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下第13不求甚解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Ú QIÚ SHÈN JIĚ
不求甚解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 明分项内容。
内容完整 九下 第13课
新课导入
读书且平平读, 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
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者
马 南 邨 ( 1912 - 1966 ) 原 名 邓 拓 、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 卜无忌等。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 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如何的?
树靶子 引出处 释新意 举例证 结上文
(递进结构)
细读感悟
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 义的问题。
细读感悟
阅读课文,想一想:“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 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 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 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细读感悟
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 虎的态度?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 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 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 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 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 话》、《论中国的几个问题》等。
相关介绍
“不求甚解”出处
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 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 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 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 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 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 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细读感悟
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 点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 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细读感悟
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 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 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甚不 解求
课堂小结
树靶子 引出处 释新义 举例子 引语录 结上文
驳论
事实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BÚ QIÚ SHÈN JIĚ
不求甚解
内容完整 九下 第13课
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 证。
细读感悟
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 谈你的理解。
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 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 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 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