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能:是指有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与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
2.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3.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4.专项体能训练:是指采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和战术并在比赛中顺利有效地运用,从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5.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6.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运动训练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体能训练原则:是依据体能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体能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8.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9.身体机能: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10.力量素质:人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
11.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最大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12.速度力量: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阻力时,使器械或人体产生可能的位移,它是肌肉加速度能力是表现。
13.力量耐力:运动员在一定阻力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
14.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15.耐力素质:是指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16.专项耐力:是指在专项负荷的条件下,为了专项成绩而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用以抵抗疲劳的能力。
17.速度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甚至不能再提高的现象。
18.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不同构造的关节所许可的屈伸动作及其动作的活动范围。
19.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至疲劳连续积累而造成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20.运动素质: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
21.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二、填空题
1.身体形态的外部特征指标主要包括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等。
2.肌肉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超等长收缩等。3.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三类。
4.无氧耐力可分为磷酸肌酸供能耐力和乳酸能供能耐力。
5.发展柔韧素质的手段可分为主动性练习和被动性练习两大类,而且每类均包括动力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两种。
6.运动性疲劳症状可归结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三种类型.
7.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分别是体能能力、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
8.运动员竞技生涯包含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
9.判别疲劳程度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和心理测试四种。10.疲劳恢复手段主要包括训练学恢复手段、物理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和心理学恢复手段等多种类型。
11.力量素质通常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类。
12.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等诸多因素。
13.训练负荷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方面构成,分别反映负荷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14.肌肉纤维类型分为红肌纤维(慢肌纤维)、白肌纤维(快肌纤维)和中间纤维三种。
15.肌肉的两个重要感受器是肌梭和腱梭。
16.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主要存在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学说、自由基学说等多种假说。
17.体能训练原则主要包括自觉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适宜负荷训练原则、一般与专项训练原则、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恢复原则等。
18.人体活动时的三大能量供应系统包括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19.运动负荷的变化方式主要包括渐进式(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几种。
20.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原则。
21.训练负荷的属性主要包括结构属性、机能属性和个体属性三种类型。
23.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主要有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或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
三、简答题
1.简述体能训练的意义.
答:体能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简述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联系.
答:(1)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一般体能训练为专项运动素质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2)专项体能训练则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特殊需要,并直接为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服务。(3)随着专项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体能训练所提供的基础及专项体能训练的要求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专项提高后的要求。(4)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训练实践中往往难
以截然分开。
3.简述体能与运动素质的关系.
答:(1)运动素质是机能能力在基本运动能力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如力量、速度能力等,既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水平的常用指标。(2)运动素质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能是运动素质的内在决定因素。(3)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它与体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简述身体形态训练的要求.
答:(1)要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2)要根据项目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3)要根据生长发育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4)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5.简述影响力量能力的因素.
答:(1)中枢神经系统发放冲动的强度和频率;(2)肌肉的组织形态结构:肌纤维类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内肌纤维的数量、肌纤维的支撑附着面、肌肉纤维的长度等;(3)肌肉的反应特性:肌肉的内协调能力、供能状况等;(4)其他因素:肌肉完成动作时的工作条件、解剖学结构等。
6.简述最大力量的发展途径.
答:(1)依靠改善肌肉内协调和肌间协调增加力量;(2)依靠肌肉体积的增大而使力量增长。
7.简述影响速度能力的因素.
答:(1)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2)能源物质的储备及相应酶的活性;(3)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4)肌肉的组成成分。
8.简述决定简单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2)集中注意力的能力;(3)肌肉组织的准备状态;(4)学习和掌握技术的能力;(5)对特定反应和一般反应的区别能力;(6)遗传因素的影响。
9.简述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
答:(1)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2)有机体活动时能量交换和获得的机能能力;(3)有机体机能的稳定性;(4)有机体的机能节省化,协调的完善,力量合理的分配等。
10.简述体能训练医务监督的内容.
答:(1)区别生理与病理之间的界限;(2)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医学评定;(3)运动性疾病的防治;(4)伤病后训练的恢复;(5)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11.简述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
答:(1)连续大运动量训练,缺乏必要的间歇;(2)运动量增加过快;(3)伤病后训练开始过早或训练量过大;(4)缺乏全面训练基础;(5)生活制度的破坏。12.简述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抓住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将身体的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多种能力综合地表现出来。而神经系统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是发育最早、最快的系统,因此,灵敏素质训练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效果最佳。(2)合理安排灵敏素质训练的时机。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在运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训练。
13.简述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内涵.
答:区别对待训练原则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