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最新)

合集下载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半初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半初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

解析:齿轮转速相同,而齿数不同,则说明相同时间内打击纸片次数不同,齿数越多,打击次数越多,则纸片振动频率就会越大,而频率影响的是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大则音调越髙,频率越小则音调越低。

2.【答案】B 。

解析:三孔插座三个孔的接线特点是左零右火上接地,即左零线(N )右火线(L )上接地。

3.【答案】C 。

解析:由题目可知,物体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水平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v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可以分解为v 0、v y ,则220y t v v v +=,因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v y t ,联立方程可得g v v t t 202-=。

4.【答案】A 。

解析:铅球斜抛之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达到最高点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所以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由于铅球水平方向具有速度,故其动能不会减小为零。

5.【答案】B 。

解析:由图可知t 1时刻、t 3时刻位移最大,说明摆球在最大位移处,线速度为零,悬线拉力最小,选项A 、C 错误。

在t 2时刻、t 4时刻位移为零,说明摆球处于平衡位置,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选项B 正确,D 错误。

故本题选B 。

6.【答案】C 。

解析: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由波长、双缝的间距以及双缝到屏的距离决定,本题只改变其中一个缝的宽度,双缝中心距离不变,故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7.【答案】D 。

解析:由图像可知,C→A 为等温变化,T A =T C ,A→B 为等容过程,又由于p A >p B ,由查理定律可知T A >T B ,则可知T A =T C >T B ,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v A =v C >v B ,A 选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V A =V B <V C ,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关系为n A =n B >n C ,B 选项错误;由A 选项可知T A =T C >T B ,分子的平均速率v A =v C >v B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 A =F C >F B ,C 选项错误;由AB 选项可知v A =v C >v B ,n A =n B >n C ,可知A 与C 状态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但C 状态分子数密度较小,则单位时间内C 状态撞击器壁的分子数较少,A 与B 状态的分子数密度相等,但A 状态的分子平均速率大,单位时间内A 状态撞击器壁的分子数比B 状态多,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N A >N B ,N A >N C ,选项D 正确。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高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高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

解析:板所带的电荷几乎不变,所以Q 不变;保持S 不变,增大d ,由d0SC ε=可知C 减小,由U Q C =可知U 增大,则θ变大;保持d 不变,减小S ,C 减小,由UQ C =可知U 增大,则θ变大。

故选项A 正确。

2.【答案】D 。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2aT x =∆,由ab=2.5m ,bc=3.5m ,cd=4.5m ,可知m x 1=∆,2aT =1m 。

设Oa=x ,运动到a 点时时间为t ,则222111t t 2.5t 26222a x a T x a T x =+=++=+,(),(),解方程组可得t=2T ,x=2m 。

答案为D 。

3.【答案】C 。

解析:这是必修2第七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演示实验,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在最低点动能最大,之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可运动到同一最大高度。

说明了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且机械能守恒。

4.【答案】B 。

解析:A 、C 项分别是β,α衰变,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

D 选项为运U 23592的核裂变反应式,B 项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反应方程,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5.【答案】D 。

解析:在'M 和'N 间接一低频电源,相当于在MN 之间加一变频的电场。

在上半个周期内,MN 之间的电势差为负,电场方向由N 指向M 。

灯丝受热发射出电子,电子受到由M 向N 的电场力,电子不会运动到M ,MM '上没有电流。

后半个周期,MN 之间的电势差为正,电场方向由M 指向N ,电子受到由N 向M 的电场力,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M ,电子从M 流向'M ,形成稳定的电流,电流方向从'M 到M 。

选项D 正确。

6.【答案】B 。

解析:由图分析时知,双缝干涉产生的条纹间距变大。

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考试物理试题

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考试物理试题

武汉市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考试中学物理试卷2 0 16.10.22说1 .本考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全部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知识,30分;第二部分为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35分;第三部分为学科知识能力,35分。

全卷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5 0分钟。

第一部分公共知识(30分)说明:本部分共三大题,17小题,所有考生必答一.判断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6分。

请判断下列各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打“V” ,认为不正确的打“X”)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X2•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是知识授受关系。

X3•讲授法并不只是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独有教学方法。

4•把阅读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其记忆效果要优于反复阅读。

5•“触类旁通”反映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负迁移。

X6•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X二•单选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

每小题2分,本题共18分。

下列各小题中分别有四个选项,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把答案序号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7•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A .老师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个生字抄写10遍B •小明上课随意讲话,老师令其抄写课文5遍C •小明上自习课经常大声讲话,老师令其写出书面检讨D .小明上体育课的动作不规范,体育老师令其反复练习4次8•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著作是CA .《理想国》B .《论语》 C.《大教学论》D.《学记》9•教学质量检测中的学科考试命题依据是CA .国家认可的正规教材 B.正规的教材说明C .国家课程标准 D.考试指南10•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领域。

下列四个领域中,不属于布卢姆分类领域的是DA .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领域 D.应用领域11.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内涵,下列说法欠妥当的是C14•教师在面对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突然变化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问题的 能力是B A .教育观察力B .教育机智C .适应环境D .因材施教15.对于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学生,有利于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做法是把失败归因于 BA .智力低下B .能力不够C .努力不够D .运气差三. 多选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考题二:《分子热运动》考题解析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投影设备展示到幕布上,请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环节二:建立概念(一)物质的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实验演示1】在一个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在管内装入酒精,直至装满。

堵住管口,把试管倒置几次,观察现象。

你能解释此现象吗?【教师归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子直径约在10-10m数量级,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演示实验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教师归纳】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3】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

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教师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

环节三:深化概念【独立思考】长喙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环节四:小结作业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2.课后通过搜集资料的形式,各找到3个扩散现象生活实例,下节课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出的?【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本节课知道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讲授分子热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包括花露水和二氧化氮气体分子的直观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水的缓慢液体扩散,视频展示的煤炭堆、金片和铅片的互相渗入等现象的固体扩散,由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1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描述的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

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日常工作中,有时需要人们反应灵敏,对于战士、驾驶员、运动员等更是如此。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这里介绍一种测定反应时间的简单方法。

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图2.5-2),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图1若测得直尺下落的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反应时间为( )。

A .g h2 B .h g 2 C .g h 2 D .gh 22.图2所示为学校实验室常见的三孔插座和三角插头。

按照规范,插孔①、②和③分别连接( )。

A .地线、零线和火线B .地线、火线和零线C .零线、火线和地线D .零线、地线和火线3.某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像如图3所示,则关于摆球的速率v 和悬线对摆球的拉力F 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刻v 最大,F 最小B .t 2时刻v 最大,F 最大C .t 3时刻v 为零,F 最大D .t 4时刻v 为零,F 最小4.如图4所示,半径为b 的圆环状导线均匀带电,在垂直于环平面的轴线上有两点P 1和P 2,P 1、P 2到环心的距离分别为b 和2b ;设无限远处电势为零,P 1、P 2的电势分别为1ϕ和2ϕ,则21ϕϕ为( )。

A .3B .25 C .25D.25.某同学做双缝干涉实验,开始两缝宽度相等,出现了清晰的干涉条纹;然后他将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微调窄,且保持两缝的中心位置不变,则()。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电势差》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物理《电势差》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地理图片:中国等高线地形图。

问题1:珠穆朗玛峰、四川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珠穆朗玛峰与四川盆地的高度差是多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电势的知识,提问学生电势相当于高度还是高度差呢?继续提问:那在电场中是否也有相当高度差的物理概念呢?猜想一下?教师点评,引出课题——电势差(板书)。

环节二:新课探究(一)电势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高度差的概念,自主概括电势差的概念。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

概括电势差的定义,同时说明电势差也叫电压用大写字母U来表示。

问题: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势点的选取是否有关?(无关,只与初位置和末位置有关)。

问题:电势差的值是否可以为负值?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含义?(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电势差的定义以及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并让学生课下思考:既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间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怎样判断电势高低?【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首先,可依据电场线判断,电势沿着电场线方向降低。

其次,可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来判断,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则正电荷的电势是降低的,相反负电荷是升高的。

2.什么情况下电荷会沿着电场线运动?【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首先,电场线必须是直线,其次合力为零或指向电场线方向,最后初速度为零或指向电场线方向,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电荷会沿着电场线方向运动。

3.电势差的正负的含义是什么?【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电势差的正负并不表示电势差的大小,即并不是正的电势差大于负的电势差。

电势差实际上表示的是电场中两点所在位置的电势的差值。

电势差为正时,说明第一个点所在位置的电势高于第二个点所在位置的电势,电势差为负时,表示第一个点所在位置的电势低于第二个点所在位置的电势。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强力推荐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强力推荐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A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B.顺时针减速旋转C.逆时针加速旋转D.逆时针减速旋转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

③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④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A.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8.已知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
学生甲:老师,我们小组的电路接好了(连接的电路如图 8 所示,注:三块电流表最左侧为负 接线柱)。
老师:哦,那就接通电源开始实验吧。 学生甲:(闭合开关,记录教据)老师,并联电路支路电流表 A1、A2 的读数相等。
老师:你换个灯泡看看。 学生甲:老师,灯泡换了,电流表 A1、A2 的读数还是相等。 老师:我看看,哦,你们的电路接错了。(老师边说边把接错的导线连接到正确的位置) 老师:好了,你们接着实验,把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甲:(读出并记录三个电流表的示数)老师,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组发现了并联电路中干路 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问题: (1)本案例中老师的教学有什么不妥之处?(5 分) (2)指出图 8 中连接错误的导线(用序号表示),同时说明正确的连接方法。(10 分) (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连接、检查电路。(15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12 分,第 14 题 28 分,共 40 分)
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 9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物体的浮与沉”一节中“浮沉条件的应用”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说明教科书中演示实验“盐水选种”的设计意图。(4 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交流方案。(8 分)
A.a 和 b 同时靠拢螺线管 C.a 靠拢螺线管,b 远离螺线管
B.a 和 b 同时远离螺线管 D.a 远离螺线管,b 靠拢螺线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9.《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 教学方式。”请结合“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6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题_真题-无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题_真题-无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题(总分38,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如图1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装置。

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

实验中,极板所带的电荷几乎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 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 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 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2. 探究物块沿斜面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们将一块物块自D点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下物块相同时间间隔的图像a、b、c、d(如图2),测得ab=2.5 m,bc=3.5 m,cd=4.5 m。

由此可推知Oa之间的距离为( )。

A. 0.5 mB. 1.0 mC. 1.5 mD. 2 m3. 如图3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小球能摆多高)。

根据教科书的描述,可以判断该实验在教学中用来说明( )。

A. 受迫振动B. 周期与摆长的关系C. 机械能守恒D. 向心力与速度大小的关系4. 下列能正确反映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方程是( )。

A. 90234Th→91234Pa+-10eB. 714N+24He→817O+11HC. 92238U→90234Th+24HeD. 92235U+01n→56144Ba+3689Kr+301n5. 图4为一种电真空元件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元件的玻璃外壳内有两个同轴圆筒形金属电极M和N。

它们通过导线连接到壳外电极M'和N',接通灯丝电源,灯丝受热发射电子经Ⅳ辐射出,不计电子初速。

在M'和N'间接一低频电源,电极M'、N'间的电势差UM'N'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5所示。

则从M'流向M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为( )。

A. B.C. D.6.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

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16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2016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第一批)考题一:《机械能及其转化》命中分析:培训班次练习题目初中物理-试讲题目1.题目:机械能及其转化2.内容: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考题二:《分子热运动》考题解析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投影设备展示到幕布上,请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环节二:建立概念(一)物质的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实验演示1】在一个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在管内装入酒精,直至装满。

堵住管口,把试管倒置几次,观察现象。

你能解释此现象吗?【教师归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子直径约在10-10m数量级,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演示实验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教师归纳】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3】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

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教师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

环节三:深化概念【独立思考】长喙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环节四:小结作业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高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高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

解析:直尺在下落过程中可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运动学公式h =221gt 可知g ht 2=,则A 正确。

2.【答案】B 。

解析:三孔插座三个孔的接线特点是左零右火上接地,即左零线(N )右火线(L )上接地。

3.【答案】B 。

解析:由图可知t 1时刻、t 3时刻位移最大,说明摆球在最大位移处,线速度为零,悬线拉力最小,选项A 、C 错误。

在t 2时刻、t 4时刻位移为零,说明摆球处于平衡位置,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选项B 正确,D 错误。

故本题选B 。

4.【答案】D 。

解析:建立如图坐标系,电荷元dQ 在x 处产生的电势为22x b kdQ r kdQ dU +==,则整个圆环在x 处的电势1222222,,2P kQ U U b b x b x b b ====+++⎰122225,52(2)P P P U U U b b b ===+。

5.【答案】C 。

解析: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由波长、双缝的间距以及双缝到屏的距离决定,本题只改变其中一个缝的宽度,并且双缝中心距离不变,则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6.【答案】A 。

解析:由C TpV =得p TC V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则体积一定减少,气体密度变大,选项A 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则内能变大,选项B 正确;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则平均动能变小,选项C 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气体内能减少,则放出的热量一定多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选项D 正确。

7.【答案】C 。

解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发生核反应变成一个氘核时,要释放出核能,故选项C 正确。

8.【答案】C 。

解析:选修3-2划分为三个二级主题: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

选修3-3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真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真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真题2016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答案考题一:《机械能及其转化》命中分析:培训班次练习题目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初中物理答辩题目1.这节课中你是怎样进行导入的?【教学设计问题】2.如何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专业知识问题】考题二:《分子热运动》学科学段初中物理地区辽宁·沈阳考题解析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投影设备展示到幕布上,请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环节二:建立概念(一)物质的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实验演示1】在一个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在管内装入酒精,直至装满。

堵住管口,把试管倒置几次,观察现象。

你能解释此现象吗?【教师归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子直径约在10-10m数量级,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演示实验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教师归纳】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3】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

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教师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

环节三:深化概念【独立思考】长喙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环节四:小结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

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A.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D.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电容为C。

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

若电容的改变量为C2,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A.d4B.13d C.12d D.23d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37Li→2y,y+714N→x+817O,y+49Be→z+612C。

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A.中子B.原子C. 粒子D.电子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自由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C.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滑上弧形槽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0,体积为1.5V0的空气。

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

③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A.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
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8.已知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9.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怎样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

10.“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声现象”一章的实验内容为例,说明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l l题20分,第12题30分,共50分)
11.物理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实验题: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0246
温度计示数/℃0O09
现象有较多的冰
少量的水有少量的冰
较多的水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全部是水
第一类错误答案:冰熔化咸水需要一个过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变化越明显;冰水混合物以任何一种比例混合.温度总保持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冰水质量的多少无关;冰越多,观察时间就越长: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二类错误答案: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且处于三种状态;冰熔化成水要经过固、液、气三态共存的过程: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有关;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达到熔.占、,继续吸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三类错误答案:冰在受热后,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在冰水混合物中,当杯中完全是水时.它的温度升高;只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对它继续加热,温度才会升高;只要水中还有一点冰.温度计示数都为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此实验题的设计意图,指出这三种错误产生的原因。

(10分)
(2)结合以上错误,请你就物理实验教学给出自己的建议。

(10分)
12.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l: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

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
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

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

(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l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
13.下面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任务:
(1)简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8分)
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压强”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压强”一节.关于“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如下: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9.1-3,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痕迹。

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图9.1-3压力作用的效果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

任务:
(1)简述压强的概念。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

(2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