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

合集下载

完整版各家学说

完整版各家学说

医家一:孙思邈1、生平:初唐。

2、著作:①《千金要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②《千金翼方》3、学术理论:大医精诚论。

强调医德。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4、学术理论之养生论述:养性和养老,即养生之道和老年保健。

养生之道:①抑情节欲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③依时摄养④内视和调气:专意存思,吐纳气息⑤食宜、食养、食疗:为了避免酸咸过度,有伤于人,他还主张“学淡食”,朱丹溪“茹淡”。

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

“善养性者线饥而食,先渴而饮。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

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⑥服食、服水⑦养老:老年人的养性及老年人的防治。

5、学术理论之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每一脏、每一腑都有“实热”和“虚寒”证,而相为表里的脏腑又有“俱实”“俱虚”“俱实热”“俱虚寒”肝湿热-目痛胸满,气急塞,用泻肝前胡汤;肝虚寒-胁下痛,胀满气急,目昏浊,视物不明,用槟榔汤。

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

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温胆汤。

6、伤寒温病方论:①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

研究方法: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②主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

处方用药重在化裁,汗吐下三法为祛邪大法,开表里双解之法。

为后世医家开启了扶正攻下和滋阴润下的法门。

③重视瘟疫,详论防治。

首先他把瘟疫与其他热病区别开来,重视“辟温”,屠苏酒、太乙流金散、雄黄散、辟温病粉身散、治瘴气方。

详载了四时五脏阴阳毒的病名病机及证治:春三月“青筋牵病”,属肝腑藏温病阴阳毒,以发热、项直、背强为特点;夏三月“赤脉奋病”心腑藏温病阴阳毒,发热、战掉惊动、口开舌破;秋三月“白气狸病”肺腑,体热生斑,或暴嗽呕逆、气喘引饮。

冬三月“黑骨温病”肾腑,里热外寒,恶寒引饮,胸胁腰部疼痛。

四季“黄肉随病”,脾腑,隐隐发热、不相断离、头重颈直、皮肉强痹。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一、名词解释1.下法:具有下行作用的治疗方法。

2.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特色兼及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学说的一门课程。

3.五行互藏:是指五行之中又有五行,五行的每一个行里还包含一个五行,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又各有木、火、土、金、水。

二、判断该错1.孙思邈重视环境养生、四时养生及体质养生。

(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药饵养生)2.孙思邈认为十二多为“丧生之本”。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是载方最多的方书。

(明代朱橚等编纂的《普济方》)4.孙思邈认为久视、久卧、久立、久坐、久行不利于养生。

5.孙思邈主张养生方法应简单易行。

6.孙思邈可划入伤寒学派。

7.钱乙多以蜜或糯米粉、白米粉等作为制作丸剂的赋形佐料。

8.钱乙反对使用金石、介类等药。

(钱氏还将金石、介类、香窜、走泄等不宜入汤剂或药性峻猛之药,多入丸、散之中)9.钱乙诊断儿科疾病重视指纹。

(创立小儿五脏辨证纲领)10.钱乙常根据病情轻重判断其预后。

(钱氏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辨别五脏相兼病证的虚实,以判断其预后)11.钱乙继承《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之旨,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五脏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所主,以虚实寒热概括脏腑病理变化,用五行阐述五脏之间相兼为病以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刘完素因家居河间府,故被后世尊称为刘河间。

13.刘完素专治火热病,被称为寒凉派。

(总结火热病与杂病的治疗经验)14.张从正师承刘完素,治病主张攻邪。

(私淑)15.刘完素认为阳气怫郁是火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16.刘完素首先提出热极生风理论。

17.“三一承气汤”出自医家吴有性,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病证。

(刘完素)18.继《中藏经》之后,对脏腑辨证有发展的医家是张元素。

19.张元素创立脏腑苦欲理论。

(《黄帝内经》)20.张元素创制枳术丸以阐明其制方大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派别。

这些各家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的主要学说和其特点。

一、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最早并最为广泛应用的学说之一。

该学说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强调阴阳五行理论、藏象论及脏腑经络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黄帝内经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导致的。

因此,该学说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的功能,使人保持健康。

二、四气调神学说四气调神学说是张仲景创立的学说,主要阐述了病因和病理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有关,即风、寒、暑、湿等四种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

四气调神学说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例如通过温热药物治疗寒气引起的疾病。

这一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急性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华佗创建的学说,该学说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疾病的治疗。

五运六气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候,通过观察环境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脉象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在治疗上,五运六气学说强调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调整药物的使用。

该学说注重平衡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辨证论治学说辨证论治学说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它包含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即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病情,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该学说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学说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病情,使治疗更为准确和有效。

以上介绍的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学说,每个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中医的多样学说使其具有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治疗方法,也更加适应不同的疾病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同学说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有着交叉和互补的关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善食而瘦
脾胃之气的盛衰
基本观点:
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 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
2.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
风(春)升生 热(夏)浮长 湿(长夏)化成 燥(秋)降收 寒(冬)沉藏
“一岁四时之气,终而复始,如环无端。天 地阴阳生杀之理。”
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枢纽
脾胃升 降枢纽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兰室秘藏》
二、学术思想
(一)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阐发 (二)对内伤热中证病因病理的论述 (三)治疗特点与遣药制方法度 (四)内伤热中证及其鉴别诊断
(一)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阐发
1.脾胃与元气的关系
2.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 纽
1.脾胃与元气的关系
元气= 先天真气+ 后天胃气 “夫元气、谷气、营气、卫气、
李杲
(1180--1251)
一、生平与著作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创脾胃学说 被后世称为“补土派”鼻祖。 师承关系: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
李杲捐千金从学之 罗天益: 东垣先生之医学,医之王道也。
家既富厚, 无事于技, 操有余以自重, 人不敢以医名之。
著作:
人体阳气之升 人体阳气之降
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 脾胃受损病变:
下泄而久不能升——有秋冬而无春夏 久升而不降——有春夏而无秋冬
脾胃受伤,百病发 降——潜降阴火 脾胃受损,元气亏乏
火上乘
元气下降,阴
升(脾)胃气和降阴火,是相反相成的 升发是主要的,基本的; 潜降是次要的,权宜的。
2.辨寒热 外感者,发热恶寒,寒热并作,面色赤, 鼻息壅塞,呼吸不畅,心中烦闷,其恶寒 得温不止,必待表解或传里,其寒始罢, 语声重浊,高厉有力。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第一章总论知识点1.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黄帝内经》2. 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①社会的需要②对前人医学成就的继承③个人勤奋④哲学理论基础3.《礼记》所说的“三世医学”是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4. 中医哪些著作被称为“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5.《四库全书》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6.哪部著作奠定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7. “方书之祖”是指何书:《伤寒杂病论》8. 六经辨证法则是何人所创:张仲景9. 医经七家是哪几家:《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黄帝内经》《黄帝外经》10.伤寒学派宋以前伤寒八大家代表医家是谁,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11.仲景方的特点:①辨证精细、结构严谨;②用药精专、直取无旁;③取效佳捷、误投坏病12.中医四大家是指哪几位:张仲景、李杲、刘完素、朱震亨13. “胃烂发斑”之说是谁的观点:华佗14. 史称“金元四大家”的是哪几位: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杲1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药多偏于:辛香温燥16. 河间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刘完素17. 河间学派研究的课题主要是:火热论18.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张元素、李杲19.攻邪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张从正20. 丹溪学派研究的中心课题是: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21.完善脏腑辨证的医家是:张元素22.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有哪些: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23.“命门”是哪部书提出来的,观点是什么:《灵枢》“命门者,目也”;后世医家又提出哪些观点:《难经》“左肾,右命门”;孙一奎“命门乃肾间动气”;赵献可“两肾之间为命门”24. 金元医家中受运气学说影响的代表医家有:刘完素、张元素25. 金元医家中受理学思想影响的代表医家是:朱震亨第二章伤寒学说及其学派知识点1. 伤寒学派的搜集整理阶段位于:晋唐时期2. 伤寒学派的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位于:宋金时期3. 伤寒学派的发展、兴盛阶段位于:明清时期4.对《伤寒论》进行搜集、整理与编次的代表医家是:王叔和5. 首创“方证同条”研究伤寒先河的医家是:孙思邈6. 朱肱研究伤寒创立了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①首论六经经络学说;②首倡临证先辨病后辩证之说;实际上是从辨证论治方面研究《伤寒论》的医家7. 朱肱有关伤寒的著作是:《南阳活人书》8. 许叔微:以“八纲辩证”概括伤寒,是一种提纲挈领的方法9. 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是:《伤寒九十论》(许叔微)10. 庞安时有关伤寒的著作是:《伤寒总病论》11. 何人倡言“寒毒说”:庞安时12.《伤寒补亡论》的作者是:郭雍13. 《普济本事方》的作者是:许叔微14. 庞安时认为伤寒的病因是:寒毒15. 《伤寒发微论》的作者是:许叔微16.成无己的著作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此三书,有注释,有析证,有论方,环环相扣,互为补充。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一、各论:4.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5.河间学派:刘完素6.易水学派:张元素、李?、王好古、罗天益7.攻邪学派:张从正8.丹溪学派:朱震亨、王履、戴思恭9.温补学派: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10.温病学派:吴有性、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11.其他著名医家:孙思邈、钱己、陈自明、缪希雍、绮石、喻昌、张石顽、张志聪、吴师机、王泰林、王清任、唐宗海、张山雷、?树?二、总论:1.三世医学: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天子脉决》,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

2.《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医学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这就奠定了医学流派产生的基础。

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已有师承授受的关系4.学派的形成要素:学说、师承授受三、伤寒学派1.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2.《伤寒论》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3.王叔和:对已经散失了的伤寒条文方证进行广泛地搜索、整理与编次。

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论治精神进行整理、编次的。

4.孙思邈: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为后世从方证角度探索《伤寒论》的先导,孙氏所谓仲景治法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5.韩袛和《伤寒微旨》,庞常安《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书微《伤寒九十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6.明清时期伤寒的三个派别代表医学及著作:错简重订派:实发端于明.方有执错简重订之说,著成《伤寒论条辨》,喻嘉言著《尚论篇》,“三纲鼎力”学说,张璐著《伤寒缵论》,程郊倩著《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章虚谷著《伤寒本旨》,周扬俊著《伤寒论三注》,黄坤载著《伤寒悬解》维护旧论派: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影响最大,《伤寒论浅注》)辨证论治派:7.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4.2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寒毒说,异气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家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各家学说。

下面是对中医各家学说的总结:1.《内经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是中医学最早且最经典的理论体系。

内经学派强调气血阴阳的平衡,主张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治疗疾病。

它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

2.《丹溪学派》:以丹溪为代表。

丹溪学派注重观察疾病的特征,提出“观疾论”,并提出了以各种症状的表现为基础的辩证论治方法,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四气学派》:以赵康虚的《医得失论》为代表,强调治疗要与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提出了相应的疾病的防治措施。

该学派主张将医学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养生学派》:强调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该学派主张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药学派》:研究中药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应用。

该学派注重发现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针灸学派》: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灸学派主张通过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学派推崇辨证施治、以病治病的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7.《脉学派》:以脉诊为特色,通过观察与诊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及病因。

该学派认为脉搏是内脏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诊脉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临床表现。

8.《眼象学派》:注重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尤其是眼睛的变化,以作出疾病诊断。

该学派认为眼睛是身体内部疾病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可以获得一系列对疾病的信息。

9.《方剂学派》: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和临床应用。

该学派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配伍出对应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各家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体系,并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1.温补学派:指明代以薛己、张介宾等人为代表人物的医学流派,在学术上侧重探讨水火肾命,治疗主张温养补虚。

3.真阴之脏:指命门,命门内藏先天元阴元阳,故称真阴之脏。

5.引经报使:指某一味药物能引导一群药物走向一定的脏腑经络,如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行等。

1、除湿热烦热之圣药:指黄芪、人参、甘草三味药。

2、真阴之用:指命门的功用。

命门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

3、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从正、李杲、朱丹溪4、三本二统:绮石治虚劳,注重肺脾肾三脏,称为“治虚三本”,三本之中,尤重肺脾二脏,阴虚者统之于肺,阳虚者统之于脾,成为二统。

5、反兼化:指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反见胜己之化,即会向相反的,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上篇:总论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什么课程?是一门研究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学科。

学派主要划分为: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问题:学术流派如何划分,每个学派主要是哪些人?1.伤寒学派:是指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为主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从而形成绵延千年,学术风格迥异,各种流派纷呈的一大学术研究学派。

代表医家:晋朝-王叔和唐代-孙思邈宋金时期-成无己2.河间学派:指以刘完素倡导的“火热论”为学术主旨,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学派。

代表医家:宋金时期-刘完素朱丹溪。

3.易水学派:是以“脏腑病机学说”为学术主旨,创建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主张从临床实际出发,建立脏腑寒热虚实用药式的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宋金时期-张元素王号古李杲4.温病学派:是以外感温热病的研究为学术宗旨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瘟病学派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下篇:各家学说一.孙思邈一:简述孙思邈在中医养生学上的贡献及其主要内容。

答:1.精神养生:如戒十二多,主张十二少。

2.常欲小劳:如提倡适度运动,息之六字决。

3.食养食治,如反对暴饮暴食,重视药食养生。

4.慎护养老,如强调老年生活要着急慎护,注意道德修养。

二:简述孙思邈方药学成就。

答:1.集成名方垂后世,如《备急千金要方》收集方剂5300首。

2.化裁古方出新意。

如把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衍变为羊肉汤、羊肉当归汤等。

3.大有法而杂成方。

孙思邈世称太白处士,自号孙真人。

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代表名方:犀角地黄汤,大续命汤,小续命汤,紫雪丹。

创建疾病分类与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证论治体系。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寻方之大意: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治疗虚损的方法:1.补剂兼泻。

2.以泻为补。

3.寒温相济。

二.李杲一:李杲如何认识脾胃的生理特点?答: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推动力,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王焦”认识,《难经· 二十五难》云:“心主 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而《灵枢· 本输》篇 云:“三焦者,中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 本藏 》篇云;“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 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前者论三焦无 形,后者言三焦有形,学术观点不一。 既有学术争鸣,又有师承授受,形成学术流派要 具备的基本条件.况《汉书· 艺文志》又记载医经七家 、经方十一家,前者在于研究中医理论,后者侧重中 医方药,因此任氏认为此时已产生了医学流派。
四、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 1、掌握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价


值和意义; 2、熟悉各家学说学术流派的纵横关系及基本概况; 3、了解各家学说及其学术争鸣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五、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1四大经典 2历史常识 3中国古代哲学知识 六、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 1读史书了解医家的人生轨迹 2读原著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 3在临床中实践


可见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往往不一,在学派的 划分上会有不同见解。

主要中医学术流派
伤寒学派
一、一般情况 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 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彬响。 二、形成 东汉张机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 的基本体系,代表了东汉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其具有很高 的临床指导价值,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青睐,被称为“活人书” 。 因为汉末的战乱,此书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后晋代太医令 王叔和重新搜集整理编次此书,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 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伤寒论>进行各种研究 和发挥,形成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2、战国 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四版全国教材中
提出”远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洪流中,医学流派的 产生便已逐渐兴起” 。 其理由有: 其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宗族制度为 基础的生产关系受到家族制度生产关系的冲击,封建 制度代替奴隶别,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生产的提高,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春秋戏曲时期.出现了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发展局面。
其研究思路是从脉、证、病、治入手,尤其重视对脉诊的辨 析和治法的宜忌。另外,其在《伤寒例》中对一些理论问题进 行了探讨,如寒毒发病.引呐经》以例伤寒三阴王阳,重申风 伤卫、寒伤营等,皆为首倡而对后世学术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 ,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 孙思邈


著有《干金要方》《干金翼方》各三十卷。其研究伤寒的内 容见于《翼方》的第九、十两卷中。

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划分
一、形成的年代 1、金元 清· 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医家类》;“儒之门户分
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认为中国医学应从金元时代开始,才各成流派门户之见。 《中医各家学说》二版全国统编教材在总论中所提及的河 问、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即是受这一学术观点所影响 而提出的。 更早进行学派研究的民国时期谢利恒先生,著《中国医学 源流论》一书,所提出的刘河间学派、李东坦学派、张景岳学 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伤寒学学派等, 亦与纪氏之论的影响有关。

3、汉代以前
《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又提出了学术流派形成于
汉代以前,在教材中说;“这一时期,有不同的师承 授受关系,又有不同的学术理论见解,出现学术上的 争鸣,说明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产生医学流派的条 件。”而《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中,首先介绍伤 寒学派,其宗师为汉代张仲景,而后历代医家研究《 伤寒杂病论》,使学派随之而自然形成,以此说明, 学派的产生,最迟不应晚于汉代。
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中医各家学说是属于理论性 的东西,这些理论和观点锦是历代各医药学家临 床实践的结晶。
三、《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国医学史》 1相同之处 一个学术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不外两个因素。一是百家
争鸣,二是师承授受,医学也是如此。各家学说中所论及 的医家都是历史人物。他们的学术发展都是依靠师承授受 和学术争鸣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同时又受到历史、政治 、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宗教、道德、地理、气候、 风俗习损等各种社会的,自然的因聚影响。所以,各家学 说具有学术发展史的内容。 2不同之处 《各家学说》讨论的重点是历代各医学流派,各医药学 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 义,以便择善而从。所以不过多的去探求形成这些学术特 点的社会的、自然的原因。这也是中医备家学说的另一个 特点。

借助阴阳学说以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以阐明人体 与自然界事物的复杂变化,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中医理论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内经》中明确指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 化的总规律,并且认为这一规律是广泛存在的并以阴阳的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等对立统一关 系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用于诊断、治疗诸方面,以 阐明中医学的理论。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问世
在《汉书· 艺文志》记载与《黄帝内经》并存的医经典籍还
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 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路》六种,但这六部书 均已无存,因此,这部从战国至西汉而完成的中医理论著 作成为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人体 脏腑、经络、产生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法、治则、 辨证、针灸、摄生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三、代表医家
(一)宋金前的伤寒八家 1、晋· 王叔和

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 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一股认为,前三篇《辨脉 法》《平脉法》《伤寒例》和后八篇即汗吐下可与不可诸篇, 均为叔和所增,中10篇即《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到《辨阴 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保留了仲景辨治伤寒的基本内容。
不同意见
对于以上的观点,亦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一种学
术见解能否在学术上形成系统,成系统者即可称之为 流派,不成系统者只能称之为一家之说,河间、易水 、伤寒、温病四大学派的存在已无疑义,但古医经、 古医方是源不是流,而东汉以后研究《内经》或《难 经》诸家,不仅没有就某—‘新的见解发展为系统,而 且在研究方法上各不相同,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只不 过都是以阐发经旨作为统一命题而已,医经学派不能 成立。经方学派诸家,尽管含六朝至北宋之间历代谙 时方诸家和金元以后的经方诸家,但二片元共同之处 .只能算方剂学的两个小学派,因此,战园及以前的 医学流派是中医学的源而不是沉派,不同意学派产生 在汉代以前。
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

以朱震亨为例,其师承于刘完素的门人罗知悌,又受到刘 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的影响,故将其归属于河间学派是有根据 的。但是,其又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倡导滋 阴泻火的治疗法则,于杂病治疗又提出以气、血、痰、郁辨治 杂病,成为金元时期滋阴派的代表和杂病治疗大家,其门人甚 众,将其另外划为一个学派,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又如,李杲从学于张元素,受张氏脏腑病机学说的影响, 注重脾胃内伤病的研究,创立了脾胃内伤论.将其归属于易水 学派是合乎道理的。但是,李呆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门人及私淑者亦甚多,故后人称李杲为“补土派”的代表, 将其另立一个学派也未尝不可。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理论体系
医家
医著
流派
中医学理论体系自其形成之后,经数干年的发展,至
今仍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这充分证明了所具有的 科学性。也正因为其有着科学的内涵,因此,随着不 断实践与研究,才能不断发展、充实与完善。并在此 基础上撰写出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涌现出数以干百 计的著名医家,产生不同的学说与流派。可以说中医 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产生丰富多彩中医各家学说的前提。

《内经》所奠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借助了哲学的气 论、精气说、阴阳五行说等范畴,使中医理论的形成 从开始就具有了古代的唯物观与辩证法思想.在此思 维方法上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丰富的反映了人与自 然、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与 实用性。 同时,这一理论体系的初步奠定,又有其不尽完善 之处,为后世医家在学术发展上既提供了较科学的理 论基础,又具备了可能性。因此,经过历代医家的不 懈努力,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和竞相发挥的各家学 说,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其二,医学发展 春秋战团时期出现了医和、扁鹊等著名医学法家。《黄帝内
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形成丁较为完整的 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有其科学合理的内涵,为学术发展提供了理 论基础。鉴于其不完善之处,又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可能,为后世 众多学术流派形成创造了条件; 到汉代以前,已经有了师承授受关系的记载。《史记‘扁鹊 仓公传》中记载扁鹊学医于长桑君,其弟子有子阳、子豹、子容 、子越、子游、阳仪等人。还记载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他的 学生有宋邑、高期、王信、杜信、唐安诸人,这种师承授受关系 的存在,为医学流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历史时期,已出现医学学术上的争鸣,如对命门的认 识,《内经》中指目为命门,经》中则不然,《灵枢· 根结》篇云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灵抠· 卫气篇》 提出“命门者目也”的认识,《素问· 阴阳离合论》也云;“太阳 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命曰阴中之阳。”亦指两目睛明穴而言 。而《难经.三十六难》云:“脏各有一耳,独肾有两者何也?然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即以右肾为 命门。

《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了河间、易水、伤寒、温 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了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 、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五版教材义将七大医学流派改 为伤寒、河问、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 ,众说不一,难以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