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区时计算教学案
地方时区时学案
![地方时区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e7a402b160b4e767fcf7a.png)
地方时与区时计算高考要求:1.掌握地方时的计算。
2.掌握区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北京时间考情分析:地方时、区时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大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
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
该类题考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研读课本1、概念比较地方时:是指因而不同的时刻(同经线同时,同纬线东早西晚)。
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以地方时为基础)。
2、计算原则:时间是早晚,的地点比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思考:甲地10点,乙地8点,哪个地区的时间早?(,地理上的时间“早”指的是时间数值大小,数值大的时间)3、区时利用:印度采用区即82.50E的地方时为标准时,朝鲜采用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区的区时,即东经的地方时。
当地时间一般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某地的日落、日出时刻则一般是指当地的地方时.考点突破考点一地方时的计算已知地方时的确定:可能是题意中直接提供的,也可能隐含在题意中。
【例1】我国最东端约在东经135010 ′,最西端在东经730,当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_________。
方法总结一: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a、公式中“±”的确定:b、时差的确定:经度差150,时间相差小时。
经度差10,时间分钟。
经度差15′,时间差分钟(经度差的计算:00经线同侧,经度差等于大数减去小数;异侧,经度差等于经度和。
)针对训练1:1、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为12时,则1340E的地方时为:A.9时B.20时56分C.8时D.9时56分2、已知1750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25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3、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的地方时是;而另一地点的地方时为6点56分,它所在的经线的经度是。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教学设计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d340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8.png)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教案课题: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课标要求:课时安排:1课时1、理解地方时、时区和区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
2、掌握日界线形成的原因、特点。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方时形成的原因,理解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特点2、掌握日期与时间的运算3、理解两条日界线的特点及判读三维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时刻计算产生的问题和实际生活经验,理解日期和时刻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
3、学生实际动手计算某个地区的日期和时刻,总结日期变化和时刻计算的技巧和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同时学会用地理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两条日界线的特点及判断教学难点:1、日期和时间的叠加运算2、两条日界线的判断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教学过程:【复习旧课】课件展示两道题,学生思考并完成,教师加以讲解以便学生巩固经纬网的应用这部分知识。
【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在看时间,都以时间来生活,那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们的时间怎么来的?【板书】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一、地方时(讲解)在必修一我们了解到地球是在不断的自转的,同一时刻,同一纬度上东边的地方更早看到日出,这样同一纬度就有了时间的差异,时刻就有了大小之分,这就产生了地方时。
我们把因为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板书】1、地方时的形成原因及概念(过渡)请同学们思考下地方时有什么特点呢?【板书】2、地方时的特点(讲解)(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在同一纬线上,位置相对偏东边的地方时刻要比偏西地点的时刻大。
(3)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过渡)我们学习地方时最主要的还是要知道它是怎么换算的.(讲解)我们先来看看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地方时和区时(学案).doc
![地方时和区时(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d3c1b4c7375a417866f8f69.png)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方时1、概念:各地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特点:(1)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2)同一上的地方时呈“东早西晚”。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小时转过个经度;分钟转过1个经度o (lh—, min—1° )4、地方时计算步骤:%1画数轴,求经度差%1求时间差(经度差X 4分钟)%1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 + ” ;在西边,则用“-”)练习:(1)已知两地经度,求两地地方时时差35° E 与112° E 相差;11° W 与105° W 相差;56° E 与134° W 相差o(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巳知经度地点的地方时甲地(45° E)现在时刻是中午12点,则90° E现在的时刻是, 30° W 是o (3)已知某经线所在地的地方时,求未知点的经度15° W现在时刻是8: 00,与其地方时相差3个小时的经线是和o二、时区与区时1、全球以个经度为间隔,共划分为个时区。
即每个时区的时间间隔为。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口期差1天,且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一天。
2、每个时区以其的地方时■作为区时。
零时区以作为中央经线。
3、时区与区时的计算问题:(1)时区的计算步骤:%1画出数轴%1求时区差(时区差X 1小时)%1东加西减(2)区时的计算步骤:%1区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1中央经线=时区数X15。
(E/W)%1时区=已知经度数;15° (四舍五入)练习:82° E位于o41° W位于o4、重要时区北京时间——东八区——120° E地方时(全中国都使用北京时间);伦敦时间——零时区——;纽约时间————75° W地方时。
练习:(1)求出以卜•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东七区;西十一区:东三区;西八区。
(2)求出以下城市位于哪个时区:东京(140° E)位于;悉尼(151° E)位于;洛杉矶(119。
《地方时的计算》教学设计
![《地方时的计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ad89b3be1e650e53ea99a6.png)
《地方时的计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小节内容在教材上的篇幅不是很大,但是内容很多,在自然地理部分也属于一个重点,由于课本内容相对偏少,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补充教学内容,将重难点讲解清楚,也要通过教师的补充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差等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且在学习这节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具体学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地方时的概念特点等,为本节课学习有了知识背景。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记住地方时的计算步骤并学会运用2、理解地方时计算的原理3、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重点难点地方时计算的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习题总结法教学过程一、先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针对性的学习。
二、列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注意:当计算出的时间>24小时,时间减24,日期加一日;<0时,时间加24,日期减一日)这个公式非常简单,而理解起来却不是特别简单,这个公式中的重点在于时差的计算。
时差的计算我可以把他简化为“数轴法”。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是那四步。
三、“数轴法”四个步骤(识记)第一步:画数轴,标经度原理:地方时只与经度有关,把已知的经度和所求经度标出来后,直接就可以看出经度差是多少,如果熟悉了直接就可以看出时差。
(标出已知点和所求点。
)第二步:求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原理:同侧和异侧是指在0度经线的同侧和异侧,我用数学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取东为正,西为负,而时差不可能是负数。
第三步:求时差(经度相差15度为1小时,1度为4分钟)原理:因为地球自传一周为360度,时间为一天,所以可以计算出经度相差15度为1小时,1度为4分钟,所以时间可以和经度联系起来,利用经度差可以计算时差,反过来利用时间差也可以算经度差。
第四步:用公式(“东加西减”原则)原理:因为地理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所以当已知点在所求点的东边则给已知时间加上时差,反之则减去时差。
1地方时区时学案
![1地方时区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426b94b9d528ea81c7791f.png)
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一.地方时
(1)定义:因不同而产生的时刻的不同。
(2)成因:地球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的地点比的地点时间早。
(3)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是相差。
经度每隔1°,地方是相差。
(4)有关地方时的计算: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
在A地的西面用“-”)。
算一算:
例1:已知高一四班在上第四节课,北京时间3月21日10:40时,求纽约时间(75W)的地方时。
例2: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约73°E,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135°E,试算一下东西时差?若此时我国的最东端的地方时为早晨9:15,那么此时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为?
例3:已知:61°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经度差?4分钟(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10
二.时区和区时
小组讨论回答如下问题:
1.理论上,全球共划分为多少个时区?每个时区占多少经度范围?
2.中时区是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是如何划分中时区的?其它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3.其它时区的正中央经线有什么特征?各个时区是如何通过正中央经线确定的?
4.哪两个时区和二为一?
5. 780E属于哪个时区?1230W呢?
6.区时的定义是什么?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已知北京时间此时11点,东二区呢?西十一区呢?能总结一个公式吗?。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8537f89e31433238689307.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教学设计金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杨贵容【课时安排】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本节内容中地方时的相关内容是教学难点,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多展示相关图片,多进行相关练习,并广泛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
【教材及学情分析】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
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由于我校生源较差,学生这些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教学中应降低教学难度,并多通过图像材料及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关于时差的几个概念。
2、掌握关于时差的计算。
方法与过程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主要教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
主要学法:观察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设问】已知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讲解】(1)先计算两个时区的时差(提示学生注意时区的方法)求所在地时区=某地经度÷ 15°(余数>7.5°,商数加1即时区数;余数<7.5°,商数即时区数)(2)求时区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相减;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则相加。
地方时区时(可用于学生自学).doc
![地方时区时(可用于学生自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c9bb4f7d8e9951e79b8927d6.png)
高三地理美术班导学案一、地方时计算(一)地方时概念地方时概念: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的地方时不同。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越东的经线地方时越早。
因为一个太阳日是24小时,所以经度每差15度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
(二)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1.找两地的经度差: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三)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
即:度数大的在东。
(2)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
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且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四)应用举例:【例1】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步骤如下】:①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②地方时差=60°÷15°/H=4小时③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 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
④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例2】已知:A点100°W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分析步骤如下】:①A、B两点同在西经,则:A、B两点的经度差=100°—80°=20°②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20°÷15°/H=1小时20分③因为A、B两点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B点80°W在A点100°W的东方,应加地方时差.【例3】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
地方时和区时经典教案
![地方时和区时经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f8d977cc1755270722087c.png)
区时和地方时三、时区与日界线1.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
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 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图1-4图1-5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
如图1-4和图1-5。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 (15°×8=120°)。
(4)区时和区时的区分: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
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
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
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占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5)时区和区时的计算: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
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地方时 区时计算学案
![地方时 区时计算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6e35e27284b73f2425097.png)
枣庄六中高一地理备课组导学稿必修1.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时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概念。
2.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以及日期。
[教学重点]时区、地方时、日期的计算[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自主预习:(二)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产生时差一、地方时:定义:(1)地方时的产生:根据各地看到太阳迟早而定,太阳位置最高时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它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
(2)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每隔1°,时间相差;每隔1′,时间相差。
经度差与时间的关系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重点难点)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加: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用“-”。
关于经度差的计算:两地经度差:同经度数相减,异经度数相加。
同经度(甲乙两地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数相减。
异经度(甲乙两地,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数相加。
关于东西的判断:东经度:数值大的在东边,数值小的在西边。
西经度:数值小的在东边,数值大的在西边。
1、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例1. 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求:东经125°,东经160°,西经20°的地方时为多少?例2. A地为120°,地方时的时间为10:20,B地为90°E,求B地的地方时。
地方时区时日期计算教学课件
![地方时区时日期计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660b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5.png)
国际上规定,将地球上180度经线作 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称日界线。
日期变更线的意义
当飞机或轮船跨越这条线时,日期会 增加或减少一天。
02
地方时区转换技巧基础转源自方法计算时差确定起始地和目的地的时 区,计算它们之间的时差 。
调整时间
根据时差,将时间在起始 地和目的地之间进行相应 调整。
转换日期
时区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 区覆盖经度15度,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区时的计算方法
01
02
03
确定所在时区
根据所在地的经度确定所 属时区。
计算区时
根据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时间,向东或向西计算当 地时间。
特殊情况处理
当所在地的经度恰好为15 度整数倍时,应考虑日界 线的影响。
日期变更线的概念
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需要先了解每个国家在相应时区 的具体时间偏移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例 如,如果两个国家在同一时区,但其中一个国家实行 夏令时,则需要将该国家的时差减去一个小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时区转换软件的介绍与使用
01
总结词:时区转换软件是一种专门用 于时区转换的软件工具,具有操作简 便、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等特点。
02
详细描述:时区转换软件通常提供多 种语言界面,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时区 转换,并可自定义时区数据。用户可 以通过软件界面选择起始地和目标地 ,设置日期和时间单位,进行时区转 换计算。同时,软件还提供历史记录 、闹钟提醒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时 间管理。
《地理》新情境下地方时与区时计算
![《地理》新情境下地方时与区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322ca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5.png)
的区域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3 B.1/4 C.1/6
D.3/4
C
我国2021年新年钟声响起时,为北京时间0时
180°
12月31日
120°E
180°
1月1日0时
60° 360°
4.通过时间计算进行空间定位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谷雨和立夏两天太阳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
1.曲线②的最高点高于曲线①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高
B.气温高
C.空气湿度低
D.空气杂质含量低
2.据图判断
A.谷雨这天上午为晴天,下午为阴天
B.谷雨这天为阴天
C.立夏这天上午为阴天,下午为晴天
D.立夏这天为晴天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海南岛
B.横断山区
C.华北平原
D.舟山群岛
5.根据太阳光线和自转角速度确定地方时刻与方位 下图示意江西省境内一幢乡村住宅楼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
起,该校4名学生参加同一门直播课程的学习。下表为他们居家学习所在地的地
理坐标。据此完成1~2题。
甲同学 中国厦门 (24.5°N, 11东8°八E区)
乙同学
印度孟买 (19°东N五,7区3°E)
丙同学
南非开普敦 (34°东S一,区18°E)
丁同学 乌克兰基辅 (50.5°N,30.5°E
东)二区
6.若甲同学每天21:30~23:00参加课程直播,则该课程在学校课程表上的
1.理解地方时东早西晚的问题
(2021·广东高考)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 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 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教案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d9e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4.png)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
2.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1.地方时的概念和特点。
2.区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
2.运用计算方法进行实际计算。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演示法。
3.练习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2.讲解新课:讲解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介绍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
教学评价:
1.学生对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是否清晰。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实际计算。
3.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地方时和区时之间的关系。
地方时区时计算学案加练习
![地方时区时计算学案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743c958fe4733687e21aa76.png)
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1.找两地的经度差:“同加异减”——在0°经线同一侧就相加;反之,则减(1)若两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若两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1′=4秒;1°=4分钟;15°=1小时)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应用举例:1、固定点计算【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A、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B、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C、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2、和特殊经纬线结合后的计算(1)与晨昏线结合A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切点)亦即0点或者12点B昼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0时C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8时【例】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甲地的时间为()A. 8 时B. 9 时C. 15 时D. 16 时(2)与日期变更线结合A.人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180°经线B.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C.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同属一天D.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0时所在的经线(自然界线) 日界线(人为界线)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0时经线在东经度,则今天的范围大于昨天; 0时经线在西经度,今天的范围小于昨天。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教案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42c14dd36a32d72758114.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方时的含义,能够熟练地方时的计算方法2.理解时区的由来和全球时区的划分。
3.理解区时的含义,熟练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地方时的计算方法2.熟练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教学方法导学法、讲解法、图表展示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讲义地理图册、特级教师的讲课视频教学设计【导入设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在多媒体大屏幕上以问题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
【课堂设计】引导学生自告奋勇地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
结合高考考试大纲,对于高考经常涉及的考点给予详细点拨。
一.地方时1.定义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2.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一)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区时和时区教案
![区时和时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d9e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9.png)
区时和时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区时和时区的概念;2.掌握世界各主要城市所在的时区;3.理解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异;4.能够根据不同时区计算出对应的时间。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区时和时区2.世界各主要城市所在的时区3.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异4.如何根据不同时区计算出对应的时间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老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北京时间”吗?它是如何确定的?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北京时间是中国标准时间,全国各地都使用北京时间作为统一标准。
而北京时间则是以东八区为准,即东经120度。
3.然后,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区时和时区”。
二、讲解新知识1.“区时”指某个地方所用的标准时间,也称为本地标准时间。
2.“时区”指按经度划分地球表面上24个等分带,每个带宽15度。
每个带内采用统一标准时间,即该带中心经线上的本地平太阳时作为该带的标准时间,称为该带的“标准时间”。
3.世界各主要城市所在的时区:(1)纽约:东五区(2)伦敦:格林威治时间(3)巴黎:中欧时间(4)莫斯科:莫斯科时间(5)北京:东八区4.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异:(1)同一时刻,不同地点所用的时间不同;(2)以北京时间为例,与纽约相差12小时,与伦敦相差8小时,与巴黎相差7小时,与莫斯科相差5小时;(3)因此,在跨越不同时区进行国际航班、电话或网络交流时需要进行时区转换。
三、练习新知识1.老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和北京所在位置。
2.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地图上标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
3.老师出示一个北京时间为10:00的钟表,并让学生计算出纽约、伦敦、巴黎和莫斯科此时应该是几点钟。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他国家或城市所在的时区,并计算出与北京时间的差异。
2.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时区的名称和标准时间。
五、总结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区时和时区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时区转换;2.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要去纽约度假,需要提前多少天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四、教学资源1.世界地图;2.钟表。
课题名称:地方时与区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地方时与区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f134daeefdc8d377ee32c6.png)
课题名称:地方时与区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和计算方法,学会自己计算相关的地理计算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地理的探究精神,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差异【教学难点】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教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一个就是产生时差——地方时,内容相对来说比拟抽象,是难点,但这局部知识是来自于生活,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一内容,并灵敏运用。
【学情分析】由于大局部学生初中没有学习地理,地理知识根本一穷二白,加上平时不关注身边的事情,对地理感知比拟欠缺。
对注重逻辑性和理解性的时差知识,局部学生会比拟吃力,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状况。
【教学策略】案例教学、板图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2课时【学习过程】1.课前知识回忆A.地球自西向东转,本初子午线划分东西经,东经向东度数在递增,西经向东度数在递减;B.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那么从东向西进展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A. 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 经度一样,地方时一样;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C.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分2〕时区: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 (强调区域)A. 全球共分为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B. 时区内各点的时间都一样,采用所在时区的区时;C. 相邻两个时区相差小时;D. 东西十二区包括,区是时区和时区的界限。
3〕区时:各时区都以自己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时间〔强调时间〕A.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有什么规律?提示:均为的倍数★北京所在时区:北京时间:北京〔116°E〕的地方时:3.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方法1)经度与时区的换算时区数= 经度÷15【方法】假设所得余数<7.5 °,那么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假设所得余数>7.5 °,那么所得整数 + 1为时区数例如:求110°E ,116°E所在时区2)求区时某地时区=时区+两地的时差数×1小时〔东加西减〕例如:当东八区为8点时,西五区时间为?3)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区数×15°例如:求东六区、中时区的中央经线4)地方时的计算方式【方法】某地地方时= 时间 + 两地时差两地时差= 两地经度差×4分钟例子:当北京时间是7日下午5时,华盛顿〔西五区〕的时间是多少?随堂练习1.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津一高201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自主学习】一、地方时1、概念:因而不同的地方时刻,东早西晚(指东边时间数值比西边大)。
2、特点: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分钟。
3、地方时计算步骤:①画数轴,求经度差②求时间差(经度差× 4分钟)③东加西减: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在西边,则用“-”)练习:(1)已知两地经度,求两地地方时差35°E与112°E相差 11°W与105°W相差56°E与134°W相差(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已知经度地点的地方时甲地(45°E)现在时刻是中午12点,则90°E现在的时刻是,30°W是。
(3)已知某经线所在地的地方时,求未知点的经度15°W现在时刻是8:00,与其地方时相差3个小时的经线是和。
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全球以个经度为间隔,共划分为个时区,东西各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间隔为小时。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叫做东西十二区。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1天,且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一天.2、区时:即该时区中央经线的。
(中央经线为能被15整除的经度线)重要区时有:时间(东八区区时),等于经线的地方时;世界时(零时区区时),等于经线的地方时。
有的国家采用东部时区的区时是为了充分利用。
3、区时的计算:①区时 =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②中央经线 = 时区数×15°(E/W)③时区 = 已知经度数÷15°(四舍五入)④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练习:(1)求出以下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东七区;西十一区;东三区;西八区。
(2)求出以下城市位于哪个时区:东京(140°E)位于;悉尼(151°E)位于;洛杉矶(119°W)位于;华盛顿(78°W)位于;(3)求区时时差东三区与东十区相差个小时;西五区与西九区相差个小时;东六区与西五区相差个小时;西七区与零时区相差个小时;(4)A地(49°W)位于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B地(102°E)位于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若A地所在时区现在的时刻是凌晨4:00,则B地所属时区时间是,位于西十区的C地时间是。
4、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时的经线。
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经线。
合作探究:考点一地方时、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小时15度,1度4分,东加西减。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
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以下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 点的地方时,以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 点位于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 点位于B 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 点所在经线与ND 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 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 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
2、区时的计算分以下几个步骤:①定时区,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
①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商。
若余数﹤7.5°,则商数即为所求时区的序号;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序 号为商数加1,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学法指导】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和B,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例1读经纬网图,某日巴西利亚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
据此回答(1)~(3)题。
(1)该日巴西利亚与基多日出时间相差( )。
A.2小时 B.2小时10分 C.3小时 D.3小时10分(2)居住在巴西利亚的某人,于该日9:00(地方时)出发,坐4小时的飞机到达基多,此人这一天经历的昼长应为( )。
A.11小时50分钟 B.12小时40分钟 C.13小时20分钟 D.14小时10分钟(3)如果在下列四城市的中心广场上测量地球自转线速度,那么线速度最快的是( )。
A.拉巴斯 B.巴西利亚 C.亚松森 D.里约热卢考点二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图示法分析理解日期变更线1.经线展开图2.极地投影图3.两种日界线的区别【学法指导】(1)不同日期围的判断技巧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2)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围若全球日期相同,则180°经线与0时或24时经线重合,此时太阳直射在0°经线。
除此以外的每一时刻地球上都同时具有两个日期,两个不同日期的判定方法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从0时所在经线至180°经线的围为早一天的区域,其余为晚一天的围。
例2.右图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为极点,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完成(1)~(3)题。
(1)M点纬度可能为( )。
A.77°N B.66°S C.55°N D.44°S(2)图中表示日界线的经线为________。
(3)P点为________极点,此时日期较早的一天所占的比重约为全球的________。
练案一、选择题2011年3月26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熄灯最早的城市为( )。
A.里约热卢 B.新加坡 C. D.哥本哈根2.图中四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 )。
A.、里约热卢 B.新加坡、哥本哈根C.里约热卢、 D.哥本哈根、新加坡3.活动当天,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位于( )。
A.巴西 B.印度 C.澳大利亚 D.英国(2010·天津文综,1)读图,完成下题。
4.世博会开幕式于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
A.纽约——4月29日清晨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C.伦敦——4月30日中午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右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
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
A.7日21时 B.6日9时C.6日21时 D.7日9时6.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面343千米的轨道上成功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据此回答7~8题。
7.对接后组合体飞行由目标飞行器负责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若组合体在椭圆轨道上无动力作用时,其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运动速度为( )。
A.近地点时运动角速度慢 B.近地点时运动线速度慢C.远地点时运动角速度慢 D.远地点时运动线速度快8.此时赤道上属于白昼且与同位于东半球的围是( )。
A.6°E~174°W B.20°W~6°E C.174°W~20°W D.20°W~160°E如图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
假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9~10题。
9. 图中甲地时间为()A. 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C. 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10.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 悉尼B.C. 雅加达D.莫斯科11.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则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12.下面四幅图中(中心是极点,箭头指示地球自转方向),若斜线部分为3月21日,则时间为3月22日2:00的是()(2010·文综)中国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
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
完成13~14题。
13.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
A.开普敦(18°32′E) B.伦敦(经度0°)C.惠灵顿(174°46′E) 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14.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15.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探亲。
自纽约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
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A、25日15:00B、25日13:00C、26日19:00D、26日15:0016.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时间应为。
(2)在下列——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 B.23日18:00时 C.24日7:00时 D.24日10:00时二.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