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
会计经验:免税税金账务处理
![会计经验:免税税金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8a41b68762caaedd33d436.png)
免税税金账务处理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减免规定,减免增值税分为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直接减免三种形式。
因此,其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增值税各项优惠政策的含义1、直接免征:直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不必缴纳。
如销售残疾人专用品;2、直接减征:按应征税款的一定比例征收,目前除了对简易征税的旧货规定了减半征收外,多是采用降低税率或按简易办法征收的方式给予优惠,还没有按比例减征的规定;3、即征即退:指税务机关将应征的增值税征收入库后,即时退还,比如对软件企业的超3%税负的部分即征即退,退税机关为税务机关;4、先征后退:与即征即退差不多,只是退税的时间略有差异;5、先征后返:指税务机关正常将增值税征收入库,然后由财政机关按税收政策规定审核并返还企业所缴入库的增值税,返税机关为财政机关。
如对数控机床产品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
(一)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按指定用途返回的会计处理。
(1)用于新建项目。
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税款时,直接转作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2)用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款时,视同国家专项拨款。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xx专项拨款实际用于工程支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在建工程-xx工程贷:银行存款等工程完工,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对按规定予以核销的部分(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作会计分录如下:借:专项应付款-xx专项拨款贷:在建工程对构成固定价值的部分,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3)用于归还长期借款。
经批准归还长期借款,即贷改投时,可转为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2.返还进口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会计处理。
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规定对进口的某些商品应计征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退税额冲减采购成本,退税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是以购进商品从事再加工的生产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不到10万不交增值税减免的税怎么记账
![小规模纳税人不到10万不交增值税减免的税怎么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f2a6f976137ee06eff91873.png)
小规模纳税人不到10万不交增值税减免的税怎么记账
1、取得收入时: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道额
2、月底结转免版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
一般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留底的进项税额,账务要怎么处理
月末或权季末时不计提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税率称为征收率.
考虑到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规模小,且会计核算不健全,难以按增值税税率计税和使用增值税专用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实行按销售额与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建议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律调整为3%.
小规模纳税人主要的三种征收方式
小规模纳税人主要有三种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和定期定额征收.
查账征收: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提供的账表所反映的经营情况,依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税款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财务会计制度较为健全,能够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单位.
查定征收: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从业人员、生产设备、采用原材料等因素,对其产制的应税产品查定核定产量、销售额并据以征收税款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账册不够健全,但是能够控制原材料或进销货的纳税单位.。
新会计准则下免、抵、退税会计处理(1)
![新会计准则下免、抵、退税会计处理(1)](https://img.taocdn.com/s3/m/cc61e739a32d7375a417804a.png)
新会计准则下免、抵、退税会计处理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通知所述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1、具体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上期留抵税额其中: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一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抵减额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如果当期没有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前述公式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以及后面公式中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就不用计算。
减免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
![减免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fb073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3.png)
减免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减免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减免规定,减免增值税分为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直接减免三种形式。
因此,其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一)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按指定用途返回的会计处理。
(1)用于新建项目。
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税款时,直接转作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2)用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款时,视同国家专项拨款。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专项拨款实际用于工程支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在建工程--××工程贷:银行存款等工程完工,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对按规定予以核销的部分(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作会计分录如下:借:专项应付款--××专项拨款贷:在建工程对构成固定价值的部分,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借:专项应付款贷:资本公积(3)用于归还长期借款。
经批准归还长期借款,即“贷改投”时,可转为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2.返还进口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会计处理。
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规定对进口的某些商品应计征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退税额冲减采购成本,退税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是以购进商品从事再加工的生产企业。
[例1] 某外贸企业进口原棉一批,进口棉花所征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办法。
该批棉花价值折合人民币500000元,应交增值税85000元。
作会计分录如下:外贸企业入账时:借:物资采购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585000收到进口商品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85000贷:应付账款--待转销进口退税85000外贸企业将进口商品销售给生产企业时(假设销售价款为6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0元):借:应收账款等617000应付账款--待转销进口退税8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0生产企业购进上述商品实际支付时(外贸企业要出具退税款证明):借:物资采购51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贷:应付账款等6170003.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未指定专门用途的会计处理。
【老会计经验】新准则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老会计经验】新准则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f419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a.png)
【老会计经验】新准则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进口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企业进口货物,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内购进货物的处理方法相同,只是扣税依据不同。
2.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企业上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收到退回多缴的增值税,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3.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避免出现企业在以前月份有欠交增值税,以后月份有未抵扣增值税时,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中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经过结转后,月份终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仍然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则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会计处理分录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会计处理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18d13f5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9.png)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会计处理分录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常用会计分录,基本涵盖了一般纳税人日常涉及的业务。
一、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的账务处理1、购进业务的账务处理。
(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借: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如果发生退货:(1)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2)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购进商品或服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借: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经税务机关认证后:借: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3、购进不动产、不动产在建工程,进项税额分年抵扣的账务处理。
购进时: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允许抵扣的金额)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减免会计分录
![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减免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5991c2b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c.png)
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减免会计分录哎呀,税收减免这回事,说白了就像是相关部门给企业发了张打折券,能省不少钱。
咱们今天说的就是在企业会计准则里,怎么处理这些税收减免的会计分录。
你知道的,很多企业都是靠这块减免来喘口气,能省一笔不小的开销,特别是那些小微企业,减免一部分税费简直是“救命稻草”。
不过,说到怎么在账本里反映这些减免,咱们可得琢磨琢磨了,毕竟账本上做个小小的手脚,也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帮助。
先说说,税收减免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关部门为了鼓励企业发展,特别是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就会给这些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
比如说,企业做得特别好,符合环保、科技创新的要求,相关部门就会给你一些税费减免。
这么一来,企业少交了税,那是不是就能多点资金投入到生产、研发或者员工福利上?这不就是相关部门想要的效果嘛。
可是,减免虽然省钱,但会计上咋处理这些账目可不是小事。
咱们说会计分录,其实就是把这些税收减免的变化记录下来,不然可就乱套了。
比如,相关部门给企业一个“减免税收”的,企业就少交了税。
通常情况下,税费减免的账目要先通过“应交税费”这个科目进行记录。
看似简单,实则这里的分录里可是有大文章可做呢。
比如,企业原本应该交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突然有了一部分的减免。
按理说,减免部分就得从税费支出里扣除,然后让它减少到实际交税金额里。
怎么扣?这就要用会计分录来安排了。
具体来说,如果企业收到税收减免了,首先得把这部分应交税费减去。
在会计上,咱就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类科目的借方进行相应的减少。
比如,原本公司需要交50万税,相关部门给减免了10万,那就得在账本里做个10万的减免调整。
记得,是减免后的那部分,咱要记在“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少交了税,账上就得少写点数字”。
所以,这个账目得减去,给自己减轻点负担。
然后,减免的金额就得反映到利润表里。
说白了,企业少交了税,那个少交的部分不就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吗?本来税收支出就会减少,那当然利润表里的“税金及附加”这一项就得少了。
减免增值税全套会计分录
![减免增值税全套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a2f51914dd88d0d233d46a9b.png)
一、一般纳税人(一)关于销项税额1、直接减免(1)可以直接全额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价税合计)(2)也可以先计提销项税额,然后确认减免、结转损益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金)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或者其他收益2、先征后返(退)(1)正常计提销项税额,进行增值税计算、申报缴纳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取得返还,属于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补偿以后费用)、其他收益(补偿已发生经营费用)或者营业外收入(补偿已发生非经营支出)等(二)免征增值税,相应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1、若原本没有抵扣,则不用抵扣即可;借:原材料等(价税合计)贷:银行存款等2、若已经认证抵扣,则须做转出处理。
借:原材料等(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借:原材料等(即:票面增值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因此,小规模纳税人原本不涉及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只须处理应纳税额即可。
1、直接减免(1)可以直接全额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价税合计)(2)若取得收入时尚未确定是否符合免税条件,可以先计提应纳税额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期末符合免税条件,然后确认减免、结转损益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或者其他收益2、先征后返(退)(1)正常计提增值税额,申报缴纳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取得返还,属于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补偿以后费用)、其他收益(补偿已发生经营费用)或者营业外收入(补偿已发生非经营支出)等。
减免税款借方挂着余额怎么结转
![减免税款借方挂着余额怎么结转](https://img.taocdn.com/s3/m/bd5be596a300a6c30c229fbb.png)
减免税款借方挂着余额怎么结转
需要与未交增值税冲销的?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国家减免增值税以外的税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收入
国家减免增值税税款,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收入
月底结账时应交税金余额在借方了不要进行处理.转出未交增值税只有在月末增值税贷方余额时,结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结时转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交纳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3、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不是登记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的,它不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三级科目,而是应交税费明细账的二级科目.
金税盘减免税款借方余额怎么结转
答:抵减前: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抵减后作: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
[最新知识]3%减按1%征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
![[最新知识]3%减按1%征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c93bfb2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0.png)
3%减按1%征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3%减按1%征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关于这个内容,我们整理如下资料。
3%减按1%征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应收-》售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1%的减免---》这部分金额冲减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税率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如果是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如何申报?固定资产按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如何填写申报1、填写附表一第十一栏(3%)。
2、填写主表第23栏(减征的1%)。
3、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里面选-01129924(已使用固定资产减征增值税)4、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是特殊税收优惠政策,按要求需征得所属税务机关同意,以上填写方法仅作为参考,具体以税局要求为准。
附:1。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按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3、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下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4、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5、纳税人销售旧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不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3%减按1%征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其实针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按照3%减1%的比例进行征收的话,那么会计分录上还是通过应交税费的减免税款的科目继续处理的,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资料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找老师进行提问,会有专业的老师给你们解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免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
2010-07-25 01:04:10|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减免规定,减免增值税分为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直接减免三种形式。
因此,其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一)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按指定用途返回的会计处理。
(1)用于新建项目。
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税款时,直接转作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
(2)用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款时,视同国家专项拨款。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专项拨款
实际用于工程支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工程完工,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对按规定予以核销的部分(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专项应付款--××专项拨款
贷:在建工程
对构成固定价值的部分,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3)用于归还长期借款。
经批准归还长期借款,即“贷改投”时,可转为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返还进口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会计处理。
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规定对进口的某些商品应计征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退税额冲减采购成本,退税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是以购进商品从事再加工的生产企业。
[例1]某外贸企业进口原棉一批,进口棉花所征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办法。
该批棉花价值折合人民币500000元,应交增值税85000元。
作会计分录如下:
外贸企业入账时:
借:物资采购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585000
收到进口商品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85000
贷:应付账款--待转销进口退税85000
外贸企业将进口商品销售给生产企业时(假设销售价款为6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0元):
借:应收账款等617000
应付账款--待转销进口退税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
生产企业购进上述商品实际支付时(外贸企业要出具退税款证明):
借:物资采购51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应付账款等617000
3.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未指定专门用途的会计处理。
当纳税人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也可以通过“应收补贴款”反映应收和实收过程。
反映应收退税款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款
贷:补贴收入
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款
(二)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免征增值税税额。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注:此种处理个人存在不同意见,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完全可以不核算免缴的增值税税额,即不必进行会计处理,免税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即为企业毛利。
不必单独计入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
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
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注:对此种处理个人存在不同观点:
1、如果公司既有征税产品又有免税产品,将与免税产品相对应的进项税转入成本,免税产品销售收入不必计提销项税。
这样免税销售收入减去相应的销售成本即为即为免税产品销售毛利,不必单独将免征的增值税计入“补贴收入”,例题中先将免税产品消耗的原材料的进项税转出,再计提销项税,这样导致结转到补贴收入的减免税额为产品的全部增值税税负,含购买的原材料以前各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但是国家只是免征了免税产品本生产环节的增值税,并没有象出口产品那样抵退其原材料中所含的增值税。
所以例题中的会计处理是不妥的。
2、如果企业没有征税产品,只生产一种免税产品,则不必单独核算增值税,以进货发票全额计入成本,销售免税产品不必计提销项税。
3、一般全部产品免征增值税企业不办理一般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