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_天人合一_思想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2期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16No.2 2007年6月 Journal of L incang Teachers’College Jun.2007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析3

张阳成

(湖州中学,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天人合一思想在庄子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我们的许多研究并没有根据上下文来深入讨论,而往往是望文生义,以至产生了许多误解。基于此,文章对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实质以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期读者能对其有比较正确的把握。

关键词:庄子;天人合一;自然

一、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

“天人合一”这一命题首先见于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①这里主要是指人性与天合一。

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先秦就已经非常流行。庄子在《大宗师》中有言曰:“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在庄子看来,不管人们的认识如何,天和人始终是合一的,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便是“真人”。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里的“与天为徒”就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庄子提倡天人合一的直接缘由在于当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暴政横行,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但除此之外还有更深的理论渊源,即道家对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的崇尚以及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思想。道家崇尚原始社会的生活,如《庄子・马蹄》所言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盗跖篇》也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麇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这是道家崇尚的生活,因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符合老庄的人生哲学理想,以前有不少学者据此推论以老庄为首的道家为复古主义者,鼓吹历史倒退。在笔者看来,他们的观点只看到了老庄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现象的表面,没有看到更深层次所蕴含的意义。老庄尤其是庄子是想通过这种描述来引起人们的回忆:在原始社会,没有知识的困扰,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人类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人与天地自然是那么的和谐。这种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的描绘,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激起人们的反思,最终更深刻地理解庄子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安宁的思想。所以,笔者认为还是不要把它们看成历史倒退能更确切地理解庄子思想的内涵。其实在儒家经典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他们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鼓吹尧舜之治,目的就在于希望统治者用他们的理论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尧舜时期那样的状态:社会和谐,生活安宁。

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另一渊源在于他的宇宙生成论。在这一点上,庄子直承老子,认为道是创生天地的基本动力,天地万物无不是道的体现,以道观之,万物为一。《齐物论》主要是通过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改变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观点,以肯定万物自身的价值,并最终回到天、地、人一体的境界。文中有大量的语句表现了万物齐一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大宗师》中也有“游乎天地之一气”的语句。我们知道,庄子始终是以“道”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人生,因此,也是从道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人生的轨迹也本来就与天地万物的运行相合一的。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天地万物“原是一体”和“一气流通”了。因此,有人将我们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思想称之为是“本原性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世界原本为一,本来就是一体”。②以此观点来论述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适合的。

二、庄子之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

庄子之“天人合一”思想顾名思义存在两个面:天和人。何者为天?天即天然、自然、非人为,“牛马四足,是谓天”(《秋水》)。人就是人为。而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与天为徒”,顾名思义就是让

63收稿日期:2007-01-02

作者简介:张阳成(1979-),男,浙江东阳人,湖州中学教师。

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自然的大化流行相一致,因此,所谓“天人合一”、“与天为徒”就是让人返本归原,返朴归真,让人恢复其自然性的一面。

我们知道,他的天人合一最终并不是要在生活方式上回到“神农之世”。他的天人合一是从内圣的角度来提的,主张精神境界的改变。如《逍遥游》中尧的“窅然丧其天下”、《齐物论》中南郭子綦的“吾丧我”、《人间世》中的“心斋”、《大宗师》中的“坐忘”等,都表明了庄子人生哲学的重点在于改变人的精神③,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质在于呼吁人向其自然性的精神回归。这里所谓的自然性,并不同于上文所提到的原始社会的自然性,而是经历了文明进步之后的精神层面上的再一次回归。对于这一点,徐复观④、冯友兰都曾明确指出过,冯友兰说:“然庄学所说之无知,乃经过知之阶级,实即知与原始的无知之合也。此无知经过知之阶级,与原始的无知不同。对于纯粹经验,亦应作此分别。如小儿初生,有经验而无知识。其经验为纯粹经验;此乃原始的纯粹经验也。经过有知识的经验,再得纯粹经验。此再得者,已比原始的纯粹经验高一级矣。‘玄德’、‘若愚’、‘若昏’,非‘愚’、‘昏’也,‘若’愚‘若’昏而已。”⑤因此,庄子的回归只是在现象表现上与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有相似之处,我们也可以从先民恬然相忘的生活中得到启示,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庄子的这一回归是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他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消灭社会文明,回归原始社会,而只是主张大家从原有知识、原有观念的局限中超脱出来,在精神层面恢复人类自然性的一面。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回归称之为螺旋式的上升。

既然我们人类已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人原本与宇宙一体的生活状态遭到了文明的破坏,那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再次天人合一,恢复内心的平静。庄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方式就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也就是去人为,得自然。因为一旦有人的主动作为,便会有分,有分便会有成与毁,有成与毁便会有爱与恨,这样人便会异于万物,如“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之金”(《大宗师》),会被视为不祥之金。我们人处在天地这一大炉之中,“以造化为大冶”,要学会顺其自然。去除人为,于天地万物而言,就是任其生生灭灭不去干涉,万物各有其性,人为干涉只会适得其反;于人自身而言,就是安命、“以死生为一条”、离形去知,只有超越不可预测的命运、有形的躯体、有限的知识、生死观念的局限,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也就是达到庄子所谓的“坐忘”的境界了,这时人才能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而无所用心,此时就回复到“与天为徒”的状态,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庄子在《大宗师》中所描绘的“真人”之境,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顺其自然而已矣,这“自然”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天而生之的生活状态,即《骈拇》所言“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之意;第二层意思是无为,《老子》有“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继承发扬了这一思想,《应帝王》中有“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就表达了得道者空明的心境,从而达到与天地合的境界。

然而,在“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主体,若要有所作为,也只能是“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刻意》)为了维护天地之自然性和自身之自然性,不到迫不得已不去有所作为。这也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极端。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荀子称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荀子认为,庄子显然把“人”看作“天”的遮蔽因素而要大力加以批判和解构。荀子的解释有其合理性,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这体现了对“人”的重视,以及他要使“人”在天人关系中重新安立起来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确实存在不足,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具有两面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所谓矫枉过正,庄子面对的是为名利争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社会,庄子想给苦难中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条精神上的出路,所以他想通过“与天为徒”的呼吁,通过对以人合天的强调,来达到人的自然性的回归,最终体悟人本真的生存,以寻求精神世界的一片净土。

三、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我们应该看到,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突破了“天人相分”的思想所遗留下的隔阂,回归到了天人相通的境界,但同时也跌入到了消人入天的极端与虚无中。“人”在庄子的思想中变得毫无作为,只把“安命”、“离形去知”作为自己的追求,直到“同于大通”、与天地之大化流行一样之后就不知道干什么了,脑子里空荡荡的一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距离,在现实中不可能把庄子所描述的这种人生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正因为如此,在庄子之后,有许多人通过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消化,对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的代表有郭象和惠能,他们把庄子缥缈不可捉摸的人生哲学思想慢慢地拉回到了现实,从而也使得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更具有实践的可能。

郭象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注》当中,他首先取消了庄子对“道”的形而上学的规定,他认为“至道”就是“至无”⑥,而“至无”就是一切都没有,那么自然就不能生“有”了。在这里,他用物理学上的“无”否定了形上学本体论上的“无”。所以万物都不过是“块然而自生耳”。⑦因而,郭象的圣人不必以天地自然间的“道”作为构建自身人格的理想,而是提出“内圣外王”作为其理想人格的根本,他“内圣外王”的思想也可以用另一个术语来概括:“冥内以游外”。“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