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肾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检验科日常培训

合集下载

检验科主任解读:常见检验项目的意义与作用

检验科主任解读:常见检验项目的意义与作用

检验科主任解读:常见检验项目的意义与作用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检验科已经成为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何正确理解常见检验项目的意义和作用,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请来了某医院检验科主任,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常见检验项目的意义和作用。

一、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常规检查是医疗系统中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

该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力、贫血程度、出血情况等。

常用于发现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贫血、出血性疾病等病症。

二、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状态。

该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代谢状态、脏器功能等情况。

常用于发现糖尿病、肝炎、肾脏疾病等病症。

三、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定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和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原体。

该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病毒抗体、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可以用于发现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病症。

四、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中的微生物,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病原菌。

该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指标,可以用于发现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病症。

以上是常见的检验项目及其意义和作用,但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检验项目的局限性,不能单纯依据检验结果做出诊断,应该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来确定诊断结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样本不受污染以及不影响检验结果。

同时,在检验结果解读时,医护人员也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确保解读结果准确可靠。

总之,常见检验项目对于医护人员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引言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

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检验科检测项目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检验科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见的检验科检测项目,它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来评估其整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的测量可以评估患者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

对临床上怀疑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检测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当患者体内存在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计数往往升高,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部位。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止血功能。

当患者体内出现出血倾向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这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一些隐性的止血障碍。

血常规检验结果对临床医生诊断血液疾病、感染和炎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一项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项目。

它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和营养状况的信息。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肝脏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肾脏的滤过功能和代谢排泄功能。

对于诊断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状态,对于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结果常常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检验科基本项目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基本项目及临床意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 ,或应用肾上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重金属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甲 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减少:失血性休克、传染病急性期。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参数进行检测,通过血液分析筛查是否有贫血、细菌感染 、白血病、败血症、病毒感染等和血液有关的一些疾病。 血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和进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血常 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凝血功能检测
• 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 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 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 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 白原(FIB)。
• 标本采集: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约100克的馒头或进餐75克葡 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静脉血测血糖,并收集尿液做尿糖 测定。
• 参考范围: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78mmol/L(140mg/dL)
• 临床意义: 1.餐后2小时血糖7.78~11.1 mmol/L(140~200mg/dL)之间,为 糖耐量减退。 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诊断为糖尿病。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 ;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 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 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 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血常规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 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 白细胞减少:

检验科项目名称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项目名称及临床意义

未有心血管或周围血管意外的人可使用这C 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程相关,增多主要是胆固醇增多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LDL-C)
并伴甘油三酯增多,临床多表现Ⅱa 或Ⅱb 型高脂蛋白血症,可见于饮食高胆 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低甲状腺素血症、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肝病、糖尿 成人 0-4.11 mmol/L 病、血卟啉症、神经性厌食和妊娠。
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
白蛋白 (ALB)
38-51g/L
降低:白蛋白合成障碍: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白蛋 白消耗或丢失过多:消耗性疾病、恶病质、肾病综合征、急性大出血、严重
烧伤、腹水形成等。其他:妊娠晚期、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
球蛋白 (GLO)
15-30g/L
增高:主要以Υ -球蛋白增高为主。见于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疟疾、黑 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 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多发性骨髓瘤。
畸形<8000 个/ml
态检查
据红细胞形态,将均一红细胞(红细胞形态与正常红细胞相似)归为非肾性
血尿,将非均一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等)归为肾性血尿。
3.风湿免疫功能

目 参考范围(方法)
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
抗链球菌溶 血素(ASO)
类风湿因子 (RF)
0-200 IU/L 0-20 IU/L
链球菌所致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人致病者 90%属于 A 族溶 血性链球菌(简称 A 链)。急性 A 链感染主要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咽炎或扁桃 体炎)或皮肤感染;更重要的是,A 链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可致风湿热、肾小球 肾炎等疾病。IgM 类 ASO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的急性期,IgG 类多见于恢复期。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肾功能检查项目是一项用于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检查项目。

该项目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一系列指标,可以匡助医生了解肾脏的滤清功能、排泄功能以及酸碱平衡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肾功能检查项目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项目名称:肾功能检查项目二、项目背景: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具有滤清血液、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等重要功能。

肾功能检查项目可以评估肾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肾脏疾病和功能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检查内容:1. 尿液常规检查:- 检测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等物理性质;-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潜血等化学成份;- 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形态学指标。

2. 血清肌酐(Scr)检测:- 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常用的肾功能评估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健康状况。

3. 血尿素氮(BUN)检测:- 血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肾脏排泄功能的健康状况。

4. 尿肌酐(UCr)检测:- 尿肌酐是评估肾小管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管排泄功能的健康状况。

5. 尿尿酸(UA)检测:- 尿尿酸是评估尿酸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可以初步判断尿酸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的健康状况。

6. 血清尿酸(SUA)检测:- 血清尿酸是评估尿酸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可以初步判断尿酸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的健康状况。

7. 血清钠(Na+)检测:- 血清钠是评估肾脏调节体液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肾脏调节体液平衡功能的健康状况。

8. 血清钾(K+)检测:- 血清钾是评估肾脏调节体液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肾脏调节体液平衡功能的健康状况。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尿蛋白: 阳性见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兵变,以及肾外性的高血压、糖尿病、SLE等疾病。
尿葡萄糖: 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亢进、妊娠后期等。 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紧张等也可致阳性反应。
谷草转氨酶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塞时,血清中活力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也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可引起血清的升高,有时可达1200IU/L,中毒性肝炎还可更高。
碱性磷酸酶 1 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 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 肝癌等。 2 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ALP释放入血液中,引起ALP活力增高。
第四部分: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
肝功能指标: 胆红素:17.1-34.0为隐性黄疸,>34时,称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 <20;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可占总胆红素的35%以上;阻塞性黄疸时,主要是结合胆红素升高,占50%以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癌症 或慢性肾炎所致的继发性贫血时可降低。
尿酮体 :
阳性:见于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 妊娠呕吐、 长期饥饿 、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全麻术后、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可呈阳性反应。
尿胆红素 肝实质性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溶血性黄疸患者尿中,一般不见。 尿胆原 增加常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肝实质病变如肝炎时。
凝血功能检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9~12s 测定超过正常3s为异常 延长:1、先天性凝血因子I、II、V、VII、X缺乏。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如肝素或FDP等。 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溜等。 INR是用于检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以INR2.0-3.0为宜。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粪常规前
列腺液常规精液常规白带常规血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肝功能肾
功能血糖血脂用于早孕诊断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
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心肌酶谱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
淀粉酶血凝四、五项标
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CEA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

B -HCG 风湿三项乙肝五项免疫三项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检验科项目危急值是指一些特定检验指标的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且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这些危急值的出现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意义是指回顾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检验结果,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血液学项目:-血红蛋白浓度:危急值<7.0g/dL,在意识模糊、心动过速、肢体无力等症状下提示严重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血小板计数:危急值<10×10⁹/L或>1000×10⁹/L,低于10×10⁹/L提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出血,而高于1000×10⁹/L提示严重的血小板增多症,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生化学项目:- 血糖:危急值<2.0 mmol/L或>22.2 mmol/L,在低血糖时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而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或其他急性并发症。

-肝功能标志物(ALT、AST、总胆红素):危急值可以提示肝脏受损或黄疸的程度。

-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危急值的升高可能表明肾功能急性损伤,这对筛查急性肾衰竭、肾结石等疾病很重要。

3.微生物学项目:-血培养:可能检测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果结果为阳性,可能需要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尿培养:可能检测到泌尿系统感染,对尿路感染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4.血气分析:-pH值:危急值<7.2,可能提示酸中毒或碱中毒的严重程度。

- 二氧化碳分压(pCO₂):危急值<20 mmHg,可能表明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

危急值的确定需要参考临床指南、国际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不同机构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异。

检验科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设定危急值并及时报告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迅速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提高病人的生存机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总结起来,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对于及时发现患者健康状况严重紊乱、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检查项目[1]

肾功能检查项目[1]

肾功能检查项目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比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

这些肾功能化验检查项目可以大概判断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辅助依据。

为此,经过石家庄肾病医院检验科的介绍,我们做了以下整理: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素氮(BUN)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素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肌酐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肌酐(Cr)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张晓飞—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张晓飞—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张晓飞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检验科) 2018年7月
解剖结构和位置
肾脏的功能
泌尿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H2O、Urea、Cr)及异物(药
物、毒物)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维持水盐代谢平
衡 保留机体中的重要电解质:Na+、K+、HCO3-及
Cl-,排泄过剩的电解质、H+,维持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尿酸 胱抑素
肾小球滤过功能--胱抑素C
在所有有核细胞中恒定持续的表达,机体产生 量恒定,不受肿瘤或炎症、肌肉容量、性别等 的影响。
肾脏是清除胱抑素C的唯一器官,可经肾小球 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降解,不被 肾小管排泌
BUN临床意义
BUN↑
肾前因素引起少尿 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或摄入过多 可用作透析充分性指标(Kt/V)的计算
BUN和Cr同时测定更有意义
BUN↑,Cr↑ 肾功能严重受损
BUN↑,Cr正常 肾外因素引起。
血清尿酸测定 (serum uric acid,SUA)
原理: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 内源性:组织核酸分解(80%) 来源 外源性:食物核酸分解(20%)
肾小球源性血尿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发病原因 常见病因
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 细胞通过该裂缝时受到 挤压损伤,在肾小管中 受到不同渗透压和PH作 用,呈现变形红细胞尿
各类型肾炎
红细胞未受到挤压损伤,变 形红细胞<50%,称非肾小 球源性血尿
肾结石,泌尿系肿瘤,肾盂 肾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 ,肾结核
红细胞管型 典型表现

检验科肾功能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肾功能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肾功能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滤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肾功能是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肾功能检测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血尿素氮测定(BUN)血尿素氮是衡量肾脏排泄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是通过测定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功能好的人,血尿素氮浓度较低;而肾小球滤过功能较差的人,血尿素氮浓度较高。

因此,通过测量血尿素氮的含量,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情况。

二、肌酐测定肌酐是一种在肌肉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其浓度受到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泄的影响。

通过测定血清中肌酐的含量,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

肌酐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脏疾病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三、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颜色、尿比重、pH值、蛋白质、糖、酮体、潜血、白细胞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是否正常,对肾脏疾病的筛查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肾小球滤过率测定(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最可靠的指标之一。

肾小球滤过率反映了肾脏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液中的物质量,常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强弱。

目前,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方法有C-G方法、M-G方法和54Cr-EDTA法等。

通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状况,并根据测得的数值进行相应的治疗。

五、尿肌酐清除率测定尿肌酐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管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清晨收集的24小时尿液中肌酐的排泄量和相应时间段内血清肌酐的含量,可以计算出尿肌酐清除率,进而评估肾小管排泄功能。

尿肌酐清除率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肾小管功能状况,对于肾小管功能损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六、动态肾脏显像技术动态肾脏显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射示踪剂,观察肾脏功能和血液流动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

常用的肾小球功能检查包括: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二)血清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 (三)血清尿酸测定; (四)血ß2-微球蛋白测定。
8
肾小球滤过率及滤过分数
• 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单位时间 内(每分钟)两肾所生成 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 滤过率。 •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 肾小球滤 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 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29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㈠ 浓缩稀释试验:Mosenthal Test
㈡ 尿渗大重吸收量测定
三、肾小管酸中毒诊断试验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肾小管分泌氢离子或重吸碳酸氢 根离子功能减退,而产生的一种慢性酸中毒。分四种类 型。Ⅰ型是由于远端肾小管功能缺陷排泌氢离子及生成 铵减少,氢离子滞留体内引起酸中毒,故又称远端肾小 管性酸中毒。Ⅱ型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的 功能降低,大量碳酸氢钠排向远端肾小管,钠与氢不能 充分交换,致使尿液不能酸化产生酸中毒,又称近端肾 小管性酸中毒。Ⅲ型指近、远端肾小管均有功能障碍; Ⅳ型是既有代谢性酸中毒又有高血钾表现。
肾功能试验注意事项
• 肾脏有强大的贮备功能,损害尚未达到明显 程度时,各种试验仍可正常,因此肾功能检 查并非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肾功能正 常不能排除器质性肾损害。 • 许多肾外因素均可影响肾功能检查,因此须 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 • 肾脏功能是多方面的,完整的肾功能包括肾 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及酸化功能。 不能把肾功能的某个单项误称为肾功能。
4、意义:
⑴ 少尿加高比重尿见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少尿. ⑵ 多尿、低比重尿、夜尿增多或比重固定在1.010,则 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差。

临床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临床检验项目是指医学检验科在临床实践中用于辅助诊断、判断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的一系列检验项目。

它包括了常规检验项目和特殊检验项目。

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血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特殊检验项目包括分子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验、遗传学检验等。

1.血液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细胞形态学等项目。

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疾病。

凝血功能检验可以评估血液凝固能力,帮助诊断与治疗凝血相关的疾病。

2.生化学检验:生化学检验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水平等项目。

肝功能检验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和监测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肾功能检验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滤过功能,帮助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血脂水平检测可以评估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脂症等疾病。

3.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免疫细胞等项目。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抗体检验可以帮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如HIV、乙肝、结核等。

免疫细胞检验可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免疫异常等问题。

4.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真菌检测等项目。

通过细菌培养,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

病毒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病毒感染,如流感、艾滋病等。

真菌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真菌性肺炎等。

总之,临床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通过对临床检验项目的正确解读和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05检验科常查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珍藏版)12

05检验科常查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珍藏版)12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
Hb、Hgb
男120-165g/L
女110-150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红细胞压积
PCV或HCT
男性0.39-0.51
女性0.33-0.46
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WBC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4-5.7)×1012/L
女(3.8-5.1)×1012/L
新生儿(6-7)×1012/L
儿童(4.0-5.2)×1012/L
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检验科常见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常见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力衰竭、肝脏疾病、急性肾 炎。 在AMI发作后1-3小时升高,4-12小时达高峰,72小时后恢复正 常,若持续不降,反而升高或下降后又异常升高,说明梗死继续 扩大、心肌坏死加重或新梗死发生,可作为判断心肌梗死扩展或 再梗死及预后的指标。
在AMl患者胸痛开始后6-8小时升高,11-12小时达高峰,敏感性 与CK-MB接近,但特异性比CK-MB高,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最好的 指标。
尿素(Urea)
肌酐(Cr) 尿酸测定(UA)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umALB):
尿蛋白定量:
增高:严重脱水、急性心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大手术后、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等。降低:严重肝病 。 增高:肾功能不全。
增高: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肾脏疾病、子痫、白血病。
诊断肾小球疾病和损伤的早期灵敏指标、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肾病及高血压病人心血管损伤等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 有重要价值。
胰岛素抗体(INSAb):
葡萄糖(GLU)增高:
抗核抗体10项(抗核抗 体8项+抗着丝点抗体测 定、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ACA)):
指导选用胰岛素的剂型和用量。
生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甲亢、颅内 出血等。降低: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严重肝病、妊娠、哺 乳等。
用于系统系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 燥综合征等的辅助诊断。
增高:慢性炎症、结核、疟疾、血吸虫病、风湿热、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肝炎 、肝硬化、骨髓瘤、淋巴瘤等。
降低: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
降低: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慢性疟疾、黑热病、自身免疫性 疾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1)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1)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受训者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养方法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5个专业。

医学检验科专科医师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部门时间临床基础检验4个月临床化学检验2个月临床免疫学检验 2个月临床血液学检验 2个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基本标准(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手工法①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②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①、网织红细胞计数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③。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

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①, Addis计数②, 乳糜尿检查③,含铁血黄素检查④,尿妊娠试验⑤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

粪便常规检查①,便潜血试验②脑脊髓液检查(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2)基本技能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手指和静脉取血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①,保养与维护②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①、性能评价②、保养与保养③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粪便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胸腹水中常见细胞的辨认脑脊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二)临床血液学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检验科开展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开展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前要注意哪些事项
(3)避免应激状态:避免在应激状态(发烧、肺炎、频繁的心绞 痛或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急性胃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 严重外伤或手术等)时进行此试验,可以在应激状态过后进行。 (4)避免在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发作期进行该试验,在试验 前要检查尿酮体。 (5)药物:许多药物都可影响糖耐量,如服用氢氯噻嗪、水杨酸 钠需停用3-4天、口服避孕药需停用1周。试验前是否停用降糖类药 及停用时间主管医生确定。 (6)体力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试验前 要静坐休息半小时。
90%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存在针对胰岛 B细胞的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 体(GAD)。这些抗体对胰岛B细胞有毒性 作用,大大抑制B细胞功能,加速病情的恶 化,这三大抗体强度是胰岛B细胞损伤和自 身免疫的标志。 当进行多种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联合筛查时, 如三种抗体均阳性的1型糖尿病直系亲属, 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近100%。所以,1 型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定期测定,及时把握 病情发展。
糖尿病患者HbA1C值与空腹血糖值呈正相关、HbA1C 反映患者在测定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不能反映近 期血糖水平,它是反映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 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 制程度。控制不佳时可升高至正常的两倍, 按ADA标准要求控制好者可2-3个月检测一次, 控制欠佳者1-2个月检测一次,妊娠糖尿病 及1型糖尿病应每月测一次。
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是一项检测机体对葡萄糖负荷的经典试验,已 延用多年,经久不衰,可称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观察血糖上升或下降的程度与速度, 以了解机体对刺激物的耐受能力,临床 上用以确定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其他 少见疾病的诊断,并间接地推测胰岛的 分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肾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比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

这些肾功能化验检查项目可以大概判断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辅助依据。

我们做了以下整理: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素氮(BUN)
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素
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肌酐
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女89~357μmol/L>60岁男250~476μmol /L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2μmol·kg-1/d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定量:<150mg/d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

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
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

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SPI>0.2表示选择性差。

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

相反,表示选择性差。

肾功能检查项目: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
临床意义:增高:肾小管损害。

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素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标准清除值0.7~1.1ml·s-1/1.73m2(0.39~0.63ml·s-1/m2)最大清除值1.0~1.6ml·s-1/1.73m2(0.58~0.91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

儿童纠正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儿童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差甚大,纠正公式为:最大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以上的项目是较为多见的肾功能检查项目,下面再讲一下在肾功能检查中较为偏的几个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菊粉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成人)2~2.3ml/s20~29岁
临床意义:增加:心排血量增多的各种情况(如高热,甲亢,妊娠),烧伤,一氧化碳中毒,高蛋白饮食,糖尿病肾病早期。

降低:休克,出血,失水,充血性心衰,高血压晚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管病变,输尿管阻塞,多发性骨髓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豆状核变性,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功能衰竭等。

注意:随着年龄的递增,菊粉清除率逐年下降。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一般情况下成人0.80~1.20ml·s-1/m2尿液成人男0.45~
1.32ml·s-1/m2女0.85~1.29ml·s-1/m2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52~63ml/min/1.73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1/m2(31ml/min/1.73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

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

同样,慢性肾炎肾病型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12:1~20:1
临床意义: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功能检查项目: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
参考值:正常情况:15min0.25~0.51(0.53)30min0.13~0.24(0.17)60min0.09~
0.17(0.12)120min0.03~0.10(0.06)120min总量0.63~0.84(0.70)。

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损害0.50(50%)时,开始表现有PSP排泄率的下降。

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范可尼综合征,心衰,休克,重症水肿,妊娠后期,尿路梗阻,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浓缩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禁饮12h内每次尿量20~25ml,尿相对密度速增至1.026~1.030~1.035儿童至少有一次尿相对密度在1.018以上。

临床意义:夜尿量增加、尿相对密度下降,相对密度差<0.009均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慢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高血钙、低血钾、充血性心衰、中毒性肾损害、药物性肾病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稀释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4小时排出饮水量的0.80~1.0,尿相对密度降至1.003或以下。

稀释试验主要反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异常见于肾小球病变或肾血流量减少,于肾衰后期,尿相对密度恒定在1.010左右,表示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已受损。

肾功能检查项目:对氨马尿酸清除率
正常情况:男8.6~8.8ml/s女8.1~8.5ml/s
对氨马尿酸清除率(或肾血浆流量)=尿对氨马尿酸浓度(mg/dl)×稀释倍数/血浆对氨马尿酸浓度(mg/dl)×尿量(ml/min)肾全血流量(RBF〔ml/min〕)=肾血浆流量(ml /min)/l-红细胞比积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RBF正常或高于正常,慢性肾小球肾炎RBF
降低,肾盂肾炎或其他肾脏疾患,如伴高血压或肾实质的严重损害时,RBF降低,肾动脉硬化症、心衰、肾瘀血等RBF亦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