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儒林外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
第6课《儒林外史》——匡超人
作品导读《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课前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可憎.(zēnɡ)诰.命(ɡào)装奁.(lián)
衣衾.(qīn) 装殓.(liàn) 戛.然而止(jiá)
孝悌.(tì) 泥淖.(nào) 睿.智(ruì)
藩.司(fān) 茧绸直裰.(duō) 缮.写(shàn)
2.多音字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词语积累
1.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民进党执政后,不但把台湾公共资源当作提款机,无所不为
....,更把全民的肺当作发电机,为了达成2025年“非核家园”的目标,拼命使用燃煤发电,造成台湾极为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更进一步危害台湾民众的生命安全。()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人和丹麦人在光天化日
....之下,踢出了一场毫无技术含量的0∶0。整个比赛过程和结果,赤裸裸地证明,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默契球。()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临近,青岛市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
....,五彩缤纷的花卉、绿植景观营造出浓郁的盛会氛围,喜迎宾朋。()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月的一个傍晚,他坐在公园的椅子上,面如土色
....。就在刚刚,他破产了,重新变回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轻重失当,“无所不为”程度过重,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的人。可改为“为所欲为”。
(2)×光天化日: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对象误用,“光天化日”多用于揭露或批判阴谋及见不得人的勾当。可改为“众目睽睽”。
(3)√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时的景象。使用正确。
(4)×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不合语境,他的心情不是“极端惊恐”,而是沮丧绝望。可改为“面如死灰”。
2.近义词辨析
(1)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辨析:都含有使人眼睛看不过来的意思。
“眼花缭乱”侧重使人迷乱,侧重效果;“目不暇接”侧重指美好的事物很丰富,侧重事物。
[选词]2017年3月21日,400多对双胞胎齐聚台北花博公园参与“欢庆金鸡年”活动,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2)顾名思义·望文生义
辨析:两个成语都是连动结构,但意义差别很大。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含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后者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选词]桂花蝉,顾名思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
四、走近作者
封建科举的清醒者——吴敬梓
简介:吴敬梓(1701~1754),□01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02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03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作品:《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小说《□04儒林外史》等。
五、背景解读
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儒林列传”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作者的目的就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匡超人原本是一个农村少年,自小上过几年学,后因家贫不再读书,跟一个买柴的客人到省城帮忙记帐。不料客人折本倒闭,匡超人流落他乡,无以谋生,
只能沿街拆字,马二先生资助他盘缠让他回乡,并教诲一番“文章举业”“显亲扬名”的道理。回乡之后,匡超人尽心侍奉父母,“早半日做生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其孝心与苦读精神感动了偶然经过的知县,在他的提携下,匡超人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后来知县被审,他唯恐祸及自己,在潘保正的帮助下,来到杭州。先与景兰江等一帮所谓“名士”往来聚会,互相唱和。后碰到潘三,得其照顾,颇赚了一些银子,又在潘三的帮助下娶了妻。接下来就是节选部分。
六、人物概述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课堂交流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面内容。
匡超人⎩⎪⎨⎪
⎧ ⎭
⎬⎫送夫人下乡隐瞒婚史置办丧事 ① 虚伪狡诈不探望“好友”―→势利小人 迂腐辛辣误用“先儒”―→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