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仪器读数含相关例题解析.doc
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有答案)汇总

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游标卡尺1、结构可以方便地测量外径、内径、深度。
第一步:看游标尺总刻度确定精确定度(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精确度见上表) 第二步: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左侧的主尺整.毫米..数.(X );如:以下例题中为X=41mm 第三步:找出游标尺与主尺刻度线“正对”的位置,并在游标尺上读出对齐线...到零刻度线的小格数(n)(不要估读);如:以下例题中为10小格, 即n=10;例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 。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
答案:4.120(漏掉末位有效数字“0”不给分) 注意:本题的游标尺读数 计算方法如下[读数经验之谈](1)主尺上的读数,应为游标的0刻度左端上主尺的为准;0.02 示数 ______ × 0.20 0.02 13 × 0.26 又如:1 2 3 cm510(2)看清游标的精确度;(3)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读数举例由于画图存在误差的原因,所以对齐的线段以作标记的为准。
读数练习【练习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⑴ ⑵⑶【练习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 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mm 。
3 4 cm67820 cm01234560123456789cm请自觉使用参考答案练习1答案:⑴2.98cm ⑵6.170cm ⑶1.050cm练习2答案:10.50cm(提示:该游标上的刻度不是第几条刻线,而是已经换算好的毫米位以后的数值。
游标尺上刻5的位置,实际上是第10条刻线,代表10×0.05mm=0.50mm。
)游标卡尺读数练习参考答案:1、30.6 2、100.4 3、0.9 4、89.0 5、30.0 6、90.0 7、91.3 8、55.0 9、92.010、91.7 11、10.95 12、40.45 13、19.00 14、1.75 15、3.40 (单位均为mm)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螺旋测微器读数公式: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经验之谈]:(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 为单位;(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中考物理重要测量仪器考试要点及题型分析:专题1 刻度尺测量长度问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重要测量仪器考试要点及题型分析专题01 刻度尺测量长度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都学啥1.刻度尺构造2.刻度尺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
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2.看。
视线与刻度尺及被测物体垂直;3.读。
估读到最小刻度值下一位;4.记。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2)刻度尺使用中注意事项先要找准零刻度线,再看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注意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要求(1)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2)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二、用刻度尺测长度问题考法【例题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答案】2.80.【解析】起始端从0开始,只需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2.80cm.【例题2】下列给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四幅场景图。
其中给出四项表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物体的长度为3.40cm。
B.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铅笔的长度为52.5mm。
C.如图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1.45cm。
D.如图丁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金属球的直径为3.29cm。
【答案】D【解析】四个刻度尺分度值都是1mm,测量结果肯定记录到毫米的下一位,然后写清单位。
甲丙物体一端都在与0刻度对齐,另一端读数就是物体长度;乙丁物体一端不在0刻度处,记录结果应该是物体两端读书之差。
三、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问题的训练题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
押填空题5:常见的测量仪器及读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

押填空题6:常考的测量仪器及读数本节内容包括了中考物理的所有常考的测量仪器,其中包括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
从近3年的广东省卷、深圳卷和广州卷发现、深圳卷和广东省卷每年的填空题的第1道题均考查对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今年深圳卷和广东省卷同样会对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的读数进行考察。
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虽然有9个,但都是简单的送分题,考生务必拿下此分。
秘籍1.刻度尺(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cm;②确定起始刻度:6.00cm;③确定末端刻度:8.70cm;④确定物体长度:8.70cm-6.00cm=2.70cm.(2)注意事项:①视线与刻度尺垂直(如视线B);②读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③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需要估读的测量工具.秘籍2.秒表(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分针的位置及读数→确定秒针的读数→相加①分针的分度值:0.5min;②秒针的分度值:0.ls;③分钟:4min,过半格;①秒针:由于分针过半格,读数从30开始,秒针读数为39.5s;⑤确定时间:4min39.5s(或279.5s).(2)注意事项:大表盘读数时应注意小表盘中分针的指针是否过半格(半分钟),过半格大表盘的读数在30s之上,没有过半格读数在30s之下.秘籍3.温度计(1)读数步骤:①温度计的示数由下至上变大,则可确定所读示数为零上温度;②在40℃~50℃之间共有10小格,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③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与示数40℃以上的第8小格相平,则温度计的读数为40℃+8×1℃=48℃(2)注意事项:①读温度计示数时一定要注意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如视线B)秘籍4.天平(1)读数步骤:确定砝码的质量一确定标尺分度值→确定标尺示数→相加①确定砝码质量:20g+10g+5g-35g;②确定标尺分度值:0.2g;③确定标尺的示数:3g+1×0.2g=3.2g;④确定物体的质量:35g+3.2g=38.2g.(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③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是不能移动的.秘籍5.量筒(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①确定分度值:1mL;②确定量筒的示数:10mL+8×1mL=18mL.(2)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秘籍6.弹簧测力计(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①确定分度值:0.2N;②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2N+3×0.2N=2.6N.(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秘籍7.电流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流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0.6A;②确定分度值:0.02A;③确定电流表示数:0.4A+2×0.02A=0.44A.(2)注意事项:串联接入电路,“十”进“-”出.秘籍8.电压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压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3V;②确定分度值:0.1V;③确定电压表示数:2V+5×0.1V=2.5V.(2)注意事项:并联接入电路,“十”进“一”出.秘籍9.电能表(1)读数:①电能表上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如图所示电能表示数为248.6kW·h,即248.6度;②1920r/(kW·h)表示转盘每转1920r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kW·h.(2)计算电能的方法:①W =W 末-W 初;②w=kw·h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如下测量:如图1,物体质量为:g ;如图2,停表读数为:s ;如图3,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 。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含解析)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不能用来测开水的温度B.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C.液化和汽化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D.在温度为20℃的房间里,冰水混合物温度仍为0℃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7℃~42℃B.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5.两只用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2℃和39.4℃的两个人,则这两只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A..37.3℃,39.4℃B..37.3℃,38.5℃C.38.5℃,39.4℃D..39.4℃,39.4℃6.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7.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8.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C.他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D.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7℃,40℃C.38℃,40℃D.39℃,39℃10.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2℃,用完后都没有甩,就用一个给39.3℃的高烧患者甲,另一支给37.5℃的低烧患者乙测量,其结果是()A.甲的测量结果为38.2℃B.甲的测量结果为39.3℃C.乙的测量结果为38.2℃D.乙的测量结果为37.5℃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它的分度值是℃,所测患者的体温是℃.(2)如图11所示的电流表,量程为0.6A,则电流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A,所测电流值为A.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面两图按要求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填在横线上.①左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所测患者的体温是℃.②右图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V,所测电压值为V.(2)根据下面两图演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分别说明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①左图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②右图的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13.(1)体温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2)质量40g的烧杯,盛有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它们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液体的质量是g.若测得液体的体积为54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保留1位小数)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1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所测患者的体温是℃.(2)图2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V,所测电压值为V.15.如图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计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原理.16.(1)如图1所示,是两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其中表示体温计的是图,测得的体温为,另外一支温度计的示数是.(2)在图2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cm 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小于60”、“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2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个位置,这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是极(选填:“N”或“S”),滑片向b端移动时,悬挂条形磁铁的弹簧将(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17.(1)①如右图体温计的示数是℃;②如图甲、乙分别是汽车仪表盘上的转速表和速度表,从图甲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此时的转速为转/分,从图乙可以知道,汽车目前行驶的速度是km/h.③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天平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回到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所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所测物的质量是g.(3)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信息是:②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的信息是:.18.写出测量的数据:(1)图1中物块的长度为:cm;(2)图2的体温计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一发烧病人量得体温如图所示,用后忘记甩几下就给一正常体温的人使用,测量后体温计显示的温度为:℃.(3)抄表工人分别在元旦日和3月1日看到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3所示,电能表参数表明小明家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Kw;小明家一、二月份一共用电KWh;借助电能表测量家庭中电吹风的额定功率,小明还需要一个工具(或器材)是:.19.(1)如图1所示的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此时它的示数为℃;(2)如图2所示是测量硬币直径的一种方法,它的直径是cm;(3)图3中电流表的示数为A;(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实心金属块的密度.把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右盘中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4甲所示,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4乙所示,金属块密度是kg/m3.请你依据给出的密度表确定,组成金属块的金属是.20.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性质制成的.在某次晨检中,甲同学测完体温后(体温计示数如图所示),同桌的乙同学把该体温计直接夹到自己的腋下,结果乙同学的体温记录与甲同学相同,都是℃.这两位同学中有可能没有发烧的是,你判断的理由是:.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故选B、D.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不能用来测开水的温度B.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C.液化和汽化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D.在温度为20℃的房间里,冰水混合物温度仍为0℃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A、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标准气压下开水的温度为100℃.B、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C、液化是指从气态变为液态,汽化是指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又分为蒸发和沸腾.D、0℃是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化点,0℃以上是液态,0℃以下是固态.解答:解:A、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为42℃,而开水的温度在100℃,所以体温计不能测开水的温度,故A正确;B、固体中的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所以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B 正确;C、水蒸气放出热量就可能从气态变为液态,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吸热用来使冰熔化为水,放热使水凝固为冰,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最大测量值为42℃;熔化是指固态变为液态,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液化和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示数为38℃的体温计,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5℃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故选D.点评:了解体温计缩口的作用,是判断该题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缩口才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也正是因为有了缩口,才千万不要忘记用完甩一甩.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7℃~42℃B.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内能的概念;燃料的热值.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跟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大小有关,完全燃烧同种燃料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得多少,是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4)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做热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同物体的内能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故A错误;B、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跟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大小有关,所以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正确;C、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得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C错误;D、同物体的内能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物体质量不一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正确.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体温计的量程、燃料的热值、热量的概念和内能的大小等知识,需要同学们在把握住概念的基础上去认真仔细得分析得出答案.5.两只用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2℃和39.4℃的两个人,则这两只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A..37.3℃,39.4℃B..37.3℃,38.5℃C.38.5℃,39.4℃D..39.4℃,39.4℃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使用时必须甩回去.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为38.5℃的体温计测体温37.2℃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仍为38.5℃;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9.4℃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39.4℃.故选C.点评: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理解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6.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外观、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我们结合选项内容一一作出判断.解答: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要高,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但是体温计有缩口,温度计没有,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温度计不需要,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温度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如下:①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②量程和分度值: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约﹣20~100℃,分度值是1℃;③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普通温度计不能甩;④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7.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但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故选B.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8.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C.他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D.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解答:解: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所以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时,则被测人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7℃,40℃C.38℃,40℃D.39℃,39℃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为36℃的体温计测体温38℃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可使液柱上升,达到38℃;此时继续测量40℃的病人的体温,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10.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2℃,用完后都没有甩,就用一个给39.3℃的高烧患者甲,另一支给37.5℃的低烧患者乙测量,其结果是()A.甲的测量结果为38.2℃B.甲的测量结果为39.3℃C.乙的测量结果为38.2℃D.乙的测量结果为37.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为37.5℃的体温计,它的温度如果不甩,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已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下降.用它测39.3℃的甲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9.3℃.用这支体温计测37.5℃的乙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8.2℃.故选BC.点评:认识体温计“缩口”这一特殊结构的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它的分度值是0.1℃,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7.1℃.(2)如图11所示的电流表,量程为0.6A,则电流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0.02A,所测电流值为0.34A.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分析:(1)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学会温度计的读数: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向绝对值大的读.(2)电流表的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即分度值,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解答:解:(1)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人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故该体温计的读数是:37.1℃;(2)当使用“+”和“0.6”两接线柱时,电流表量程为0~0.6A;刻度盘共分三大格,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则每一小格表示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3A+2×0.02A=0.34A.故答案为:(1)液体的热胀冷缩;42;0.1;37.2;(2)0.02;0.34.点评:(1)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知道电流表不同量程的读数.读数时要看清使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在电流表的同一刻度处,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12.(1)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面两图按要求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填在横线上.①左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9℃.②右图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0.1V,所测电压值为 2.5V.(2)根据下面两图演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分别说明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①左图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②右图的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光直线传播的应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分析:(1)①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②电压表选3V量程,分度值是0.1V;(2)①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间的联系,电能生磁;②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解答:解:(1)①体温计内水银液柱正好指示在39℃上;②电压表指针指在2后面第5个小格上,因此读数为2V+0.1V×5=2.5V;(2)①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②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日月食都是这种现象造成的.故本题的答案为:(1)①42、39;②0.1、2.5;(2)①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或电能生磁,或电流的磁效应);②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常见的测量仪器读数和课本上两个重要的插图,对于测量仪器读数的方法题中已详细说明,对于插图要求在学习的同时要多留意,要明确每个插图揭示的物理道理.13.(1)体温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37℃.(2)质量40g的烧杯,盛有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它们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液体的质量是48.5g.若测得液体的体积为54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0.9g/cm3.(保留1位小数)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分析:(1)此题体温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是0.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体温计的示数.(2)①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如图本标尺的分度值是0.5g.②根据密度公式,通过已知物理量,可以求出该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水银柱在37℃,示数为:37℃.故答案为37;(2)①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如图本标尺的分度值是0.5g,游码的左端在8后一格,即游码刻度值对应的质量为8.5g;∴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游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20g+10+8.5g=88.5g;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烧杯质量=88.5g﹣40g=48.5g;∴液体的质量m液=②根据密度公式ρ=,已知液体质量m液=48.5g,液体体积V=54cm3=0.9g∕cm3;∴ρ液=故答案为48.5;0.9.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的读数方法,是一道基础题.(2)主要考查天平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14.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1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9℃.(2)图2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0.1V,所测电压值为 2.5V.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测量仪器读数及相关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测量仪器读数及相关例题解析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初中物理仪器涉及测量的有: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秤(弹簧测力计)、机械停钟(停表)、电流表、电压表,共计八种。
实验中,使用这些仪器测量的物理量读数,都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那么估计值到底应该怎样读取呢?下面对种八刻度类仪器的读数问题,进行一下解析,供大家参考!因初中物理涉及的八种刻度类仪器的分度值,分别有:“1”、“2”、“5”三种。
所以测量读数估计值,根据所给仪器的分度值,应按不同的分度值进行估读。
一、分度值是“1”的测量工具(包括1、0.1、0.01等)有:分度值分别是:①1mm的刻度尺、②1mL的量筒、③0~3A的电流表(分度值0.1A)、④0~3V的电压表(分度值0.1V)、⑤1♢C的温度计。
这些仪器的测量结果只能准确到“1”或“0.1”个单位,而测量结果应估读到“1”或“0.1”个单位的下一位。
一般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一般为0、1、2、……、9。
这是常用的习惯估读方法。
以下是分度值为“1”的测量工具举例解析:【例1】图1所示,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一木块长度,请读数。
【解析】:从图1中可看出,所测长度介于14mm到15mm之间,即14mm多一点点,在物理实验中,测量物体长度必须有估读数(估计值),估读到分度值mm的下一位,即为14.1mm。
末位的“1”(即0.1 mm),虽然是估读的,并不精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测量值的未一位“1”就是估读到mm的下一位,按1/10 mm估读出来的。
所以正确读数是14.1mm。
【例2】图2所示,用分度值为1mL的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请读数。
【解析】:读数平视以凹型液面底部为准,从图2中可看出,所测量液体的体积介于51mL到52mL之间,即51mL多一点,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51.4mL。
末位的“4”(即0.4 mL),就是估读到mL的下一位,按1/10 mL估读出来的。
中考物理20个亮点专题高分三步曲专题17中考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温度计含解析

专题17中考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温度计)1.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1)构造(2)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
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温度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量物选择适宜的温度计(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应该足够多以浸没玻璃泡)(3)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体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大,仰视读小)(4)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4.常用的温度计有普通的实验室用的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复习时应对照来进行,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明确以下内容:(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测量前: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3)测量时:①先估计被测物体温度,再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普通液体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齐平;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体,使用前或后要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例题】(2020海南模拟)甲乙丙丁四幅图是测量物理量的工具,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如图甲所示,液体的温度为—58℃B.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读数为18℃C。
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16℃D。
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6℃【答案】D【解析】A.如图甲所示,液体的温度为58℃;故选项A说法错误.B.如图甲所的温度计一个大格代表10℃,一个大格平均分成10等份,每等份表示1℃,由于温度计测温液体的液面在0刻度上方,所以温度计读数为10℃+7℃=17℃。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中考物理仪器读数题(含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中考物理仪器读数题(含答案)题型阐述:仪器读数题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知识,在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是近10年(2008~2017)省卷、昆明、曲靖的必考题.主要围绕初中阶段使用的测量工具进行考查,考查的仪器有:刻度尺(4次)、温度计(9次)、天平(4次)、量筒(3次)、弹簧测力计(4次)、速度表盘(1次)、电流表(5次)、电压表(2次)、电能表(5次)、电阻箱(1次).特别注意的是初中阶段只有刻度尺的读数涉及估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噪声检测仪读数1.如图所示是昆明市某街道的噪声检测仪,由图可知该段路的噪声的响度为_________dB.第1题图刻度尺读数2.(2017北京)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cm.第2题图3.(2017临沂)图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第3题图4.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mm.第4题图5.如图所示是测量圆柱形物体直径的一种方法,图中圆柱形物体的直径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m.第5题图钟表、停表读数6.(2017江西改编)如图所示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5 h 10 min__________s.第6题图7.(2017贵港)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s.第7题图速度表读数8.如图所示的速度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km/h.第8题图限速牌读数9.如图是某高速公路边的标志牌,它表示经过该路段的小型载客车的最大速度为120___________.第9题图温度计读数10.(2017呼和浩特)下图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是___________℃ .第10题图11.(2017苏州)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第11题图12.(2017十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第12题图温湿度计13.如图是小明利用温湿度计测量实验室湿度时的情景,由图可知,此时实验室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____%.第13题图天平读数14.(2017曲靖市麒麟区二模)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三个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第14题图第15题图15.(2017株洲改编)如图,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鹅卵石的质量,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__g.托盘秤读数16. 如图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________kg.第16题图体重计读数17. 如图所示是小明站在体重秤上静止时的示数,则小明的体重为_______kg.第17题图限重牌读数18. 某桥头竖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它表明通过该桥的汽车总重不能超过________ kg.第18题图量筒读数19.(2017镇江)如图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第19题图第20题图20.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3.弹簧测力计读数21. 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N.第21题图22.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N.第22题图23.如图所示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物块时的情景,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第23题图电流表读数24.如图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接0~0.6 A量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A;当接0~3 A量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第24题图电压表读数25. 如图所示,请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当接0~3 V量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V;当接0~15 V量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第25题图电阻箱读数26.(2017昆明市五华区三模)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___Ω.第26题图电能表读数27.(2017曲靖市二模)如图所示,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___kW·h.第27题图答案1. 48.82.2.80【解析】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由于刻度尺起始端从“0”开始,则物体A的长度为2.80 cm.3.2.25(2.24~2.26均可)【解析】刻度尺每一大格表示1 cm,每一大格分为1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物体左端与3.00 cm度线对齐,右端在5.20~5.30 cm之间,估读为5.25 cm,所以物块的长度为5.25 cm-3.00 cm=2.25 cm.4. 18.5(18.4~18.6均可)【解析】由题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估读到mm的下一位,物体左端与2.00 cm刻度线对齐,右端在3.80~3.90 cm 之间,估读为3.85 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85 cm-2.00 cm=1.85 cm=18.5 mm.5. 0.023 6(0.023 5~0.023 7均可)【解析】刻度尺读数时,要看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及分度值,读数刻度起始位置不为0时,应先读出起始位置的刻度数,再读出末位置的刻度数.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起始位置为刻度6,末位置在刻度8后3至4格之间,要有估读值,读完整格刻度再加估读值,故图中圆柱形物体的直径为8.36 cm-6.00 cm=2.36 cm=0.023 6 m.6. 25【解析】钟表上的一圈共有60小格,故钟表的分度值为1 s;显示的时间为15 h 10 min 25 s.7. 110【解析】停表的读数方法是:①小刻度盘中,每一小格表示1分钟,读数为1分钟;②大刻度盘一圈表示60秒,每一小格表示1秒,读数为50秒;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得最后读数为110秒.8. 90【解析】速度表盘的每一大格表示20 km/h,每一大格又分为4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5 km/h,即速度表的分度值是5 km/h,图中速度表盘上的指针指在80刻度线后第2小格处,故其读数为80 km/h+2×5 km/h=90 km/h.9. km/h【解析】标志牌上的数字表示经过该路段的车速不允许超过的速度值,。
初二物理读数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读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应该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这被称为:A. 精确度B. 精度C. 准确度D. 分辨率2. 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为2.56dm,换算成米应该是:A. 0.256mB. 2.56mC. 25.6mD. 256m3.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A. 长度B. 温度C. 质量D. 速度4. 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为37.5℃,这个读数的准确值是:A. 37℃B. 37.5℃C. 38℃D. 39℃5. 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2kg,这个读数的准确值是:A. 3kgB. 3.2kgC. 3.20kgD. 3.200kg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
2. 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_________位。
3. 温度计的读数单位通常是_________。
4. 测量物体质量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5. 测量物体体积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测量物体长度时,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2. 请简述测量物体温度时,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的长度为3.56m,如果将其转换为cm,应该是多少?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2.5kg,如果将其转换为g,应该是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B4. B5. B二、填空题1. 最小刻度值2. 下一3. 摄氏度(°C)4. 天平5. 量筒三、简答题1.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包括:确保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包括:确保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适合被测物体的温度,将温度计的感应部分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四、计算题1. 3.56m = 356cm2. 12.5kg = 12500g结束语:本试题旨在帮助初二学生掌握物理读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中考物理常考的仪器读数

中考物理常考的仪器读数仪器读数步骤注意事项刻度尺(1)确定分度值:0.1cm (2)确定起始刻度:13.00cm (3)确定末端刻度:15.75cm (4)确定物体长度:15.75cm -13.00cm=2.75cm 规律总结: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 (1)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2)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 (1)小表盘的分度值:0.5min (2)小表盘的示数:5min (3)大表盘的分度值:0.1s(4)大表盘的示数:因为小表盘的分针超过半格,所以从37s 开始读,37s+0.1s×5=37.5s (5)确定时间:5min37.5s规律总结:小表盘读数→大表盘读数→相加注意观察小表盘的分针是否超过半格,分针没有超过半格,则秒针在0~30s 内读数;分针超过半格,则秒针30~60s 内读数温度计(1)确定分度值:1℃ (2)确定示数的位置:零下(示数由下往上变大变小) (3)确定温度计的示数:-4℃ 规律总结:确定分度值→确定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确定温度计示数(1)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 (2)温度计的示数由下往上变大,则所读示数为零上温度(反之则为零下温度)托盘天平(1)确定右盘砝码的质量:20g+10g=30g(2)确定游码的分度值:0.2g(3)确定游码的示数:2g+0.2×3=2.6g(4)确定物体的质量:30g+2.6g=32.6g规律总结:确定砝码的质量→确定游码分度值→确定游码的示数→相加(1)被测物体的质量 =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 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2)标尺读数时,要读游码左端对应的刻度值量筒(1)确定分度值:2mL(2)确定量筒的示数:20mL+2mL×3=26mL 规律总结:确定分度值→确定量筒示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弹簧测力器(1)确定分度值:0.2N(2)确定弹簧测力器的示数:1N+0.2N×4=1.8N 规律总结:确定分度值→确定弹簧测力器示数电流表(1)确定电流表所选的量程:0~6A(2)确定分度值:0.02A(3)确定电流表的示数:0.2A+0.02A×1=0.22A规律总结:确定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示数读数时注意看清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是0~6A还是0~3A电压表(1)确定电压表所选的量程:0~3V(2)确定分度值:0.1V(3)确定电压表的示数:2V+0.1V×2=2.2V规律总结:确定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读数时注意看清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是0~3V还是0~15V电能表(1)电能表最右边的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中考物理)专题13 初中物理14个重要测量仪器使用与读数问题

专题13 初中物理14个重要测量仪器使用与读数问题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问题1.刻度尺构造2.刻度尺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
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2.看。
视线与刻度尺及被测物体垂直;3.读。
估读到最小刻度值下一位;4.记。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2)刻度尺使用中注意事项先要找准零刻度线,再看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注意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要求(1)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2)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二、用机械秒表(停表)测量时间问题1.机械停表的构造与用途如图甲秒表的主要构造有:A.启动、停止按钮;B.回零按钮; C.分钟刻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秒钟刻度(读取秒数)。
甲乙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对于甲图秒表,使用秒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即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零”,对于乙图秒表,使用前,转动秒表上端带滚花的手轮,上紧发条使用时,分为开始、停止、秒表清零三步。
(1)第一次按下手轮,开始记时,指针开始走动;(2)第二次按下手轮,停止记时,指针停止走动,读出时间,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所读刻度;(3)第三次按下手轮,秒表清零,指针复位。
3.机械停表的原理与读数方法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中考物理)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提分专题(解析版)

专题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命题点1: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注意】1.被测物体的长度应为末端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始端对应的刻度值.2.使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并与被测长度平行.3.视线正对刻度读出数值,读数时看清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估读值为“零”,也要补上.4.注意填空后面的单位转换:1 cm=10 mm.【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 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95cm刻度线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95cm﹣1.00cm=1.95cm。
故答案为:1.95。
2.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1)由图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故答案为:3.803.(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所示,天平中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1.40 63.4【详解】[1]左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40cm,物体的长度为L=6.40cm-5.00cm=1.40cm[2]右图所示,砝码的质量为m1=50g+10g=60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3.4g,天平中物体的质量为m=60g+3.4g=63.4g命题点2:停表的读数【注意】1.停表内圈的单位是“分钟”,外圈的单位是“秒”.2.读数前,先分清内圈和外圈的分度值.3.读数时,对于外圈一圈表示30 s的停表,内圈的分针小于30 s时(指针未过半刻度线),读外圈小于30的读数;内圈的分针大于30 s时(指针过半刻度线),读外圈大于30的读数.4.注意单位转换:1 min=60 s.【针对训练】1.图乙机械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69 仪器使用与读数类中考问题 (力学部分) 经典习题(解析)

专题69 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力学部分)经典习题【例题1】(2020甘肃天水)(1)在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cm;(2)在图乙中天平的读数为g;(3)在图丙中物体A重为N。
【答案】(1)1.14;(2)26.6;(3)1.2。
【解析】(1)由图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2.1cm和2.2cm之间偏向2.1cm一侧,估读为2.14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14cm﹣1.00cm=1.14cm;(2)由图乙可知,天平横梁标尺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示数是1.6g,天平的示数是20g+5g+1.6g=26.6g;(3)由图丙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测力计示数为1.2N,由于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为1.2N。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对点练习】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答案】3.15cm。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1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15cm;【点拨】刻度尺读数时,首先看起始端有没有从0开始,若没有从0开始,把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对点练习】如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答案】337.5s。
【解析】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测量仪器读数
及相关例题解析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初中物理器涉及量的有:刻度尺、温度、天平、量筒、
簧秤(簧力)、机械停(停表)、流表、表,共八种。
中,使用些器量的物理量数,都要有准确和估。
那么估到底怎取呢?下面种八刻度器的数
,行一下解析,供大家参考!
因初中物理涉及的八种刻度器的分度,分有:“ 1”、“2”、“5”三种。
所以量数估,根据所器的分度,按不同的分度行估。
一、分度是“ 1”的量工具(包括 1、、等)有:
分度分是:① 1mm的刻度尺、② 1mL的量筒、③ 0~3A的流表(分度 0.1A)、④ 0~3V 的表(分度)、⑤ 1?C的温度。
些器的量果只能准确到“ 1”或“0.1 ”个位,而量果估到“ 1”或“”个位的下一位。
一般采用“十分之一估法”,估数字一般0、1、2、⋯⋯、 9。
是常用的估方法。
以下是分度“ 1”的量工具例解析:【例 1】 1 所示,用分度 1mm的刻度尺,一木度,数。
【解析】:从 1 中可看出,所度介于
14mm到 15mm之,即 14mm多一点点,在
物理中,量物体度必有估
数(估计值),估读到分度值 mm的下一位,即为 14.1mm。
末位的“ 1”(即 0.1 mm),虽然是估读的,并不精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
测量值的未一位“ 1”就是估读到 mm的下一位,按 1/10 mm估读出来的。
所以正确读数是 14.1mm。
【例 2】图 2 所示,用分度值为 1mL的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请读数。
【解析】:读数平视以凹型液面底部为准,从图 2 中可看出,所测量液体的体积介于 51mL到 52mL之间,即 51mL
多一点,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
末位的“ 4”
(即 mL),就是估读到 mL的下一位,按 1/10 mL
估读出来的。
所以正确读数是。
【例 3】图 3 所示,用分度值为 0.1A 的电流
表,测量某电路中的电流,请读数。
【解析】:从图 3 中可看出,所测量电流的读
数介于 2.4A 到 2.5A 之间,更接近于 2.4A,即
2.41A,就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末位的
“ 1 ”(即
0.01A),就是估读到 0.1A 的
下一位,按 1/100 A 估读出
来的。
所以正确读数是
2.41A。
【例 4】图 4 所示,用分
度值为的电流表,测量某电路
两端的电压,请读数。
【解析】:从图 4 中可看
出,所测量电压的读数介于到
之间,即多一点点,电压的读数更接近,即,未位的“2”就是估读到的下一位,按1/100V 估读出来的。
所以正确读数是。
【例 5】图 5 所示,用分度值为1?C 的温度计,测量某物体的温度,请读数。
【解析】:读数平视以凸型液面顶部为准,
从图 5 中可看出,所测物体温度介于51?C到 52?C
之间,即 51?C多,液体的体积更接近52?C,即?C,
末位的“ 6”(即?C),就是估读到 1?C的下一位,
按1/10 ?C估读出来的。
所以正确读数是?C。
二、分度值是“2”的测量工具(包括 1/5= 、
或等)有:
① 0~0.6A 的电流表(分度值0.02A),②分
度值是 0.2g 的天平,③分度值是 2?C 的温度计,④分度值是 2mL的量筒,⑤分度值是、 N 的弹簧秤。
这些仪器的测量结果只能准确到“0.2 ”或“0.02 ”个单位,在与分度值的同数位且而比分度值小的“ 0”、“1”就要估读,不准确数字出现在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也就是测量结果的未位与最小分度同
位,只能采用“二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只有“ 0”和“ 1”。
如:分度值为 0.02A 的电流表,读数 0.07A 就是由准确数字和估读数字组
成的;又若读数 0.24A 就是由准
确数字和估读数字组成的。
以下
是分度值为“ 2”的测量工具举
例解析:
【例 6】图 6 所示,用分
度值为 0.02A 的电流表,测量某
电路中的电流,请读数。
【解析】:从图 6 中可看出,所测量电流的读数介于0.46A 到0.48A 之间,即 0.46A 多一点,所以准确值为 0.46A,估读数 0.01 A,正确读数是 0.47A。
【例 7】图 7 所示,用分度值为 0.2g 的天平,测量某物体中的质量,请读数。
【解析】:从图 7 中可看出,
所测物体质量介于16.4g到
16.6g之间,所以准确值为
16.4g ,估读数 0.1 g ,正确读数
是16.5g 。
【例 8】图 8 所示,用分度值为 2?C的温度计,测量某物体的温度,请读数。
【解析】:读数平视以凸型液面顶部为准,从图8
中可看出,所测物
体温度介于52?C
到54?C 之间,所
以准确值为 52?C,
估读数为 1?C,正
确读数是 53?C。
【例 9】图 9
所示,用分度值为
2mL的量筒,测量
液体的体积,请读数。
【解析】:读数平视以凹型液面底顶部为准,从图8 中可看出,所测液体体积介于52mL到 54mL之间,所以准确值为52mL,估读数为1mL,正确读数是 53mL。
【例 10】图 10 所示,用分度值为的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物体的
质量,请读数。
【解析】:从图 10 中可看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介于到 3N之间,所以准确值为,估读数,正确读数是 N。
三、分度值是 5 的测量工具(包括、或等)有:
分度值是:① 0.5cm 的刻度尺、② 0.5g 的天平、③(或 N)的弹簧秤、④ 0~15V的电压表(分度值)。
这些仪器的测量结果只能准确到“” 、“”个单位,在与分度值的同数位且比分度值小的“1、2、3、4、”要估读,即不准确数字也出现在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也就是测量结果的未位与最小分度同数
位,只能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为 0、1、2、3、4。
如:用“量程为 0~15V,分度值为 V ”电压表,测得某电路两端的电压是。
这里的是不能准确读出的,因为 0~15V电压表分度值是。
读数只能由精确数字 V 加上估读数字 V 组成;若是,则是由精确数字 V 加上估读数字组成;又若用“量程为 0~,分度值为”的弹簧测力计,
测得某物体重为。
这里的也是不能准确读出的,因为 0~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
读数只能由精确数字加上估读数字N 组成。
以下是分度值为“ 5”的测量工具举例解析:
【例 11】图 11 所示,用分度值为 0.5cm 的刻度尺,测一木块长度,请读数。
【解析】:从图11
中可看出,刻度尺的读
数介于 3.0cm 到 3.5cm
之间,更接近于 3.5cm,
所以准确值为 3cm,估读数 0. 4cm ,正确读数是 3.4cm。
【例 12】图 12 所示,用分度值为0.5g 的天平,测一物体质量,
请读数。
【解析】:从图 12 中可看出,天平的读数介于 81.0g 到 81.5g 之间,更接近于 81.5g ,所以准确值为 81g,估读数 0. 4g ,正确读数
是81.4 g 。
【例 13】图 13 所示,用分度值为 N 的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物体的质量,请读数。
【解析】:从图 13 中可看出,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介于N 到 3N之间,
更接近于3N,所以准确值为N,估
读数 0,4 N ,正确读数是 N。
【例 14】图 14 所示,用分度值
为的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物体的质
量,请读数。
【解析】:从图 14 中可看出,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介于到之间,更接近于,所以准确值为,估读数字,正确读数是。
【例 15】图 15 所示,
用“量程为0~15V,分度
值为 V ”的电压表,测得
某电路两端的电压,请读
数。
【解析】:从图 14 中可看出:电压表的读数介于 V 与 13 V 之间,更接近于 V ,所以准确值为 V ,估读数 V ,正确读数是 V。
对于以上是初中物理中的8 种测量类仪器,新课程标准要求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只有刻度尺,这也是我们习惯于分度值是 1 个单位的器材的估读,而对上述分度值是“2”、“5”的测量工具,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的问题仅仅作为了解,不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