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
盈利能力分析模板
![盈利能力分析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c3eee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b.png)
盈利能力分析模板一、盈利能力分析的概述。
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盈利能力分析是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提供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的依据和措施。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利润水平、利润增长速度、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
二、利润水平分析。
利润水平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其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盈利的实际情况。
利润水平分析主要关注企业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总额等指标,通过对比历年数据或同行业数据,可以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否健康稳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三、利润增长速度分析。
利润增长速度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
利润增长速度分析主要关注企业利润的年均增长率、季度增长率等指标,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可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发展趋势,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四、资产收益率分析。
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分析主要关注企业资产的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通过对比历年数据或同行业数据,可以评价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是否高效,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资产增值。
五、销售利润率分析。
销售利润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反映了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能力。
销售利润率分析主要关注企业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通过对比历年数据或同行业数据,可以评价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能力是否高效,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盈利。
六、结语。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盈利能力分析工作,不断完善盈利能力分析体系,提高盈利能力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盈利能力分析及其重要性探究
![盈利能力分析及其重要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159d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e.png)
盈利能力分析及其重要性探究盈利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盈利能力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还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并分析一些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
首先,盈利能力分析对企业非常重要。
通过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才能判断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盈利能力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避免亏损和经营困境。
其次,盈利能力分析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指标。
其中,毛利润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之一。
毛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利润。
毛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可以更好地覆盖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其他费用。
另外,净利润率也是一个常用的指标。
净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所创造的净利润。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实现更高的净利润。
此外,资产收益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盈利能力指标。
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
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产,实现更高的收益。
另外,销售利润率也是一个常用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创造的利润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销售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费用,实现更高的销售利润。
然而,仅仅依靠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并不能全面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综合分析多个指标是必要的。
例如,企业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盈利能力指标,以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长期盈利能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以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通过综合分析多个指标,企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L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L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d90b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d.png)
L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了衡量其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L公司的盈利能力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L公司财务报表的详细解读,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我们将对L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本文还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帮助L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回顾L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结构、市场定位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盈利能力的背景和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L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数据,揭示L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内部管理、市场环境、竞争态势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L公司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等,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我们还将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性,鼓励L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L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分析L公司作为一家在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其盈利能力一直备受关注。
盈利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L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现状分析。
从财务数据来看,L公司近年来的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净利润率却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并未同步提升。
公司的毛利率也相对较低,说明在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在成本结构方面,L公司的固定成本占比较高,这使得公司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一旦市场需求下降,高固定成本将对公司盈利造成较大压力。
因此,优化成本结构、降低固定成本占比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之一。
从市场环境来看,L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异常白热化。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财务报表的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的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35c8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3.png)
财务报表的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它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其中,盈利能力是财务报表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为制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报表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一、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利润。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通过对利润总额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盈利水平。
高利润总额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反之则意味着盈利能力较弱。
因此,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应该关注利润总额的变化趋势和结构。
二、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了企业每一单位销售收入中所获得的净利润的多少。
通过对净利润率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净利润率高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净利润率低的企业则盈利能力较弱。
三、毛利率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毛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活动所创造的利润水平。
通过对毛利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毛利率高的企业对销售活动的回报较高,盈利能力较强。
相反,毛利率低的企业则需要进一步优化销售策略,提升盈利能力。
四、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利润水平。
通过对营业利润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营业利润率高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获取更多的利润,盈利能力较强。
相反,营业利润率低的企业则需要优化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五、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利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高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资产,实现更高的收益,盈利能力较强。
相反,净资产收益率低的企业则需要优化资产配置,提升盈利能力。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1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1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5faaab6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f.png)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1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 ]*(1-所得税率)1.2资产经营盈利能力指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 =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3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收入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总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总收入=(营业收入+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总收入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率营业成本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费用全部成本费用总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全部成本费用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1.4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起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型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流通股数*(净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权益平均额=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权益报酬额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权益平均额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价格与收益比率*股利报酬率价格与收益比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托宾Q值=(股权市场价格+长短期债务账面价值合计)/总资产账面价值1.5盈利质量分析: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净资产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销售获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现金分配率=现金股利/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2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1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百元产值占用资金=平均总资产/总产值=(流动资产/总产值+固定资产/总产值+其他资产/总产值)*100总资产收入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总产值/平均总资产*营业收入/总产值=总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总资产周转率=总周转额(营业收入)/总资产=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收入2.2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周转率=资产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率(天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成本=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成本收入率流动资产周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天数)/营业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营业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存货构成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的影响=(报告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机器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基期成本收入率成本收入率的影响=报告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报告期成本收入率-基期成本收入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成本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成本材料周转天数=库存材料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当期材料费用在产品周转天数=在产品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当期生产成本=产成品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流动资产节约额=报告期营业收入*(1/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基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增加额=基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基期流动资产周转率)2.3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分析:固定资产产值率=总产值/固定资产平均总值(生产设备产值率,生产用固定资产产值率,全部固定资产产值率公式同上)固定资产收入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总产值/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营业收入/总产值=固定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1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流动负债近期支付能力系数=近期内能够用来支付的资金/近期内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速动资产够用天数=速动资产/预计每天营业所需的现金支出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3.2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无形资产)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资产=1-资产负债率=1/业主权益乘数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有形净值负债率=负债总额/(净资产-无形资产)固定长期适合率=固定资产净值/( 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固定资产与非流动负债比率=固定资产净值/非流动负债资产非流动负债率=非流动负债总额/总资产有形资产非流动负债率=非流动负债总额/(总资产-无形资产)非流动负债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销售利息比率=利息费用/营业收入利息保证倍数=息税前正常营业利润/利息费用=(营业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债务本息保证倍数=息税前正常营业利润/(利息费用+年度还本额/(1-所得税率))固定费用保证倍数=息税前正常营业利润/(利息+租金+优先股利/(1-所得税率)+偿债基金/(1-所得税率))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本息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量/(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到期本息付现)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平均余额利息现金流量保证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现金净流量全部债务比率=现金净流量/负债平均余额4企业发展能力分析4.1企业增长能力形成分析: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净利润+(股东新增投资-支付股东股利)]/股东权益期初余额=(净利润+对股东的净支付)/股东权益期初余额=净资产收益率+股东净投资率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营业利润增长率公式一样)4.2企业增长能力结果分析:剩余收益=资本收益-资本成本=净利润-权益资本成本=(净资产收益率-权益资本成本率)x净资产5.杜邦分析法虽然通过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法,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但无法揭示企业各种财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6章盈利能力分析1
![第6章盈利能力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a7f554c0029bd64793e2c9e.png)
6.2.1 营业毛利率计算与分析
(2)营业毛利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 一般而言,营业周期短、固定费用低的 行业,营业毛利率比较低,如商业与代 理业营业毛利率只有5%左右;反之,营 业周期长、固定费用高的行业则具有较 高的营业毛利率,以弥补巨大的固定成 本,如交通运输业营业毛利率高达50% 左右。
• 营业毛利率随着行业的不同而高低各异, 但同一行业的营业毛利率一般差别不大。
6.2.2 销售净利率计算与分析
• 分析销售净利率指标,应注意以下问题: (1)净利润中包括波动较大的营业外收支和投
资收益 • 因为销售净利率指标的年度变化比较大,所
以企业的短期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心该指标。 • 但是对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应将该指标与净
利润的内部构成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此评 价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6.2.1 营业毛利率计算与分析
• 有关营业毛利率的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业毛利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
盈利能力
• 企业只有取得足够高的营业毛利率,才 能为形成企业的最终利润打下良好基础。
• 在分析该指标时,应从各成本项目入手, 深入分析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产品经 营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与成绩。
• 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变动情况,促使 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 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例6-2 SYZG公司销售净利率计算分 析
项目
2010 2009 年年
差异
营业 收 入
3395 4 9 4
1897 5 8 1
1497 9 1 3
净利 润
6164 0 3
3022 4 4
3141 5 9
• 资本盈利能力分析主要研究所有者投入资本 创造利润的能力。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42151a79563c1ec4da710f.png)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作者:洪阳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能力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强弱。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常阐述盈利能力的含义,论述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同时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提高上市公司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1 盈利能力含义所谓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综合体现了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盈利能力一方面显示了该企业在某一时期的销售水平,以及获取现金的能力和降低成本的能力,另一方面同时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益,以及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能力。
盈利能力作为中心问题,受到企业内外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
凭借自身的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以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债权人可以收取更高的本息,进而集中体现了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同时为提高职工的集体福利水平奠定基础。
2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2.1 盈利能力分析目的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并不成熟。
在金融危机蔓延、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股市市场很不稳定。
所以,良好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分析财务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为利益相关者制定财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进而在一定程度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持续经营为获取利润提供了保证;而获取利润同时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盈利能力,可以判断企业经营人员的业绩,进而便于发现问题、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
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对于企业经理人员来说,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得以充分反映和衡量。
对于企业经理人员来说,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努力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
![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1895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b.png)
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中,盈利能力是最为关键的指标之一。
它能够体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并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盈利能力的定义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能力。
盈利能力的高低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密切相关,评估盈利能力的好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毛利率分析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毛利率越高,代表企业的销售策略和产品竞争力越强。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毛利率来评估它们的盈利能力。
三、净利润率分析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它更加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利润能力。
净利润率高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控制成本能力强,经营效益好。
通过分析企业的净利润率,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四、投资回报率分析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的净利润与投资总额之比。
它能够反映企业对投资者所提供的资本的利用效果。
投资回报率越高,代表企业对资本的利用效率越高。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来评估它们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
五、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另一种方法。
它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揭示企业现金流动性的强弱以及盈利能力的真实状况。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六、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比率等多个指标。
通过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财务比率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指标,结合具体的行业和企业情况进行评估。
七、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需要注意的是,盈利能力分析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因为它只关注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而忽视了企业的成本控制、资金运作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199e3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9.png)
盈利能力分析1、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
(评注:上一章学习的资本营运能力,是强调收入,本章的盈利能力强调的是利润)1)目的:盈利能力分析,即通过相应的盈利能力指标和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盈利结构及趋势进行分析,形成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它对于所有报表使用者都极其重要。
通常,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便于投资者作出决策。
投资者在投资时首先会考虑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稳定与持续,以及获利能力变化的趋势,投资者总是将资金投向获利能力强的企业。
(2)向债权人传递资金安全的信息。
(3)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
2)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情况或者偶然因素的结果,不能说明企业的正常的盈利能力。
因此,在分析盈利能力时,需要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殊项目、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的等因素。
盈利状况如何,通常是结合企业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分析的。
利润额的分析可以说明利润规模的增减状况;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说明利润波动的原因,同时可以反映企业管理效率、分析盈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预测企业利润变化趋势;利润率的分析可以消除企业规模和总投入量的影响,使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可以进行盈利能力的比较。
盈利能力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对利润结构和利润率的分析,其中,利润率的分析从总资产和净资产两方面进行。
总资产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对总资产报酬率、长期资本报酬率指标进行分析,它考虑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净资产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对净资产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它着重从投资者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即分析和评价投资报酬率的高低。
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也可以按收益相对应的活动进行分类。
财务分析之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分析之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d982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a.png)
财务分析之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环绕盈利能力分析展开,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一、利润率分析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利润率有毛利率、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
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通过对这些利润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盈利情况。
以某企业为例,根据其财务报表数据,我们计算得到该企业的毛利率为30%,净利率为15%,营业利润率为20%。
通过对照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可以发现该企业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获得较高的毛利润。
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二、资产利润率分析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指标。
常用的资产利润率有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净资产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
通过对资产利润率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在资产利用方面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以某企业为例,根据其财务报表数据,我们计算得到该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为10%,净资产利润率为20%。
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对照,我们可以发现该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资产,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
净资产利润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企业在净资产利用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三、经营效率分析经营效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经营效率指标有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
《财务报表分折一》考纲7第七章 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分折一》考纲7第七章 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b52373a417866fb84a8e9b.png)
第七章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盈利能力分析概述㈠盈利能力分析的含义与内容⒈识记:⑴盈利能力的含义答:盈利能力又称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保证。
⑵盈利能力的分析目的答: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盈利状况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情况的综合体现,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和绩效,是衡量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因此,盈利能力影响着企业管理人员的升迁、收入等。
更为重要的是,盈利能力也是管理者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方法的突破口,是帮助其了解企业运行状况,进而更好地经营企业的有效指标。
从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的角度看,他们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与企业发生关系,其收益来自于企业发放的股息、红利和转让股票产生的资本利得。
这其中的股利来自于利润,利润越高,投资人所能够得到的股息就越高;而能否获得资本利得则取决于股票的市场走势,无疑,只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好才能够使股票价格上升,进而让投资人能够在更高的价位出售股票,获得转让价差。
从企业债权人的角度看,定期的利息支付以及到期的还本都必须以企业经营获得利润来保障。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佳,每期的利润很低甚至没有利润,则很可能导致企业所应该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无法支付,甚至到期时不能全额偿还本金,即发生信用风险。
这就将给债权人带来很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其偿债能力,债权人关注盈利状况就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按时收到本金和利息的能力。
从政府机构的角度看,企业赚取的利润是其缴纳税款的基础,利润多则缴纳的税款多,利润少则缴纳的税款少。
而企业纳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政府机构也和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一样,十分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
⒉理解:盈利能力的相对性答:盈利能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仅凭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来判断其盈利能力的大小,因为企业利润水平还受到企业规模、行业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资源投入、不同收入情况下的盈利能力一般不具有可比性。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60d1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f.png)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能力。
它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根据所给的任务名称,对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两个方面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利润总和,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效益。
利润率则是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于营业收入的比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来了解其盈利能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可以清晰地展示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利润表中不同项目的占比情况,比如营业收入中不同产品、不同业务板块的贡献比例,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分布和结构。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与同行业、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的盈利能力水平,并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行业平均数据的纵向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相关因素。
首先,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对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因此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的经营模式,以提高盈利能力。
其次,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也会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外部因素也会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最后,为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是增加盈利能力的关键。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推广力度、拓展新的营销渠道等方式来提高销售额。
其次,降低成本也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途径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浅议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1)
![浅议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1)](https://img.taocdn.com/s3/m/f546c642e53a580217fcfe1b.png)
毕业设计或论文标题:(黑体、一号、加粗、居中)系别:专业方向:班级:学生姓名:题目: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宋体 3号)浅议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中文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经济已经逐渐全球化,而我国也不甘落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步一步逐渐跟上世界的潮流。
在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现今,企业也开始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企业主要以盈利为目的,而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几个方面,主要是由发展力、创新力、凝聚力等构成,也是竞争力强弱的首要标志。
所以,其正逐渐在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主要地,其是应用特定的标准模式和科学的分析评价方式,判断企业现今及未来的盈利情况,使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在企业中,盈利能力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内部职员、领导层以及外部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都十分关注。
因此,本论文中主要探究盈利能力分析这一主题,从质量和服务这两个因素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具体的分析,使分析逐渐科学合理,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因素;盈利质量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概述(一)研究背景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属于财务分析中的一个大分支,并且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力极其巨大。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其实在其中活动的幅度非常大,而盈利能力又是所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点,明晰企业的经营业绩,使企业的活动运营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流程。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必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广阔的前景以及饱满和谐的工作环境。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市场逐渐完善,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机会,但同时,市场的扩大使得竞争更为激烈。
而企业在面临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要面临国际市场中的各种挑战,这使得企业的发展并未能如想象中那般顺利。
特别是在财务分析中关于盈利能力分析这一方面,工作开展更为困难。
但正是因为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及激烈的竞争,大部分企业已经渐渐了解到盈利能力的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
然而在真正的工作当中,许多企业仅仅追求效益,关注点主要放在财务指标上,需要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工作逐渐抛诸脑后,这也是企业不能长期处于盈利状态的重要原因。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8fd7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a.png)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盈利能力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毛利润率毛利润率是评估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毛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直接成本)/销售收入。
直接成本包括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毛利润率高表示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强,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净利润/销售收入。
净利润是将销售收入扣除所有相关费用后的余额。
净利润率高表示企业拥有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够获得更高的净利润。
三、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是评估企业投资回报效果的指标之一。
资产回报率的计算公式是净利润/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包括企业所有资产的总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资产回报率高表示企业能够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更高的利润,具有较好的资金运作能力。
四、经营杠杆效应经营杠杆效应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规模下,通过费用控制和销售增长,使盈利能力得到改善的能力。
经营杠杆效应的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经营杠杆效应高表示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更快,具有较好的经营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效应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在经营规模变化下的盈利能力变化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五、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为管理者制定合理的资金策略提供依据。
以上是常见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提供一个全面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f357d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8.png)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对企业盈利状况的评估工具。
通过分析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和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标,并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首先,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从而实现生存、发展和增加企业价值的目标。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常用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
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效益。
净利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利润获得能力。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的营业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成果。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例,反映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实现的盈利能力。
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不同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状况,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比如,毛利率和净利率反映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利润获得能力,而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则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产利用效益。
盈利能力分析还需要考虑与行业、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比较。
不同行业的盈利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因此需要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行业平均水平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在实际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比如,要考虑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产品定位、成本结构、管理模式等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同时,还要综合分析财务报表和经营报告等材料,从多个角度和层面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变化趋势。
总结起来,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通过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并结合行业、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状况。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10fe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6.png)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总利润。
利润
总额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盈利
水平。
利润总额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二、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通过销售所获得的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
销售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水平,其高低直接反
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销售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销售获得的利润越多,盈利能力越强。
三、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是指企业通过投入的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
比率。
资本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所获得的利润水平,其高低
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资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获
得的利润越多,盈利能力越强。
四、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通过净资产所获得的利润与净资产之间的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通过资产运作所获得的利润水平,其高低直接
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资产运作获得
的利润越多,盈利能力越强。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行业特点、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以寻找出最
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总之,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
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水平,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标和战略规
划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2ef9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d.png)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一、引言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其经营状况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了解其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持续盈利的能力。
本文将以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二、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利用资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水平。
资产利润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
通常,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具有更好的资金利用能力。
以公司A为例,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可得知,公司A在过去三年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2.5%、14.2%和15.8%。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A的资产利润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该企业在资产运营中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然而,在进行资产利润率的分析时,也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行业特点。
如果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行业竞争激烈,即使资产利润率较高,也可能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三、毛利率毛利率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扣除直接成本后所获得的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毛利率的高低可以体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获得的利润水平。
以公司B为例,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可得知,公司B在过去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5.2%、37.8%和39.5%。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B的毛利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该企业在产品成本控制和市场定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提升了盈利能力。
然而,毛利率并不能独立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进行毛利率分析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销售规模、市场需求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因素,以全面评估企业的盈利情况。
四、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企业在考虑了各种费用和税收后所获得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净利润率通常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常用指标之一。
以公司C为例,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可得知,公司C在过去三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6.2%、7.5%和8.9%。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C 的净利润率逐年增长,表明该企业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提升了盈利水平。
分析和解释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
![分析和解释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71cda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a.png)
分析和解释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是每个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指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必须能够持续地提高其业绩和盈利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下文将对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企业业绩企业的业绩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如收入、销售量、市场份额、利润等。
但是不同指标反映的企业业绩情况可能不同。
就企业业绩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总体趋势的不确定性。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跟踪、预测和应对市场的变化。
从市场趋势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业绩通常反映该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例如,当某个行业发展迅猛时,其业绩好转;当该行业陷入低迷时,则该企业业绩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了解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并相应地制定适当的战略,以确保其业绩持续增长。
此外,企业业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管理效率。
高效的企业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导致业绩不断增长。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率。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二、企业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其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盈利能力主要是指企业的利润水平。
利润水平高的企业表明其经营状况好,能够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
盈利能力可以通过净利润率来衡量,在不同行业中比较出各自业绩的相对优劣。
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其收入之比。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净利润为100万美元,其收入为1000万美元,则其净利润率为10%。
当然,影响净利润率的因素很多,例如成本和费用控制、收入水平、税收政策等。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来提高其净利润率。
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可以从财务结构角度来分析。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债务水平和利息费用来提高其盈利能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等方式来向股东回报利润,进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结论总之,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指标。
企业必须掌握市场动向和创新思维,以确保其业绩持续增长。
财务分析之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分析之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2a83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9.png)
财务分析之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匡助企业评估其盈利能力的强弱,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三个方面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解读。
一、净利润率分析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了企业销售收入转化为净利润的能力。
普通来说,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2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净利润为200万元。
根据计算得出,该公司的净利润率为20%(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从净利润率来看,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
二、毛利率分析毛利率是企业销售收入减去产品成本后的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获得的利润越多。
继续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2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产品成本为600万元。
根据计算得出,该公司的毛利率为40%((销售收入-产品成本)/销售收入×100%)。
从毛利率来看,该公司的产品销售盈利能力较强。
三、营业利润率分析营业利润率是企业营业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盈利能力。
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利润越多。
继续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2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营业利润为300万元。
根据计算得出,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为30%(营业利润/销售收入×100%)。
从营业利润率来看,该公司的经营活动盈利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通过对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的分析,可以得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的结论。
然而,仅凭这三个指标还不能全面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还需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和经营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时间段的企业进行比较,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还应注意分析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照,以便更好地把握企业的盈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要求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文献的研究综述3、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开题报告安排1、文献(中文8篇,英文3篇)2、文献标识码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2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3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措施1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2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3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模式选择4重视利润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5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6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7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8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9不能仅以历史资料评价盈利能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从财务指标上看,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全面分析、利润构成、经营模式、资本结构及资本效率、利润及利润质量等;从非财务指标看,主要有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盈利能力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主体的多元化,知识与创新能力,过程与发展趋势等。
对这两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
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
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要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
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重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
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注意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
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
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
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
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的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
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
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
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九、不能仅以历史资料评价盈利能力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
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
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
因此,如果仅以历史资料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判断。
对现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分析摘要: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
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反映,要力求客观、全面、准确。
本文针对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中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改进与完善的观点和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现金流量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
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领悟分析的内容,正确掌握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
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
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
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一)盈利稳定性的分析盈利的稳定性主要应从各种业务利润结构角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别盈利的稳定性。
我国损益表中的利润按着业务的性质划分为,商品(产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
各利润项目又是按获利的稳定性顺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说明获利的稳定性越强。
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一个待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定,从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所以在盈利稳定性的分析中应侧重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分析,重点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总盈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盈利的持久性,即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
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采用将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
各期的对比既可以是绝对额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
绝对额的比较方式就是将企业经常发生的收支、经营业务或商品的利润的绝对额进行对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维持或增长。
相对数的比较方式,是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用各年损益表中各收支项目余额去除以基年相同项目的余额,然后乘以100%,求得各有关项口变动的百分率,从中判断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续保持和增长的可能性如企业经常性的商品销售或经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则说明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