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处理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处理文档
预后情况
治愈率
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治 愈,但易复发。
并发症风险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尿路感染 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复发率
约20-30%的患者在治愈后可能再次出现尿 路感染。
死亡率
严重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死亡,但发生率较低 。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老年女性患者的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
04
尿路感染的治疗
一般治疗
多喝水
增加排尿量,有助于冲刷尿道, 减少细菌在尿道内的滞留。
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以免降低免疫力, 使感染加重。
卫生习惯
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 细菌滋生。
药物治疗
抗生素
针对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医生 会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解热镇痛药
用于缓解尿路感染引起的发热和 疼痛症状。
03
细菌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 菌属等。
真菌
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
病毒
腺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等。
04
寄生虫
滴虫、钩虫等。
诊断方法
尿液培养
通过收集尿液样本进行细菌培 养,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数
量。
尿液分析
通过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红 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初步判 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影像学检查
2024-01-10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与处理
汇报人:可编辑
目录
• 引言 •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 尿路感染的预防 • 尿路感染的治疗 •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与预后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尿路感染的定义
01
尿路感染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 的尿路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包 括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 以及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原菌多种多样,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
不同类型的感染病原菌具有不同的感染特点和治疗难度,而临床检验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临床检验的目的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检验主要目的是确认病原菌种类和敏感性,以指导针对性的治疗。
通过对感染患者的尿液或其他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明确患者体内病原菌的种类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治疗依据。
二、检验步骤1.样本采集:尿液是检测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样本,采集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
同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以采集其他样本,如尿道分泌物、膀胱穿刺液等等。
2.样本前处理:一般情况下,除非样本数量较小或含有较多杂质,否则无需进行前处理。
但如果采样不当或送检时间较长,样本中的细菌可能会失活或生长不良,这时就需要对样本进行前处理。
3.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确定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关键步骤,目前在临床上采用的培养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和快速培养技术。
传统培养方法相对较为耗时,需要7-10天或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但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细菌信息,包括形态、生化、药敏等;而快速培养技术则是一种更为迅速的检测方法,但只能获得细菌种类的基本信息,并且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判断。
4.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确定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的主要方法。
对于临床应用常见的抗生素品种,常规敏感性试验可以得到合理的结果。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深部感染、慢性感染、难治性感染等,则需要进行较为专业的药敏试验,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方法。
三、结果分析1.病原菌种类:不同病原菌的影响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尿液培养结果通常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变形杆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在确定病原菌种类时,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真菌感染、结石感染等。
2.病原菌数量:尿液培养结果显示的病原菌数量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数量越多意味着感染越严重、复杂,治疗难度也越大。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在此我们仍然以中国卫生部颁布的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为基 础来制定我们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并符合下述四个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 ≥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2)新鲜尿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400)在每30个视野数中有 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3)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 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 ≥105CFU/ml应视为尿路感染。 4)耻骨上穿刺抽吸尿液细菌培养只要发现细菌即可诊断尿路感染。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
在本指南中)
3
整理课件
第一节 总论 尿路感染的诊断
1.症状 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 可能性为90%。
(2)尿培养:治疗前的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最可靠的指标。
1)尿标本收集
排尿标本: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排尿的方式取得合格的尿标本。
导尿标本:如果患者无法自行排尿,应行导尿留取标本。
耻骨上穿刺抽吸尿标本:仅限于不能按要求排尿(如脊髓损伤)的患者,在 新生儿和截瘫患者也可以使用。
2)关于尿培养细菌菌落计数数量的说明:美国感染疾病学会(IDSA)和欧洲临床微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 tract infection,UTI),是肾脏、输尿 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指泌尿道、膀胱、尿道和肾脏等器官的感染。
该病常见于妇女和老年人,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1. 症状分析: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详细的症状描述。
同时还要了解是否有发热、血尿等情况出现。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可以寻找到一些相关的体征,如下腹部压痛或叩击痛,肾区压痛等。
3.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分析、细菌培养和血液生化检验。
其中,尿液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或脓液;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的细菌种类,指导后续治疗;血液生化检验可以评估肾功能是否受损。
4. 影像学检查:对于复杂感染或存在潜在并发症的患者,如结石、肾积水等情况,可以进行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1. 抗生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线治疗是使用适当的抗生素。
常见的药物有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氨苄西林等。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治疗时长。
同时,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过度依赖。
2. 综合辅助措施: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需要结合一些辅助措施来加速康复。
饮食调节是其中之一。
多喝水可增加排尿次数,帮助将细菌排出体外;同时应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以免刺激患者症状加重。
保持个人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进行清洗和更换内裤,并避免从肛门处将细菌带入尿道。
3. 并发症治疗:有些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肾盂肾炎、输尿管阻塞等。
对于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或其他特殊措施。
4. 预防复发:针对频繁复发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来预防再次感染。
可能的预防方法包括服用长期低剂量抗生素、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等。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简称UTI,是指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感染。
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UTI通常由细菌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女性由于尿道较短,与肛门较近,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患者通常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有的患者还会伴有腰痛、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重点检查尿道口和膀胱区域,观察是否有红肿、压痛等炎症表现。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培养、血常规检查、肾脏超声检查等。
尿液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还可以发现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
尿液培养可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和敏感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是否有炎症反应。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等,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是关键。
医生会根据尿液培养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通常需要治疗714天。
对症治疗主要包括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以通过口服止痛药、热敷等方法缓解。
除了药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要多喝水,保持尿液的排出通畅。
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尿道。
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观察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总的来说,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详细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然而,泌尿系统感染也容易反复发作,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我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首次出现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
那天晚上,我突然感到尿频、尿急,尿痛得让我难以忍受。
我赶紧去了医院,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初步怀疑我患上了泌尿系统感染。
为了确诊,医生让我做了尿液常规检查和尿液培养。
泌尿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清洁中段尿离心,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 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述两条即可确诊
2006.04.01
诊断及鉴别诊断
如无②则应复查尿培养菌落计数,如仍≥105/ml,且 两次的细菌相同,可以确诊
或③做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即可确诊
④无条件做尿培养时,可于治疗前取清洁中段尿离 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1个细菌/油镜视野, 结合临床可确诊
2006.04.01
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对重症APN(高热、外周血白细胞上升、恶心、 呕吐、脱水等)应住院治疗并肠外给药 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和B-内
酰胺类。由于庆大霉素的耳、肾毒性较大,多
选用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来用于治疗
2006.04.01
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无论患者的肾功能如何,首剂都要用足负
2006.04.01
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非复杂性APN指发生于泌尿系统的结构 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镰状红细胞性贫血和免 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患者的急性肾盂肾炎
2006.04.01
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绝大多数非复杂性APN由大肠杆菌引起, 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奇异变形
杆菌,而肠球菌则较少报道
2006.04.01
治 疗
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 此感染仅限于膀胱,不伴尿路 功能和(或)解剖异常,所以用抗生素治疗时局部易达
到有效药物浓度,病变易于治愈。对此病的治疗目标是:
清除下尿路浅表粘膜的感染 清除来自阴道或消化道的尿路病原体
2006.04.01
治
单剂疗法:
疗
一次顿服较大剂量的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6片, 或羟氨苄青霉素3g,或氧氟沙星0。6g,其优点是
尿路感染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临床意义—含菌量≥105/ml为阳性;104~ 105/ml为可疑阳性:<104/ml可能是污染。
假阳性与假阴性:① 假阳性:中段尿被污染,尿标本在
室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② 假阴性:患者近7天使用过抗生 素; 尿液在膀胱里停留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 繁殖;消毒液误入尿标本
⒋ 妊娠期尿路感染
选用毒性小的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三 代 不用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急性膀胱炎:3-7天疗程 急性肾盂肾炎:14天疗程
再发性膀胱炎与特殊菌感染、 存在易感因素和混合感染有关。
2.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
表现除尿路刺激征外,伴有腰痛、肋脊 触压痛或叩痛以及全身感染性症状。ຫໍສະໝຸດ 急性肾盂肾炎的不典型表现:
血尿为主 急性腹痛和其它消化道症状 全身感染症状为主
3.无症状细菌尿
常在健康人群进行筛选或因其他肾脏 病作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患者有真性 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
尿涂片镜检细菌(定性): 清洁中段尿涂片作革兰染色,
油镜找细菌,如平均每个视野≥1个 细菌即为有意义。
(3)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细菌消耗尿中的硝酸盐产生亚硝酸盐。 诊断敏感性70%以上,特异性90%以上。
(4)其他检查:血常规及血培养
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 胞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2、影像学检查:B超、IVP等
喹诺酮类 氨基糖甙类 头孢菌素类 复方新诺明 半合成青霉素类
⒈ 急性膀胱炎
三天疗法:如氧氟沙星 0.2 bid;头孢克洛 0.25 tid
⒉ 急性肾盂肾炎 疗程10-14天
⑴ 轻型急性肾盂肾炎:经三天疗法失败的尿路感染、 轻度发热和/或肾区叩痛,口服一种敏感抗菌药14天.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泌尿系统的肾、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等器官。
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检测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很重要的。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方法1.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泌尿系统感染检测方法之一,主要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细菌等指标。
患者采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即可。
如果检测发现白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可能患有泌尿系统感染。
2.尿液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是确认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将采集到的尿液样本在营养琼脂平板或其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菌的形态、数量、生长速度等特征,最终确定病原菌种类及感染情况。
3.荧光定量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是目前最为敏感和快速的泌尿系统感染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在尿液中快速检测到微生物的核酸,并测量其含量,从而推断出病原菌的种类及数量。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之一,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其从肛门进入尿道引起的。
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以膀胱炎和尿道炎居多。
在尿液细菌培养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约占泌尿系统感染的70%。
2.经革兰染色阳性的菌经革兰染色阳性的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
这些菌经常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
3.泌尿系统中其他细菌除了大肠杆菌和经革兰染色阳性的菌之外,泌尿系统感染还可能由其他细菌引起,如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等,但这些情况比较少见。
三、结果分析通过对泌尿系统感染进行检测,最终可以得到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和数量的确切信息。
如果检测发现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方案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而制定。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侵袭泌尿系统引起的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影响到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这种感染通常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发热、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并发症。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病原菌的临床检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及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的相关知识。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
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雷菌等。
而真菌感染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等。
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大肠杆菌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尤其在女性泌尿系统感染中占绝大多数。
二、临床检验方法1. 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酮体、潜血、亚硝酸盐、白细胞等指标,可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统感染。
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的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
2. 尿细菌培养尿细菌培养是确诊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将患者的尿液样本接种于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利用培养方法将细菌培养出来,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该检验能够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淀物中的细胞、细菌、寄生虫、结晶等微小结构,从而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具体情况。
该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尿液中的细菌、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情况,有助于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种类和程度。
三、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1. 细菌种类与敏感性分析通过尿细菌培养检验,可以确定感染的具体细菌种类。
根据不同的细菌种类,可选择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通过药敏试验还可以了解感染的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急性膀胱炎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 激症状,可有终末血尿或全程血尿。
急性肾盂肾炎
除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可出现寒战、高 热、腰痛等全身症状,可有脓尿和菌尿 。
无症状细菌尿
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尿细菌培养呈 阳性。
及时排空膀胱,防止细菌 繁殖。
注意性生活卫生
性生活前后清洗外阴,避 免不洁性行为。
疫苗接种和早期筛查重要性
01
疫苗接种
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如流感 嗜血杆菌等,可考虑疫苗接种
以预防尿路感染。
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无症状性细菌尿,防止病
情恶化。
02
早期筛查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健康讲座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熟悉尿路感染的诊断依据,包括尿常规检查 、尿培养等。
尿路感染临床表现
掌握尿路感染典型症状,如尿频、尿急、尿 痛等,以及可能出现的全身症状。
尿路感染治疗方案
了解针对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如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等。
新型诊疗技术介绍
尿液生物标志物检测
细菌快速鉴定技术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辅助 诊断尿路感染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心理干预和康复支持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方案,如散步、 瑜伽等,增强身体素质,促进 康复。
睡眠管理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 睡眠质量。
社会支持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与结果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内的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道、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其感染可以引起尿频、尿急、尿痛、脓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肾盂肾炎、尿道感染、膀胱炎等并发症。
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检验技术及结果分析进行介绍。
一、标本采集及处理泌尿系统感染的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的第一步,标本主要包括尿液、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等。
尿液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标本,采集时应遵循无菌采集操作规范,避免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男性患者,尿液标本采集前需进行尿道口的消毒处理;对于女性患者,应避免月经期间采集尿液标本。
二、常规检验1. 尿液常规检验尿液常规检验是泌尿系统感染检测的常规项目之一,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亚硝酸盐、酮体、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的检测。
其中白细胞计数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2. 尿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尿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是确定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关键检测项目。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入实验室进行培养,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案。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目前泌尿系统感染检测的新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该技术可快速检测出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于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果分析1. 病原菌定位及比例分析通过尿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比例。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可以对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定位及传播规律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药敏结果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是选择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感染病原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引言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的不同部位。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诊断尿路感染的诊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症状评估: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询问,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2. 尿液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细菌、白细胞和红细胞。
3. 尿培养:将尿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确认是否存在致病菌及其敏感性。
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确定致病菌及其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按时服药,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2. 饮水排尿:多饮水有助于冲洗尿路,帮助排出细菌,缓解症状。
患者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并经常排尿。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尿路的刺激。
4. 维持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和会阴区域的清洁,使用温和洗液,避免过度清洗。
5. 其他治疗:对于部分复杂的尿路感染,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膀胱冲洗等。
预防为了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每天清洗外阴区域。
2. 喝足够的水,经常排尿,避免憋尿。
3. 避免使用过度刺激性的洗液、避免泡澡。
4. 注意尿布更换频率,保持婴儿的尿布清洁干燥。
5. 注意正常排便,避免便秘。
以上是尿路感染诊断治疗的指南,希望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遵循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
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膀胱炎 1.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困难、下腹部疼痛。
2.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出现腰痛、发热,但 体温不超过38℃。(与急性肾盂肾炎鉴别)
尿路感染的治疗
痛。
未控制
3.血常规:白细胞常升高,N升高。尿常规:白(脓)
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可见到白细胞管型,尿蛋白阴性或微量。
患者(n = 3416)
慢性肾层盂1 –肾未炎使用激1.素反复尿路感染病史超过半年, 完全控制 层2 – 使用低剂2.量出激现素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40排%)尿不适、
尿路感染
主要内容
1 尿路感染的概念 2 尿路感染的诊断 3 尿路感染的治疗 4 小结
尿路感染的概念
尿路感染的概念
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多见于育未龄控女制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和尿路畸形者。
据感患染者部(位n =分34为16:)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层1 – 未使用激素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完全控制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抗感染治未疗控:制肾盂肾炎:喹诺酮类,疗程10-14天; 急性膀胱炎:磺胺、喹诺酮类;
患者(n = 341再6)根据尿培养调整抗生素。
层1 – 未使用激素 层2 – 使用低剂量激素 层3 – 使用中等剂量激素
完全控制 (~40%)
小结
考试技巧
层2 – 使用低剂量激素
细菌感层3染– 最使用为中常等见剂。量激素
(~40%)
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路感染的诊断
急性肾盂肾炎 1.突然发生一侧或两侧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
尿路感染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尿路感染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是由病原体侵犯尿路任何部位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以细菌性尿路感染最常见。
根据炎症部位及起病急缓不同分为上尿路(如肾盂炎、肾盂肾炎)或下尿路(如膀胱炎、尿道炎)、急性或慢性感染。
临床常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约80%),其次为副大肠埃希菌、变性杆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途径分为上行感染和血行感染,前者多见。
【诊断提示】1.尿检清晨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尿菌含量≥1万/ml或白细胞数每高倍镜视野≥10个,并伴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2.上、下尿路感染的区别(1)上尿路感染:临床上有发热、腰痛、肾区压痛及叩击痛,伴有尿中白细胞管型,或者经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但又在短期内复发者;或者静脉肾盂造影示肾盏、肾盂变形及肾功能不全表现者。
(2)下尿路感染:符合尿路感染诊断标准,下腹部或者膀胱区压痛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者。
3.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1)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起病,有寒战、高热,体温常达38.5℃以上,腰痛,明显肾区压痛及叩击者,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
尿检符合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2)慢性肾盂肾炎:符合上尿路感染诊断条件,病史在1年以上,伴有肾功能不全或者肾小管功能减退(如尿浓缩功能障碍等)。
4.辅助检查(1)尿常规尿色可浑浊,常有白细胞尿,镜下血尿,尿蛋白可阴性或微量。
(2)1h尿白细胞排泄率:正常人尿白细胞排泄率<20万/h,>30万/h为阳性,20万~30万/h为可疑。
(3)尿沉渣镜检细菌:中段尿没有染色的沉渣用高倍镜找细菌,如平均每视野≥20个细菌即为有意义的细菌尿。
(4)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液白细胞显著增高;急性膀胱炎患者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
(5)尿NAG,尿β2-MG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增高,急性膀胱炎患者正常。
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
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
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呈浑浊、发热等。
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是确保患者早期得到适当治疗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
一、尿路感染的诊断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尿液颜色、尿液呈浑浊、有无发热等症状。
同时要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如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等。
2.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尿液呈浑浊,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和脓细胞。
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发现下腹部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4.实验室检查:常规尿液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
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混浊、白细胞增多、细菌阳性等。
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则是确诊尿路感染的“金标准”。
二、尿路感染的护理尿路感染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当的饮食、个人卫生、药物治疗及预防复发等。
1.饮食护理:饮食要尽量清淡,患者要多喝水,尤其是酸性饮料(如蔓越莓汁)有助于改善尿液酸碱度,抑制细菌生长。
同时要限制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2.个人卫生护理:患者要保持外阴和会阴区的清洁,每天至少洗两次澡。
尿布要经常更换,女性要注意用卫生巾代替护垫,以免细菌滋生。
尿道冲洗器和外阴喷洗器的使用要避免。
3.药物治疗:尿液培养结果确定感染的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后,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至少7-14天。
必要时可配合控制炎症和镇痛的药物。
应提示患者在用药期间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预防复发:尿路感染的复发较为常见,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女性要从前向后擦洗,避免细菌从肛门进入尿道。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尿液稀释和排尿频率增加,有利于细菌的排除。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UTI。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后者主要指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UTI。
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1 病因和发病机制1.1 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为UTI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UTI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UTI,或首次发生的UTI。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UTI、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UTI,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
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UTI。
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UTI。
1.2 发病机制1.2.1 感染途径1.2.1.1 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正常隋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
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1.2.1.2 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
尿路感染病因诊断治疗
二、病因(Etiologe)
特殊情况下致病菌的变化: 院内感染、复杂性、复发性尿感
-肠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泌尿系结石 -变形杆菌 尿路器械检查 -铜绿假单胞菌 血源性感染 -金葡菌 免疫力低下 -结核分支杆菌、真菌等
三、发病机■ 制感染(途径pathogenesis)
■ 机体防御功能 ■ 易感因素 ■ 细菌的致病力
■ 根据有无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 感。复杂性尿路感染: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 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 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二、病因(Etiologe)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氏杆菌(>70%) -克雷伯杆菌 -变形杆菌 -粪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葡萄球菌 -厌氧菌等
假阳性
• 中段尿的收集不合标准,尿标本被白带污染 • 尿标本在室温放置超过1小时才接种和检查 • 接种和检查的技术有错误
尿液检查
■ 硝酸盐还原实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可使尿内硝酸盐还原为 亚硝酸盐,此法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为70%以上,特异性为90%以 上。容易出现假阴性。
■ 其酶他辅助检查:NAG酶、尿渗透压、尿酸化功能
• 确诊:凡是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
• 疑诊:若女性尿频、尿急、尿痛严重,尿白细胞 增多,可疑为尿感; 如细菌定量培养≥ 102/ml ,为常见致病菌,则可拟诊为尿感
• 男性或保留导尿者:如细菌定量培养≥ 103/ml ,拟诊 需要进一步定位诊断
• 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
上尿路感染
•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管型,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用药原则: —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四、尿路感染的治疗
21
㈡治疗目的
1.预防和治疗败血症 2.改善全身和局部症状 3.根除潜隐的感染 4.控制肠道及生殖道的感染 5.预防远期并发症 6.减少医疗费用 7.防止副作用
22
㈠抗生素治疗原则
1.根据经验选用合适抗生素 2.肾毒性小,副作用少的药物 3.肾内和尿液内浓度高的药物 4.根据病情合理用药确定疗程 5.病情严重者联合用药
17
肾结核
• 确诊:有下列3项之任何1项可确诊 1. 临床表现+尿结核菌培养阳性 2. X光的典型的肾结核阳性表现 3. 膀胱镜检查有典型的TB性膀胱炎表现
18
鉴别诊断
• • • • 一.全身感染性疾病 二.慢性肾盂肾炎 三.肾结核 四.尿道综合征
19
尿道综合征
一.感染性尿道综合征: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衣原体支原体所致, 二甲胺四环素,阿奇霉素,氧 氟沙星有效 二.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焦虑性精神状态有关
14
诊断的一般程序
• UTI 上UTI 下UTI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影像学检查:发现皮质瘢痕及肾盂肾盏变形或不对 称肾脏缩小
15
鉴别诊断
• • • • 一.全身感染性疾病 二.慢性肾盂肾炎 三.肾结核 四.尿道综合征
16
肾结核
下列情况应怀疑肾结核的存在 1. 慢性膀胱刺激症,经抗生素治疗无效, 尤其呈进行性加重者 2. 脓尿、酸性尿,普通细菌学检查阴性 3. 有肾外结核,尿检查有红细胞尿者 4. 附睾、精索或前列腺结核 5. 尿路感染经有效的抗菌治疗,细菌转 阴,脓尿持续存在者
或对症处理
和支原体
10-14天
27
2.再发性尿感的处理
⑴ UTI再发的基本情况 ●美国每年约有500万人次看医生
●约20%的UTI病人有复发倾向
●预防措施可减少90%左右的再发
●预防措施确实无效则需使用抗生素
●多发生于1周内,几乎发生在1月内
28
⑵ UTI再发的原因
①肾组织深部的感染难于控制 ②尿路本身的异常,如囊肿等 ③应该进行6周疗程的治疗
23
㈢各种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
1.急性膀胱炎(年轻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
)
注意的问题:中段尿细菌102/ml ⑴根除下泌尿道粘膜表面的细菌 ⑵根除生殖道和肠道的细菌 选择短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如: 复方新诺明、喹喏酮类等。 治疗时间 单剂量疗法和3天疗法 最佳选择是3日疗法
24
单剂疗法和3日疗法的比较
单剂疗法的优点: 1.使用方便,顺从性好
2.疗效确切(尿道粘膜感染)
3.医疗费用低廉 4.较少发生副作用和耐药菌株
25
单剂疗法的缺点:
1.生殖道及下消化道作用有限 2.复发率高
3.不适用于男性及有复杂因素者
26
无复杂因素女性尿感的处理程序
尿频、尿急和排尿不适
短程疗法
追踪4-7天
症状消失 停止治疗 症状未消失 尿液分析,细菌培养 两者阴性 继续观察 脓尿,无菌 治疗衣原体 菌尿有或无脓尿 继续长疗程治疗
④性伴侣的治疗问pH≤5.5),如乌洛托品、抗坏血酸 安慰剂组 3.4病人年 治 疗 组 1.7病人年 SMZ CO 治疗组 0.15/病人年
⑷预防用药
●药物选择:可选用呋喃旦叮 (50-100mg) 或SMZCO(TMP 40mg, SMZ200mg) ●用法:每晚1次,每周3次 ●时间:6月,停药后再发用1-2年或更长时间 30 副作用:较少,但也必须引起重视,
细菌学检查的假阳,假阴性问题
假阳性: 标本在室温>1hr 标本被污染 接种和检查技术有错误 假阴性: 7天内用过抗生菌 尿液膀内停留<6小时 消毒液混入尿液
11
其他检查
• • • • 外周血 ESR 肾小管功能 IVP再发UTI 疑复杂UTI 肾盂肾炎 少见细菌 妊娠期曾有UTI 感染持续存在
7
UTI的并发症
• 败血症 • 急性肾乳头坏死 糖尿病,妊娠,尿路梗阻合并UTI • 肾周围脓肿
8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WBC管型-肾盂肾炎 尿WBC WBC尿: >5个/HP, 810/L,WBC脂酶阳性 白带污染,非感染炎症,结核,真菌,衣原体支原体
感染
9
尿细菌学检查-UTI的确立!
• 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金指标 • 定性培养-中段尿,导尿-不能诊断 • 定量培养-105/ml 有意义 104-105/ml 可疑 104/ml 污染 >103/ml 阳性球菌有意义 • 非离心清洁尿镜检 1个细菌/HP 105/ml(95%) • 亚硝酸盐试验(NIT) 硝酸 阴性杆菌 亚硝酸 10 Griess Test 敏感性70.4% ,特异性99.5%
尿路感染
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1
一、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
普通人群 女性人群 育龄妇女 妊 娠 妇 女 婴幼儿细菌尿 女学生细菌尿 男学生细菌尿 老 年 细 菌 尿 0.91% 2.05% 5.0% 7% 1.0% 1-2% 0.03% 10.0%
2
二、尿路感染病原学和感染途径
12
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真性细菌尿是指:
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②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1。 如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二次 中段尿培养,结果细菌数均≥105/
m1 ,且为同一菌种(株)。 ③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1;
13
UIT的定位诊断
• • • • • • 一. 症状和体征 二. 致病菌种 三.肾小管功能及WBC管型 四. 3天抗菌疗法复查 五. 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 六. ACB
㈠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主要致病菌 肠道G-杆菌,大肠杆菌>70%
其次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肠杆菌、绿脓杆 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3
㈡ 感 染 途 径 1.上行感染 2.血行感染
3.淋巴道途径
4
㈢机体的防御机能
1.尿液冲洗作用 2.膀胱粘膜分泌有机酸及IgA
3.尿pH和渗透压的改变
4.膀胱粘膜分泌相应的抗体 5.男性前列腺液的抗菌作用
6.尿道括约肌的屏障作用
5
㈣尿路感染的复杂因素
1.尿路梗阻 6.全身性疾病
2.尿路畸形或结构异常 7.免疫抑制剂使用 3.尿路器械检查 8.肾移植术后
4.导尿或留置尿管
5.妊娠
9.肾功能衰竭
10.神经性膀胱
6
临床表现
膀胱炎 肾盂肾炎 无症状细菌尿 单纯性(非复杂性)尿感---复杂性尿感 尿感再发 重新感染-不同菌株,>1个月,膀胱炎, 复发同一菌株,<1个月,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