容以及多方资料,对大熊猫独特的消化系统做出详细论述。
【关键词】
肉食动物纤毛虫基因序列排黏粪便疾病
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秘密
——对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探究(一)大熊猫: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
(1)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
大熊猫作为以植物为主食的动物,它却有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
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舌、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组成的消化道,以及肝脏、脾脏、胰脏等消化腺,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的消化道,单室胃,没有盲肠。
据专家解释,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而它的祖先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以及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从解剖学上讲,熊猫的牙就是肉食动物的牙,尖而长,适合刺杀撕咬。
肠胃也是肉食动物的肠胃,肠道短,一个胃。
标准草食动物的牙几乎都为粗而短的磨牙,肠道也很长,有些甚至有多个胃。
这是因为植物纤维被消化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草食动物消化系统也就进化得很长,以扩大食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好让它被完全消化。
熊猫那套消化系统其实更适合消化肉类。
从它的生理结构上看,它并不像其他同重量的草食动物那样,有纤细的体型,修长的四肢,善于长时间奔跑。
也不如大象一样,拥有巨大的吨位来使自己没有天敌。
熊猫体型浑圆,腿短,肉多,并不善于长时间奔跑,也没有巨大的吨位。
任何掠食动物都能吃它。
因此它如果是草食动物,早就不该存在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它和熊一样,本身就是掠食动物,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攻击性,是天生杀手,因此才能存活。
(2)历史的演变
但是,现在我们看见的这个无论从解剖学上,还是生理结构上都是肉食动物的熊猫却在吃植物。
有科学家猜测这是因为熊猫历史上经历过一段环境恶化的时期,远古人类人口增多,迫使大熊猫迁往高海拔地带。
很多动物灭绝了,熊猫没有足够的动物可以捕杀,于是改为吃植物,一直持续到现在。
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熊猫饲养员尼科尔•麦克科尔认为,
到达“新家”后大熊猫主要吃竹子,这样就不用和其它肉食动物比如亚洲黑熊竞争了。
尼科尔还说,如果给大熊猫肉,它们也会吃的,只是从不主动猎食而已。
(二)独特的消化系统:消化竹子的秘密
然而,作为在生理上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特征的大熊猫是怎样消化竹子的呢?科学家对此展开了研究。
(1)纤毛虫:消化竹子的秘密武器
近期,费立松、杨光友两位大熊猫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是大熊猫体内一种叫做“纤毛虫”的微生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草食动物之所以能很好的消化植物,因为它们的肠道比肉食动物更长,消化系统中还有能帮助消化植物纤维素的微生物。
在其内有一种有纤毛虫,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家们通过直接镜检和碘液染色镜检法对大熊猫进行原虫检测,在大熊猫胃内发现两类纤毛虫———前毛属和内毛属。
目前,“种”的鉴定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知5只大熊猫胃内纤毛虫的密度低于牛羊等复胃食草动物,据估计,大致是两个新种。
费立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食肉目单胃动物大熊猫的胃内发现纤毛虫,尚属首次。
这为探讨大熊猫对竹类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机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将对大熊猫消化生理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价值巨大。
”
“通过对比分析,肉食动物大熊猫之所以能够以竹子为主食,就是因为体内含有纤毛虫的缘故。
”杨光友对记者说,“我们虽然还不知道它是怎样发挥作用,促使熊猫消化掉那么坚硬的竹子,但我们会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揭开全部的秘密。
”
(2)特殊的基因序列
大熊猫不仅没有草食动物典型的消化系统,而且基因很独特。
2009年,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的测序。
研究发现,大熊猫缺乏可以表达出任何已知的可消化纤维素的酶的基因。
科学家推断,既然没有必要的酶消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纤维素,大熊猫的消化系统中一定有可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帮助消化,但是先前的研究没能找到这样的细菌。
新的研究中,科学家着重研究粪便中的基因序列。
研究带头人魏辅文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他说,这些粪便样本来自于7只野生大熊猫和8只捕获的大熊猫,比以往的粪便样本大得多。
魏辅文和同事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内确实有类似草食动物的细菌。
他们发现了13种同科的细菌,这类细菌都能分解纤维素;其中7种则是大熊猫独有的。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大熊猫不同的食谱以及独特的分类地位造成了它们独特的肠道内部环境,”魏辅文说,“因为和大多数草食动物不同,大熊猫在一个不同的分支上。
”
(三)大熊猫的消化系统特点
(1)排粘
排粘是大熊猫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黏液分泌是熊猫适应吃竹子所特有的正常生理现象,为消化道(食道、胃幽门部、小肠)发达黏液腺和空肠部分的杯状细胞所分泌。
这种黏液包裹於粪便之外,对加固粪团球形,减少粗纤维对肠壁机械刺激有保护作用。
在野外,由於大熊猫食竹量大,排便也多,黏液随包裹着粪便都排出去了。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当青粗饲料不足,精饲料特别是动物性饲料过多,可使肠道分泌的黏液累积於肠壁,天长月久,越积越多,形成了成块或成滩的黏液,并通过肠管急剧运动才排出。
形成了所谓的排黏现象。
大熊猫每次排黏5━200克不等,不定期,一年四季均有。
刚排出的黏液呈粉白色或乳白色,透明度好,较稀软,遇空气不久,透明度降低,色变暗,并变得富有弹性。
常在黏液中见到精料颗粒或寄生虫。
大熊猫排黏时腹疼痛,精神不隹,不爱活动,食欲减退或拒食。
排完黏液後便恢重活动,精神和食欲很快恢复到正常。
(2)疾病
在自然界生活的大熊猫因受到气候环境条件、采食方式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容易患很多疾病,其中寄生虫感染列第一位,消化道疾病列第二位,呼吸道疾病第三。
此外还有外科病、脏器疾病等等。
比如长期咀嚼质地坚硬的竹子导致臼齿就残缺不全、体况下降,蛔虫病、肠套叠等疾病也时有发生。
大熊猫生存的高山峡谷地带每年二三月气候寒冷、觅食困难,年老体弱大熊猫发病率增高,因此二三月是大熊猫生病死亡率最高的季节。
(3)特殊的粪便
大熊猫以竹子为生,除了能够消化,吸收竹子细胞内含物质外,由于缺乏微生物的消化能力,只能利用一部分半纤维素,排出竹节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分辨。
老师在课上就极其生动的向我们描述了野生大熊猫的粪便:由于以竹子为食,它们的分辨不仅不臭,反有一种竹子的清香。
然而圈养的大熊猫粪便则比较臭。
那是由于为保证圈养的大熊猫的营养,饲养员会有意给大熊猫添加一些高营养的水果或肉类等食物。
据另一位在秦岭平河梁保护区见到熊猫的粪便科学工作者描述,他是在林场领导的办公室的墙角见到了大熊猫的粪便。
“三个塑料袋里分别装着一块大熊猫粪便,透过塑料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粪便由竹叶和竹枝块组成,由于大熊猫的消化系统不好,竹叶和竹枝块基本上什么样吃下去,又什么样排泄出来。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熊猫也吸取一定的养分。
”
(4)吃得多,排泄快,不冬眠,少运动
竹子是低营养食物,为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大熊猫具备了吃得多,排泄快,选食优竹,不冬眠以及少运动、少消耗等特征。
大熊猫以高纤维竹类为主食,即使有了肠道菌群的帮助,仍不能从竹子中得到多少营养,因而食量很大,每天必须采食大量鲜竹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只能消化吸收所食食物细胞内的浸出物及部分半纤维素,食物在大熊猫消化道内仅滞留8±3 h左右。
一只大熊猫一天要吃20到30磅干粮,合9到14千克,但是只能吸收17 %的食物养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熊猫进化出了迟缓省力的生活方式。
为适应竹子这种“低营养价值”的食物资源,野外大熊猫就根据季节变化及相应竹子各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形成了一系列最优觅食规律。
人工繁殖大熊猫目前依然是个艰难的任务。
存活率很低。
(四)结论
大熊猫虽然是食草动物,却具有独特的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而且能够很好地消化竹子。
这归功于它们消化道内的纤毛虫等微生物和细菌。
大熊猫具有排黏等特殊生理反应,这与它们的消化系统也密切相关。
由于特殊的消化系统,熊猫的生存依然比较艰难,需要我们的珍爱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