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氨酸发酵总结Word 文档
发酵总结报告模板
发酵总结报告模板一、引言发酵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过程,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我们小组的发酵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实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发酵的过程和机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酵母发酵的影响、优化发酵条件,增强对发酵过程的理解。
三、实验方法实验所需器材和试剂:•酵母菌株•麦芽提取物•水•培养皿、试管、瓶塞、移液管、恒温箱、PH计实验步骤:1.酵母的制备将酵母菌株在培养皿中进行预培养,待酵母生长至稳定期后,利用移液管将部分酵母转移到含糖的麦芽提取物中,摇晃培养24小时后,将培养基转移到含糖量更高的培养基中进行放大。
2.发酵条件的设置在试管中取适量的发酵液,加入不同环境条件下需要的试剂,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并设置好控制组和实验组。
3.发酵实验将试管插入恒温箱中,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监测并记录数据。
4.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统计不同实验组的数据,分析各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得出总结性结论。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酵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温度对酵母发酵有很大影响。
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酵母会死亡;在过低的情况下,酵母无法正常活动。
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C-30°C。
•PH值对酵母的活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酸性环境中,酵母的活性会减弱;在碱性环境中,则会损坏酵母的细胞膜。
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 5.5-6.5。
•营养物质对发酵也有很大影响。
糖类物质可以作为酵母的能量来源,而其他营养物质如氮和微量元素则可以促进酵母生长和繁殖。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研究了酵母的发酵过程和影响因素。
我们发现,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的适宜程度对酵母发酵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日常生产和科研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优化。
我们相信,通过对发酵过程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发酵年度总结汇报范文(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汇报时刻。
在此,我代表发酵部门全体成员,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以下是我对发酵年度工作的汇报:一、工作回顾1. 技术创新与研发过去的一年,我部门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
在发酵工艺、菌种选育、设备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功研发新型发酵菌株,提高了发酵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优化了发酵工艺,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
(3)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2. 生产管理在发酵生产过程中,我部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
具体表现在:(1)加强原辅材料的质量把控,确保原料合格率达到100%。
(2)强化生产过程监控,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
(3)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3. 质量控制我部门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进行生产。
具体表现在:(1)加强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3)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客户需求。
4. 安全环保我部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具体表现在:(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生产设备安全可靠。
(3)加大环保投入,降低废气、废水排放量。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员工对发酵工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足,影响生产效率。
(2)发酵设备老化,更新换代速度较慢。
(3)市场变化较快,产品结构调整不够及时。
2. 改进措施(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2)加大设备投入,提高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3)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三、未来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部门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共赢”的理念,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生物发酵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生物发酵技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在我国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国生物发酵行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对2023年度生物发酵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技术创新1. 菌种选育与改造过去一年,我国生物发酵行业在菌种选育与改造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等技术手段,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优良性能的菌种,如耐高温、耐盐、耐酸碱等特性。
这些菌种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发酵工艺优化随着生物发酵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工艺优化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改进发酵设备、提高发酵效率等措施,显著提高了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啤酒生产中,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提高了啤酒的品质和口感。
3. 生物催化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在生物发酵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利用酶或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实现了对生物底物的高效转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例如,在生物柴油生产中,生物催化技术可以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品质。
三、产业发展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生物发酵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达到XXX亿元。
其中,食品发酵、医药发酵、环保发酵等领域均保持稳定增长。
2. 产业链不断完善生物发酵产业链不断完善,从菌种选育、发酵生产、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各个环节均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生物发酵行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如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结合。
3. 区域发展格局优化我国生物发酵行业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东部沿海地区、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等地区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市场应用1. 食品发酵食品发酵是生物发酵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
2023年,我国食品发酵行业市场规模达到XXX亿元,主要产品包括酱油、醋、味精、酵母等。
2. 医药发酵医药发酵是生物发酵行业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发酵工艺小结(五篇模版)
发酵工艺小结(五篇模版)第一篇:发酵工艺小结一、发酵概念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微生物在发酵罐或者特定反应容器中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产品有细胞代谢产物,菌体细胞,酒精,乳酸,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
发酵过程:菌种选育:自然界筛选、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培养基配制: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制备,实践中需多次试验配方↓灭菌:杀灭杂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中心阶段):检测进程,满足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转速等↓分离纯化:菌体:过滤、沉淀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交换二、微生物工业产品的类型1.微生物菌体的发酵: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的发酵工业。
传统的菌体发酵工业:①面包酵母发酵②微生物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现代的菌体发酵工业:药用真菌(如冬虫夏草,灵芝与天麻共生的密环菌)农业上——生防治剂:苏云金杆菌(Bt),蜡状芽孢杆菌,细胞中的伴孢晶体可以杀灭。
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丝状真菌的白僵菌,绿僵菌可以防治松毛虫;木霉菌可以防治生物病害。
另外,活性乳酸菌制剂,用以改善人体肠道微环境,也是一种菌体的直接利用。
还有人畜防治疾病用的疫苗等。
2.微生物酶发酵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如在食品工业中,用微生物生产的淀粉酶和糖化酶用于生产葡萄糖,氨基酰化酶用于拆分DL氨基酸。
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1)初级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在对数生长期产生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等。
(2)次级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与菌体生长繁殖无明显关系,是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静止期)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物。
如抗生素、生物碱、细菌毒素、植物生长因子、色素维生素,柠檬酸,谷氨酸等。
4.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价值的产物。
最古老的生物转化:利用菌体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的醋酸发酵。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苏氨酸生产工艺。
这苏氨酸啊,就像是烹饪里的一味独特调料,能让好多东西变得更棒呢!你想想看,生产苏氨酸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
首先呢,得有合适的原料,就好比要做出美味的菜肴得有新鲜的食材一样。
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又精细的步骤,慢慢把它“变”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就好像是在搭建一座精美的城堡,每一块砖头都得放对地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微生物们就像是勤劳的小工匠,在合适的环境里努力工作着。
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等,这些都得调节得恰到好处,不然小工匠们可不乐意好好干活呢!这就好像人一样,得在舒服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呀。
发酵这个环节可太重要啦!就像是面团发酵一样,得给它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才能变得蓬松又美味。
在发酵罐里,各种反应在悄然发生,就像一场神秘的魔法表演。
等发酵完成后,还得把苏氨酸从众多的物质中分离出来。
这可不容易,就像是在一堆沙子里找出金子一样,得有耐心和技巧。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提纯、精制,我们才能得到高纯度的苏氨酸。
这就好像是把一块粗糙的石头慢慢打磨成光滑美丽的宝石。
生产苏氨酸的工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魔法屋,里面充满了各种神奇的设备和技术。
工人们就像是魔法师,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这神奇的物质。
想想看,如果没有苏氨酸,好多东西可就不一样啦!饲料里少了它,动物们可能就长不好;医药里少了它,有些治疗可能就没那么有效。
所以说啊,苏氨酸生产工艺可真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隐形英雄,默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和便利呀!这就是我对苏氨酸生产工艺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以下是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1. 苏氨酸的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
首先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株,如泛菌属、窄丽菌属、谷氨酰胺细菌等。
经过筛选后,选出高效、稳定的菌株作为生产菌株。
2. 生产菌株的培养。
将选好的菌种接入培养基中,经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pH、营养物质等进行培养,使菌株得到良好的生长。
3. 发酵过程。
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发酵罐中,加入发酵基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盐等。
通过控制适宜的发酵条件,如温度、通气、pH等,菌株进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苏氨酸。
4. 苏氨酸提取。
发酵完成后,通过离心等操作,将菌体与发酵液分离。
然后采用溶剂法、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提取技术,从发酵液中提取出苏氨酸。
5. 苏氨酸的纯化。
经过提取得到的苏氨酸仍然含有其他杂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可通过逆流色谱、溶剂结晶、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苏氨酸。
6. 苏氨酸的干燥。
纯化后的苏氨酸为湿糊状或液体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将苏氨酸转化为粉末状。
7. 苏氨酸的包装和贮存。
经过干燥后的苏氨酸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密封包装,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苏氨酸的生产工艺,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纯化等步骤,可获得高纯度的苏氨酸产品。
同时,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条件和质量,可以提高苏氨酸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工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苏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包括人体。
苏氨酸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包括DNA修复、甲基化等过程。
因此,苏氨酸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基于大肠杆菌(E. coli)发酵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首先,苏氨酸的生产源于大肠杆菌中的硫酸腺苷(Adenosylsulfate,AS),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苏氨酸。
硫酸腺苷是一种高能酸,是苏氨酸合成的关键中间体。
大肠杆菌通过苏氨酸增生途径合成硫酸腺苷,然后将硫酸腺苷转化为苏氨酸。
其次,为了提高苏氨酸的产量和纯度,需要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常用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
通常,大肠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值为7.0。
此外,通过控制氧气供应,可以提高苏氨酸的产量。
氧气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增加苏氨酸的合成速率。
然后,为了提高苏氨酸的产量和纯度,还可以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对大肠杆菌进行改造。
通过改变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例如对苏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进行增强表达,可以提高苏氨酸的合成速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抑制与苏氨酸合成相竞争的途径,如甲硫氨酸合成途径,来提高苏氨酸的选择性合成。
最后,苏氨酸的提取和纯化是制备苏氨酸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等技术对发酵液进行处理,使苏氨酸与其他组分分离。
此外,还可以通过冷冻干燥等技术将苏氨酸制成粉末,提高其保存稳定性。
在实际的生产中,还需要注意苏氨酸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
苏氨酸易受光、热和氧气的影响而降解,因此需要在低温、无光的条件下保存。
此外,苏氨酸也对酸碱度敏感,应避免与酸性或碱性物质接触。
总之,苏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基于大肠杆菌发酵技术,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和提取纯化技术,可以实现高产、高纯度的苏氨酸生产。
发酵读书报告——溶氧对L-苏氨酸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溶氧对L-苏氨酸发酵的影响及控制一、L-苏氨酸的简介及应用根据黄金等[6]的研究可知,苏氨酸(Threonine)化学名称为α-氨基-β-羟基丁酸, 1935年由W.C.Rose在纤维蛋白水解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
因结构与苏糖相似,故将其命名为苏氨酸.苏氨酸有4种异构体,天然存在并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是L-苏氨酸.其化学结构式为:L-苏氨酸是人与动物体内所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具有恢复人体疲劳,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由于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L-苏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
二、直接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工艺流程生物合成法则因生产成本低、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化生产L-苏氨酸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发酵法和酶转化法两种。
酶转化法具有专一性高、产品单一、易于精制等优点,但目前发展还不成熟。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发酵菌种有L-苏氨酸生产菌TRFC,乳糖发酵短杆菌、L-苏氨酸ZT-1菌株等[4]直接发酵制L-苏氨酸。
工艺流程:淀粉水解糖的制备菌种扩大培养发酵培养分离纯化。
根据吴泽华; 王志强等[1]的研究,以淀粉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制得高质量糖液,既而经苏氨酸基因工程菌通过种子罐、发酵罐发酵、发酵结束的苏氨酸发酵液膜过滤后的清液经脱色、浓缩、结晶、干燥、包装得到L-苏氨酸产品;膜过滤后的滤渣经浓缩、喷雾造粒、筛分、干燥、包装得L-苏氨酸菌体饲料蛋白产品。
三、溶氧对L-苏氨酸发酵的影响L-苏氨酸生产菌为高需氧菌,氧在生物反应器中对菌体的生长、产物的形成、维持细胞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但氧在发酵液中溶解度很低,使溶氧成为L-苏氨酸发酵的关键性限制因素。
根据张智等[2]可知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溶氧浓度影响与呼吸链有关的能量代谢,从而影响微生物生长;另一是氧直接参与产物合成。
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供给适量的无菌空气,菌体才能繁殖和积累所需代谢产物。
不同菌种及不同发酵阶段的菌体的需氧量是不同的,发酵液的DO值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酶的活性、代谢途径及产物产量。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稿子一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你们唠唠苏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咱先说发酵这一步,那可真是关键。
得选好合适的菌种,就像给小宝宝挑最舒服的衣服一样仔细。
把这些菌种放进精心调配的培养基里,它们就在里面欢快地生长啦。
然后呢,是发酵的条件控制。
温度、酸碱度、溶氧度,每一个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就好比炒菜时的火候,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发酵完了,就得把苏氨酸从那一大锅混合物里分离出来。
这可是个细致活儿,就像在一堆豆子里挑出你最爱的那颗红豆。
啊,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确定苏氨酸的质量杠杠的,才能放心地包装出厂。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步都得跳得准确、优美,才能给咱们带来高品质的苏氨酸。
怎么样,是不是挺有趣的?
稿子二
嗨呀,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苏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这可是个好玩的事儿。
一开始呀,要准备好多好多的材料。
就像要做一顿丰盛的大餐,得把食材都备齐。
然后把那些特殊的菌种放到一个大大的罐子里,给它们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在这个家里,环境得调节好。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然菌种宝宝们可不高兴。
还有酸碱度,得刚刚好,就像甜度适中的糖水。
这中间还有好多小细节呢,比如说要时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就像看着自己种的花有没有长好。
当苏氨酸变得又纯又好,就可以美美的装起来啦。
这整个过程,就像完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每一块都不能放错,才能得到完美的苏氨酸哟!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呀?。
年产1000吨苏氨酸发酵工艺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1 绪论 (1)1.1 苏氨酸简介 (1)1.1.2 苏氨酸的作用来源及发展 (2)2 菌种的选择与制备 (3)2.1 菌种选择与保藏 (3)2.1.1 菌种选择 (3)2.1.2 菌种保藏 (3)2.2 培养基的设计 (3)2.2.1 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3)2.2.2 培养基类型 (3)2.2.3 培养基配方(百分比) (5)2.2.4 培养方法: (5)2.3 培养基的营养要求 (6)2.4 发酵条件的研究 (7)2.5 灭菌 (7)2.5.1 灭菌方法 (7)2.5.2 培养基的湿热灭菌 (8)2.5.3 分批灭菌 (9)2.5.4 分批灭菌的操作方法 (9)2.5.5 空气除菌 (10)2.6 种子扩大培养 (11)2.6.1 生产车间种子制备 (12)2.6.2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12)3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13)3.1 发酵过程 (13)3.1.1 补料的控制 (13)3.2 发酵条件的影响 (13)3.2.1 初始 pH 对苏氨酸影响 (13)3.2.2 温度对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14)3.2.3 溶氧对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14)3.2.4 发酵过程泡沫的控制 (14)3.3 发酵终点的判断 (15)3.4 染菌的控制 (15)4 发酵罐的设计 (17)4.1 发酵罐标准尺寸 (17)4.2 发酵罐的计算 (17)5 物料衡算 (17)5.1 总物料衡算 (19)5.2 原料用量计算 (19)5.2.1发酵罐原料计算 (20)5.2.1 发酵罐原料计算 (20)5.2.2 种子罐的物料衡算 (21)5.2.3 补料培养基的物料衡算 (22)6 下游加工 (23)6.1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23)6.2 发酵液残液的处理 (24)6.3 离心 (25)6.4 干燥 (26)7 后记 (27)参考文献 (28)1 绪论1.1 苏氨酸简介L-苏氨酸是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苏氨酸有四种异构体,天然存在并且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是L-苏氨酸。
发酵年度总结报告模板
发酵年度总结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是对公司/团队/项目在过去一年的发酵情况进行综合性总结和分析。
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成就和不足,并从中得出经验教训以指导未来的发展。
本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发酵产量和质量在过去一年,公司/团队/项目在发酵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具体来说,我们在发酵产量和质量方面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产量增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增加生产线等,从而使我们的发酵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的发酵产量增长了X%。
- 产品质量改善:我们注重产品质量,加强了质量管理和监控。
通过优化原料配方、加强工艺控制和人员培训等措施,我们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符合客户和市场的要求。
- 新产品研发:我们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推出了一些在市场上取得良好反响的新品种。
这些新产品的发酵性能得到了有效调控,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 技术创新和改进技术创新和改进是公司/团队/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一年,我们在技术方面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工艺优化:我们对传统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通过精细控制各环节的处理条件和参数,提高了发酵效率和产酸速度。
- 菌株优化:我们引进了一些新的菌株,并进行了适应性培养和改造,使其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了菌株的发酵能力和产酸性能。
- 设备改进:我们对发酵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包括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以提高发酵的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4. 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在过去一年,公司/团队/项目在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市场拓展:我们积极开展市场拓展工作,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 品牌建设:我们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了公司/团队/项目的知名度和声誉。
我们通过参加展会、举办技术研讨会等方式,增加了与客户的互动和交流。
生物发酵工作总结
生物发酵工作总结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发酵工作总结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在生物体中利用微生物、酵母等有机物质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或合成,从而生产各种产品。
苏氨酸发酵总结Word 文档
发酵(苏氨酸)条件的影响及控制影响发酵的因素有很多,现就几个重要的且容易控制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并以苏氨酸为例。
这几个重要的因素有ph,温度,溶氧,补料,泡沫,副产物。
1 ph对发酵的影响配料中的PH 很重要,其中有配前PH,配后PH,消前PH,消后PH,接种前PH,工艺控制PH等,配前PH,配后PH,可以用来检测厡材料的质量,初步估计配料的情况,如果出了错误,有时候可以从PH中的变化看出来,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每次有新的配方可用PH方法检测其中的每种厡材料是否会和其他的发生反应,可以互相两两混合,检测PH的变化,也可以用来作为配微量元素的检测.消前PH可以用来减少消毒过程对培养基的破坏,因为培养基在消毒中会有PH的变化,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培养基破坏也不一样,因此可以在消毒的时候选择合适的PH,消毒完后可以调节过来,这样一来可以对PH敏感的一些原材料减少破坏。
工艺控制的PH,在发酵的产抗期间,通过在不同的发酵时间调整不同的PH,可以减少杂质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缓解溶氧,比如在头孢发酵中,通过在后期调整PH可以减少DCPC的含量,给提取工序带来很大的好处。
1.1发酵过程不同时期pH值变化的原因1.1.1 基质代谢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生理酸碱性物质利.1.1.2产物形成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1.1.3菌体自溶发酵后期.ph上升1.2 ph对发酵的影响1.2.1 pH影响酶的活性:当pH值抑制菌体某些酶的活性时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受阻;1.2.2 pH值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改变,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物的排泄,因此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1.2.3 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成分和中间代谢物的解离,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苏氨酸综述
苏氨酸背景苏氨酸,学名为2-氨基-3-羟基丁酸。
是一种含有一个醇式羟基的脂肪族α氨基酸。
其中,L-苏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4种异构体。
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它是由Mecoy在1935年于纤维蛋白水解物之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
在人体和动物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是仅次于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的第4种氨基酸.苏氨酸在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饲养业、食品业以及医疗业等方面。
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有蛋白质水解法、化学合成法、直接发酵法和酶法。
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因其存在种种弊端,工业化生产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酶法生产L-苏氨酸具有专一性高、产品单一、易于精制的特点,但所需酶难以获得,制约了酶法的应用。
直接发酵法生产成本低、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小,是目前工业化生产L-苏氨酸的主要方式。
自1935年Rose等首次从血纤蛋白中分离到苏氨酸以来,苏氨酸的生产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1950年代,日本的志村、植村2位教授采用添加前体物的方法发酵生产苏氨酸。
国外从1960年代就有开始采用直接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报道。
1970年代末,前苏联的研究者们运用基因工程菌规模生产。
世界上主要的苏氨酸生产企业有日本味之素公司、德国德固赛公司、美国ADM公司、日本协合发酵工业公司等。
国内从1982年才开始有L-苏氨酸产生菌选育的报道,黄和容等报道了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为出发菌株选育苏氨酸产生菌,产量为13g/L。
1986年,檀耀辉等报道以乳糖发酵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actofermentum)的出发菌株,选育出1株L-苏氨酸产生菌,在适宜条件下发酵72h可产酸16/L。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基因工程菌进行生产,国外产酸水平为100 g/L左右,国内为80 g/L左右,糖酸转化率为30%-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苏氨酸)条件的影响及控制影响发酵的因素有很多,现就几个重要的且容易控制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并以苏氨酸为例。
这几个重要的因素有ph,温度,溶氧,补料,泡沫,副产物。
1 ph对发酵的影响配料中的PH 很重要,其中有配前PH,配后PH,消前PH,消后PH,接种前PH,工艺控制PH等,配前PH,配后PH,可以用来检测厡材料的质量,初步估计配料的情况,如果出了错误,有时候可以从PH中的变化看出来,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每次有新的配方可用PH方法检测其中的每种厡材料是否会和其他的发生反应,可以互相两两混合,检测PH的变化,也可以用来作为配微量元素的检测.消前PH可以用来减少消毒过程对培养基的破坏,因为培养基在消毒中会有PH的变化,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培养基破坏也不一样,因此可以在消毒的时候选择合适的PH,消毒完后可以调节过来,这样一来可以对PH敏感的一些原材料减少破坏。
工艺控制的PH,在发酵的产抗期间,通过在不同的发酵时间调整不同的PH,可以减少杂质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缓解溶氧,比如在头孢发酵中,通过在后期调整PH可以减少DCPC的含量,给提取工序带来很大的好处。
1.1发酵过程不同时期pH值变化的原因1.1.1 基质代谢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生理酸碱性物质利.1.1.2产物形成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1.1.3菌体自溶发酵后期.ph上升1.2 ph对发酵的影响1.2.1 pH影响酶的活性:当pH值抑制菌体某些酶的活性时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受阻;1.2.2 pH值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改变,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物的排泄,因此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1.2.3 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成分和中间代谢物的解离,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1.2.4 pH影响代谢方向及发酵产物:pH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例如黑曲霉在pH2~3时发酵产生柠檬酸,在pH近中性时,则产生草酸。
1.3 最适ph的选择原则:有利于菌体生长和最适最适pH与菌株,培养基组成,应按发酵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控制不同的 pH范围产物的合一般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1.4 pH的控制1.4.1 调节好基础料的pH基础料中若含有玉米浆,pH呈酸性,必须调节pH。
1.4.2 在基础料中加入维持pH的物质如CaCO3 ,或具有缓冲能力的试剂,如磷酸缓冲液等。
1.4.3通过补料调节pH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糖氮消耗需要进行补料。
在补料与调pH 没有矛盾时采用补料调pH;如(1)调节补糖速率,调节空气流量来调节pH(2)当NH2-N低,pH低时补氨水;当NH2-N 低,pH高时补(NH4)2SO41.4.4 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加酸碱调pH1.4.5发酵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pH值不同pH值对菌体的形态影响很大,当pH值高于7.5时,菌体易于老化,呈现球状;当pH值低于6.5时菌体同样受抑制,易于老化。
而在7.2左右时,菌体是处于产酸期呈现长的椭圆形;在6.9左右时,菌体处于生长期,呈“八”字形状并占有绝对的优势。
1.5 苏氨酸的生长ph苏氨酸生产菌生长的最适 pH 为7.0,菌体呼吸作用最为旺盛,调整 pH 略偏离最适值,放慢菌体的生长速率及对氧需求量,在发酵的高峰期可获得较好的溶氧效果。
2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都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进行温度是保持酶活性的重要条件。
温度影响营养物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菌体生物合成方向以及菌体的代谢调节。
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分为产热因素:生物热和搅拌热;散热因素:蒸发热和辐射热;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Q发酵=Q生物+ +Q 搅拌-Q蒸发-Q辐射。
培养过程中生物热的产生具有强烈的时间性。
生物热的大小与呼吸作用强弱有关:在培养初期,菌体处于适应期,菌数少,呼吸作用缓慢,产生热量少;菌体在对数生长期时,产生的热量多,温度上升快,必须注意控制温度;培养后期,菌体已基本上停止繁殖,主要靠菌体内的酶系进行代谢作用,产生热量不多,温度变化不大,且逐渐减弱。
如果培养前期温度上升缓慢,说明菌体代谢缓慢,发酵不正常。
如果发酵前期温度上升剧烈,有可能染菌,此外培养基营养越丰富,生物热也越大。
2.1 对酶的影响从酶动力学看,T升,代谢及生长速度增快,生产期提前; 从酶性质看,T越高,酶越易失活 ,菌衰老,减产.2.2 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温度影响氧的溶解度和基质的传质速率以及菌体对养分的分解和吸收速率,间接影响产物的合成。
2.3 影响生物合成的产量黄金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苏氨酸发酵前1 2 h 温度为37℃, 1 2 h 后温度升高至39℃,可同时获得最大细胞生物量和L - 苏氨酸产量; 在此基础上,发酵后期连续流加2 .0g/L酵母抽提物可有效地降低副产氨基酸的生成,稳定L 一苏氨酸发酵产酸水平,最高产酸质量浓度达105.8 g/L , 糖酸转化率达到47.5%.2.4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2.5温度与菌体代谢的调节机制关系密切:2.6 L 一苏氨酸最适温度的确定L 一苏氨酸发酵过程中,在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随温度控制模式的不同菌体生长、耗糖强度及产酸表现出较大差异.从酶动力学来看,微生物培养温度的提高,将使反应速度加快,生产期提前.但温度提高,酶的失活也将加快,菌体易于衰老而影响产物的生成.不同生长时期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往往不同.发酵前期,温度的提高虽可以显著提高菌体生长速率,而耗糖强度和L-苏氨酸的产酸速率提高却不是十分显著.在发酵前12h温度控在37℃在发酵中后期(12h后),温度转换至39℃对L 一苏氨酸发酵有促进作用.3.溶氧对苏氨酸发酵的影响3.1溶氧对发酵的影响28℃,氧在发酵液中的100%的空气饱和浓度只有7mg/L 左右,比糖的溶解度小7000倍,在对数生长期即使发酵液中的溶氧能达到100%空气饱和度,若此时中止供氧,发酵液中溶氧可在几秒(分)钟之内便耗竭,使溶氧成为限制因素.如果溶氧浓度低于临界值,则菌体代谢受到干扰。
发酵工业的目标是要得到菌酵的产物而不是菌体本身;因此,由氧饥饿而引起的细胞代谢干扰,可能对形成某些产物是有利的。
当提供的氧浓度远大于临界值时,虽对菌体形成无妨,但也许能刺激产物的形成.当溶氧的不足时,造成微生物代谢异常,产量降低。
DO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DO对生长不利,甚至产生有害作用:形成新生O、O2-、O22-或OH-破坏细胞的组成生产次级代谢产物,须控制生长不过量.3.2溶氧变化可反映菌体的生长生理状况初期DO开始下降:1~5h对数生长期DO明显下降,并出现一低谷二次生长DO先上升,后下降.生长衰退或自溶DO上升.3.3 溶氧可作为发酵过程异常的指示3.1.1有些操作故障或事故引起的溶氧变化搅拌问题,空气与液体未能充分混合,一次加油过量都会导致溶氧下降.3.1.2补料过密或补料量过多补料是否得当引起的溶氧变化3.1.3污染杂菌DO异常在短时间内跌至零(2~5h)长时间内不回升,也有染菌后,DO升高3.4溶氧的控制溶氧的变化是氧的供需不平衡的结果.供养方面:dC/dt=KLa(C*-CL) 式中,dC/dt为溶氧浓度变化,KLa 为氧体积传质系数,KL为氧传质系数,a为气液比表面积,C*为罐内氧分压下在水中的饱和浓度,CL为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能提高KL、a和C*的措施,就能提高DO.需氧方面:摄氧率r=Q O2X 式中r为摄氧率,Q O2为呼吸强度,X为菌体浓度.需氧与菌种、培养基、温度、补料等条件有关3.4.1提高C*的措施提高氧分压,通入纯氧或富氧提高罐压:但CCO2浓度也增加,影响代谢增加通气速率:增加液体中的气体含量但易使泡沫大量增加,引起逃液.3.4.2提高KLa的措施提高搅拌转速:较高转速下,溶氧提高效果明显.降低发酵液黏度,例如加无菌水,控制补料速率及补料量.3.4.3培养基养分丰富程度的影响限制养分的供给,减少菌的生长速率限制对氧的消耗,提高DO.从总的经济情况,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3.4.4温度的影响降低温度,可以增加氧的溶解度.3.5苏氨酸溶氧浓度的控制L-苏氨酸发酵可分为4个阶段,前6 h 主要为菌体生长阶段,菌体生长缓慢,对氧需求较低; 6h - 20h为菌体生长及产物合成阶段,菌体增殖迅速,产物大量合成,溶氧急剧下降,在18h左右溶氧接近0。
20h以后菌体增殖速度放慢,产物仍继续合成,溶氧稳定在5 %左右; 3 2 h后溶氧值逐步回升,表明菌体已处于衰亡期,呼吸作用不再旺盛。
黄金,徐庆阳等的实验研究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中后期代谢网络的代谢流分布.5%溶氧条件下,2 5.5%碳架进入HMP途径,74.5%碳架进入糖酵解途径,获得33.9%质量转化率;2 0 %溶氧条件下,58.8%碳架进入HMP途径 ,41.9 2 %碳架进入糖酵解途径,获得46.5%质量转化率提高.4 补料加入对发酵的影响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这些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提供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的生理环境。
4.1碳源对发酵的影响(苏氨酸为例)4.1.1碳源的种类及常用碳源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功能是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并为异养微生物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
主要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无机碳源):如CO2和碳酸盐等。
有机含碳化合物(有机碳源):糖与糖的衍生物、脂类、醇类、有机酸、烃类、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各种含碳的化合物.发酵中常用葡萄糖作为常用碳源.葡萄糖是速效碳源,加入培养基后,菌体迅速利用.淀粉等是迟效碳源,需要等葡萄糖消耗到一定浓度以下才开始利用。
淀粉的利用方式是通过分泌到胞外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以后,才可以利用。
速效碳源有利于菌体生长,迟效碳源有利于产物生成.4.1.2不同比例碳源混合添加对苏氨酸发酵有影响分别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 80 g/ L 的不同碳源 ,考察碳源对 L - 苏氨酸产量的影响 ,其结果如表 1 所示。
碳源L - 苏氨酸产量/ g· L - 1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811 2713 2719 2416由表中可以看出 ,使用二糖作碳源 , L - 苏氨酸产量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 L - 苏氨酸生产菌对糖类的摄取是通过基团转移的方式进行的。
L - 苏氨酸生产菌对糖类的转运能力很强 ,而且在糖进入细胞的同时 ,糖酵解作用就已经开始了 ,使得大量的碳源涌入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