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看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

合集下载

戏剧翻译的原则的理论研究

戏剧翻译的原则的理论研究

戏剧翻译的原则的理论研究作者:陈连贵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5期摘要:戏剧翻译作为翻译研究中一项饱富特色且意义重大的一块领域,长期以来不乏众多翻译研究者的孜孜探索。

戏剧翻译是文本的艺术化过程还是艺术的文本化过程一直是众研究者争论不下的焦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苏珊·巴斯内特等人戏剧翻译理论的梳理,重点提出“可表演性”和“可接受度”两个戏剧翻译不可回避的探索原则,将戏剧翻译的艺术和文学考量结合起来,以期为此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戏剧翻译;可表演性;可接受度;艺术考量;文学考量自翻译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系统地进行发展以来,戏剧文本译介研究也在不断得以深化。

戏剧文本因其涉及表演艺术和文本翻译两门学问的特殊性,在东西方翻译界均有众多译者在苦苦追求其翻译原则,以期为戏剧和翻译提供一些便捷。

但是,当我们冷静以观,再次思考戏剧和翻译的结合之时,我们不能不首先确定戏剧翻译的“艺术定位”。

翻译界对翻译是姓“艺”(艺术)还是姓“科”(科学)的争论旷日已久,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历史思潮也不断对其推波助澜,不同的定位促使其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不妨先问几个问题:戏剧翻译是否可与其他文学类型的翻译采取相同策略?戏剧翻译的用途是什么,其受众是谁?戏剧翻译是服务表演更多,还是服务阅读更多?这些问题虽是戏剧翻译策略的关键,其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本文认为戏剧创作的本身便是带着原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创作意图的,至于其最终形态无非两种,一是止于文本(为阅读而作),二是行至舞台(为表演而作),因其创作过程和方法的差异,翻译的文本和表演侧重必不相同。

但因戏剧故有的表现形式(独白、对话等),“可表演性”是所有剧作家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自然,这一原则也便成为了戏剧翻译原则的焦点之一。

1 可表演性“可表演性”这一概念在西方早已有之,但是其正式进入翻译研究的领域还是归功于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仍陷迷宫之中--对戏剧和翻译的再思考》(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一文。

论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

论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

论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戏剧翻译中的动态表演性原则,分析其在戏剧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戏剧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它需要在保留原剧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舞台表演的特点,使得翻译后的剧本在舞台上能够得到生动的呈现。

动态表演性原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强调翻译者在进行戏剧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舞台表演的动态性、表演者的身体语言、观众的接受心理等因素,以保证翻译的质量。

本文首先对戏剧翻译的定义、特点及其与文学翻译的区别进行简要介绍,明确戏剧翻译的独特性。

接着,文章将详细阐述动态表演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在戏剧翻译中的应用,包括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句式的调整、修辞的运用等手段,使翻译后的剧本更好地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

文章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戏剧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以及其对提高翻译质量、增强观众接受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加深对戏剧翻译动态表演性原则的理解,为戏剧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戏剧翻译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戏剧翻译的基本特点戏剧翻译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翻译形式,它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作的文本内容,更要兼顾其在舞台上的表演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戏剧翻译在处理语言时,必须考虑到戏剧的四个基本要素:演员、观众、舞台和剧本。

戏剧翻译的语言必须适合舞台表演。

这意味着翻译的语言要具有口语化、生动性和节奏感,以便演员能够自然流畅地表达,同时也方便观众理解和接受。

翻译还需要考虑到舞台上的动作和表情,以确保语言与表演相互协调,共同营造出戏剧的整体效果。

戏剧翻译需要关注原作的文化背景。

由于戏剧往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作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理解,以确保翻译能够准确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这包括处理原作中的成语、俚语、习俗等特定文化元素,以及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再次,戏剧翻译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历来备受瞩目。

在中国,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也得到了广泛的。

本文旨在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汉语翻译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翻译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语料库语言学等方法,对翻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定量研究,以揭示翻译规律和特点。

在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从翻译共性、翻译策略、译者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本文选取了《哈姆雷特》、《奥赛罗》和《麦克白》这三部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的汉译本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建立语料库,我们对比了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特点,并从词汇、句法和语义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词汇层面,我们发现不同的译者对于词汇的选择和使用有着不同的倾向。

例如,《哈姆雷特》的译者更倾向于使用四字格成语,而《奥赛罗》的译者则更注重选词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这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原作风格、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翻译风格。

在句法层面,我们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句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例如,《麦克白》的译者更倾向于使用长句,而《哈姆雷特》的译者则更偏爱使用短句。

这可能与不同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关。

在语义层面,我们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在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例如,《奥赛罗》的译者对于人物性格的描绘更为细腻,而《哈姆雷特》的译者则更注重情节的连贯性。

这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受到原文的限制,也会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

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对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会受到原文的限制和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语料库的范围,对更多不同译者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更多规律和特点。

读书心得——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傅光明翻译的《哈姆雷特》为例

读书心得——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傅光明翻译的《哈姆雷特》为例

读书心得——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傅光明翻译的《哈姆雷特》为例“五四”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坛呈现出莎士比亚众多剧目一剧多译的翻译文学纷繁景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则相继出现了曹未风、朱生豪、梁实秋所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而莎剧翻译的增补、重校、再版和重译终未停歇。

在中国翻译史上,《哈姆雷特》是用白话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田汉根据平内逍遥的日文转译为《哈孟雷特》发表在1921年的《少年中国》上,“标志着中国的莎士比亚翻译与研究工作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此后邵挺、卞之琳等人都重译过《哈姆雷特》,在中国剧坛产生了巨大反响。

在当代,傅光明又把此剧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试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新译样子”,认为“若可把译式确定,再着手图远不迟”。

[2]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傅光明正是企望从中国读者熟识度最高的剧目入手,以此奠定新译莎剧的样式。

因而,梳理傅光明所译剧本《哈姆雷特》的翻译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莎士比亚戏剧当代译本的翻译特色。

一译文“流畅性”是傅光明翻译莎剧的语言的特点之一,它较为集中地表现出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

纵观莎剧的翻译,朱生豪和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是对当代中国读者影响较大的两个版本,然而“就中文表达来看”,傅光明通过两个译本的仔细比对指出,“朱译的许多地方过于拗口甚至别扭,时常连英文的倒装语序都不改,当然主要是因他翻译的那个时代汉语表达远不如现在规范;梁译又时有草率,许多地方译文不够漂亮。

”如翻译“If circumstances lead me,I will find Where truth is hid, though it were hid indeed Tithin the centre.”[3]时朱生豪忽略了英语表达中的倒装结构,直译为“只要有线索可寻,我总会找出事实的真相,即使那真相一直藏在地球的中心。

”[4]傅光明则对倒装句式进行了调整,按照汉语表达规范译为“哪怕事实的真相是藏在地球的中心,只要有线索,我也能把它寻出来。

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分析戏剧的语言特点

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分析戏剧的语言特点

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分析戏剧的语言特点摘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一直引起学习者和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戏剧语言的诗意性和修辞方面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语言特点。

以向读者展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语言的的精妙和魅力。

关键词:戏剧;语言特点;莎士比亚戏剧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戏剧中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以及主题的表达都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台词,而不是通过剧作家的描写和叙述来完成的。

也就是说人物语言在戏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特殊的地位,戏剧台词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对白、独白和旁白,每一种形式各有其效用。

戏剧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戏剧语言注重诗意19世纪末之前的西方戏剧大都是以诗歌写成的,剧作家十分讲究语言文字的精练优美,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中的一段台词是用无韵体诗写成的,短短的几行文字便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奥赛罗在杀妻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叩人心扉,感人至深。

二、戏剧语言讲究修辞1.讽刺讽刺意味着字面意义是所想表达的意义的反面,旨在嘲笑讽刺或者幽默。

一般的可以分为词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三种。

这里我们从莎士比亚《朱利叶斯·恺撒》巾选一例为证,当布一托斯杀死了朱利叶斯·恺撤后,他允许-5克·安乐尼面对凯撒的尸体做一祭文,安乐尼很好的把握这次千被难逢的机会,煽动大众情绪,发生了惊天逆转,当布鲁托斯出去时,人们还拥戴他为英雄,安东尼演讲后,他被罗马民众赶出了城。

在安东尼这篇有力的演讲当中,他反复多次地说。

“但是布鲁托斯说他(指恺撒)野心勃勃,而布鲁托斯是一个诚实的人”(三幕二场)。

但是安东尼所佐证的事实却反映的是反面的情况,所以慢慢的听众就发现恺撒是一个诚实的人,而布鲁托斯则证明是野心勃勃的。

最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出布鲁托斯和读者想象,从这个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演讲的神奇力,有时真的是如赞巧舌,胜过雄兵百万。

2.借用莎士比亚从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借用了很多词汇。

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看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

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看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

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看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摘要】戏剧翻译对戏剧的传播与发展具有有重要的作用。

戏剧创作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表演,为实现戏剧的顺利传播, 应注意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

为实现译文的“可表演性”。

在翻译戏剧文本时,应综合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归化作用,目的语观众的期待,以及舞台效果等因素。

【关键词】戏剧翻译;可表演性;目的语戏剧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

古罗马的戏剧是在翻译古希腊戏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英国的早期戏剧,也是在吸取古希腊、古罗马的翻译剧翻译精华而得以不断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话剧也不例外,也是在世界戏剧翻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促使戏剧翻译活动更加频繁。

在世界范围内,戏剧的翻译活动如火如荼,然而真正被搬上舞台的国外戏剧却寥寥无几,这和不重视戏剧翻译活动中的“可表演性”有关。

一直以来,戏剧属于文学的一个分类。

在很多文化里,人们经常忽略戏剧剧本的表演目的,而把是否忠实原文作为评价戏剧翻译的标准。

比如在中国,莎剧的翻译有名的版本很多,如朱生豪,卞之琳,方平等译本,但沙剧在国内的表演十分稀少,在中国大学中,观看沙剧表演的学生亦是寥寥无几。

本文将以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为例,谈谈对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的见解。

在西方,戏剧这一词,有drama和theatre两种表达方式。

这两个词有着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Drama多用于戏剧理论、戏剧文学、戏剧美学的研究,。

而theatre則主要用于表演理论的探讨。

苏珊.巴斯耐特(Susan Bassnett)在《依旧身陷迷宫:对戏剧与翻译的进一步思考》中指出,“theat re是另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文学样式;语言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对其他文学体裁,包括drama,语言都是唯一的表达方式。

”他也曾提出戏剧翻译应遵循可表演性原则,但后来她又修改了自己的观点,否定了可表演性原则,认为戏剧翻译应该回归到纯文学翻译领域。

本文就Bassnett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戏剧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忠实基础上的可表演性。

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依笔 者来 看, 戏剧 的文 学性 与舞 台性
是互 相依 存, 密不 可分 的. 除了 案头 剧, 书斋 剧以 外, 剧本 的最 终目 的是 演出 .诚 然, 剧本 可以 当作 文学 作品 来读 , 但 这并 不否 定其 潜在 的舞 台性 , 从 一定 意义 上说 , 文 学性 在于 舞台 性, 而舞 台演 出是 基于 剧本 之上 的舞 台演 出, 舞台 性以 文学 性为 基础 的 .正 如 剧是三维的 学. "
二 � 戏剧翻 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如 前所 述, 一般 来说 , 除 了书斋 剧, 案头 剧之 外 , 一 部戏 剧作 品的 最终 归宿是 演出 , 因 此, 在戏 ). 这种 看法 得到 了 戏剧 翻译 者及 研 究者 们 的普 遍 认可 . 然而 , 关 于什 么是 可表 演性 , 学 者们并 " 这一 没 有一 致的 看法 .因 此, 著名 英国翻 译理 论家 巴斯 耐 特 建 议抛 弃 这 一原 今 中外 那些 经典 的戏 剧作品 , 都是既 经 得起 读, 又经 得起 演的 .只 供阅读 而不 能演 出的 戏 剧 作品 与 只能 演 出而 无 文 学 性可 言 的 戏剧 作 品 , 都 是跛 足的 艺术 ". 戏 剧的 二重 性决 定了 戏剧翻 译的 复杂 性, 使得 戏 剧翻 译 " 成了 最有 问题 而又受 翻译 研究 冷落 的领 域 ". 尽 管如 此, 国内 外有 一些 学者 们对 戏剧翻 译 进行 了深 入研 究. 早期 的戏 剧翻译 研究 只是 从文 学 方面 进行 , 学 者们 关注 的是原 作的 语言 特征 和文 体 风格 是否 在译 作中 得到了 再现 , 而完全 忽视 了其 演 出性 .近 年来 , 这 种状 况得 到了改 观, 学者 们普 遍 承认 戏剧 翻译 的可 演出性 . 然而 , 关于 什么 是可 演 出性 , 以 及可 演出 性有 哪些 , 还很 少有 系统 的论 述 .本 文在 前人 研究 的基 础上 , 试图 对可 表演 性进 行 论证 , 以 期对 戏剧 翻译 研究有 所帮 助.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戏剧之王”。

他的作品不仅仅在英国和英语世界中广为流传,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旨在揭示这一过程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以及当代戏剧翻译传播的启示。

一、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莎士比亚戏剧最早产生于16世纪英国,包括许多经典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这些作品在当时备受观众喜爱,但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是在18世纪的英国殖民扩张时期。

随着英国的殖民地的扩大,莎士比亚戏剧开始进入各个角落,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

在翻译方面,莎士比亚戏剧最早通过文学翻译进入其他语言的文化圈,最著名的例子是近代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从《李尔王》到《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译者在处理词汇和句式时必须权衡保留原著的美感和意境与传达作品内涵的需求。

这一过程涉及到语言、文化和戏剧形式等多个方面的考量,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与戏剧素养。

二、莎士比亚戏剧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通过翻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之美。

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打破壁垒,增进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其次,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和传播也对当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融入了丰富的人性和情感描写,以及深刻的思想哲学,这些元素在世界各国的戏剧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戏剧创作者受到莎士比亚的启发,将其作品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为当代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三、当代戏剧翻译传播的启示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和传播给当代戏剧翻译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翻译者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

浅谈莎士比亚戏剧的修辞翻译

浅谈莎士比亚戏剧的修辞翻译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的修辞翻译摘要: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使用修辞格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效果。

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的历史,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修辞方式。

本文通过对莎剧中的修辞翻译进行欣赏和比较,对英汉修辞翻译做出初步探析。

关键词:英汉翻译修辞莎士比亚戏剧引言: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显然存在着既相一致又有区别的特点。

在莎士比亚戏剧剧翻译中认识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修辞格式的异同,找出二者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从而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不仅可以加强效果,增强美感,而且常常给予人新的启发。

德国语言学家穆勒认为,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

比喻,这一人们喜闻乐见的修辞手法尤其得到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垂青,莎剧中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俯拾皆是,大量生动的比喻在莎剧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学作品往往是学习语言修辞学最生动的教材,而比喻又是莎剧中使用最广最频繁的修辞格。

1. 明喻(Simile)我们知道比喻性的语言有助于客观描摹的生动性,使某个主观经历显得更加生动。

为了鲜明、形象的刻画某一事物,人们常将具有某种特征或相似特性的两种不同实物加以对比,并尝试用另一种事物比喻所要说明的事物,这就是修辞学上的明喻。

在英语当中,多出现like,as,seem,if,as though等连接词。

明喻的使用可以更鲜明,更简洁,更生动地描述事物,使人们通过联想更形象更深入地去了解事物。

例句:(1)Juliet: My bounty is as boundless as the sea,/My love as deep; the more I give to thee,/the more I have, for both are infinite.(朱丽叶: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从英若诚剧本翻译看戏剧翻译表演性原则

从英若诚剧本翻译看戏剧翻译表演性原则

从英若诚剧本翻译看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摘要:戏剧的翻译多以文字欣赏与研究为目的,其舞台演出的属性大都被忽略。

戏剧究竟是用来阅读还是用来演出?长期以来,这一直是戏剧翻译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困扰戏剧翻译研究者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讲从英若诚先生翻译的戏剧文本探讨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关键字:戏剧翻译;英若诚剧本翻译;表演性原则一,戏剧翻译的特殊性与”可表演性”(一)戏剧翻译的特殊性戏剧在西方常用drama和theatre两个词来表达。

但是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

在戏剧理论、戏剧文学、戏剧美学等研究中多用drama来表达。

而在有关表演艺术领域研究中,则用theatre一词。

苏珊·巴斯耐特(susan bassnett)认为,”theatre不是一种文学样式,而是一种艺术;语言是其中一种表达方式;而对其他文学体裁,保护drama,语言都是唯一的表达方式。

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作为戏剧剧本,也就是西方称的drama。

和小说翻译、诗歌翻译一样,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长久以来,与小说、诗歌翻译相比,对于戏剧翻译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

普遍认为这是戏剧翻译的特殊性造成的。

戏剧既是一种文学艺术又是一种表演艺术。

戏剧的这种二元本质决定了戏剧翻译的复杂性。

(二)可表演性的提出可表演性(performability)是出自戏剧艺术理论中的术语,在西方早已有之,是戏剧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的特征。

可表演性一词是苏珊·巴斯奈特在其《仍陷于迷宫中--对翻译与戏剧的再思考》一文中正式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借鉴了于贝斯菲尔德和库赞的戏剧符号学观点的基础上,巴斯奈特认为戏剧文本是不完整的。

戏剧翻译应该遵循两个不同于小说和诗歌翻译的原则即:”可表演性”原则和’戏剧文本功能’。

’可表演性’原则对于译者有两个启示:第一,’可表演性’说明文本的概念和表演是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二,戏剧文本内隐含一些’可表演性’特征--语言的动作性。

关联理论论文:关联理论 戏剧翻译 可读性 可演性

关联理论论文:关联理论 戏剧翻译 可读性 可演性

关联理论论文:戏剧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关联理论解释【中文摘要】长久以来,翻译学界缺乏对于戏剧翻译的学术性研究,缺乏理性的审视,更缺乏可依据的理论性指导。

尤其是在国内学界,戏剧的翻译都是以大众文学欣赏与传播为,而舞台演出的内在本质更多被忽略。

戏剧剧本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已成为对戏剧翻译的专项研究被着重讨论,而没有建立一整套较完善的戏剧翻译理论体系也是学界的一大缺憾。

为弥补这一缺憾,关联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着重探究英汉戏剧翻译的最终——舞台演出,从而添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作者认为,不同类型的翻译方法和原则有其最适用的文本;任何一种翻译理论必然都有着限定性和针对性。

对翻译进行分门别类对翻译进行研究,更适合于甄别出翻译某些体裁文本的最有效翻译理论和方法。

故对戏剧的翻译进行专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中的戏剧作为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美术、音乐、乃至舞台灯光效果的结合被看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含有综合艺术的特性的戏剧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纯粹的语言艺术属性,而且戏剧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也不同于其他体裁的文本翻译。

作者认为,大多戏剧的最终都是舞台演出,观众是戏剧演出最重要的接受者,也是戏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终端。

脱离了观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戏剧艺术就不可能完整的体现出其美学...【英文摘要】Each text-typ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t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the other texts. Different text-typesshould be treated separately when translated. There is no universally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is proper forall types of text. Therefore, a translator should choos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those are the most relevantin translating drama which has its own uniqueness. Drama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genres in literary because drama is moreof a performing art but a mere linguistic ...【关键词】关联理论戏剧翻译可读性可演性【英文关键词】relevance drama translation readability performability【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目录】戏剧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关联理论解释Acknowledgements6-7Abstract7-8摘要9-10Contents10-13Chapter 1Introduction13-25 1.1 The Elements and Structure ofDrama and Its Dualistic Nature13-22 1.1.1 The Elementsand Structure of Drama13-21 1.1.2 The Dualistic Natureof Drama21-22 1.2 The Predominant Views on Drama Transl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22-25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5-47 2.1 DramaTranslation25-33 2.1.1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he Translation of Drama25-26 2.1.2 Six Factors Concerningthe Adop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26-33 2.1.2.1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26-27 2.1.2.2 The type oftext27-29 2.1.2.3 The intention of theauthor29-30 2.1.2.4 The readership30-31 2.1.2.5 Ideology31-32 2.1.2.6 Poetics32-33 2.2 Relevance Theory and Drama Translation33-43 2.2.1 The Essence and Fundamental Concept of Relevance Theory33-35 2.2.2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onTranslation35-38 2.2.3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matic Text and TheoreticalPerformance38-43 2.3 CulturalElements43-47 2.3.1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n Drama Translation43-45 2.3.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45-47Chapter 3 Modern American Drama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Illustrated by Analyzing Death of a Salesman Translated by Ying Ruocheng47-74 3.1 Translation of Drama in Modern China:A Brief History47-51 3.1.1 Thaw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47-49 3.1.2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Drama in China49-51 3.2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 Translation and Indirect Translation in Drama Translation51-53 3.2.1 Direct translation---a special ease of interpretiveuse52 3.2.2 The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in Drama Translation52-53 3.3 Adopting Domestication for the Sake of Acceptability53-54 3.4 A Case Study of Death of a Salesman Translated by Ying Ruocheng——the Distance from Page to Stage54-74 3.4.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lay, the Author and the Translator54-56 3.4.1.1 Death of a Salesman and the playwright54-55 3.4.1.2 The translator55-56 3.4.2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Information56-63 3.4.2.1 Retention57-59 3.4.2.2 Substitution59-60 3.4.2.3 Omission60-61 3.4.2.4 Addition61-63 3.4.3 The Rendering ofColloquialism63-70 3.4.3.1Speakability63-65 3.4.3.2Actability65-67 3.4.3.3 Characterization ofspeech67-69 3.4.3.4 Dialect69-70 3.4.4 Practical Significance70-74 3.4.4.1Readability70-72 3.4.4.2Performability72-74Chapter 4Conclusion74-77 4.1 Major Findings74-75 4.2 Limitation of the thesis75-76 4.3 Futuredirection76-77References77-79。

语境理论对戏剧翻译“可表演性”原则的阐释

语境理论对戏剧翻译“可表演性”原则的阐释

语境理论对戏剧翻译“可表演性”原则的阐释作者:宋佳雨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10期【摘要】话剧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对整个文本思想主旨的充分把握,更要求译本实现较强的舞台“可表演性”,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本文以王佐良和巴恩斯的《雷雨》英译本为例,从马斯诺夫斯基语境理论出发,分别从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对其经典片段进行文学评析和艺术赏析,进一步论证该译本较好地体现了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关键词】语境理论戏剧翻译可表演性一、引言话剧《雷雨》是剧作家曹禺所写的第一部话剧,该剧被赞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王佐良和巴恩斯(A.C.Barnes)合译的《雷雨》英译本出版,广受好评。

译文用生动地道的英语表达使剧中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活,同时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语言语境下《雷雨》译本“可表演性”的实现马氏认为语词不能独立存在,而是在话语中使用。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底层单位是句子,并非语词。

马氏表示甚至句子也不能算是话语的自足单位。

如果没有特定情景,语词则毫无意义,因为语词只有在其它语词之中才有含义。

此英译本在语用模糊的翻译处理上可谓是精妙绝伦。

对于模糊语的翻译,该译本则巧妙运用语言语境,将模糊语的隐晦效果和言外之意传达出来,又兼具日常口语化、简洁性和节奏感,从而实现《雷雨》的可表演性。

如:蘩:(笑)我怕你是胆小吧?萍:怎么讲?蘩: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

(第一幕 49)FAN:(With a smile)I rather think it’s because you’re afraid.PING:How do you mean?FAN:You’ve forgotten that this room was haunted once. (ActI:51)这一幕是蘩漪的亲生儿子周冲、蘩漪和周萍之间的对话。

首先,该译文在针对模糊语“胆小”和“闹过鬼”的翻译显得精妙传神。

可表演性原则指导下的戏剧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以EyesforConsuela为例

可表演性原则指导下的戏剧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以EyesforConsuela为例

A Report on Drama E-C Transl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Performability——A Case Study on Eyes for ConsuelaXING Wei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In English TranslationSupervised by Professor Kong Ru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AbstractAs a special literary form,drama has both the common features of literary language a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rama,which determines the complexity of drama translation.In the late1980s,Susan Bassnett,a famous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ist,first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performability”in drama translation.For a long time,drama translation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whether it focuses more on“performability”or“literariness”.With the drama translation gradually stepping onto the stage,its“literariness”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rama performance.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rs start to explore how to achieve“performability”of drama transl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o as to ensure actors’performance and audience’s understanding.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performability”,Ying Ruocheng,a famous Chinese drama translator,puts forward requirements for drama translation on language,including colloquialism,brevity,actability and individuality.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is selected from the play Eyes for Consuela by Sam shepherd,a famous American playwright in the20th century.Under the guidance of Ying Ruocheng’s translation thoughts,the author primarily demonstrates how to realize the“performability”of the drama translation from the linguistic features.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are adopt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o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effect of drama maximally,including antonymic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 amplification,literal translation,and using four-character words.The translation report aims to illustrates the performability of drama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colloquialism,brevity, actability and individuality.The finding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and promoting the advancement of drama translation.The author expects that this report can be helpful to the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f drama.Key Words:drama translation,performability,Eyes for Consuela,translation methods摘要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其语言既有文学语言的共性,又有戏剧的艺术性,这决定了戏剧在翻译中的复杂性。

朱生豪莎剧译本的可表演性研究——以《哈姆雷特》译本为例

朱生豪莎剧译本的可表演性研究——以《哈姆雷特》译本为例

朱生豪莎剧译本的可表演性研究——以《哈姆雷特》译本为

孙瑞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18
【摘要】戏剧不仅用来阅读,更用来表演。

可表演性欠缺的剧本翻译是不成功的。

剧本的可表演性具体表现在动作性、口语化、性格化等许多方面。

文章旨在比较朱生豪和梁实秋的《哈姆雷特》译本,从各角度客观评价朱译本的特点和缺陷,并为可表演性翻译提出一些建议。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孙瑞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研究
2.论莎剧汉译中文学性与表演性的兼顾问题——以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民歌汉译为例
3.论莎剧汉译中文学性与表演性的兼顾问题--以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民歌汉译为例
4.莎剧Hamlet汉译本译文的历时变化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王宏印和
黄国彬译本对植物隐喻的汉译为例5.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本风格个案研究——基于梁实秋与朱生豪译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To be,or not to be的汉译看《哈姆雷特》最新演出版的可表演性

从To be,or not to be的汉译看《哈姆雷特》最新演出版的可表演性

从 To b e,or not to b e的汉译看《哈姆雷特》最新演出版的可表演性郭生虎【摘要】剧本一般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莎剧也不例外,然而关于莎剧汉译本可表演性的研 究尚不多见。

本文提出,为演出翻译的莎剧应有助于取得原剧本的戏剧效果;重译莎剧应以准确理解和充分表达原文意义为基础,充分反映莎剧语言的多样性。

为此,译本的语言不仅应让中国演员感觉朗朗上口,而且应让中国青年观众听得明白。

本文从语言学视角研究《哈姆雷特》最新演出版的汉译,认为该译本既没有还原莎剧的本真,也不具备可表演性。

【关键词】《哈姆雷特》;可表演性;莎剧翻译The Performability of the Late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Hamlet: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 f‘‘To be,or not to be”Guo Shenghu【Abstract 】Plays were written for performance and Shakespeare’s plays are no exception.There is little research,however,about the performabilit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Shakespeare’s plays.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produc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s of Shakespeare’s plays which worked well in performance.A new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plays should be based on correctunderstanding and full express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and fullyembodies the diversity of the language.Therefore,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readableand clear to both Chinese actors and young audiences.Adopting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in studying the performability of the late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Hamlet,this articlefinds that the translation neither gives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work nor works well in performance.【Key Words 】Hamlet,performability;the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plays1引言莎士比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和世界顶级的戏剧家(Bevington,2002: 1-3; Greenblatt,2005: 11; Reich &Cunningham,2009: 350 )。

莎士比亚戏剧中对白的动作性在中文翻译中的再现

莎士比亚戏剧中对白的动作性在中文翻译中的再现

莎士比亚戏剧中对白的动作性在中文翻译中的再现如果说英文文学的芝麻开门,那么不得不提的要属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了。

无论是从英国文学传统里的草根文化,还是从全球高水准的文学作品出发,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里程碑式的著作。

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对话部分,用英文表达精髓的同时却在文学史上留存了极大的深度。

在中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200多年前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

在当时,主要的翻译者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因此他们一定会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字特点,尽量保留原文的意思。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对白描述的是人物的复杂的情景变化,表现出语言的动态特征。

研究人员认为,语言本身就是动作,他们被称为语用动作。

中文翻译中,要能够全面而精准地再现莎士比亚戏剧中对白的动作性,需要有良好的翻译技巧和较丰富的语言素养。

首先,翻译者需要在源语和译文之间制定适当的对比,突出语言动感的表达特点,重新构建句子的结构,以体现原文的技巧性;其次,翻译者要善于应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以便通过表达可以准确地营造出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的情感氛围。

再者,翻译者需要注意翻译时夸张、优越、留白等技巧,使翻译文章富有张力;最后,翻译者要认真重视语言的变形形式,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效用,并要在翻译中运用常见的表达技巧。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戏剧中透过对白,表达出人物情感的转变动作,
这些动作性要通过中文翻译来保留和再现精髓,需要有良好的翻译技
巧和充分的背景知识,为此,需要翻译者采用多种技巧:适当的对比,应用修辞的手法、夸张的手法,并重视语言变形的作用,而这些技巧
是莎士比亚戏剧精髓及其文学意义历久不衰的原因。

从《翻译研究》到《文化构建》——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从《翻译研究》到《文化构建》——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从《翻译研究》到《文化构建》——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徐欢颜【摘要】在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内特的戏剧翻译理论中,"可表演性"原则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但是,作者本人对这一术语的认知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从1980年出版的《翻译研究》使用此术语,到1998年成书的《文化构建》放弃使用此术语,体现了她对戏剧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通过梳理苏珊·巴斯内特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可表演性"原则的表述,分析了作者此一转向背后的深层原因,廓清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可表演性"概念的认识误区。

%The British scholar Susan Bassnett deal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drama translation in her 2 books:Translation Studies(1980) and Constructing Cultures(1998).From using to abandoning the term of "performability",it embodies her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of drama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tries to correct the cognitive errors of the conception of "performability" in academic community,by studying Susan Bassnett's representation about the principle of "performabili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3)002【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可表演性;戏剧翻译;文化转向【作者】徐欢颜【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J801自从英国著名学者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的戏剧翻译理论提出以后,她的关于戏剧翻译的论述就受到了国内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但近几年在国内外语类期刊上发表的主要研究其戏剧翻译理论的文章,仅仅根据其单篇文章,便一致认定这位翻译理论家主张戏剧翻译应该遵守“可表演性”(performability)原则。

戏剧翻译论文 动态表演性原则

戏剧翻译论文  动态表演性原则

从“shillings”到“铜子儿”——论英若诚译《芭芭拉少校》的动态表演性原则摘要: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有戏剧文学的特殊性,戏剧翻译故而应该遵循除一般文学翻译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以外的原则和标准。

本文即通过分析该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芭芭拉少校;戏剧翻译;动态表演性原则1.戏剧翻译的特殊性及问题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存在的,更多时候它是通过表演来实现,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存在的。

戏剧翻译家们自然就陷入了表演和语言各种符号系统如何取舍这样的纠缠之中。

到底戏剧翻译是为阅读还是演出服务?戏剧翻译应不应该遵循适合表演的原则?多大程度上遵循这些原则?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困哪摆在戏剧翻译家的面前,在各种文学类型的翻译中,对戏剧文本翻译的讨论就相对匮乏。

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认为戏剧翻译是“一未经解决而且受到忽视的翻译研究领域”,并在其几次对戏剧翻译的论述中把戏剧翻译比作“迷宫”,来形容戏剧翻译的艰辛。

当然,戏剧翻译这一领域也并不是一片空白的,在不同历史阶段也不乏有一些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闪光点的见解,甚至还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本的内容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翻译剧本也必须像原剧本一样具备可供演出的语言特征。

从上世纪中期以来,许多戏剧翻译理论家诸如纽马克、苏珊·巴斯奈特、契诃夫、皮兰德娄等都纷纷就戏剧文本是否存在“动作潜文本”,如何看待“潜台词”?何谓戏剧的“可表演性”,以及在遵循“可表演性”原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等戏剧这一特殊文体中的特殊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中,巴斯奈特的观点最为系统和典型,她收录于《文化构建》一书中的《依旧身陷迷宫:对戏剧翻译的进一步思考》便是对以上所涉及戏剧翻译特殊问题的集中讨论。

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剧本翻译是将一部剧本从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其中可表演性原则非常重要。

剧本翻译应该考虑到在演出时若不遵守可表演性原则,可能导致演员失败、剧本误解或整个表演失败。

因此,剧本翻译者应该能够把握并深入了解可表演性原则,用恰当的方法把剧本翻译成可以在舞台上实际表演的形式。

可表演性原则要求一定的文体和表现方式,以及翻译者非常谨慎的考虑剧本中的意义和语境。

考虑到可表演性原则,一位剧本翻译者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 首先,剧本翻译应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这是剧本翻译可表演性原则的基础。

确保翻译准确,可以准确无误地传达剧本的内容。

翻译者有责任确保演员理解剧本所传达的概念和味道,而不是演员因为翻译混乱而造成误解。

2. 剧本翻译者应该勇于保留原版剧本一些重要的俚语、俗语,以便在表演中把握原版的特色。

保留这些特殊的语言可以使演员在表演中有更好的表现,让观众在整个演出中看到剧本背后的独特性和精髓。

3. 翻译者应该特别注意把握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别是考虑到翻译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情感差异。

虽然剧本翻译需要保持准确性,但对于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台词,翻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的文化背景,尽可能多地使用一种情感上更有效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

4. 另外,剧本翻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演出的实际需求。

剧本文本内容应能体现出适合演员朗诵的内容,考虑到演员表演时所涉及到的时间限制和台词数量限制,可以删除一些没有必要的内容,以便更有效地表达所传达的内容。

最后,剧本翻译者应该深入理解剧本与译文所传达出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正确把握可表演性原则,为演出提供更准确、更完美的翻译方案。

信达雅可表演

信达雅可表演

信达雅可表演【摘要】直白点讲,“信达雅”就是戏剧的文学性,而“可表演性”就是戏剧的舞台性也就是“可表演性”。

将二者融汇贯通起来则是受众的可接受性。

有学者将“信达雅”和“可表演性”对立起来,认为戏剧作品的译介不能两者兼顾,文学性和舞台特征,必须牺牲一方,成全另外一方。

这显然是偏激的看法。

笔者先从理论层面讨论了戏剧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和“可表演性”原则,再辅之一老舍先手的名剧《茶馆》的英译本即英若诚版和霍华版,作对比分析,认为融合二者之长,花大力气了解双方文化、用于习惯,并多和目的语的观众、演员和导演等进行深入细致的都通,应该可是兼顾戏剧翻译的这两大原则的。

【关键词】戏剧翻译;信达雅;可表演;《茶馆》作为中心问题的“可表演性”原则,它与另外一大重要原则“信达雅”共同构建了戏剧翻译工作从内容到形式的一体两面。

与其他文学体裁如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戏剧的翻译具有双重属性。

一方面戏剧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具有文学属性,其翻译工作必须要合乎文学作品翻译和评价工作“信达雅”的一般原则;同时戏剧又别具自身所特有的舞台表演性,其翻译工作也就必得要遵循“可表演性”原则。

理论上,优秀的戏剧译作既要忠实于原著,践行文学作品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将剧作家的创作意图真实、完整、高雅地传达给目的语受众;更要充分考虑戏剧作品的表演特质,关注目的语舞台呈现的可行性和可观赏性。

一、译作的“信达雅”和“可表演性”分析:以《茶馆》英语言两译本为例简言之,戏剧作品的译者应该将“为了表演”作为戏剧文本翻译的首要定位。

但这样一来,是否因过于重视戏剧的可表演而过度地弱化戏剧文本的文学属性呢?本质上,戏剧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演的最终目的也不过是要讲剧作家的写作意图传达给受众,而作为文学作品,它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体例和结构。

这样看来,似乎二者之间无论偏重于谁,都会产生一系列从理论到实践的扯不清说不明的纠葛。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第三个原则来辅助平衡,这就是可接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戏剧翻译对戏剧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戏剧创作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表演,为实现戏剧的顺利传播, 应注意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

为实现译文的“可表演性”。

在翻译戏剧文本时,应综合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归化作用,目的语观众的期待,以及舞台效果等因素。

【关键词】戏剧翻译;可表演性;目的语戏剧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

古罗马的戏剧是在翻译古希腊戏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英国的早期戏剧,也是在吸取古希腊、古罗马的翻译剧翻译精华而得以不断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话剧也不例外,也是在世界戏剧翻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促使戏剧翻译活动更加频繁。

在世界范围内,戏剧的翻译活动如火如荼,然而真正被搬上舞台的国外戏剧却寥寥无几,这和不重视戏剧翻译活动中的“可表演性”有关。

一直以来,戏剧属于文学的一个分类。

在很多文化里,人们经常忽略戏剧剧本的表演目的,而把是否忠实原文作为评价戏剧翻译的标准。

比如在中国,莎剧的翻译有名的版本很多,如朱生豪,卞之琳,方平等译本,但沙剧在国内的表演十分稀少,在中国大学中,观看沙剧表演的学生亦是寥寥无几。

本文将以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为例,谈谈对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的见解。

在西方,戏剧这一词,有drama和theatre两种表达方式。

这两个词有着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Drama多用于戏剧理论、戏剧文学、戏剧美学的研究,。

而theatre則主要用于表演理论的探讨。

苏珊.巴斯耐特(Susan Bassnett)在《依旧身陷迷宫:对戏剧与翻译的进一步思考》中指出,“theat re是另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文学样式;语言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对其他文学体裁,包括drama,语言都是唯一的表达方式。

”他也曾提出戏剧翻译应遵循可表演性原则,但后来她又修改了自己的观点,否定了可表演性原则,认为戏剧翻译应该回归到纯文学翻译领域。

本文就Bassnett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戏剧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忠实基础上的可表演性。

笔者主要是从drama的翻译来谈“可表演性”。

从文本的角度上讲,戏剧的可表演性与戏剧语言的动作性紧密相关,语言的动作性的理解具有文化特性;从表演的角度上讲, 其他的文本外的因素也会影响戏剧的可表演性,如表演流派,目的语观众的接受程度、表演的时空、表演的场景、演职人员的素质等。

所以在翻译戏剧文本时,应综合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归化作用,目的语观众的期待,以及舞台效果等因素,以实现译文的“可表演性”。

一、目的语观众的接受情况戏剧具有文学性和舞台性的双重特点。

苏珊·巴斯耐特在《依旧身陷迷宫:对戏剧与翻译的进一步思考》一文中提到,“剧本翻译后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供读者将其作为诗歌或小说来读,另一种是为了舞台表演”。

同时,她还认为“译者除了考虑戏剧文本中动作性的翻译之外,还必须考虑可表演性与目的语观众的接受程度的兼容性。

”换言之,译者不仅要注意文字翻译的层面,更要注意到翻译的目标群体,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的需要。

戏剧写作和戏剧翻译的直接目是戏剧表演,而戏剧表演的目标群体是人。

因此从演出的角度看,如果戏剧翻译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文是不行的,而是应将目的语观众的期待考虑进去。

在处理译文的时,仅像翻译文学作品,只注重如何把原文中丰富的词汇、联想、俗语一点不漏地介绍过来,这样的翻译只考虑是否能为读者所接受,没有考虑舞台上的“直接效果”,反而违背了戏剧创作的目的,影响戏剧的传播与发展。

所以翻译戏剧作品如果只强调“忠实性”,在将译后作品搬上舞台时,翻译的文本缺少“可表演性”,那便失去了意义。

为了使译作适合表演,满足目的语观众对戏剧译作的期待,译者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补充人物角色指示语言,关注舞台气氛和意境的供托,同时增加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及性格的描述,用于帮助读者和演员把握角色。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原剧的人物上下场的指示非常简略,读者在阅读后并不能完全理解情节发展。

如第三场第一幕中,罗密欧和朱丽叶家族的人在大街上争斗,闻讯赶来的猛泰和猛泰夫人上场时,原文只是交代“Enter oldMont ague and his wife",如果仅译为“猛泰和猛泰夫人进入”,并不能将当时的紧张危急的气氛烘托出来。

在翻译中,曹禺作了补充,对人物的具体动作进行了说明:“猛泰和猛泰夫人,一个奔前一个迫后赶入”,通过指导演员如何上场,烘托出了紧张的舞台气氛。

在翻译戏剧时,译者不仅应该注意到戏剧原文本和目的语的文化不同,更应该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目的语观众的期待也不尽相同。

如在汉剧《李尔王》中,“The British land”被翻成“大英江山”,“KingLear为“皇帝陛下”,而”Edmund”被称做“爱卿肯特”,这样,就缩小了翻译后的剧本与目的语观众的差距。

队译者而言,可表演性这一概念两个重要意义:一, 戏剧文本内隐含语言的动作性,是一种重要的可表演性特征;二, 可表演性说明文本的概念和表演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因此,苏珊.巴斯耐特认为可表演性是戏剧翻译者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弄清具有可表演性的语句,篇章,结构,并将这些翻译与译语相结合,虽然有时会被迫做一些语言和风格上的改变。

二、目的语文化的归化作用Charles Lamb曾这样形容《哈姆雷特》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How much Hamlet is changed intoanother thing by being acted,也就是被目的语文化归化了。

巴斯奈特进一步指出,戏剧的翻译同样应该结合译语与原语文化的具体实际,实现译语文化里与原语文化功能的等值。

译者当然应该在译本中保持原作的风格,但若完全忠实于原作的语言特色,而不考虑到目的语文化背景,则会使严重影响剧本的“可表演性”。

因为目的语文化有自己独特性,而目的语观众在短短时间内无法理解舞台语言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戏剧翻译过程应多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因素。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在翻译给西非的观众时,哈姆雷特与母亲谈话的地点变成了当地文化常见的睡棚(sleeping hut),他与莱阿提斯决斗时用的不是剑而是当地既用作武器又用作工具的宽刃刀(machetes),而剧中的哲人(scholar)则变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的同义词,在当地相当于巫师(witch)。

这样翻译后的文本搬上舞台时候,便能与当地文化相契合,是体现了“可表演性“的剧本翻译。

而法语版的《哈姆雷特》则要把哈姆雷特父王灵魂出现的部分删掉,因为这不符合目的语的文化。

三、舞台效果一场戏剧演出要取得成功,演员的出色演出,语言的把握,场景的布置、服装的选择、灯光的搭配等方面也对戏剧的舞台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它有别于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主要由台词(对话、独白、旁白等)构成,但一个成功的剧本还应包括舞台指示,即剧本里的叙述性文字说明。

舞台指示多写在幕和场的前面,以及台词中的括号里。

内容包括对时间、地点的提示,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的描写,对气氛的烘托,或是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这些都是剧本创作的艺术手段。

正如Marjorie Boulton所言:“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是三维的;是在我们眼前可以行走和讲话的文学。

”同样,Tornqvist也认为:“对于文学文本与演出文本孰轻孰重的长期以来的争论仅仅通过承认戏剧有两种或混合存在形式就可以得到解决。

一方面,读者必须承认剧本通常是为演出而作的。

另一方面,观众必须明白一部戏剧的不同演出是以同一剧本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说戏剧的文学性在于潜在的舞台性,而舞台性以文学性为基础。

因此,在戏剧翻译及其研究中,文学性和舞台性都应该考虑,因为“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都是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的。

只供阅读而不能演出的戏剧作品与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都是跛足的艺术”。

与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不同的是,在翻译与文学系统中的戏剧时,译者需要考虑到文本以外的场景对翻译的制约,更要受表演时的语境和时空限制。

戏剧翻译者在翻译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的有关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满足观众的喜好,符合观众的品味等因素。

所以考虑舞台效果,把握观众接受程度,是译者将剧本当作舞台表演的蓝本来翻译时必须注意的。

舞台需求的要求引致戏剧翻译不断地被修改、甚至重写。

因此,考虑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和考虑译文的可表演性是戏剧翻译的重要的两个评价标准。

戏剧的视听性,口头性和戏剧语言动作性无疑都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独白和对白的翻译。

好的剧本翻译不仅能达到应有的戏剧效果,更隐含应有的潜台词。

高度概括化的台词与其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往往一句独白或旁白反映出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段社会背景。

比如在莎士比亚作品中有大量的倒装句型,考虑到舞台表演的需要,应该尽量调整举行结构,使译文符合舞台语言的特征。

以《哈姆雷特》中的一段引文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my son。

Hamlet:(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less than kind!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Hamlet:Not so,my lord。

I am too much i′the sun。

朱生豪译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卞之琳译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儿,我的儿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哈姆雷特的首句台词使用了双关语。

“kin”意思是“亲戚”,谐音“kind”是“亲善、友爱”的意思。

kin和kind这两个词是双声。

此句音调工整,意味深长。

表明在哈姆雷特心里,虽然自己与叔父是亲上加亲(叔父兼是继父),实质上却是没有亲情,没有关爱。

后一句則双关暗讽,借sun和son同音,既反驳叔父的话,又表示不愿做他的儿子。

同时,由于满厅的人都身着华服,只有哈姆雷特特立独行,身着黑装,形成了强烈对比“,太阳”也指在全厅哈姆雷特一人闪耀光辉。

朱生豪和卞之琳的译文都将原文的双关含义忠实地反映出来,此外,卞之琳在此处还追加了注释,既可以帮助读者惫识到原文文本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舞台效果。

综上所述,在很多文化中,人们把是否忠实原文作为评价戏剧翻译的标准,而经常忽略戏剧剧本的表演目的。

由于对戏剧翻译活动中的“可表演性” 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真正被搬上舞台的国外戏剧寥寥无几,戏剧的双重性说明剧作家创作剧本的目的既包括供读者阅读,也包括舞台的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