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 法律责任
旅游法全文与解读

中华人民国旅游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国境的和在中华人民国境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旅游者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解读】:明确旅游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或旅行社有义务告知旅游活动的详细容,如路线、景点、住宿地点等。
第十条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应当得到尊重。
第十一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新旅游法全文及解读

新旅游法全文及解读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对旅游行业进行了全面管理和规范。
今年5月2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法》,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本文将对《旅游法》进行全文解读。
第一章总则本章规定了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重要地位、旅游的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等。
通过本章的规定,可以了解到旅游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政府对旅游业的态度和措施。
第二章旅游市场主体本章主要规定了旅游市场主体的类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旅游市场主体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导游、游客等,本章旨在保障旅游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规范市场秩序。
第三章旅游交通运输本章规定了旅游交通运输的管理和监管制度,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同时,本章还规定了旅游交通运输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旅游交通运输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旅游行程与合同本章规定了旅游行程和合同的规范,保障游客的权益。
主要包括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的内容、时间、费用,以及游客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第五章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本章规定了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和措施。
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是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标准和措施需要加强制定和实施。
第六章吸烟与文明旅游本章规定了旅游活动中的吸烟规定和文明旅游的要求。
吸烟和文明旅游是旅游行业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加强规范和宣传。
第七章法律责任本章规定了旅游行业中各市场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对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保障游客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新颁布的《旅游法》具有较为全面的覆盖面,其中包括旅游市场主体、旅游交通运输、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旅游法》的正式实施,将为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和监管措施。
同时,它也提醒广大游客在旅游中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失。
法律法规旅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年夏季,我国某知名景区因连续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景区内道路被阻断,游客被困。
事发后,景区管理部门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导致被困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此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游客及其家属纷纷要求景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1. 景区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1)安全保障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景区管理部门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在暴雨天气下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导致游客被困,存在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
(2)救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发现他人处于危险状态,未及时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案中,景区管理部门在游客被困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救援措施,导致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存在未尽救助义务的行为。
2. 游客的法律责任(1)游客自身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二条,游客应当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规定,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本案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景区天气状况,关注景区管理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避免因自身原因造成被困。
(2)游客对景区管理部门的投诉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九条,游客有权对旅游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
本案中,游客被困后,应及时向景区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三、案例处理结果1. 景区管理部门承担相应法律责任(1)赔偿游客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景区管理部门因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和救助义务,导致游客被困,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接受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六十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在旅游活动中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由旅游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 游客合法权益得到保障(1)游客获得赔偿通过法律途径,游客获得了景区管理部门的赔偿,弥补了损失。
旅游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课件(共25张PPT)《旅游政策与法规》

③ 制裁的种类不同。行政处分的制裁种类主要有警告、记过、 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的制裁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或暂扣许 可证或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可合并使用)。
景区的行政责任
① 景区不符合开放条件而接待旅游者的行政责任; ② 景区接待旅游者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的 行政责任; ③ 景区门票及收费项目违法的行政责任; ④ 景区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违法的行政责任; ⑤ 其他行政责任,如违法开发旅游资源、违法用人、行贿 或受贿等。
对违反《旅游法》规定的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会将其记入信用档 案,向社会公布。
5
(二)旅游活动中的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尚 未构成犯罪)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 法规、规章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 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处分和行政 处罚两种。
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区别如下:
① 针对的对象不同。行政处分针对的是行政机关(如旅游行政 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人员;行政处罚针对的是行政监督管理相 对人(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
6
(二)旅游活动中的行政责任
1.旅游经营者的行政责任
旅行社的行政责任
① 旅行社不具备经营旅游业务资格而非法经营的行政 责任; ② 旅行社超范围经营的行政责任,如未经许可经营出 境旅游业务、边境旅游业务; ③ 旅行社其他违法经营的行政责任,如违法用人、虚 假宣传、价格欺诈、合同违约、未履行安全义务、未 履行法定报告义务、行贿或受贿等。
法律补偿与法律制裁的区别:
安全出行旅游的相关法条

安全出行旅游的相关法条
摘要:
一、旅游安全的重要性
二、旅游安全的法律规定
三、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承担
四、提高旅游安全意识和遵守法律规定
正文:
一、旅游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娱乐的选择。
旅游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关系到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旅游安全对于旅游业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安全的法律规定
为了保障旅游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明确了旅游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旅游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承担
在旅游活动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报告、迅速救援、保护现场、调查取证、依法处理。
在责任承担方面,我国法律规定,旅游安全事故的责任应由相关当事人根据各自过错程度承担。
四、提高旅游安全意识和遵守法律规定
为了确保旅游安全,游客、旅行社、导游等相关方都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游客在参加旅游活动时,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注意自身安全。
旅行社和导游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内容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为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而制
定的相关法律。
该法规定了旅游行业相关的主要内容和规范,旨在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和合法权益的保护。
首先,旅游法明确了旅行社的资格和责任。
根据该法,旅行社必须具备相应的
资质才能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并且要承担责任确保旅游活动的安全和合法性。
这项规定旨在保护游客不受非法旅行社的欺诈和不安全旅游活动的影响。
其次,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者的权益保护。
根据该法,旅游者有权享受旅游活动
的安全、合法、有序和质量保障。
旅行社必须提供真实的旅游信息、遵守合同约定并保证服务质量。
如果旅行社违法或者未履行合同义务,旅游者有权要求赔偿或者解除合同,并且可以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再次,旅游法明确了旅游合同的要求和保护措施。
根据该法,旅行社和旅游者
之间的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提供真实的旅游服务信息。
如果合同违法或者严重损害旅游者的权益,旅游者有权要求赔偿或者解除合同,同时旅行社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旅游法还规定了旅游投诉和争议解决机制。
旅游者可以向旅游行政管理
部门投诉,要求调解或者进行仲裁解决争议。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确保旅游活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保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
该法的制定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者和旅行社应当共同遵守该法,并在旅游过程中保护各自的权益。
旅游法律法规

旅游法律法规旅游法律法规1. 介绍旅游是人们追求休闲与娱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
为了保护旅游者的权益、规范旅游行业的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旅游法律法规,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旅游行业的法律规定。
2. 旅游相关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法律,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明确了旅游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管理。
它规定旅游者有权享受安全、舒适、便利的旅行环境,有权了解和使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有权提出投诉和要求赔偿。
2.2. 《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是中国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对旅行社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法规,于1993年发布实施。
该条例详细规定了旅行社的注册条件、经营范围、责任和义务,以及旅行社与旅游者的权益和义务。
根据该条例,旅行社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资质,提供真实、准确和合法的旅游信息,确保旅游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2.3. 《旅馆业管理条例》《旅馆业管理条例》是中国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对旅馆业经营行为进行管理的法规,于2008年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旅馆的建设、执照登记、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旅馆提供安全、健康、文明、便捷的住宿环境,保护旅客的合法权益。
2.4. 《旅游者自愿购物条例》《旅游者自愿购物条例》是中国国家旅游局于2013年发布的,用于规范旅游购物活动的法规。
该条例规定旅游者有权自愿参与购物活动,但不得强制购物或以购物为前提限制旅游者享受其他服务。
旅游者在参与购物活动前必须获得充分的信息,并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购物。
3. 国际旅游法律法规3.1. 欧盟旅游法规欧盟旅游法规被用来统一欧盟成员国旅游行业的法律规定。
该法规包括了旅行社和旅游经营者的注册和运营要求,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旅游合同的规定等内容。
欧盟旅游法规的目标是保护旅游者的权益,促进欧洲旅游业的发展。
(完整)第五章《旅游法》

第五部分《旅游法》一、立法背景和框架(一)立法背景1982年国家旅游局曾着手起草旅游法。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旅游法列入立法规划,1991年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出旅游法草案。
八届全国人大以来,社会上要求制定旅游法的呼声进一步提高。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后,于2009年12月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23个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旅游法起草组。
2012年年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旅游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
草案二审稿充分吸收了初审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议,进一步完善。
2013年4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二)《旅游法》框架(1)规定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原则;(2)规定政府主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能;(3)规定各类旅游企业的行为准则; (4)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5)规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原则; (6)规定国际旅游原则;(7)规定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 (8)规定法律责任.二、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发展原则(一)立法目的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
(二)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
(三)立法原则第一个就是采取综合立法的原则。
5-1第二个就是注重旅游者权益的保障原则.第三个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原则。
第四个是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
(四)《旅游法》基本原则1、国家保护原则.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倡导健康文明环保旅游方式的原则4、旅游业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原则.三、《旅游法》的基本内容、主要法律制度及相关法律责任(一)基本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二)主要法律制度5-21、旅游综合管理制度(1)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2)确立了地方政府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和管理的职能;(3)整合投诉受理机构、投诉部门间转办、处理结果告知的旅游投诉统一受理制度.2、旅游者权益保护制度3、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制度(1)对各级政府安排资金提出要求,并明确了资金用途;(2)规定政府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定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4)政府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等必要的信息和咨询服务;(5)建立统一的旅游形象宣传推广;(6)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0.2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施行日期】2018.10.26•【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导游法规知识旅游法法律制度

导游法规知识旅游法法律制度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二章、旅游法法律制度第一节、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一、旅游者的权利(一)自主选择权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二)知悉真情权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三)严格履行权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四)受尊重权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五)特殊群体获得便利优惠权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六)救助保护请求权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
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二、旅游者的义务(一)五个应当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二)三个不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三个配合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
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五)出入境旅游者的“二个不得”出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滞留,随团出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
入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内非法滞留,随团入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
第二节、旅游经营活动一、旅游经营旅游经营者是指旅行社、景区以及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经营者。
旅游法律法规有哪些

旅游法律法规有哪些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监管。
旅游法律法规的存在旨在保护游客的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旅游法律法规。
旅游法旅游法是我国旅游业的基本法律,确立了旅游业的基本原则和政府的职责。
该法规定了旅游企业的经营许可、导游员的资格要求、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的经营行为。
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是对旅行社经营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规。
旅行社需要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明确经营范围和条件。
该条例规定了旅行社的责任和义务,如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质量监督机制等,以确保旅行社提供的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旅游合同法旅游合同法对旅游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旅游合同是旅游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游客权益的重要手段。
旅游合同法规定了游客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旅游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
旅游保险条例旅游保险条例对旅游保险的销售、承保和理赔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旅游保险的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旅途中的人身意外和财产损失的保障。
旅游保险条例规定了旅游保险产品的设计、销售和合同条款的要求,保障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
旅游法律责任法旅游法律责任法是对旅游经营者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赔偿的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旅游经营者在旅游业务中的违法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及游客因旅游经营者的过错遭受损失时的赔偿责任。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规定了旅游景区的质量评定和等级管理的要求。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是根据景区的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指标进行的评估。
景区等级的设定有助于游客选择合适的景点,提高旅游质量。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了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的要求和管理措施。
旅游安全法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旅游活动安全,预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三、旅游安全责任(一)旅游经营者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旅游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旅游活动安全。
2.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对旅游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对旅游者进行安全教育和提示,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
4. 制定旅游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6. 对旅游者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旅游者1. 遵守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服从旅游经营者的安全管理。
2. 配合旅游经营者进行安全教育和提示。
3.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 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旅游经营者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四、旅游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培训制度1. 旅游经营者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 旅游经营者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二)安全检查制度1. 旅游经营者应定期对旅游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旅游经营者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安全应急预案制度1. 旅游经营者应根据旅游活动特点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旅游应急预案。
2. 旅游经营者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报告制度1. 旅游经营者应建立健全安全报告制度,对旅游安全事故及时报告。
2. 旅游经营者应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旅游安全事故,并配合调查处理。
五、旅游安全监管(一)政府监管1.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旅游安全的监管,督促旅游经营者落实安全责任。
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推荐下载

时间:2013年10月14日地点:阶梯教室参会:全体教师主持:付亚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于2013年4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
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1]第二章旅游者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时间:2013年11月25日地点:阶梯教室参会:全体教师主持:龚波内容: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4)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二十八条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旅游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旅游业法律法规及政策一、概述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范。
本文将简要介绍旅游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旅游法律法规1. 旅游法旅游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旅游业颁布的综合性法律。
该法针对旅行社、旅游企业、导游、游客等主体,规定了旅游的管理要求、运营制度以及旅游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方面的内容。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也适用于旅游业。
旅行社、旅游企业和相关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遵守该法的规定,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3. 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旅游投诉处理办法为解决旅游纠纷,维护游客权益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程。
游客可以根据该办法要求旅行社和旅游企业提供赔偿或解决方案。
三、旅游政策1. 旅游发展规划国家每年都会发布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报告等文件,用于指导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旅游企业和从业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划和报告制定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
2. 旅游价格管理国家对旅游价格进行管理,防止过度涨价或低价倾销等不正当行为。
旅游企业需要依法报备价格,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 旅游合同管理国家对旅游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管理,旅行社和旅游企业需要合法签订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四、总结旅游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从业者应该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游客权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旅游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简要介绍。
具体详情请参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旅游法实施细则(3篇)

旅游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及相关部门,在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服务等方面实施。
第三条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旅游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维护旅游市场的法治环境,推动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章旅游市场管理第四条旅行社是从事旅游业务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具备良好的商誉和经营记录;(三)有适当的经营场所;(四)有合法注册资本;(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六)其他法律、行业规定的条件。
第五条旅行社应当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提供的旅游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第六条旅行社应当告知旅游者有关入境、出境、入境、旅游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并提供咨询和帮助。
第七条旅行社应当明确旅游合同的约定事项,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旅行社应当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提前告知旅游活动的最低成团人数,如不达到最低成团人数,应当及时通知旅游者并退还已支付的旅游费用。
第九条旅行社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和标准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确保旅游者的正常行程和住宿。
第十条旅行社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旅游者的投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十一条旅行社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购买旅行社责任保险,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旅行社应当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旅游者的安全。
第三章旅游投诉处理第十三条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工作机制,提供便利的投诉途径和高效的投诉处理程序。
第十四条旅游投诉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一)旅行社服务不规范;(二)旅游行程变更或取消;(三)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等权益受损;(四)旅游费用纠纷;(五)其他与旅游有关的合法权益受损。
旅游法内容包括

旅游法内容包括
旅游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而颁布的法律法规。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法规定,旅游企业必须依法经营,不得违规竞争,不得欺诈、虚假宣传,不得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同时,旅游者也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和旅游规章制度,不得扰乱旅游秩序。
第二,旅游合同。
旅游法规定了旅游合同的内容和签订方式,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签订的合同应当明确旅游项目、服务内容、价格、付款方式等,并应当保障旅游者的权益。
第三,旅游者权益保护。
旅游法规定旅游企业应当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文明的服务环境,对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负责,并应当为旅游者购买旅游意外险和责任保险,以保障旅游者的权益。
第四,旅游投诉处理。
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者投诉的渠道和处理流程,旅游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合法地处理旅游者投诉。
第五,旅游行政管理。
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行政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旅游行政机构应当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旅游法是保障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保护旅游者权益的重要法规,对于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旅游侵权责任法律制度

旅游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其员工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旅游侵权责任的确定。
第三条旅游活动中的侵权行为应遵循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同时考虑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第二章旅游者的权益保护第四条旅游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获得旅游服务,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履行合同义务,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
第五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条旅游者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
第三章旅游经营者的义务第七条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保证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旅游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旅游信息,不得误导、欺骗旅游者。
第九条旅游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旅游活动中的安全,防止旅游者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
第四章旅游侵权责任的确定第十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首先应由旅游经营者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旅游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十二条旅游经营者及其员工在旅游活动中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旅游者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章旅游纠纷的解决第十三条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十四条旅游纠纷的解决应遵循公平、公正、及时、高效的原则。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六条旅游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所有。
案例分析旅游法律法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旅游业的繁荣背后,旅游纠纷也日益增多,涉及旅游合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
旅游法律法规作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在处理旅游纠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旅游法律法规在旅游纠纷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2019年暑假,某旅行社推出了一款“云南双飞六日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报名参加。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小李发现旅行社存在以下问题:1. 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安排与宣传资料不符,实际行程比宣传的短了两天;2. 旅行社安排的住宿条件与承诺的星级标准不符,实际住宿条件较差;3. 旅行社导游在行程中强制推销商品,且未提前告知游客。
小李对此表示不满,要求旅行社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旅行社以各种理由推脱,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小李遂向当地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投诉。
三、案例分析1. 旅游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二条,旅游合同是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本案中,旅行社与游客小李签订了旅游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然而,旅行社在实际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旅游服务、降低服务质量等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八条,旅游经营者违反旅游合同约定,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服务质量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九条,旅游经营者应当保证旅游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本案中,旅行社提供的住宿条件与承诺的星级标准不符,属于服务质量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十条,旅游经营者未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提供旅游服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强制消费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十一条,旅游经营者不得强制旅游者消费。
在本案中,旅行社导游在行程中强制推销商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法律责任
一、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
第九十五条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
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许可经营出境、边境业务,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
方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
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为出境或者入境团队旅游安排领队或者导游全程陪同的;
安排未取得导游证或者领队证的人员提供导游或者领队服务的;
未向临时聘用的导游支付导游服务费用的;
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费用的。
第九十六条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
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四、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的;
向不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的;
未按照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
第九十七条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千元以
上5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
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接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五、旅行社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
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
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第九十八条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
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没收违法所得,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六、旅游经营者组织、接待出入境旅游,发现旅游者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出境旅游者在境外
非法滞留,擅自分团、脱团。
入境旅游者在境内非法滞留,擅自分团、脱团等情形不及时
向公安机关、旅游主管部门或者我国驻外机构报告。
第九十九条旅行社未履行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报告义务的,由旅游主管部门处5
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
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七、在旅游行程中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的;
拒绝履行合同的;
未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包价旅游合同的。
第一百条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造成旅游者滞留等严重后果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八、安排旅游者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的。
第一百零一条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2万
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九、未取得导游证或者领队证从事导游、领队活动的;
导游、领队违反本法规定,私自承揽业务的;
导游、领队违反本法规定,向旅游者索取小费的。
第一百零二条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
下罚款,予以公告。
情节严重的,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第一百零三条违反本法规定被吊销导游证、领队证的导游、领队和受到吊销旅行社
业务经营许可证处罚的旅行社的有关管理人员,自处罚之日起未逾3年的,不得重新申请
导游证、领队证或者从事旅行社业务。
十、给予或者收受贿赂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并由旅游主管部
门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十一、景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开放条件而接待旅游者的
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符合开放条件,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十二、景区在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公告或者未向当地人民
政府报告,未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至6个月。
十三、景区擅自提高门票或者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景区违反本法规定,擅自提高门票或
者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
旅游经营者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的
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十四、对违反本法规定的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
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十五、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