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音韵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的音韵美

——中国古典文学论文

中国向来有诗的国度之称,不仅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更是因为有才学的诗人辈出,文学派系林立,优秀作品繁多。不少诗歌作品,或音韵和谐、或气势磅礴、或意境幽美、或写物淋漓尽致、或达意感人肺腑,传唱至今。更重要的是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直占据非常特别和重要的地位。

一、诗歌的起源

中国的诗歌源于先秦,历经汉魏南北朝直至隋唐,诗歌开始步入盛世。中国传统诗歌的源头是先秦时期的乡野民歌,隶属于通俗文学。孔子择其精华删减成文,于是就有了《诗经》。先秦以后,出现了专门从事诗歌创作的文人,中国传统诗歌也由此迈入雅文学的行列。无论是‚建安风骨‛还是‚汉魏乐府‛,都将这一个雅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乃至后来的唐诗更是将中国传统诗歌推向雅文学的高峰。

二、诗歌的兴起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发展。乐府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在诗歌历史上有很大的文学价值。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进行创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三、盛唐诗风

如果把中国诗歌流变的历史,譬作九曲黄河,那么究其源始,犹如雪水消融,点点滴滴,接下来则如轻溪泻地,随意流转,灵动自如,终于在汉魏六朝间进入了一个汇湾,吸纳他源,积蓄能量,汗漫浩荡。直至隋唐则突然变化为飞瀑万卷,声势浩大,奔腾不息,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对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怎么估价都不算过分的。鲁迅答杨霁云函锐:‚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甘而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约300年中,流传下来的诗歌就将近5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的1600多年留下的诗篇多出2倍多。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令后世诗人豪士可望而不可及。这是中国诗歌的宝藏,也是中国诗歌的丰碑!

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人类早期艺术萌芽的时期,诗歌与音乐一直是相互交融的。不论中外,古代的诗歌都是可吟可唱的。

唐朝是中华民族诗情郁勃的时代,外部的开疆拓土,国威四震;内部的豁达安定,文化交融,为唐诗繁荣和普及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一、别具韵味的唐诗

吟唱诗歌盛行于唐朝,文人雅客们游园揽景、把酒凭风兴致颇高时总忘不了吟唱一首唐诗。或宣泄淤积心头的烦愁,或抒发对秀丽风光的赞叹。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把玩的物件,如同现代比较高雅的流行歌曲一般,不住的传唱着。

由于中国汉字都是单音节字,而且通常二到四个单词即能组成一个词语或成语。而诗歌体裁非常简短,如果不能正确的组合词语,既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甚至很多时候显得晦涩拗口。因此古人渐渐形成了利用押韵和字词之间的停歇来使诗具有更好的音乐感、节奏感。唐人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的传统,创作出格律严格,形式固定的‚律诗‛和‚绝句‛,从而在诗歌中融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律诗绝句有着鲜明的节奏,每首诗的音节,洋溢顿挫,顿歇都匀称整齐。以李白的《行路难三首之一》为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总共六行十二句,除了第五行之外,其他五行每句都是二二三的句式,给人一种错落整齐的节奏美。

抑扬顿挫的音调、错落整齐的停顿赋予了唐诗独特的音乐美,唐人把多种平仄格式制成固定的‚平仄谱‛,诗人大多依谱而作,因而诗歌多具有悦耳的音乐效果。唐诗的押韵比古体诗更为严格,隔句押韵,一韵到底,给人通篇和谐的感觉。吟唱是可加强诗句的平仄对比和声音的抑扬变化,把语言声调的组合与优美的旋律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有独特韵味和音乐美感的吟唱作品来。一首出色的吟唱调就是一首优秀的歌曲。唐诗的吟唱也是我们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别具特色的音乐表现艺术。

二、音瑟和谐的古代诗词

诗和歌在唐代时分不开的,写得比较好的诗通常被编撰成曲,到处传唱。比如杜甫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凭借自由得体的格式,近乎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诗歌本身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而广为流畅。我国现代非常流行的音乐人王菲演唱的一首《明月几时有》,其歌词就是《水调歌头》,由此可见人们对这首词的喜爱程度。

中国汉字都是单音节字,字正腔圆,易于停顿或延长,非常便于吟唱或歌咏。中国古代很多诗词都是配合音乐用来吟唱的。这些诗歌因其别具匠心的押韵,顿歇和谐的节奏,瑰丽甜美的意境而颇受喜爱。歌妓们常常在古代比较高档的酒楼、客栈、青楼、茶馆伴着琴瑟,袅袅的唱起诗词,以此来招揽客人。艺人们也愿意花钱请人为歌曲填词,诗词编写的巧妙,幽美能够为艺人演唱增色不少,甚至出现了文人专门填词作曲。诗歌、美人、音乐,这三个最优美的因素聚集在一起,成了古代文人墨客、黎明百姓、宦官权贵追捧,迷恋的对象。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宋代词人柳永,因其细腻感人的描写,缠绵悱恻的抒情,和谐流畅的韵律,大受追捧。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亲国戚都在吟唱柳永的词,甚至到了‚凡有柳处,皆可歌咏词‛的地步。即使在古体诗歌已经沦为经典被束之高阁的现代,人们读到李咏的《雨霖铃》时,仍然会其情真意切,凄婉缠绵所打动。

诗和歌从来都是分不开的,诗被用来抒情,歌更是用来抒情。诗是流动的字符,而歌则是流动着的音符。诗编撰成曲,使得诗不再是文人墨客,书香门第专享的文化食粮。而成了普天之下都能够吟唱的歌曲,这更加利于诗的传播与兴盛。人人读诗、唱诗,半个盛唐便成了诗的王国。

三、唐诗的情韵美

盛唐诗风不单单因为严格的按照规定好的韵谱来创作诗歌,使其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唐诗在托物、言情、写志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如果仅仅关注唐诗的音韵美而忽视唐诗的情韵美显然是本末倒臵。

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其瑰丽的想象,宏大的场面不得不让人称奇。‚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聊聊数字,就将天台山巍峨的气势描述的淋漓尽致。‚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凭借这两句话,读者大概就可以想象到诗仙太白在太白山中游玩,道路蜿蜒曲折,错综复杂,正要要靠着石头小憩却发现天已经黑了。这两句从侧面也表现出了天台山的巍峨、巨大,也令人佩服诗歌的精简概要。‚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云彩为衣,清风为马,天上的神仙纷纷驾临,这两句当然只有太白这样的诗仙才有如此瑰丽出奇的想象。诗歌通篇写景,但到最后诗人却转而笑道: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