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牛顿粘性定律与雷诺实验及管路阻力计算

合集下载

2.3 流体流动阻力

2.3 流体流动阻力

下也要考虑压力的影响。
(4) 数据来源 各种流体的粘度数据,主要由实验测得。 在缺少粘度实验数据时,可按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估算粘度。 对于压力不太高的气体,估算结果较准,对于液体则较差。
(5) 混合物的粘度
按一定混合规则进行加和
对于分子不聚合的混合液可用下式计算
log m xi log i
Ⅰ 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速度梯度的增大而减小。
几乎所有高分子溶液或溶体属于假塑性流体。
Ⅱ 胀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速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淀粉、硅酸盐等悬浮液属于胀塑性流体。 Ⅲ 粘塑性流体:当应力低于τ 流动与牛顿型流体一样。 τ
0 0
时,不流动;当应力高于τ 0时, 称为屈服应力。
如纸浆、牙膏、污水泥浆等。
(D d )
Dd
环形流道
(4) 局部阻力
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测量接口、管进出口段的阻力 产生原因:形体阻力; 确定方法:实验,归纳出经验公式。
蝶阀
① 当量长度法
当量长度法:以当量长度代替范宁公式中直管的长度进行 计算。
当量长度:管件、阀门产生的阻力相当于同直径且阻力损 失相同的圆管的长度,以 le 表示。
局部阻力 hf’: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件及管截面
的变化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
h f h f h f
(2) 圆形直管内的阻力损失 ① 直圆管内阻力计算公式推导
1 u p1 d d F F 2 2 p2
1
直圆管内阻力公式的推导
在1-1和2-2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gz1 p1

z1 g p1


u12 2
we z 2 g
p2

1.4.1流体的粘性和牛顿粘性定律(1)牛顿粘性定律

1.4.1流体的粘性和牛顿粘性定律(1)牛顿粘性定律

(2) 流体的粘度
① 物理意义
du
dy
—— 动力粘度,简称粘度
② 单位
SI单位制 :
Pa·s ( N ·s /m2)
物理单位制 :
P(泊), 达因·秒/厘米2
cP(厘泊)
换算关系:1cp=0.01 P=10-3 Pa · s=1 mPa ·s
③ 运动粘度
m2/s
单位:1St = 1cm2/s = 100cSt = 10-4m2/s
(Re ,
d
)
不完全湍流区
(Re ,
d
)
完全湍流区
( )
d
(阻力平方区)
R l u2 u2 d2
④ 摩擦因子变化规律分析 粗糙度对λ的影响: 层流时:绕过突出物,对λ无影响。 湍流时: ◆ 当Re较小时,层流底层厚,形体阻力小,突出物对λ的
影响小; ◆ 当高度湍流时,层流底层薄,突出物充分暴露,形成
如纸浆、牙膏、污水泥浆等。
Ⅳ 触变性流体: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如油漆等。
Ⅴ 粘弹性流体:既有粘性,又有弹性。当从大容器口挤出时, 挤出物会自动胀大。
如塑料和纤维生产中都存在这种现象。
τ
0
d u /d y
A -牛顿流体; B -假塑性流体;
C -宾汉塑性流体;
D -胀塑性流体;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剪应力与速度梯度的关系
(Re ,
d
)
式中: — 粗糙度 — 相对粗糙度
d
根据实验,得到莫狄(Moody)摩擦系数图。
0.1 0.09 0.08 0.07 0.06 0.05
λ 0.04
0.03
0.02
0.01
0.009

雷诺实验原理

雷诺实验原理

雷诺实验原理雷诺实验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是由法国物理学家亨利·雷诺于1883年提出的。

雷诺实验通过研究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揭示了液体流动的规律,对于理解流体力学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雷诺实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雷诺实验的原理是基于雷诺数的概念。

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无量纲参数,它描述了流体流动的稳定性和湍流性质。

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Re=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2100时,流体流动呈现层流状态;当雷诺数大于4000时,流体流动呈现湍流状态。

而在2100和4000之间的过渡区域则是流体流动的不稳定状态。

通过对雷诺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流体流动的性质和规律。

其次,雷诺实验的原理还涉及到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描述了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其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在雷诺实验中,通过对流体流动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测量,可以建立流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流体流动的特性。

雷诺实验通过对流体动力学方程的实验验证,可以验证流体流动理论的准确性,并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雷诺实验的应用涉及到流体力学和工程实践的多个领域。

在航空航天、水利工程、化工等领域,雷诺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流体流动的研究和工程设计中。

通过对管道、水泵、风机等流体设备的雷诺实验,可以优化流体流动的结构和性能,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雷诺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气液两相流、多相流等复杂流体流动现象,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雷诺实验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实验,其原理涉及到雷诺数、流体动力学方程等基本概念,应用涉及到多个工程领域。

通过对雷诺实验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深入理解流体流动的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雷诺实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粘性阻力》课件

《粘性阻力》课件

斯托克斯公式在工程实践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
雷诺数计算公式
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
雷诺数公式:Re = ρVD/μ,其中ρ是流体密度,V是流速,D是特征长度,μ是流体动力粘度
雷诺数反映了流体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雷诺数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对于不同雷诺数范围的流体,其流动状态和阻力特性 也不同
粘性阻力的产生原因
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流体的粘性和密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流体内部的分子间作用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粘性阻力的影响
影响流体的流动速度
影响流体的流动方向
影响流体的流动稳定性
影响流体的流动阻力
粘性阻力的计算方法
牛顿公式
牛顿粘性定律: 流体的粘性阻力 与流体的密度、 速度梯度和接触 面积成正比
湍流:在湍流中,粘性阻力是影பைடு நூலகம்湍流强度和湍流结构的重要因素
边界层:在边界层中,粘性阻力是影响边界层厚度和边界层结构的重要 因素
THANK YOU
汇报人:
粘性阻力的减小方法
减小流体粘度的方法
降低流体温度:温度降低,粘 度也会降低
增加流体压力:压力增加,粘 度也会增加
改变流体成分:通过改变流体 成分,可以改变其粘度
采用低粘度流体:选择低粘度 的流体,可以减小流体粘度
改变管道形状的方法
采用光滑的管道内壁,减少摩擦力 采用弯曲的管道形状,增加流体的流动速度 采用多孔的管道结构,增加流体的流动面积 采用螺旋形的管道形状,增加流体的流动速度
牛顿粘性公式:F =μ*A*v
其中,F为粘性阻 力,μ为流体的 粘度,A为接触 面积,v为速度梯 度

黏性流体的运动和阻力计算

黏性流体的运动和阻力计算

R
0
v3 A
p ( R 2 r 2 ) 2rdr 4 L 2 2 3 pR R 2 8L
R
3
u dA
2 A
0
v2 A
p 2 2 4 L ( R r ) 2rdr 4 1.33 2 2 3 pR 2 8L R
dqv udA u2rdr
通过整个过流断面的流量为
qv dqv u 2rdr
0 R

R
0
p ( R 2 r 2 )2rdr 4 L
图4-2
R 4 p 8L
3、其他几个问题
1)最大流速与平均流速 由 u p ( R 2 r 2 ) 知,r=0时有最大流速 u max,且 4 L p 2 u max u ( r ) r 0 R 4 L Q pd 2 p 2 1 R u max 平均流速 u= A 32 L 8L 2 2)剪应力分布规律
1 T 1 T 1 T 1 T u udt (u u ')dt u dt u ' dt T 0 T 0 T 0 T 0 1 T u u ' dt T 0

1 时均压强 p T

pdt
0
T
二、湍流的速度结构、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
31
128Lq P gh qv pqv 4 d
6、层流起始段长度——见课本74页
2 v
*4.4 圆管中的湍流流动
30
一、脉动现象与时均值 1、这种在定点上的瞬时运动参数随时间而发生波动的现象称为 脉动。 u u u' 2、时均法分析湍流运动 如取时间间隔T,瞬时速度在T时间内的平均值称为时间平均 速度,简称时均速度,即

流体力学雷诺数和流体黏性的关系

流体力学雷诺数和流体黏性的关系

流体力学雷诺数和流体黏性的关系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流体力学中,雷诺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描述了流体在惯性力和黏性力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流体的流动行为,对于理解和控制各种工程和自然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流体力学中的雷诺数(Re)是由法国科学家让·巴蒂斯特·约瑟夫·雷诺(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首次提出的。

雷诺数的定义是流体的惯性力与黏性力的比值。

计算雷诺数的公式如下:Re = (v * L) / ν其中,Re表示雷诺数,v是流体的流速,L是涉及到流体流动的特征长度(例如管道直径或物体长度),ν是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

雷诺数的数值范围可以用来描述流体的流动状态。

当雷诺数很低(Re < 2000)时,流体流动是层流的,即流体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较为有序,沿流动方向的速度分布均匀。

当雷诺数中等(2000 < Re < 4000)时,流体流动进入过渡状态,既有层流现象,也有湍流现象。

当雷诺数很高(Re > 4000)时,流体流动发生湍流,即流体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变得随机,形成旋涡和湍流现象。

流体的黏性对雷诺数有重要影响。

黏性力是由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

当黏性力较大时,流体的粘性很强,雷诺数越小,流体流动越容易形成层流现象。

相反,当黏性力较小时,流体的粘性较弱,雷诺数越大,流体流动越容易形成湍流现象。

雷诺数的概念在众多流体力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液体通过管道传输时,雷诺数能帮助我们预测流体的流动状态,从而选择最佳的管道尺寸和设计流程。

雷诺数还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和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有助于预测气流的行为和优化车辆设计。

总之,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用来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惯性力和黏性力之间的平衡。

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流体流动的性质,对于实际工程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流体摩阻计算公式

流体摩阻计算公式

流体摩阻计算公式一、层流时的流体摩阻(粘性摩擦阻力)1. 圆管中层流。

- 对于牛顿流体在圆管中作层流流动时,沿程阻力(摩阻)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h_f=(64)/(Re)(l)/(d)frac{v^2}{2g}- 其中h_f为沿程水头损失(表示摩阻损失的一种形式,单位为长度单位,如米),Re=(vd)/(ν)为雷诺数(无量纲),v为管内流体的平均流速,d为圆管内径,ν为流体的运动粘度,l为管长,g为重力加速度(g = 9.81m/s^2)。

- 从另一个角度看,圆管层流时的切应力τ与半径r的关系为:- τ=(Δ p)/(l)(r)/(2)(Δ p为管段两端的压力差),在管壁处(r =R=(d)/(2)),壁面切应力τ_0=(Δ p)/(l)(d)/(4),而沿程阻力损失h_f=(Δ p)/(ρ g),所以也可以通过压力差来反映摩阻的情况。

2. 平板层流边界层。

- 对于平板层流边界层的摩擦阻力,当平板长度为L,宽度为b,来流速度为U时,平板一侧的摩擦阻力D_f为:- D_f = C_f(1)/(2)ρ U^2S- 其中S = L× b为平板的一侧面积,摩擦系数C_f=(1.328)/(√(Re_L)),Re_L=(UL)/(ν)。

二、湍流时的流体摩阻。

1. 圆管湍流。

- 对于光滑圆管湍流,沿程阻力损失系数λ可由布拉修斯公式计算(当Re<10^5时):- λ=(0.3164)/(Re^0.25)- 则沿程水头损失h_f=λ(l)/(d)frac{v^2}{2g}。

- 对于粗糙圆管湍流,沿程阻力损失系数λ与相对粗糙度(varepsilon)/(d)(varepsilon为管壁的绝对粗糙度)和雷诺数Re有关,可由莫迪图查得,然后同样用h_f=λ(l)/(d)frac{v^2}{2g}计算沿程水头损失(摩阻损失)。

2. 平板湍流边界层。

- 当平板湍流边界层时,摩擦系数C_f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形式。

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

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

影响因素有二:
– –
一是过水断面的面积A;
二是过水断面与固体边界相接触的周界长χ——湿润周长,湿周。
1、Q相同的流体经过A相等而χ不等的两个过水断面, χ长的过水断 面对流体的阻力大;

分析两种情况:


2、Q相同的流体经过χ相等而A不等的两个过水断面,A小的过水断 面对流体的阻力大。

结论:流动阻力与过水断面面积A的大小成反比,而与湿周χ的大小成 正比。
1.911 0.1 Re 167632 4 0.0114 10 (2)明渠的水力半径为 vd
R A
2000
水流为紊流


2 1 0.5m 2 2 1
明渠中水流的雷诺数为
Re
vR


0.7 0.5 307018 4 0.0114 10
300
水流为紊流

根据过流断面的面积、形状和方位是否变化
– –
(1)均匀流动和沿程阻力损失
沿程阻力:流体只受沿程不变的摩擦阻力。 沿程阻力(水头)损失:用hf 表示,与流程长度成正比。 局部阻力:都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流段内。 局部阻力(水头)损失:用hr 表示。
(2)不均匀流动和局部阻力损失
– –

总的水头损失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和,即 hl = ∑hf +∑hr 。
【例题4.2】温度t=15ºC、运动粘性系数ν=0.0114cm2/s的水,在直径d= 20mm的管中流动,测得流速为v=8cm/s。 试判别水流的流动状态,若要改变其运动状态,可采取哪些方法? 解:管中水流的雷诺数为
Re vd 8 2 1403.5 2000 0.0114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化工原理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1.1 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1.2 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 1.3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阻力计算 1.4 流体在非圆形直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1.5 管路上的局部阻力
2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1.1 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一、牛顿粘性定律(Newtonian Viscosity Law)
10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二、流型判据——雷诺准数Re
无因次数群(Dimension Group)Re du
Re ≤2000 为层流; Re ≥4000 为湍流; 2000 < Re < 4000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 湍流,处于不稳定的过渡区。 Re使用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流动型态只有两种,过渡状态不单独为一流型 生产中常将Re>3000的情况按湍流处理。
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力 称内摩擦力,这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这种表 明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特性称为粘性,粘性是 流动性的反面。
3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
实验证明: F A du
dy
F A du
dy
F du
A dy
F ——剪应力( Shear Stress ):单位面积上所受
常用流体的粘度可从有关手册和附录查得
常压混合气体的粘度:
m
yi
i
M
1/ i
2
yi
M
1/ i
2
不缔合混合液体的粘度: lg m xi lg i
xi 、 yi ——混合物中组分的摩尔分率
5.运动粘度 /
SI单位m2 / s 1St (沲, cm2 / s) 10 4 m2 / s 6

粘性流体的流动阻力与管路计算

粘性流体的流动阻力与管路计算
对于粘性流体,由于粘性力的存在将对流束产生流动阻力,为了克服这种流动阻力,需
要消耗一部分机械能。上式三项机械能中,位能一项只决定了截面 1、2 的位置 z1 和 z2,是 不会改变的;动能一项受连续流动方程条件的约束,只要流通截面 A1、A2 不变,也是不会 改变的,唯一可能改变的是压力能,即克服阻力所消耗的只能是压力能。由于压力能的损失 而使得
2 p1 u12 p2 u2 1 1 1 ' γ d Q z γ dQ + hw γ dQ + z1 + = + + 2 ∫ ∫ ∫ Q Q Q γ γ Q 2g γ γ Q 2g γQ
用截面的平均流速 u 代替 u,可以把上式中总流的平均每单位重量流体的动能项改写为
1 u2 1 γ dQ = ∫ γ Q Q 2g Au
-6
m2/s 和 34.6×10
-6
m2/s。取临界雷诺数 Rec=2300,则有
Re c =
uc d = 2300 ν
uc =
Re c ν 2300 ×15 × 10 −6 = = 0.12 m/s d 0.30
则保持层流流态的最大空气流量(20℃)为
1 1 Qc = π d 2 u c = π × 0.30 2 × 0.12 = 8.478 × 10 −3 m 3 /s = 30.52 m 3 /h 4 4
u2 便很小, 由此引起的惯性离 r
心力也很小,这种惯性离心力属于质量力。由于这种质量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于 缓变流流场,仍可认为质量力只有重力。 (2) 可以证明,对于稳定的缓变流,在流道的某一有效截面上,各点的(
p +z)都相等, γ
等于一个常数。这和流体静力学中得到的结果相同。由此表明,在缓变流中,与流动方向垂 直的截面上的压力分布规律与静止流体的压力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3) 对于缓变流来说,流场中任一点的静压力在各个方向都相体的流动阻力与管路计算

流体力学中的雷诺数与黏滞阻力分析

流体力学中的雷诺数与黏滞阻力分析

流体力学中的雷诺数与黏滞阻力分析引言:在流体力学中,雷诺数和黏滞阻力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雷诺数是刻画流体流动性质的无量纲数值,而黏滞阻力则是表征流体粘性的力量。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雷诺数和黏滞阻力进行分析,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对这两个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雷诺数的理论基础雷诺数的定义是根据流体的惯性力和黏性力之比来衡量流体流动的特性。

具体而言,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Re = ρvL / μ其中,Re为雷诺数,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L为流体流经的特征长度,μ为流体的黏性系数。

雷诺数越大,流动中惯性力与黏性力相比就越大,此时流体呈现出不稳定、紊乱的状态;而雷诺数越小,黏性力起主导作用,流动则呈现出稳定的状态。

因此,雷诺数实际上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二、雷诺数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计算雷诺数需要知道流体的密度、流速、特征长度和黏性系数这几个参数。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时我们只能获取部分参数,这时可以利用已知参数进行推算,如下所示:Re = vL / ν其中,ν为运动黏度,其定义为:ν = μ / ρ。

除了这种计算方式外,还可以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等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雷诺数的求解。

CFD技术能够模拟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情况,通过求解流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流动的各种特性参数,包括雷诺数。

三、黏滞阻力的分析黏滞阻力是指流体内部或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的摩擦阻力。

当流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流体须克服表面摩擦引起的阻力才能流过。

黏滞阻力的大小与流体的黏性有关,黏性越大,黏滞阻力越大。

黏滞阻力的计算一般遵循下面的公式:F = ηAv / L其中,F为黏滞阻力,η为流体的黏性系数,A为流体通过的横截面积,v为流体的平均流速,L为流体流经的长度。

从上式可以看出,黏滞阻力与黏性系数、流速、截面积和流经长度有关。

不同流体的黏性不同,导致其黏滞阻力也不同。

此外,黏滞阻力还与流动状态、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3.4 管内流体流动的阻力

3.4 管内流体流动的阻力
H1 u1
2

p1
2g
g
He H 2
u2
2

p2
2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

h
f
26
简单管路
特点:管径相同,无分支的管路, 定态时,流速恒定、流量恒定。 简单管路系统特性分析: 质量流量: 体积流量:
(不可压缩流体)
3 4 1 2
qV qV 1 qV 2 qV 3 qV 4
Hf1-4=Hf1-2+Hf2-3+Hf3-4




An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1
3.4 管内流体流动的阻力
教学目的:
了解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原因,掌握流动阻力 的计算,并应用于实际管路中阻力的计算。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阻力的计算

点:
2
实际流体的Bernoulli方程:
18
四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阻力计算
直管阻力(沿程阻力) 阻力 ∑hf 局部阻力
hf
hl
h
f
h f hl
19
1 直管阻力的计算
◆ 滞流时的摩擦阻力
F A du dy
2 rl
2
du dr du
——主要是流体的内摩擦力
服从牛顿粘性定律:

F A du dy
(b)
湍流
(c)
两种稳定的流动状态:滞流(层流)、湍流(紊流)。
9
二 流体流动的形态
滞流(laminar flow):也称为层流,流体的质点作一层滑过 一层的位移,层与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干扰。各层间分子只因 扩散而转移。流体的流速沿断面按抛物线分布;管中流体的 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1/2。

第三节流体的流动现象

第三节流体的流动现象

第三节流体的流动现象Fluid-flow Phenomena化工生产中的许多过程都与流体的流动现象密切相关,流动现象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广,本节只作简要的介绍。

3-1 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一、牛顿粘性定律流体具有两个特性:(1)流动性:即没有固定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2)粘性:即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还有一种抗拒内在的向前运动的特性,粘性是流动性的反面。

以水在管内流动时为例,管内任一截面上各点的速度并不相同,中心处的速度最大,愈靠近管壁速度愈小,在管壁处水的质点附于管壁上,其速度为零,其他流体在管内流动时也有类似的规律。

所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实际上是被分割成无数极薄的圆筒层,一层套着一层,各层以不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1-10所示。

由于各层速度不同,层与层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速度快的流体层对与之相邻的速度较慢的流体层发生了一个推动其向前运动方向前进的力,而同时速度慢的流体层对速度快的流体层也作用着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从而阻碍较快的流体层向前运动。

这种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流体的内摩擦力,是流体粘性的表现,所以又称为粘滞力或粘性摩擦力。

流体在流动时的内摩擦,是流动阻力产生的依据,流体流动时必须克服内摩擦力而作功,从而将流体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而损失掉。

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通过下面情况加以说明。

如图1-11所示,设有上下两块平行放置且面积很大而相距很近的平板,板间充满了某种液体。

若将下板固定,而对上板施加一个恒定的外力,上板就以恒定的速度u沿x方向运动。

图10流体在圆管内分层流动示意图此时,两板间的液体就会分成无数平行的薄层而运动?粘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液体也以速度u随上板而运动,其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粘附在下板表面的液层速度为零。

实验证明,对于一定的液体,内摩擦力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Δu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Δy 成反比;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S 成正比,,即:S yu F ∆∆∝ 若把上式写成等式,就需引进—个比例系数μ即:S yu F ∆∆=μ 式中的内摩擦力F 与作用面S 平行。

牛顿粘性定律内摩擦力剪应力

牛顿粘性定律内摩擦力剪应力
1Pa •s=1000cp
5.运动粘度:

单位: m2/s
返回
理想流体:=0
实际流体: 牛顿型流体
非牛顿型流体

0

K( du)n dy
返回
1.定义:物理量的同种单位叫因次。
2.基本因次:长度L、质量M、时间、力F、温度T
如:速度因次为 L 1
3.因次一致性:物理量方程两侧各项的因次都必须相同。
试验得:hf


u2 2
hf

u2 2

4l
d



8 u2

l d
无因次数群,令


8 u2
hf

l d
u2 2
阻力计算通式
1-3-1 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内摩擦力:
一、牛顿粘性定律
剪应力:
牛顿粘性定律
u 返回
1.定义式:
2.物理意义:速度梯度等于1时,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3.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查曲线图确定 4.单位:SI制 Pa •s ; 物理单位制:cp(厘泊) P(泊)
i点的速度
ui真实速度
点速度分布规律
湍流(紊流) ≥4000
ui 时均速度
管截面平均速度 剪应力
u

1 2
umax
du dy
查 u 与 Re、Remax的关系图
umax
返回
( e) du dy
返回
滞流底层 返回
一 边界层 的形成
二 边界 层的发展
返回

边 界 层 的 分 离
1-3-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一、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

雷诺实验原理

雷诺实验原理

雷诺实验原理雷诺实验原理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

雷诺实验原理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仁·雷诺在19世纪提出的,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他得出了描述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为后人研究流体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雷诺实验原理的基本概念。

雷诺实验原理是指在同一管道中,当流体的流速、密度和粘度不变时,流体的流态是相似的。

也就是说,如果两种流体在同一管道中具有相同的雷诺数,那么它们的流动行为将是相似的。

这一原理在流体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雷诺数的概念。

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大小与流体的流动特性密切相关。

雷诺数的定义是流体的惯性力与黏性力的比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Re = ρVD/μ。

其中,Re表示雷诺数,ρ表示流体的密度,V表示流体的流速,D表示管道的直径,μ表示流体的动力粘度。

通过计算雷诺数,我们可以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是层流还是湍流,从而对管道中的流体流动情况有所了解。

另外,雷诺实验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流体在不同管道中的流动特性。

当管道的形状、尺寸和壁面粗糙度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雷诺实验原理来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流体流动情况,从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这对于工程设计和流体力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雷诺实验原理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并通过雷诺数这一重要参数来刻画流体的流动状态。

通过对雷诺实验原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雷诺实验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第三讲 牛顿粘性定律与雷诺实验及管路阻力计算

第三讲 牛顿粘性定律与雷诺实验及管路阻力计算

du ( e ) dr
(5)
层流
湍流
层流时,流体层平行于管轴流动,层流底层掩盖了管
壁粗造面,流体流速缓慢,对管壁突出部分无碰撞作用,
摩擦阻力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湍流时,层流底层厚度逐渐变薄,壁面突出部分伸入 流体主体区,且与流体质点发生碰撞,管壁粗糙度影响摩 擦阻力损失。
2016/12/1
2016/12/1
因次分析法
因次分析法基础:方程式两边不仅数值相等,而且其量
纲也必须相等,称为因次一致性。任何物理方程都可转化成
无因次形式。 基本定理是π定理:影响该现象的物理参数为n个,这些 物理参数的基本量纲数为m个,则该物理现象可用n-m个无因 次数群的关系式来表示,无因次数群也称为准数。
举例分析: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

2016/12/1
m2/s
单位:1St = 1cm2/s = 100cSt = 10-4m2/s
(4) 数据来源
各种流体的粘度数据,主要由实验测得。在缺少粘度
实验数据时,可按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估算粘度。对于压
力不太高的气体,估算结果较准,对于液体则较差。 (5) 混合物的粘度 按一定混合规则进行加和 对于分子不聚合的混合液可用下式计算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边界层概念和边界分离效应自学
2016/12/1
管路阻力计算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P2
2
FIC
2
P1
1
1
2016/12/1

牛顿粘性定律内摩擦力剪应力

牛顿粘性定律内摩擦力剪应力
u2 2 p
只要 有边界 层分离, 就会有 阻力存 在。
0

停滞点
↑ ↓ 加速减压 最大 最小 ↓ ↑ 减速加压 0 最大 停滞点, 亦是分离点 返回
返回
理论分析:
推动力= 阻力=
返回
1-3-1 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内摩擦力:
一、牛顿粘性定律
剪应力:
牛顿粘性定律
u 返回1.定义式:2.物理意义:速度梯度等于1时,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3.影响因素:
4.单位:SI制
温度、压力。查曲线图确定
Pa •s ; 物理单位制:cp(厘泊) P(泊)
过渡流
湍流(紊流)
≥4000
i点的速度 点速度分布规律
ui真实速度
ui 时均速度
管截面平均速度
u
剪应力
1 u max 2 du dy

u u max
与 Re、Remax的关系图
du ( e) dy
返回
返回
滞流底层
返回
一 边界层 的形成
二 边界 层的发展
返回
三 边 界 层 的 分 离 位置 A点 A点往上 B点 过了B点 C点壁面附近 ↓ 最小 ↑ 流通截面积
例如:等加速运动方程
1 2 l u0 a 2
1 2 2 因次式: L L L
要求会写 d、、、u 的因次。
返回
雷诺实验装置
1-小瓶;2-细管;3-水箱;
4-水平玻璃管;5-阀门;6-溢流装置
流动状况
流速增加,管内 流动状况的表现 层流(滞流)
≤2000
du 雷诺准数Re=
1Pa •s=1000cp

牛顿黏滞定律、雷诺数

牛顿黏滞定律、雷诺数
牛顿黏滞定律、雷诺数 一、层流和湍流 1、层流
特点: ①分层流动,各层流速不
同; ②流速方向与层面相切; ③层间无质量交换。
2、湍流:流速超过一定值(临界速度vC),各液层 相互混合
特点:非稳定流动、产生声响、消耗能量大。 二、牛顿粘滞定律
切应力
切应变
切变率
F/S d / dx
牛顿粘滞定律
心脏瓣膜 狭窄在血 管中引起 的杂音, 都是湍流 产生的
F S d
dx
物理含意:单位速度梯度下单位接触面积受到的内
摩擦力。
(1)速度梯度
lim d
x0 x dx
(2)S,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积
医学物理学
(3)η 粘滞系数—黏度 1 Pa•s(帕•秒)= 10 P(泊) η影响因素: 流体的性质、种类;气体小,液体 大 温度;液体T↑ η ↓;气体T↑ ,η ↑
医学物理学
牛顿流体:遵循牛顿黏滞定律的流体,水,血浆
非牛顿流体:染料,混浊液
三、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 Re:→ 判断层流与湍流 Re < 1000 层流; Re > 1500 湍流; 1000 < Re <1500 过渡流
医学物理学
例:在主动脉内,求血液进行层流的最大速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学物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流
(b)
湍流
(c)
两种稳定的流动状态:层流、湍流。
2016/12/1
层流:
* 流体质点做直线运动;
* 流体分层流动,层间不相混合、不碰撞; * 流动阻力来源于层间粘性摩擦力。 湍流: 主体做轴向运动,同时有径向脉动; 特征:流体质点的脉动 。 过渡流: 不是独立流型(层流+湍流), 流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流型转变)。
log m xi log i
常压下气体混合物的粘度,可用下式计算 0 .5 y M m i i 0 .5 yi M
2016/12/1
(6)流体类型
① 牛顿型流体: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du dy
气体及大多数低分子量液体是牛顿型流体。 ② 非牛顿型流体
du a dy
2016/12/1
u
F
dy du
du 牛顿粘性定律: dy
y 0 x
Y
F u 实测发现: A Y
u=0
平板间的流体剪应力与速度梯度
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该作 用力称为粘滞力,剪切力或者内摩擦力。 ——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源 剪应力始终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单位面积上剪切 力称为剪应力,剪应力的大小与速度梯度成正比。
2016/12/1
(2) 流体的粘度 ① 物理意义


du dy
—— 动力粘度,简称粘度
粘度只有在运动时才显现出来,总是与速度梯度相联 系,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2)粘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a)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压强变化时, 液体的粘度基本不变。 (b)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强增加而 增加的很少。
p M 2 L1
d L
ML3 M L L u L l L
1
1
1
ML1 2 k ( ML3 )a ( ML1 1 )b Lc Ld Le ( L 1 ) f
ML1 2 M a b L3a bc d e f b f
b
d
e
常数k及指数b、d、e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再与范 宁公式比较,所得到公式称为经验关联式和半理论 公式。 1、光滑管
32 lu 积分得: p d2
哈根-泊谡叶方程
(10)
p 32lu hf g gd 2
64 l u 2 hf ( du / ) d 2 g
2 l u hf d 2g
μa——表观粘度,非纯物性, 是剪应力的函数。
2016/12/1
Ⅰ 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速度梯度的增大而减小。 几乎所有高分子溶液或溶体属于假塑性流体。 Ⅱ 胀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速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淀粉、硅酸盐等悬浮液属于胀塑性流体。 Ⅲ 粘塑性流体:当应力低于τ 牛顿型流体一样。 τ
0 0
1.5.2 层流时直管阻力
du ( p1 p 2)r 2rl dr
2
(6)
积分边界条件:
r 0, r R,
u umax u0
(7) (8)
层流时,管内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一半。
32 lu 积分得: p 2 d
2016/12/1
(9)
1.5.2 层流时直管阻力
2016/12/1
因次分析法
根据因次一致性原则:
ML
1
2
M
a b
L
3a b c d e f

b f
1 a b
1 3a b c d e f 2 b f
三个方程不能解六个未知数,令 b 、 d 、 e 为已知, 求出a、c、f解得:
2016/12/1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
当 Re 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
Re 4000
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
可能是滞流,也可能是湍流,与外 2000<Re <4000时, 界条件有关。——过渡区
2016/12/1
当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 几种流型可能同时存时,例 如:当湍流时,靠近管内壁面流体由于粘性作用,速度很 小,处理层流状态,管中心的流速最大,处理湍流状态。 思考:当管内流速越大,层流底层越薄吗? 越靠近管壁,速度梯度越大吗? 热量传递或质量传递角度分析,层流有利还是湍流 有利?
2016/12/1
2016/12/1
层流和湍流的牛顿粘性定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u dy
——牛顿粘性定律
层流时,两相邻流体层间的剪应力是由分子热运动 或分子间吸引力引起的。湍流中两相邻流体间的剪应力
,还有质点脉动所引起的剪应力。
du t e dy
'
——湍流剪应力
湍流粘度e表示脉动的强弱,取决于管内雷诺数及离壁 的距离,其值难以测定。
思考:流动阻力损失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流体阻力损失只 是发生于固液接触界面吗?
2016/12/1
1.5.1 阻力损失
直管阻力损失发生于流体内部,紧贴管壁的流体 与管壁之间并没有相对滑动。 局部阻力损失是由于流道的急剧变化使流动边界 层分离,所产生的大量旋涡消耗了机械能。
2016/12/1
1.5.1 直管阻力损失
2016/12/1
2、雷诺数Re
Re
du
雷诺数反映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对比

关系,标志着流体流动时湍动程度。
雷诺数的因次 :
du m m / s . kg / m3 Re N .s / m 2

m kg s
0
0 0
Re是一个没有单位,没有因次的纯数 。在计算Re时,一 定要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雷诺准数可以判 断流型
c d b e ;
2016/12/1
f 2b;
a 1 b
代入幂函数
P k d l u
a b c d e
f
p k1b b d d be l d e u2b
将指数相同的物理量合并,即得:
p u 2
2016/12/1
因次分析法
因次分析法基础:方程式两边不仅数值相等,而且其量
纲也必须相等,称为因次一致性。任何物理方程都可转化成
无因次形式。 基本定理是π定理:影响该现象的物理参数为n个,这些 物理参数的基本量纲数为m个,则该物理现象可用n-m个无因 次数群的关系式来表示,无因次数群也称为准数。
举例分析: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
时,不流动;当应力高于τ 0时,流动与
称为屈服应力。
如纸浆、牙膏、污水泥浆等。 Ⅳ 触变性流体: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如油漆等。 Ⅴ 粘弹性流体:既有粘性,又有弹性。当从大容器口挤出时, 挤出物 会自动胀大。
如塑料和纤维生产中都存在这种现象。
2016/12/1
τ
0
d u /d y
A -牛顿流体; B -假塑性流体; C -宾汉塑性流体; D -胀塑性流体;

2016/12/1
m2/s
单位:1St = 1cm2/s = 100cSt = 10-4m2/s
(4) 数据来源
各种流体的粘度数据,主要由实验测得。在缺少粘度
实验数据时,可按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估算粘度。对于压
力不太高的气体,估算结果较准,对于液体则较差。 (5) 混合物的粘度 按一定混合规则进行加和 对于分子不聚合的混合液可用下式计算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三讲 牛顿粘性定律与雷 诺实验
2016/12/1
吸收液
p1 u1 u2 p2 z1 H e z2 hf g 2 g 2 g g
阻力损失怎么计算?
2
2
来源气
吸收塔
贮液槽
2016/12/1
输液泵
贮气罐
气液吸收过程
流体在流动过程产生阻力损 失的根源是什么? 分子间的作用力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边界层概念和边界分离效应自学
2016/12/1
管路阻力计算
2016/12/1
2016/12/1
2016/12/1
P2
2
FIC
2
P1
1
1
2016/12/1
1.5.1 阻力损失 管路阻力损失分为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2016/12/1
64 Re
(11)
范宁公式
(12)
1.5.3 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
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影响因素:
物性参数:ρ,μ
结构参数:d,l,ε 操作参数:u
hf f , , d , l , , u
自变量影响因素较多,问题较复杂,进行实验时,每 次改变一个变量,其他变量固定,实验工作量非常大,分 析整理出来的数据不能推广使用,需要理论来指导实验, 简化实验工作量,得出准确实用的结论。
2016/12/1
2
2
(1)
(2)
1.5.1 直管阻力损失 在管轴心处取一半径为 r ,长度为 L 的流体柱进 行分析,作用于流体柱端面压强分别为P1和P2。
p1
r
l

p2
( p1 p2) r 2 2r l
du 层流时: dr
(3) (4)
湍流时:
2016/12/1
hf f , , d , l , , u
2016/12/1
hf f , , d , l , ,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