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项目设计规范标准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项目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dfba34c77da26925c5b0a1.png)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1 总则1.0.1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2 术语2.0.1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tamperalarm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0.6设防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撤防un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2.0.8防区defence area利用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对防护对象实施防护,并在控制设备上能明确显示报警部位的区域。
2.0.9周界perimeter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10监视surveillance area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教材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0df64c3856a561253d36f26.png)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环境条件、功能 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确定系统的规模、 系统模式及应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2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建筑平面图和现场勘 察报告,进行防区的划分,确定探测器、传输设备的设置 位置和选型。 3 根据防区的数量和分布、信号传输方式、集成管理要求、 系统扩充要求等,确定控制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软件的功能。 4 系统应以规范化、结构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 以保证设备的互换性。 解释:风险等级、设计资料、设备要求、规范标准。依据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第五章 系统设计
共有2节,16条,其中5.2.2、5.2.3、5.2.4和5.2.9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行。
5.1 纵深防护体系设计
说明:这里的纵深防护: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层层防施要逐渐加强,各区域之间的交界面也要采取一定的 防护措施。
5.1.1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 求,纵深防护体系包括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 5.1.2 周界可根据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分为外周界和 内周界。周界应构成连续无间断的警戒线(面)。周界防护应采用实 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措施;采用电子防护时,需设置探测器;当周界 有出入口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1.3监视区可设置警戒线(面),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5.1.4 防护区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探测器,宜设置声光显示装置, 利用探测器和其他防护装置实现多重防护。 5.1.5 禁区应设置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声 音复核装置,通向禁区的出入口、通道、通风口、天窗等应设置探测 器和其他防护装置,实现立体交叉防护。 5.1.6 被防护对象的设防部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 术规范》GB50348的相关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4899639192e45361066f5cf.png)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1 总则1.0.1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2 术语2.0.1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tamperalarm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0.6设防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撤防un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2.0.8防区defence area利用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对防护对象实施防护,并在控制设备上能明确显示报警部位的区域。
2.0.9周界perimeter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10监视surveillance area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7aa80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c.png)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报警
规定
构筑物
设计
兼容性
选型
可靠性
设计规 范
群体
建筑物
附录
电磁
入侵
编制
布线
系统
构成
设备
环境
内容摘要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的设计。
精彩摘录
这是《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5.1纵深防护体系设计 5.2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6.1探测设备 6.2控制设备 6.3无线设备 6.4管理软件
7.1传输方式 7.2线缆选型 7.3布线设计
A.1设计流程 A.2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A.3现场勘察 A.4初步设计 A.5方案论证 A.6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正式设计)
读书笔记
这是《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目录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部公告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1
4系统构成
2
5系统设计
3
6设备选型与设 置
4
7传输方式、线 缆选型与布线
5
பைடு நூலகம்8供电、防雷与 接地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84666eb52acfc789ebc9b7.png)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intruder alarm system)1.基本规定2.设计要点2.1.系统功能2.2.系统系统种类与模式2.3.系统安全性2.4.系统可靠性2.5.系统环境适应性2.6.系统电磁兼容性2.7.系统集成性、兼容性、开放性2.8.电源、防雷与接地2.9.线缆的选型1基本规定1.1.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根据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管理的需要确定系统的模式、系统相应配置的组合和系统功能相应达到的等级;(2)系统的组合及设备配置应以结构化、规范化的方式,并能适应工程建筑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1.2.入侵报警系统应满足以下判别准则:(1)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引发报警信号。
(2)不需要的报警风险要减到最小。
(3)故障要以信号示知。
(4)系统试验能在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最小中断的情况下进行。
1.3.入侵报警系统对外联络应满足以下要求:(1)现场的声、光指示;(2)向远端报警接收中心或有关部门发送报警信息;2设计要点2.1.系统功能应能符合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的“系统基本功能”的要求。
2.2.系统种类与模式(1)系统种类入侵报警系统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防抢报警系统、周界防护报警系统、视频移动报警系统、多路综合防护报警系统、报警联网系统等。
但其构成的原理应是相同的。
(2)基本模式由于所需防护的场所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的配置和组成会有较大的差异,在组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机组合。
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时,应按以下四类模式进行:四类模式●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或联防警铃/或警号。
●门、窗等处应设置防盗开关报警装置或其它报警装置。
●报警控制设备应留有能与区域性报警联网的通信接口和启动本地报警指示装置。
三类模式●对有条件的可对进入防护部位的通道、入口、窗口、通风口、天棚等设置入侵报警装置。
●防护部位应设入侵报警装置。
●报警控制装置应设有与有关部门联络或报警传输的装置。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标准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0ce6f025c52cc58ad6be0f.png)
入侵报警系统设置和日常使用、维护管理规定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一月目录一、系统技术要求 (1)1.1 系统概述 (1)1.2 系统基本要求 (1)1.3 联动兼容性 (2)1.4 接入要求 (2)1.5 紧急报警装置 (2)二、安装要求 (2)2.1 通用要求 (2)2.2 点位设置要求 (3)2.2.1 商管 (3)2.2.2 酒店 (3)2.2.3 影城 (4)2.2.4 儿童乐园 (5)2.2.5 文旅营运项目 (5)2.3 安装、验收流程 (6)2.3.1 设备安装 (6)2.3.2 集团检查 (6)三、使用管理要求 (6)3.1 防护区设置及撤布防时间要求 (6)3.2 入侵报警系统运行情况检查、维护保养要求 (8)四、考核 (9)4.1 设备故障、布防考核 (9)4.2 故意损坏、谎报考核 (9)入侵报警系统设置和日常使用、维护管理规定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使用和运维,除满足国家、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外,还须严格执行本规定要求。
一、系统技术要求1.1 系统概述入侵报警系统(intrusion alarm system)是用于探测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行为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入侵报警系统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显示/处理/记录设备。
前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器;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或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或地址编解码器/发射接收装置);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或中央控制台,控制器/中央控制台包含控制主板、电源、声光指示、编程、记录装置以及信号通信接口等。
1.2 系统基本要求(1)入侵报警系统中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特殊情况可用无线传输方式)。
(2)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有适度超前性和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装留有余地。
(3)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准确及时地探测入侵行为、发出报警信号;对入侵报警信号、防拆报警信号(可与入侵报警信号共用)、故障信号的来源有清楚和明显的指示,在入侵报警系统的电子地图上准确显示报警信息。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标准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74146a0c22590103029d1b.png)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394-20071 总则1.0.1为了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以安全防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的规2 术语2.0.1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tamperalarm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0.6设防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撤防un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2.0.8防区defence area利用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对防护对象实施防护,并在控制设备上能明确显示报警部位的区域。
2.0.9周界perimeter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10监视surveillance area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f3cdd5ec3a87c24128c44a.png)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一章 立项过程 第二章 标准起草过程
一、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 二、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 三、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 四、第四次编写工作会议 五、第五次编写工作会议 六、第六次编写工作会议 七、第七次编写工作会议(统稿会) 八、送审稿审查会议 九、报批稿统稿会议 第三章 标准制定过程中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标准的名称
目
录
第二章 术语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三、思考题
第四章 系统构成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
第五章 系统设计
目
录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 第六章 设备选型与设置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 第七章 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 第八章 供电、防雷与接地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
目
录
二、关于标准的属性 三、与总规范的关系 四、关于章节设置 第四章 标准中重点内容确定的依据和成熟程度 一、三项标准中重点内容确立的依据 二、关于“术语”内容的确定 三、关于“设备选型与设置”内容的确定 四、关于“设计流程与深度”内容的确定 第二部分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解析 第一章 总则 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思考题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明确了安防工程设 计应遵从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内容。三项分规范在总结 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中三个主要子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 安防监控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多年来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吸 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对三个主要子系统设计中 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如系统功能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安装
(整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整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06d568680203d8cf2f24c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englneeringGB 50394-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0 7 年8 月 1 日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譬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 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 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 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 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tamper alarm. 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 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O.6设防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撤防un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6e9e7ad15abe23492f4d95.png)
3 四、设备清单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品牌 报警控制主机 DS7400xi 台 1 博世 控制键盘 DS7447 台 1 博世 总线驱动器 DS7436 个 4 博世 总线式单防区输入模块 DS7465i 个 1 单防区模块 DS7457i 个 19 博世 手动报警按钮 HO-01B86式 个 9 ABB 壁挂双鉴探测器 DS939 台 12 博世 壁挂双鉴探测器支架 DS939 个 12 博世 蓄电池 12V7.25AH 组 1 JING RUI 六区报警主机 台 9 博世 楼层接线箱 定制 台 5 开关电源 DC12V 台 5 JING RUI 声光警号 12V 个 5 RVV4*1.0 国产RVV4*1.0 米 1300 RVV2*1.0 国产RVV2*1.0 米 800 串口模块 DX4010V2 只 1 金属护线管 JDG20管,含直接、弯头 米 200 报警软件 报警中心系统监控管理软件是专门为适应国内广大用户需求而开发的中文多媒体专业报警处理与管理软件。该软件以可靠性为核心,使用方便、扩展灵活,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具有报警、巡更等功能。通过电脑串口连接相应的保安系统设备,在统一的多媒体电脑平台上进行集中管理 套 1 博世 打印机 A4打印机 台 1 工作站 英特尔 i3-4170处理台 1
4 器、硬盘500G、19.5英寸宽屏LED背光液晶显示器 五、设备详解 DS7400XI 总线式报警系统概况 DS7400XI是通过探测装置对大剧院内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通过探测器探测非法侵入,一旦探测器发现入侵目标,系统管理中心的管理主机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可在控制中心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地点,同时报警主机联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录像,联动门禁系统锁闭与报警区域相邻的门,以便保安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在警情得到确认后,将报警信号实时传送至110报警联网中心,得到出警帮助。 六、系统需求 办公楼: 在楼内重要的资料室、银企直连操作室等处设置双鉴技术探测器; 收发室、换证服务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董事长室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培训信息楼: 在1F、2F的资料库房设置双鉴技术探测器; 在1F-3F的残疾人卫生间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本系统由报警主机,编程键盘,总线扩展模块,八防区输入模块,双鉴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紧急按钮,系统软件组成。 编程键盘用于对每个防区编程,定义防区功能,对防区撒/布防。双行LCD屏可显示系统状态,警报提示。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概要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444252df910ef12d2af9e7e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englneeringGB 50394-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 年8 月1 日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譬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 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 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 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 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 防拆报警tamper alarm.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 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O.6 设防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 撤防un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完整版
![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6ad040aaea998fcd220e1d.png)
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94—2007,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 O o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fb70f0dd36a32d72758113.png)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解读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d7772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b.png)
系统特点
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可对报警事件进行实时监测、记 录和联动处理,提高住宅小区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05
总结与展望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的作用与影响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 规范》gb 50394 解读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规范概述 •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 •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规范概述
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制定规范,可以促进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 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政府对于入侵报警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将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未来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改进方向
完善标准体系
针对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不同环 节,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 标准、产品标准、检测标准等,以便 更好地指导各方工作。
加强与其他规范的协 调
报警信息传输
支持多种报警信息传输方式,如电 话、短信、网络等,确保及时传递 报警信息。
远程监控
可通过网络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 管理,支持远程配置、故障诊断等 功能。
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
探测器选型
根据防护区域特点选择不同类 型的探测器,如红外、微波等
。
控制器选型
选择具有稳定可靠、处理能力 强的控制器,支持多种接口和
规范的特点和要求
强调系统安全性
GB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GB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fa07845a6c30c2258019e0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ofdesignforintrusionalarmsystemsenglneerlngGB50394-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94—2007,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o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mail)以供修订时参考。
GB50394实施
![GB50394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f35e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b.png)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序言??2007年3月21日由公安部主编、建设部批准、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以建设部第586号公告的形式颁布并于2007年8月1日实施。
本标准作为指导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技术规范是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配套标准也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国家基础性强制标准是对GB 50348—2004标准的细化和补充。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明确了安防工程设计应遵从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对系统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如系统功能性能、设备选型与安装、线缆敷设与布线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协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为了更有效的指导和实施对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检测与验收有必要对本规范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理解只有熟知了本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实际工作才能有指导意义。
总则??概述:本规范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共有5条无强制性条文。
??1.0.1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解释为了适应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需要规范设计行为保障我国安全防范工程领域工程设计的质量有必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解释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配套标准是对GB50348中关于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通用性设计的补充和细化。
总则??1.0.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解释由于入侵报警系统属于安全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应与安全防范工程同步实施。
??1.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
1 总则
1.0.1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
2 术语
2.0.1入侵报警系统 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它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报警状态 alarm condition
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故障状态 fault condition
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 tamperalarm
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 tamper device
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0.6设防 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撤防 un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2.0.8防区 defence area
利用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对防护对象实施防护,并在控制设备上能明确显示报警部位的区域。
2.0.9周界 perimeter
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10监视 surveillance area
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2.0.11防护区 protection area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的区域或部位。
2.0.12禁区 restricted area
不允许未授权人员出入(或窥视)的防护区域或部位。
2.0.13盲区 blind zone
在警戒范围内,安全防范手段未能覆盖的区域。
2.0.14漏报警 leakage alarm
入侵行为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做出报警响应或指示。
2.0.15误报警 false alarm
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信号。
2.0.16报警复核 check to alarm
利用声音和/或图像信息对现场报警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