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细菌培养采样及检查新方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一、空气培养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Ⅱ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15min,(2)母婴同室:Ⅲ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5min,(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Ⅳ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5min,2.采样检测方法:(1)产房、门诊人流室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4角及中央1处,共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离墙壁1m处,将培养皿放置在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15min后盖上培养皿。
(2)母婴同室、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5min后盖上培养皿。
3.采样结果:送检化验单上报告结果回示:CFU/(皿·暴露时间)。
4.注意事项;(1)每月25日各个部门行空气菌落培养一次。
(2)各个部门应先用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再用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或是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后,在从事医疗活动前,取空气菌落培养。
(3)送检化验单上,必须注明暴露时间,产房注明暴露时间15min,其他部门注明暴露时间5min,现未注明时间不出检查结果。
(4)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送检,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
二、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5.0CFU/cm2(2)母婴同室: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2.采样时间:各个环境做空气培养后,任选一常用物体表面3.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缓冲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院感细菌培养
院感细菌培养院感细菌培养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为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细菌培养的标准格式,包括样本采集、培养方法、结果解读等内容。
一、样本采集1. 患者样本采集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症状,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样本采集方式:(1)血液样本:采用无菌技术,从静脉或者动脉血管中抽取适量的血液样本,避免污染。
(2)呼吸道样本:采用无菌技术,通过喉咙拭子、支气管镜或者气管插管等方式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3)尿液样本:采用无菌技术,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或者导尿管插管后的尿液样本。
(4)伤口分泌物:采用无菌技术,用无菌纱布或者拭子采集伤口分泌物,并避免与周围皮肤接触。
(5)其他样本:根据具体情况,如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采用相应的无菌技术进行采集。
2. 环境样本采集环境样本采集是为了了解医院内部的细菌污染情况,常见的采样方式包括:(1)表面拭子法:用无菌拭子在特定区域进行擦拭,如手术台、病床、医疗设备等表面。
(2)空气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或者厌氧培养皿,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
(3)水样采集:对医院内部的水源进行采样,如自来水、洗手池、洗衣房等。
二、培养方法1. 常规培养方法常规培养方法主要是指将样本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促使细菌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血琼脂、大肠杆菌培养基、巴氏培养基等。
培养条件普通为37℃,24-48小时。
2. 特殊培养方法特殊培养方法是针对特定的细菌进行培养,以便更好地检测和鉴定。
常见的特殊培养方法包括:(1)厌氧培养:用于培养需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如厌氧菌和厌氧菌。
(2)选择性培养:利用特定的培养基和抑制剂,选择性地培养某一类细菌,如肠道致病菌。
(3)富营养培养:为了增加细菌的生长速度和数量,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如血琼脂富营养培养基。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m(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II类区域:≤4cfu/(15min·直径9cm平皿)III类区域:≤4cfu/(5min·直径9cm平皿)六、附录Ⅰ类区域: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面积>30m2面积≤30 m2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医院常规细菌培养(1)
医院常规细菌培养(1)医院常规细菌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诊断疾病和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下面从常规细菌培养的方法、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法医院常规细菌培养是指采用一系列技术方法将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出来、明确其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具体方法如下:1.取样。
体液如血、尿、脑脊液等通过无菌技术采样。
2.标本前处理。
主要包括清洁、消毒等步骤,以防止空气和表面微生物污染。
3.分离微生物。
采用无菌棉签或接种环将标本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器械对每种菌株的分离。
4.接种培养基。
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表面进行接种。
5.培养。
菌落在培养基上生长并繁殖,在一定时间内可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
6.鉴定。
通过菌落形态、色素、生长速度等方面的鉴定,对分离和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明确种类的鉴定。
二、过程医院常规细菌培养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细菌培养会分为初步鉴定和决定鉴定两个阶段:初步鉴定通过菌落的大小、形态、产生气味等特征判断目标微生物的种类;而决定鉴定则是通过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和特殊的染色技术等手段确认细菌的种类,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意义医院常规细菌培养的意义在于:1.确定病原菌种类。
通过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医生才能按照正确的药物敏感性数据和治疗建议进行个性化治疗。
2.预测病情变化。
通过观察菌落数量和菌群的变化,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判断治疗效果。
随着治疗方案的调整,医院常规细菌培养也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监测”;4.预防疾病扩散。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细菌培养,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保护公共健康。
总之,医院常规细菌培养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细菌培养技术的应用和熟练度提高,以提高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水平。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细菌培养采样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和培养细菌,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1.准备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或含有特定选择性抑菌物质的培养基。
2.准备采样工具:消毒好的采样器具,如细菌采样棒。
3.采样位置: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如患者的咽喉、伤口、粪便、水样等。
4.采样方法:使用采样器具在采样位置轻轻刮取一些样本,并均匀涂抹在培养基表面,或将样本浸入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5.培养条件:根据需要,将培养皿或培养瓶放置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培养。
通常情况下,细菌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
6.观察和分离:观察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是否有细菌生长,根据形态特征或其他特性来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离。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的具体步骤可能会因实验目的、样本类型和培养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上述步骤是一个常见的基本流程。
在进行细菌培养采样时,需要严格遵守
消毒、无菌操作和实验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⑴标本采集应在患者用药之前或停止用药 12天后进行;
⑵疑为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采集后立
即送检。
⑶不能用棉拭子浸蘸标本送检。
⑷注明标本名称:如、胸水或腹水、关节液等 等。
e.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
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f.采血,周围静脉为宜。
g. 严格执行三步消毒后采血。注入血液时不能 将注射器内的空气加入血瓶内。绝对不能超出10 ml。
二、呼吸道标本培养
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常居菌群,下呼吸 道是无菌,但下呼吸道分泌物经上呼吸 道排出时通常受到正常菌群的污染,故 要正确采集标本,并结合临床表现是否 有该细菌引起的感染。
全自动细菌测定系统
7、送检标本:血液、各种无菌体液
(脑脊液、骨髓、胆汁、胸水、腹水、 心包穿刺液等等。)
注意事项
a. 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 38.5 ℃)采 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b. 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也应在
下次用药前采血。 c . 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d.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黑、黑或紫罗兰色,烧伤边缘水肿。患者发烧>38℃或
低体温<36℃,合并低血压。 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创面。③由于创面部 位不同,细菌种类也不尽相同,要用灭菌棉拭子采集 多个部位的炎症区送检。
胃肠道标本培养
正常人的肠道栖居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
生物(细菌),具有维护健康的重要作用。疾
病时致腹泻。
1、粪便培养检查的送检指征: a、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HP.
b.重症腹泻.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供应室工作环境监测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如下:消毒液的米样及检查方法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的消毒液1ML,置于备好的试管内及时送检,送检时间不超过4时,必要时试管中加中和剂。
采样前准备:洗手,手套,口罩,无菌吸管,试管,酒精灯,打火机,无菌剪刀浸泡使用的消毒液细菌培养:用于灭菌的消毒液没有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用于消毒物品的消毒液其染菌量V 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或细菌生长均为合格;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检查原则:每个月一次,空气消毒结束后进行,一般不超过消毒后4小时,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
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其它致病菌,不得超过规定区域所执行的标准参数;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祥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 - 150cm;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 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 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注意采样时不走回头路,不得逆行;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
采样前准备:洗手,戴口罩,培养皿(看采样面积大小准备);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 100cm2取100cm2 ;采样方法:用5X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平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不规则样物品如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① 皮肤与皮下组织,包括手术切口、褥疮溃疡、新生儿
脐炎、婴儿脓疮病。 ②用无菌生理盐水或75%的酒精擦去病灶表面渗液;
③用无菌棉拭子抹去及较深部的脓液分泌物或组织送检;
④采集褥疮溃疡标本时应采集褥疮边缘的脓性分泌物,拭 子放在运送培养基中立即送检。注意事项:不要采集创口表面 的渗液。
2. 伤口、脓肿、窦道、坏疽组织采集方法及注意事
项 ①闭锁性脓肿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肤后,用灭菌注射
器穿刺抽取全部脓液送检。
②伤口处若有脓及渗出物要用无菌棉签深入各种窦道 中擦拭,用小刀刮取,穿刺抽吸或手术切除获得深处伤口 标本; ③当创伤出血时,敷有药物在 2h以内及烧伤在 12h内 均不应采集标本,此时获得阳性结果机会甚少。
3.烧伤创面 ①烧伤创面需要脓性分泌物,焦痂迅速分离变棕
培养。
新生儿可疑菌血症,应同时做尿液、脑脊液培养。
3 、采血时机:尽量在使用抗菌素之
前采血、尽量在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
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
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4、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a、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30s以上。 b、待皮肤干后,再用1%-2.%碘酊作用30s或 10%碘伏作用90s以上,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向外画 圈消毒,范围不应小于 5 ㎝(直径),且不能用 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肛门4-5cm(幼儿2-3cm)处,轻轻旋转擦取直
肠表面黏液后取出,置运送培养基中送检。
注意事项
①标本要采集新鲜的,陈旧标本影响阳 性检出率; ②切忌粪尿混合; ③标本在病理早期或治疗前采集; ④一般认为用抗菌药三天后,标本培 养病原菌阴性。 ⑤采集标本时忌用吸水性物品采集或 送检。(如棉签、或尿不湿、卫生纸、等。)
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2、操作时,前臂不能越过已打开的培养皿;放培 养器皿时,要从内往外放,取时要从外往内,动作 不能粗重,以免影响培养效果。 3、按照平开平放法或平开扣放法放置30分钟,即 送检验室化验结果。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100cm² ,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² ,取100cm²
4、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
5、监督执行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 6、监测结果归档,备查。
7、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8、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谢 谢!
采样方法
用5×5cm²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液的棉拭纸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纸, 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用无菌剪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纸放入装 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纸直接涂抹物体 的方法采样。放入物品前后,瓶口必须按常规在酒精灯上烘烤,然后盖好 盖塞送细菌培养。
医疗用品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
器和注射针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 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 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 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² ,取全
医护人员手采样方法(试管法)
细菌的手污染无菌伤口。
医务人员手采样目的:是为了检测医务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将带有
1、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手细菌采样。 2、选定抽查对象,(手术室参加手术者事先不能通知被抽查对象)。
手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手细菌培养采样方法手细菌培养采样方法涉及到无菌操作和正确选择培养基的重要步骤。
手细菌培养采样是为了检测手部表面微生物的存在与分布情况,以便有效预防与控制手部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细菌培养采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准备工作1. 首先要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如培养皿、无菌试管、移液器、平板架等。
2. 需要准备无菌培养基,常用的有血琼脂(BSA)培养基、营养琼脂(NA)培养基、MacConkey琼脂培养基等。
3. 在进行培养采样前要彻底洗手,并戴上实验室原则要求的防护用品。
步骤二:采样1. 首先,使用无菌棉签沾取几个手指间的皮肤污秽物。
2. 将棉签等采样物转移到无菌试管中,加入滴对无菌盐水悬浮液。
3. 摇动试管使样品均匀悬浮于无菌盐水中。
步骤三:涂布技术1. 将无菌琼脂培养基倒入准备好的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培养皿底。
2. 将经过悬浮的菌种样品取1ml,利用无菌吸管滴入有盖培养皿中。
每个培养皿平均滴液不超过3滴,避免菌种过多。
3. 使用无菌细胞刮刀均匀涂布于培养皿恒温箱上。
刮涂时要保持均匀刮涂并避免伤及琼脂表面。
步骤四:培养条件1. 使用无菌钝性气体灭菌关闭培养皿,避免菌落污染。
2. 将培养皿倒置后,放置于恒温箱中,温度通常为37,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3. 培养时间过长要防止菌落过度生长而发生耗尽现象。
4. 培养皿上的菌落不宜过多,以确保菌落形态和不同菌种的鉴别。
步骤五:菌落的观察和分析1. 培养时间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态、颜色、大小和密度等。
2. 将可疑的菌落转移到其它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确认。
3. 结合菌落特征和进一步进行的生理生化实验,可以确定手部菌落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注意事项:1. 手细菌培养采样要确保实验环境干净,并且工作台面、试管、吸管等器材都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2. 要注意无菌操作,进行培养采样时要戴手套,并避免手与培养皿接触,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供应室处事环境监测之阳早格格创做百般环境气氛、物体表面、医务人员脚细菌菌降总数卫死教尺度如下:环境类型范畴尺度气氛(cfu/m3)物体表面(cfu/m3)医务人员脚(cfu/m2)Ⅰ类层流净净脚术室,层流净净病房≤10 ≤5 ≤5Ⅱ类一般脚术室,产房,婴女室,早产女室,一般呵护性断绝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人流室、沉症监护病房、≤200 ≤5 ≤5Ⅲ类女科病房,妇产科查看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浑净区,慢诊抢救室,化验室,百般一般病房≤500 ≤10 ≤10Ⅳ类感染科及病房,供应室感染区≤2500 ≤15 ≤15消毒液的采样及查看要领采样要领:用无菌吸管吸与使用中的消毒液1ML,置于备佳的试管内即时收检,收检时间不超出4时,需要时试管中加中战剂.采样前准备:洗脚,脚套,心罩,无菌吸管,试管,酒粗灯,挨火机,无菌剪刀浸泡使用的消毒液细菌培植:用于灭菌的消毒液不检出所有微死物为合格;用于消毒东西的消毒液其染菌量﹤100cfu/ml.已检出致病菌或者细菌死少均为合格;气氛采样及查看要领查看准则:每个月一次,气氛消毒中断后举止,普遍不超出消毒后4小时,采样后必须尽量对于样品举止相映指目标检测,收检时间不得超出4h.已检出致病菌为合格,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其余致病菌,不得超出确定天区所实止的尺度参数;气氛采样及查看要领:采样时间:采用消毒处理后与举止调理活动之前功夫采样;采祥下度:与大天笔直下度80-150cm;布面要领:室内里积≤30M2,设一条对于角线上与3面,即核心一面、二端各距墙1m处各与一面;室内里积>30m2,设东、西、北、北、中5面,其中东、西、北、北面均距墙1m,注意采样时不走转头路,不得顺止;采样要领:用9cm直径一般营养琼脂仄板正在采样面表露5min后收检培植.采样前准备:洗脚,戴心罩,培植皿(瞅采样里积大小准备);物体表面采样及查看要领采样时间:采用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举止采样;采样里积:被采表面<100cm2,与局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与100cm2;采样要领:用5×5cm2的尺度灭菌规格板;搁正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死理盐火仄样液的棉拭子1收,正在规格板内横横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化棉拭子.连绝采样1-4个规格板里积;剪去脚交触部分,将棉拭子搁进拆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收检.不准则样东西如门把脚等小型物体则采与棉拭子直交涂抹物体的要领采样.采样前准备:试管,酒粗灯,无菌死理盐火,棉拭子,挨火机,无菌剪刀,脚套,心罩,无菌规格板医护人员脚采样及查看要领采样时间:正在交触病人、进止调理活动前举止采样.采样里积及要领: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死理盐火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收正在单脚指直里从指根到指端去回涂揩各二次(一只脚涂揩里积30cm2〕,并随之转化采样棉试子,剪去脚交触部位;将棉试子搁进拆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那位.采样里积按仄圆厘米(cm2)估计.采样前准备:试管,酒粗灯,无菌死理盐火,棉拭子,挨火机,无菌剪刀,脚套,心罩灭菌后无菌东西采样及查看要领正在无菌收配下按物体表面采样要领采样,搁进肉汤试管中培植;将嗜热脂脉杆菌片搁于用博用毛巾造成的尝试包中,挨包成规格为23*23*15大小的尺度尝试包中,搁于排汽心上圆,通过一个灭菌周期后,正在无菌收配下与出嗜热脂肪杆菌片搁于培植皿中,通过48小时56℃培植箱培植后瞅察截止.东西准备:培植皿,二把无齿镊。
图文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运送与处理
图文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运送与处理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是临床微生物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正确的操作能够保障标本的质量,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注意事项,为临床人员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采集时间标本采集应在患者服用抗生素前或停药时间超过7天后进行。
因为在抗生素作用下,细菌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而停药时间不足7天,则可能出现抗生素抑制菌体繁殖的影响,导致假阴性结果。
采集部位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要点是要选择适当的部位,从病变部位采集标本,以尽可能多地含有病原体。
采集前要先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检测结果的偏差。
常见的采样部位有:•血液:静脉血、动脉血•尿液:中段尿、早晨第一次排尿•痰液:清晨空腹,深喉刺激后咳出的痰液•脑脊液:用腰穿法获取•分泌物:如脓性分泌物,要清洁创面后进行采集采集器具采集器具应为无菌的容器和器械,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选择采集器具时,应以病变部位大小、特点及病因为基础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和器械。
标本采集量标本采集量的大小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采集足够量的标本,以避免过多或过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一般来说,采集量不得少于2mL。
标本的运送和保存标本运送标本运送应保证其质量,在保持标本稳定性的同时,避免造成地区性污染。
运输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采取避光、避热、避冻等措施。
运送过程中,标本应保持无菌状态,防止被粉尘、脏物等污染。
标本保存在采集后未能及时运送的标本,应保存在4℃~8℃冰箱内,以避免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耗损,影响后续检测结果。
冰箱应定期整理清洗,并进行温度调整,以避免异常温度对标本品质的影响。
标本处理标本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标本处理之前,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准备,如检查及清理工作区、准备必要器械和环境、做好相应的操作准备。
标本的处理方法标本处理一般包括离心、涂片、加药涂布和灭菌。
标本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或影响检测结果。
物表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物表细菌培养采样方法一、采样前准备了解待采样物表的类型、用途、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培养基。
准备所需的采样工具和设备,如棉签、试管、培养皿、培养基、无菌水等。
确定采样数量和采样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采样计划。
二、选择采样点根据待采样物表的类型和使用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采样点应具有代表性,且易于到达,以便进行采样操作。
对于不同的接触表面,应选择不同的采样点,以反映其细菌污染情况。
三、采样方法使用无菌棉签擦拭物表表面,注意要擦拭均匀,避免用力过大或过小。
将擦拭后的棉签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菌水,搅拌均匀。
将试管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细菌培养。
四、培养基选择根据待采样物表的类型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应注意其成分和性质,以便选择适当的培养条件。
五、培养条件将试管放入恒温器中,设置适当的温度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根据细菌的生长速度和培养基的成分而定,一般需要24-48小时。
在培养期间,应注意观察试管的变化,如出现气泡、浑浊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六、数据分析在培养结束后,对试管中的细菌进行计数和分类。
比较不同采样点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分析其污染情况和分布规律。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物表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
七、结果报告根据采样和数据分析结果,撰写物表细菌培养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待采样物表的基本信息、采样点选择及采样方法描述、细菌培养结果及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结果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院感细菌培养
院感细菌培养一、引言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细菌培养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质控、耐药性监测以及结果解读等方面的知识,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细菌培养的采样采样时机:选择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用后进行采样,以避免抗菌药物对培养结果的影响。
采样部位:应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等。
采样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避免交叉感染。
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拭子法和穿刺法。
三、细菌培养的方法常规培养:将采集的标本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自动化培养:利用自动化仪器进行细菌培养,可大幅提高培养效率。
常见的自动化仪器有BacT/Alert、phoenix等。
特殊培养:对于某些特殊病原体,如分枝杆菌、真菌等,需要进行特殊培养。
四、细菌培养的质控培养基质控: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无菌、营养成分适宜等要求。
操作质控: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
试剂质控: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性。
仪器质控: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
五、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了解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耐药基因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预测其耐药性。
耐药性监测网:建立耐药性监测网,定期发布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指导临床用药。
六、细菌培养结果的解读与临床应用结果解读:根据培养结果,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问题。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七、展望与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菌培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未来,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细菌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随着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研发将成为研究重点。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5、监督执行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 6、监测结果归档,备查。
7、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8、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2、操作时,前臂不能越过已打开的培养皿;放培 养器皿时,要从内往外放,取时要从外往内,动 作不能粗重,以免影响培养效果。
3、按照平开平放法或平开扣放法放置30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100cm²,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²,取100cm²
采样方法
用5×5cm²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液的棉拭纸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纸, 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用无菌剪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纸放入装 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纸直接涂抹物体 的方法采样。放入物品前后,瓶口必须按常规在酒精灯上烘烤,然后盖好 盖塞送细菌培养。
医疗用品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 器和注射针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 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 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 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²,取全 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²,取100 cm²。
采样前准备
洗手,手套,口罩,无菌注射器5ml, 试管,培养皿,酒精灯,打火机, 无菌棉球、持物筒、无菌剪刀,无 菌规格板,无菌棉签、0.9%生理盐 水。
空气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小于80cm。
细菌培养
LOGO 交大二院
感谢您的关注
○ ○
空气标本采②室内面积 >30㎡,设5个点(东、西、南、北、中/对角线注意: 外4点距墙1m)
● ● ● ○ ● ●
● ● ●
●
●
空气标本采样
培养皿的放置
LOGO 交大二院
要求:盖子平移倒扣在平皿边缘,内面朝下.(盖子不可朝天)
盖子
培养皿
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板)
医院常规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内容:
LOGO 交大二院
• 环境分类
• 手、空气、物表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环境分类
Ⅰ类环境:1.层流洁净手术室 2.层流洁净病房
LOGO 交大二院
Ⅱ类环境: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普 通保护性隔离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IV类环境:感染性疾病科
手标本采样
1、时间:接触病人前并洗手后进行采样.
LOGO 交大二院
2、采样方法:五指并拢,从指端到指根,将浸有无菌稀释液的棉试子往 返涂擦2次并转动试子,剪去手接触的部位,放入10ml稀释液试管振 打数次。 3、用物:用含有相应中核剂的无菌洗脱液/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
4、手卫生标准: 外科手消毒: ≦5cfu/c㎡ 卫生手消毒: ≦10cfu/c㎡
物表标本采样
1、时间: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LOGO
2、面积: ≧100c㎡,取100c㎡ <100c㎡,取全部面积
3、规格板:5cm*5cm(标准) 4、采样方法: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抹5次。
5、物表卫生标准:Ⅰ、Ⅱ类环境 ≦5cfu/c㎡ Ⅲ、IV类环境 ≦10cfu/c㎡
微生物取样方法
微生物取样方法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
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2。
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
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
5进行4。
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方法嘿,你问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咋弄啊?这事儿吧,其实也不难,但得仔细点哦。
先说说要准备啥玩意儿。
得有那种专门的采样工具,像无菌棉签啦、无菌培养皿啦啥的。
可别用那些脏兮兮的东西,不然采出来的样也不准。
然后呢,选好要采样的地方。
比如说桌子表面啊、手机屏幕啊啥的。
要是选个太干净或者太脏的地方,也没啥意义。
就像咱找地方吃饭,不能找太脏的馆子,也不能找那种一尘不染的高档餐厅,不接地气嘛。
接着就开始采样啦。
拿一根无菌棉签,在要采样的地方轻轻地擦一擦,可别太用力,不然会把细菌都给压死了。
擦的时候要均匀点,别只擦一个小角落。
就像咱擦桌子,得把整个桌面都擦到,不能只擦中间那一块。
把擦过的棉签放进无菌培养皿里,小心点,别碰到别的东西。
然后把培养皿盖好,贴上标签,写上采样的地方和时间啥的。
这样以后才知道是从哪儿采的样。
采样完了还没完事呢。
得把培养皿送到专门的地方去培养细菌。
这就像把种子种到地里,等着它发芽一样。
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细菌就会慢慢长大。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
有个同学采样的时候太马虎了,棉签都没擦干净就放进培养皿里了。
结果培养出来的细菌乱七八糟的,根本没法分析。
后来老师让他重新采样,这次他可认真了,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很仔细。
最后终于得到了比较准确的结果。
所以啊,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得认真对待。
准备好工具,选好地方,仔细采样,好好培养。
这样才能得到有用的结果,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哦。
加油吧,好好做你的采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室工作环境监测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如下:
消毒液的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的消毒液1ML,置于备好的试管内及时送检,送检时间不超过4时,必要时试管中加中和剂。
采样前准备:洗手,手套,口罩,无菌吸管,试管,酒精灯,打火机,无菌剪刀
浸泡使用的消毒液细菌培养:用于灭菌的消毒液没有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用于消毒物品的消毒液其染菌量﹤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或细菌生长均为合格;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检查原则:每个月一次,空气消毒结束后进行,一般不超过消毒后4小时,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
过4h。
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其它致病菌,不得超过规定区域所执行的标准参数;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采祥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注意采样时不走回头路,不得逆行;
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
采样前准备:洗手,戴口罩,培养皿(看采样面积大小准备);
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平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不规则样物品如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采样前准备:试管,酒精灯,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打火机,无菌剪刀,手套,口罩,无菌规格板
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这位。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采样前准备:试管,酒精灯,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打火机,无菌剪刀,手套,口罩
灭菌后无菌物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按物体表面采样方法采样,放入肉汤试管中培养;
将嗜热脂脉杆菌片放于用专用毛巾制成的测试包中,打包成规格为23*23*15大小的标准测试包中,放于排汽口上方,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操作下取出嗜热脂肪杆菌片放于培养皿中,经过48小时56℃培养箱培养后观察结果。
物品准备:培养皿,二把无齿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