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卫风·淇奥》鉴赏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a4958a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8.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首名篇,诗义蕴含丰富,既抒发了作者
对女子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追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诗义蕴含的解读。
《淇奥》一词意为淇水之滨,奥秘之地。
诗篇以描写河边飞舞的螳螂为引子,将其比
喻为女子的舞技,突出了女子的优雅和美丽。
诗人通过对螳螂的描绘,传达了对女子美丽
和独立个性的赞美,展现了对女子的深深迷恋之情。
整首诗以女子的美丽和灵动为主题,
展示了作者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诗中有“淇水流彼淇奥,螳螂捕蝉,黄雀悲鸣。
”一句,通过描写淇水的流淌,表达
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变迁。
螳螂捕蝉,黄雀悲鸣,则是表达了人生中的得失和相悖的情感。
此处蕴含着对生命的深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结尾部分“淇园有杞,有杜及苦艾,长发美人,公明克理。
”则表达了对爱情的
思考和追求。
诗人通过描写淇园中的杞树、杜若和苦艾,展示了百花争艳、各自独特的美丽,以及爱情中的各种可能和变化。
而“长发美人,公明克理”这句话,则表达了对爱情
的期待和希冀,希望能与长发美人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描写女子的美丽和独立个性为主线,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传递了
作者对女性的敬重和爱慕之情。
通过对时间的流转和爱情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爱
情的深思熟虑。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独立,传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时光的
感慨,展示了古代中国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b0e831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9.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摘要】《诗经·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诗歌经典之一,描绘了淇水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通过分析诗中的风景描写和人生哲理,可以发现诗歌蕴含着关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淇奥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象征与隐喻,我们可以领悟更深层次的含义,探讨诗歌的美学价值。
总结诗歌的诗义蕴含,展望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思考诗歌对当代的启示与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代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诗经·卫风·淇奥》、引言、正文、结论、背景、思想情感、风景、景物、人生哲理、淇奥、意义、象征、隐喻、美学价值、诗义蕴含、文学史、影响、启示、价值。
1. 引言1.1 介绍《诗经·卫风·淇奥》的背景《诗经·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中的一篇风格独特的诗歌,被誉为“卫风”十五篇之一。
据传,该篇诗歌是由诗人佚名创作,以描绘淇水流淌的景象和描述奥山脉的奇异之美为主题。
淇水是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源自今天河南省的新郑市,流经京城洛阳。
而奥山则是淇水旁的一座山脉,山脉上花草茂盛,奇花异卉相间,被誉为天地间的仙境。
《诗经·卫风·淇奥》的背景情境是在一个春天的清晨,诗人来到淇水畔,目睹着清澈的河水奔流不息,山峦起伏,花草飘香,仿佛进入了一个迷人的世界。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心中的豁达与情感。
淇奥这一地名,在古代文学中也常常用来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歌简洁清新,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更是引发了后人对于人生哲理和美学价值的深入思考。
《诗经·卫风·淇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422cbe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f.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诗经》中的一篇。
它以朴实、深沉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体悟和反思,既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感悟,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这篇诗歌虽然简短,但其诗义蕴含丰富,让人们从中体味到深层次的思考和哲理。
《淇奥》揭示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淇水,以及生活在河边的人们忙碌的景象。
通过描绘淇水的清澈、明亮和它的性格,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钦佩。
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诗人反映了人类在自然中劳动、获取食物、维持生计的艰辛,以及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以自然为背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的叙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引发人们对自然的关爱和珍惜。
《淇奥》还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描绘了水边的人们抓鱼捉蟹,以及满载而归的场景,表现出人们努力工作和获得成果的喜悦。
这种描绘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与活力,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还提到了“邦家之咎”,即国家的困苦和不幸,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和平、繁荣的愿望。
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同时也借此抨击了当时社会现象的不足,呼吁社会能够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福祉。
《淇奥》还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探求。
诗中提到了“民胞物与”,即人民同胞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这种关怀和关爱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而诗中提到的“君子万年”则强调了君子风范的重要性。
通过回忆古代先贤舜帝的仁爱和智慧,诗人呼吁人们要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注重个人修养,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有思想才能的人。
通过这些表达,诗人在向读者传递对于人类普世价值观的重视和呼吁,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坚守原则,追求高尚的目标。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珍惜,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探求。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1bc4d40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f.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卫风·淇奥》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仿古词,源自《诗经》中的《卫风·淇奥》。
诗歌情感质朴,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对淇水的喜爱及对故乡的思念。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主题,形式结构及诗义蕴含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诗歌背景《诗经·卫风·淇奥》的背景为周朝时期,当时百姓生活艰苦,流离失所者众多,诗人用淇水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对祖先的慕世之情,表达了对安居乐业、祖国繁荣的渴望。
二、主题《诗经·卫风·淇奥》的主题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祖先的慕世之情,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淇水的喜爱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淇水的美丽景色、清澈透明的水质以及淇水与家乡的历史渊源,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祖先的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
三、形式结构《诗经·卫风·淇奥》共有8句诗,每句4个字。
整首诗用对仗平仄的方式表现,行云流水,韵味十足。
四、诗义蕴含1.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使用“淇奥”这一词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他在诗中描绘了淇水的美丽风景,表现了对家乡、对淇水的眷恋之情。
2. 祖先至上的慕世之情诗歌中的“谁谓涂壤无人过”一句,表明诗人尊崇祖先,对家乡和根源的慕世之情。
他对淇水和家乡的历史感到自豪,表现了一种以祖先为中心的文化情感。
3. 对流浪生涯的驱逐流浪生涯使人流离失所,没有家乡温暖的慰藉,没有文化信仰的指引,生命像漂泊的叶子,随波逐流。
因此,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他将自己的思恋之情寄托在故乡和淇水之上,希望能够早日回到安宁、幸福的家乡。
综上所述,《诗经·卫风·淇奥》是一首高度美化家乡和淇水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淇水和家乡的描绘,表达出对故乡和祖先的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居乐业、回到家乡的渴望。
这些情感和思想,为我们表现出一个世代又一个世代中国人对于家乡及祖先的重视和尊崇。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700678a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1.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卫风·淇奥》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全诗共分三章,写出了淇水美景和诗人思乡之情。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一、人生短暂,应当把握当下诗歌中写道:“征人怨其凉风,旅人悲其夜闻。
惟淇水之清且浅,荣夫恩之纯且全。
”这句诗意在表达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不应该因为短暂而悲伤哀怨。
诗中提到的“淇水之清且浅”,是在比喻人生的汗水,人生就像清浅的淇水一样,其实十分珍贵,应该谨慎对待。
另一方面,“荣夫恩之纯且全”则表达了人们应该珍惜亲情和友情,只有在建立在纯洁和完备的基础上,才能够在人生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二、家国情怀动人心弦诗歌中写道:“江南有花,郎舍有酒,故人常来,愿我如星君如月。
夜夜流光相皎洁,无限天涯比翼鸟。
”这句诗意在表达诗人的家国情怀,诗人思念故乡,希望早日能够回到家乡。
诗中的“江南有花,郎舍有酒”是在寄托对故乡的深感思念,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美好愿望。
还有“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句诗意更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家乡之美如星月般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正是因为这份对家乡的真挚情感,才让这首诗更加动人心弦。
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歌中写道:“淇水汤汤,渐车带辙,思娈季女,慕容布衣。
四美具,二难摧,心悦君兮,君不来。
娈季既亡,慕容复归,肃雍多难,委曲成卫。
”这句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为理想付出努力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的淇水、思娈季女、慕容布衣等代表着种种美好事物,而“四美具,二难摧,心悦君兮,君不来”的部分,则表达了对于未能如愿以偿的遗憾之情,使全诗的诗意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诗经·卫风·淇奥》的诗意蕴含在于人生短暂,应该把握当下;家国情怀动人心弦;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诗人杜甫笔下,淇水之美成为了一种美好与完美的象征,它昭示着人生渺小、芸芸众生的较量和对美好、对完美的追求。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b656a42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4.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卫风·淇奥》是一首表达了爱情深情缠绵的诗歌,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表达了男子渴望得到女子心中的认可,而女子则在给男子密语时不忘提醒他不要冒险行事。
下面来详细解读其诗义蕴含。
首先,“淇奥”作为此诗歌的标题,意为淇水清晰明亮,顺着淇水追思明媚心上人,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他在淇水畔思念女子,希望女子能够理解自己的爱情之情,与自己走过人生的旅程。
“良士”、“谁知我者”等词语,表达出男子渴望得到女子承认并珍视自己的情感,他想要表达自己的爱,但是又不敢直说,只好隐喻地向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情之情。
男子的真挚感情,与他在淇水畔的凄凉孤寂,都让女子感受到深深的情感。
女子在掏出珠翠之物时,用“邃之远”、“祁之微”等词语描述它们的价值和珍稀,向男子提醒要珍视生命和爱情。
同时也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关心和牵挂,让男子的情感得到前所未有的肆意释放。
整首诗歌以淇水为背景,表达了男子的爱情之情,并融入了女子的智慧和关爱,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通过浓厚的情感描写和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爱情关系的特点。
这首诗歌不仅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更是一个窥见古代文化的窗口。
总之,《诗经·卫风·淇奥》是一首表达爱情优美动人的诗歌,诗意深沉,情感真挚,同时也表达了古代爱情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淇奥》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像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情感的缩影,它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情感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态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诗经·卫风·淇奥》译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淇奥》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595e2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b.png)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淇:淇水。
奥(yù):水湾处。
绿竹:绿为葎草,即拉拉秧;竹为萹蓄。
猗(yī)猗:美盛的样子。
匪:通“斐”,有文采貌。
切、磋、琢、磨:骨头要用切,象牙要用磋,玉石要用琢,石块要用磨。
此指君子学有所成,才德并美。
瑟:矜持庄重。
僩(xiàn):胸怀宽大。
赫:显赫。
咺(xuān):有威仪貌。
谖(xuān):忘记。
青:同“菁”,茂盛貌。
充耳: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用玉、石、贝等制成。
琇(xiù)莹:似玉的美石。
会(kuài)弁(biàn):鹿皮帽。
会:在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
弁:皮弁。
箦(zé):同“积”,积聚。
金、锡:铜和锡。
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
圭与璧制作精细,显示佩带者身份、品德高雅。
宽:宽容。
绰:舒缓。
猗(yǐ):通“倚”。
依靠。
重(chóng)较,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古代卿士所乘。
戏谑:开玩笑。
虐:粗暴,暴虐。
译文:看那淇水湾湾处,葎草萹蓄连成片。
文质彬彬卫君子,学有所成技艺湛,品行美好卓不凡。
神情庄重胸怀宽,盛德赫赫有威严。
文质彬彬卫君子,百姓称赞永纪念。
看那淇水湾湾处,葎草萹蓄并菁菁。
文质彬彬卫君子,美玉成串垂耳边,帽缝镶石如星闪。
神情庄重胸怀宽,盛德赫赫有威严。
文质彬彬卫君子,百姓称赞永纪念。
看那淇水湾湾处,葎草萹蓄聚成团。
文质彬彬卫君子,铜锡精炼终成器,圭璧琢磨成圣贤。
宽容大度性舒缓,周王依凭美名传。
庄重威严还风趣,张弛有度心周全。
古诗淇奥翻译赏析
![古诗淇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77e3d3fe4733687f21aa01.png)
古诗淇奥翻译赏析《淇奥》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秀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前言】《国风·卫风·淇奥》是《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
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
此诗共有三章,每章九句。
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
全诗运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表现了一种变化,一种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⑴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
奥(yù):水边弯曲的地方。
⑵绿竹:一说绿为王刍,竹为扁蓄。
猗(ē)猗:长而美貌。
猗,通“阿”。
⑶匪:通“斐”,有文采貌。
⑷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均指文采好,有修养。
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
⑸瑟:仪容庄重。
僩:神态威严。
⑹赫:显赫。
咺:有威仪貌。
⑺谖:忘记。
⑻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
琇(xiù)莹:似玉的美石,宝石。
⑼会弁:鹿皮帽。
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
⑽箦:积的假借,堆积。
⑾金、锡: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
闻一多《风诗类钞》主张为铜和锡,还说:“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
”⑿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d10f4d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e.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1. 引言1.1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这首诗歌通过对淇奥河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悟,同时也表现了婉约的爱情描写、沉痛的告别情感、忧国忧民的感慨以及民族精神的抒发。
作者通过对河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整篇诗歌充满着细腻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忧国忧民情怀与爱国热情。
《诗经·卫风·淇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力,展示了古代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2. 正文2.1 淇奥河水的象征意义淇奥河水在《诗经·卫风·淇奥》中被描写为清澈如镜、涓涓细流,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淇奥河水可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清澈如镜的河水在诗中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明净和真挚,流动的河水代表着爱情的延续和永恒。
诗人通过对淇奥河水的描写,将爱情赋予了延绵不绝的美好寓意,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淇奥河水也可以被视为勇气与坚强的象征。
涓涓细流的河水在诗中虽然显得柔弱,但却是源源不断地向前流淌,不畏挫折,不止步前行。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古人所推崇的勇气与坚强的品质,通过对淇奥河水的象征意义,诗人传达了对坚持与执着的崇敬和讴歌。
淇奥河水在《诗经·卫风·淇奥》中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既代表着爱情的美好与真挚,又承载了勇气与坚韧的品质。
这种象征意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丰富,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2.2 婉约的爱情描写《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婉约的爱情描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的深沉思考和细腻表达。
在诗中,通过对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和爱情往复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的敬重和珍视。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品读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品读](https://img.taocdn.com/s3/m/0b61b8bb77232f60ddcca1f7.png)
[出自]春秋《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注释:瞻:远望。
淇:淇水。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猗猗:美而茂盛的样子。
匪:通作“斐”,有文采。
切:切制。
磋:锉平。
琢:雕刻。
磨:磨光。
都是制造玉器、骨器的工艺,常用以比喻人的修养、学问精深。
“切”指用刀切开骨头成器物,“磋”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指把玉加工成器物,“磨”指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瑟:仪容庄重,有才华。
谖:忘记。
青青:通作“菁菁”,茂盛的样子。
充耳:贵族冠的左右两旁以丝悬挂至耳的玉石。
琇:宝石。
会弁:帽子缝合处。
缝合之处用玉装饰。
箦:聚积,形容众多。
圭:玉器,长方形,上端尖。
璧:圆形玉器,正中有小圆孔。
猗:通作“倚”,依靠。
重较:车是装饰有曲钩供人挂、靠的横木。
戏谑:开玩笑。
虐:刻薄伤人。
译文1: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2023年最新的诗经 卫风 淇奥
![2023年最新的诗经 卫风 淇奥](https://img.taocdn.com/s3/m/ffb10ec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4.png)
2023年最新的诗经卫风淇奥[出自]春秋《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注释:瞻:远望。
淇:淇水。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猗猗:美而茂盛的样子。
匪:通作“斐”,有文采。
切:切制。
磋:锉平。
琢:雕刻。
磨:磨光。
都是制造玉器、骨器的工艺,常用以比喻人的修养、学问精深。
“切”指用刀切开骨头成器物,“磋”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指把玉加工成器物,“磨”指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瑟:仪容庄重,有才华。
谖:忘记。
青青:通作“菁菁”,茂盛的样子。
充耳:贵族冠的左右两旁以丝悬挂至耳的玉石。
琇:宝石。
会弁:帽子缝合处。
缝合之处用玉装饰。
箦:聚积,形容众多。
圭:玉器,长方形,上端尖。
璧:圆形玉器,正中有小圆孔。
猗:通作“倚”,依靠。
重较:车是装饰有曲钩供人挂、靠的横木。
戏谑:开玩笑。
虐:刻薄伤人。
译文1: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译文2:远望弯弯淇河旁,绿竹青翠叶婆娑。
文采奕奕那君子,好像细切细磋过,似已精琢细磨。
光彩照人多勇武,德行显赫美名播。
文采奕奕那君子,永不忘却记在心。
远望弯曲淇水岸,绿竹青翠叶婆娑。
文采奕奕那君子,美玉充耳光闪烁,帽缝镶玉如星火。
光彩照人多威猛,德业显赫美名播。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09e157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6.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选集之一,其中的《卫风·淇奥》是其中的一首古文诗。
这首诗歌蕴含了丰富的诗意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淇奥》的诗义蕴含。
我们来了解一下《淇奥》的背景故事。
《淇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卫国淇水边上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卫国的少年,他和一个在淇水边放羊的少女相爱,并且发誓要永远相守。
他们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少女被迫离开淇水边,主人公也因此而痛苦不已。
整个诗歌以简短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分离的不舍之情。
在这个背景下,《淇奥》诗义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首先是爱情。
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对少女的深情厚爱,以及对失去的懊悔和痛苦。
整个诗歌透露出浓烈的爱情情感,如“思君不见君,无益生怀忧”,“着我戎衣”等句,表现了主人公对少女的思念和对分别的忧伤。
还有对家国的忠贞。
诗中主人公身为卫国人,对家国的忠诚也贯穿始终,他表示愿意去守护家国:“愿言配德,保佑我国”。
这种对家国的忠诚、对爱情的忠贞在整个诗歌中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主人公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仰。
《淇奥》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智慧。
诗中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了失去爱人的痛苦,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诗中有“愿言配德”“保佑我国”的句子,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克服困难的决心。
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在古代中国大地上传承了千年,成为了中国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重要范本之一。
《淇奥》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整个诗歌以水乡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古代中国水乡的风土人情。
水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大河之水代表着民族的命脉,小溪小河则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点滴。
因此整个诗歌既通过对水乡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又以水为象征,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和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273061aaea998fcd220e3b.png)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卫风·淇奥》先秦:佚名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
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赏析】《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
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
《淇奥》就是一曲形象的赞歌,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
全诗分三章,反覆吟咏。
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汇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
这是因为诗歌本身比较短小,不能长篇铺叙,无法按称颂对象的各个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点到为止。
同时,三章内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复歌颂的作用,使听者印象更加深刻。
《淇奥》反复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首先是外貌。
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
“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
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
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其次是才能。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
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60da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f.png)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及赏析《国风·卫风·淇奥》是《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
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
此诗共有三章,每章九句。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及赏析【原文】瞻彼淇奥1,绿竹猗猗2。
有匪君子3,如切如磋4,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5,赫兮咺兮6,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7!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8,会弁如星9。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10。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11,如圭如璧12。
宽兮绰兮13,猗重较兮14,善戏谑兮15,不为虐兮16!【注释】1.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
奥(yù玉):水边弯曲的地方。
2.绿竹:一说绿为王芻,竹为萹蓄。
猗猗(ē婀):通阿,长而美貌。
3.匪:通"斐",有文采貌。
4.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均指文采好,有修养。
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
5.瑟:仪容庄重。
僩(xiàn县):神态威严。
6.赫:显赫。
咺(xuān宣):有威仪貌。
7.谖(xuān宣):忘记。
8.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
琇(xìu秀)莹:似玉的美石,宝石。
9.会弁(ɡuìbiàn贵变):鹿皮帽。
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
10.箦(zé责):积的假借,堆积。
11.金、锡: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
闻一多《风诗类钞》主张为铜和锡,还说:"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
"12.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
诗经卫风淇奥中君子的形象
![诗经卫风淇奥中君子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ea0ee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1.png)
诗经卫风淇奥中君子的形象
《诗经·卫风·淇奥》是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展现了古代君子的美好品质和形象。
首先,诗中描绘了君子的外貌气质。
“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君子的耳边下垂着美玉,头上的皮弁如繁星般华丽,形象高贵优雅。
其次,君子具有丰富的内在品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治玉来比喻修身,表现了君子不断磨砺自己,精益求精的精神。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则展现了君子庄重而宽宏的气度。
此外,诗中还强调了君子的才能和品德。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指出君子的才华和美德令人难以忘怀。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表现了君子善于言辞而不刻薄伤人的特质。
总之,《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君子形象是外貌气质与内在品质的完美结合。
他不仅容貌俊美、仪态庄重,还具备了不断进取、宽宏大量、品德高尚等优秀品质。
这种君子形象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https://img.taocdn.com/s3/m/d10a28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e.png)
《诗经·卫风·淇奥》的诗义蕴含《诗经·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珍品,充满了丰富的诗意蕴含。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卫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爱情、家国情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分析《淇奥》这篇诗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风土人情,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诗意。
淇奥是《诗经》卫风中的一篇,描写了卫国的风土人情。
卫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古代“卫”字有守护、守卫之意,所以卫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名,更是一种守护和守卫的象征。
而淇奥则是卫国的地名,淇河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卫国的主要河流。
在《淇奥》中,“维南有股,不绝如缕”,描绘了淇河的风光,表现了卫国的美景和丰饶,展现了卫国的繁荣昌盛。
“维南有乔木,不可翦食”,这句诗表达了卫国丰美的自然地貌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也反映了卫国人民对家园的深厚感情。
这些诗句中蕴含着对卫国风土人情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国的眷恋之情。
淇奥也是一篇描写爱情的诗歌,表现了古代男女间深沉的爱情之情。
《淇奥》中描绘了一个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相爱并相约相会,但最终却因为战乱而无法如愿。
诗中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心情:“舟车云塞,憉我思不远”,表达了她思念男主人公的心情,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深情。
而男主人公“饮此水兮,不念来者”,意味着即使置身于危险之中也不忘思念心上人,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忠诚和坚贞。
整篇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古代男女之间的相知相惜、朝夕相对的爱情之美,蕴含着深厚的爱情情感。
淇奥也是一篇表达了爱国情怀的诗歌。
卫国是中国古代的典型国家,卫国的兴衰也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兴衰,因此《淇奥》也反映了作者对卫国民不可磨灭的爱国情怀。
诗中“我行其野,偕逝不远”,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沉眷恋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卫国的忠贞和对家乡的眷顾之心。
“环堵填填,不得巢廪”,表现了对家国的担忧和忧心忡忡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爱。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品读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品读](https://img.taocdn.com/s3/m/b85a61b1f5335a8103d22049.png)
《诗经.卫风.淇奥》原文品读[出自]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注释:瞻:远望。
淇:淇水。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猗猗:美而茂盛的样子。
匪:通作“斐”,有文采。
切:切制。
磋:锉平。
琢:雕刻。
磨:磨光。
都是制造玉器、骨器的工艺,常用以比喻人的修养、学问精深。
“切”指用刀切开骨头成器物,“磋”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指把玉加工成器物,“磨”指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瑟:仪容庄重,有才华。
谖:忘记。
青青:通作“菁菁”,茂盛的样子。
充耳:贵族冠的左右两旁以丝悬挂至耳的玉石。
琇:宝石。
会弁:帽子缝合处。
缝合之处用玉装饰。
箦:聚积,形容众多。
圭:玉器,长方形,上端尖。
璧:圆形玉器,正中有小圆孔。
猗:通作“倚”,依靠。
重较:车是装饰有曲钩供人挂、靠的横木。
戏谑:开玩笑。
虐:刻薄伤人。
译文1: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译文2:远望弯弯淇河旁,绿竹青翠叶婆娑。
文采奕奕那君子,好像细切细磋过,似已精琢细磨。
光彩照人多勇武,德行显赫美名播。
文采奕奕那君子,永不忘却记在心。
远望弯曲淇水岸,绿竹青翠叶婆娑。
文采奕奕那君子,美玉充耳光闪烁,帽缝镶玉如星火。
光彩照人多威猛,德业显赫美名播。
文采奕奕那君子,永不忘却记心窝。
《淇奥》及其注解
![《淇奥》及其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e4eeff95f0e7cd185253648.png)
题目:《淇奥yù》之司秆蘸矗创作出自:《诗经·卫风》【正文】瞻彼淇奥,绿竹猗yī猗yī。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成谖(xuān)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kuài弁biàn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成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注释】瞻:远望。
淇:淇水。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猗猗:美而茂盛的样子。
匪:通作“斐”fěi,有文采。
切:切制。
磋:锉平。
琢:雕刻。
磨:磨光。
都是制造玉器、骨器的工艺,经常使用以比方人的修养、学问精深。
瑟:仪容庄重,有才干。
僴xiàn:宽大貌。
赫:威严貌。
咺xuān:有威仪貌。
谖xuān:忘记。
青青:通作“菁菁”,茂盛的样子。
充耳:贵族冠的左右两旁以丝悬挂至耳的玉石。
琇:宝石。
会弁kuài biàn:帽子缝合处。
缝合之处用玉装饰。
箦:聚积,形容众多。
圭:玉器,长方形,上端尖。
璧:圆形玉器,正中有小圆孔。
绰:旷达。
一说柔和貌。
猗:通作“倚”,依靠。
重较:车是装饰有曲钩供人挂、靠的横木。
猗重较:指心胸开阔。
戏谑:开玩笑。
虐:刻薄伤人。
粗暴。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主题】《淇奥》赞美德才兼并备、宽和幽默的君子,充分展示了男子真正的美在于气质品格,才干修养,表达永远难以忘怀的情感。
诗经淇奥赏析
![诗经淇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77f8ffbd64783e08122ba9.png)
诗经淇奥赏析《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
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
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
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
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
《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
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
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的卿士。
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从诗本身而言,只是一曲形象的赞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
全诗分三章,反覆吟咏。
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汇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
这是因为诗歌本身比较短小,不能长篇铺叙,无法按称颂对象的各个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点到为止。
同时,三章内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覆歌颂的作用,使听者印象更加深刻。
《淇奥》反覆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首先是外貌。
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
“会弁如星”、“充耳琇莹”,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
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
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其次是才能。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
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
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
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
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
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