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分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一、烟叶分级的重要性:
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大田烟叶素质各异,调制后质量也不相同,如果优劣混杂,使用价值必然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
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原烟经过多次加工,科学配方才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风格不同的卷烟。科学配方是在烟叶分级的基础上完成的。如高档烤烟型卷烟以中部叶为主。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不同质量的烟叶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级可以使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得到正确贯彻。
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优质优价政策有利于调动烟农生产优质烟叶的积极性,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同时分级和价格也为烟农指明了烟叶生产的方向。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贸部门可以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
6、合理分级,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低质量烟叶及烟叶副产品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国标的组成
1、文字标准:国标对每一个等级所做的文字规定。C1F:中部叶、橘黄、成熟、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份多、色度浓、长度45cm、残伤≤10 %
2、实物标准:实物标样
3、名词术语:标准中所使用的一切概念、术语
4、分组:13组= 8主组(上部柠檬黄、上部橘黄、上部红棕、中部柠檬黄、中部橘黄、下部柠檬黄、下部橘黄、晚熟叶)+5个副组(中下部杂色、上部杂色、光滑叶、青黄色、微带青)
5、分组因素及档次:成熟度(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叶片结构(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身份(中等、稍厚、厚、稍薄、薄)、油份(多、有、稍有、少)、色度(浓、强、中、弱、淡)
6、验收规格:水分、纯度允差、砂土率、扎把等
7、检验方法:抽取比例、水分、砂土率等有标准的检验方法
8、烟叶的包装、运输、保管
三、国标的作用
1、质量导向作用
2、对烟草农业生产定向栽培的引导作用
3、对卷烟质量的规范作用
4、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作用
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
四、中国烟叶分级标准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烤烟分级标准放松执行,烟厂生产被迫掺用烟头、烟秸皮、烟权、荷叶,甚至树叶都掺人卷烟中。随着农业生产及烟叶生产的恢复发展,1962年河南省恢复执行16级标准,卷烟厂亦停止掺用非烟叶的代用品。但当时全国执行的烤烟标准尚有8个之多。1963年制定出了烤烟国家标准试行方案(17级制烤烟标准)。1977年17级制烤烟分级标准转化为15级烤烟分级标准。1981年4月,国家标准局、农业部、轻工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自1982年新烟上市起在全国烟区执行。1985年10月国家标准局及烟草专卖局联合修改了原烤烟15级制标准,主要增加了烟叶成熟度和长度要求;修改了组织结构和部分颜色概念,放宽了对残伤的限制和对光泽的要求,严格划清了青黄烟与黄烟的分界线;取消了不分部位的乙型标准,成为全国统一的15级制烤烟标准。1987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烤烟标准方案分作4个部位,3个基本色,选用了色均度、洁净度等分级因素,共分为35个等级。1988年2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出口烟叶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取消了顶叶组,增加了完熟组,并将品质因素中的“色均度”改为“色度”,取消了“洁净度”,增加了“均匀度”。修订后更明显的是增加了4个等级,共为39个等级。1989年4月对39级烤烟分级标准做了修订。1990年4月国家烟专卖局将原来的微带青组中的3个部位3个等级增加了1个上部微带青等级,并将原来的微带青概念的支脉带青修订为叶脉带青。这样就形成了“国家烤烟40级标准”1992年8月15日发布,自1992年9月工日在全国烟区实施。2000年4月4日:42级。在40级的基础上增加了C4F、C4L
五、我国旧国标与国外国标差距:
1、部位分得过于粗放:国际烤烟主产国分级标准一般划分4~5个部位,我国15级国家标准只是划分上、下两个部位。
2、对上等烟的颜色、光泽要求偏严。成熟度好、颜色偏深、偏暗的烟叶价格低
3、没按颜色、性质、用途分组。一个等级内允许有几种颜色和不同质量的烟叶
4、不利于扩大烟叶出口。部位分的过粗,混部位、混颜色、混等级。
5、分组少、等级数目少,级差也大,收购时争级争价矛盾突出,不利于确保收购秩序
六、新国标的优点:
1、能够促进烤烟“三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2、有利于卷烟工业生产,适应卷烟配方结构改革的需要
3、有利于扩大烟叶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4、便于烟农分级和收购验级
5、新标准价差小且总水平比较合理
七、烤烟国标的制定原则:
1、分清烟叶类型(烤烟、晾晒烟、熏烟)、品质(上等烟、中等烟、下等烟)、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2、适应工业生产,保证工业产品质量:烟叶质量标准,以正常年份为依据,等级内下限应基本上符合最低级卷烟质量要求为依据。
3、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有利于烟叶生产:凡能符合工业加工产品最低质量要求的均应列入等级内,同时应考虑烟农操作便利,技术和生产条件可能,不能过多的耗费劳动力。
4、繁简适度、便于检验:根据烟叶外观可分程度,工业生产的需要和烟农的操作能力来决定。
5、借鉴国际先进烟叶分级标准:尽可能与国际先进分级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相一致,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以利于出口创汇。
第二章烟叶质量
一、农业生产与分级的关系
烤烟分级就是要区分烟叶的性质,合理利用烟叶资源。烟叶受品种、气候、土壤、栽培、烘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科学而合理地分级,就必须了解这些因素对烟叶分级的影响。
1、品种:烤烟品种代表烟叶的种性和遗传性,是相对稳定的基因基础。品种不同,叶片数目、株高、生育期、抗病性、烘烤特性不同,相应地生产出来的叶片宽窄、大小、厚度也不同,从而导致烟叶的质量不同。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栽培条件、环境条件和烘烤措施下,少叶型品种叶子适中至较厚,内含物比较丰富;多叶型品种则叶薄,内含物较少。外观特征相似的烟叶,品种不同,内在质量有较明显的差异。过去所提的“黄、鲜、净、小、淡、薄”、“七成收,八成丢”都是多叶型品种或营养不良的产物。烤烟多为少叶型,香料烟多为多叶型品种。
2、栽培措施:
施肥: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合理地施肥,研究烟叶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掌握烟叶的吸肥规律,在测土的基础上,找一个理想的施肥模式是获得优质烟的基础条件。若施肥过少,特别是氮肥过少,往往烟株发育不良,后期脱肥,造成产量低、内在品质低,还会造成假熟叶的出现。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造成烟叶黑爆、粗筋暴脉、刺激性大,内在成分不协调,形成现在烟厂不欢迎的“大、深、厚”类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排除营养过剩的因素。若各种肥料之间比例不协调,也会降低烤烟等级质量。特别是氯离子过多,会造成烟叶黑灰熄火,影响烟叶乃至烟支的燃烧性,使得烟叶色泽灰暗,吸湿性增加,易引起霉变。
栽培:在适宜种烟地区品种是基础,栽培是条件。栽培季节、移栽时期、种植密度、留叶数及种植制度的不同都影响烟叶的等级质量。密度大,留叶多,生产出来的烟叶偏薄,内在质量差,成分不协调。密度小,留叶少,会使上部叶充分伸展,叶子偏厚,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高;但留叶过少也会降低烟叶质量。
留叶数取决于品种与打顶高度。不打顶地区生产出来的烟叶,叶子轻薄,特别是上部叶发育不良,单叶重降低,香气和吃味变差。打顶抹权的烟叶,叶子较厚,单叶重和单位面积重都较大,特别是上部叶,油分足,内含物丰富,组织较粗,蜡质增多。生育期土壤缺水,烟株矮小,部位特征很不明显,会出现类似不打顶烟株的性状。土壤水分过大,也会降低烟叶质量。
3、烟叶调制:烘烤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主要是颜色的变化,水分的散失以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它直接影响着烟叶等级质量的高低。若采收不熟的烟叶,烤后常不同程度地含青、油分不足、弹性差、刺激性较大。采收过熟的叶片,烤后组织疏松、干物质少、颜色变暗、弹性变差、油分含量少。在定色期以前温度过高,易硬变黄或者蒸片,后期水分过大会发生棕色化反应。若变黄期时间过短,定色过早,烟叶易烤青。定色期升温过快和掉温都会导致挂灰,干筋期温度过高还会烤红烟。初烤烟回潮如不当,也会造成潮红和破碎,储藏不慎会发生霉烂。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烟叶的等级质量。
4、自然条件:烟株要完成充分的生长发育,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条件。土壤、降雨、日照、温度等都直接影响烟株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烟叶等级。
(1)温度:烟株生长的各个生育期都要求一定的生物学温度和积温。温度低于烟株生长的生物学温度,烟株停长,甚至死亡。温度过高,也会造成灼伤烟叶,特别是后期的上部叶出现焦片,焦尖现象。烟株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28℃,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