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学习资料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001 引力模型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002 机会成本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
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004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
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国际贸易学综合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学综合知识点总结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知识点的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 国际贸易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利益,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交易进行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够促进各国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的互补,从而实现国际间资源和利益的互助和合作,进而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2. 国际贸易主体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出口商,进口商,中间商,国际贸易公司等。
其中,出口商是指向外国销售产品的商人或生产商,进口商则是指从外国购买产品的商人或企业。
3. 国际贸易的形式国际贸易主要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形式。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出口和进口货物的交换,而服务贸易则是指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易,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等。
4.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包括跨国性,竞争性,互补性,依存性,非对称性等。
跨国性是指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的经济活动,其交易活动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竞争性则是指各国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竞争;互补性是指不同国家因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同,能够相互依存、互补合作;依存性是指各国之间在国际贸易领域互相依赖,而非对称性则是指各国之间在购买力、经济实力、贸易条件等方面的不平衡状态。
二、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各国应该依照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实现贸易的互利互惠。
通过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能通过其相对擅长的领域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其理论观点是认为生产者在某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资源优势,就应该专门从事该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产品的交换和增益。
国贸基础知识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 (一)按商品形态划分 ➢ 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Tangible
Trade) ➢ 是指贸易双方所进行交易的商品是有形的、
看得见的,又被称为有形商品贸易 (Tangible Goods Trade)。 ➢ 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 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非实物形态劳务 和技术的进出口。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一)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 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
(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 ➢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 也叫“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
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 和劳务的交换。有一些海岛国或者对外贸易活动 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地区),如英国、日本、 台湾等,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二)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 ➢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进口 和出口商品的总值,也就是一国的进出口总额, 或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 ➢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世界各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相加。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 (二)按商品流向划分 ➢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 也叫输出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
国外市场销售。 ➢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 也叫输入贸易,是指购入外国或其他地区生产的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三,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多的顺差。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基本政策 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联系:都主张保护本国的工业,对外国的工业品限制进口。实现 国际贸易的顺差。 区别:1、早期重商主义主张严格限制金银的流出。限制一切进 口 2、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应该鼓励那些可以增强本国未来出口能力 的进口、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对外贸易。为了扩大贸易的目的,可 适当输出金银。
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
A国(K丰裕) 商品X 资本密集型 出口X 扩大X生产 要素投入增加 商品Y 劳动密集型 进口Y 减少Y生产 释放要素
需求较多的K 需求较少的L 供给较少的K 供给较多的L K价格上升 L价格下降
5、当要素市场上,资本价格上涨,劳动价格下跌时,各部门将调 整自己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减少资本的使用,多使用劳动 结果:每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都要低于X相对价格变 化之前的要素使用比例。 6、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 格或报酬相对下降。(为什么?) 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时,X、Y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均下降。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资本—劳动比例下降时,由 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投入减少,所以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相 反,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由(3.5)、(3.6)两式,则,r/Px、 r/Py均上升,而,w/Px、w/py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 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依据前面的分析,X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 将上涨,而劳动的价格将下跌。于是,原来在A国比较廉价的资 本现在变得不那么廉价了,而原来在A国比较昂贵的劳动,现在 也因贸易变得不那么昂贵了。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高国际贸易水平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
2.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在特定领域有相对比较优势,应专注于该领域的生产和出口,在其他领域则依赖进口。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推动力。
3.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商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将专注于生产和出口所有商品,并依靠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满足其他需求。
这个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的生产效率差异。
4.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限制自由贸易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和规定)等。
贸易壁垒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贸易摩擦。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多边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为争端解决提供机制。
6.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区域性经济合作机制,成员国间取消大部分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区可以带来各方互利的贸易增长和经济融合。
7.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8. 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以及进出口的竞争力。
9. 交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波动可能对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会使用各种交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和掉期,来保护自己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10. 跨境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业态。
国际贸易专业资料归纳
国际贸易专业资料归纳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流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或从业者,了解和掌握相关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重要资料进行归纳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 贸易方式:国际贸易可以通过进口和出口两种方式进行。
进口是指从国外购买商品或服务,而出口则是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销售到国外市场。
2. 贸易平衡: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收支平衡。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就形成了贸易顺差;反之,如果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就形成了贸易逆差。
3.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是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手段。
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其他贸易限制措施,例如配额限制、技术标准要求等。
二、国际贸易政策1. 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化,主张取消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 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则相反,主张通过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3. 贸易协定:贸易协定是国家或地区之间达成的关于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协议。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之间达成的协议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国际贸易实务1. 贸易合同:贸易合同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商品的品质、数量、价格、交货方式等。
2. 运输和保险:国际贸易涉及跨境运输,因此了解运输方式和保险条款是必要的。
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海运、空运和陆运,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损失或损坏,因此购买适当的保险是保障利益的重要措施。
3. 关税和退税:了解各国的关税制度以及退税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的成本和效益分析至关重要。
不同国家的关税税率和退税政策可能会对商品的进口和出口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
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
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货物的买卖,还包括服务、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跨国流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10 小时;B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8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6 小时。
那么 A 国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两国各自专注生产优势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贸易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来获利。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让商品自由进出口。
这种政策有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2、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征收高额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比如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新兴产业或受到冲击的产业,会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三、关税1、关税的种类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进口税是最常见的,用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保护本国产业。
2、关税的影响对进口国来说,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增加生产成本。
对出口国而言,可能会减少出口量,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非关税壁垒1、进口配额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上限。
2、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对进口商品设置障碍。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槪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岀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髙,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左的和平与发展时期。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一、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比较优势来选择特定商品的生产和出口。
2.绝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商品。
3.要素禀赋理论:由何斯勒·欧林斯基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贸易模式取决于其要素禀赋,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4.新贸易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和温斯顿·诺瓦尔提出的理论,通过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多样化。
二、贸易政策1.关税: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其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
2.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补贴、反倾销措施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增加其价格。
3.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国可以自主对第三国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并统一对第三国征收关税。
5.最惠国待遇:指成员国应当平等地对待来自其他成员国的商品,不歧视任何一方。
6.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政策。
三、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WTO的前身,旨在推动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已于2024年更名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
4.欧洲联盟(EU):是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盟,旨在推动欧洲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5.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合作组织,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以上介绍了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组织。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又称进出口贸易。
二、贸易依存度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三、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例。
它又分为交换比价和贸易比价两种。
四、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高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五、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对某种进口商品的价格规定。
它随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动。
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市场价格有以下几种形式:1、最高价格;2、最低价格;3、垄断价格;4、协议价格;5、市场价格。
六、贸易限制贸易限制是指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目的,为维护本国利益,对某些进出口商品实行的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措施。
它分为数量限制和金额限制两种。
七、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一国以征收关税方式限制外国商品输入的措施。
它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普通关税;2、特别关税;3、反补贴关税;4、反倾销关税;5、报复关税;6、紧急进口税。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下是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和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一、基本知识点1、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
2、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按照贸易对象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实体商品的交换,包括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等;服务贸易是指非实体商品的交换,包括旅游、金融、教育等。
国际贸易学习资料
国际贸易学习资料国际贸易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经济、法律、政治等多个领域。
作为全球化时代的核心议题,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组织、政策和实践,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学习这个领域。
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经济活动的交流和互动。
这些经济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国际投资、技术转移等。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的。
因此,货币汇率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非歧视、市场准入、公正竞争等。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对另一国给予的任何优惠都应该向所有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给予。
国民待遇是指一国在处理国内外企业时应该给予同等待遇。
非歧视是指不应区别对待同类商品的进口或出口。
市场准入是指国家之间应该开放市场,避免各种贸易障碍。
公正竞争是指企业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应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不应采取垄断或不正当手段。
二、国际贸易组织为了规范国际贸易,增强贸易自由化和公平性,国际社会建立了多个机构和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组织之一。
WTO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由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通过谈判和协商促进全球的自由贸易和规则化贸易。
其他国际贸易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
三、国际贸易政策各国通过实施不同类型的政策来促进或限制国际贸易。
其中最常见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补贴和进出口管制等。
关税是指针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也是各国最常采取的贸易限制手段之一。
配额则是限制某种商品进口的数量。
补贴是指政府对本国企业提供的经济补助或优惠。
进出口管制包括出口管制和进口管制,指的是政府限制出口或进口特定商品的行为。
四、国际贸易实践国际贸易实践包括出口、进口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
出口是指企业向其他国家销售产品或服务,而进口则是指企业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或服务。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1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111 国际贸易的分类1111 按商品流向分类,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112 按商品形态分类,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11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121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1122 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受到技术进步、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 国际贸易理论121 传统贸易理论1211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各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时进行贸易。
1212 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仍能通过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参与贸易并获利。
122 新贸易理论1221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1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阶段,贸易模式相应变化。
13 国际贸易政策131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132 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
1321 关税措施,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1322 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14 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141 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等。
142 区域贸易协定,如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等。
15 国际贸易术语151 常见的贸易术语如 FOB、CIF、CFR 等的含义和责任划分。
16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161 信用风险,如买家违约、货款拖欠等。
162 汇率风险,因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
163 运输风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丢失等。
1631 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选择可靠的交易伙伴、使用合适的支付方式、进行风险对冲等。
17 国际贸易结算171 汇款结算方式,如电汇、信汇和票汇。
172 托收结算方式,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173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必须背会的知识点1.为什么误称CIF为“到岸价”, :这是单纯从其主要价格构成来考虑的, 因为按CIF条件成交, 卖方要负责安排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和保险, 承担相笑的运费和保险费。
但由于CIF属于装运港交货, 风险已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转移, 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卖方并不保证把货送到目的口岸, 因而称其为“到岸价”是不当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若海轮能直接靠岸, DES 则是名副其实的到岸价。
因为卖方要负责将货物安全运达目的港, 在船上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才算是完成交货。
在DES条件下, 卖方不仅要负责正常的运费、保险费。
还要负责诸如转船、绕航等产生的额外费用。
以与根据需要加保各种特殊附加险而支付的保险费。
2.样品: 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 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质量的少量实物。
3.对等样品:卖方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 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 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 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 也有称之为“确认样品”。
10.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和名称, 也不标明商标或牌号的包装。
也就是说, 在出口商品包装的内外, 都没有原产地和出口厂商的标记。
11.标准化运输标志:ABC…………………收货人代号1234…………………参考号NEW YoRK………目的地l/25…………………件数代号12.定牌: 是指卖方按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这种做法叫定牌生产。
13.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 它具有下列特点:(1)“四固定”——航线、港口、航期、运费率(2)“一负责”——船方管装管卸(3)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 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4)班轮承运货物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 货运质量较有保证, 且一般采取在码头仓库交接货物, 故为货主提供了较便利的条件。
14.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 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 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 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应向船方支付的一定罚金。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国出口值之和。
(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
若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
5、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外贸的标准。
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
6、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
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
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全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4.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6.贸易逆差: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7.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8.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9.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10.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100。
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贸易依存度: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5.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6.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7.过境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8.总贸易: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19.专门贸易: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20.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贸易理论综述●1. 贸易理论的发展●(1)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2)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2. 贸易利益●(1)贸易利益的确认●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一国不能生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因此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2)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允许一国在制造业中实行专业化,专门出口该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而进口别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3)限制进口的影响●限制进口通常对国内生产者有利,而对国外消费者不利●3. 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4. 贸易理论与政府政策●虽然所有的贸易理论都赞成国际贸易对一国有利,但在政策取向方面却存在意见分歧●二、重商主义●1、主要观点●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2、主要原则●一国应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最大利益即通过出口大于进口来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利●3、政策主张●重商主义主张政府采取干预手段以便达到并保持对外贸易顺差。
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进口最小化,而并非简单地增大贸易量。
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4、政策效果●(1)一国贸易顺差,金银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购买力上升;●(2)另一国产生相反效果,货币供给下降,购买力下降;●(3)贸易顺差国贸易收支恶化,逆差国贸易收支改善,最终前者的贸易顺差消失。
●从长远看,没有哪一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并积累金银。
●5、缺陷●(1)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指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受损)显然是错误的;●(2)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3)新重商主义错误地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并且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
●三、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概述●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创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国际贸易学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国出口值之和。
(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
若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
5、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外贸的标准。
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
6、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
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
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
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8、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
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称为易货贸易。
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通常是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1、国际分工: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他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发展(特征):(1)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
(3)“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主流。
(4)国际分工的界限发生变化。
(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
)3、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从静态上来看,贸易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在封闭状态中有自己来生产得到的数量。
这是在资源总量未增加,技术未进步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所取得的利益即为静态利益。
相对价格:指直接用一种商品来表示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或是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
4、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1)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3)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4)加速资金积累(5)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6)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1、古典国际贸易分工理论阶段:(1)重商主义: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要通过对外贸易来积累金银货币财富,就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2)绝对成本理论:一国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反,就是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产业。
(3)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2.1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生产要素禀赋理论(H-O 理论):(1)生产劳动率相同条件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1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这是产生国家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2各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商品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指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拥有状况。
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
(等同于生产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生产各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就会便宜。
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本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3)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
长期来看,有“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价格均等化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
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5)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要素非同质论、贸易壁垒说、需求偏向论、自然资源论2.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1)技术要素说其他国家需求时滞越短,模仿时滞越长,则创新国依靠技术进步获得的比较利益越大(2)人力资本说(3)研究与开发要素说(4)信息要素说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反应时滞型型型3、新贸易理论阶段(1)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部门间贸易):一国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产品流动是单向的,即出口一种产品,进口另一种产品。
产业内贸易(部门内贸易):两国以上在相当具体的工业部门内进行相互贸易,即两国互相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
1)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2)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1偏好相似论:基本论点: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一个国家代表性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
结论:两个国家收入水平越相似,消费者的偏好就越相似,因而产业内贸易范围越大。
○2市场结构论:垂直差别:产品的根本特性在其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同种产品在档次(质量等级)上的差别。
水平差别: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并属于同一档次的同类产品,又会有一系列不同的规格、款式。
基本论点: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3)产业内贸易的根本观点:造成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
各个国家的公司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依赖于各国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相对优势。
注: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产业间贸易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意味着国际贸易中国家优势向公司特定优势的转移。
产业内贸易以产品为界限。
(2)公司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
注:公司内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但公司内贸易的商品大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商品。
1)公司内贸易的原因:直接动机:公司试图绕过成本高的外部市场而让交易在公司内部进行,以降低交易成本。
2)公司内贸易的利益:○1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2通过差别性定价的策略掌握市场力量,是公司总体利润最大化○3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4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消除知识资产在市场转移中的不确定性○5内部贸易的定价可以产生很大的利益第四章世界市场1、补偿贸易:与信贷相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
即买方在信贷基础上从卖方进口机器、设备、产品、技术或劳务,然后用商品与劳务支付货款。
2、加工贸易: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方式:○1来料加工:一国企业按照外商的要求,将其所提供的原料、辅料加工成成品后交给外商,收取加工费用。
○2进料加工:国内企业进口原辅材料进行加工后,把成品销往国际市场。
又称以进养出。
○3来件装配:甲国商人向乙国厂商提供零件与原件,由乙国厂商装配再交给甲国商人,收取装配加工费。
3、租赁贸易: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购销方式。
这是指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要付与出租人一定数量租金。
4、一价定律: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是指,在统一的市场上,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
第五章贸易条件1、贸易条件: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
还有一种是用价格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即一国的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贸易条件指数:(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T=(Px/Pm)×100,T>100,则贸易条件改善。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S=(Px/Pm)×Zx,S>100,则贸易条件改善。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