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 实用】
《太史公自序》重点字词整理
《太史公自序》重点字词整理一、重点字词1.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司:管理典:掌管序:主管】2.司马氏去.周适.晋【去:离开适:前往】3.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徇:夺取,攻占】4.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相:共相,一起王:使动】5.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窥:探看,寻览浮:泛舟涉:渡水讲业:研讨学问】6.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仕:出仕略:巡行,巡视报命:复命】7.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封:封禅与从:参与(同义复用) 且:将】8.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公刘,以尊后..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稷也【论:论说,述说歌:歌颂宣:宣扬达:表达爰及:推及】9.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学者:求学的人则:以……为准则】10.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敏:聪慧次:按次序编写阙:同“缺”】11.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12.十一月甲子朔旦..受纪...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朔旦:旧历每月初一建:树立,建立,这里指颁布诸神:诸侯纪:历法】13.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绍:继承本:遵奉】14.小子何敢让.焉【让:谦让,推辞】15.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害:嫉恨雍:阻塞,阻抑】16.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言:主张,言论道:政治主张是非:褒贬,评定仪表:标准】17.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纪:法度,准则】《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经纪:纲常,法度。
此处用作动词,规范】18.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善:奖励恶:惩罚贤:尊崇贱:鄙夷】19.《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风:讽喻】20.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守:处理经:常权:权宜变通】21.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其:他们实:实际上被:蒙受,遭受】22.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咸:全,都序:依次序排列】23.非独刺.讥而已也【刺:讽刺】24.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海外殊俗,重译款塞【罔:无罔极:无边款塞:叩国门胜:尽】2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堕:同“隳”,毁】26.余所谓述故事..其世传【故事:旧事整齐:整理,归纳】..,整齐27.于是论次..其文【论次:评定编次】28.幽于缧绁..【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此指牢狱】29.退而深惟..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曰:“夫《诗》、《书》隐约【深惟:深思隐约:隐奥简约遂:表明,表达】30.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厥:才】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厥:于是就】31.维.我汉继五帝末流..【维:句首语气词末流:此指遗业】32.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于是:在这时次:整编】33.则文学彬彬....稍进.【文学彬彬:文质兼备的儒生进:进用】34.《诗》《书》往往间.出矣【间:不断地,断断续续地】35.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靡:无】36.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继承】37.至于余乎,钦.念哉【钦:敬】38.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科条:对史事科分条列,提纲挈领地编排记述】39.辅拂..股肱之臣配焉【辅拂:辅弼,辅佐】40.俟.后世圣人君子【俟:等】二、重点句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翻译)1.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点整理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其指.数千(通“旨”,要旨)2.失之豪.厘(通“毫”,量词,长度单位)3.扶义俶.傥(通“倜”,“倜傥”解释为卓越洒脱)4.故长于风.(通“讽”,委婉含蓄的语言规劝或指责)5.堕.先人所言(通“隳”,毁坏)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通“弼”,辅助,辅佐)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1.无泽为汉市长..(掌管市场的官长)2.不得与从事...(参与这件事)3.以为天下仪表..(标准)4.余所谓述故事..(历史旧事)5.整齐..其世传(整理归纳)6.维我汉继五帝末流..(遗业)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诸侯之相王.(名词用作动词,封王)2.王.卬于殷(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做王)3.孔子修旧.起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礼乐)4.则学者至今则.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准则)5.善善恶恶....(第一个“善”/“恶”,形容词用作动词,奖励/惩罚;第二个“善”/“恶”,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人好事)6.贤.贤贱.不肖(贤/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尊崇/以……为贱,鄙视)7.礼经纪..人伦(名词用作动词,规范)8.拨乱世反.之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归)9.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思考)四、解释实虚词1.司马氏世典.周史(掌管)2.绍.重黎之后(继承)3.故重黎氏世序.天地(理,这里是“主管”)4.司马氏去周适.晋(到……去,前往)5.南略.邛、笮、昆明(巡视、巡行)6.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7.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恨)(阻塞)8.重译款.塞(叩)9.垂.空文以断礼义(流传)10.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无)11.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截止,完结)12.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五、解释虚词1.汝其.念哉(语气词,表示希望或命令)2.是故礼以.节人(目的连词,用来)3.且夫孝始于.事亲(介词,从)4.诸侯之.相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六、指出特殊句式1.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宾语前置句)2.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句)3.藏之名山(省略句)4.此孝之大者(定语后置句)。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 实用】教学内容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实用】《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弗敢阙通“缺”缺漏2、指数千通“旨” 要旨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10.余所谓述故事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四.解释实虚词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3、使复典之掌管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而子迁适使反恰逢籍每适浑拜访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诸侯之相王一起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16.察其所以……的原因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20.垂空文以断礼义用笔墨写成的著作21.欲遂其志之思也考虑22.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待23.不得通其道也实现24.退而深惟曰思虑,考虑25.承敝通变衰败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1.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2.自司马氏去周适晋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3.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4.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总结
《太史公自序》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弗敢阙通“缺”缺漏2、指数千通“旨”要旨3、 .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2.无泽为汉市长古义:掌握市场的官长;今义:行政长官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或准则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6.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古义:跟从侍奉;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义:到;今义:表另提一件事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10.余所谓述故事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四.解释实虚词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3、使复典之掌管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而子迁适使反恰逢籍每适浑拜访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诸侯之相王一起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16.察其所以……的原因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20.垂空文以断礼义用笔墨写成的著作21.欲遂其志之思也考虑22.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待23.不得通其道也实现24.退而深惟曰思虑,考虑25.承敝通变衰败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1.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2.自司马氏去周适晋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3.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4.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实用】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弗敢阙通“缺”缺漏2、指数千通“旨” 要旨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10.余所谓述故事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四.解释实虚词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3、使复典之掌管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而子迁适使反恰逢籍每适浑拜访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诸侯之相王一起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16.察其所以……的原因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20.垂空文以断礼义用笔墨写成的著作21.欲遂其志之思也考虑22.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待23.不得通其道也实现24.退而深惟曰思虑,考虑25.承敝通变衰败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1.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2.自司马氏去周适晋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3.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4.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归纳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归纳正字正音颛顼..靳卬徇朝..歌..蒯聩会.稽沅汶泗乡射.峄鄱邛笮爰.及后稷.金匮.壅.之善善恶恶..牝牡..弑.君篡.弑伏羲.封禅.缧绁喟.然羑.里股肱.通假字第5段而子迁适使反.(返)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毋)弗敢阙.(缺)第8段故长於风.(讽)其指.数千(旨)皆失其本已.(矣)拨乱世反.之正(返)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毫)第10段堕.先人所言(隳)第12段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缵)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网)(佚)承.敝通变(乘)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弼)扶义俶傥..(倜傥)至于..夏商无泽为汉巿长..我欲载之空言..礼经纪..人伦余所谓述故事..其世传..,整齐夫《诗》《书》隐约..者维我汉继五帝末流..不得与从事..以为天下仪表..《诗》《书》往往..间出矣◆名词活用为动词故重黎氏世序.天地主管其在卫者,相.中山做…相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率领军队/担任太守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活埋,坑杀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按次序排列是故《礼》以节.人节制,约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不)像国君(臣子、父亲、儿子)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按次序编排孙子膑脚..受膑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评判,褒贬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整理,归纳以尊.后稷也尊崇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奖励/惩罚/尊重/鄙视上明.三王之道阐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孔子修旧.起废.从前的、废弃的事情明是非,定犹豫..犹豫不决的事其实皆以为善.好事春秋采善.贬恶.好人/坏人补敝.起废.偏颇之事/废弛之业◆动词活用为名词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离散聚合的道理◆使动用法王.卬于殷名使动,使…称王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形使动,使…显耀废.天下之史文动使动,使…废止明是非,定.犹豫动使动,使…停止存.亡国,继.绝世动使动,使…保存/使…延续拨乱世反.之正动使动,使…回归则续.吾祖矣动使动,使…延续◆意动用法则学者至今则.之以…为准则。
太史公自序_知识点(史上最全)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一、字音颛顼zhuān xū南正重chòng 传剑论显chuán 蒯聩kuǎi kuì靳jìn 会稽kuài 邹峄zōu yì邛笮qiòng zé爰yuán 麟lín 阙quē司寇kóu 壅yōng 弑shì篡cuàn 唐虞yú卬áng 徇xùn 沅yuán 汶wèn 后稷jì紬chōu 牝牡pìn mǔ二、重点字词1.命南正重以司天。
司:掌管2.司马氏世典周史。
典:掌管3.其在卫者,相中山。
相:当相4.以传剑论显。
显:显扬6.王卬於殷。
王:使当王7.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治:治理8.二十而南游江、淮。
南:向南9.讲业齐、鲁之都。
讲业:研讨学问10.于是迁仕为郎中。
仕:出仕,当11.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封:封禅12.不得及从事。
及:参及从事:行事13.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14.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
论:阐释歌:歌颂15.则学者至今则之。
则:把……当作准则16.史记放绝。
史记:史书的通称17.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论:编辑次:编撰18.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缀集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19.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朔旦:旧历每月初一20.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卒:死21.小子何敢让焉。
让:推辞,辞让22.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何为:为什么2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恨壅:阻塞24.孔子知言之不用。
不用:不被采纳25.道之不行也。
行:实行26.是非二百四十二年。
是非:褒贬27.以为天下仪表。
仪表:标准28.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贬:贬抑退:斥责讨:声讨29.以达王事而已矣。
达:达成30.善善恶恶。
奖善惩恶31.贤贤贱不肖。
尊崇贤能鄙视不才32.故长於风。
太史公自序_知识点(史上最全)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43.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行:恶的品行过:罪过一、字音44.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以:把;予:加在身上颛顼zhuān x ū南正重ch ?ng 传剑论显chuán 蒯聩kuǎi ku ì靳j ìn 会稽kuài 邹峄zōu y ì45. 则受而弗敢辞。
辞:推辞邛笮qi ?ng z ? 爰yuán 麟l ín 阙quē司寇k?u 壅yōng 弑shì篡cuàn 唐虞yú卬áng 46. 礼义之大宗也。
宗:根本徇xùn 沅yuán 汶wan 后稷j ì紬chōu 牝牡pìn mǔ47. 垂空文以断礼义。
垂:流传;空文:著作二、重点字词48.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论:撰述;明:阐述1. 命南正重以司天。
司:掌管49. 唯唯,否否,不然。
是是,不不,不对2. 司马氏世典周史。
典:掌管50. 春秋采善贬恶。
采:褒奖;善:好人;恶:坏人3. 其在卫者,相中山。
相:当相51. 非独刺讥而已也。
非独:不仅仅4. 以传剑论显。
显:显扬52. 获符瑞。
符:征兆瑞祥瑞6. 王卬於殷。
王:使当王53. 改正朔。
正:岁首;朔,月首7.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治:治理54. 重译款塞。
款塞:叩国门8. 二十而南游江、淮。
南:向南55. 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
布闻:广泛传扬9. 讲业齐、鲁之都。
讲业:研讨学问56. 有司之过也。
有司:专管官吏10. 于是迁仕为郎中。
仕: 出仕, 当57. 堕先人所言。
堕:“隳”,毁11.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封:封禅58. 余所谓述故事。
故事:旧事12. 不得与从事。
与:参与从事:行事59. 整齐其世传。
整齐:整理归纳13.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60. 幽于缧绁。
缧绁:牢狱14. 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史上最全)
v1.0 可编辑可修改《太史公自序》知识点一、字音颛顼zhu ān xū 南正重chóng 传剑论显chuán 蒯聩kuǎi kuì 靳j ìn 会稽kuài 邹峄zōu y ì 鄱pó 邛笮qi óng z é 爰yu án 篡cuàn 唐虞yú 卬áng 徇x ùn 沅yuán二、重点字词1. 命南正重以司天。
司:掌管2. 司马氏世典周史。
典:掌管3. 其在卫者,相中山。
相:当相4. 以传剑论显。
显:显扬6. 王卬於殷。
王:使当王7.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治:治理8. 二十而南游江、淮。
南:向南9. 讲业齐、鲁之都。
讲业:研讨学问10. 于是迁仕为郎中。
仕: 出仕, 当11.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封:封禅12. 不得与从事。
与:参与从事:行事13.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14. 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
论:阐释歌:歌颂15. 则学者至今则之。
则:把⋯⋯当作准则16. 史记放绝。
史记:史书的通称17.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论:编辑次:编撰麟lín阙qu ē司寇k òu壅y ōng弑sh ì汶wèn后稷jì紬ch ōu牝牡p ìn mǔ18.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缀集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19.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朔旦:旧历每月初一20.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卒:死21. 小子何敢让焉。
让:推辞,辞让22.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何为:为什么23.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恨壅:阻塞24. 孔子知言之不用。
不用:不被采纳25. 道之不行也。
行:实行26.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
是非:褒贬27. 以为天下仪表。
仪表:标准28.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
像君;像臣;像父;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王 ④诸侯之相王 . 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①南 略邛、笮、昆明 .
向南 ______ 向上;向下 ___________
②上 明三王之道,下 辨人事之纪 . .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封„„为王 王 卬于殷 ___________ .
6 .从与壶遂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 记》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否认自己是创作, 而认为是“整齐”? 【名师点拨】 采用汉代初年学者常用的问答体 的形式,借评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 《史记》的目的,说明自己著《史记》就是想效 仿孔子,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非,褒善贬恶, 为天下仪表。他否认是创作,非本心话,是为了 逃避世俗的劫难,怕世俗人像壶遂那样批判他著 的《史记》,如孔子那样,是因为“上无明君, 下不得任用”,或者为发个人忧愤。
[三楼] 坎坷的遭遇,对古圣先贤的景仰思慕,使司马迁 逐步形成了自己超出其时代很远的人生价值观。 面对奇耻大辱,他彷徨过、痛苦过,但冷静下来 之后,他又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所以毅然决定“ 隐忍苟活,幽于粪土而不辞”,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士大夫庸常的为节 而死的观念没有绊住司马迁,他把自己的人生目 标放在了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自己的最高的人生价 值上。这样的志向,给了司马迁无尽的动力。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 记历代帝王政绩 ) 、 三十世家 ( 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 、七 十列传 ( 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 ) 、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 乐、律令、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 ,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 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 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 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有 很 鲁 迅 誉 为 “_______________韵之离骚——《史记》 《史记》原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 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 后汉书 》、 汉书 》、《________ 之一,与后来的《_____ 《________ 三国志 》合称“前四史”。它记载了上自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 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其指数千2.失之豪厘3.天人之际,承敝通变4.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5.故长于风6.弗敢阙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2.无泽为汉市长3.不得与从事4.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则学者至今则之6.迁俯首流涕曰7.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8.先人有言9.小子何敢让焉10.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11.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12.余所谓述故事13.夫《诗》《书》隐约者14.维我汉继五帝末流15.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16.则文学彬彬稍进17.《诗》《书》往往间出矣。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其在卫者,相中山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4.则学者至今则之5.忠臣死义之士6.上明三王之道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8.拨乱世反之正9.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10.整齐其世传11.孙子膑脚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13.整齐百家杂语四.解释实虚词1.使复典之2.绍重黎之后3.世序天地4.司马氏去周适晋5. 维我汉继帝末流6.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7.以其地为河内郡8.耕牧于河山之阳9.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南略邛,还报命10.迁适使反11.不韦迁蜀12.且夫孝始于事亲13.爰及公刘14.汝其念哉15.诸侯害之,大夫壅之16.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17.是故礼以节人18.察其所以19.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2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21.垂空文以断礼义22.礼乐作焉23.犹不能宣尽其意24.堕先人所言25.欲遂其志之思也26.俟后世圣人君子27.不得通其道也28上记轩辕,下至于兹29.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30.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1.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夫子所论,欲以何明2.藏之名山3.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4.自司马氏去周适晋5.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6.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太史公自序》重点知识点
1
以达.王事而已矣。达:达成
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布闻:广泛传扬
有.司.之过也。有司:专管官吏
则文.学.彬.彬.稍进。文学彬彬:文质兼备
堕.先人所言。堕:“隳”,毁
的儒生
余所谓述故.事.。故事:旧事
公孙弘以儒显.。显:显贵
整.齐.其世传。整齐:整理归纳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缵”,
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 于是:古,在这时;今,连词,表 示两件事前后紧接。
则.学者至今则之。 则:古,视……为准则;今,准则。
从事: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 事业中去。 发愤:古,抒发愤;今,决心努力。 以为天下仪.表.。 仪表:古,标准;今,人的外表。 先.人.有言。 先人:古,父亲;今,祖先。
小子何敢让.焉。
正确与错误。
让:古,辞让,推辞;今,不争,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尽着旁人。
终于:古,最终落在;今,副词,
夫《诗》《书》隐.约.者。
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
隐约:古,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
的情况。
今,感觉不很明显。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末流:古,遗业;今,最低的等级。
整齐,整理,归纳 孙子膑.脚。膑:名词活用为动词,受膑
则学者至今则.既科.条.之矣。科条:名作
忠臣死.义之士。死:为动用法,为,死
动,对史事提纲挚领的编排记述
上明.三王之道。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存.亡国,继.绝世。存:使动,使……存
余所谓故.事.,整.齐.其传世,非所谓作也。 故事:古,历史旧闻;今,真实或 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整齐:古,整理,归纳;今,有秩
《太史公自序》重点字词整理
《太史公自序》1.掌管2继承,使动掌管理,主管3.离开前往4.夺取,攻占一并封王出仕、做官向西(名作状)巡视复命。
这一年参与行事愤懑将译:这一年,天子首次举行汉朝封禅大典,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行事,因而愤懑将死。
8.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译:再说孝道始于奉养双亲,进而侍奉君主,最终在于立身扬名。
9.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论述推及译:天下称颂周公,说他能够论述(阐释)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邵的风尚,表达太王、王季的思虑,推及公刘的功业,这样来尊崇始祖后稷。
10《书》,作《春秋》,形作名整理意动用法,以---为准则译: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废缺,礼乐衰颓,孔子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整理《诗经》、《尚书》,述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11编撰编排缺漏译:儿子虽然驽笨,请允许我把您所整理编撰的史实掌故完整地加以编辑,不敢稍有缺漏。
.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意动,以…为本,遵奉译:有能继承清明盛世,辨证定《易传》,接续《春秋》,遵奉《诗》、《书》、《礼》、《乐》精义的人吗?13.推辞译:我又怎敢推辞(谦让)呢。
阻抑译:周朝王道衰败废弛,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嫉恨他,卿大夫阻抑他。
名作动,褒贬是非译: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的标准。
16.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译:贬刺(无道的)天子,斥责(为非的)诸侯,声讨(乱政的)大夫,来达成王道罢了。
17.不如/ 见之于行事/ 深切著明也。
(史家的言论)褒贬是非的言论“于行事见之”取独助词译:我与其撰述褒贬是非的言论,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评判是非更加深切显明。
译:《春秋》这部书,向上阐明三王的治世之道,向下辨别人事的纪纲,辨别嫌疑,判明是非,论定犹豫不决之事。
译:褒善惩恶,尊重贤能,鄙夷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总结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总结一、司马迁的自我介绍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首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家世和成长经历。
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家中祖父和父亲都是重视教育的文化人,因此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司马迁自幼聪颖勤奋,喜欢阅读,对历史和文学特别感兴趣。
他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和治史的志向。
相反,这些困难反而使得他更加坚定和努力地追求知识和真理。
司马迁在自序中还谈到了自己的思想和学术观点,表达了对历史研究和著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风范。
二、司马迁的历史观点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点。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产物。
因而,历史是关于人类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记录和研究。
司马迁还认为历史研究和写作应该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应受到个人偏见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他强调历史学应该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描述。
这些历史观点对后人的历史研究和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司马迁的写作原则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还谈到了自己的写作原则。
他认为历史著作应该注重文字表达和叙事技巧,要求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另外,司马迁还主张历史著作应该兼顾道德和艺术的要求,不仅要反映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还要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这些写作原则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著作的高度要求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的历史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四、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他认为历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的社会和文化,还可以启迪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决策。
因此,历史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呼吁人们要加强历史教育和研究,认真对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发展。
这些思想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研究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为后人的历史教育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弗敢阙通“缺”缺漏
2、指数千通“旨” 要旨
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
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
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
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
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
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
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
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
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
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
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
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
10.余所谓述故事
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
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
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
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
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
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
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
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
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
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
四.解释实虚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
3、使复典之掌管
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
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
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
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
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
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
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
而子迁适使反恰逢
籍每适浑拜访
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
诸侯之相王一起
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
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
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
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
16.察其所以……的原因
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
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
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
20.垂空文以断礼义用笔墨写成的著作
21.欲遂其志之思也考虑
22.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待
23.不得通其道也实现
24.退而深惟曰思虑,考虑
25.承敝通变衰败
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
1.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
2.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
3.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
4.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
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
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巡视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5、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
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6、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8、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句式:定语后置)
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数不胜数。
9、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被动句)
再说士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做国君的耻辱
10、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