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第十二章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
宏观经济学题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 储蓄B、投资= 消费C、储蓄= 消费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以下(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B、安徽的国民收入(NI)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1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练习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知识点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1、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不同,一般经经济学分为(B)A: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D: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2、下列属于宏观经济学的是(B )A: 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3、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B)A.资源配置问题B:资源利用问题 C:价格问题 D:资源循环问题知识点2:GDP与其相关概念(注意与GNP区别)4、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D)A、一定时期内一国中的所有交易B、一定时期内一国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定时期内一国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定时期内一国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5、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我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6、“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7、以下哪项不属于国民收入核算的同一类(B)A、利润B、政府转移支付C、企业净利息支付D、租金收入E、工资8、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A)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2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9、公务员的工资属于(C)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10、以下因素均会影响GDP的测量,只有一个除外,该选项是(D)A、产品价值的变化B、对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价值的估计C、出口的增加D、对非市场商品价值的估计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以及间接税支付的总和,也可以表述为(C)A、总需求等于总供给B、总供给等于总产出C、总产出等于总收入A、总收入等于总需求12、在用支出法核算GDP时,(C)项不能作为投资计入GDPA、某厂增加了1000台彩电的存货B、某厂新购置了一辆货运卡车C、某厂新建立了一条生产流水线D、某公司购买20万元政府债券13、一国的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但支付给国外的报酬除外,这种收入被称为(A)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潜在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生产净值14、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D)A、不可能出现B、可能出现,若折旧足够大的话C、可能由于库存大幅度减少而引起D、将意味着经济中所生产的超过其消费的15、在GDP统计中,住房服务的价值(住房被其所有者占据)是(C)A、并未计入,因为房地产服务并不认为是生产B、并未计入,因为这种房地产服务包括在住房本身的价值中C、并未计入,但却出现在NDP中D、采用对租金价值估算的方法计入GDP中16、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D)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E、以上都不对17、以下属于流量的是(B)。
计算题(宏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 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为1000亿元,储蓄为100亿元,请计算GNP2. 已知某国在某季度的有关国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如下: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 30亿元投资支出:30亿元利润:2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⑴按收入法计算GNP ⑵按支出法计算GNP3.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10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金1866.3企业支付的利息264.9间接税266.3个人租金收入34.1公司利润1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20.3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0个人所得税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4.4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政府转移支付347.5个人消费支付199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国民收入;⑵国内生产净值;⑶国内生产总值;⑷个人收入;⑸个人可支配收入;⑹个人储蓄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⑴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⑵如果实际产出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⑶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⑷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⑸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书为C=100+0.8(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 试求:⑴均衡的国民收入;⑵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3. 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 -1000+0.25Y, 投资从3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时,均衡的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a+b,试求投资从300亿元增至500亿元过程中第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4.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税收T=0.25Y(单位均为10亿元),试求:⑴均衡的国民收入;⑵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5.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净税收T=50, 投资I=60, 政府支出G=50,净出口函数NX=50-0.05Y, 求:⑴均衡收入;⑵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⑶投资乘数;⑷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⑸当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⑹变动国内自发性支出10和变动自发性净出口10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何者大一些,为什么?6. 假设有一个三部门经济,其中:消费:C=50+0.8投资:I=70政府购买:G=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100 税率t=0.20自发税收量:Ta=0⑴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及各种乘数值;⑵计算预算盈余;⑶假设t增至0.25,那么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新的乘数又为多少?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化。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练习题
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3.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4.重置投资5.流量与存量6.个人可支配收入7.名义GDP(或货币GDP)8.实际GDP9.支出法10.GDP折算指数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GDP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2.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民生产净值(NNP)C.个人收入(PI)D.国民收入(NI)5.如果个人收入为96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100美元,消费等于7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60美元,个人储蓄为100美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860美元B.800美元C.700美元D.760美元6.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7.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A.消费总额B.资本C.社会财富D.投资8.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6亿美元,投资支出为1亿美元,间接税为1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1.5亿美元,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口额为1.8亿美元,则下列正确的是()。
A.NNF为8.7亿美元B.GNP为8.7亿美元C.GNP为7.7亿美元D.NNP为7.7亿美元三、多选题1.GDP核算反映以下()交易。
A.购买一幢别人以前拥有的住房,支付给中介6%的中介费B.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C.与朋友打赌赢得不偿失100元D.大学生每月获得的生活补贴E.银行存款的利息2.下列项目中,()属于要素收入。
A.公务员的工资B.股息C.公司对福利院的捐款D.房屋所有者收取的房租E.购买公债应得的利息3.下列()项是正确的。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
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
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
宏观各章答案
第十二章习题1、(1)不计入GDP,因为转移支付只是收入从一部分人转移到另一部分人,不体现价值的增殖。
(2)不计入GDP。
因为用过的卡车的价值已计入生产它的年份的GDP。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买卖股票和债券只是证券交易活动,不属于生产经营活动,不计入GDP。
(4)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不属于投资,故不计入。
2、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
它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例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所以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不影响DPI,只有当个人所得税也变化时,DPI才会受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两国未合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从而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但不会影响两国的GDP总和。
当两国合并时,两国贸易变成地区间贸易,GDP会增加。
4、解: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C、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2)1999年的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3)1998年实际GDP=1450。
1999年实际GDP=1525实际GDP变化=(1525-1450)/1450=5.17%(4)1998年实际GDP=1800,1999年实际GDP=1850实际GDP变化=(1850-1800)/1800=2.78%(5)这句话不对。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
习题十二1.简释下列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答: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答: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答: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答: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答: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国民生产总值答: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最终产品答: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的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答: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总投资答:是一定时期的全部投资,即建设的全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包括净投资与重置投资。
净投资答: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的投资。
重置投资答:是用来重置资本设备或用于补偿资本消耗的投资。
存货投资答: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答: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
而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
净出口答:是指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后的余值。
间接税答: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包括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
国民生产净值答:是国民生产总值扣除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国民收入答:指狭义的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答: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就得到个人收入。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内容提示与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核算恒等式和循环流程模型体现总供求恒等式或总收支恒等。
本章的重点内容主要有:实际GDP、名义GDP及GDP折算系数;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GDP和DPI是两个重要指标;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以及储蓄和投资恒等关系,可以用国民收入流量模型来体现恒等关系。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 B. 政府转移支付 C. 政府税收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 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 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xx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四、计算题1.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一银矿公司支付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其中B买A的产出xx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A买,其余消费者买。
假设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计算GDP为多少?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经济学原理Ⅱ》练习题
宏观练习题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项选择题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2、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3、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4、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 将()。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5、经济增长问题以实际GDP的数值来衡量的,这是因为()。
A、产出逐年变化B、收入法与支出法得出的数字并不相等C、逐年的名义GDP差别太大D、价格水平逐年变化6、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
A、不可能出现B、可能出现,若折旧足够大的话C、可能由于库存大幅度减少而引起D、将意味着经济中所生产的超过其消费的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贷物B、政府给困难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校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劳务人员增加薪水11、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DP减出口1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的习题与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题(F ,T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 F )。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T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T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 T )5.用支出法计算的GDP 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T 6.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 T )7.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 F )8.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 F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T 10.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 应小于GNP 。
( F )11.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F )12.用收入法核算GDP 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DP ,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 F )13.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F )1.F 2.F 3.T . 4.T 5.F6.T 7.F 8.F 9.F 10.F11.T 12.F 13.F二.单项选择题1、GDP 核算中的劳务包括(C) A .工人劳动 B .农民劳动 C .工程师劳动 D .保险业服务2、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3.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D)A 、 2 000亿美元和24 000亿美元B 、8 000亿美元和 36 000亿美元C 、 8 000亿美元和 6 000亿美元D 、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DP =(B)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D)A 、GDPB 、NDPC 、NID 、PI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 A)A . 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 、购买耐用品的支出C 、商业存货的增加D 、购买设备的支出7.名义GDP 为1100,实际GDP 为1000,则 GDP 折算指数为(C) A .9 .09 B .90.91 C .1.11 D .110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范文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宏观多选题及答案
五、多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的说法是( ①③)①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活动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②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③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④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劳务2.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的是(AC )。
A、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活动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
C、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D、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劳务。
3.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产值,(ABCD )应该包括在内。
A、资本折旧B、工资C、企业间接税D、利息4、属于转移支付的有( BCD )A 支付给公务员的奖金B 退伍军人津贴C 贫困补助D 失业救济金5、下面哪几项不计入当年的GDP?( ABC )A 购买一辆二手车B 购买股票C 面包店购入面粉D 买二手车支付20元中介费6.下列经济问题中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有:(ABE )31/66A、国家应该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B、政府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救济贫穷的人;C、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能并存;D、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菲利普斯曲线总是垂直的;E、财政支出的扩张会导致挤出效应;7、下列项目不计入GDP的是:( ABCD )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投资乘数在下述哪种情况下较大( ①②)①边际消费倾向较大②边际储蓄倾向较小③边际消费倾向较小④通货膨胀率较高2.关于投资乘数,正确的说法是( ②③)①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②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③投资乘数反映的是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效应④投资乘数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效应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ABC )。
A、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B、依照人们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32/66C、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永久收入决定D、年轻人消费可能超过收入,而老人消费会超过收入4. 关于投资乘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ad-as模型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AD-AS模型课后练习题复习与思考1.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有哪些2.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有哪些3.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何影响价格水平降低对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有何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调整有何影响4.比较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总产出、名义GDP、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情况。
课后练习1.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结论均正确。
(3)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4)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
(5)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
(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
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7)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A.工资提高;B.价格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需求增加。
(8)在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B.需求;C.工资;D.技术。
(9)根据常规情形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
(10)根据常规情形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
A.提高,B.下降;C.不变;D.难以确定。
西方经济学宏观计算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假设某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10亿美元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净税收4)总税收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5600-(1000-400)=50002)净出口=5600-3200-1000-1080=3203)净税收=1080+40=11204)总税收1120+180=13005)个人可支配收入=5000-1120=38806)个人储蓄=3880-3200=680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1.某家庭的有关经济情况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下表,并计算该家庭MPC和MPS。
解:MPC=MPS=0.52、已知:消费函数C=40+ 0.75 Y;投资I=50。
试求均衡时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解:Y=360 C=310 S=503.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600+0.8Y。
当投资从200增至300时,试求:(l)均衡收入变化多少。
(2)如引入时间因素,当投资作同样变动时,第1期至第5期的收入各为多少?(假定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解:(1)ΔY=500(2)Y1=4100 Y2=4180 Y3=4244 Y4=4295.2 Y5=4336.164、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
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2)、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f=2000,那么,为什么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4)、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解:①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Y=C+I 从而Y=200+0.8Y+50 解得 Y=1250②S=I时市场处于均衡,因而均衡储蓄量为S=50。
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f=2000,则投资量应该达到下列条件所满足的数量,即Y f=200+0.8Y f+I从而 I=200④投资乘数:k=1/(1-β)=1/(1-0.8)=5第十四章货币市场1、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或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为I=800-5000 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货币的供给为本m=100.请写出:(1)、IS曲线方程;(2)、IS—LM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国民收入(Y)和均衡的利息率(r)各为多少。
宏观经济学第12章题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民收入(NI)3.个人可支配收入4.国民生产总值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GDP折算指数7.最终产品8.失业率9. 消费价格指数二、判断题1.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 的一部分。
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5.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200543元,它是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 四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M-X+Kr)。
7.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10.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11. 200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5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3.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14. 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15. 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名义GDP大于实际GDP。
16. 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不是存量。
17. 收入是存量而财富为流量。
18. 一个企业用3台新机器替换3台报废的旧机器,机器数量未变,GDP不变。
19.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应按其市价计入GDP。
20. 总产出总是等于总收入,也总是等于总支出。
21.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可以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22. 购买房产的支出是消费支出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23. GDP是一个国民概念,而GNP是一个地域概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单选题1.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2。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
以上都是3。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
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4. 下列哪项命题不正确: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B。
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C。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5. 王五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还购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反映在国民收入帐户上,下列叙述哪个正确?()A.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G增加了B.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I增加了C。
他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因此C和I增加了D。
他盖了一幢新房,因此I增加了6。
下列各项中,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
当年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B.当年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当年出售债券的收入D。
当年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7。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D。
净出口8. 一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小于C。
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9. 煤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不对B。
一定对C。
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
以上说法全对10. 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
A。
小于,下降B。
超过,不变C。
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11. 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A。
社会财富 B.存货C。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练习
1、假如要把产量的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时,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应达到(A )
A、28%;B、30%;C、32%;D、20%。
2、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是(B )
A、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B、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C、新剑桥模型的假设条件。
3、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 A )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4、根据哈罗德模型,若资本生产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A )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5、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A )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
6、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B )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
7、新剑桥模型认为,与利润收入者相比,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B )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
8、根据新剑桥模型,若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则社会储蓄率(B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9、根据新剑桥模型,若利润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则社会储蓄率( A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
A、失业率下降;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
11、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D )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刺激消费水平;
C、减少工作时间;D、推广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12、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
厂商的反应(B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13、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模型是(D )
A、哈罗德模型;B、新古典模型;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D、新剑桥模型。
二、判断题
1、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F )
2、哈罗德模型认为,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会收缩。
(T )
3、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T )
4、新古典模型认为,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进行的。
(T )
5、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 F )
6、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 F )
7、在经济增长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资本。
(F )
三、简答题
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答:经济增长的源泉要说明哪些因素导致经济增长。
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的增加、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其中,劳动的增加不仅仅指就业人数的增加,而且包括就业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教育程度等等。
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是生产要素的增加。
技术进步包括发现、发明和应用新技术,生产新的产品,降低产品的成本。
技术进步能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更为有效,推动经济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特征有哪些?
答: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2)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3)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革;(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6)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3、简述经济增长的含义。
答:
(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经济增长的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四、分析说明题
1、时机增长率、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不相等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1)如果G>Gw,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所合意的生产能力,这时厂商将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在乘数的作用下,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显得资本存量不足。
其结果是需求膨胀,引起累积性持续扩张;(2)如果G<Gw,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厂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
结果是收入下降,经济持续收缩;(3)如果Gw>Gn,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投机倒把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的长期停滞;(4)如果Gw<Gn,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未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条件所要求的水平,因劳动力过多而使工资低廉,刺激经济形成长期高涨。
因此,只有当G=Gw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否则将出现短期内经济收缩与扩张的波动。
只有当Gw=Gn时,才能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充分就业,否则将使经济处于长期的失业或通货膨胀。
当G=Gw=Gn时,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五、计算分析题
1、假设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a为0.4,劳动的份额b为0.6,资本的供给增加了6%,而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产出的影响会怎样?
答: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对总产出的综合增长率的影响为:aK+bL 资本的贡献为:aK=2.4%;劳动的贡献为:bL=-1.2%。
两者的综合贡献为:aK+bL=1.2%。
说明资本供给增加使总产出增长了2.4% ,而劳动供给的减少使总产出下降了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相抵后,总产出将增长1.2%。
2、设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P/Y)为0.2;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p为0.4,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w为0.2,资本-产量比率为3,试根据新剑桥模型计算:(1)储蓄率;(2)经济增长率;(3)如果Sp、Sw、C都不变,要使经济增长率达到12%,
P/Y与W/Y分别应该是多少?这时收入分配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1)S=0.2×0.4+0.8×0.2=24%;(2)G=S/C=24%/3=8%;
(3)12%×3=X×0.4+(1-X)×0.2;
X=80%。
即P/Y=80%;W/Y=20%。
说明利润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
经济增长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为前提;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