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透镜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实像和虚像的形成条件。
2. 探究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3.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并验证相关物理定律。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基于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折射作用,光线会发生弯曲,最终在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实像或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形成的,可以投影在屏幕上;虚像则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形成的,不能投影在屏幕上。
四、实验器材1. 光具座2. 凸透镜(焦距f=10cm)3. 蜡烛4. 光屏5. 刻度尺6. 火柴五、实验步骤1. 将光具座水平放置,固定好凸透镜、蜡烛和光屏。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
3.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调整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4. 记录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光屏上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
5. 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重复步骤3和4,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6.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观察成像情况。
7.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左侧,观察成像情况。
8.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右侧,观察成像情况。
六、实验现象1.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
3.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4.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光屏上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5.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时,光屏上出现实像,但成像大小与蜡烛大小相近。
6.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左侧时,光屏上出现实像,成像大小随着蜡烛向焦点靠近而逐渐增大。
7.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右侧时,光屏上出现实像,成像大小随着蜡烛向焦点靠近而逐渐减小。
七、实验结论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数据记入表格。
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的填入表格
实验
现象
记录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实虚
大小
正倒
u>2f
新民中学八年级实验报告单第( )组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2015年11月12日
物理实验室
实验
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
器材
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
实验
原理
光的折射
实验
步骤
1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
25
实像
缩小
倒立
18
2f>u>f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像
放大
倒立
24
u<f
8
虚像
放大
正立
11
实验
研究透镜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时间:2013年月日
实验名称
研究透镜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外形特点和成像特点及作用、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1、取不同的透镜,观察其外形特点。
结论: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
2、取不同的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物体或书中文字。
第小组姓名:指导教师:
现象:用凸透镜观察文字是正立放大的,凹透镜观察文字是整理缩小的。
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凹透镜有缩小物体。
3、让阳光穿过不同透镜,尽量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地面的距离,然后比较观察现象;
现象:凸透镜把太阳光汇聚到一点,凹透镜将平行的太阳光分散,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结论:凸透镜有聚光作用,凹透镜有散光作用
4、把透镜对着窗户,调节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仔细观察白纸上所看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在凸、凹透镜的实验中,白纸上有窗户影子
,凸透镜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凹透镜是正立的放大的像。
结论凸透镜、凹透镜具有成像的作用
实验结果
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能放大物体,聚光、能成像特点。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能缩小物体,散光、能成像特点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引言透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器件,它在成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透镜成像的实验来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设备与方法设备- 光源- 平凸透镜- 屏幕- 尺子- 实验架方法1. 将透镜放置在实验架上。
2. 以透镜的中心为起点,将光源放置在一侧。
3.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
4. 调整光源与透镜的距离,使光束射向透镜的中心。
5. 调整屏幕与透镜的距离,观察成像结果。
6. 更改光源与透镜的距离,再次观察成像结果。
7. 记录不同位置下的成像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实验观察与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当光源与透镜的距离相等时,成像结果最为清晰。
这是因为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形成清晰的成像。
2. 当光源距离透镜较远时,成像结果变得模糊。
这是因为光线没有在焦点上聚焦,而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焦点区域。
3. 当光源距离透镜较近时,成像结果同样变得模糊。
这是因为光线还没有完全聚焦,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散焦区域。
4. 透镜的焦距越小,成像结果越清晰。
焦距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属性,经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焦距越小,光线聚焦的范围越小,成像结果越清晰。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透镜成像的几个规律:1. 透镜成像最清晰的位置是光源与透镜距离相等的位置。
2. 光源距离透镜较远时,成像结果变得模糊。
3. 光源距离透镜较近时,成像结果同样变得模糊。
4. 透镜的焦距越小,成像结果越清晰。
这些规律对于透镜的应用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1. 暂无。
探究光学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光学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学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透镜在不同条件下的成像情况,以验证并加深对光学成像原理的理解。
实验器材和材料
1. 凹透镜和凸透镜各一个
2. 物距测量尺
3. 光屏
4. 物体
5. 光源
实验步骤
1. 将凹透镜放置在透明物体后,调整透镜与物体的距离,观察并记录通过透镜的成像情况。
2. 将凸透镜放置在透明物体前,调整透镜与物体的距离,观察并记录通过透镜的成像情况。
3. 调整透镜和物体的相对位置,观察并记录成像的特点。
4. 改变透镜与物体的距离,观察并记录成像效果的变化。
5. 将光屏移动至不同位置,观察并记录对成像的影响。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凹透镜能够将光线散开,形成实像。
2. 凸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形成实像。
3. 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会影响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4. 光屏的位置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和大小。
结论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透镜在不同条件下的成像情况,验证了光学透镜成像规律。
凹透镜和凸透镜分别能够形成实像,成像特点受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和光屏位置的影响。
实验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光学成像原理的理解。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透镜,避免划伤或损坏。
2. 实验记录应准确详细,包括透镜型号、物体距离、光屏位置等重要参数。
3. 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对着光源观察,以免眼睛受伤。
参考资料
无。
探究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特点。
3. 学习通过实验验证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1. 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两侧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会聚,形成实像或虚像。
实像为倒立、缩小或放大的图像,虚像为正立、放大的图像。
2. 凹透镜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凹透镜时,光线会发生发散,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三、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凹透镜3. 光具座4. 蜡烛5. 光屏6. 刻度尺7. 纸板8. 铅笔四、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光线通过透镜。
2. 将蜡烛放置在透镜的一侧,调整蜡烛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3. 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凸透镜成像实验:a. 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像的特点。
b. 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像的特点。
c. 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像的特点。
(2)凹透镜成像实验:a. 将蜡烛放置在凹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像的特点。
b. 将蜡烛放置在凹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像的特点。
c. 将蜡烛放置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像的特点。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透镜成像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凸透镜成像实验结果:(1)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光屏上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2)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3)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凹透镜成像实验结果:(1)蜡烛放置在凹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光屏上出现正立、缩小的虚像。
(2)蜡烛放置在凹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出现正立、缩小的虚像。
(3)蜡烛放置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出现正立、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同组人:
实验器材:凸透镜、发光体、光具座、光屏
实验步骤:
1.调整发光体、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2.把发光体放在2倍焦点以外,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并记录
3.把发光体移到2倍焦点上,重复之前的操作
4.把发光体移到2f与f之间,重复之前的操作
5.把发光体移到焦点上,重复之前的操作
6.把发光体移到焦点以内,重复之前的操作
归纳:分虚实,虚实,分大小,大小,实像,虚像。
成实像时,物近像像变。
教师评价:。
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光具座等实验器材进行光学实验。
3、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使凸透镜的中心大致与光具座的中心重合。
3、将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一侧,调整蜡烛的高度,使其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将光屏放在光具座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使光屏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5、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物距和像距。
6、分别调整物距为二倍焦距(u = 2f)、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一倍焦距(u = f)、小于一倍焦距(u<f),重复步骤 5,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7、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整理实验器材,熄灭蜡烛。
五、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结论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误差分析1、实验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如物距和像距的测量不准确。
2、蜡烛的火焰可能不稳定,导致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
3、光屏的位置可能没有调整到最佳位置,影响像的观察和测量。
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调整光源和透镜位置
准备实验器材:光源、透镜、光屏、尺子等 调整光源位置:使光源位于透镜的一侧,且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调整透镜位置:使透镜位于光源和光屏之间,且与光屏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观察光屏上的像,记录像的特点和位置
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准备实验器材:透镜、蜡烛、光屏、 尺子等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 应保持环境稳 定,避免外界 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 应对实验数据 进行详细分析, 以便得出准确
的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 应遵循实验操 作规程,确保 实验的安全性
和准确性。
对实际应用的建议
在进行透镜成像实验时,应选择合适的透镜和光源,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调整透镜和光源位置时,应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 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时,应结合物理原理和实际情况,以保证结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实验过程:调整透镜和光屏位置, 观察成像情况
实验结果:得出透镜成像规律,验 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结论: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 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照相机、 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设计和使 用
建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 规范和安全,避免损坏器材和造成 安全隐患。
对实验的建议和改进
实验过程中, 应确保透镜和 光源的位置准 确,避免影响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
实验误差来源:测量误差、环境误差、仪器误差等 误差计算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平均值法等 误差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理论值和实验值,分析误差原因 改进措施:提高测量精度、优化实验条件、更换更精确的仪器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屏幕、尺子、实验架等。
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聚焦的透镜,其成像规律遵循光的折射定
律和透镜成像公式。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并在焦点处聚焦成像。
实验步骤:
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架上,并确定其光轴。
2. 将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使光线通过凸透镜并在另一侧的屏幕上形成清
晰的成像。
3. 移动屏幕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并记录下不同位置的成像情况。
4. 使用尺子测量凸透镜与屏幕的距离,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当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实像。
随着屏幕位置的变化,实像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和凸透
镜成像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实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能够使光线聚焦并
在焦点处形成清晰的实像,成像大小和位置与凸透镜与物体、屏幕的距离有关。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得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定量关系,这对我
们进一步理解光学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我们对光学成像的认识。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定量关系,为深入理解光学成像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同时,本次实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讨凸透镜成像纪律试验陈述
班级姓名成绩
【试验目标】探讨凸透镜成像的纪律
【试验器材】光具座 / 蜡烛 / 凸透镜 / 光屏 / 火柴
【试验步调】
1.将凸透镜的地位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家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间,凸透镜中间,光屏中间在统一高度上,目标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消失通亮.清楚的像为止,不雅察所成像的特色,并记载物距.像距和成像特色.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反复步调2.
4.使物距u=f=10cm,不雅察成像情形,并将成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不雅察成像情形,并将成果记入表格.移动透镜,不雅察像的变更.
6.试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顿仪器.
【进行试验和收集证据】
【依据试验数据得出如下纪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接近透镜,像____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进一步了解凸透镜成像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和公式。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物体、屏幕、直尺、卡尺、实验架等。
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固定在实验架上,确保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的光轴。
2. 在凸透镜的一侧放置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3. 在物体的另一侧放置一块屏幕,确保屏幕与凸透镜光轴平行。
4. 打开光源,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通过凸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5. 使用直尺和卡尺测量物体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
6. 记录测量结果,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实验结果:1. 在不同位置放置物体时,凸透镜所形成的像的大小与位置发生变化。
当物体与凸透镜距离适当时,所形成的像会在屏幕上清晰可见。
2.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物体与凸透镜和像与凸透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物体与凸透镜距离增加时,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会相应增加。
3.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使用一些公式来计算物体与凸透镜和像与凸透镜的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v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u为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讨论:1.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光线的传播方向、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以及凸透镜的焦距等因素有关。
2.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的光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或物体的位置,进一步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进一步了解了凸透镜成像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和公式。
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大小等特性能够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这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这些知识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1. 张之洞. 光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吴为人. 实用物理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3. 李可夫.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D]. 吉林大学, 2008.。
透镜成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不同物距下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分析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器材1. 凸透镜(焦距f为10cm)2. 光具座3. 蜡烛4. 光屏5. 火柴三、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将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清晰像,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和像的大小、倒正。
4.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5. 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位置和特点。
四、实验数据1.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位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
2.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等于2倍焦距(2f)。
3. 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大于2倍焦距(2f)。
4. 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为负值,物像同侧。
五、实验结果分析1.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随着物距的增加,像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也逐渐减小。
2.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2f)。
3. 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的大小也逐渐增大。
4. 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为负值,物像同侧。
六、实验结论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凸透镜,探究了光的折射和成像规律。
通过测量物距、像距和透镜焦距的关系,验证了凸透镜成像的公式。
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预期,能够对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的成像。
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和眼镜等光学仪器中。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并验证成像公式。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凸透镜、光源、屏幕、尺子等。
2. 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和屏幕之间,确保光线能够通过凸透镜。
3. 调整屏幕的位置,使其与凸透镜的光轴垂直,并保持一定距离。
4. 在光源一侧放置一个物体,如一支铅笔,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与凸透镜的光轴平行。
5. 观察屏幕上的像的位置,并测量物距、像距和透镜焦距。
6.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
2. 物距和像距的比例关系:物距和像距的比例近似等于透镜焦距和物距之间的比例。
3. 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实验数据,我们验证了凸透镜成像的公式,即1/物距+ 1/像距 = 1/透镜焦距。
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验证了成像公式。
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为光线在凸透镜上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空气中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传播方向和位置,从而确定像的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望远镜中,凸透镜用于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焦点处,从而放大物体,使人眼能够清晰地观察远处的景象。
在显微镜中,凸透镜则用于将微小的物体成像在焦点处,从而放大物体,使人眼能够观察微观世界。
在眼镜中,凸透镜用于矫正近视或远视,使眼睛能够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
薄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薄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薄透镜成像实验,探究薄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实验器材1. 薄透镜2. 光源3. 物体4. 成像屏5. 尺子6. 实验座实验步骤1. 将实验座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
2. 准备一个光源,将其与实验座连接。
3. 准备一个薄透镜,将其插入实验座上的透镜支架。
4. 将物体放置在透镜的一侧,并将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测量好。
5. 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使其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6. 在透镜的另一侧放置成像屏。
7. 调整成像屏与透镜的距离,使其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8. 开始实验,记录成像屏上的图像及其位置。
9. 完成实验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我们观察到薄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和成像屏与透镜的距离,我们发现成像图像的大小和位置会发生变化。
当距离适当时,我们可以得到清晰的放大或缩小的图像。
实验结论薄透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并在成像屏上形成图像。
通过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和成像屏与透镜的距离,我们可以控制图像的放大倍数和位置。
这个实验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薄透镜成像的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光学设计和调整。
改进与展望在进行实验时,我们注意到实验数据有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并在实验过程中小心操作。
此外,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和参数的透镜,了解不同透镜对图像成像的影响。
引用资料。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下为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掌握不同光线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了解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
凸透镜是一种屈光度较大的非球面透镜,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形
成真实成像。
它的成像特性可以用来建立恒定焦距的望远镜,具有很广泛
的用途。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若光源离凸透镜较近,则光线经凸透镜后,
汇聚成一个大的实圆,而介距大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大圆形的图
像区域内;若光源离凸透镜比较远,则光线从凸透镜发出后,会汇聚成一
个小圆,而介距小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小圆形的图像区域内。
三、实验材料
1、白炽灯
2、物体(蝴蝶)
3、光学台
4、凸透镜
5、距离尺
6、白色
纸片7、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
1、将光学台放置在实验台的最中央,稳定牢固。
确定台内试验物的
位置。
将白炽灯放在指定位置,调节白炽灯的距离,使之照射到物体上。
将物体(蝴蝶)放置在光学台上,以确定射线的角度。
2、放置凸透镜:把凸透镜放置在光学台上,并按一定角度调整凸透
镜以保证光线通过凸透镜。
探究球面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球面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1. 引言
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球面透镜成像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
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透镜的焦距等参数,观察并记录透镜成像
的特点,以验证成像规律的正确性。
2. 实验方法
-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球面透镜、物体、辅助支架、屏幕和测量工具等。
- 将透镜架设在辅助支架上,确保透镜与物体、屏幕之间保持
适当的距离。
- 调整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物体和屏幕的位置、
透镜的焦距等参数。
- 分别观察物体在不同距离下的成像情况,记录下成像的特点。
3.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当物体离透镜较远时,成像距离透镜焦点较远,成像较小且
倒立。
- 当物体离透镜焦点较近时,成像距离透镜焦点较近,成像较大且倒立。
-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透镜的焦距时,成像在无穷远处,成像实际上是一个点。
4.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决定了透镜的成像位置和大小。
-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距离焦点较远。
-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距离焦点较近。
-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成像在无穷远处。
5.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球面透镜的成像规律。
这对我们理解光学的基础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验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应用这一规律,深化对光学成像的理解。
注意:本报告仅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不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复杂情况。
透镜实验报告
像 B’(cm) 100.10 107.00
f f ( f ) 20.45 0.07 (cm)
f1
- 7.00 22.9 5.36 cm - 7.00 22.9
f 2
- 9.00 14.00 - 9.00 14.00
5.48 cm
f 1 (5.36 5.48) 5.42 cm 2
s s'
凸 O1 80.00
凹 O2 55.42
像 A’ 45.50
像A 36.60
85.00
58.50
48.30
38.40
f1
9.92 18.82 20.98 18.82 9.92
cm
f 2
20.110.2 20.1 10.2
20.71
cm
f 1 (20.98 20.71) 20.845 cm 2
方向移动透镜,则能在像屏上观察到二次成像。设物距为 s1 时,得到放大的倒立实像;物距为 s2 时,得缩小的倒立 实像,透镜两次成像之间的位移为 d,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推得:
f D2 -d2 4D
物象公式法、粗略估测法自准都因透镜的中心位置不易确定而在测量中引进误差,而共轭法只要在光具座上确定物屏、
S2’, 根据公式即可求出 L2 的像方焦距 f 2 。
三、实验仪器
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物屏、平面反射镜、水平尺等。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光具座上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
先利用水平仪将光具座的导轨在实验桌上调 水平,然后进行各光学元件共 轴等高的粗调节的细调节( 用位移
法的两像中心重合或不同大小的实像中心重合的方法),直到各光学元件的光轴共轴,并与光具座导轨平行为
自准法 如图所示,在待测透镜 L 的一侧放置一被光源照明的物屏 AB,在另一侧放一平面反射镜 M,移动透镜(或 物屏),当物屏 AB 正好位于凹透镜之前的焦平面时,物屏 AB 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线, 然后被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再经透镜反射后,仍会聚在它的焦平面上,即原物屏平面上,形成一个与原物大小 相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班次:_____ 组次:_____ 姓名: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一、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实验目的: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实验原理:光的折射四、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火柴。
五、实验步骤: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调节它们的中心在。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分别为U>2f;f<U<2f;U<f时,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
测出物距和像距。
3.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1.u>2f时,,成、的像。
2.2f>u>f时,成、的像。
3.u<f时,成、的像。
八、拓展1.实验时,不小心把一滴蜡油滴在了凸透镜上,所成的像完整吗?会怎样?2.在实验时,如果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如光屏与凸透镜不动,该怎样调节蜡烛的高度,才能让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与光屏不动,该怎样调节凸透镜才能让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与凸透镜不动,该怎样调节光屏的高度,才能让像成在光屏中央?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 cmB、15 cmC、10 cmD、5 cm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A.10 cm<f<20 cm B.f>10 cm C.f<10 cm D.f>20 cm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
【素材】透镜实验报告单
《透镜》探究活动卡
探究活动一:将你手边的透镜分类
你们小组根据什么特点进行分类的?每一类透镜还有其他共同点吗?
探究活动三:让一束光分别照射正放和倒放的等腰三棱镜,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活动四:找找有没有经过透镜折射后不偏折的光线?
课后小结:
我能举出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我会用多种方法对透镜进行分类
我能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我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我能运用光的折射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
课外作业: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并观察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尝试制作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凹透镜有缩小物体。
3、让阳光穿过不同透镜,尽量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地面的距离,然后比较观察现象;
现象:凸透镜把太阳光汇聚到一点,凹透镜将平行的太阳光分散,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结论:凸透镜有聚光作用,凹透镜有散光作用
4、把透镜对着窗户,调节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仔细观察白纸上所看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在凸、凹透镜的实验中,白纸上有窗户影子
,凸透镜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凹透镜是正立的放大的像。
结论凸透镜、凹透镜具有成像的作用
实验结果
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能放大物体,聚光、能成像特点。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能缩小物体,散光、能成像特点
第小组姓名:指导教师:
研究透镜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时间:2013年月日
实验名称
研究透镜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外形特点和成像特点及作用、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1、取不同的透镜,观察其外形特点。
结论: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
2、取不同的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