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表格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国统治危机:政治帕马共管经济包税军事混战
英法殖民入侵
阿里建立政权
1805至19世40年代
经济:改革土地赋税制发展农工商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央地)
文教:办学校留学译书办报
军事:征兵制军校新武器
失败
封建专制残暴和对外战争;
欧洲列强干涉。
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性质改革
确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推动近代化和生产力提高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幕府统治危机,矛盾尖锐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外交:黑船事件,民族危机加深
军事:尊王攘夷失败,倒幕运动成功,明治政府成立
1868开始
政治:废藩置县;废除等级“四民平等
经济:币制;土地;地税;殖产兴业
文化:文明开化;教育体制;习俗西化
军事:建立新军队;接受武士道精神
法制:颁布1889宪法
成功
必要性:矛盾尖锐(阶级民族)政局动荡
人物:冯太后和孝文帝推动
471-
490-
499
前期主持:冯太后重点:建新制制俸禄制整吏治;行均田制;设三长制;行新租调制
后期主持:孝文帝重点:汉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教育(崇儒、复礼、汉制)
成功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措施全面;改革者坚强意志;
政权有力支持;
汉族大地主支持
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经济:有利于北方经济复苏和繁荣
政治: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民族融合: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国家:为隋唐国家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一次改革
王安石变法
①政治: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民反)
②经济:财政困难,积贫,(财困)
③军事:败多胜少,积弱(兵败)
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
军事:增强军事力量,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精神:三不足精神
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欧洲宗教改革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政治经济思想生活(必要性)
宗教“异端”思想和运动:(前奏)
西欧向近代过渡:经济政治思想(基础)
1517
1536
1532
①路德:“因信称义”;圣经唯一;俗权高于并支配教权;建民族教会②加尔文:圣经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自由等宗教精神;“先定论”;简朴信用等高尚美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③亨利八世:禁止缴纳岁贡;断绝与教皇行政和经济联系;规定国王权力;保留教仪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
④基础:庆历新政⑤前提: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1069
经济: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军事: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政治: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失败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用人不当;宋神宗态度动摇去世;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得不到农民支持;司马光废除新法
封社内部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分期
名称
背景
时间
内容
结果及原因
性质
作用
特点





梭伦改革
内忧:平贵矛盾、工商奴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不安
外患:梅加腊占萨岛,民族危机加剧
人物: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前594
经济:①解负令;②解决土地问题;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政治:①财产等级,
②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积极:①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军事上提高战斗力
④为秦国富强和统一全国奠基
消极:轻罪重罚;加重剥压;未与旧风俗划界
内容全面且彻底;封建化改革;领导者是新兴地主阶级;核心“重农”“法治”;为期长久,影响深远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可能性:①统一北方;②开始参照汉族政权统治方式;③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成功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民族国家发展的推动;改革者的努力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政治:打击天主教统治,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打击西欧封建势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文化:否定教会权威,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资义兴发奠基
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实质)
阿里改革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实权武装推翻幕府;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全面改革;国际环境有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进步:①经济: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确立
②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③军事:建立现代化军队,
④外交: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
局限: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在推翻旧政权基础上进行改革;内容全面;
组织:加强村社管理
成功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改革者的原因(意志策略);广泛支持
资产阶级改革
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来自百度文库政治:推动政治体制缓慢变革,逐步近代化
军事:学习管理方法,逐步实现近代化
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有利于近代化
思想: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促进俄国近代化
成功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措施全面;
改革者的努力与意志
奴隶主阶级改革
积极:①有利雅典的振兴富强;②奠定城邦民主政治基础;③打破世袭特权,确保公民权力
消极:下层民众没有充分参政权;氏族残余存续
折中色彩;触及土地问题;调整旧的生产关系;维护奴隶主利益
商鞅变法
⑴总: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①政:王室衰微,争霸改革;②经:铁器牛耕,井田瓦解;③军:战争频繁;④文:民间办学,百家争鸣⑵秦国:①机遇:晋分,士求功业②条件:君权集中,认同法家,民风朴武
有利于日本近代化
戊戌变法
政治:①民族危机加深(经济:资本输出;政治:瓜分狂潮)②统治危机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维新思想传播
1898
6.11
――
9.21
政治: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取消特权
经济:鼓励农工商业发展,奖励发明,私人办厂,预决算,邮政
促进文化繁荣,增强经济、军事实力
引进西方科技文化,推动历史的进步
封建主义改革;有资本主义色彩;促进埃及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
政治: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经济:农奴制阻碍工业发展
思想:新思潮的涌动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酝酿:舆论宣传成立委员会
1861开始
政治:获得人身自由权
经济:高价赎买一块份地
⑶人物:孝公重用商鞅
前356-前338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严格户籍,连坐法;行县制
军事:奖励军功, “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制
思文:“燔诗书而明法令”;订秦律
风俗: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夫一妻小家庭
成功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改革者的坚强意志;
秦孝公的有力支持;
措施全面且彻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