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5.训练多周期化和以赛带练
竞技体育项目传统的年度训练,基本上为双周期基本模式,主 要依据是以每年上下半年的两次大赛而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竞 赛体制的变革,许多运动员必须在全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 由此训练周期概念被更新,产生了全年训练的多周期理论。其主要 表现为:准备期训练时间缩短,时间也有所提前,一般训练的比例 减小,专项训练的比例增加;比赛期时间则大大延长;以赛带练, 赛练结合等,这样就使得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很强的 专项能力,并可以在较短时间的系列比赛中连续创造高水平的运动 成绩。 如有许多田径强国从一月份开始室内比赛,四月份转到室外, 一直到十月份才临近结束。因此,比赛增多是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 大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能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冬 夏两季的气候对训练的影响,这些都为体能训练的多周期化提供了
一.体能与体能训练在国内外的 研究概况与发展现状
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6大内容 (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验、生理学 测验、体格和身体组织测验、运动能力测验)。 1983 年熊斗 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 (Physical capacity)也可以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 其 含 义 为 : The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motor possibilities development, attained in the systematical reputation process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The notion is used in a double sense which the definition tried to satisfy; both as effect and as cause, as process which is determining its level. 可解释为:本来的和已经达到的赖以完成各种不同结构与份 量的负荷的运动能力的总称。

体育理论部分练习题

体育理论部分练习题

体育理论部分练习题基础理论部分练习题1、体育活动不仅能增进健康,而且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Y2、体育运动中得有氧活动更有助于人们产生良好得心理效应。

Y3、人体得应激类型可以分为主动应激与被动应激两种。

N积极消极4、在生活与工作中最适宜得应激就是轻度应激。

N轻到中5、焦虑得产生就是因为对当前情景得担忧。

N6、高应激得个体更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Y7、有规律得锻炼将导致身体适应与积极得自我表象,并有助提高人对应激得抵抗力。

Y8、对相同得应激情景,人们得反应也就是相同得。

N9、提高社会健康可以通过培养与提高善与人处得能力。

Y10、人体最重要得散热气管就是呼吸系统。

N11、皮肤就是人体最重要得散热气管。

Y12、冬季人体锻炼时,身体周围得空气流速与身体热量散发成正比。

Y13、在热环境下锻炼,空气中得高湿度较温度更易对人体产生危害。

Y14、人在冷环境中进行锻炼,主要用鼻子呼吸,不要张大嘴巴呼吸。

Y15、在冷环境中进行锻炼,机体得反应可归纳为产热与散热。

N16、根据实验显示:人体得头部散热与气温成反比。

Y17、当海拔高度超过1500米,人体就会出现明显得高原反应:如头晕、胸闷、心慌等。

N18、在高原进行体育锻炼,饮食应以糖与脂肪类食物为主,注意少吃多餐。

N19、当海拔高度达到5000英尺时,最大吸氧量才会发生比较大得变化。

Y20、高海拔地区得空气比较干燥,而且锻炼时呼吸得急促导致水分容易丢失,因此应注意及时补水。

Y21、为了减少与避免空气污染,人们在马路边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尽量远离公路。

Y22、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体育锻炼,不应该减小运动强度。

N23、研究显示,冠心病与脑供血不足,男性较女性得发病率高,原因就是女性体内得雌激素会提高高密度胆固醇。

Y24、减少血中高胆固醇得最简单方法就是改善膳食结构。

Y25、近年来得研究显示,抗阻运动可以产生较好得降压作用,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N26、预防癌症应该从改善生活观念与行为着手,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

体育理论知识

体育理论知识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解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5、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6、《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8、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9、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0、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11、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12、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13、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4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

15、列:左右并列成一排。

16、步长: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

17、步频: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换的次数。

18、径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19、田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20、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体能:是指有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与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

2.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3.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4.专项体能训练:是指采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和战术并在比赛中顺利有效地运用,从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

5.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6.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运动训练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体能训练原则:是依据体能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体能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8.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9.身体机能: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10.力量素质:人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

11.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最大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2.速度力量: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阻力时,使器械或人体产生可能的位移,它是肌肉加速度能力是表现。

13.力量耐力:运动员在一定阻力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

14.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15.耐力素质:是指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16.专项耐力:是指在专项负荷的条件下,为了专项成绩而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用以抵抗疲劳的能力。

17.速度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甚至不能再提高的现象。

2013级《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2013级《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1.简述体能与技能的关系。

2.简述训练、疲劳与恢复的关系。

3.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差异。

重复训练法释义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的休息。

作用机制是强化条件反射和痕迹积累效应。

构成要素:单次(组)负荷量、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充分间歇方式:静止、肌肉按摩、散步间歇训练法释义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构成要素:练习内容、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等使用效用:增强心肺功能,使机体各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发展和提高各类型供能能力,巩固技术动作,提高机体抗乳酸能力和持续运动能力。

4.简述体能训练的意义。

1、体能是技术、战术和运动成绩的基础;2、良好的体能是大负荷训练的保障3、体能是运动员训练比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4、良好的体能有助于运动员预防疾病,防止损伤,延长运动寿命的保障。

5.简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非衡补偿理论的内涵。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优势能力对薄弱能力补偿机制是训练过程尤其是比赛中需要贯彻的重要意识。

6.简述四种训练小周期的基本任务。

7.简述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8.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运动训练方法释义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运动训练方法在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的过程中被应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

构成要素,负荷量负荷强度间歇时间9.简述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关系。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
三、耐力 Nhomakorabea展的敏感期
耐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男子10-20岁,女子9-18岁。其与最大吸 氧量、心脏循环率、肺的扩张能力、大脑血液循环及血液成分等因素有关。 1、有氧耐力 女孩9-12岁,增长最快。14-16岁耐力水平下降。男孩10-13岁耐力大 幅度提高,出现第一个增长高峰;16-17岁有更大幅度提高,出现第二个 增长高峰,特别是16岁时,60%强度的有氧耐力指标增长幅度超过40%。 2、无氧耐力 男孩在10-20岁期间,无氧耐力水平逐年增加,并在10、13、17岁出 现3次增长高峰。女孩在9-13岁逐年递增,14-17岁有所下降,在15-18岁 期间应加强无氧耐力训练。 总之,耐力素质的发展应先有氧耐力训练(9-12岁),打下一般耐力 的基础,再进行无氧耐力训练(15-16岁),并决定无氧耐力训练比例。
二体能训练的内容1一般体能训练2专项体能训练wwwn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1提高各器官系统机能增进身体健康2全面发展运动素质3改善身体形态4掌握非专项的运动技术机能和知识5为提高运动技术创造一定条件1提高与专项有关的器官系统功能2最大限度的发展专项运动素质3塑造专项所需体型4精确掌握与专项技术战术有关的知识和技能5促进专项运动促进和技术水平提对全面发展运动素质身体机能有益的各种身体锻炼手段如球类体操举重游戏等直接发展专项运动素质的运动以及在动作特点上与专项动作相似的练习或有紧密练习的专门性练习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专项成绩的提高打好基础直接提高专项运动素质促进运动员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wwwn训练的价值体能训练的价值一促进身体健康二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三保证有机体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四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五创造优异成绩延长运动寿命wwwn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竞技能力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机能心理能力智力wwwn训练的原则体能训练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二全面性原则三结合专项原则四从实际出发原则wwwn段划分运动训练的主要阶段划分创造优异成绩阶段专项化训练阶段全面发展阶段wwwn训练的要求体能训练的要求一结合专项制定体能训练计划五个步骤

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1. 体育锻炼的定义及意义
体育锻炼是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健康的过程。

体育锻炼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请结合相关理论阐述体育锻炼的定义及其意义。

2. 运动生理学知识
a. 心率和最大心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b.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c.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及对身体的影响
请分别阐述上述三个知识点并说明其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

3. 运动训练原理
a. 超负荷原理和适应性原理
b. 持续性原则和间断性原则
c. 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原则
请解释并比较上述运动训练原理在训练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4. 运动心理学知识
a.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b. 紧张和放松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c. 自我效能感和动机的关系
请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上述三个知识点对运动表现和成绩的影响。

5. 体育与社会文化
a. 体育与国家文化
b. 体育与社会和谐
c. 体育与经济发展
请阐述上述三个方面体育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其实践意义。

6. 体育管理知识
a. 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
b. 运动员健康管理
c. 运动装备和场馆设施管理
请分别阐述上述三个管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体能训练时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2、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指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各器官系统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

改善身体形态,为专项成绩提高打好基础的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专项有紧密练习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在比赛中顺利有效的运用,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

4、根据运动训练理论和体能训练的实际要求,提出几个原则,包括:自觉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一般与专项训练原则,“三从一大”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及回复原则。

5、自觉性原则:基本要求:1:对运动员加强训练目的性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

2: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4:满足运动员合理需要,正确的运用动力。

6、区别对待原则:整个训练过程必须依据该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安排,使之得到最大的发展。

理论依据:1:运动专项需要的多样性。

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3:运动训练和比赛条件的多变性。

基本要求:1:掌握运动员个体特征。

2:正确认识运动员专项的基本特征。

3:充分考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

4:处理好运动队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教练员要及时准确的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7、一般和专项训练原则:一般训练的目的是为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品质各方面的基础;专项训练的目的则是直接为创造优异的专项成绩服务。

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理论依据:1:有机体式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能教练理论考试试题题库

体能教练理论考试试题题库

体能教练理论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体能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A. 力量训练B. 耐力训练C. 柔韧性训练D. 营养补充2. 运动后的拉伸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什么?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肌肉柔韧性D. 肌肉协调性3. 心率在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A. 指示运动强度B. 反映运动频率C. 决定运动速度D. 控制运动时间4. 以下哪个不是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A. 过度训练B. 错误的运动技巧C. 良好的运动装备D. 缺乏适当的热身活动5. 运动后恢复期的目的是?A. 增加肌肉力量B. 减少肌肉疲劳C. 提高运动技巧D. 增加运动耐力6. 以下哪个不是体能训练中常用的心率区间?A. 热身区B. 有氧区C. 无氧区D. 休息区7. 运动计划中,周期化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训练的难度B. 避免训练过度C. 提高训练的趣味性D. 减少训练的多样性8. 以下哪种运动方式不属于有氧运动?A. 慢跑B. 游泳C. 举重D. 骑自行车9. 运动中补充电解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能量B. 维持水分平衡C. 促进肌肉生长D. 提高运动技巧10. 运动中的心率监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什么?A. 运动的强度B. 运动的频率C. 运动的速度D. 运动的时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运动都需要进行热身活动。

()2. 运动后立即进行冷身活动可以减少肌肉酸痛。

()3. 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不能同时进行。

()4. 心率监控是评估运动强度的唯一方法。

()5. 运动损伤后应立即进行冰敷以减少肿胀。

()6. 运动后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肌肉恢复。

()7. 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人的体能水平和目标进行定制。

()8. 运动中的补水只适用于长距离运动。

()9. 运动后的拉伸可以预防肌肉僵硬。

()10. 运动装备的选择与运动类型无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体能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体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要求: 上体保持。髋 关节左右移动。
8、悬垂收腹举腿
目的:发展腹部肌群力量和爆发力。 方法:自然悬垂开始,用腹部肌群、髂腰肌和股四头肌力量快速 收腹举腿。 要求:开始练习时,两腿不用举太高,尽力就行。
9、团身前空翻 和团身后空翻
目的:发展腰腹快速 用力力量。
要求: 原地完成。
1、双球支撑扩胸
目的:发展胸部、肩部肌肉 群力量,以及身体支撑和稳 定能力。
(三)体能训练的内容
(1)力量素质; (2)速度素质; (3)耐力素质; (4)柔韧素质; (5)灵敏素质。
二、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
(一)力量素质训练
1、主要手段
(1)负重抗阻力练习; (2)对抗练习; (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 (4)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的练习; (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 (6)克服自身重力的练习; (7)电刺激。
主要内容
一、体能训练概述 二、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 三、体能训练的关键要素 四、身体主要部位的体能训练方法
一、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的概念
体能即身体能力,是指人体形态结构和各 器官系统的机能积极适应运动训练、比赛以及 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二)体能的分类
根据体能的概念、体能针对的对象及实际需 要,可将体能分为两大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对于体操而言,可 分为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
(三)上肢力量
1、引体向上; 2、双杠臂屈伸; 3、负重臂屈伸;
(四)腿部、腰部、肩关节柔 韧训练
1、垫上压叉(纵叉和横叉) 2、把杆上压腿(前、侧、后) 3、踢腿(前、侧、后) 4、搬腿(前、侧、后) 5、控腿(前、侧、后) 6、外摆腿 7、里合腿 8、压肩、侧腰和前屈韧带
1、仰卧屈伸

《体能训练概论》复习资料

《体能训练概论》复习资料

必须的爆发力、速度、反应、灵敏、协调、平衡等能力。以上指标直接影响运动员完成专项运
动技术的质量。
1
根据体能在专项运动中的作用,人们把体能分为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 一般体能是指完成非专项技战术及抗疲劳的身体运动能力。一般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 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即指运动员在完成非专项运动时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 专项体能水平提高的奠定基础。 专项体能是指完成专项技战术及机体抗疲劳的能力。它建立在一般体能的基础上。专项体 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专项运动的生理学和方法学特点,进一步发展运动员的体能。较高的专项 体能水平能够保障高质量完成专项运动技术,还有助于承受训练和比赛中更多的负荷,同时也 能加速恢复的速度。 体能训练时,应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 比重。即重视专项体能对运动成绩起到的直接作用,也不忽略一般体能的基础作用。 三、体能的作用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实现的。体能 训练是金字塔的基础,是缔造成绩的根本,体能的基础越扎实,技术战术心理的程度就越高。 教练,尤其是一些团体项目的教练经常忽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安排太短的体能训练 (季前),使体能的基础太薄弱,容易造成高度疲劳,影响技术表现,对战术判断造成负面影响, 增加失误率。我们可以认为,技术是体能的函数,战术是技术的函数,当技术不佳,或受疲劳 影响时,战术能力势必受影响。
第一章 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的概念
李春雷
“体能”是近十几年在各体育类报刊和杂志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与“体能”相对应的一
些外语是来源于英国的 PHYSICAL FITNESS,也翻译成体适能。德国人称之为工作能力
(LEISTUNGS FAHIGKEIT ),法国人称之为身体适性(PHYSICAL APTITUDE),日本人称为体力。

体能训练师考试题

体能训练师考试题

体能训练师考试题
一、运动生理学
1.什么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请分别举例说明。

2.请解释乳酸阈的概念,并说明其在训练中的重要性。

二、训练方法
1.请列举常见的体能训练方法,并分别说明其训练原理和适用人群。

2.如何制定一份具体的体能训练计划?请结合案例说明。

三、营养学
1.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应该如何合理搭配饮食?请列举一日三餐的典型菜
单。

2.请说明运动员应该如何补充水分以维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四、伤害预防
1.运动中常见的伤害有哪些?请列举并说明预防措施。

2.如何判断运动员是否过度训练?请提供相应的指标和方法。

五、心理辅导
1.运动员在比赛前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请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方
法。

2.如何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以上是考试题的一部分,请候选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回答,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竞技能⼒;运动成绩;训练规律;⾼原训练;制胜规律;变换训练法;模式训练法;⼒量素质;动作速度;竞技战术;技术风格;运动技术;协调能⼒;专项训练;简述题1、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3、运动员竞技能⼒结构的⾮衡性特征及补偿效应的含义是什么?4、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5、简述“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这句话的含义。

6、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是什么?7、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8、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哪些问题?9、简述速度障碍的产⽣原因及克服⼿段?10、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11、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有哪些?12、简述基本技术与⾼难技术的关系?13、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的必要性14、何为“⾼原现象”?导致“⾼原现象”的重要原因及克服⽅法有哪些?论述题1、试述如何保持、提⾼集体项⽬运动队的集团竞技能⼒?2、试述在选择训练⽅法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3、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

⽅法应⽤题1、2004年3⽉,素有⼥排“第⼀⾼度”之称的赵蕊蕊在国家队的训练中⼩腿突然疼痛,后确诊为疲劳性⾻折。

雅典奥运会前赵蕊蕊奇迹般地康复,并在⾸场对阵美国队的⼩组赛上出任主⼒,但是开场⼏分钟便再度受伤。

从运动训练学⾓度讲赵蕊蕊疲劳性⾻折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适宜的、过⼤或过⼩的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机体各会产⽣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安排运动负荷?2、回顾第⼗九届墨西哥夏季奥运会,运动器材、场地实现了⾰命性的飞跃。

玻璃钢杆的正式使⽤,使墨西哥奥运会的撑杆跳⾼场上出现了超常的纪录:撑杆跳的前3名成绩全部是5.40⽶,这个成绩⽐4年前东京奥运会撑杆跳⾼冠军所跳过的5.10⽶⾜⾜⾼出了30厘⽶!⽤⽵竿是难以跳出5.40⽶的。

此外,本届奥运会第⼀次使⽤了不受⽓候影响的塑胶跑道和助跑道,为运动员提供了创造新纪录的条件。

请举例说明运动技术的发展与运动设备与场地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利⽤这种关系。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考试试题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考试试题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当我们进行体育训练时,下面哪项属于最基本的训练原则?A.个体差异原则B.系统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全面发展原则2.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基础较差的技术训练?A.小组协作训练法B.分层训练法C.整体法D.问题解决训练法3.某学校希望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采用兴趣导向的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式中哪种最符合兴趣导向的特点?A.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篮球练习时间B.让学生通过观看优秀篮球比赛以激发兴趣C.培养学生之间互相竞争的意识D.设立奖项以激励学生4.在体育训练中,教练在训练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以达到训练目标。

以下哪个方法主要用于技术训练?A.对抗训练法B.循环训练法C.分层训练法D.反循环训练法5.某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采用了分层训练法。

在分层训练中,下面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让技术最好的学生率先完成训练任务B.将同一技术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训练C.让技术最差的学生率先完成训练任务D.按年龄大小将学生分层进行训练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判断以下叙述的对错,并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挑选优秀运动员。

(错)2.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来确定。

(对)3. 模因训练法是一种常用的基础训练方法。

(错)4. 对抗训练法适用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对)5. 体育训练中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并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实施。

(对)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请简要介绍一种适用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训练方法,并说明其操作步骤。

2.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对于训练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请列举出三种常用的评价指标,并解释其意义。

3.单一指标训练法是体育训练中的一种方法,请以篮球为例,详细描述这种训练方法的步骤和具体操作。

4.某体育教师决定采用问题解决训练法进行教学,请问问题解决训练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5.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保证学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中周期通常持续()左右答案:4周2.“拉长-缩短”周期是指答案:肌肉离心收缩快速转换为向心收缩过程肌肉群先被拉长后再缩短3.下列是弹射式阻力训练的练习手段是答案:负重跳抛实心球4.按照人体在运动中的表现,速度可分为答案: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5.短跑的关键技术是答案:下肢的摆动着地技术最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6.灵敏素质的先决条件有答案:判断准确及时作出应答动作反应迅速7.发展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应考虑的因素有答案:运动时的空间因素训练时的场地情况运动项目供能系统8.无氧工作能力由()部分组成答案:ATP-CP分解供能糖酵解供能9.能量代谢能力发展的主要训练方法有答案: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10.平衡与稳定性训练的作用主要有答案:肌肉运动知觉静态与动态平衡关节稳定性11.理论解释运动员分期训练与恢复和适应之间关系的理论有答案:适应-疲劳理论刺激-疲劳-恢复-适应理论全身适应综合征12.训练周期通常可以划分成答案:小周期大周期中周期多年训练计划13.年度训练计划通常包括答案:过渡期准备期竞赛期14.在中周期分类体系中,中周期分为答案:转换型实现型积累型15.运动项目的动作特征分析要素主要有答案:动作模式的类型动作的类型和速度动作过程中肌肉收缩方式16.下列有关静力性拉伸练习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可能对反应时间和跑速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对爆发力和运动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预防损伤17.科学的准备活动包括答案:肌肉动员动态拉伸神经激活动作整合。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理论试卷 (7)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理论试卷 (7)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理论试卷(七)身体健康一、课标要求1、全面发展体能。

2、提高预防疾病的意思和能力。

3、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二、知识和能力【考查内容】了解如何改善心肺功能、以及进行有氧锻炼的各种方法。

1、下列哪一项不是进行有氧锻炼的方法( D )A、5公里自行车赛B、12分钟跑C、5000米跑D、100米跑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健康体能的范围( D )A、心肺耐力B、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C、柔韧性D、爆发力3、一个19岁的学生,安静时心率为65次/分,则其70%运动强度时的目标心率应为( C )A、80次/分B、120次/分C、161次/分D、180次/分4、进行有氧锻炼时,理想的练习频度应为( C )A、1-2次/周B、2-3次/周C、3-5次/周D、4-6次/周【考查内容】如何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以及锻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运动刺激会对机体产生哪些作用( A B C D )A、使机体有氧耐力增强B、肌纤维增粗C、使大脑皮层抑制作用减少D、肌群间协调能力增强6、双手举哑铃过头顶的反复练习可以增加上肢力量,该力量练习方式称为( B )A、等长练习训练法B、等张训练法C、等长与等张相结合训练法7、某学生在50公斤杠铃抓举的单组练习中最多可完成8次标准动作,则该力量训练的负荷大小可表示为( B )A、50公斤B、8RMC、8次D、50公斤╳88、做引体向上的练习属于下面哪一种力量训练方法( A )A、克服自身体重练习法B、对抗性练习法C、负重抗阻力练习法D、克服弹性物体阻力的练习法【考查内容】了解如何增强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如何提高速度和反应时,通过多种练习控制体重,并对改善同伴体能提出建议。

9、请把下列运动与相应的体能用直线连接起来:单脚闭眼站立爆发力听信号快速追逃柔韧性立定跳远协调性篮球运球中的急停、急起平衡性武术中的压腿练习反应时乐队中架子鼓练习灵敏性10、影响柔韧性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A B C D )A、关节面结构B、肌肉和韧带组织的伸展性C、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D、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11、某中学生的体型被称为“豆芽菜”型(如图)根据此学生的身体情况他应当如何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参考答案】此学生的体型主要是与遗传因素、内分泌、营养不平衡等因素有关,鉴于此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锻炼可以改善体型:该学生要少参加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应该以调整运动能力为主比如散步、跑步、游泳、打乒乓球、网球等类运动。

体育考试理论测试

体育考试理论测试

体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判断1.美国学者奥林斯提出了一种三维健康模式,强调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来评价人的生命状态。

(2分)正确2.身体健康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

(2分)正确3.智力健康是指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2分)正确4.社会健康指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正确5.完美的身体健康包括身体、精神、社会和心理健康。

(2分) 错误7.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

(2分)正确8.我国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刘翔,如果他的反应后时素质强的话,他的成绩将会更好。

错误9.“老年勤锻炼,拐杖当宝剑”是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使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退化减慢。

(2分)正确10.速度是指快跑的能力。

(2分) 错误11.力量是指提、举重量的能力。

(2分) 错误12.灵敏性指在活动过程中既快速又准确地变化身体移动方向的能力。

(2分)正确13.神经肌肉协调性是反应一个人视觉、听觉和平衡觉与熟练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正确14.平衡指运动或静止站立时保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

(2分)正确15.要设计一种提高体能方案时,首先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

(2分)正确16.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进行经常的体育锻炼。

(2分)错误17.很少锻炼的人,体育活动后肌肉会出现酸痛,这种现象数日后会自行消失。

(2分)正确18.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还可以减缓心理压力。

(2分)正确19.如果你的锻炼目标为了增强力量,你应该选择拳击、体操等活动项目。

(2分) 错误20.人情绪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

(2分) 正确21.提高体能无捷径,需要时间、努力和耐性。

(2分)正确22.要诊断较隐蔽的某些心脏问题时,必须在运动期间进行心电图测试。

(2分)正确23.体能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耐力有关的体能。

(2分) 错误24.社会健康指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正确25.社会健康可以使你在交流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少生烦恼,心情舒畅。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最新整理)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最新整理)

5),对运动员技术应严格要求,并适当控制体重。

6),应兼顾女子生理特点。

7,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1),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2),关节的骨结构3),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大小4),神经活动过程特点5),心理紧张度6),外部环境的温度和表现柔韧性的时间7),主动柔韧性与肌肉的力量有关8),有机体疲劳的程度8,柔韧素质训练基本要求?1),一般来说没有必要使柔韧性的发展水平达到最大限度。

2),柔韧性的发展要兼顾有相互联系的部位。

3),柔韧性练习要经常,并要持之以恒。

4),随着柔韧性水平的提高,练习应逐步加大幅度,但不能急于求成。

5),在柔韧性练习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6),柔韧性练习可结合发展其他素质的练习和协调性练习进行。

7),柔韧性要从小培养。

8),其他因素对柔韧性的影响。

9,足球运动员的素质特征?P571),专项力量素质2),专项速度素质3),专项耐力素质4),专项灵敏素质5),专项柔韧素质10,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P581),体能(身体素质)训练的组成2),足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3),足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4),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5),足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6),足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11,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P651),篮球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篮球运动员的机能特征3),篮球运动员的素质特征专项力量素质,专项速度素质,专项耐力素质,专项灵敏素质,专项柔韧素质12,羽毛球运动的项目特征?P102羽毛球属于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羽毛球运动员在场上的技术动作主要是靠脚步移动和持拍手手臂挥动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快速移动是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运动形式。

羽毛球运动形式特点是时间短、强度高,比赛状态下时有间歇,整场比赛持续时间较长,来球的空间方位及质量变化较明显,而且同一种情况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解决处理方法。

√13,格斗运动员的体能特征?P1351),格斗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格斗运动员的机能特征3),格斗运动员的素质特征√14,格斗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P1371),格斗运动员的力量训练2),格斗运动员的速度训练3),格斗运动员的耐力训练4),格斗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训练5),格斗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15,短距离跑类项目特征?1),短跑类项目一般包括60m、100m、200m、400m跑及4×100m和4×100m等项目,是田径运动径赛中距离最短、强度最大的项目,要求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体能:是指有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与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

2.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3.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4.专项体能训练:是指采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和战术并在比赛中顺利有效地运用,从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

5.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6.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运动训练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体能训练原则:是依据体能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体能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8.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9.身体机能: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10.力量素质:人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

11.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最大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2.速度力量: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阻力时,使器械或人体产生可能的位移,它是肌肉加速度能力是表现。

13.力量耐力:运动员在一定阻力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

14.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15.耐力素质:是指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16.专项耐力:是指在专项负荷的条件下,为了专项成绩而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用以抵抗疲劳的能力。

17.速度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甚至不能再提高的现象。

18.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不同构造的关节所许可的屈伸动作及其动作的活动范围。

19.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至疲劳连续积累而造成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20.运动素质: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

21.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二、填空题1.身体形态的外部特征指标主要包括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等。

2.肌肉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超等长收缩等。

3.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三类。

4.无氧耐力可分为磷酸肌酸供能耐力和乳酸能供能耐力。

5.发展柔韧素质的手段可分为主动性练习和被动性练习两大类,而且每类均包括动力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两种。

6.运动性疲劳症状可归结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三种类型.7.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分别是体能能力、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

8.运动员竞技生涯包含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

9.判别疲劳程度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和心理测试四种。

10.疲劳恢复手段主要包括训练学恢复手段、物理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和心理学恢复手段等多种类型。

11.力量素质通常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类。

12.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等诸多因素。

13.训练负荷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方面构成,分别反映负荷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14.肌肉纤维类型分为红肌纤维(慢肌纤维)、白肌纤维(快肌纤维)和中间纤维三种。

15.肌肉的两个重要感受器是肌梭和腱梭。

16.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主要存在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学说、自由基学说等多种假说。

17.体能训练原则主要包括自觉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适宜负荷训练原则、一般与专项训练原则、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恢复原则等。

18.人体活动时的三大能量供应系统包括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19.运动负荷的变化方式主要包括渐进式(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几种。

20.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原则。

21.训练负荷的属性主要包括结构属性、机能属性和个体属性三种类型。

23.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主要有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或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

三、简答题1.简述体能训练的意义.答:体能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简述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联系.答:(1)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一般体能训练为专项运动素质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

(2)专项体能训练则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特殊需要,并直接为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服务。

(3)随着专项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体能训练所提供的基础及专项体能训练的要求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专项提高后的要求。

(4)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训练实践中往往难以截然分开。

3.简述体能与运动素质的关系.答:(1)运动素质是机能能力在基本运动能力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如力量、速度能力等,既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水平的常用指标。

(2)运动素质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能是运动素质的内在决定因素。

(3)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它与体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简述身体形态训练的要求.答:(1)要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2)要根据项目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3)要根据生长发育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4)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5.简述影响力量能力的因素.答:(1)中枢神经系统发放冲动的强度和频率;(2)肌肉的组织形态结构:肌纤维类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内肌纤维的数量、肌纤维的支撑附着面、肌肉纤维的长度等;(3)肌肉的反应特性:肌肉的内协调能力、供能状况等;(4)其他因素:肌肉完成动作时的工作条件、解剖学结构等。

6.简述最大力量的发展途径.答:(1)依靠改善肌肉内协调和肌间协调增加力量;(2)依靠肌肉体积的增大而使力量增长。

7.简述影响速度能力的因素.答:(1)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2)能源物质的储备及相应酶的活性;(3)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4)肌肉的组成成分。

8.简述决定简单反应速度的因素.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2)集中注意力的能力;(3)肌肉组织的准备状态;(4)学习和掌握技术的能力;(5)对特定反应和一般反应的区别能力;(6)遗传因素的影响。

9.简述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答:(1)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2)有机体活动时能量交换和获得的机能能力;(3)有机体机能的稳定性;(4)有机体的机能节省化,协调的完善,力量合理的分配等。

10.简述体能训练医务监督的内容.答:(1)区别生理与病理之间的界限;(2)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医学评定;(3)运动性疾病的防治;(4)伤病后训练的恢复;(5)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11.简述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答:(1)连续大运动量训练,缺乏必要的间歇;(2)运动量增加过快;(3)伤病后训练开始过早或训练量过大;(4)缺乏全面训练基础;(5)生活制度的破坏。

12.简述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答:(1)抓住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将身体的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多种能力综合地表现出来。

而神经系统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是发育最早、最快的系统,因此,灵敏素质训练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效果最佳。

(2)合理安排灵敏素质训练的时机。

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在运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训练。

13.简述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内涵.答:区别对待训练原则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确定训练任务,选择训练内容、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的训练原则。

14.简述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2)正确认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3)正确分析疲劳的产生机理,判别疲劳程度;(4)采取消除疲劳的措施。

15.简述体能训练的根本任务。

答:体能训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水平和身体形态得到全面提高,运动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掌握大量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充分发展,以及掌握、改进、提高专项运动技术和专项成绩创造条件。

16.简述贯彻适宜负荷训练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2)正确认识负荷刺激的生理临界;(3)正确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4)训练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17.简述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区别。

答:(1)运动训练方法是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而运动训练手段则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2)运用同一种训练方法发展某一种竞技能力时,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3)对训练方法的表述通常是定性的,而对运动训练手段的表述则常常有明确的数量规定。

18.简述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3)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的训练;(4)体能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和兴趣的培养,采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19.简述适宜训练负荷的评定标准。

答:(1)有助于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成绩,能够完成预订的训练任务,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2)能够使运动员各种能力产生定向变化,训练负荷量与强度构成适宜的组合;(3)负荷安排节奏要保证课与课之间的衔接,能产生良性的后续效应。

20.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

答:(1)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工具;(2)有助于顺利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3)有助于有效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4)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21.简述影响灵敏素质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判断能力、反应速度、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动作熟练程度等。

四、论述题1.试述力量训练时安排不同重量负荷应注意的问题.答:(1)不同重量负荷先后次序安排所起的训练效果;(2)要保证在较好状态下完成练习的主要重量;(3)要把起总体作用的练习与起相对局部作用的专门性练习相结合;(4)从事各种不同重量练习之后要有合理的间歇时间,以保证下一次练习的进行;(5)在开始完成大重量的练习前,应当适当地安排几次略轻的重量作适应性练习;(6)采用两次重复法和重量波浪式交替法进行最大负荷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