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管理学
历史典故折射出来的管理学

历史典故折射出来的管理学1. 木桶理论(The Bucket Theory)这个理论源于古希腊的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想用木桶运送葡萄酒,但是发现桶身上有一块木板比其他的短,导致酒从那个缝隙漏出来。
这启示我们,一个组织的效率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
因此,要提高整体效率,就必须先解决瓶颈问题。
2. 刘邦的"和亲"之策(The Art of Alliance)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时,采取"和亲"之策,先后与韩王英、陈王吴广等诸侯结盟。
这体现了结构利益相关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重要性。
在现代管理中,与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关系,整合资源,是成功的关键。
3. 曹操的"用人之道"(The Art of Talent Management)曹操在《论曹操与陈琳》中说:"孤夫不自专,众贤是从。
"这句话揭示了重视人才、用人之长的管理智慧。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用人所长。
4. 孙武的"制衡"之道(The Principle of Checks and Balances)孙武当权时,实行"内相互牵制,外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
这种权力制衡的做法,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有利于决策科学化。
现代公司治理也强调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5. 诸葛亮的"谋定后动"(Plan Ahea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启发我们,做好充分的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管理者应该未雨绸缪,制定清晰的规划和预案。
历史典故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值得我们反复玩味和借鉴。
管理学故事小案例分析

管理学故事小案例分析在管理学领域中,故事小案例常常被用来阐述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现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管理学故事小案例来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案例一,员工激励。
某公司的销售部门一直存在着员工绩效不稳定的问题,有些员工表现出色,而有些员工则表现平平。
经过调查发现,表现出色的员工通常都能得到及时的激励和认可,而表现平平的员工则往往感到被忽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领导决定对所有员工实行激励机制,不仅仅是针对表现出色的员工。
他们设置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奖金、表彰、晋升机会等,同时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员工的整体绩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员工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同时,激励措施也需要公平公正,不能只关注表现出色的员工,而忽视其他员工的努力。
案例二,团队协作。
某公司的研发部门一直存在着团队协作不畅的问题,各个小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领导决定进行一次团队建设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和讨论,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同时,公司还加强了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团队的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团队管理中,团队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团队只有内部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跨部门之间的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和协作,整个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案例三,变革管理。
某公司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临着管理体制和业务模式的变革。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领导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变革管理,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流程优化和人员培训等。
在变革过程中,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反馈,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调整变革方案。
管理学小故事

管理学小故事故事一,企业家的智慧。
从前有一个企业家,他经营着一家小型工厂。
有一天,他发现工厂的生产效率越来越低,成本却越来越高。
他开始四处寻找解决之道,最终他找到了一位管理学专家。
专家告诉他,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从管理上入手。
于是,他开始对工厂的管理进行改革,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故事二,团队合作的力量。
有一支足球队,队员们个个都很出色,但是他们总是在比赛中屡战屡败。
教练决定采用团队合作的策略,他让队员们学会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而不是各自为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球队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他们终于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
故事三,领导者的魅力。
有一个公司,老板很有魅力,员工们都很喜欢他。
他总是能够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与员工沟通,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一直都很不错。
有一次,公司遇到了困难,但是老板并没有退缩,而是鼓励员工们共同面对困难,最终他们成功地克服了困难。
这些小故事或许看似简单,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知识。
企业家的智慧告诉我们,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善于从管理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队合作的力量告诉我们,团队的整体实力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领导者的魅力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亲和力和魅力,能够带领团队共同面对困难。
这些小故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知识,也能够启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多关注这些小故事,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管理学小故事,或许只是一些简单的故事,但是它们所蕴含的管理学智慧却是深刻而有力的。
分粥故事管理学启示

分粥故事管理学启示
从《分粥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管理学上的启示。
下面从个人能力、团队合作和
管理思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个人能力
在故事中,李三给了两个孩子不同的任务,小明要去打井,小华要去做饭。
孩子们都
很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最终李三由于认为小明的打井难度大,因此给了他更多的粥。
这告诉我们,在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如果能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
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感恩和赞赏,短板不一定是错,给予一些鼓励和肯定会更好。
二、团队合作
故事中,李三和两个孩子形成了一支小团队,合作共赢。
小明打井,小华做饭。
两个
任务相辅相成,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个人的努力都不能够让结果最优化。
因此,在团
队中,要学会相互信任,相互协作,达成共同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管理思维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三将粥分配得非常公平,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小明打井的难
度和付出。
这就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实际情况
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出决策,取得最优化的结果。
管理者还需要学会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的凝聚力。
管理学小故事及启发

管理学小故事及启发在管理学领域,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它们或许并不是大家熟知的案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启发。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管理学知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管理学小故事,并从中汲取启发。
故事一,《螃蟹的领导力》。
有一天,一群螃蟹在海滩上散步,它们排成了一条长队,非常整齐。
突然,一只大螃蟹从后面挤了上来,它们开始争抢前面的位置。
其他螃蟹都很生气,于是它们决定推选一只螃蟹作为领导者,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番选举,它们选出了一只年纪最大、最有经验的螃蟹。
这只螃蟹一挥爪子,其他螃蟹立刻安静下来,重新排成了整齐的队伍。
启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力并不是靠强势和争抢而来的,而是凭借经验和智慧。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能够以身作则,稳定团队的情绪,引导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故事二,《猴子选大王》。
有一群猴子,它们需要选出一只大王来管理整个部落。
于是,它们决定举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内容是爬树。
所有猴子都努力地爬上树,但最终只有一只猴子成功了。
其他猴子都羡慕它,于是它们选它为大王。
启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特长和能力来分配任务和职责。
只有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团队才能更好地发展。
故事三,《蚂蚁的团队合作》。
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块巧克力,它想把它拖回家。
但巧克力太大了,一只蚂蚁根本无法搬动它。
于是,它召集了其他蚂蚁一起合作,最终它们成功地把巧克力搬回了家。
启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协作共赢,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通过这些管理学小故事,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管理学知识,还能够从中汲取管理启发。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管理学知识,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管理学故事小案例分析

管理学故事小案例分析在管理学领域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管理学故事小案例,来深入分析管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则。
故事一,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产品创新,更在于其独特的管理方式。
史蒂夫·乔布斯作为创始人和领导者,将“用户体验至上”作为公司的核心理念,不断推动团队进行创新和突破。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使得苹果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故事二,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
丰田汽车以其独特的精益生产模式而闻名于世。
该模式强调消除浪费、提高效率,通过精益的生产方式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丰田公司不断鼓励员工参与持续改进,建立起了一个高效的生产体系,使得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故事三,亚马逊的客户至上。
亚马逊公司以其“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亚马逊公司通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物流效率等方式,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学中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概念。
首先,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无论是苹果公司还是亚马逊公司,都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其次,精益生产模式强调消除浪费、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原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管理学故事小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指导和启示。
总之,管理学故事小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小故事及启发

管理学小故事及启发在管理学领域,有许多小故事能够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这些故事或许来自于实际的管理案例,或者是一些寓言故事,但它们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管理学小故事,并探讨它们所带来的启发。
故事一,乌龟和兔子的比赛。
在一次比赛中,乌龟和兔子展开了一场角逐。
兔子以为自己的速度快,所以在比赛一开始就大意了,结果睡着了,乌龟则一直默默地努力前行,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管理中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或团队。
有时候,那些表面上速度慢、进展缓慢的团队,可能在默默努力中积累了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潜力,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故事二,渔夫和鱼商的故事。
有一位渔夫每天都会捕捉到大量的鱼,然后卖给一位鱼商。
渔夫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问鱼商是否可以自己卖鱼。
鱼商同意了,但要求渔夫每天要多捕捉一些鱼。
渔夫开始每天都努力捕鱼,但日子却变得更加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市场的变化。
有时候,盲目追求更多的利润可能会让员工感到压力重重,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管理者应该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故事三,猴子和梯子的故事。
有一只猴子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的顶上放着一把梯子。
猴子试图爬上梯子逃跑,但每次都被喷水枪喷下来。
后来,笼子的顶上加了一个玻璃盖,猴子再也不敢爬梯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善于创新和改变。
有时候,传统的管理方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环境,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只有不断地适应和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这些小故事或许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学道理。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善于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启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带领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
肖申克的救赎中体现的管理学原理

肖申克的救赎中体现的管理学原理《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的电影,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
影片以肖申克监狱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的故事,展现了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影片中体现了有效的领导力和激励机制。
在故事中,安迪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他通过与狱警之间的互动,成功地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度,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监狱带来了一系列改变。
他鼓励其他囚犯发展自己的技能,帮助他们在困境中找到希望。
这种领导力激励了囚犯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监狱中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动力。
影片中展示了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
肖申克监狱是一个严苛的环境,囚犯们生活在封闭的空间中,人际关系紧张。
然而,安迪通过与其他囚犯建立友谊和信任,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积极的团队文化。
他教授囚犯们读书、学习知识,并鼓励他们相互帮助。
这种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建立,为囚犯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和相互支持的环境。
第三,影片中展现了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影片中,安迪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想法,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修理监狱的设施,提出了改善图书馆和电影放映的建议,使囚犯们得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他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监狱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也为其他囚犯提供了希望和机会。
影片中强调了持续学习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监狱中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安迪,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他通过阅读、学习和思考,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他教导其他囚犯读书学习,并鼓励他们不断进取。
这种持续学习和个人成长的精神,为囚犯们带来了希望和改变,也为观众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有效的领导力和激励机制、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成功的管理学原则。
故事里的管理学

【故事里的管理学】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博弈——《大宅门》中白文氏的管理之道,(1)几年前,一部家喻户晓的国产电视剧——《大宅门》,其受众反响可谓轰动空前。
在融合历史元素的同时,《大宅门》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传统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史;而剧中,作为“一家之长”的白文氏,所显露的管理技能也令人折服。
本文则从“白文氏”说起,展现作为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管理的内涵。
在《大宅门》中,作为违背“嫡长子继承制”而获得“破格”提拔的继承人——白文氏,既要面对传统社会伦理的异样眼光,还要面对白家老三的不断刁难和挑衅,更承担着“不管有多难,你都要把这个家撑起来”的家族重托,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我们呈现了一个人类有目的的管理博弈过程。
白文氏善于计划,有战略眼光,带领全家节衣缩食、储存资金,让药铺重新开张,奠定了白家祖业整形的基础!白文氏善于组织,誓死保护百草厅老匾、保密细料药方,远攻内交,重振大宅门的声誉……白文氏精于控制,合理配置家中资金、人力,带领白家度过重重危机!白文氏敢于决策,以德报怨、缓和了与詹王府的恩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大宅门”内外的博弈中,白文氏苦心经营,成为博弈的最终胜利者!俗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白文氏管理一个家族,就如同现代企业家管理一个大企业一样,是一个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在内的、人类有目的活动过程。
【故事里的管理学】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背后所隐含的管理者角色定,(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韩信和汉高祖刘邦谁高谁低?更多的人倾向于前者,但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这是不同管理角色的分工。
本文尝试解析韩信和刘邦思想和行为背后的管理者角色定位。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和韩信闲谈诸位将领有没有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呢?”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
”刘邦说:“那你自己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对于我来说,越多越好。
38个管理学小故事

二十 【经验与学历】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 网友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二十一 【值得思考】
——同学顿悟,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二十八 【穷人】
穷人问佛:我为什么这样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义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即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女孩买了条裤子,一试太长,请奶奶帮忙剪短,奶奶说忙;找妈妈,也没空;找姐姐,更没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想起小孙女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又把裤子剪短了;妈妈回来也把裤子剪短了,最后裤子没法穿了。——管理的弊端就在于: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十一【经典故事】
老虎抓到一头鹿后要把它吃掉! 鹿说:“你不能吃我!” 老虎愣了一下,问:“为什么?” 鹿:“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老虎大笑道:“总不能为了二级保护动物而让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吧?!”
三十一 【琐事】
一只鼬鼠要与一只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鼬鼠说:“你害怕了吗?”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三十二 【名人名言】
管理学小故事

管理学小故事故事一,螃蟹篮子的启示。
有一位渔夫,他在海边捕鱼,每次捕到的螃蟹都会放进篮子里。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螃蟹装进桶里,渔夫回答说,“螃蟹会互相拉扯,如果放在桶里,上面的螃蟹会把想往外爬的螃蟹拉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组织或团队中,总会有一些人因为嫉妒或自私而不愿意看到其他人成功,这就像螃蟹篮子里的螃蟹一样,相互制约,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发展受阻。
因此,领导者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让团队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故事二,创新的力量。
有一家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老板决定进行一次创新管理的尝试。
他鼓励员工提出各种创新的想法,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结果,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销售额也大幅增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领导者的鼓励和支持是激发员工创新潜力的关键。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故事三,管理者的沟通技巧。
有一位管理者,他总是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意图,并且能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他的团队总是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并且氛围融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是管理者的基本功,只有善于沟通,才能有效地领导团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故事四,激励的艺术。
有一位经理,他总是能够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他会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对于工作不足的员工,他会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激励是管理者的一门艺术,只有善于激励,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通过以上几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展现。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激励能力,善于创新,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才能有效地领导团队,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也希望您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身边的管理学故事

校方说法: 校方说法: 1.做操时为了锻炼身 做操时为了锻炼身 体。为了大家都有一 个健康的体魄, 个健康的体魄,担当 起建设现代化祖国的 重任。 重任。
民声: 民声: 1.做操质量很低!所有 做操质量很低! 做操质量很低 的人都是在操场轻轻地 动动脚、动动手, 动动脚、动动手,查操 的同学也是打酱油的。 的同学也是打酱油的。 根本没有起到锻炼身体 的作用。 的作用。
2.做操是为了让大家 做操是为了让大家 2.因为做操要早起,所 因为做操要早起, 因为做操要早起 早起, 早起,让大家养成规 律的生活。按时作息。 以普遍地,上午的课堂 律的生活。按时作息。 以普遍地, 一睡一大片。做操反而 一睡一大片。 扰乱的同学们的正常学 习生活。 习生活。
我们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 一方面确实能让同学们早起, 一方面确实能让同学们早起,另一方面又影响同学们 睡眠, 睡眠,影响上课质量 做操确实起到管理的作用, 做操确实起到管理的作用,但是弄的怨声载道是不 是背离管理的本质? 是背离管理的本质? 我们不敢以偏概全地说做操就一点好处都没有, 我们不敢以偏概全地说做操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但 就学校这样管理学生的方式,的确是不成功的。 就学校这样管理学生的方式,的确是不成功的。
管理学,在身边。 管理学,在身边。
第一则、关于公交车
大家在搭乘公交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 现象: 现象: 从后门下车时,还没等下车, 从后门下车时,还没等下车,车门就已 经关了 。 然后乘客们就在后面嘶吼: 然后乘客们就在后面嘶吼:
师傅!师傅! 开门开门!! 师傅!师傅! 开门开门!!
这种情况其实很危险, 这种情况其实很危险,可能乘客正在 下车时,车门关了, 下车时,车门关了,乘客很有可能就被夹 在门中间了。 在门中间了。 这不能责怪司机素质不高, 这不能责怪司机素质不高,也不能责 怪乘客下车太慢。 怪乘客下车太慢。
管理学基础——故事中的管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黑龙江职业学院

第一章测试1.()是组织的灵魂,是推动组织运营的核心和主体。
A:物资设备B:资金C:信息D:人员答案:D2.管理就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措施,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的过程。
A:管理者的预定目标B:组织预定目标C:组织盈利目标D:以人为本目的答案:B3.()的任务主要是制定目标及目标的实施途径。
A:控制职能B:组织职能C:计划职能D:领导职能答案:C4.()关注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而()者通过在变化中规划远景和引领他人来体现其影响力。
A:领导者,管理者B:管理者,领导者C:领导者,领导者D:管理者,管理者答案:B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更为重要的技能是()。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业务技能D:技术技能答案:B6.管理是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
A:对B:错答案:A7.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A:对B:错答案:A8.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
A:对B:错答案:B9.领导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一切管理活动从计划工作开始。
A:错B:对答案:A10.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际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管理学的正式成立,是以()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
A:韦伯B:泰勒C:马斯洛D:法约尔答案:B2.()的组织理论构成了管理学的基石。
所以,有人把这位大师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马斯洛B:法约尔C:泰勒D:韦伯答案:D3.1954年,德鲁克出版的()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A:《公司的概念》B:《管理决策的新科学》C:《管理行为》D:《管理的实践》答案:D4.()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
A:彼得·圣吉B:彼得·德鲁克C:赫伯特·西蒙D:迈克尔·波特答案:A5.()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
管理学小故事及管理启示

管理学小故事及管理启示管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技巧的学科,通过一些小故事和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真谛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管理学小故事和它们所蕴含的管理启示:故事一:猴子取食。
一群猴子在森林里嬉戏,突然发现了一个装满水果的箱子。
猴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打开箱子,取出水果。
但是,箱子被锁住了。
于是,猴子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打开箱子,包括用石头砸、用树枝撬,甚至试图从箱子下面挖洞。
这些方法都没有成功。
最后,一只聪明的猴子发现,只要将箱子周围的树枝和石头移开,就可以轻松地打开箱子。
启示: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作为管理者,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到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故事二:小兔盖房。
小兔子要盖一座新房子,但是它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材料。
于是,小兔子分别请教了小鸟、松鼠和乌龟。
小鸟建议用树枝盖房,因为它可以在树上筑巢;松鼠建议用树叶盖房,因为它可以在树叶之间建造自己的家;乌龟建议用泥土盖房,因为它可以用泥土筑墙。
小兔子听了它们的建议后,开始思考哪种材料最适合自己。
启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来解决问题。
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和长处,让员工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最大的潜力。
故事三:老虎捕食。
一只老虎在追赶一只羚羊,眼看就要追上了。
突然,老虎被一块石头绊倒,摔了一跤。
羚羊借此机会逃脱了。
老虎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追赶羚羊。
最后,老虎终于抓住了羚羊,但是它发现自己的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了。
原来,老虎在追赶羚羊的过程中,伤口已经慢慢愈合了。
启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有时候,困难和挑战正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作为管理者,要鼓励员工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以上三个小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启示。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具备全局视野、善于分析问题、发掘员工的优点和长处、以及鼓励员工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扁鹊的医术故事管理学的道理

扁鹊的医术故事管理学的道理
1. 预防为主:扁鹊的医术强调预防为主。
他认为,医生的首要任务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后才去治疗。
在管理学中,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注重预防问题的发生,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和流程,避免问题的出现。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员工的健康和福利,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减少员工流失和旷工等问题的发生。
2. 洞察问题的本质:扁鹊能够准确地诊断疾病的原因,并开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这表明他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管理学中,我们也需要具备这种能力,以便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3.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扁鹊的医术得益于他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
在管理学中,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管理挑战。
4. 持续改进:扁鹊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自己的医术。
这告诉我们,在管理学中,我们也应该不断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持续改进管理方法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扁鹊的医术故事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管理学道理。
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道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管理学的小故事

管理学的小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小餐馆,老板叫李明。
他经营这家餐馆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生意一直都很好。
但是最近,李明发现餐馆的生意开始变差了,客人越来越少,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下降。
他非常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李明遇到了一位管理学教授,他向教授诉说了自己的困扰。
教授听完之后,给了李明一些建议。
他告诉李明,要想改变餐馆的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餐馆的经营模式。
李明想了想,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
于是,李明开始对餐馆进行了改革。
他重新设计了菜单,增加了一些新的菜品,还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新顾客。
同时,他也加强了员工的培训,提高了服务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餐馆的生意逐渐好转了起来。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管理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的。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学的理念,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管理学的小故事告诉我们,管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智慧和能力的体现。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管理小故事及管理启示(组织类10篇)

管理小故事及管理启示(组织类10篇)小骆驼的疑问在动物园里,有一个骆驼妈妈和一个小骆驼,它们住在暖和的大房子里,吃着美味的食物,就这样始终生活着。
小骆驼从诞生就在动物园里,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它对很多问题都布满了疑问。
一天,母子俩正在园子里漫步,小骆驼眨巴眨巴长长的睫毛问妈妈:“妈妈,我们的睫毛为什么长得这么长呀?”骆驼妈妈笑笑说:“哦,这个啊,我们在沙漠的时候,假如遇到大风沙,长长的睫毛可以关心我们拦住沙子,不会眯眼睛,还能让我们在风暴中看得清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我们骆驼可不能没有它啊,它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不吃不喝。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厚厚的脚掌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啊,我们可以在沙漠里走很远的路。
”小骆驼兴奋坏了:“哇,原来我们身上每个地方都这么有用处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要呆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骆驼妈妈一愣,接着眼神黯淡下来。
【管理启示】管理学中关于组织职能主要有四大理论:组织结构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组织变革理论与组织文化理论。
这个故事体现的正是组织行为理论中的人员配备问题,只有将合适的人选配备在合适的岗位,才能使其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的力气。
正像故事中的骆驼,它们的天地应当是沙漠,只有在沙漠中,它们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沙漠才是适合它们的地方。
如何搞好人员配备是组织职能中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
人员配备是为每个岗位配备合适的人,也就是说,首先要满意组织的需要,要做到事事有人做;同时,人员配备也是为每个人支配合适的工作,因此要考虑满意组织成员个人的特点、爱好和需要,要做到人人有事做。
毋庸置疑,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舞台。
好的管理者就是能为每一个员工供应这个合适舞台的人,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特长,并赐予与职位相适应的权利,做到责权对等。
身边的管理学故事

早上食堂排队买早餐的情景
Oh,my god! 好多人呀!
你看,同学们在课堂上睡的 多high啊!我也困了!
关于做操的两种不同意见 校方说法: 民声:
1.做操是为了锻炼身 1.做操质量很低!几 体。为了大家都有一 乎所有的人都是在操 个健康的体魄,担当 场轻轻地动动脚、动 起建设现代化祖国的 动手,很多同学也都 重任。 是打酱油的。根本没 2.做操是为了让大家 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 早起,让大家养成规 用。 律的生活。按时作息。 2.因为做操要早起, 所以普遍地,上午的 课堂一睡一大片。做 操反而扰乱的同学们 的正常学习生活。
课后思考:作为管院 的学生,你有什么好 的方法建议吗?
这两个身边故事让我们学到了什么管理 学知识:
一、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听取民声,听取大家的
意见,大到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级、一 个寝室,都需要这样做。公司的管理者需要知道员工 们在想些什么,国家的治理者需要知道人民在想什么, 班长也同样需要了解班上的同学们的真实想法。 二、结合类似于公交车的案例,我们可以学到在管理 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这种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双向沟通不仅能让下属 明白领导者的意图,更好的完成工作,而且能让领导 明白下属的意见,完善自己的决策。 三、制定出的任何制度、条例,在执行中总会遇到这 样或那样的不顺,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这时作为管理 者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的解决 办法,然后进行修正、不断改进。
从此,哪天能下一次雨便是老天对我校大一 学子们最大的恩赐。
快下雨吧!
曾经,有一个班班长带领全班集体罢操过一 次,并且向学校反应过不想做操的殷切愿望。 但后来这个班长就被免职了。
尽管我们很不情愿,但是现在的结果是:我 们依然在做操,将来来到中医大的大一的孩子 们也依然要做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里的管理学】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博弈——《大宅门》中白文氏的管理之道,(1)几年前,一部家喻户晓的国产电视剧——《大宅门》,其受众反响可谓轰动空前。
在融合历史元素的同时,《大宅门》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传统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史;而剧中,作为“一家之长”的白文氏,所显露的管理技能也令人折服。
本文则从“白文氏”说起,展现作为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管理的内涵。
在《大宅门》中,作为违背“嫡长子继承制”而获得“破格”提拔的继承人——白文氏,既要面对传统社会伦理的异样眼光,还要面对白家老三的不断刁难和挑衅,更承担着“不管有多难,你都要把这个家撑起来”的家族重托,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我们呈现了一个人类有目的的管理博弈过程。
白文氏善于计划,有战略眼光,带领全家节衣缩食、储存资金,让药铺重新开张,奠定了白家祖业整形的基础!白文氏善于组织,誓死保护百草厅老匾、保密细料药方,远攻内交,重振大宅门的声誉……白文氏精于控制,合理配置家中资金、人力,带领白家度过重重危机!白文氏敢于决策,以德报怨、缓和了与詹王府的恩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大宅门”内外的博弈中,白文氏苦心经营,成为博弈的最终胜利者!俗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白文氏管理一个家族,就如同现代企业家管理一个大企业一样,是一个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在内的、人类有目的活动过程。
【故事里的管理学】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背后所隐含的管理者角色定,(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韩信和汉高祖刘邦谁高谁低?更多的人倾向于前者,但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这是不同管理角色的分工。
本文尝试解析韩信和刘邦思想和行为背后的管理者角色定位。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和韩信闲谈诸位将领有没有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呢?”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
”刘邦说:“那你自己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对于我来说,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统帅士兵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还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四面楚歌,百万秦关终归汉,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自然功不可没,而刘邦的将将之术同样是不可或缺,韩信和刘邦都是出色的管理者!但韩信和刘邦的管理者角色定位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刘邦直接管理的对象是将军,所以更侧重于人际关系角色,而韩信直接指挥一线军士,所以更侧重于决策和信息角色!而在现代科层制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所面对的管理对象也是有差异的,聪明的管理者必须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选择好做韩信,还是刘邦!【故事里的管理学】大智若愚的拾鸡者,(3)“拾鸡者”的故事广为传颂,并被世人贴上“荒诞”、“可笑”之类的负面标签;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拾鸡者戒除偷鸡恶习的背后闪耀着管理的智慧之光!本文尝试着从管理计划职能入手,解读拾鸡者戒除偷鸡恶习背后的行为和思想逻辑。
曾有这样一个拾鸡者,他每天都会去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他说:“偷鸡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不符合君子之道”。
拾鸡者回答说:“那我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恶习难改、狗改不了吃屎、荒诞、可笑至极……”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毫无犹豫地把这样的负面标签贴在拾鸡者身上!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你我中间的绝大部分人,在某些时候,就重复地做着这样“荒诞”的事情!吸烟有害身体,怎么办呢?戒掉吧,每天少抽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问题,一步一步来解决……可是事情到了最后怎么样?烟依然还在抽,企业的问题依旧没有彻底解决,一步一步来嘛!如果仔细地、理性地去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内在的事实,并不遵循人类的简单线性思维逻辑,拾鸡者循序渐进地戒除偷鸡计划背后,闪耀的却是管理计划职能之光。
而计划职能则能够把我们的思想具体化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我们期望做什么?第二,在诸多程序和事件中,谁具有优先地位?以及具体执行顺序如何?第三,什么时候做好?第四,谁去做什么事?第五,具体如何去做?所以,成功的管理者都会有这样一个良好的习惯——制定一个日程安排表,根据日程计划,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把手头的事情做好!那么,你呢?是选择做循序渐进的拾鸡者,还是继续做那个对拾鸡者嗤之以鼻者?【故事里的管理学】比人类更聪慧的大雁,(4)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而V形雁阵则是为人类所惊叹的自然美景!但V形雁阵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奇观,更是一个精心的组织设计过程,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组织结构!本文将尝试着运用管理的组织职能,来重新解读V形雁阵所隐含的组织逻辑。
作为定期的“长途旅行者”,大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衔接、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雁群组织十分严密,常常排成V字形,一边飞,一边发出“嘎、嘎”的叫声。
这种叫声能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而V形雁阵,则是一种令人类折服的组织结构设计。
就像人类自驾车长途旅行需要找加油站加油一样,大雁在长途迁徙过程中,也需要“加油站”——V形雁阵!而她们的“加油站”则更环保、更具备可持续性!“雁阵”一般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V”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V”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构建的良好组织结构。
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减少体能消耗,从而节省了体力,减少迁徙过程需要休息的次数。
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如此,V形雁阵的组织设计,加上“头雁”更替的组织制度安排,使得大雁在长途迁徙中保证持续的能量更新,也能真正保证“一个都不能掉队”。
事实上,大自然之美,不仅仅在于给我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还在于启迪人类发展的智慧!V型雁阵就启示我们,关注组织职能在提高管理效率中的重要性。
组织的一个最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合作,因为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而合作的顺利进行,则离不开良好的组织职能发挥。
【故事里的管理学】老掉牙的鹦鹉为什么更昂贵,(5) 又老又丑的鹦鹉,却比精通多种语言的鹦鹉售价更昂贵——这个看似违背常理的故事背后,却显示着非同一般的管理智慧!本文将尝试着从领导职能的视角,还原“三只鹦鹉”故事背后的领导职能逻辑!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示为: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鹦鹉都毛色光鲜,非常可爱。
这个人左看看、右看看,一时拿不定主意。
忽然间,他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
这人很奇怪,就接着问到:这只鹦鹉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为什么还要价800元呢?店主回答说: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优秀领导者好像一定是能力非常突出的人。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的领导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得信任,懂得放权,懂得珍惜,懂得选择,善于管理并团结自己的下属和团队,就能更好地利用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从而自身的价值也通过他们得到提升。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觉得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者。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领导本身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权威的领导者能通过人事、指挥、协调、沟通、激励和代表的过程,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还记得周星驰主演的《大内密探零零发》中的经典台词吗?——高手不一定要长得多英俊,只不过是你们这些星斗市民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同样,领导者也不需要方方面面都能力超群,领导者只需要“领导的才能”。
具体来说,在管理的过程中,“领导”就是你不做事,让别人去做事,让别人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怎么样让别人去做,并且别人愿意去做。
【故事里的管理学】医术最水的神医扁鹊,(6) 对于神医扁鹊的医术,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在某种意义上,扁鹊却是三兄弟中医术最差的一个。
本文尝试从管理控制职能视角入手,重新解读扁鹊三兄弟故事背后所隐含的管理控制智慧。
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
”魏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
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都认为我的医术最高明”。
这就提醒管理者,要像扁鹊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这样可以预防和减少下属所犯错误;要像扁鹊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及早发现、及时提醒,这样可以防止下属犯严重错误;而对于已经犯了严重错误的下属,则要象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这样至少可以去病除毒,警示他人。
而从管理职能的视角来看,一个企业如果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通过管理控制过程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而事后的亡羊补牢,即使不是为时已晚,也是成本高昂的。
所以,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故事里的管理学】三个和尚有水吃,(7) 如果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是悲观主义的人生思考,那么“三个和尚有水吃”的故事则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观主义的人类发展展望。
本文将从管理创新职能入手,尝试着还原和建构“三个和尚有水吃”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管理创新寓意。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并被用来影射人类依赖他人的避责心里和相互推诿行为。
但人类更需要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于是产生了新版“三个和尚”的故事——三个和尚有水吃。
有三个离河边都比较远的庙宇,但日常生活用水都来源于河水,那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
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
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今天我们立下新的庙规,你们三个人都去挑水,谁挑得最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最少,吃白饭,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