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3d4f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4.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林业病虫害给林木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此处可添加适当的引言或背景信息)一、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自然的生物途径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在林木病虫害的防治中,通过引入适宜的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达到保护林木的目的。
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效果持久等优势,对防治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或化学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通过喷洒或施用农药,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
化学防治能够迅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速度,但也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和副作用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合理使用。
3. 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施肥和病虫害监测等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通过调整林木种植结构、合理施肥和剪伐枯落物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和程度。
农艺防治方法具有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等优势,对防治林业病虫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病虫害防治的预防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点,定期对林区内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趋势,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展。
2.推广科学管理推广科学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包括合理的造林模式选择、优质苗木的培育与选种,以及林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等。
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3.加强防治宣传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工作,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预防病虫害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农技培训、宣传周知、制作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林区居民普及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密切关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ec85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1.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林业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的产出和质量,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对于松材线虫病这一常见的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森林资源:林业病虫害会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影响木材产量和质量,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导致森林退化和资源枯竭。
及时有效地防治林业病虫害对保护森林资源非常重要。
2. 维护生态平衡:林业病虫害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破坏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链条。
通过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其他有益昆虫和生物的伤害,维护生态平衡。
3. 提高森林产出和质量:林业病虫害直接影响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采取科学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可以降低材松线虫病的发生率和破坏程度,提高木材的产出和质量,增加经济收益。
4.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微粒,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松材线虫病是常见的林业病虫害之一,对松树来说具有很大的危害。
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为主: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传染病,通过人为活动和昆虫传播扩散。
加强对松林的日常管理,及时清理病株和枯树,控制虫源,防止病虫的传播,是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的关键。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蜂等天然敌害生物对松材线虫进行防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引入敌害生物和增加栖息地,提高天敌的种群密度,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3. 化学防治:在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松材线虫时,要选择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喷洒。
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时机和频率,避免过量使用和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4. 综合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a2ee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7.png)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林木上发生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一旦林木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将会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与品质,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害。
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于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保护林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一、发生原因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林业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树木的生长状况,一旦环境条件不利,就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2. 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也是引发林业病虫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某些病虫害得以繁殖和蔓延,从而对林木造成威胁。
3.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林木管理、砍伐和种植等行为都会破坏林木生态环境,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二、防治措施1. 预防为主预防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首要任务。
在林木种植前,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避免因环境不适应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这种方法对林木生态环境影响小,具有可持续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治措施。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这种方法速度快、效果明显,但也容易对环境造成损害,应当谨慎使用。
4. 集约管理合理的林木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保持林分结构的多样性,减少林木密植,合理进行间伐、抚育等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5. 科学施肥良好的施肥措施可以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根据不同树种的需求,合理进行施肥,可以提高林木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侵害。
6. 健康监测与预警定期对林木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配备专业的监测队伍,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体系,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ea66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9.png)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长和发展造成危害的病菌和虫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存和木材的质量。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1. 预防措施:做好森林的草灌木和垃圾的清理工作,保持林间的通风和日照条件,及时修剪和修整林木,提高林木的抗病虫能力。
2. 良种育苗:通过选育优质的树种和培育抗病虫品种,提高林木的抵抗力。
加强育苗管理,提供良好的育苗环境,注意病虫害的检查和防治,并加强对育苗过程中的传染病和传染虫害的监控。
3. 森林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红外线、臭氧、辐射等物理方法对苗床、苗圃、育苗箱具等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杀死病菌和虫卵,防止病虫的传播和扩散。
4. 生物防治:利用好的天敌或天然对抗病菌和虫害的微生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使用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使用无毒的微生物来降低病菌的致病能力等。
5.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化学药剂防治存在着环境污染和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并遵守药剂的安全用药规范。
7. 综合防治: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综合应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防治等手段,结合具体的病虫害情况和环境条件,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与方法,结合科学管理和监测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3be6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a.png)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生长和林木健康产生危害的病害和虫害。
为了防止和减轻林业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寄生真菌、细菌、病毒等天然生物因素,对病虫害进行生物控制。
生物防治技术常用的手段包括引入、增殖和储存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利用植物抗病虫害物质等。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化学防治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但是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农残残留、环境污染和农药抗性的产生。
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施用,辅以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措施,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量。
3. 农艺防治技术:农艺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林木种植和管理技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的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林种和品种,合理密度和间距,均衡施肥和浇水,及时修剪和疏枝,清除病虫害源等。
农艺防治技术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林木和环境的损害。
4. 遗传防治技术:遗传防治是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性能。
通过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基因的亲本进行配制和育种,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遗传防治技术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减少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
5. 综合防治技术:综合防治是指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应用,实施综合防治,以达到病虫害的控制目的。
主要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及病虫害的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等。
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防治。
林业病虫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林业病虫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c399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林业病虫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林业病虫防治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林业生产的重要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林业病虫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讨。
一、问题分析1. 病虫害种类繁多:森林中存在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有些是对林木直接危害的,有些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
2. 病虫害防治技术不足:目前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一些新型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不够完善。
3. 防治措施难以落实:由于森林面积广泛、环境复杂,很多时候防治措施的实施难度大、成本高,导致防治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4. 缺乏持续性的监测和预警:森林病虫害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缺乏持续性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使得防治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
二、对策建议1.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要推广综合防治技术,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减少单一防治方法的不足。
2.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对病虫害的研究力度,推动防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水平和效果。
3. 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和监管:加强对防治措施的实施和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使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4.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5. 强化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和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
6. 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我们相信可以有效解决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好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维护好我们生态环境的稳定,保障好林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浅谈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浅谈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be076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9.png)
浅谈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因生态环境变化或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各种有害生物的群体现象。
它是一个涉及林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维护林业生产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防治林业病虫害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防治策略(一)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从根本上治理病害、虫害,中心思想是扶持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调节破坏平衡的因素,使它们重新建立动态平衡,从而减轻和遏制发病、虫的发生。
它的主要措施包括指导宜林为林,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发挥林业生态系统保护作用。
(二) 防治重点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应该采取防治重点的策略。
其中,防治病害的重点是预防病害的发生。
要加强气象灾害、土地利用类型、环境污染等因素与病害发生的关系研究。
对于虫害的防治,重点是提高物理干扰和生态调控能力。
二、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不同类别。
不同的防治技术在实践操作中,应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来选择。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采用机械、物理、农艺等力量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优点是无毒害、高效、环境友好等。
主要措施包括:1.采用陷阱、粘虫板、蓝色光源等捕捉虫害;2.人工观察,及时发现并清除病虫;3.选择合适基地、风向和土壤等,降低虫害的侵染率;4.优化种植密度、配套耐病品种,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的能力等。
化学防治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防治措施,它利用化学药品,将其喷施、洒布以达到杀灭和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此类化学药品有机磷、卡菊类、杀菌剂等。
但在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下列几点:1.选择安全无毒的药品,并务必避免过量使用;2.在使用前要先进行适宜的试验,按照使用要求遵守规定,并注意产品的质量;3.正确配制,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时间;4.注意水源防污染,保护周围的人员和环境安全。
(三)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昆虫、真菌等天然生物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fd081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e.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一、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1.保护森林资源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的侵害,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提高造林成效通过防治林木病虫害,可以减少林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造林成效,保障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3.促进森林经营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促进森林经营和利用,推动森林产业的发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意义重大,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造林成效和促进森林经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对于松树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研究和探讨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生物制剂控制松材线虫的滋生和扩散,规模化释放天敌对松材线虫进行控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地域化调控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4. 强化管理通过加强林地修理、灭火和除草工作,保持森林环境的整洁和良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5. 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探讨,为研究和应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对于保护我国的松林资源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意义重大,对保护森林资源、提高造林成效和促进森林经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探讨,则为研究和应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是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林木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保护我国的松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ea4a3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0.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林业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防止和控制林业病虫害,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1.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关键。
通过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科学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1) 强化林分调查,及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林分的生长状态和问题。
(2) 加强林分抚育,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3) 合理布置和利用林间空地和林下生态环境,调节温湿度、光照和土地肥力等因素,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病虫害的趋势。
2. 农药防治农药防治是最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常用的农药有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两类。
化学农药中有内、外两种,内药主要是吸入、食入类,如毒死蜱、苯噻虫等,外药主要是接触类,如多菌灵、缁草胺等。
生物农药是指以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作为药剂,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它具有治效快、使用安全、环保等优点,对环境友好,对生态平衡无破坏。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杀灭生物,包括杀菌灯、超声波、塔状投影、电磁波、高温等。
其中,高温灭菌法是利用高温杀灭病虫害卵、幼虫等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蒸汽灭菌法、电杀法等。
蒸汽灭菌法是利用蒸汽杀灭病虫害,需要专门的设备,适用范围较小。
电杀法则运用高压电流杀灭病虫害,较为有效但耗电量大。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微生物、天敌和植物等天然因素,对害虫进行防治。
它与化学防治相比,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污染,对环境空气和水源的污染较小。
常用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释放天敌、引种天敌、利用生物菌剂、强化林分养护等。
总之,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可以综合应用上述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利用综合手段,打造生态、防治型森林生态系统,以达到有效地防治林业病虫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c7ec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8.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和资源造成影响的疾病和虫害。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病虫害的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更加环保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一、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概念无公害防治技术是指在农林业生产中,采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基本无害、对生态系统功能无负面影响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无公害防治技术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害虫、害草进行预防、监测、防治的一种技术系统。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病原体、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因素对害虫进行防治。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
可以利用昆虫天敌来控制松毛虫、松材线虫等害虫,通过释放天敌的方式,使天敌与害虫自然发生并进行捕食,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技术。
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杀虫、杀菌等功效的物质。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植物提取物可以被用来制备无公害的农药。
可以利用薄荷、茶树等植物提取物来制备防治林蛾、蚜虫等害虫的农药,这种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基本无害,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性信息素是由昆虫体内产生并用于引诱异性的化学物质。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可以利用性信息素对一些害虫进行监测和防治。
可以利用寄生昆虫之间的性信息素来对昆虫进行监测,避免害虫的大规模繁殖。
这种方法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基本无影响,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技术。
4. 生态工程措施:生态工程措施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害虫对森林的危害。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生态工程措施被广泛应用。
可以通过植被恢复、复壮林地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增加天敌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对生态环境无害,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cc8d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3.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将严重影响森林的健康和生长。
掌握一定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保护林木资源、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一、病害防治技术1. 病害防治方法(1)灭菌剂防治:一些病原微生物对林木造成危害,在发病初期可用有效的灭菌剂进行喷雾或浸渍处理,以防治病害的蔓延。
(2)修剪治理:对于有些病害如白粉病等,可采取修剪受害部位或植株,以减少病源的传播。
(3)菌根接种:采用菌根接种技术,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4)耐病品种选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研发出对某些病害具有较强抵抗力的耐病品种,以替代易感品种。
2. 病害防治注意事项(1)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对森林进行病害监测,及时了解病害发生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保持林地通风透光:保持林地通风透光,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减少霉菌和真菌的滋生。
(1)生物防治:如采用昆虫性病毒、病原微生物及天敌等对害虫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喷洒或灌服处理,以保护植物免受害虫侵害。
(3)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撒播陷阱、采用物理障碍等对害虫进行防治。
(1)合理调整植被结构:保持林木的生态平衡,适当减少水、光、磷等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2)及时清除病死树木和杂草:病死的树木和杂草容易成为害虫的温床,及时清除有利于减少害虫的滋生。
1.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构建一个相对较为平衡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增强森林的自然抵抗力:通过合理经营管理,增加森林的自然抵抗力,提高植株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 综合利用防治手段: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多种手段进行防治,有针对性地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00a31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2.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树木或其他植物造成破坏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它们不仅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预防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
预防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
通过定期巡查、设置虫情监测台网、建立病虫害监测站等手段,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趋势,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森林植被管理。
通过适时修剪、疏伐、间伐、补植、混交等措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
通过开展培训、展示、宣传等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病虫害防治技能和意识,密切群众与技术人员的联系,共同防治病虫害。
二、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在遵循预防为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综合防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生物(如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环境友好、持久性强,对人、畜没有毒害和副作用。
但是生物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物防治对生境、气候等条件有一定要求,治疗效果有一定时限等。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物理防治的优点是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但是物理防治的效果比较有限,只适用于一些小范围的病虫害防治。
(四)农艺防治。
农艺防治是利用种植技术和土壤管理等措施调节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农艺防治的优点是环境友好、持久性好,但是农艺防治的效果不太稳定,一些外界环境变化可能会影响防治效果。
三、重点防治重点防治是指在针对某些常见、严重的病虫害时,采用强制性的控制措施,全面展开防治工作。
重点防治需要科学制定防治措施、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防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和顺利进行。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581d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c.png)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林木、林地、林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虫害、鼠害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林业生产和林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防治林业病虫害是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一、养成良好的林地管理和保护习惯林地管理和保护习惯良好,能够减少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因为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白蚁、松材线虫等,常常利用已经损伤的树木入侵进去。
因此,及时清理和修剪林地里的树竿、树枝、死木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此外,对于林地里的枯草、杂草等也需要及时清理,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地。
二、物理防治技术1.陷阱陷阱是一种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用来捕捉昆虫类害虫。
它可以利用一些化学药剂和树胶制成,有着较好的捕捉效果,像锯害虫、棉铃虫等都能被很好的捕捉。
2.粘性卷粘性卷的原理是利用一种胶状物质贴在卡板上,卷成油绳形状,然后将其放置在林地中,起到了相似于陷阱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吸附和防治许多飞虫类害虫,例如象天幕虫、白r虎、食叶花螟、松毛虫、松枝鰕虎属等等。
1.杀虫剂杀虫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化学药剂。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如松毛虫、松旋木虫或细菌性根腐病等,需要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杀虫剂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使用标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2.杀菌剂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防治一些真菌性的树木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等真菌病害。
杀菌剂也需要严格遵守使用标准,以防止造成环境和身体的危害。
生物杀虫剂是一种使用天然或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体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相对于化学防治药剂,生物杀虫剂具有环保和安全的优点,如微生物芽孢、病毒等都可以用作生物杀虫剂。
2.微生物调节剂微生物调节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丝或者菌体调节病虫害的发生的一种方法,相对于化学药剂对人体和环保的危害较小,对土壤也没有危害,可以直接喷洒施用于林地中。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bd7ea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7.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林业病虫害是给森林生长和木材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的问题,尤其是松树林中的松材线虫病。
由于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对于林业生产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意义重大。
本文将针对松材线虫病,探讨其病害特点与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林业管理和生产提供帮助。
一、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1. 保护森林资源林业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因为病虫害的侵害会导致森林面积的减少,木材的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价值。
2. 保护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而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3. 保障经济利益林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而病虫害的侵害会直接影响木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对林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保障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松材线虫病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传播的病害,对松树造成严重的危害。
松材线虫是一种微小的病原生物,其幼虫会在松树内部蛀食木材,导致松树死亡。
松材线虫病的发展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性发生松材线虫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发生,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会加速病害的传播和发展。
2. 传播途径多样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飞散、昆虫传播和人为传播等方式,因此病害的传播速度较快,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侵害严重性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的侵害程度较为严重,病害一旦发生,往往意味着松树的死亡,对松林的健康和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三、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监测和防治三个方面。
1. 预防措施首先是建立良好的森林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对松树林的日常管理与护理,保持松树的健康生长状态。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1788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b.png)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林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侵害而导致树木生理功能异常或者死亡的情况。
为了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林业产量,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择品种抗病虫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首要措施。
通过选育或引进高抗性的树种品种,可以降低林木被病虫害侵害的风险。
2. 森林健康监测与预警:定期对林木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趋势和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保持林分的生态平衡:通过保持林分的生态平衡,增加树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可以采用人工疏伐、植物间契作等方法,调整林分的密度和结构,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4. 药剂防治:对于一些严重的病虫害,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浓度的控制,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寄生菌、寄生线虫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可以引入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寄生菌和线虫来控制病原菌的繁殖。
6. 生态工程措施:通过修建护栽、林缘带、树冠遮蔽等工程措施,调整林分的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保持林分的良好通风和阳光照射,提高树木的抗病虫能力。
7. 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将各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通过综合防治,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达到保护林木健康生长和提高林业产量的目的。
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使用过量的化学药剂和破坏生态平衡。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9881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2.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物、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林木发生的疾病和虫害。
林业病虫害对林木生长和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着林木的健康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技术与方法。
一、综合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性真菌等生物因素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可以引入天敌来控制某些害虫的数量,减少害虫对林木的危害。
也可以利用寄生性真菌、细菌来对病害进行防治,达到控制疾病发生的目的。
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农药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通过喷洒、熏蒸等方式,将化学农药喷洒到林木上,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二、预防措施1.选择抗病虫害的树种在林木种植时,可以选择对病虫害具有抵抗力的树种进行种植。
一些松树、柏树、柳树等树种对病虫害有较高的抵抗力,能够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
2.合理密度和间作在林木种植时,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地理环境,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间作方式。
通过合理的密度和间作,可以减少林木之间的竞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3.加强林木管理加强林木管理,包括修剪、间伐、打药等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修剪枯枝、病枝,清理落叶,及时除草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提高林木的抵抗力。
1.监测和预警通过定期监测林木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情况,提前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化学防控3.生物防控四、科学技术支持1.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林业病虫害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持。
2.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根据科研成果,将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推广应用于林业生产中,提高防治效果。
3.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情况,提高防治效果。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eb4d3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7.png)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的病害和虫害。
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以下将介绍针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保护天敌。
天敌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如蜥蜴、蜘蛛、各类鸟类等。
保护它们可以增加天敌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引进外来生物。
可用外来物种对本地病虫害进行防治。
比如引进外来昆虫控制某些害虫。
3.调节土壤微生物。
通过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以抑制病原菌,减少土壤中有害生物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农药和杀菌剂。
化学防治具有速效性和强效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易产生残留。
化学药剂会在环境中产生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易产生抗药性。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害虫或病菌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化学防治失效。
3.对除目标生物外的其他生物也具有毒性。
三、机械防治1.翻耕。
将土壤翻番,可以减少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菌数量。
2.摇树器。
摇树器是针对果树上的害虫进行的,可以将果树上的害虫摇落。
3.捕捉器具。
通过设置捕捉器具,可以将某些病虫害或有害鸟类捕获或远离。
1.热处理。
让病虫害直接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达到灭杀病虫害的目的。
3.电磁波处理。
利用电磁波对病虫害进行激光辐射,达到灭杀病虫害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同时,在进行防治时应注意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6fc2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0.png)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病害和虫害。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生物防治技术1. 天敌引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扩散。
在松树林中引入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可以有效降低松毛虫的种群密度。
2. 微生物防治:利用特定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利用烟草花叶病菌来防治松材线虫病,可以通过松材线虫与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和扩散。
3. 化学拮抗:利用化学物质与病原微生物或虫害之间进行拮抗,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在林区喷洒杀菌剂可以控制树木的真菌病害,避免大面积的疫情发生。
4. 病虫害土壤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土壤环境,增强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二、管理措施1. 引进抗病抗虫品种:通过引进抗病抗虫品种,提高森林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引入抗白粉病的欧洲黑杨,可以减轻杨树白粉病的危害。
2. 科学喷药:喷药是控制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但需要科学使用。
根据各类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量感关系,科学确定喷药时间和剂量,避免喷洒过多或不足。
3. 农事措施:加强森林的修剪、清理、除草和疏伐,增加森林树冠和空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4. 生态调节:通过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提高林地的生态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管理经验1. 定期监测:定期对林分进行病虫害监测,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林分间距和树种搭配:合理设置林分间距和树种搭配,增加树种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3. 综合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应用,提高防治效果。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森林从业人员的病虫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d948b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8.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受到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线虫、螨类等生物的危害,导致林木生长受损甚至死亡的现象。
林业病虫害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讨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以及针对松树重要病害——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1. 保护生态平衡:林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林业病虫害的爆发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大气、水土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从而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维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林木是重要的资源,对于木材、能源、氧气等资源的供给都具有重要作用。
病虫害的爆发会导致林木资源的减少、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3. 保障人民生活:林木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林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林业产品的供给。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入松树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它可以导致松树的死亡,对林业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防治。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病原真菌、线虫等对抗松材线虫,以调节其种群数量,减少病害的扩散和发生。
目前,一些寄生性线虫、寄生真菌等已经被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对抗松材线虫及其传播的介体。
但是化学防治需要谨慎使用,以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 栽培管理:通过改善松树的生长环境、加强管理措施,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
包括选择适宜的栽培地点、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修剪等。
4. 种源抗病:选育对松材线虫病具有一定抗性的松树种质资源,通过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研发出抗病品种,是长期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手段。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d8045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f.png)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和林地造成危害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影响了木材质量和数量,降低了林地的生产力,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减缓了森林生长速度,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的林业病虫害中,松材线虫病是极具破坏性的一种。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入寄主松树引起的一种危害性病虫害,对各种松树种类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需要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技术。
本文将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进行探讨,并重点对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可以保护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
而林业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危害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进而危害整个生态环境。
2. 经济发展:林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国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林业病虫害给经济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防治林业病虫害能够有效的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
3. 保障生活品质:木材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林木是木材的主要来源。
林业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不仅会导致木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也会使得木材价格上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
防治林业病虫害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1. 松树种植的选择:松材线虫病对不同松树种类的危害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不易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种类来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比如对于在一定程度上对松材线虫有抵抗能力的马尾松、美国松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以此来减少病害的发生。
2. 松树健康管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合理的林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松树的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在林地的管理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适时的修枝修干,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保持土壤湿润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11-01T09:43:58.5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作者:王明珠
[导读] 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362415)
摘要: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防治技术;病虫害
引言:
林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是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害虫或者是病菌的侵袭,进而导致林木长势受到影响、发育不良或者是直接死亡。
再加上当下的人工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倘若这时候不加强管理和防治就会造成严重的林业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害。
所以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升防治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一)天然林木较少
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林业的利用及开发方面程度都非常大,导致当下天然林区规模受到了影响。
因为天然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很稳定,同时也都比较多样和复杂,所以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
但是人工林正好和其相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天敌发展较为缓慢,较易出现病虫害,同时还会传染给天然林。
(二)农药使用不规范
有些林业工作者在养林护林的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的现象,认为只要多施加农药就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防治效率。
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将病虫害的抗药性提升上去,并增加防治费用,长时间发展下去必将形成恶性循环,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进而破坏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1]。
(三)治理难度大
现阶段病虫害的发展基本表现在种类多、抗药性强以及数量大等等,所以只要爆发之后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灾难。
因为用药的不规范和过度应用,使得病虫害的抗药性得以增强,加大了治理难度,对此相关部门和防治专家们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防治概念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它不但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但是实际上很多领导层都把资金和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营及生产之中,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使得防治工作开展困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无法实现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了防治效率及治理水平。
(二)林业结构过于单一
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当下人们过于重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那些大面积的人工林之中林木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简单,所以抵抗性都比较弱,一旦发生传染性的病虫害时,就会在短时间之内使大面积的林业受到传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及生态问题。
(三)防治人员技术缺乏
防治人员的防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以及防治理论,从当下我们国家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分析,虽然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导致在实际治理当中不能熟练地以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对应的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进而给林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
三、防治技术方法
(一)防治技术
通常防治技术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学及物理三种。
在生物防治当中主要是以生物链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一般效果好,同时比较经济实惠。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照病虫害种类去引进天敌。
比如在出现毛毛虫病害的时候就可以将胡蜂科昆虫引入进去;或者是运用益鸟促进林业的自愈能力的提升,比如喜鹊、啄木鸟等等。
这种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运用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它的能力有限,短期效益不明显,在具体运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选择。
在物理防治当中主要是运用人工捕杀或者是其它的辅助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没有污染和伤害,比较适合运用在个头大、数量多和易捕捉的情况当中[3]。
对于那些繁殖能力比较强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的虫害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隔离。
或者是可以直接利用虫害的弱点进行趋光性诱杀,它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在化学防治之中主要是运用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比如使用杀菌剂或者是杀虫剂等等,效果非常明显。
化学药物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虫害的定位及交配能力,进而降低数量。
但是该方式通常存在的弊端就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要针对植物自身的耐心以及病虫害的种类去考虑,选择那些毒低且安全的药物。
对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在明确病虫害生长规律及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根治。
除此之外,长期运用这种方式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所以为了保证效果必须要定期进行药物更换。
(二)重视防治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当中,病虫害防治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起来,强化防治意识,改变防治观念,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另外还需要重视技术培训,增加人员知识水平,进一步丰富防治经验,正确认识病虫害的类型与分布,确保可以依据当地
的实际气候情况和病虫害生长的基本条件及时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把病虫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防治进一步扩大。
(三)构建多样化的林区
构建多样化的林区,合理栽植多样化的树种,可以提升林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强化林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增加绿色的覆盖面积,实现生物多样性,增加虫害天敌,使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变得复杂起来,提升抵抗力和自我恢复的能力[4]。
比如可以引进一些抵御病虫害能力比较强的树种,提升自身的抗害能力,以土地的实际情况定期给林木提供营养。
(四)强化生态保护
当下林区发展渐渐多样化,但是环境保护条件及病虫害防治却与其不相匹配,所以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例如要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去使用农药,进控制住农药给林木、土壤及环境带来的损害。
对于氧化乐果和内吸磷这类残留类农药必须要加大控制,积极运用生态农药,构建健康的种植环境。
或者是也可以运用微生物防止措施,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引用,最终提升防治水平。
四、结束语
林业是我国生态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但会关系到生态环境,还会关系到经济效益,所以这就必须要加大保护。
林业发展最大的威胁就是病虫害,所以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升营林技术,积极运用各项防治技术,提升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生飞.浅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J].农家科技旬刊,2017(7).
[2]高小飞,李淑红.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
[3]康俊楠,李晓建,付丽,等.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8(6):50-50.
[4]董厚飞.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方法探讨[J].花卉,2018(22):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