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后一课》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6《最后一课》

6《最后一课》
B、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 的人”,开始理解和同情韩麦尔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觉得他从 来没有这么高大”。
C、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 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 略者的意义,懂得去仇恨普鲁士的侵略者,说他们是“坏家伙”,成长为了一个 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1.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点明了《最后
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特别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 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当时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的现实。
2.本篇课文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 出相对应的句子,并分析有什么作用?
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立体。
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 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 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 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1.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 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 止和表情的?
1.找出文中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句,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 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 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 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 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 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大全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大全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大全《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大全导读:《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大全,更多杂文阅读欢迎访问YJBYS文学网。

最后一课阅读题及答案篇一:1.给加粗字注音。

郝叟( ) 哽( ) 祈祷( ) 诧异( ) 惩罚( ) 踱来踱去( )2.选词填空。

(1)“想起这些,我多么________(痛心、懊悔、悔恨)!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2)个个都那么________(留心、细心、专心),教室里那么________(安静、肃静、寂静)!(3)这套衣服,他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_______(庄严、严肃、肃穆)的气氛。

(4)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_______(温和、柔和、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上课,不等你了。

”(5)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________(忠诚、忠心、忠实)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________(谢意、敬意、敬爱)。

(6)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________(装进、塞进、挤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答案:1.略2.(1)懊悔 (2)专心、安静 (3)严肃 (4)温和 (5)忠诚、敬意 (6)塞进最后一课阅读题及答案篇二: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赫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祈祷督学B.思量墙璧C.惨白阻塞D.戒尺溜冰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七年级语文: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

七年级语文: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ào( )悔祈( )dǎo chà( )异chéng()罚duó( )步gěng( )住钥( )shi wú()着2、选词填空。

(细心耐心用心关心专心分心)①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学习。

②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

③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听讲过。

④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讲解过。

⑤个个都那么(),教室里那么安静。

⑥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修辞基本相同,可任选一题作答。

①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我自己的?我不是也常常叫你们放下学习替我浇灌园子?还有,我要是想去钓鲈鱼,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了假?②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答:二、翻开课文《最后一课》,阅读以下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片断一:正当我看了这一切感到纳闷的时候,哈墨尔先生走上讲台,……我站在坐位上左右摇晃,心里难受极了,头也不敢抬。

片断二:讲完了文法,就开始习字。

……“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鸣唱?”1、“我们课桌的三角架上挂着这些字模,就像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飘扬。

”说说小弗朗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答:2、“有一群鸽子在低声咕咕,我一面听着,一面想:‘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鸣唱?’” 小弗朗茨从鸽子的叫声中所产生的联想,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3、找出文中体现小弗朗茨心情、态度变化的关键词语,联系全文说说其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答:*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弗朗茨还是哈墨尔?存在不同的看法。

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与同学探讨探讨。

答:⊙发展空间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张进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阅读题及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题及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题及答案最后一课阅读答案《最后一课》(节选)(11分)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法国都德《最后一课》)小题1:选段中的“监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小题2:“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划线词“忽然”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3: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划线句子“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的?(4分)小题4:韩麦尔先生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因为()(2分)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参考答案:小题1: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

部编版《最后一课》

部编版《最后一课》
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能给读者亲切和 真实的感受。
小弗郎士为什么称韩麦尔先生先生为 “可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马上就要失去讲授法语的 权利,阿尔萨斯人马上就要失去国土, 他内心惨痛,令人同情。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 “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 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 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 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 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 民族的共同心声……
今天上课的气氛和平时上课 有什么不同?
对比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校 不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
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 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
街上也能听到。
肃气氛。
常 学生 的
上课前,开课桌, 关课桌,捂着耳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 自己的座位上了。

朵大声背书啦……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 桌子上紧敲,“静一点,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 的作用。
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 重要作用。
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呢(试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 神态、动作来分析) ?
外貌描写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 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 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
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 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阅读11至23段
讨论:
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这问题严重 吗?为什么?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 --------"又柔和又严肃"。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 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 2 、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1、由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对韩麦尔先生从害怕到理解、敬爱。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6、上习字课时,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 写字的 ? 此时,从教室屋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 声,"我"心里怎么想?表现小弗郎士怎样的思想 感情? ------抓住声音和最容易分心的人和事来写。 (细节描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 话唱歌吧!"小弗郎士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 人民学德语,也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孩子对侵 略者无所不至的暴行的愤慨。
-
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 同往日?请填写下表
“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 时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 气氛 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 听到 。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 学生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最后一课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 常的严肃的气氛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 座位上了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老师 紧敲着,"静一点,静一 夹着那怕人的戒尺 点……" 穿着漂亮的礼服 其他 没有镇上的人 有镇上的人
讨 论 主 题
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 述,反映了以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为代表的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
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
对侵略者的仇恨。
启 示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 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 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 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

法国都德《最后一课》

法国都德《最后一课》
三、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一)品读小弗郎士地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地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地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地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地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小结:以上故事情节地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地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地情景,缺少了故事地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地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写最后一课地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写下课时地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运用——激活思想创新写作
、激活思想
()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地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地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地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地爱国主义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地语言表述)
学生明确:失去国土地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地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地国家!他们伟大地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地!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地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地描写,突出典型人物地典型性格地写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最后一课郑振铎阅读题及答案【优秀6篇】

最后一课郑振铎阅读题及答案【优秀6篇】

最后一课郑振铎阅读题及答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后一课郑振铎阅读题及答案【优秀6篇】《最后一课》是现代作家郑振轩写的一篇散文。

《最后一课》(正式)

《最后一课》(正式)

归纳明确: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急剧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呢?
1、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 住自己”。
2、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 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3、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 《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 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 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 时 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 气氛 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 听到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 学生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 常的严肃的气氛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 座位上了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老师 紧敲着,"静一点,静一 夹着那怕人的戒尺 点……" 穿着漂亮的礼服……
《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小弗郎
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 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 悲愤和对祖国始终不渝的挚爱深情,表现了 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上的相同点: 都反映了沦陷区的人民对 侵略者的仇视和对祖国 的热爱之情。 内容上的不同点: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的是发生在法国一个小学里 的故事,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写的是发生在中国一 个大学的故事。 写法上的相同点: 都通过刻画人物来表现主题。 写法上的不同点: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通过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来展 开故事情节,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郑 振铎的《最后一课》则是以一位教师的视角反映日寇侵略 中国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
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6、《最后一课》

6、《最后一课》

如何理解“又出了什么事啦”?
•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
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
心惶惶。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
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一件 大事。
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 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贪玩、不爱学习、幼稚、不懂 事、有一定的意志力(能管得 住自己) 、爱憎分明、有很 强的自尊心的孩子。
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 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 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 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 到学校。
平时
今天
一切偏安安静 开始上课的时候, 静地,整个教 气氛 总有一阵喧闹,就 室都有一种不 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平常的严肃气 氛。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 课前都已在自 学生 关课桌啦,大家怕 己的座位上了。 吵捂着耳朵大声背 还有镇上的人。 书啦。
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 短篇、微型小说。
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是小说的中心, 反映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1)穿礼服 (2)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批评 (3)赞美法国语言 (4)下课时脸色惨白 (5)尽全力书写“法兰西万岁”
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 民的统治与封锁比作监狱的大 门,把法国语言比作钥匙。 高度赞美法国语言。掌握 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 国意识,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求得民 惩罚
hǎo sǒu
郝 叟 祈 祷
à o
懊悔 哽
wǔ 捂 咽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 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语言——
例1、“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 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 不迟”。 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自己 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自己 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 情。
总结: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 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爱学习、热爱法语; 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有强烈 的爱国情感。
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外貌、语言、 表情、动作。
外貌——
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 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 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都德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 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 · 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 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 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 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 洛林。1870年 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 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 “第二帝国的丧钟”。 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 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 尔萨斯和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 对于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 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 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 朗士麦尔先生的话使小弗朗士受到极大 的震动: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 再学习法语的痛苦,对过去逃学的懊悔, 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这些都使小弗朗士 感到万分难过。

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628期)

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628期)

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628期)1.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中说哪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法语2.“李雷和韩梅梅”是出自哪个科目的教科书? 英语3.“自古华山一条路”中,华山在我国哪个省? 陕西4.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青城山在哪个省? 四川5.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在我国哪个省?湖南6.唐代文学家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在我国哪个省? 江西7.圆周率通常以哪个符号表示?π8.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我国什么江河流域? 长江9.长江入海口在我国哪个城市?上海10.哪个欧洲国家的大部分国土在“亚平宁半岛”上?意大利11.哪种美容产品上会印有SPF\PA+等字样? 防晒霜12.双子塔.云顶山.热浪岛是哪个亚洲国家的旅游胜地?马来西亚13.抗日战争中的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是从我国的哪个省通往缅甸?云南14.作家二月河原著,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描绘的是哪位皇帝的故事? 康熙15.东北第一高山,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长白山在哪个省? 吉林16.杨昊.赖亚文.王一梅是哪个体育项目的国家队名将?排球17.托尼.布莱尔是哪个欧洲国家的首相? 英国18.叶利钦是哪个欧洲国家的首任民选总统? 俄罗斯19.体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瓷娃娃“福原爱”从事的是什么项目? 乒乓球20.努尔哈赤割据辽东后建立的政权叫什么?后金21.我国球员孙继海曾经效力的曼城队是哪个欧洲国家的足球俱乐部? 英国22.我国球员蒿俊闵曾经效力的沙尔克04队是哪个欧洲国家的足球俱乐部?德国23.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是? 爱琴海2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是形容的哪种坚果? 花生25.月发行量超过千万册,有“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第一期刊品牌”称号的杂志是什么? 读者26.在化学试验中,水通电可以制成两种气体,他们是氢气和什么气体? 氧气27.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法号是什么? 悟能28.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和尚的法号是什么? 悟净29.大部分面积在北极圈内的世界第一大岛叫什么? 格陵兰岛30.鲁迅的作品《药》中,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给他带血的什么食物? 馒头31.体坛双胞胎“李大双”“李小双”从事的是什么项目?体操32.肠粉.虾饺.蛋挞是我国哪个省的特色小吃? 广东33.驴肉火烧是起源于哪个省的美食?河北34.建于晚清的三江师范学堂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前身,这些学校今年迎来多少周年校庆?11035.凯丽金的名曲《回家》《夜莺》《伴我一生》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萨克斯36.网球四大满贯中,哪个赛事比赛场地是红土场地? 法网37.《隆中对》记载了刘备和谁的谈话内容? 诸葛亮38.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得名的是哪个城市? 秦皇岛39.1996年奥运会上点燃主火炬的阿里是美国哪个项目的传奇运动员?拳击40.历时29年的“开元盛世”是唐朝哪位皇帝治下的盛世局面?唐玄宗41.重力加速度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的情况下值是每秒几点几米?9.842.刘镇伟导演的电影《东成西就》中,哪位男影星饰演了“欧阳锋”一角? 梁朝伟43.著名运动员夫妇申雪赵宏博,是哪个项目的冬奥会冠军? 花样滑冰44.赵宝刚版《永不瞑目》中饰演肖童的男明星是谁? 陆毅45.宋氏三姐妹中,谁嫁给了富甲天下的孔祥熙? 宋霭龄46.《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与红太郎的儿子叫什么? 小灰灰47.动画片《美少女战士》中水冰月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 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们48.与郎朗齐名,第一位获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中国钢琴家是谁?李云迪49.为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作词,被誉为杰伦御用作词人的是谁? 方文山50.古诗“对酒当歌”的下一句是?人生几何51.我们常说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下一句是什么? 二门不迈52.南派三叔的代表作是哪部畅销百万册的悬疑推理小说?盗墓笔记53.郭敬明在2006年创办的流行青春题材的杂志叫什么?最小说54.戊戌变法又被称作“康梁变法”,那么其中的“康”指的是谁?康有为55.由李鸿章创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叫什么? 北洋水师56.近期上映的由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主演的电影叫什么?黑衣人357.周星驰电影《功夫》中,元秋饰演的“猪笼城寨”的强势女房东叫什么?包租婆58.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救下的野人叫什么?星期五59.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生父叫什么名字?杨铁心60.哪种发源于德国科隆的香水,因为含香精量比较少味道清淡而深受全球男士喜爱?古龙水61.出自论语“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是?不知为不知62.俗话说“江山易改”的下一句是什么?本性难移63.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6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65.“六月飞雪”这一典故出自关汉卿的哪部戏剧?窦娥冤66.赵本山是哪项东北传统戏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二人转67.张作霖之子,人称“少帅”的是谁?张学良68.被誉为中国舞蹈界的奥斯卡,国内级别最高的青少年舞蹈比赛叫什么杯?桃李杯69.电影《大话西游》中,周星驰饰演的角色未变身前叫什么?至尊宝70.由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联袂主演的悬疑特工电影叫什么?史密斯夫妇71.有“交响乐之父”称号,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第一位代表人物是谁?海顿72.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的是谁?巴赫73.南北朝时期,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是谁?花木兰74.当今世界上拥有金唱片最多的钢琴演奏家是?理查德克莱德曼75.诞生于189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瓦罗蒂最广为传唱的代表作是?我的太阳76.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才下眉头”下一句是什么?却上心头77.李清照《如梦令》中,“争渡争渡”后一句是什么?惊起一滩鸥鹭78.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叫什么?安第斯山脉79.“请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是徐怀钰的哪首歌曲的歌词?我是女生80.“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是台湾歌手迪克牛仔的什么歌?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81.拥有九千多座酒庄,以生产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法国港口城市叫什么?波尔多82.鲁迅笔下的一位混迹于咸亨酒店.喜欢吃茴香豆的落魄书生叫什么?孔乙己83.由葛优.吕丽萍.侯耀华等主演,描写《人间指南》杂志社故事的情景喜剧叫什么?编辑部的故事84.由英达导演,宋丹丹.梁天.关凌等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室内情景剧叫什么?我爱我家85.贾平凹最著名的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叫什么?废都86.由先锋话剧导演孟京辉执导,讲述主人公“马路”偏执地追求爱情的话剧叫什么?恋爱的犀牛87.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非洲第一大岛国,并有同名电影国家叫什么?马达加斯加8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哪位吴国名将?吕蒙89.因抗击匈奴屡立战功而得名“飞将军”的人是谁?李广90.旧称锡兰,以盛产红茶闻名的如今的哪个亚洲国家?斯里兰卡91.王之涣的诗歌《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下一句是?春风不度玉门关9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崔灏93.黄仁宇有一本书围绕公元1587的明代历史展开,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94.丁玲的哪部农村题材长篇小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95.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什么脏器组成?肺96.“都一处”是以做烧麦文明京城的百年老店,这个名字是由哪位清朝皇帝亲笔赐匾?乾隆97.《三字经》中,谁四岁就懂得让梨? 孔融98.我们吃的莲蓬是哪种水生草本花卉的果实?荷花99.“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咯”是李琼的哪首歌?山路十八弯100.《说句心里话》《小白杨》是哪位中国著名歌唱家的代表作?郁钧剑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

都德《最后一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都德《最后一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17分)①我走过镇公所的讨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忘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②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③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④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大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⑤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神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看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掌的面走过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⑥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不等你了。

”⑦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别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⑧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用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1、题解:《最后一课》是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大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

有:《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

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3、时代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州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和摆脱政治危机而发动的。

结果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

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普鲁士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

但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

从此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

这篇课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
学德文的事为题材写的。

都德《最后一课》重难点讲解

都德《最后一课》重难点讲解
• 解答:(1)最后一堂法语课,使小弗郎士从不 爱学习、贪玩到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 • 也使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和钦 佩老师。 • 还使小弗郎士从幼稚不懂事到爱祖国、恨敌人。 • 对于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 他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他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 是他们之间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这一基点 上的默契。 • (2)这种变化离不开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教 育、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爱国行为的影响。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 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 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 生动地表现了小弗弗郎士已经由贪玩、不懂 事变得成熟懂事了。
课文中的小弗郎士是个贪玩的小学生“最后一堂法 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 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说给同学听听。
课文中,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相互都感到 对方“可怜”。试根据上下文,领悟“可怜” 表达的不同感情。
• 1.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 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怜 的人! •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 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3.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 么不伤心呢? • 4.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 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 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 表现了孩子们习字的专心,由此刻画出孩 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 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 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 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 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 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 得民族的解放。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都德]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都德]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yuèdú)答案都德]最后一课阅读答案最后一课阅读(yuèdú)答案篇1:《最后一课》阅读答案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fǎɡuó)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屡次(lǚcì)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屡次(lǚcì)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最后一课》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篇一①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似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可怜的人翻,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叉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②可是能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

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

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

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

他感情冲动,连声音都发抖了。

听到他乖僻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③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一地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自,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④“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⑤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⑥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⑦“法兰西万岁!〞⑧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走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德《最后一课》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都德《最后一课》的阅读理解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哽住(。

2.分别写出描写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句子,并谈谈它们的作用。

3.③、④、⑤段中所列举的这许多异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异常现象说明了什么?
4.文中加点的”总字突出了什么?
5.文中加点的”偏字,如果没有好吗?为什么?
6.文中划横线处”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若换成”脸红心慌好吗?为什么?
(三)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角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呀,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
2.两个钟声响了,意味着什么?
3.”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