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华工有机化学-第九章

华工有机化学-第九章
1. 醇的工业合成 2. 酚的工业合成 3. 卤代烷或重氮盐的水解 4. 由 Grignard 试剂制备 5. 由烯烃制备 6. 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和酚
12
1. 醇的工业合成
(1) 由合成气合成
CO + 2 H2
CuO-ZnO-Cr2O3 2100~400 ℃ 5~10 MPa
OH NO2
(90%)
此法主要用于硝基酚和氯代酚的生产。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和酚 16
(3) 碱熔法(芳基磺化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SO3H
SO3 H2SO4 ①NaOH, 300℃ ②H3O+
OH
(72%)
CH3
CH3
CH3
此法曾是工业制酚的主要方法, 现用于 其它酚的制备。
SO3H OH
SO3H
OH
一元醇 二元醇 多元醇
R-OH
苯酚 萘酚 蒽酚
2. 酚的分类
一元酚 二元酚 多元酚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OH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和酚
醇和酚的命名 (9.1.3)
1. 醇的命名
(a) 普通命名法:用于简单的醇。 烃基的名称 + ―醇”
CH3 CH3
CH3OH
CH2 CHCH2 OH
烯丙醇 (allyl alcohol)
33
2 CH3CH2OH + 2 Na
CH3 2 H3 C C OH + 2 K CH3
2 CH3CH2O Na + H2
CH3 2 H3 C C O K + H2 CH3
NaH, NaNH2, NaOH, KOH

大一基础化学第9章知识点

大一基础化学第9章知识点

大一基础化学第9章知识点第1节: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物质的消耗量或产生量与时间的比值。

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观测或者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推导得出。

2.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经验上观察到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有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具体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 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方程: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出反应级数以及反应级数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反应速率方程通常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幂函数来表示。

4. 速率常数与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它描述了在给定反应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快慢。

反应速率方程中的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得,也可以通过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出。

5.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反应物浓度外,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物理状态、反应物之间的接触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到。

第2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以下为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点:1. 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平衡常数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它描述了反应在平衡状态下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平衡表达式则是用来表示平衡常数的关系式。

2.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温度、压力(对气相反应)、浓度(对溶液反应)等因素可以影响平衡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定理,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平衡系统会通过移动平衡位置来抵消外界的影响。

3.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位置关系:当平衡常数的值大于1时,平衡偏向生成物;当平衡常数的值小于1时,平衡偏向反应物。

这与平衡系统的内能变化和熵变化有关。

4. 平衡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浓度是指反应物和产物在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值。

通过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未知浓度的平衡常数。

2018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9章(B)有机化学基础 第九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2018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9章(B)有机化学基础 第九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第九章(B) 有机化学基础考点一有机物的分类与结构一、熟记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主要类别与其官能团[基点小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2)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3)含有羟基的物质只有醇或酚(×)(4)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5) —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6)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________;(3)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________;(4)可以看作酯类的是________。

答案:(1)BD (2)ABC (3)BCD (4)E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成键种类:单键、双键或三键。

(2)成键数目:每个碳原子可形成四个共价键。

(3)连接方式:碳链或碳环。

2.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3.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和—CH2—CH3和4.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如CH3CH3和CH3CH2CH3、CH2===CH2和CH3—CH===CH2。

[基点小练]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分异构体是同种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是同分异构体(×)(3)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4)CH2===CH2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两者互为同系物(×)4.分子式为C7H8O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高等教育有机化学 第九章

高等教育有机化学 第九章

RCOOH
2CH3CH2OH + Cr2O7
橙红
+ Cr3+ 绿色 K2Cr2O7 CH3COOH

仲醇氧化生成酮
RCH 2OH OH
[O]
RCHO K2 Cr2 O7 - 稀H2 SO4
[O]
ROOH =O (85%)

——叔醇无α﹣氢原子,在碱性条件下不易被 氧化,在酸性(例:硝酸)条件下脱水生成烯 烃,然后氧化断链生成小分子化合物(无实用 价值)
CH3OH>RCH2OH>R2CHOH>R3COH
RCH2O-溶剂化作用大、稳定,因此RCH2OH中的
质子易于离解,酸性大;R3CO-溶剂化作用小, 不如RCH2O-稳定,因此R3COH中质子不易离解
醇金属
醇与金属钠反应发生氢氧键的断裂,放出氢
气,生成醇钠
ROH + M → ROM + H2↑ M = K、Na、Mg、Al
命名
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没有颜色的晶体,具有特殊气
味,熔点是 43℃。常温时,苯酚在水里溶解 度不大,当温度高于70℃时,能跟水以任意 比互溶。 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酚有 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一元酚的反应
1.弱酸性:
苯酚羟基上氢原子可有少量电离 而呈现弱酸性,其pKa=9.98。 a. 若苯环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降低氧原 子电子云密度,酸性增强。 如:邻硝基酚pKa=7.23;2,4—二硝基苯的 pKa为4.0;2,4,6—三硝基苯酚pKa为 0.71,已属于有机强酸了。
CH3CH2OH + Na → CH3CH2ONa + H2↑ (CH3)3COH + K → (CH3)3COK + H2↑ CH3CH(OH)CH3 + Al → ((CH3)2CHO)3Al + H2↑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九单元是初中九年级化学的有机化学部分,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点、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确定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

-确定功能基团: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其他基团,确定主链上的功能基团。

-编号:从较近的端开始编号,将功能基团编号为最小的数。

-给予前缀: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其他基团,给予主链上的碳原子一个前缀。

-给予后缀: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其他基团,给予主链上的碳原子一个后缀。

2.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与结构式-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有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

-结构式:用化学键表示有机化合物中各原子间的化学连接。

3.分子构型-同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构象异构体:同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因单键自由旋转而引起的构象异构体。

-键型异构体:由于共价键键型不同而引起的永久性异构体。

4.饱和与不饱和化合物-饱和化合物:所有碳碳键均为单键的有机化合物。

-不饱和化合物: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有机化合物。

5.单键、双键和三键-单键:共用一对电子。

-双键:共用两对电子。

-三键:共用三对电子。

6.烷烃-由碳和氢组成的单烷基化合物。

- 命名规则为“烷烃+ane”。

7.单官能团化合物- 醇: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烷烃+anol”。

- 醛:含有羰基(C=O)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烷烃+anal”。

- 酮:含有由两个烃基连成的羰基(C=O)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烷基+anone”。

- 酸:包含一个或多个羧基(-COOH)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烷烃+anoic acid”。

- 酯:含有酯基(RCOOR')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酸根+ate”。

8.烃类的衍生物- 卤代烃:在烃的基础上,通过取代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得到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烷烃+halide”。

- 醚:由两个有机基团通过一个氧原子连结而成的化合物,命名规则为“烷基+ether”。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doc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溶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全解

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全解

2598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含C 、H 、O 、N 、X 等原子的化合物,着重阐述硝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以及胺的衍生物。

一些简单实用的杂环化合物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从结构上理解它们的性质,且掌握这些化合物的应用价值。

有机化合物除了含C 、H 外,还可含O 、N 、X 等杂原子。

前面讨论了含O ,X 的有机化合物,本章着重介绍有机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前面章节中学过了腈、酰胺等含氮化合物,本章重点讨论硝基化合物、胺、季銨盐、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和叠氮化合物。

它们的一般结构通式为:R-NO 2(Ar-NO 2) R-NH 2(Ar-NH 2) R 4N X ArN 2X(RN 2X) Ar-N=N-Ar(Ar')硝基化合物胺季銨盐类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由结构通式可知它们是不同氧化态的含氮有机物,因此,它们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此外,本章还讨论C 与杂原子(如O 、N 、S)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即杂环化合物。

8.1 硝基化合物8.1.1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征分子中含有硝基-NO 2的化合物称为硝基化合物,结构通式为:R-NO 2(Ar-NO 2)。

硝基化合物从结构上可看作烃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产物,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又可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类似于卤代烃,即以硝基为取代基命名,例如:CH 3NO 2CH 3CHCH 3NO 2CH 3O 2N硝基甲烷 2-硝基丙烷 对硝基甲苯在硝基化合物中,N 原子为sp 2杂化态,形成三个共平面的σ键,未参加杂化的具有一孤对电子的p 轨道与两个氧原子的p 轨道形成π43共轭体系。

两个N=O 键是等价的。

但习惯上写成R NO, 也有的写成R NO O 。

硝基甲烷分子的键长和键角为:H 3C N OC -N 147pm ,N -O 122pm ,∠ONO 为 127°两个N -O 键的键长相等,说明它们没有区别。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件第九章 有机化学(共47张PPT)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件第九章 有机化学(共47张PPT)
• 〔2〕实验室制法: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在加热 的条件下可发生脱羧反响,生成甲烷气体(qìtǐ)。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十八页,共47页。
三、乙醇(yǐ chún)与乙酸
• 一〕乙醇

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
点78.4℃,易挥发,20℃时的密度为0.789克/毫升
,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以任意比例和
四、酯与油脂(yóuzhī)
• 〔一〕酯

酯是羧酸的一类衍生物,它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比方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
乙酸乙酯存在于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苯甲酸
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水杨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
中。高级和中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动植物油脂的
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形成的酯是蜡的
主要成分。低级羧酸酯是无色液体,比水轻,易 挥发,高级酯那么为蜡状固体(gùtǐ)。低级酯和中 级酯大多数具有水果香味。大局部酯难溶于水, 而易溶于醇和醚等有机溶剂。
还含有(hán yǒu)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
组成的混和物。石油的大局部是液态烃,同时在
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第十三页,共47页。
2.石油(shíyóu)的分类

随着产地不同,石油的成分往往也不同,通
常把石油分为四大类:烷烃基石油、环烷基石油
、混合基石油和芳香基石油。其中芳香基石油可
第三页,共47页。
目标(mùbiāo)透视
• 1.了解有机化学的根本概念。 • 2.掌握几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根本性质与应用
(yìngyòng)。 • 3.了解有机化学的科学应用(yìngyòng)。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学科。

九年级的化学课程中,第九章主要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化学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中和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酸碱中和反应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质子转移:酸碱中和反应是通过质子的转移而实现的。

酸会释放出质子,而碱则能够接收质子。

2.生成盐和水: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一般是盐和水。

盐由酸中的阳离子和碱中的阴离子组成。

3.中和反应的条件:通常来说,酸碱中和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压力和适宜的溶剂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酸碱中和反应来调节pH值,例如在食品加工和药物制作中。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类反应。

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叫做氧化剂,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叫做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有以下特点:1.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实现的。

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2.氧化态和还原态:反应物经历氧化和还原过程,其中氧化剂的氧化态增加,还原剂的还原态减少。

3.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荷数目必须保持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燃烧、电池反应等。

它对于人类的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主要探讨了电池、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等内容。

1.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不同的电极(阴极和阳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固体连接而成。

2.电解:电解是指利用外部电源加电来促使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向电极迁移的过程。

电解有两种类型,即电解固体和电解质溶液。

3.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

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外加电势下能够迁移。

电化学在现代工业、能源存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学课 图文课件ppt第9章

有机化学课 图文课件ppt第9章

3. 沸点
9.1 醇
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是随着 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升 高的。低级醇的沸点比大多相 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他有机物 高,这是因为醇分子是极性分 子(羟基中氢氧键高度极化), 液态时其分子之间相互缔合, 如图9-2所示,所以醇由液态变 为气态时,不仅要克服偶极-偶 极间的作用,还要破坏氢键的 作用,因此低级醇沸点反倒高。
9.1 醇
醇与二元酸如硫酸反应,先生成硫酸氢酯,硫酸氢酯为酸 性酯,具有酸性,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 来制备高级醇的硫酸氢酯的钠盐,如十二醇的硫酸氢酯钠盐为 一种合成洗涤剂,能够去除衣物上的污垢。
硫酸氢甲酯在减压蒸馏的条件下可反应得到硫酸二甲酯。
9.1 醇
硫酸二甲酯是无色油状有刺激性的液体,为中性酯,它和硫 酸二乙酯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甲基化和乙基化试剂,可在其他化 合物分子中引入甲基或乙基,但其缺点是有很强的毒性,因此使 用时要注意。
\
③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9.1 醇
2. 醇的命名
(1)简单结构醇的命名
简单结构的醇通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将与羟基直接相连的 烃基的名称写于“醇”字前即可。例如:
9.1 醇
(2)复杂结构醇的命名
对于复杂结构的醇,一般 采用系统命名法,遵循以下原则:
①选择连有羟基的最长碳 链作为主链,将支链看做取代基, 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叫做“某 醇”。
1.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与水类似,醇分子中的O—H键有极性,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 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因此醇具有一定的解离出氢质子的能 力,即醇有酸性,但由于烷基是给电子基团,因此与水相比,醇中 O—H键上电子云密度比水中O—H键上的高,醇中O—H键断裂比 水中O—H键断裂要难,所以醇的酸性比水弱,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 金属作用,且作用比较缓和。虽然也产生大量的热量,但不会燃烧, 并随着与羟基相连的烷基的增大,反应趋于缓慢。

有机化学课图文课件ppt第9章

有机化学课图文课件ppt第9章
氢卤酸与醇的反应活性次序:HI>HBr>HCl。 不同结构的醇与氢卤酸反应的活性次序为:叔醇>仲醇> 伯醇。
9.1 醇
3. 与无机含氧酸的反应
醇与无机含氧酸(如硫酸、硝酸和磷酸等)作用,脱去水生成 的产物称为无机酸酯。醇与浓硝酸作用可得到硝酸酯,多数硝 酸酯受热后能猛烈分解而爆炸。
例如,甘油与硝酸反应所得的产物为三硝酸甘油酯,其俗名 为硝化甘油,是一种炸药。
例如:
叔醇没有α-H,因此不能发生脱氢反应。
9.1 醇
9.1.4 重要的醇 1. 甲醇
甲醇(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 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沸点为64.5℃,能与水、乙醇、乙醚、 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 化剂易燃烧。甲醇用途广泛,是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 料。甲醇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氨、硫酸二甲 酯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甲 醇在深加工后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加入汽油中掺烧。甲 醇有一定的毒性。
\
③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9.1 醇
2. 醇的命名
(1)简单结构醇的命名
简单结构的醇通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将与羟基直接相连的 烃基的名称写于“醇”字前即可。例如:
9.1 醇
(2)复杂结构醇的命名
对于复杂结构的醇,一般 采用系统命名法,遵循以下原则:
①选择连有羟基的最长碳 链作为主链,将支链看做取代基, 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叫做“某 醇”。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醇
2. 乙醇
乙醇(CH3CH2OH)又称酒精,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 有辛辣味,易燃烧,沸点为78.5℃,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有机化学第九章(2024版)

有机化学第九章(2024版)

NH3 (过 量) NH4B r
H2NC H2C O O H
= CH2 CHBrCOOH KOH / CH3OH CH2 CHCOOH
CH2 CHBrCOOH
CH2 =CHCOOH
26
甲酸
❖ 俗名蚁酸,其结构特殊,它的羧基与一氢原子相连, 表现出某些醛的性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托
伦试剂、斐林试剂氧化,也容易被一般的氧化剂氧 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F
OH
pKa
2.66
3.83
3)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不饱和性↑,吸电子能力↑。 = C CH > CH CH2 > CH2CH3
= C H CC H2C O O H > C H2 C HC H2C O O H > C H3C H2C H2C O O H
pKa
2.85
4.35
4.82
(C H3)3N+C H2C O O H
CH2NH2
H
反-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
止血环酸
6
❖ 芳香羧酸的命名,把芳基作为取代基:
COOH
COOH
CH2COOH
苯甲酸 安息香酸
OH 邻羟基苯甲酸 水杨酸
COOH
α-萘乙酸 COOH
COOH 1,2-苯二甲酸
HO
OH
OH 33,,44,,5-5三-三 羟羟 基苯基甲甲酸酸
没食子酸
7
第一节 羧酸
COOH
2
命名
❖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命名与醛类相似,即选择含羧基 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酸:
HCOOH 甲酸
CH3COOH
乙酸 醋酸
γ βα
4 3 21
H

高等有机教材(第九章)

高等有机教材(第九章)

228第9章 碳负离子中间体及反应9.1 碳负离子的构型与饱和碳原子相连时,碳负离子的构型为sp 3杂化;与不饱和碳原子相连时,碳负离子的构型为sp 2杂化。

sp 2sp 3sp 29.2 碳负离子的产生1. R-H 解离CH 3COCH 2COOC 2H 5CH 3COCHCOOC 2H 5C 2H 5ONaCH 2(COOC 2H 5)2CH(COOC 2H 5)2CH 3NO 2CH 2NO 2CH 3NaH2RSO 2CH 2R'RSO 2CHR'R H25C 2H 5ONaNaH2. 亲核加成反应H 2C H 2C2C CH C C CCNHOC C CH CH 3C HH OOCNNa3CH22CH2CH CH653CHCH22CH2CH CH22CH2CH2CH2+2CH2CH CHCH3+3.生成金属炔化物或带负电荷的芳香化合物RR CLiLiNa/THF4.格式试剂2Cl Mg CH2MgCl9.3 碳负离子的反应9.3.1 亲核置换反应1. 碳负离子的烷基化R C CH2R C CH2R'+ XR'XO OOR C CH2如常见的丙二酸二乙酯和三乙的有关反应。

COOC2H5COOC2H5+CH3CH2ONaCOOC2H5COOC2H5COOC2H52H5+229230C 2H 52H 52H 52H 5C 2H 5C2H 5将丙二酸酯与丙酮缩合,可得到活性更高的衍生物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可以实现丙二酸酯无法实现的反应。

如:2H52H 5+ O333H 3H 3H 33C 3H 3333O +33H 3HH 32. 卤化反应O O OCR R RCCH 2CCH 2CH 2X + XX23. 跨环反应H 3CC 3C 3CC OO4.Favorskii 重排C 6H 5CH 2B:O C 6H 5C 2O H H 2OC 6H 5CH 2CH 2COOH2315.Ramberg-Backland 烯烃合成C 6H5R O 2C 6H 5C R O 2H B:-SO 2C 6H 5CHCHR '9.3.2 Japp-Klingemann 反应这是碳负离子与重氮盐的反应,反应类似于酚与重氮盐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本章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本章总结



2.96 μg
含量 0.7 g 46 mg
(1)上表中不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维_生__素______。 (2)上表中“钠”“钙”等是指___元__素____(填“单质”“分 子”“原子”或“元素”)。 (3)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__骨_质__疏__松___。
解析(1)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 和无机盐。分析表中的营养成分可知,不含有的营养素为维生素。 (2)表中“钠”“钙”等是指元素。 (3)老年人缺乏钙元素易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 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
能力拓展 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无 机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等)、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材料复合起来,如玻璃钢)、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天 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要会根据不同材 料的特点对常见的材料进行区分,其中要注意合金属于金属材 料,不是合成材料。
(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 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 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 量测算结果__偏__大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解析 (4)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仪器D增加的质量为塑料试样 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根据题意“仪器D增重ag”,可知塑料试样燃烧 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为a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可知,水中 的氢元素和塑料中的氢元素质量相同,所以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 质量=ag× ×100%= 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则氧气会携带装置A中的水,连同装置 C中反应生成的水一起被仪器D中的浓硫酸吸收,则使水的质量增加, 进而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有机化学Chapter9

有机化学Chapter9
第九章
醇和醚
exit
本章提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醇 醚
第一部分 醇的提纲
第一节 醇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醇的命名
第三节 醇的结构特点
第四节 醇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征
第五节 醇的反应 第六节 醇的制备
第一节 醇的定义和分类 一 定义
脂肪烃分子中的氢、芳香族化合物侧 链 上的氢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醇。
1 醇和氢卤酸的反应
反应式 ROH + HX 醇的活性比较: 苯甲型, 烯丙型 > 3oROH > 2oROH > 1oROH > CH3OH HX的活性比较: HI > HBr > HCl RX + H2O
反应机理
大多数1oROH均按SN2机理进行反应。
CH3CHCH2CH2CH3 + HBr
OH
H2O2 或 Ag + 空气 也能氧化 1oROH
2oROH。
CH2OH CH2OH
Ag , 空气 300oC
CHO CHO
CH2OH CHOH CH2OH
CHO
H2 O2 Fe3+
CHOH COH CH2OH
CH2OH C=O CH2OH
CHOH CH2OH
甘油醛
二羟基丙酮
六 脱氢反应 总 述
C4H9O C4H9O C4H9O
P=O
+ 3HCl
O
CH2OH CHOH CH2OH + HO
O P OH OH
CH2O
P
OH
CHOH OH CH2OH
甘油磷酸酯
O
Ca++
CH2O
P
O C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98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含C 、H 、O 、N 、X 等原子的化合物,着重阐述硝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以及胺的衍生物。

一些简单实用的杂环化合物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从结构上理解它们的性质,且掌握这些化合物的应用价值。

有机化合物除了含C 、H 外,还可含O 、N 、X 等杂原子。

前面讨论了含O ,X 的有机化合物,本章着重介绍有机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前面章节中学过了腈、酰胺等含氮化合物,本章重点讨论硝基化合物、胺、季銨盐、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和叠氮化合物。

它们的一般结构通式为:R-NO 2(Ar-NO 2) R-NH 2(Ar-NH 2) R 4N X ArN 2X(RN 2X) Ar-N=N-Ar(Ar')硝基化合物胺季銨盐类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由结构通式可知它们是不同氧化态的含氮有机物,因此,它们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此外,本章还讨论C 与杂原子(如O 、N 、S)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即杂环化合物。

8.1 硝基化合物8.1.1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征分子中含有硝基-NO 2的化合物称为硝基化合物,结构通式为:R-NO 2(Ar-NO 2)。

硝基化合物从结构上可看作烃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产物,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又可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类似于卤代烃,即以硝基为取代基命名,例如:CH 3NO 2CH 3CHCH 3NO 2CH 3O 2N硝基甲烷 2-硝基丙烷 对硝基甲苯在硝基化合物中,N 原子为sp 2杂化态,形成三个共平面的σ键,未参加杂化的具有一孤对电子的p 轨道与两个氧原子的p 轨道形成π43共轭体系。

两个N=O 键是等价的。

但习惯上写成R NO, 也有的写成R NO O 。

硝基甲烷分子的键长和键角为:H 3C N OC -N 147pm ,N -O 122pm ,∠ONO 为 127°两个N -O 键的键长相等,说明它们没有区别。

因此,硝基的结构可用共振结构式表示如下:N+OO N+O O硝基化合物的硝基中N 原子带正电荷,且N 原子的电负性(3.0)大于C 原子(2.5),故硝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I)大于羰基,因此,硝基化合物的α-H 的酸性强于羰基化合物的α-H 。

且硝基化合物α-H 以质子形式离去后形成的碳负离子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诱导效应(-I)和共轭效应(-C)稳定性明显提高,故能发生碳负离子的系列反应。

硝基中存在N=O双键,且N的氧化态在含氮有机化合物中最高,因此,硝基化合物能发生还原反应。

若硝基与芳环相连,则硝基的强吸电子-I和-C效应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不利于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

应该注意的是,在硝基化合物中,C原子与N原子相连,它有一个异构体亚硝酸酯,其中C原子与O原子相连:R-NO2硝基化合物亚硝酸酯R O N O它们的结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后者具有酯的性质。

例如,硝基化合物不能水解,而亚硝酸酯能被水解成醇(或酚)和亚硝酸(HONO):R ONO H2OROH + HONO硝基化合物还原成胺,而亚硝酸酯还原成醇:R-NO2 R ONO [H]R-NH2[H]ROH8.1.2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是无色而具有香味的液体,大部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都是淡黄色固体,有些一硝基化合物是液体,它们具有苦杏仁味。

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1,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多硝基化合物在受热时一般易分解而发生爆炸。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都有毒性。

在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硝基的N-O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660~1500cm-1和1390~1260cm-1区域。

这是硝基化合物的特征谱带。

脂肪族伯和仲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1565~1545cm-1和1385~1360cm-1,叔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1545~1530cm-1和1360~1340cm-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1550~1510cm-1和1365~1335cm-1。

在1HNMR谱中,硝基的吸电子作用使邻近的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中硝基使邻位氢的化学位移值增加0.95ppm,间位氢增加0.17ppm,对位氢增加约0.33ppm。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α-H的化学位移值为4.3 ~ 4.6ppm,β-H的化学位移值为1.3~1.4ppm。

在质谱图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峰,且出现有判断价值的[M - NO]+和[M – NO2]+离子峰。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弱,主要碎片离子峰是烃基碎片引起的。

最大碎片峰为[M –NO2]+离子峰。

8.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伯、仲硝基化合物由于硝基强吸电子作用α-H较易离去形成较稳定的碳负离子,进而发生碳负离子的一些反应。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硝基使其邻、对位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使其邻、对位上取代基(例如卤原子)被其它亲核试剂取代。

硝基化合物是氮的氧化态最高的有机含氮化合物,能被还原为氮氧化态较低的化合物。

8.1.3.1α-H的酸性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它的酸性。

例如CH3NO2(pKa=10.2),CH3CH2NO2(pKa=8.5),CH3CH2CH2NO2(pKa=7.8)都显示出足够的酸性,原因是α-H受到硝基的吸电子效应的影响。

硝基烷烃能跟NaOH作用生成盐:RCH2NO2 + NaOH[RCHNO2]Na+ + H2ORHC-NO2存在下列异构现象:RC-HN OORHC NOO-260261硝基烷烃的盐酸化后,生成一种不稳定的硝基烷烃异构体,具有强的酸性,称为氮酸(nitronic acid)。

硝基化合物在溶液中与氮酸存在动态平衡,故硝基化合物称为假酸式:RC -HNOORHC NOOH +RH 2CNOO 酸式 假酸式(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的酸式-假酸式互变显然与羰基化合物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相似,不同的是,酸式氮酸存在的时间比烯醇式存在的时间要长一些。

8.1.3.2 还原硝基化合物是氮的氧化态最高的有机含氮化合物,能被多种还原剂还原。

硝基化合物被催化氢化(H 2/Ni)或在强酸性系统中被金属(如Fe ,Zn ,Sn)还原可生成伯胺。

例如:RNH 2H 2, NiRNO 2+ H 2ONO 2Fe/HClNH 2硝基苯在强酸性溶液中的还原反应中,金属的作用是提供电子,反应经过许多中间体,最后得到苯胺。

其还原过程如下:NOOPh+ H+NOHOPh +Ph 2N OPhH , 2eNOHPhH+NHPh HNOHHH 2e H 2OPhNH 2N HPh H +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降低,硝基苯还原为中间产物,如氧化偶氮苯,偶氮苯,氢化偶氮苯,N -苯基羟胺,亚硝基苯。

这些中间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它们均被强还原剂(如Na + C 2H 5OH 或Fe + HCl 等)还原为苯胺:262NO2NaOH , As 2O 3, H 2ONH 2二硝基化合物可以被碱金属硫化物或多硫化物,NH 4HS 、(NH 4)2S 或多硫化铵选择性地还原一个硝基为氨基。

NO 2NO 242NH 2NO 28.1.3.3 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 第一和第二硝基化合物(都含有α-H 原子)在碱催化下,能与某些羰基化合物起缩合反应:O 2N CH 2CH 2OHOHCH 3NO 2CH 2NO 2HCHOOH 2 HCHOO 2N C(CH 2OH)3硝基烷烃负离子是一种亲核试剂,发生跟其它碳负离子一样的反应。

例如:CHO + CH 3NO 2CH NaOHCHNO 2(75%)(CH 3)2CHNO 2 + CH 2=CHCO 2CH (CH 3)2CCH 2CH 2CO 2CH 3PhCH 2N(CH 3)3OHNO 2(80~86%)8.1.3.4 和亚硝酸的反应第一硝基烷烃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结晶的硝基肟酸:RCH 2NO 2 + HONOCNNO 2R OH硝基肟酸 红色NaOHCNNO 2R ONa产物硝基肟酸溶于NaOH 溶液中,得到红色的硝基肟酸钠盐溶液。

第二硝基烷烃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结晶的N -亚硝基取代的硝基化合物:263R 2CHNO 2 + HONOR 2CNNO 2O产物溶于NaOH 溶液中,生成蓝色溶液。

第三硝基烷烃不与亚硝酸作用。

此反应可用来区别伯、仲、叔这三种硝基化合物。

8.1.3.5 硝基对芳香环上取代反应的影响 芳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由于硝基是强吸电子基,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钝化苯环,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

同时,硝基对苯环上的其它取代基也发生极大的影响。

(1) 硝基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氯苯在通常情况下,氯原子不能被-OH 取代,即使将氯苯与KOH 溶液煮沸数天也没有发现苯酚的生成。

但是,当氯苯的邻位和对位被硝基取代后,由于硝基的吸电子作用使与Cl 原子相连的C 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有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容易发生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ClNO 23℃OHNO 2+ OHClNO 23OHNO 2+ OH22Cl23℃OHNO 2+ OH2O 2NO 2N2硝基越多,亲核取代反应越容易。

卤代硝基苯与其它亲核试剂(NH 3,RONa ,ROH 等)也易起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相应的取代产物,收率大于65%。

例如:FCl O 2NH NO 2NN(94%)O 2N OH KOHOO 2N(80~82%)NO 2ClN CCH 2CO 2C 2H 5O 2NNO 2HC O 2NCNC 2H 5OCO+++氟代苯不容易起亲核取代反应,但对硝基氟苯中的氟容易被亲核试剂所取代。

2643325℃, 93%FNO 2OCH 3NO 2一些其它的强吸电子基也能起到硝基的作用,例如:F (96%)C(CH 3)2NHO CH 3N(CH 3)2CO CH 3+离去基团不只限于卤原子,也可以是-OR ,-NO 2,-CN 等离去基团。

因此,这类反应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NO 2NuLNO 2NuL++式中 -L ,-Nu 在硝基的邻对位;-L 为-X ,-OR ,-NO 2等;-Nu 为-OH ,-SH ,ROH ,RONa ,胺,碳负离子等。

较详细的机理研究表明这类反应的速度与底物的浓度和亲核试剂的浓度成正比,可能是双分子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相似,是芳香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902年Meisenhemer 分离出了下列反应的中间产物,说明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OEtNO 2O 2NNO 22,4,6-三硝基苯乙醚 深紫红色 2,4,6-三硝基苯甲醚OCH 3NO 2O 2NNO 2EtO OCH 3N -OO-NO 2O 2NEtOK这类深紫红色的盐称为Meisenhemer 络合物,其结构已被晶体结构分析和1HNMR 分析所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