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最全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一】课程目标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一、过程与方法:谈话法,分析法和归纳对比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
学习老一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三】重点和难点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伟大的转折(形成背景)1.历史: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教训;2.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打破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束缚,解放人们思想。
3.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4.时代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会议内容意义酝酿1978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实行改革开放。
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改革开放序幕,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期”开始)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理论作系统概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学设计1
最后,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并联系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
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心得,要求不少于800字。通过写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这些理论的核心内涵及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讨论主题可以包括:
1.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方面的体现;
3.科学发展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导入环节的图片、视频资料,展开思考和分析。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不足的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充分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邓小平理论在新时期各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确立等发展过程和其主要内容。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相关知识,全面分析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结合其提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综合考查,认识到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进而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法指导1.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因此,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需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学习邓小平理论,应注意联系实际和比较分析法,多联系每一历史时期或今天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加深对伟大理论同历史发展关系的理解。
重点难点1.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有机引入】创设问题情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春天”是什么?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有一位老人是谁?”为什么在歌颂他?【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82-85,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高二历史 必修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 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 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三是特区姓“社”还是姓“资”? 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 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 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 四是经济建设速度的问题。 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 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相互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是统一的整体。
A.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 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C.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 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 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04年8月22 日,邓小平出生, 学名邓希贤。
邓小平故居
邓故居位于四 川省广安县协兴 镇牌坊村。
邓小平和叔叔邓绍圣在法国合影
邓小平旅法时的 “居留登记卡”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 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 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 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 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 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 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 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 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 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邓小平 图为1921年邓小平在法国的留影
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及继母在江西
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
1977年8月,邓小平在庆祝中国 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大会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学设计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时期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和意义。
c.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4.教学评价设计:
a.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期中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b.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的评价和指导,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c.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自我监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阐述其主要观点,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等。
2.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其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
3.讲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以及如何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此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逐渐增强,有利于培养其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高二历史必修3_第18课_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姓“资”姓“社”
问题上的困惑,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左”的干扰,推进改 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3月,芜湖市检察院主动撤诉,年广九被 宣告无罪释放。
有人认为,邓小平又一次拯救了年广九。 1994年,年广九再出山,成立安徽芜湖傻子瓜子 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年广九依旧采取专卖店包围超市的策略 与同行竞争。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 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 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合作探究:
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 革家,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 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 主义国家。”
结合史实思考,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探讨两次改革给 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人教版必修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点击播放视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娄底三中 李艳
课程标准: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三位伟人历史活动和理论成果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使学生明确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学习者
分析
1.本节课我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我省提出的“金种子”工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系列活动的精神;
2.本节课我采用活动式、归纳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到详略得当,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通过材料或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得出结论,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史料,通过史料、图片等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大屏幕展示视频《改革开放30年成就》;
4.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归纳对邓小平的评价;
5.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6.《小试牛刀》,巩固提高。
【设计意图】
1.注重发挥史料作用,注重“论从史出”;进益求精,多归纳、多总结;
2.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3.我将这节课设计为通过伟人们的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崇高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身体验伟人们的不易和伟大,从而感染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接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情操,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3.增强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认同,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实施: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理论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设想实施: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表达,提高批判性思维。
同时,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整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仍有待加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青春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科学发展观在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3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件
(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1、概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提出时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
3、确认: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 写入党章.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成 熟
确立
3、邓小平理论的概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 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 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7年中共十五大
发展道路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 探索(1978-2003)
你从歌曲《春天的故事》 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探究:“春天”是指什么? “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 生了什么事?“有一位老人”指 谁?为什么要歌颂他?
【追忆邓小平】
1973年复出
邓小平8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
1920 年 旅 法 勤 工 俭 学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①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新阶段。 国内 ②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 时俱进的新问题。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根本问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国际 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 激烈。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面临 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992年秋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这之后,开始出现一些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拨乱反正的好文章。特别是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同时也是一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原则分歧的争论展开了。
第二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91年底,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更是邓小平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的阶段。教材以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为历史坐标,以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为载体,展示了邓小平理论从提出到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1)中共十二大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欣赏有关中共十二大的音像资料,掌握十二大的时间及其内容。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修改与创新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难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
准备
多媒体等常用教学设备
教学
过程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邓小平理论: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讲述了伟大转折的宣言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由于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文字与影视资料非常丰富,建议在教学时进行适当补充,以增强学生对这一时期所诞生的伟大理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课件
十六大 上被确立为 4 .地位确立: 2002 年的中共 ________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 .意义:指导 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的思想武器。 温馨指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的立党之
栏 目 链 接
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栏 目 链 接
一、邓小平理论有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方法点拨: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要结合其形成、 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会议和讲话来概括,历史地位要从理
Hale Waihona Puke 栏 目 链 接⑥战略步骤:分三步走战略。⑦领导核心:坚持中共 领导核心。⑧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
栏 目 链 接
的统一战线。⑨祖国统一:一国两制。⑩经济体制:市场
经济体制。
(2)历史地位:①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提高到新的水平。它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应用 示例 2.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 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 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③ D.①②③
栏 目 链 接
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背景: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 变化。 (2)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 ________的新问题。 2.基本内容: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_ 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代表中国________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3.核心:创造性回答了______________ 党的问题。
教材解析:必修3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材解析:必修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1)形成的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必要性)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可能性)(2)形成过程:①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转折③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⑤1992年南方讲话: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⑥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①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建设道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③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⑤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⑥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⑦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4)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历史地位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③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1)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
①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②国内: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成熟 (1)发表南方谈话: ①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 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成为指导思想: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 党,明确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 章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旗帜。
自主思考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有何内在联系? 提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 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4-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3.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明确了 方向。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进一步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C.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对国有企业实行简政放权 解析: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 此后,我国开始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迈进。 答案:C
-15-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4.“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 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解析: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他三项都属于 其组成部分。 答案:B
-16-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 终不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好纲》 材料二 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 思想”,因为毛泽东晚年犯有严重 的错误,比如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请完成: (1)材料一、材料二对毛泽东思想分别持什么态度? (2)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13-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2.中共十三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 ) A.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 D.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解析:中共十三大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 本路线,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答案:B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识记邓小平理论
的主要内容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基本内容。
2.理解我国新时期
理论形成的条件、
过程及其与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的关系。
3.认识邓小平理论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指导意
义。
-2-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形成 (1)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 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1-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典例分析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 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意义的理解认识能力。 解题指导:确定了改革开放方针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不正确;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故B项不正确;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问题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故C项正确;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 而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故D项不正确。 答案:C
-7-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 新问题。
2.主要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重要地位 (1)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 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 章。
-9-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提示(1)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价格指数猛增,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 值的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个百分点之上,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始终保持迅猛态势。
(2)原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邓小平南方谈话使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启示:思想解放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 主义也需要市场等。
-18-
-17-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参考答案:(1)材料一持教条主义、完全照搬的态度;材料二混淆了“毛泽东思想” 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两个概念,并以此来否定毛泽东思想。
(2)对毛泽东思想,要肯定这一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 和作用,要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 发展其内涵。
-8-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探究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史料导入
年份 国民生产总 值增长率(%) 消费价格 指数(%)
1991 9.2 3.4
1992 14.2 6.4
1993 13.5 14.7
1994 12.6 24.1
1995 10.5 17.1
——据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数据 互动探究(1)据史料,说明1991—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变 化趋势。 (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说明你从中得到的重要启 示。
-3-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自主思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为中国 共产党带来了哪些重大转折?
提示: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 心的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4-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伟大的转折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1978年底,邓小平在谈话中阐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意义: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2-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1.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一开口就直奔主题:“今天 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其言论 主要是针对当时( ) A.“两个凡是”的错误 B.急躁冒进的错误 C.“左”倾错误思想 D.党中央内部存在严重分歧的现实 解析:邓小平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针对的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 只有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才能解放思想,促进发展,实现转折。 答案:A
-10-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名师精讲
(1)主要内容: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 义的关系,改革、革命和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判断 实践的标准等问题,他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深刻的阐发。
(2)历史意义:①南方谈话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地 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 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②南方谈话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