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资源与环境研究生课程表
资源与环境研究生课程表
资源与环境研究生课程表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您的学校和专业。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资源与环境研究生课程表,供您参考:
星期一:
上午:
08:00-09:30 资源经济学
09:30-11:00 环境监测与评价
下午:
13:00-15:00 生态保护与管理
15:00-16:30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星期二:
上午:
08:00-10:00 资源环境法
10:00-11:30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下午:
13:00-15:00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5:00-16:30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星期三:
上午:
08:00-10:00 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
10:00-11:30 环境地质学
下午:
13:00-15:00 环境材料学
15:00-16:30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星期四:
上午:
08:00-10:00 环境微生物学
10:00-12:00 资源环境监测技术
下午:
13:00-15:30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5:30-17:00 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
星期五:
上午:
08:00-10:30 资源环境经济学前沿专题讲座(邀请业内专家授课)
10:30-12:30 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实验室实践)
下午:
13:30-16:30 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实验室实践)续(实验室实践)续)。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1
3.0 48 48 48
1
3.0 48 48 48
1
3.0 48 48 48
1
总 15.0 240 240 240
最低要求为12学分。须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3个模块课程中各至少选修1门课程或2学分。其余学分可在4个模块课程中任意选修。
各类别学分要求如下
人文学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课程 代码
通识教育实践 必修课
2 1 3 160
英语选修课。全部修业期间需修满6学分,且需达到学校英语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多修读学分计入个性化。
EN061 EN062 EN063 EN064 EN065
通识核心类
大学英语(1) 大学英语(2) 大学英语(3) 大学英语(4) 大学英语(5)
3.0 48 48 48
1
3.0 48 48 48
7 7 7 7 67 30
EV356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
2.0 32 32 32
EV357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2.0 32 32 30
总 4.0 64 64 62
须在专业方向各组中至少选择一个组全部修满组内课程。全部修业期间须在专业选修和专业方向选修中共修满12学分。
5 26 2
EV358
空气质量观测与模拟
须修满全部
XP004
基础类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BI143 CA150 MA077 MA080 CA239 IN100 MA081 MA119 PH003 CA240 CS154 ME131 PH004 EM011 EV309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名称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设置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设置概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档旨在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以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
专业目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将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专业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环境科学基础:主要包括环境学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学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环境工程基础: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学习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3.环境管理与法律:主要包括环境管理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律与政策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4.环境工程实践: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实验、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实践等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指导为了更好地完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学习,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知识是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加强实践能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和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运用知识: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设置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工程基础、环境管理与法律和环境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为从事环境保护和管理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摘要:1.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概述2.课程分类与具体课程设置3.课程表的实用性与指导意义正文: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概述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的学科。
为了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环境保护技术与知识的专业人才,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表,以帮助读者了解该专业的学术体系。
二、课程分类与具体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
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3.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环境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法、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伦理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表的实用性与指导意义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首先,课程表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课程表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计划和组织,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课程表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参考,有助于选拔和培养合格的环境工程人才。
总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对于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环境保护技术与知识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
程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仪器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
自然资源学导论、普通地质学、测量与地图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学、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法规与管理、环境资源区划与规划、遥感概论、环境资源信息系统、植物营养学、环境资源分析与农产品检测、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
资源环境科学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生物学和生态环境学,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实践能力,能在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承担创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资源、资源开发、有效保护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技能。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可从事资源和环境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各级农业、环境、资源和生态等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肥料、灌溉和绿色食品等企业,从事技术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学科,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旨在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础理论课程1. 环境科学原理:该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包括环境系统、环境污染与控制、环境化学基础、环境生态学基础等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环境科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
2. 环境监测与评价:该课程主要介绍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3. 生态学基础:该课程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生态平衡等内容,为学习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和气候变化等课程奠定基础。
4. 环境法律法规:该课程主要介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体系、法律责任、环境污染行为的认定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是环境管理和环保工作的必修课程。
二、实践课程1. 环境调查与规划:该课程主要介绍环境调查和规划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环境评价报告的撰写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方面的内容。
2. 环境保护技术:该课程介绍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3. 环境管理实务:该课程主要介绍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企业环保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课程1. 环境监测实验:该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之一,学生将学习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了解分析环境污染物的方法和技术。
2. 环境工程实验:该课程主要介绍环境工程方面的实验,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方面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选修课程1. 空气污染控制:该课程主要介绍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大气污染源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 水环境保护:该课程介绍水环境保护的理论和技术,包括水质评价、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方向模块) [表三]
54
54
3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小计
Subtotal
8.5
162
144
18
7
2
限
选
课
组
21011
21039000
环境生态学(双语)
Environmental Ecology
2
36
36
2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1011
21033002
3.5
72
54
18
4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1010
21009000
工程概预算
Project Budget*
2
36
36
2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1010
21015500
给排水管网与泵站设计
Water & Wastewater pipe line
小计
Subtotal
27.5
522
456
66
2
6
10
7
13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Construct Project Monitor*
2
36
36
2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1011
21068000
土木工程概论
Introd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
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特征、演变规律以及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自然地理和资源环境综合调查、研究和管理的能力,能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区域规划等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1. 自然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学概论•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2. 资源环境科学•土地资源学•水资源学•能源资源学•矿产资源学•生物资源学3. 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法与政策4. 区域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与管理•乡村规划与建设5.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数字地图与遥感技术•地球空间信息与位置服务•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与应用6. 海洋地理与资源开发•海洋地理学•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灾害与风险管理•海洋与沿海经济发展7.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实地考察与调查实习•实验室科技实践•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专题论文写作与答辩•实习报告与总结总结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包括自然地理学基础、资源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区域与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海洋地理与资源开发以及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等多个模块。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地理学知识和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课程表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课程表
由于每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的课程表可能会有所差异。
但一般来说,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的课程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高等数学
2. 大学英语
3. 大学物理
4. 环境科学导论
5. 环境工程导论
6. 工程制图
7. 环境化学基础
8. 工程力学
9. 程序设计与计算机应用
10. 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
此外,还会有一些选修课程可供选择,例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法律等。
具体的课程表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课程设置来确定。
建议你查询相关学校的课程表或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获取准确信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pdf
军训
3.0 51 51
2
EV215 环境监测实习
2.0 32 32
4
ME123 工程实践(A类)
4.0 128 128
128 5
EV354
生产实习
1.0 16 16
6
6
7
选修课
总 11.0 243
科研实践项目:全部修业期间须修满1学分,可从PRP项目、各类创新实验项目获得学分。
6
总 4.0 64
专业方向C组-固:须在专业方向各组中至少选择一个组全部修满组内课程。全部修业期间须在专业选修和专业方向选修中共修满16学分。
EV360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2.0 32 32
5
EV361 危险废物控制原理 2.0 32 32
6
总 4.0 64
专业方向D组-土:须在专业方向各组中至少选择一个组全部修满组内课程。全部修业期间须在专业选修和专业方向选修中共修满16学分。
1.0 32 32
6
选修课
总 13.0 382
实验选修课:全部修业期间至少修读3学分。
CA015 物理化学实验
2.0 68 68
3
EM007 工程力学实验(A类) 2.0 34 34
4
EE006 电工与电子技
1.5 26 26
5
术(B类)实验
总 5.5 128
各类实习、实践
知识贡献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TH010
能力贡献
素质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排
推
总总
课理
荐
学学
分 时 学 论实实其 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课程表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课程表摘要:一、引言二、课程概述1.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定义2.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三、课程安排1.课程时间2.课程科目1.环境化学2.环境生物学3.环境工程原理4.环境监测与评价5.环境管理与政策四、实践与实验1.实验课程安排2.实习实践安排五、课程评价与考核1.考核方式2.评价标准六、结语正文:一、引言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大一学生,你是否对课程安排感到好奇,想要提前了解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的课程设置,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学习进度,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概述1.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定义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环境问题产生、发展、预防和治理的学科,旨在解决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2.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环境管理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将具备分析环境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环保工程的能力。
这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安排1.课程时间环境科学与工程大一课程共计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为18周。
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2.课程科目(1)环境化学:本课程主要讲述环境化学基本原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化学分析方法等。
(2)环境生物学:本课程涉及环境生物学基本概念、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污染与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3)环境工程原理: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污染防治技术。
(4)环境监测与评价:本课程包括环境监测方法、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5)环境管理与政策:本课程讲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制、环保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四、实践与实验1.实验课程安排为确保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实验课程,包括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等。
环境科学与报告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设置背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环保设备设计、电工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工艺设计、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专业外语、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工程与优化、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噪声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导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以下是各专业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前言资源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土地资源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投身环境保护、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领域做好准备。
2. 课程设置以下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2.1 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大学物理•大学英语2.2 专业课程•资源环境学原理•土地资源学•生态学基础•环境科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大气环境学•水文学•生态经济学•土壤学与土壤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管理与规划2.3 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矿产资源评价与开发技术•水资源经济学•气候变化与适应•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3. 课程特点•综合性:资源环境科学本科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实践性: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程、实地考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资源环境科学的实践操作和技能。
•应用性: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4. 学习成果通过完成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学习成果: - 具备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 - 掌握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 - 具备资源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基本能力5. 就业前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以下职业: - 环境保护工程师 - 资源管理与规划师 - 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工程师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专家结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希望通过本科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应用资源环境科学的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
以下是一个关于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示例: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专业导论课程目标:1. 介绍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学科领域。
2. 培养学生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掌握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
课程大纲:1. 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述-介绍资源与环境学科的起源、发展和研究内容。
-阐述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
-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环境问题的产生。
3. 资源与环境管理-强调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介绍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方法。
4. 跨学科与综合应用-探讨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性质和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综合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5. 实践技能培养-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与环境问题。
-开展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解决实际资源与环境问题。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进行评估。
2. 个人或小组项目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资源或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报告。
3. 期末考试或综合评估: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参考教材:1.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Earth and Man" -John S. Dryzek, Richard B. Norgaard, et al.2.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for a SustainableFuture" - Daniel D. Chiras.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教案示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可能会根据教师和学校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中等职业院校资源与环境类专业课程设置
1 国土资源调查:综合地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调查、测量技术、土地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法规、国土资源管理概论。
土地与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国土资源调查和管理实习、国土资源综合实习。
2地质调查与找矿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普通地质、矿岩基础、古生物与地史、构造地质基础、找矿勘探方法、石油地质、矿山生产技术。
普通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地质生产综合实习。
3放射性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普通地质、矿物学、铀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构造地质、矿床学及铀矿床学、铀矿找矿勘探地质、放射性物探。
普通地质实习、地质填图实习、铀矿普查与勘探实习、毕业综合实践。
4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制图基础、工程力学、水文地质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基础、水文地质勘察、环境地质学概论、工程岩土学基础、土力学与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工程。
地质认识及填图实习、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教学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5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探矿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电工电子学基础、地球化学基础、岩石与矿床基础、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地震勘探、地球化学探矿。
地球物理探矿实习、地球化学探矿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6地震监测技术地球物理基础、重力与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地震电磁观测技术、地下流体观测技术、地震观测技术、地震数字台网、防震减灾概论、工程物探。
地震前兆观测实习、数字台网实习、数据处理实习、地震观测与分析实习、工程物探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7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宝玉石学基础、宝玉石鉴定仪器、宝玉石优化处理方法、宝玉石鉴定与鉴赏、宝玉石加工工艺、宝玉石镶嵌。
宝玉石材料实践、宝玉石鉴定实习、宝玉石加工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8岩土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机电基础、土力学、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概论、岩土工程施工设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岩土工程勘察、岩土测试技术、工程经济预算。
岩土工程勘测实习、岩土工程施工生产实习、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综合实习。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农业⽣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资源遥感与环境信息学》、《环境⼟壤学》、《机械创新设计》、《⽣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物质能⼯程》、《现代环境分析技术》、《植物保护学》。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
⽣物学基础、⽣物化学、微⽣物学、⽣态学、遗传学、分⼦⽣物学、⽣物统计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仪器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物学。
⾃然资源学导论、普通地质学、测量与地图学基础、⼟壤学、⼟地资源学、⽔资源开发与利⽤、环境⽣态学、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法规与管理、环境资源区划与规划、遥感概论、环境资源信息系统、植物营养学、环境资源分析与农产品检测、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
资源环境科学主要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资源⾼效利⽤、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管理规划等。
例如:⽔资源、海洋资源的⾼效利⽤,沼⽓、秸秆等⽣物质资源的开发利⽤,草地退化的防治,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前景
就业⽅向
农业类企业:肥料⽣产、技术开发、⽣物质能开发;⾷品类企业:绿⾊⾷品研发;政府、事业类单位:资源保护、技术推⼴、城乡规划、环境监测。
考研⽅向
植物营养学、⼟壤学、环境⼯程、农业资源利⽤、⽣态学。
202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都有哪些
202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都有哪些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有机械制图、环保设备设计、电⼯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化⼯原理、化⼯原理实验、化⼯⼯艺设计、计算机在化学化⼯中应⽤、专业外语、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程与优化、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噪声控制等。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
机械制图、环保设备设计、电⼯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化⼯原理、化⼯原理实验、化⼯⼯艺设计、计算机在化学化⼯中应⽤、专业外语、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程与优化、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噪声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程、⼤⽓污染控制⼯程、⽔污染控制⼯程、环境⼯程导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等。
环境科学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是⼀门新兴的科学,近⼆三⼗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因此本专业的基业前景⾮常好,但是在⼯薪待遇上只有本专业⾼层次⼈才会有相当丰厚的待遇。
环境科学培养⽬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与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有创新思维能⼒,具备国际视野,理⼯结合的环境科学类应⽤型⼈才。
本专业学⽣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基础研究、应⽤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法以及进⾏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 代码
公共课程类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排
推
总总
课理
荐
学学
分 时 学 论实实其 学
时 教验习他 期
学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TH000 TH007 PE001 PE002 PE003 PE004 TH004 TH028 TH029
选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体育(1)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军事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CA156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2.0 64 64
64
1
CA155
有机化学实验(1)
2.0 64 64
64
2
PH028
大学物理实验(1)
1.0 24 24
24
2
BI299
生物化学实验
1.5 48 48
48
3
BI491
普通生物学实验
1.0 32 32
32
3
CA241
物理化学实验
2.0 64 64
4
3.0 48 48 48
4
2.5 48 48 32
16 5
2.0 32 32 32
5
总 57.5 928 928 912
16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PL416
植物保护学
3.0 48 48 48
5
RE330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3.0 48 48 48
5
RE331
环境工程学
3.0 48 48 48
5
RE326
1.5 48 48
48
7
各类实习、实践
总 17.0 528 528
528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ME124 RE337
选修课
工程实践(B类) 专业实习(资源环境科学)
2.0 64 64 2.0 64 64 总 4.0 128 128
64 3
64
6
64 64
备注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XP004
基础类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CA150 MA077 MA080 CA239 EV002 MA081 MA119 PH003 AB207 BI115 BI144 CA240 CS154 PH004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名称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学时分配
排
推
总总
课理
荐
学学
分 时 学 论实实其 学
农业生物技术
2.0 32 32 32
2
基因工程与功能性食品
2.0 32 32 32
2
总 4.0 64 64 64
备注
学生在本科期间必须参与PRP,IPP等创新实践项目,获得至少2个学分。
XP102
“PRP”项目(C类)
军事技能训练
学时分配
排
推
总总
课理
荐
学学
分 时 学 论实实其 学
时 教验习他 期
学
2.0 64 64 总 2.0 64 64
64 7 64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TH010
军训
专业综合训练
3.0 48 48 总 3.0 48 48
3
3.0 48 48 48
3
3.0 48 48 48
3
备注
资AB399 PL319
专业类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E类) 普通遗传学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学时分配
排
推
总总
课理
荐
学学
分 时 学 论实实其 学
时 教验习他 期
学
3.0 48 48 4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0 48 48 32 3.0 48 48 32 1.0 32 32 1.0 32 32 1.0 32 32 1.0 32 32 1.0 16 16 16 3.0 48 48 48 3.0 48 48 48 总 17.0 336 336 176
16 2 16 4 32 1 32 2 32 3 32 4
64
3
PH029
大学物理实验(2)
1.0 24 24
24
3
BI492
遗传学实验(C类)
1.0 32 32
32
4
BI501
微生物实验
1.0 32 32
32
4
RE338
环境科学综合实验
1.5 48 48
48
5
RE339
环境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1.5 48 48
48
6
RE340
环境资源与植物保护综合实验
48 2 48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BS462
个性化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资源环境科学)
10.0 320 320
总 10.0 320 320 个性化教育
320 8 320
选修课
全部修业期间须修满6学分。 除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三个模块要求学分之外的所有学分均可计入。
AB028 FS016
环境毒理学
3.0 48 48 48
6
RE328
环境生物技术
3.0 48 48 48
6
RE329
环境资源遥感与环境信息学
3.0 48 48 48
6
选修课
总 18.0 288 288 288
全部修业期间须修满10学分。
IN100 PL316 AB304 RE332 RE333 RE341 RE408 RE412 AB305 BI495
4.0 64 64 64
1
3.0 48 48 48
1
6.0 96 96 96
1
4.0 64 64 64
2
2.0 32 32 32
2
4.0 64 64 64
2
3.0 48 48 48
2
3.0 48 48 48
2
2.0 32 32 32
3
3.0 48 48 48
3
3.0 48 48 48
3
4.0 64 64 64
2 1 3 160
英语选修课。全部修业期间需修满6学分,且需达到学校英语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多修读学分计入个性化。
EN061 EN062 EN063 EN064 EN065
通识核心类
大学英语(1) 大学英语(2) 大学英语(3) 大学英语(4) 大学英语(5)
3.0 48 48 48
1
3.0 48 48 48
时 教验习他 期
学
2.0
2.0
2.0
新时代社会认知实践
2.0 32 32 4
总 2.0 32 专业教育课程
32 4
28 2 28
无机与分析化学 线性代数(B类) 高等数学(A)(1) 有机化学(1) 环境化学(A类) 高等数学(A)(2)
概率统计 大学物理(B类)(1)
生态学 普通生物学 生物化学 物理化学(1) 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C++) 大学物理(B类)(2)
信息检索与利用 农业生态学 生物防治
水污染控制工程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土壤污染与控制
生物质能工程 农药学
生态工程原理与应用 微生物工程
1.0 16 16 16
4
2.0 32 32 32
5
2.0 32 32 32
6
2.0 32 32 32
6
2.0 32 32 32
6
2.0 32 32 32
6
2.0 32 32 30 2
1
3.0 48 48 48
1
3.0 48 48 48
1
3.0 48 48 48
1
总 15.0 240 240 240
最低要求为12学分。须在该4个模块课程中各至少选修1门课程或2学分。其余学分可在4个模块课程中任意选修。
各类别学分要求如下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
备注
课程 代码
通识教育实践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6
2.0 32 32 32
6
2.0 32 32 32
7
2.0 32 32 32
7
备注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代码 PL414
实验课程
课程名称
植物检疫学
学时分配
排
推
总总
课理
荐
学学
分 时 学 论实实其 学
时 教验习他 期
学
2.0 32 32 32
7
总 21.0 336 336 334 2 专业实践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