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 s区元素和稀有元素 习题解答
第11章习题解答第11章(03525)重水是由H和18O组成的水。
.()解:错第11章(03526)氢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解:错第11章(03527)由于H2是双原子分子,所以H2比He的扩散速率小。
.()解:错第11章(03528)氢气是最轻的单质,所以它的熔点和沸点在所有单质中最低。
.()解:错第11章(03529)因为氢分子的极化率大于氦分子的极化率,所以氢的熔点比氦高。
.()解:对第11章(03530)常温下H2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其原因之一是H-H键键能较大。
()解:对第11章(03531)实验室所用氢气钢瓶应放在室外,这是因为氢气.()。
(A)密度小;(B)扩散快;(C)易燃易爆;(D)导热性好。
解:C第11章(0353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A)CO和N2;(B)CO和O2;(C)CO和H2;(D)CO2和H2O。
解:C第11章(03533)下列氢气制法中,工业上不常采用的是.()。
(A)电解法;(B)水煤气法;(C)甲烷转化法;(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解:D第11章(03534)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适用于工业制氢的是()。
(A)H2O(电解)→H2+O2;(B)Zn+H2SO4→ZnSO4+H2;(C)C+H2O(g)∆−CO+H2;−→(D)CH4+H2O(g)∆,Ni,Co−−−−CO+H2。
−→解:B第11章(03539)在某些工厂用氢气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氢气.()。
(A)密度小;(B)扩散快;(C)易燃易爆;(D)导热性好。
解:D第11章(03535)下列氢气制法中,工业上不常采用的是.()。
(A)电解法;(B)水煤气法;(C)甲烷转化法;(D)碱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
解:D第11章(03536)下列分子或离子不能存在的是.()。
(A)H2;(B)H2+;(C)H22+;(D)H-。
解:C第11章(03537)下列原子、离子和分子中属于反磁性的是.()。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元素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元素席卤素和氧族元素习题1.解决方案:工业Cl2:mgcl2(熔融)电解mgcl2工业Br2:cl2+2nabr→2nacl+br2---3co32+3br2→5br+bro3+3co2↑--+5br+bro3+6h→3br2+3h2o--2.解决方案:(1)Cl2+2Br→ Br2+2Cl(2)6cl2+6ca(oh)2(热)→ca(clo3)2+5cacl2+6h2o(3)2hclo3+i2→cl2+2hio3(4) 4kClO 33kClO 4kCl3.解:(1)电解2nacl+2h2o→2naoh+h2↑+二氧化氯↑cl2+2naoh→naclo+nacl+h2o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3cl2+6naoh→ NaClO3+5nacl+3h2↑ 冷却naclo3+kcl→kc lo3+nacl电解naclo3+h2o→naclo4+h2↑氯化钠+盐酸→hclo4+nacl(2)caf2+2h2so4(浓)→ca(hso4)2+2hf↑2hf+koh→khf2+h2o电解2khf2→2kf+h2↑+f2↑(3) 2ki+cl2→2kcl+i2i2+5cl2+6h2o→hclo3+10hclkoh+hio3→kio3+h2o4.解决方案:(1)Cl2+2koh(冷)→ 氯化钾+氯化钾+水(2)3cl2+6koh(热)→kcl o3+5kcl+3h2o(3)kclo3+6hcl→3cl2↑+kcl+3h2o(4)lo32kcmno2l2kc3o2(5) i2+5h2o2→2hio3+4h2o(6)kclo3+6ki+3h2so4→kcl+3i2+3h2o+3k2so45.解:(1)fecl3与br2能共存。
因为ψ?(bro3/br2)=1.5v,ψ?(Fe/Fe)=0.771v,因此FeCl3和Br2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发生其他反应,故能共存。
无机化学 卤素和氧族元素-11.1-2概述+卤族元素
碘(I2) 固体 113.5 184.3
颜色* 浅黄 黄绿 红棕 紫黑
溶解度 分解水 在水中溶 易溶于 解度不大 有机溶剂
毒性
具有刺激性气味,并有毒
毒性减小
11.2.2 卤素单质
2.化学性质
氧化性
1 2
X2
+ e-
→ X-
F2 > Cl2 > Br2 > I2
电极电势:
F2/F- Cl2/Cl- Br2/Br- I2/I-
黄绿 紫 红棕 紫黑
溶解度 分解水 在水中溶 易溶于
解度不大 有机溶剂
I2易溶于碘化物(如KI)中→I3I2 + I- I3-
11.2.2 卤素单质
1.物理性质
氟(F2)
集聚状态 气体 熔点/℃ -219.6 沸点/℃ -188
氯(Cl2) 气体 -101 -34.6
溴(Br2) 液体 –7.2 58.76
P区元素的特点
(3)金属的熔点较低
0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He 氦
2 B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3
Al 铝 660.4℃
Si 硅
4
Ga 镓 29.78 ℃
Ge 锗 973.4 ℃
P磷 As 砷
S 硫这C些l 氯金属Ar 氩 彼此可形成
Se 硒低B熔r 溴合金Kr 氪
5
In 铟 156.6 ℃
Sn 锡 231.9 ℃
Sb 锑 630.5
℃
Te 碲
I
碘 Xe 氙
6
Tl 铊 303.5 ℃
Pb 铅 327.5 ℃
Bi 铋 271.3 ℃
Po
At 砹 Rn 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一章 课后习题答案
x == 0.786V
== 0.786V
18.粗铜片中常含杂质Zn,Pb,Fe,Ag等,将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进行电解炼,可以得到纯度为99.99%的铜,试用电极电势说明这四种杂质是怎样和铜分离的。
解
电极电势比较大,△rG 则比较小,所以进行的彻底。
19.在含有CdSO4溶液的电解池的两个极上加外电压,并测得相应的电流。所得数据如下:
E/V
0.5 1.0 1.8 2.02.2 2.4 2.6 3.0
I/A
0.002 0.0004 0.007 0.008 0.028 0.069 0.110 0.192
试在坐标纸上作图,并求出分解电压。
解
得出E=3.0V
20.在一铜电解试验中,所给电流强度为5000A,电流效率为94.5%,问经过3h(小时)后,能得电解铜多少kg(千克)?
16.对于298K时Sn2+和Pb2+与其粉末金属平衡的溶液,在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Sn2+]/ [Pb2+]=2.98,已知 = -0.126V, 。
解Sn + Pb2+ Sn2++ Pb
K =[Sn2+]/ [Pb2+]=2.98
lg K = = =
x ==—0.14V
==—0.14V。
17.在298K时反应Fe3++ Ag Fe2++ Ag+的平衡常数为0.531。已知 = +0.770V,计算 。
解
3.现有下列物质:KMnO4, K2Cr2O7, CuCl2, FeCl2, I2, Br2, Cl2, F2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作为氧化剂,试根据电极电势表,把这些物质按氧化本领的大小排列成顺序,并写出它们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
卤素课后习题及答案
《卤素》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变为,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At 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A. Al2S3和I2B. FeS、Al(OH)3、SC. Fe2S3和I2D. Al(OH)3、Fe(OH)3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2 B.2︰1︰3 C.6︰3︰2 D.3︰2︰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I2、Br -、I2、I2、IO3-、IO3-含有氯化钠和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 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7.对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进行归纳可以形成相应规律,但客观事物有时也会有违背普遍规律的现象,寻找例外现象出现的原因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卤素课后习题及答案
卤素课后习题及答案《卤素》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变为,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At 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A. Al2S3和I2B. FeS、Al(OH)3、SC. Fe2S3和I2D. Al(OH)3、Fe(OH)3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2 B.2︰1︰3 C.6︰3︰2 D.3︰2︰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I2、Br -、I2、I2、IO3-、IO3-含有氯化钠和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 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7.对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进行归纳可以形成相应规律,但客观事物有时也会有违背普遍规律的现象,寻找例外现象出现的原因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11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1. 解:(1) 2NaCl + 2H2O 电解2↑+Cl2↑(2)2Br−+Cl22 + 2Cl−;3 Br2+3CO32−−+ BrO3−+3CO2↑;5Br−+ BrO3−+ 6H+2+3H2O2. 解:(1) 2Br−+Cl22+ 2Cl−(2) 6Ca(OH) 2(热) +6Cl2 Ca(ClO3)2+ 5 CaCl2+ 2H2O(3) I2+ 2HClO32+ 2HIO3(4) 4KClO4+KCl3. 解:(1)以食盐为基本原料制备Cl2、NaOH、NaClO、Ca(ClO)2、KClO3、HClO4;2NaCl + 2H2O 电解2↑+Cl2↑Cl2 + 2NaOH(冷) NaClO + NaCl + H2O2Cl2 + 2Ca(OH)2(冷) 2 + CaCl2 + 2H2O3Cl2 + 6KOH(热) KClO3 + 5KCl + 3H2O4KClO3 3KClO4 + KClKClO4 + H2SO4(浓) 减压蒸馏4 + HClO4(2)以萤石(CaF2)为基本原料制备F2。
CaF2 + H2SO4(浓) CaSO4 +2HF↑KOH + 2HF KHF2 + H2O2KHF2电解2↑+ F2↑(3) 2KI+Cl2I2+ KCl3I2 KIO3 + 5KI + 3H2O4. 解:(1)Cl2 + 2KOH(冷) KClO + KCl + H2O(2)3Cl2 + 6KOH(热) KClO3 + 5KCl + 3H2O(3)KClO3 KCl+3Cl2↑+ 3H2O(4)2KClO3 2KCl+ 3O2↑(5)I2+ 5H2O23+ 4H2O(6)KClO 3+6KI+ 3H 2SO 4KCl+3I 2+ 3K 2SO 4+ 3H 2O5. 解:(1)FeCl 3与Br 2水能共存。
因 \E (BrO 3−/Br 2) = 1.5V > \E (Fe 3+/Fe 2+) = 0.771V ,所以FeCl 3和Br 2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发生其它反应,故能共存。
卤素和氧族元素
第十一章卤素1. 写出盐酸与下列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MnO2(2) KMnO4(3) Na2Cr2O72.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硫在氯气中燃烧(2) PCl3水解(3) 在碱性溶液中,ClO2的歧化反应(4) 碘溶于KI溶液中(5) 氟气与二氧化硅反应3. 用食盐为基本原料,制备下列各物质:(1) NaClO (2) KClO3(3) KClO4(4) Ba(ClO3)2(5) HClO4(6) Ca(ClO)2(7) HClO34. 画出下列各物种的几何构型(分子中的孤电子对也要表示出来,并说明中心原子的轨道如何杂化,是等性杂化还是不等性杂化)(1) ClF2-(2) BrF3(3) IF5(4) ClF4-(5) BrF4+(6) ICl2+(7) OF2(8) H4IO6-5. 为什么ClO-歧化成Cl-和ClO3-?6. 试解释:HI的酸性比HCl强,但HIO3的酸性比HClO3弱。
7. 根据电极电势表,写出HClO作为:(1) 氧化剂、(2) 还原剂、(3) 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8. 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与溴化物和碘化物反应,制得纯的HBr和HI?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9. 为什么F2和I2的离解能的数值会相近?10. 在碱性溶液中(SCN)2水解得到硫酸根离子,氰根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写出此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此反应,能否把(SCN)2分类在假卤素中?说明理由。
11. 氯的含氧酸[Cl(OH)O n,n = 0,1,2,3]中随氯的化合价升高,为什么酸性增强,而氧化性却反而减弱?12. 为什么AlF3的沸点高达1290℃,而AlCl3沸点却只有160℃?13. 试解释金属Fe与盐酸作用,产物是FeCl2,而与氯气作用,产物是FeCl3。
14. 试解释:I2溶于CS2中呈紫色,但它的水溶液却是棕色的。
15. 为什么一氯化碘(ICl)比一溴化碘更容易极化?16. 当HF、HCl、HBr和HI作还原剂时,分子中哪种元素被氧化?排出它们作为还原剂能力的大小。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第11章氧族元素习题及答案
第11章 氧族元素一、选择题11-1 下列氧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 ) (A) (B)(C)(D)答案: D11-2 下列关于硫元素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单质硫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B)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C) 由于硫有d 轨道,所以与氧不同,硫配位数可达6 (D)和都是非极性分子,因比的熔、沸点高,故的键能要比的大。
答案: D 11-3 在,,,4种固体药品中,加入盐酸进行鉴别,若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和黄色沉淀产生的则可判断该物质为: ( ) (A) (B) (C) (D)答案: B11-4 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溶解: ( ) (A)(B) (C) (D)答案: C11-5 下列有关硫代硫酸钠的性质正确的是: ( ) (A) 在酸中不分解(B) 在溶液中可氧化非金属单质410As O 25N O 3SO 27Cl O 2CS 2CO 2CS 2CO C=S C=O 2Na S22Na S 23Na SO 223Na S O 2Na S22Na S 23Na SO 223Na S O SnS 2Na SNaOH 22Na S 42(NH )S(C) 与碘反应得(D) 可以作为配合剂 答案: D11-6 下列哪个方程式表示了制备过硫化氢的最合理方法: ( ) (A) (B)(C)(D)答案: A 11-7 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存在时,使氧化为 (B) 有存在时,使氧化为(C) 能使纸张炭化(D) 与苯不反应 答案: D11-8 下列含氧酸中,哪一种酸性最弱: ( ) (A) 氯酸 (B) 碳酸 (C) 碲酸 (D) 亚磷酸 答案: C11-9 11-9 在下列物质中,分子构型为“T ”形的是: ( ) (A) (B)(C)(D)答案: C11-10 对于下列各物质的分子构型正确的是: ( ) (A) 分子构型为平面四方形 (B) 分子构型为四面体 (C)分子构型为直线形2-4SO 2-+222S + 2H H S →28224H + S 4H S →+2-222H + 2S H S + 2e→2222NaOH + 2H S H S + NaH + H O→4228(NH )S O +Ag 2+Mn -4MnO +Ag 3+Cr 2 -27Cr O 3NH 2-3CO 3ClF 3BF 4XeO 4XeF 2XeF(D)分子构型为三角形答案: C二、计算题和问答题11-11 大气中臭氧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污染物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如何鉴别,它有什么特征反应? 解: (1)(2)氟氯烃:等,以及氮氧化物:等可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卤素
溴能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
Br2+2NaI I2+2NaBr
11.2.3 卤素的氢化物
1. 卤化氢的物理性质
(1)熔沸点 卤化氢的熔沸点 HF HCl HBr HI
熔点/℃ -83.57 -114.18 -86.87 -50.8 沸点/℃ 19.52 -85.05 -66.71 -35.1
例外,氢键 色散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0
-2
① 氧化反应 X2 + H2O
-1 1 0
2HX + 2 O2
半反应: X2+2e- 2X-
O2+4H++4e-
2H2O E =1.23V
卤素单质的标准电极电势
卤素单质 标准电极电势 X2+2e- 2X-
F2 Cl2 Br2 I2 2.889 1.360 1.077 0.534
② 歧化反应:即水的作用导致卤素发生分解
键型:从上到下,由共价型过渡到离子型 性质:熔、沸点增高
(3)同一金属不同卤化物 的物理性质
主要 氧化数
F 2s22p5
-1,0
Cl
Br
I
3s23p5 4s24p5 5s25p5
-1,0 ,+1 -1,0 ,+1 -1,0 ,+1 +3,+5,+7 +3,+5,+7 +3,+5,+7
卤素价层电子构型为ns2np5,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 稳定状态,所以都能以-1氧化态存在。
除F外,Cl、Br、I还可呈现+1、+3、+5、+7氧化态。
碘 固 紫黑 386.5 457.4 41.95 0.029* 4.93(s)
卤素的性质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1 卤素的性质与应用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B.常用于杀菌消毒的84消毒液的成分是液氯消毒液的成分是液氯C.可用硝酸银溶液来鉴别纯净水和自来水D.变色眼镜和照相器材的生产都要用到溴化银 2.下列变化过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①HCl ②Cl 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 2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3.(易错题)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现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黄绿色 橙色橙色 蓝色蓝色 白色白色 B 无色无色 橙色橙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C 黄绿色黄绿色 橙色橙色 蓝色蓝色 无色无色 D 黄绿色黄绿色无色无色紫色紫色白色白色4.(2012·淄博模拟)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用pH 试纸测得氯水的pH =4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橙红色D.由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可推出Ca(ClO)2+SO 2+H 2O==CaSO 3↓+2HClO 5.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 为开关,如先打开B ,在A 处通入干燥氯气,C 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 时,C 处红色布条颜色退去。
则D 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硫酸浓硫酸 B.饱和NaCl 溶液溶液C.浓NaOH 溶液溶液D.浓NaBr 溶液溶液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安徽高考) 在饱和氯水中在饱和氯水中 Cl -、NO -3、Na +、SO 2-3可以大量共存可以大量共存 B.(2011·江苏高考)常温下干燥的Cl 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 2不与铁反应不与铁反应C.(2011·天津高考)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 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 ―D.(2011·天津高考)SO 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I 2+H 2O===SO 2―3+2I ―+2H + 7.(2012·铜陵模拟)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 2的性质。
第11章-卤素习题
第11章卤素习题一.选择题1.卤素的原子特性是( )1). 最外电子层结构是ns np2). 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3). 都有获得一个电子成为卤离子的强烈倾向4).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核外价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A. 1和3B. 2和4C. 1,3,4D. 1,2,32.下列关于氟和氯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氟的电子亲和势(绝对值)比氯小B. 氟的离解能比氯高C. 氟的电负性比氯大D. F-的水合能(绝对值)比Cl-小E. 氟的电子亲和势(绝对值)比氯大3.按F--Cl--Br--I顺序,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X-离子半径:F-<Cl-<Br-<I-B. 电负性:F>Cl>Br>IC. 电子亲和能:F>Cl>Br>ID. X-离子水和热(绝对值):F->Cl->Br->I-4.卤素单质的颜色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加深的原因是( )A. 卤素单质的极化作用不同B. 卤素原子价电子能量高低不同C. 卤原子的电离能不同D. 卤原子的电子亲和能不同5.下列物质中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 液氯B. 氯水C. 干燥的氯气D. 氯酸钙6.氟与水猛烈反应,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A. HF和O2B. HF和FOHC. HF、O2和FOHD. HF和O37.溴和碘都能与磷作用,反应生成物分别为( )A. PBr5和PI3B. PBr3和PI3C. PBr5和PI5D. PBr3和PI58.氯气中毒时,可以吸入何种物质做解毒剂( )A. 乙醚蒸气B. 氧气和乙醚的混合气体C. 水蒸气和酒精蒸气的混合气体D. 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E. 氨水蒸气9.氟表现出最强的非金属性,具有很大的化学反应活性,是由于( )A. 氟元素电负性最大,原子半径小B. 单质熔、沸点高C. 氟分子中F--F键离解能高D. 分子间的作用力小E. 单质氟的氧化性强10.实验室中常用浓HCl与下列哪一些氧化剂反应,均可制取Cl2? ( )A. MnO2、KMnO4和CuOB. K2Cr2O4和CuOC. MnO2和CuOD. MnO2、K2Cr2O4和KMnO411.实验室制备Cl2,需通过下列物质洗涤,正确的一组为( )A. NaOH溶液,浓H2SO4B. 浓H2SO4,NaOH溶液C. NaCl饱和水溶液,浓H2SO4D. 浓H2SO4,H2O12.从海水中提取溴时,海水的酸碱性必须控制在以下哪个范围( )A. 酸性B. 碱性C. 中性D. 微碱性13.下列各物质分别盛装在洗气瓶中,若实验室制备的Cl2,按书写顺序通过,洗气的方式正确的是( )1. NaOH2. 浓H2SO43. CaCl24. P2O55. 饱和NaCl溶液6. 变色硅胶A. 3,1,6B. 1,3C. 3,2,5D. 5,214.电解熔融KHF2和无水HF的混合物制取F2时,常加入少量LiF或AlF3,其作用是( )A. 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B. 作配合剂C. 降低电解质熔点,减少HF挥发D. 作氧化剂15.溴常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化物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若某一海水中含Br-为60ppm,如使一吨海水中的Br-完全被氧化为Br2,理论上需通入Cl2( )升. (标准状况下) (原子量: Br:79.9 Cl:35.5)A. 0.84升B. 8.4升C. 42升D. 4.2升16.液态氟化氢不能用来电解制备氟是因为( )A. 液态HF是电的不良导体B. 液态HF具有腐蚀性C. 液态HF酸是弱酸D. HF分子间存在氢键17.下列物质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A.NaClB. NaBrC. NaID. NaF18.下列关于HX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X极易液化,液态HX不导电B. HX都是极性分子,按HF→HI分子极性递增C. HX都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色气体D. HX水溶液的酸性:HI>HClE. HX还原性:HF→HI依次减弱19.对碘化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碘化氢的有机溶液是一种良好导体B. 在水溶液中,碘化氢是一种强酸C. 碘化氢在水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D. 碘化氢分子间只有取向力E. 在加热时,碘化氢气体迅速分解20.铅,铜等金属可用于制造盛氢氟酸的容器,其原因是( )A. 氢氟酸是弱酸,无腐蚀性B. 氢氟酸根本不与以上金属作用C. 在金属表面生成了氧化物薄膜,具有保护作用D. 在上述金属表面生成了不溶性氟化物薄膜,使金属免于进一步腐蚀21.氯化氢易溶于水,在标准状态下,把充满干燥HCl的集气瓶倒置水面,水徐徐上升,当水充满整个集气瓶时,此HCl溶液的百分含量是( )A. 0.261%B. 0.163%C. 0.131%D. 0.098%22.NaBr与下列哪一种酸作用可制取相当纯的HBr?( )A. 浓HClB. 纯HAcC. 浓H2SO4D. 浓H3PO423.由单质直接合成HX的方法,对于下列哪一种HX的制备有实用价值( )A. HBrB. HFC. HClD. HI24.实验室不宜用浓H2SO4与金属卤化物制备的HX气体有( )A. HF和HIB. HBr和HIC. HF、HBr和HID. HF和HBr25.实验室中,用NaBr和H3PO4作用制取HBr气体,当有1mol H3PO4完全反应时,生成的HBr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67.2升B. 44.8升C. 11.2升D. 22.4升26.工业盐酸常显黄色是因含( )A. FeCl3B. Cl2C. FeCl2D. HClO27.对于下列反应: 3HClO====2HCl+HClO3反应条件是( )A. 加热B. 光照C. CoO氧化D. NiO催化28.106AA02 下列反应是HClO水溶液在各种条件下的分解反应,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 )A. 2HClO==Cl2O+H2OB. 3HClO==HClO3+2HClC. 2HClO==2HCl+O2D. 以上三种都是29.对于NaCl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碱液中不分解B. 在稀溶液中不能氧化非金属单质C. 可作为配合剂D. 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E. 加热易歧化30.对于HCl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部分电离B. 与活泼金属反应都可得到Cl2C. 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单质D. 反应后都可被还原为Cl-E. 是无机酸中最强酸31.对于HClO在水溶液中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分解为HClO3和HClB. 不能全部电离C. 不能作为氧化剂D. 不能作为还原剂32.下列氯的含氧酸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 HClO4B. HClO3C. HClO2D. HClO33.氯的含氧酸的酸性大小顺序是( )A. HClO>HClO2>HClO3>HClO4B. HClO3>HClO4>HClO2>HClOC. HClO>HClO4>HClO3>HClO2D. HClO4>HClO3>HClO2>HClO34.下列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ClO4->ClO3->ClO2->ClO-B. ClO3->ClO4->ClO2->ClO-C. ClO->ClO4->ClO3->ClO2-D. ClO->ClO2->ClO3->ClO4-35.在酸性条件下,下列各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Cl+Br2B. NaBr+I2C. KBrO3+Cl2D. KClO3+Br2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的电负性比氧的要小,因而氯不易获得电子,其氧化能力比氧要小;B. 卤素单质与水作用,水解程度由F I依次增大;C. HBrO4是无机酸中氧化能力和酸性最强的酸;D. 卤酸盐还原为X-的氧化能力大小由Br--Cl--I依次减小;37.氢氰酸的水溶液是( )A. 强酸B. 中强酸C. 弱酸D. 极弱酸38.下列四种反应中,哪一种反应是真正可以进行的( )A. (CN)2+3H2O=2NH3+N2O3B. (CN)2+H2O=HCN+HCNOC. (CN)2+2H2O=2HCN+2OH-D. 2(CN)2+2H2O=4HCN+O239.拟卤素与卤素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A. 在游离态都是二聚体B. 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C. 都易形成配合物D. 与金属反应都生成一价阴离子盐40.下列关于(CN)2的反应中,不象卤素的反应为( )A. 在碱性溶液中生成CN-和OCN-B. 与卤素反应生成CNCl,CNBr等C. 与Ag,Hg,Pb反应得难溶盐D. 可在空气中燃烧41.区别HCl(g)和Cl2(g)的方法应选用( )A. AgNO3溶液B. 观察颜色C. NaOH溶液D. 湿淀粉KI试纸E. 干的有色布条42.能够鉴别HF,HCl,HBr,HI四种溶液的是( )A. CaCl2和苯B. AgNO3C. AgNO3和NH3H2OD. SiO2和氯水43.Cl2在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是( )A. pH>3B. pH<4C. pH>4D. pOH>1244.下列说法中,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 酸性:HI>HBr>HCl>HFB. 还原性:HF>HCl>HBr>HIC. 沸点:HI>HBr>HCl>HFD. 熔点:HF>HCl>HBr>HIE. 还原性:HF<HCl<HBr<HI4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时,有蓝色现象出现的是( )A. 淀粉溶液与KI溶液混合B. 淀粉溶液与KI和Cl2混合C. 淀粉溶液与Cl2水混合D. 淀粉溶液与H2SO4混合46.根据卤素性质递变规律,试推断原子序数为53的卤素X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 X是一种挥发性元素B. X2能将水中的Fe氧化为FeC. AgX不溶于水D. 氯水可将X氧化成XO3-47.关于从HF到HI酸性递增的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F--→HI 键能减弱B. 从F--→I 原子电负性减小C. 从F--→I 原子电子密度减小D. 从F--→I 原子电子亲和能减小48.知:I2(s)+2e=2I-E=0.535VI2(aq)+2e=2I-E=0.621V计算碘的饱和溶液的浓度(mol·L)是( )A. 3.48×10B. 1.22×10C. 2.915D. 1.45849.卤素的成键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以非极性共价键组成双原子分子B. 卤素与活泼金属化合生成离子型盐,键是离子键C. 在某些化合物中,氟,氯,溴,碘可显正氧化态(+1,+3,+5,+7),键是极性共价键D. 卤素与电负性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极性共价键化合物二.填空题1.氟在自然界的分布主要以萤石和冰晶石矿物存在,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原子序数的增大,ⅦA单质的熔沸点依次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3.卤素单质中,从氯到碘键能逐渐_____,分子间力逐渐_________.4.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5.目前世界上的碘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6.制备F2只能采用______________法来实现,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7.使用氢氟酸时必须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8.氢卤酸在一定压力下能组成__________溶液,将氢卤酸蒸馏最后会达到_____________的状态.9.制备HF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市售盐酸的百分比浓度为__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11.KClO3和S混合,受到撞击产生爆炸,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工业上制备KClO3,通常用无隔膜电解槽,电解_________溶液得到___________,再与KCl进行复分解反应而制得.13.电解NaCl水溶液时,以汞作阴极,其阴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而电解NaCl水溶液时,以Fe做阴极,则其阴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亚氯酸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而制得水溶液,它极不稳定迅速分解,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含有I-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含有Fe的溶液时,生成_________和______.(已知:E I2/I-=0.535V E Fe/Fe=0.77V)三.问答题1.卤素原子都有ns np的电子构型,为什么氟和氯、溴、碘不同,它并不呈现变价?2.比较F、Cl、Br、I的电子亲和势递变的顺序,并简述理由.3.在常态下,为何氟和氯是气体,溴是液体,碘是固体?4.写出从海水提取Br2的过程及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5.为什么配制碘酒时要加入适量的KI?6.写出大量制备F2和Cl2的方法及反应方程式:7.写出用NaIO3与NaHSO3反应制备I2的步骤及反应方程式:8.卤化氢在空气中为什么冒烟?9.卤化氢中HF分子的极性特强,熔、沸点特高,但其水溶液的酸性却最小,试分析其原因.10.与其它氢卤酸相比较,氢氟酸具有哪些特性?11.为何要在HI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铜?12.一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Br-离子和I-离子,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你能否从结构观点判断哪种物质先沉淀析出.简要说明理由.13.实验室中有溴和红磷,如何制取HBr?并写出反应方程式.14.为什么可用浓H2SO4与NaCl制备HCl气体,而不能用浓H2SO4和KI来制备HI气体?(用反应方程式表示)15.ClO-,BrO2-,IO3-,ClO4-,IO65-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什么?16.在碘酸盐和碘化物的溶液中加入Al2(SO4)3溶液会得到什么产物?并加以解释.17.写出以盐酸为原料制备次氯酸的化学方程式(可添加必要原料)18.试讨论氢卤酸的酸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19.为什么AgF,AgCl,AgBr,AgI的溶解度依次降低?20.已知下列元素的电势图:1.69 1.23 1.19 0.53MnO——MnO2——Mn,IO——I2——I-|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51 1.08写出当pH=0时,在下列条件下,KMnO4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碘化钾过量(b)高锰酸钾过量21.向KI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开始变黄,接着颜色褪去,试写出反应方程式.四.计算题1.HCl与MnO2反应制取Cl2时,所需HCl的最低浓度是多少?MnO2+4H++2e=Mn2++2H2O E=1.23VCl2+2e=2Cl-E=1.36V P Cl2=1atm2.从下列元素电势图中的已知标准电极电势,求E BrO3-/Br-,并判断哪种物质可发生歧化反应,为什么?并计算K.1.50 1.59 1.07BrO3-————HBrO————Br2————Br-3.已知下列元素电势图:1.45 0.53IO3-——HIO———I2———I-└───1.20 ──┘1.计算: E IO3-/I-=? E IO3-/HIO=?2.电势图中哪种物质能发生歧化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的K.五.判断推理题1.今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A和B都溶于水,A的水溶液呈中性,B的水溶液呈碱性,A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棕色,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晶体B与浓HCl反应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作用,可得含B的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B溶液时,溶液呈红棕色,若继续加过量B溶液,则溶液的红棕色消失,试问A,B为何物?写出有关方程式2.有一种可溶性的白色晶体A(钠盐),加入无色油状液体B的浓溶液,可得一种紫黑色固体C,C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可溶于A的溶液成棕黄色溶液D,将D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一种无色(钠盐)溶液E,另一份中通入过量气体F,都变成无色透明溶液,E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出现乳白色混浊,并有刺激性气体逸出,E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F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不溶于HNO3. 问:1). A,B,C,D,E,F,各是何物?2).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A+B-→C E+HCl-→D+F-→E+F-→3.今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 A和B都溶于水,A 的水溶液呈中性,B 的水溶液呈碱性. A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棕色. 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 晶体B与浓HCl反应有黄绿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作用,可得到含B的溶液. 向A溶液中滴加B溶液时,溶液呈红棕色; 若继续滴加过量B溶液,则溶液的红棕色消失. 试问A,B为何物?写出上述反应式.第11章卤素习题解答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CaF2,Na3AlF62.升高,X2为双原子分子,随之增大,色散力增大3.减小增大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5.智利硝石NaIO36.电解氧化无水HF和KHF27.防毒面具,橡皮手套8.恒沸,溶液的组成和沸点恒定9.萤石(CaF2)和浓H2SO4△CaF 2+H 2SO 4(浓)==CaSO 4+2HF↑10. 37% 12mol·L 2KClO 3撞击 2KCl+3O 2↑ S+O 2△ SO 2或: 2KClO 3+3S=2KCl+3SO 2↑11. 热NaCl NaClO 312. Na ++e==Na 2H 2O+2e=H 2↑+2OH -13. Na ++e==Na 2H 2O+2e=H 2↑+2OH -14. Ba(ClO 2)2和稀H 2SO 44HClO 2==3ClO 2+12 Cl 2+2H 2O15. Fe 和I 2 三.问答题1. Cl 、Br 、I 原子中有与ns 、np 能级相近的nd 轨道,只要供给一定的能量,其np 甚至ns 电子就会激发到nd 轨道上去,从而呈现变价,而F 原子电负性最大,且无d 价电子轨道,故不呈现变价.2. 电子亲和势:F<Cl>Br>I ,随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减小,电子亲和势趋于减小,但氟反常.因其原子半径特别小,电子云密度特大,对外来电子斥力较大,这种斥力部分抵消了获得一个电子所放出的能量,故其电子亲和势比氯小.3. 由F 2→I 2分子的半径越来越大,变形性也越来越大,色散力随之增强,故其分子间的作用力依次增大.所以在常态下,从F 2到I 2的物态由气体变为液体再到固体.4. 1). 将盐卤加热到363K 后控制pH 值为3.5,通Cl 2置换出溴: 2Br -+Cl 2=Br 2+2Cl -2). 用空气将Br 2吹出且以Na 2CO 3吸收3Br 2+3Na 2CO 3=5NaBr+NaBrO 3+3CO 2↑3). 酸化,即得溴: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3Na 2SO 4+ 3H 2O5. 为了增加I 2的溶解度.因加入KI 发生如下反应:I 2+I -=I 3- 因此加入KI 使I 2的溶解度增大,且使I 2变得更加稳定,保持其消毒杀菌的性能.6. 制备F 2采用:电解氧化法,温度373K ,电解熔融的KHF 2和无水氢氟酸.2KHF 2电解 F 2↑+H 2↑+2KF(阳极) (阴极)制备Cl 2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2NaCl+2H 2O 电解 Cl 2↑+H 2↑+2NaOH(阳极) (阴极)7. 1). 先用适量的NaHSO 3将NaIO 3还原为I -:IO 3-+3HSO 3-==3SO 4+I -+3H +2). 再用所得的酸性 I -离子溶液与适量IO 3-溶液作用:IO 3-+5I -+6H +=3I 2+3H 2O8. 卤化氢与空气中水蒸汽相遇时,便形成氢卤酸HX ,这一现象表明HX 对H 2O有很大的亲和能,所形成的酸皆以小雾滴状分散在空气中,如同酸雾.9. 卤原子中,由于F 原子半径特小,电负性特大,所以HF 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强烈的偏向于F 原子一方,因而HF 具有强烈极性,也决定了HF 分子间会产生氢键而缔合,故HF 与其它HX 相比有高的熔、沸点,至于HF 水溶液的酸性比其它氢卤酸都弱,主要是和它具有最大的键能和多分子缔合结构有关。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1 nm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较稳定,均一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 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无机化学11章答案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11-1 用氧化值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 KClO 3KClO 443+=(2)CO 30P 3CaF 2CaSiO 18SiO 18C 30F )PO (Ca 44232345+++=++ (3)O 2H NaCl N Cl NH NaNO 2242++=+(4)O H 7SO K )SO (Fe 3)SO (Cr SO H 7FeSO 6O Cr K 242342342424722+++=++ (5)Cs 2CaCl Ca CsCl 22+=+↑11-2 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 (1)2222O O H 2O H 2+=O H e H O H 222222=++-+ -+++=e H O O H 22222(2)HClO HCl O H Cl 22+=+ -+++=+Cl H HClO O H Cl 22--=+Cl e Cl 221-+++=+e H HClO O H Cl 2221(3)O H 3KCl 5KClO KOH 6Cl 3232++=+O H 3Cl 5ClO OH 6Cl 3232++=+-----=+Cl 5e 5Cl 225---++=+e 5O H 3ClO OH 6Cl 23221(4)O H MnSO SO Fe SO K SO H FeSO KMnO 2434242424444)(528104+++=++O H 4Mn 2Fe 5H 8Fe 5MnO 222324++=++++++-O H 4Mn e 5H 8MnO 224+=+++-+--+++=e Fe Fe 3222(5)O H 7O 3)SO (Cr SO K SO H 7O H 3O Cr K 22342424222722+++=++O H O Cr H O H O Cr 22322272732143++=++++-O H 7Cr 2e 6H 14O Cr 23272+=+++-+--+++=e O H O H 22222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 2Cr 2O 7 + H 2S + H 2SO 4 → K 2SO 4 + Cr 2(SO 4)3 + S + H 2OCr 2O 72- + 14H + + 6e - === 2Cr 3+ + 7H 2O ① H 2S === S + 2H + + 2e - ② ①+3×②得:Cr 2O 72- + 3H 2S + 8H + === 2Cr 3+ + 3S + 7H 2OO H 7S 3)SO (Cr SO K SO H 4S H 3O Cr K 234242422722+++=++(2) -24MnO + H 2O 2 → O 2 + Mn 2+(酸性溶液)MnO 42- + 8H + + 4e- === Mn 2+ + 4H 2O ①H 2O 2 === O 2 + 2H =+ 2e - ② ①+2×②得:MnO 42- + 2H 2O 2 + 4H + - === Mn 2+ + 2O 2 + 4H 2O(3) Zn + NO 3– + OH – → NH 3 + Zn(OH)42–---+=++OH NH e O H NO 986323 ①---+=+e 2)OH (Zn OH 4Zn 24②①+4×②得: ---+=+++24323)(4674OH Zn NH O H OH NO Zn(4) Cr(OH)4-+ H 2O 2 → CrO 42---=+OH e O H 2222 ①Cr(OH)4-+ 4OH -=== CrO 42-+ 4H 2O + 3e -②①×3+2×②得: 2Cr(OH)4- + 3H 2O 2 +2OH -=== 2CrO 42-+ 8H 2O(5) Hg + NO 3–+ H + → Hg 22+ + NOO H 2NO e 3H 4NO 23+=++-+-①-++=e 2Hg Hg 222②①×2+3×②得: O H 4NO 2Hg 3H 8NO 2Hg 62223++=++++-11-4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态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卤素习题答案解析版
卤素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卤族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C.卤族元素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D.卤族元素的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解析:卤族元素能与其他非金属(如H2)化合,卤族元素越活泼,其单质的熔沸点越低,卤族元素单质中只有F2能与水剧烈反应。
答案: D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 金属元素B. 稀有气体C. 非金属元素D. 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解析: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位于第IA族、第IIA 族或0族,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如H、He都是非金属元素,H位于第IA 族、He位于O族,Li、Mg都是金属元素,分别位于第IA族、第IIA族,答案: D3.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A. 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多起主要作用B.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C. 其单质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D.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解析:卤素按F、Cl、Br、I的顺序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导致元素得电子能力逐渐降低,则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其单质的密度等都无关,故选D.答案: D4.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A.X原子电子层数多于Y,因此在同族中X在Y的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弱,故A错误;B.Y的氢化物如果是HF,X的氢化物是HCl,氢化物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C.X的氢化物稳定,说明其非金属性强,举例如:稳定性HF>HCl>HBr>HI,故C正确.D.Y单质能够将X的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Y非金属性强于X,与题干相反,故D错误;答案: C5.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单质都能与水反应,通式为X2+H2O═HX+HXOB. 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 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D. 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解析:A.氟气和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氯气、溴、碘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 表示,故A错误;B. HF溶于水形成的氢氟酸为弱酸,故B错误;C. 氟单质浅黄绿色,氯气黄绿色,溴单质红棕色,碘单质紫黑色,都是有毒气体,故C正确;D中F元素无最高正价,无最高价含氧酸,Cl、Br、I形成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故D错误;答案: C6.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C.HClO3和HIO D.HClO和HIO解析:ICl中氯元素呈-1价,碘元素呈+1价,因此与水反应生成的是HCl和HIO。
高中化学课本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必修选修共5册
3Cu 2+ 2Al 3+ + 3Cu ( 3) 2HCl + Na 2 CO 3 2NaCl + H2 O +
+
CO 2 ↑ 2H +CO 2-
3 CO 2 ↑+H 2 O (4) 钾盐和钠盐都是易
溶于水、易电离的盐,NaNO 3 与 KCl 不反应
7.答案 (1) Cu( NO 3 ) 2 +2NaOH Cu( OH) 2 ↓+2NaNO 3
现,不符合题意;C 项,Cu 的化合价由+ 2 价降低到 0 价,发生
了还原反应,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符合题意;D 项,C 的
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 4 价,发生了氧化反应,加入氧化剂才
能实现,不符合题意。
9.D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不是置换反应,A 项错误;该反
应中 NaH 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 价升高到 0 价,水中的氢元
( 答案合理即可)
8.答案 (1) CaO 氧化物
(2) CaO+H2 O Ca( OH) 2
(3)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 Ca( OH) 2 :CaO+H2 O Ca( OH) 2
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2HCl CaCl 2 +H2 O
( 答案合理即可)
(4) CaCl 2 、P 2 O 5 等( 答案合理即可)
云和雾是气溶胶,三者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水是纯净物,蔗
糖溶液和 FeCl 3 溶液属于溶液,三者均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答案 (1) Na 2 O+H2 O 2NaOH
△
电解
(2)2KClO 3 2KCl+3O 2 ↑、2H2 O 2H2 ↑+O 2 ↑
(3) Zn+H2 SO 4 ZnSO 4 +H2 ↑、Zn+CuCl 2 ZnCl 2 +Cu
《卤素》测试题_含答案_
)
15.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能利用家庭日常生 活用品进行的实验是 ①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③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④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 C.①②③ D.①②④ ( )
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 ClO2 将逐渐取代 Cl2 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16. ClO2 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 工业上 ClO2 常用 NaClO3 和 Na2SO3 溶液混合并加 H2SO4 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 NaClO3 和 Na2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2 ( D.2:3 )
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甲、乙、丙三们同学分别设计的三套实验装置如下图所 示:
4
(1)有下列几项优、缺点: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 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 d.可控制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 污染环境。请从上面几个方面对图所示的甲、 ①甲装置 ②乙装置 ③丙装置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作出的推断错误的是 A.水能增大铝和碘反应的速率 B.第一组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 AlI3 C.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 D.第三组实验中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18.最近科学研究表明,用氯气杀灭自来水中的病菌并非良好方法,氯胺( NH 2 Cl )在中性或酸性条件 下是一种更好的强消毒剂,氯胺的消毒原理之一是 A. NH 2 Cl HCl NH 3 Cl 2 C. NH 2 Cl NH 2 Cl
)
12.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关于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盐,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C.加碘盐中不能同时加入碘酸钾和碘化钾 B.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 D.加碘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 ( D.甲烷 (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11章卤素
第11章卤素11.l 电解制氟时,为何不用KF 的水溶液?液态氟化氢为什么不导电,而氟化钾的无水氟化氢溶液却能导电?解:由于氟的高还原电位(E F 2/F -=2 . 87V) ,氟遇水时会同水发生反应。
因此,制备单质F 2不能用KF 的水溶液。
电解制氟的反应方程式是:2KHF 2 === 2KF↑+H 2 + F 2↑液态氟化氢不导电,但氟化钾的无水氟化氢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液态氟化氢可同无水氟化钾作用形成KHF 2,该物质可发生强的电离作用,产生正负离子,从而导电。
KHFK + + HF 2-本质上,无水氟化氢是溶剂,氟化钾是溶解于氟化氢的溶质,该体系是非水HF 溶剂(也是类水溶剂)的电解质溶液。
11.2 氟在本族元素中有哪些特殊性?氟化氢和氢氟酸有哪些特性?解:同同族其它元素相比,氟元素的特殊性主要有:( l )除单质外,氟的氧化态呈-l 价,不呈正氧化态(其它卤素有多种氧化态);氟有特别强的氧化性;( 2)氟的电子亲合能比氯小(从氯到碘又逐渐减小)。
( 3 ) F 2 的键能因孤对电子的影响而小于Cl 2 。
( 4 )同其它的HX 在室温时是双原子气体相比,氟化氢是一种由氢键引起的聚合多原子气体(HF )x 。
与同族其它元素的氢化物相比,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存在强的氢键,其熔点、沸点、汽化热和热力学稳定性都特别高。
HF 的高介电常数、低黏度和宽的液态范围,使它是各种类型化合物的一种极好溶剂。
许多M I 、M II 和M III 的离子性化合物在HF 中溶解后由于易离解而得到高效导电的溶液( XeF 2, HSO 3F , SF 6 及MF 6 ( M :Mo 、W 、U 、Re 、Os )在HF 中可溶解但不离解)( 5 )氟化氢的水溶液即氢氟酸。
同其它氢卤酸是强酸相比,氢氟酸的酸性较弱:HF + H 3O ++ F - K 1 2.4~4.7×10-4HF + F 2- K 2 =5~25 与其它弱酸相似,HF 浓度越稀,其电离常数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1. 解:(1) 2NaCl + 2H2O 电解2↑+Cl2↑
(2)2Br−+Cl22 + 2Cl−;
3 Br2+3CO32−−+ BrO3−+3CO2↑;
5Br−+ BrO3−+ 6H+2+3H2O
2. 解:(1) 2Br−+Cl22+ 2Cl−
(2) 6Ca(OH) 2(热) +6Cl2 Ca(ClO3)2+ 5 CaCl2+ 2H2O
(3) I2+ 2HClO32+ 2HIO3
(4) 4KClO4+KCl
3. 解:(1)以食盐为基本原料制备Cl2、NaOH、NaClO、Ca(ClO)2、KClO3、HClO4;
2NaCl + 2H2O 电解2↑+Cl2↑
Cl2 + 2NaOH(冷) NaClO + NaCl + H2O
2Cl2 + 2Ca(OH)2(冷) 2 + CaCl2 + 2H2O
3Cl2 + 6KOH(热) KClO3 + 5KCl + 3H2O
4KClO3 3KClO4 + KCl
KClO4 + H2SO4(浓) 减压蒸馏4 + HClO4
(2)以萤石(CaF2)为基本原料制备F2。
CaF2 + H2SO4(浓) CaSO4 +2HF↑
KOH + 2HF KHF2 + H2O
2KHF2电解2↑+ F2↑
(3) 2KI+Cl2I2+ KCl
3I2 KIO3 + 5KI + 3H2O
4. 解:(1)Cl2 + 2KOH(冷) KClO + KCl + H2O
(2)3Cl2 + 6KOH(热) KClO3 + 5KCl + 3H2O
(3)KClO3 KCl+3Cl2↑+ 3H2O
(4)2KClO3 2KCl+ 3O2↑
(5)I2+ 5H2O23+ 4H2O
(6)KClO 3+6KI+ 3H 2SO 4KCl+3I 2+ 3K 2SO 4+ 3H 2O
5. 解:(1)FeCl 3与Br 2水能共存。
因 \E (BrO 3−/Br 2) = 1.5V > \E (Fe 3+/Fe 2+) = 0.771V ,
所以FeCl 3和Br 2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发生其它反应,故能共存。
(2)FeCl 3与KI 溶液不能共存。
因\E (Fe 3+/Fe 2+) = 0.771V > \
E (I 2/I −) = 0.5355V , 故发生反应:2Fe 3+ + 2I − 2+ + I 2
(3)NaBr 与NaBrO 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
因\E (BrO 3−/Br 2) = 1.5V >
\E (Br 2/Br −) = 1.065V ,
故发生反应:BrO 3− + 5Br − + 6H +
2 + 3H 2O (4)KI 与KIO 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
因\E (IO 3−/I 2) = 1.195V >\E (I 2/I −) = 0.5355V , 故发生反应:IO 3− + 5I − + 6H +
3I 2 + 3H 2O
6. 解:(4)式=(1)+(2)-2×(3), K \ =9×1015
7. 解:Δr H m Ө = 202.4 kJ·mol -1, 压力升高,平衡左移, K \不变; 温度升高,平衡右移, K \ 变大
8. 解:因为E (右) > E \\(左), 所以能向右移动, lg K \= 25.2, K \= 1.6×1025
9. 解:(1)混合物中含5.82g KI; (2) 混合物中含1.35 g CaCl 2;混合物中含2.26 g NaCl
10. 解:Δr H m Ө = -187.8 kJ·mol -1
11. 解:A 为SO 2水溶液。
有关反应式如下:
(1)SO 2 + H 2O + 2OH SO 32− + 2H 2O (2)5SO 32− + 2MnO 4− + 6H 2Mn 2+ + 5SO 42− + 3H 2O
(3)Ba 2+ + SO 42−4↓ 12. 解:A 为Na 2S 2O 3;B 为SO 2;C 为S ;D 为BaSO 4。
有关反应式如下:
S 2O 32− + 2H +
SO 2↑+ S ↓+ H 2O (A) (B) (C)
S 2O 32− + 4Cl 2 + 5H 2O 2SO 42− + 8Cl − + 10H +
Ba 2+ + SO 42−4↓
(D)
13. 解:A 为易溶碘化物(如KI);B 为浓H 2SO 4;C 为I 2;D 为I 3−;E 为S 2O 32−;F 为Cl 2。
有
关反应式如下:
8KI + 9H 2SO 4(浓)
2 + 8KHSO 4 + H 2S ↑+ 4H 2O (A) (B) (C)
I
2 + I −I 3−
(D)
2S2O32− + I2S4O62− + 2I−
(E)
5Cl2 + I2 + 6H2O 10Cl− + 2IO3− + 12H+
(F)
S2O32− + 2H+2↑+ S↓+ H2O
黄色
S2O32− + 4Cl2 + 5H2O42− + 8Cl− + 10H+
Ba2+ + SO42−4↓
白色
14.解:可用稀HCl加以鉴别。
五种固体各取少许分装于试管中,并加水配成溶液,再分别滴入HCl。
其中:
有臭气放出,该气体使湿润的Pb(OAc)2试纸变黑者为Na2S;
有同上臭气放出且有黄色沉淀生成者为Na2S2;
有使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产生者为Na2SO3;
有使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产生且有黄色沉淀生成者为Na2S2O3;
无明显现象者为Na2SO4。
15.解:1)H2O2 2H2O + O2↑
(2)H2O2 + 2I−+ 2H+→ I2+2H2O
(3)2MnO4− + 5H2O2 + 6H+2++ 5O2↑ + 8H2O
(4)H2S+2Fe3+S↓+ 2Fe2++ 2H+
(5)2S2O3− + I2S4O62− + 2I−
(6)S2O32− + 4Cl2 + 5H2O 42− + 8Cl− + 10H+
(7)H2SO3 +2H2S ↓+ 3H2O
(8)Al2O3 + 3K2S2O72(SO4)3 + 3K2SO4
(9)2Mn2+ + 5S2O82− + 8H2O Ag +
4
− + 10SO
4
2− + 16H+
(10)AgBr + 2S2O32− [Ag(S2O3)2]3− + Br−
16.解:选用(NH4)2S2O8最合理。
反应式如下:
Fe + H2SO4 FeSO4 + H2↑
2FeSO4 + (NH4)2S2O82(SO4)3 + (NH4)2SO4
Fe2(SO4)3 + (NH4)2SO4 + 24H2O 4Fe(SO4)2·12H2O
可见选用(NH4)2S2O8作氧化剂,既可将FeSO4氧化为Fe2(SO4)3,又不引进其它杂质,而且(NH4)2S2O8被还原为(NH4)2SO4,这正是制取NH4Fe(SO4)2·12H2O需要的物质,不必另外再加(NH4)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