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药行业回顾与展望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行业:道是无晴却有晴 (3)

行业回顾:成药大而承压,饮片小而景气 (3)

政策展望:顶层设计惠及未来,当下政策冷暖分化 (5)

市场展望:优良质地与合理估值换得盈利空间 (7)

中成药:薄雾尚存,曙光乍现 (11)

困境:供给侧审批缓慢,支付端医保挤压 (11)

供给端破局:经典名方重塑格局 (17)

支付端破局:消费转向个体支付 (20)

企业评估:面向中药企业的六因素评估模型 (22)

中药饮片:拨云见日,分化开始 (23)

中药饮片:需求扩张,分散格局缓慢聚合 (25)

中药配方颗粒:垄断待破,触发供需扩张 (27)

规模初探: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竞争讨论 (29)

中药配方颗粒的潜在规模:基于渗透率的算法 (30)

风险提示 (37)

中药行业: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药产业链环节众多,涵盖农、工、商业。由于历史原因与经营特性,产业链诸多环节较为分散,唯独工业环节,得益于制作工艺与品牌品种构筑而成的护城河,拥有更高的利润,也更容易形成规模以上的企业,如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包括中药配方颗粒)。

图表1:中药行业:产业价值链解析

行业回顾:成药大而承压,饮片小而景气

成药规模大,饮片规模小。根据工信部数据,2016年我国中成药规模约6700亿元,中药饮片近2000亿元,合计占医药工业近30%。企业数量上,中成药与中药饮片规模以上(2000万元以上)企业分别约1600家、1000家,中成药企业平均规模更大,行业利润率也更高。

图表2:医药工业收入拆分(1H17)

图表3:医药工业:细分行业利润率与市场格局分散程度相关

成药承压,饮片景气。中成药过去受益于医保扩容录得快速发展(2011-14收入复合增速20%),但近年来遭受招标降价与销售打压,发展趋缓(2014-16收入复合增速7%)。中药饮片2009年进入基药目录而实现快速发展(2011-16年收入复合增速18%),势头强劲。

图表4:营业收入成长性:中成药放缓,中药饮片提速

图表5:利润总额成长性:中成药放缓,中药饮片提速

政策展望:顶层设计惠及未来,当下政策冷暖分化

顶层设计高远。中医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特色医药,尽管改革开放后逐步被现代医学替代,但仍然具备相当规模的民间基础。近年来,中医药作为国家品牌受到领导人的推崇,高屋建瓴式的政策亦大量出台。我们注意到,宏观利好大都由国务院等高层机构推出,而对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国家药监总局并未紧密跟随。

图表6:近三年涉及中药行业的政策

落地政策冷暖分化。微观结构上,医药作为政策主导的行业,近年面临压力并不小。行业层面,医保控费、两票制对企业的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产生冲击,进而影响企业盈利。中药层面,医保控费细化为中药注射剂受限、辅助用药监控,进一步打压行业。令人宽慰的是,经典名方免临床开始征求意见、配方颗粒拟放开意见征求结束、中医诊所备案制暂行办法施行,传来些许暖意。

图表7:中药行业及医药行业的政策分析

市场展望:优良质地与合理估值换得盈利空间

我们将中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依据市值高低分为大、中、小三类,分别有11、13、48家。

图表8:中药行业:以市值划分

“两票制”促使药企高开票、调整渠道,我们认为近年影响企业盈利:

盈利能力上,17年收入回暖主要受高开票影响、利润提速主因成本下降与费用控制,其中中市值公司由于较为多注射剂企业,行业性压力导致趋势向下;现金流量上,由于账期延长,导致17年现金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盈余质量上,两票制引发的渠道控制导致营业周期延长,进而导致资产周转率下降,近三年ROA与ROE均处于下降通道;营运能力上,营业周期受两票制影响而延长,两票制风暴尚未结束,趋势延续。

图表9:中药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分析(2013-9M17)

图表10: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2012-9M17)图表11: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2012-9M17)图表12:中药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分析(2012-9M17)

横向估值:大小有别。中药企业依然沿用PEG估值体系,但市场风格切换导致横向估值紊乱,大公司估值已与增速相匹配,而小公司估值经过近一年的下杀大部分处于低位。

图表13: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估值分析:预测增速与预测估值

纵向估值:估值处于低位。历史上来看,中药行业公司的估值尚处于均值以下。我们认为,大中型公司的估值已较为合理、但无明显溢价,小公司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

图表14: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历史估值(PE,ttm)

图表15: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估值对标(PE,ttm)

中成药:薄雾尚存,曙光乍现

我们预计中成药行业维持疲态,基于:

研发受投资回报率低、监管审批趋严等原因锐减;

销售面临医保控费(招标降价、医院监控)压力;

企业仍需应对销售合规化(两票制、严查回扣)。

我们重点提示经典名方与消费升级的投资机会:

经典名方可对标化药一致性评价,尽管进度滞后于后者,但均源自顶层、有序执行,虽然首批目录尚未公布,但我们认为其

调控思路与一致性评价相似,预计执行力度或超预期,并可能颠覆中成药格局,建议关注康美药业、同仁堂;消费升级体现在个人支付能力的提升,我们预计中成药的支付主体将逐步从医保转向个人,而已进入富足阶段的城镇居民逐步重视治疗效果/使用品质,并接纳价格层次更高的产品,建议关注片仔癀、云南白药。针对中药药企,我们提出「华泰医药六因素评估模型」,建议使用“品牌价值”“管理机制”“文化营销”“研发能力”“并购能力”“学术营销”六个指标观测企业,前三个更符合品牌中药,后三者更符合现代中药。

图表16:中成药行业分析

困境:供给侧审批缓慢,支付端医保挤压

2016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规模约6700亿元,受医保控费与辅助用药打压,行业增速15年起连续两年下滑至个位数,1H17由于低开转高开收入端略有回暖,但不论是医保控费(招标降价、医院监控)还是销售合规化(两票制、严查回扣),我们对行业维持谨慎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