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_根源及其启示_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
论述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论述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一、次贷危机成因的分析过度自由却缺少监管的资产证券化,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资产证券化今后还要继续的话,就要保证这些产品有严格的标准、严格的规范,避免出现过度风险。
次贷危机是21世纪第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市场的危机。
学者广泛认为:次贷危机是全球流动性充裕环境下,市场约束力下降、机构风险意识弱化的结果。
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在于美国本身的信贷扩张和金融创新。
2001至2004年,为了刺激美国,美国政府采取了低利率和税收激励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实现了稳步增长。
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特别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很快。
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别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于是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放贷机构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从而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
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001年以来,各大投资银行广泛参与到这场巨大风险的追逐中,由于忽略了风险管理和风险规避,发行了大量低评级的住房抵押贷款,并将其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
而惯于攫取丰厚利润和承担巨大风险的对冲基金投资商们,纷纷抢购次级抵押信贷证券。
从2004年6月底至今,美联储不断收紧原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率逐渐回升的状态下,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资金链发生断裂,进而演变成一场金融风波。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
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
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借鉴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借鉴引言美国次贷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本文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借鉴意义。
形成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因素:1. 低利率政策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
低利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借款人寻求贷款和投资机会。
同时,低利率也鼓励银行放贷,尤其是高风险贷款。
2. 融资杠杆过高在次贷市场中,许多金融机构采用高杠杆(leverage)方式进行融资。
这意味着他们以借来的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
然而,当资产价格下跌时,高杠杆的机构很容易陷入流动性危机,无法偿付债务。
3. 贷款风险转移金融市场的创新使得将高风险贷款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成为可能。
其中,金融衍生品如抵押债券、信用违约互换(CDS)被广泛应用。
然而,这种贷款风险转移的做法也加剧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4. 信贷评级失灵信贷评级机构未能准确评估次贷市场中的风险。
他们对高风险贷款进行的评级过于乐观,致使投资人对这些产品风险的认知存在偏差。
这样的失灵使得市场中的高风险资产被低估。
对中国经济的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教训。
以下是几方面的启示:1. 加强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管理是避免金融危机的关键。
中国应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避免过度风险暴露。
2. 提高信贷评级水平中国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对信贷评级机构的监管,建立更加严格的评级制度,确保评级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3.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中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
要适应金融市场创新的需求,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加强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
4. 推动金融体系改革中国应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以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美国次贷危
机为例
魏威
【期刊名称】《科技创业月刊》
【年(卷),期】2023(36)1
【摘要】金融危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全球性的难题和隐患。
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某种规律性,找到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利用客观规律规避金融风险减小经济损失的前提。
金融危机往往以泡沫经济为先导,泡沫破裂则危机来临。
政府应当合理发挥调控作用,监管不力和过度干预都有可能引发危机。
金融危机的产生有多重原因,但其根本成因的挖掘需要回归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5页(P126-130)
【作者】魏威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99
【相关文献】
1.再论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本质和启示——资本的全球化与美国的金融危机
2.浅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日本、东南亚和美次贷危机为例
3.浅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日本、东南亚和美次贷危机为例
4.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以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为例
5.金融危机的政策根源与启示——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次贷危机原因过程与机理分析
次贷危机原因过程与机理分析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自2007年至2008年爆发,是由次贷问题在美国金融市场引发的一连串金融危机。
该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并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以下是对次贷危机形成原因、过程和机理的详细分析。
形成原因:1. 低利率环境:2001年至2006年期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水平,这导致商业银行倾向于提供更多低利率贷款。
低利率环境使得购房者有更多借贷机会,并刺激了住房市场的快速增长。
2. 资产泡沫:2000年初,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后,投资人转向房地产市场寻求投资机会。
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无限制的升值过程,进一步加剧了资产泡沫。
购买欲望的增加刺激了购房需求,进而推动了供应商以及金融机构为这部分购房人提供贷款。
3. 放松监管政策:为了鼓励更多人购买住房并刺激经济增长,政府通过降低抵押贷款资格标准,放宽了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
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了次贷市场的迅速扩张,但也同时降低了贷款的风险管控能力。
过程:1. 次贷市场的兴起:由于房价的稳步上升,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开始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接纳,以贷款购房。
这些次贷贷款通常具有较高的利率和风险。
2. 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为了将高风险次贷转化为投资组合,金融机构开始使用创新的金融工具,如担保债券、信贷衍生品等。
这些工具根据次贷的信用等级划分成为不同的投资等级,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
3. 市场崩溃:次贷市场开始出现问题,购房者开始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由于债务违约的风险增加,金融机构开始不再信任和买入这些次贷相关资产。
这导致了次贷市场的崩溃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机理:1. 层层抵押与杠杆:由于次贷市场存在较高的风险,金融机构通常将次贷贷款打包成担保债券,然后通过报销衍生品的方式进一步间接投资。
这滋生了一个层层抵押和杠杆的系统,一旦次贷市场崩溃,整个金融体系都会受到影响。
2. 信息的不对称:次贷市场中的许多贷款借款人并未提供准确或完整的财务信息,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
马克思理论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原因分析与启示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摘要】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当前有“触点论”、“政策论”和“桥梁论”三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上是由生产过剩导致的剩余价值实现矛盾引发的。
结合实际可以发现,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依靠信用过度扩张化解需求矛盾,从而加剧了金融风险、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和经济虚假繁荣。
以此为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要注意坚持依靠创新刺激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以国家为主体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以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马克思金融危机2006年春,美国“次货危机”开始显现,最后发展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对其原因分析,成为理论界研究热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对预测美国金融危机、解释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国宏观调控要以此为鉴,主动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和扩散的一般原因1、次货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触点论”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市场内因论,认为没有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导致美国次贷市场运转失灵引发金融危机。
次贷是美国房产贷款中面向信用纪录不佳或收入证明缺失的持“次级信用”的客户而产生的贷款。
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2004-2006年上涨了40%-70%。
在房价上涨预期下,银行降低信用门槛,推出了“无本金贷款”、“循环贷”等贷款品种,助长了投机,推动房价继续走高。
美联储2005年开始将利率从1%提升到5.25%,促使经济降温,房价下滑。
房价下降预期增大和还贷压力增大的双重约束,使次级贷款违约率在2006年底上升到13.3%。
违约率持续上升,带来债务状况恶化,导致美国大型次级房贷公司纷纷破产,前者的破产和倒闭带来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和公司破产,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动荡。
2、金融政策导致金融危机的“政策论”这种观点的实质是政府外因论,认为次级贷款仅占美国房贷市场的7%-8%,次贷危机之所以形成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政策是根本原因。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这篇文章将浅谈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是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在我国再次发生。
1. 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住房价格大幅上涨,许多人看到了机会,纷纷投资购买房产。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为次级贷款市场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次级贷款通常是指给予信用记录不良或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的贷款,以较高的利率和风险溢价作为补偿。
2. 美国次贷市场的特点美国的次贷市场迅速发展,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关注:•信用评级机构的失效:许多次级贷款和衍生品被高度评级为投资级别,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其风险的误判。
•短视行为和追求利润最大化: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贷款衍生品的复杂性:许多次级贷款通过金融工程的手段转化为复杂的金融产品,给市场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3.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最终爆发的原因有多重:•住房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最终破裂,住房价格开始下跌,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房贷。
•信贷违约风险暴露:次级贷款的违约率开始攀升,许多次级贷款发行商和投资者面临巨大损失。
•金融机构的危机:由于次级贷款违约潮,许多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资产负债风险,一些公司甚至面临破产。
4. 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是深远的。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和潜在风险,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强化监管和规范市场: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行为的监管,防止过度放松信贷政策和追求利润的行为。
•评估风险和建立预警机制:定期评估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危机。
•多元化金融产品组合: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类金融产品,推动金融体系的多元化,降低整体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引言近几十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被广泛认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金融危机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并从中找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启示。
危机的成因1. 低利率环境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成因是低利率环境和房地产泡沫的相互作用。
在2001年,由于科技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影响,美联储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为购房者提供了低成本贷款的机会,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局面逐渐演变为泡沫,许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盲目认为房地产价格只会上涨,进一步放大了泡沫。
2. 信用市场创新导致的高风险债务信用市场创新是次贷危机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为了满足投资者对高风险债务的需求,金融机构创造了多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些产品通过将高风险贷款打包转让,将风险分散给全球投资者。
然而,这种复杂金融工具的风险无法充分被评估和理解,一旦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金融机构们纷纷出现损失。
3. 银行监管政策的松懈次贷危机的成因之一是银行监管政策的松懈。
在过去数十年里,美国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放宽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
银行所需的资本储备率降低,贷款审查标准逐渐放宽,给予了银行更大的灵活性。
这种监管政策的松懈削弱了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督和控制,使得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过度风险。
对我国的启示1. 加强金融监管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控制。
严格执行资本储备率和贷款审查标准,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测,以防止金融风险积聚。
2. 提高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个体和社会的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的提高也是从次贷危机中汲取的启示。
我国应加强金融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理解和认识,增强风险意识。
浅谈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金融的启示
浅谈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金融的启示引言次贷危机是2007年至2008年间全球金融市场遭受的一场严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次贷危机的发展和原因与金融市场的失灵、监管松懈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金融的启示进行浅谈。
次贷危机的形成次贷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美国的住房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繁荣期。
在此期间,由于政府的放松政策和金融机构的低利率政策,大量的次贷(subprime mortgage)被发放给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
这些次贷的发放不仅满足了借款人的住房需求,也带动了房地产和消费市场的快速扩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次贷市场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部分金融机构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放松了发放次贷的标准。
这导致了大量贷款给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这些借款人缺乏还款能力,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
其次,次贷市场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金融机构在发放次贷时没有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也没有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
此外,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次贷市场的风险,造成了危机的扩大。
第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速了次贷危机的传播。
通过衍生品交易,次贷债务被打包成复杂的金融产品,被投资者进行买卖。
这种买卖过程中,金融机构变得高度相互关联,一家金融机构的倒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最后,全球经济放缓也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在次贷危机前,全球经济增长强劲,但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了衰退期,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
次贷危机的原因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可以从结构、制度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从结构上看,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金融机构对高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发展,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增加。
其次,制度上的问题也是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制度滞后和松懈导致了危机的扩大。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传导机制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传导机制研究引言:美国次贷危机是近几十年来金融界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主要原因以及危机传导机制,以期更好地理解危机的根源,为今后的金融风险防范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危机的背景与形成过程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推动了低利率政策,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此后,许多金融机构纷纷投资于次级房屋贷款市场,次贷债券开始兴起。
次贷债券即由低信用评级的房屋贷款组成的债券,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1.1 过度信贷和银行间交易次贷危机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在过度信贷方面的偏好。
次贷机构开始放松贷款准则,给予低信用个体贷款,随之带来了高风险的借贷。
随着次贷市场的扩大,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也变得复杂起来。
银行间交易成为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衍生品的交易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1.2 低利率和资产泡沫由于低利率政策的刺激,大量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引发了资产泡沫的形成。
房价在短时间内飙升,投资者疯狂炒作,推高了房地产价格。
同时,次贷市场的繁荣也间接推高了房价,因为投资者期望从次贷债券获得更高的回报。
然而,资产泡沫并非可持续的,当泡沫破灭时,房价暴跌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1.3 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经过创新的金融工具如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和抵押贷款衍生品如信用违约掉期(CDS)等对次贷危机的传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MBS将大量低信用房贷汇集为证券,通过交易引入了大量的资本。
CDS则为投资者提供了保护低信用债券本金的手段。
然而,这些工具并未在危机中承担起防范风险的作用,相反,它们使得金融市场充斥着更多的风险。
二、危机的传导机制美国次贷危机并非局限于次贷市场本身,而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各个环节迅速传导,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以下是危机传导的几个重要环节:2.1 资本市场的冲击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金融机构持有大量次贷债券和与此相关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简述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反思
简述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一、简述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和原因2007年,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是房价泡沫的形成,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 松散的金融监管:2000年以来,美国政府从监管层面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并使得银行可以大量发放房贷、消费贷等高风险贷款。
2. 投资银行的不当行为:一些投资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将高风险贷款打包成“次贷证券”,并出售给全球各地的投资者。
3. 低利率政策的影响:美国央行在2000年至2005年间,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实行了低利率政策。
这种政策推动银行发放更多的贷款,其中也包含大量高风险贷款。
4. 房价泡沫的形成:低利率政策和银行的大量发放贷款,导致房价不断上涨,形成了房价泡沫。
当泡沫破裂,很多人还不起贷款,银行就陷入了危机。
二、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反思1. 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在金融领域,投资人往往追求高收益,忽视了风险的存在。
为了获得高收益,他们不惜承受高风险,这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金融领域需要更好地平衡收益和风险,避免暴露于风险之中。
2. 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承担风险,就需要拥有足够的资本支持。
资本充足率越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因此,监管机构应该加强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3.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投资者需要获得充分的信息来做出决策。
在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隐瞒了高风险贷款的真实情况,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信息披露,促进信息透明。
4. 监管体系的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并在危机爆发时及时采取行动,防止危机扩大。
5. 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在金融领域,风险管理意识必须得到提高,防范未然。
机构应该制订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严格的风险评估标准。
三、案例分析1. 雷曼兄弟:雷曼兄弟是次贷危机中最重要的投行之一,但它在危机爆发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最终宣布破产。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本文试图从这次次贷危机的根源出发,分析其产生的机理及风险累积过程,挖掘金融系统发生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次贷危机带给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考、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及可以采取的积极措施。
标签: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与根源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称美国次贷危机,具体来说是指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发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
由于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其它负债较重,资信条件较次,故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自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殃及西方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到全世界,其中也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2001年开始,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6.5%下调到了1%,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这段时期信贷宽松,金融市场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高涨,次贷的限制措施没能严格执行。
因此许多信用等级较低的人获得贷款,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当美国经济逐步发展之后银行利率也逐步上升,次级按揭贷款者的贷款利率迅速上涨,最终还不起贷款的人们将自己的财产抵押给银行,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把这些抵押财产上市转变成基金,转手出售,从而分散了风险。
然而在信贷环境较差时,房价下跌,就不容易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再卖。
2006年初,美国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这种情况较大规模的集中发生时,次贷危机便出现了。
这场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股市振荡,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但是次贷危机涉及面较广,成因复杂,机制特殊,为了从中吸取教训,应当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及最根本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成因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成因的启示摘要: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中心,挖掘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然后对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论述,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其对以后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 原因; 影响;通货膨胀;金融监管; 启示引言次贷危机初露端倪是在2007年初,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季度报告中就发出了盈利预警。
然后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很快波及整个世界金融市场,演化成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批金融机构资不抵债,大量的企业破产,失业率达到近几十年来的高峰,社会矛盾激化,不安定因素增加。
本文在借鉴前面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信息,以求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经济生活的启示进行全面研究。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分析危机爆发后,一时间关于危机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很多相关行业的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华尔街银行业巨头的贪婪。
本文接下来将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说金融机构肆意运用衍生工具是一个开端,为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部分投资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创造出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吸引投资者。
这种金融创新更像是圈钱行为,金融机构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投资者的资金,甚至去争夺投资者未来的预期收入这份蛋糕。
但这个圈钱运动成功的基础是经济良好,履约大数定律成立。
随着大量的资金注入房地产市场,投资者手中资金枯竭,无力支撑房价继续上涨,利率上升也使得贷款人还款的成本上升,还款压力增大,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随着经济恶化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贷款人发现实在无力承受高额的还款压力而选择违约,而这种状况很快演变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了一连串的违约的发生,大数定律失去作用,违约方变成了大数,金融机构资金链的断裂严重威胁到了金融机构的生存。
(二)根本原因剖析以上是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方面进行的分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分配两极化引起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缺乏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场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尤其是欧洲许多国家暴露出了主权债务问题,将全球经济开展拖入了一个整体的慢节奏里,对世界金融系统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使世界金融格局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次贷危机;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主要影响;启示次贷危机的形成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归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置住房。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效劳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当了许屡次级抵押贷款业务。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归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归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开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思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
一
、
Hale Waihona Puke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根 源 的 各 种 分 析
甄 炳禧认 为 , 国次贷危 机起 源于近 年来美 国次贷 市场 的过 分膨 胀 , 近些 年来 其 国 内积 累 的金融 美 是
和经济 风险不 断释放 的结果 , 与金融创 新 、 融 全球 化 及西 方货 币 政 策相 关 。美 国 的货 币政 策和 与此 也 金 相关 的美 国房 地产行情 的变 化也是 次贷 危机发 生 的重 要 因素 。 ] 卫 ・ 茨 认 为 , 次 美 国次 贷危 机 的 I大 1 科 此 根本原 因是新 自由主义 的资本 主义 。因为 , 除管 制是 新 自由主义 的资本 主 义 的一 个重 要 特征 , 解 没有 国 家严 密监 管的金 融市场 是非 常不稳定 的 。另外 , 自由主义 造成 了 E益严 重 的贫 富分 化 , P增 长 的绝 新 t GD 大部分都进 入 了少 数富 有阶层 的 口袋 。在新 自由主义条 件下 , 工人 和工会 在与资本 的博 弈 中处 于弱势 地
收 稿 日期 :2 0 —0 —1 09 4 6
作 者 简 介 :黄 莹 (9 2一 , , 南 湘 潭人 , 门大 学 经济 研 究 所 博 士研 究 生 。 18 )女 湖 厦
・
8 ・ 8
位, 社会 缺 乏为 工人 提供援 助 的相 应政 策和 计划 , 导致 工 资不 升反 降 , 利润 却不 断上 涨 。工 薪家庭 的收 而 入水平 或者 停滞 或者 下 降 , 们不 得不 把房 屋作 为抵 押进 行借 贷 以保持 之前 的生 活 水平 。到 2 0 他 0 6年 , 这 种债务 已经 变得 过 高而无 法持 续下 去 , 工薪 家庭 发 现他 们 已经 很难 再 靠 其 收入 进 行 正 常借 贷 了 , 前 的 之 债务也 无力 偿还 了 , 于是 , 经济 危机 爆发 了。2 熹认 为 , _罗 在货 币政 策 和金 融 管 制周 期 性放 宽 这 一历 史 背
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探究“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
洛阳理工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第2 5卷
人买 得起住 房 ” 。所 有 这 些 愿 景 ,都从 政策 面上 给 房产,另一方面降低购房贷款的条件 ,让美国大众
予了美国大众阶级购买房产的 “ 信心” 。 阶级能够加入到购房者 的行列 ,以扩大市场需求 。 但是 ,现实需要并不等同于现实需求 ,美国大 在房地产商、放贷机构、购房者的相互推动下 ,美 众阶级的购买力同样受制于 自身的收入水平 。自上 国的楼市 逐渐 活跃 ,进而快 速上 涨 ,出现 了购销 两 个世纪 7 年代 到今天 ,新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统治 旺的繁荣局面。在 20 0 00年 一 06年间 ,美国住房 20
l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引入
马克 思危机 理论 的核 心 思想 ,体 现为 以下 逻辑
然而 ,美国次贷危机则是在信用无限扩张 ,金 融衍生品不断翻新的环境下产生 的,其表象很难与
“ 产品相对过剩 ”联 系起来 。但就对美 国大众 阶级 递进关系 :① 资本家对剩余 价值 的贪婪 以及外部 的收入状况 、次级贷的制度安排 ,以及市场产品供 竞争的压力 ,迫使其无休止地进行扩大再生产 ,进 给情况的考察不难发现 , 该危机的产生根源仍遵循 而总量生产规模 得到不断的扩张。② 总量 生产规 马克 思危 机理论 的逻 辑 。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启示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愈加复杂的态势。
然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却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其对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成因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美国央行采用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了贷款利率,促使房地产市场快速膨胀。
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催生了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以高利率和低信用贷款为主,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涌入。
随着对次贷的需求增加,银行开始扩大放贷规模,但贷款风险的有效控制却被忽视。
此外,监管机构的监管失职以及金融机构的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也加剧了危机的发展。
二、影响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在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全球经济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风险快速传导,导致全球金融市场信心动摇。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而陷入危机,出现了流动性紧缩的局面,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加剧,各国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其次,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破产、裁员、倒闭,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衰退。
许多企业难以融资,市场需求下降,产业链受到冲击,全球范围内陷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
第三,美国次贷危机也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一定冲击。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全球商品贸易受到抑制,出口和进口量都出现了下降。
同时,债务危机也使得许多国家面临财政困境,无法继续支持对外贸易,全球贸易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三、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和借鉴。
首先,金融稳定和风险控制应当是确保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
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监管职责,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市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防范金融市场的泡沫风险和信贷风险。
简析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简析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其危害,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现象、危害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实质就是当代新经济危机,最后介绍了我国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一、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先是在1992年爆发了英镑危机,然后是1994年12月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本轮金融风暴是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什么是次贷危?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而投资银行又利用其“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通过创新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由此,最初一元钱的贷款通过创新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最终酿成了严重的次贷危机。
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的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根源及其启示———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程启智1,钟伟2,王忠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复杂的过程、机制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学术界对于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解释。
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较现有理论更好的研究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并对危机进行了解释和反思。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0)01-0070-04收稿日期:2009-12-06作者简介:程启智(1953-),湖北宜昌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政府管制;钟伟(1979-),广西桂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政府管制;王忠(1979-),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10年1月(第1期,总第153期)Jan.,2010(No.1,General No.153)【经济新视野】一、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过程、机制(一)次贷危机的时代经济背景2000年底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次年爆发了9·11事件。
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从当年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周期。
此后经过13次降低利率,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同时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粉墨登场,充斥于经济体。
资产泡沫不断累积,通胀压力陡增。
为了防止通胀,从2004年6月开始,到2006年6月间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利率水平,基金利率从1%调高到5.25%,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迅速增大,违约现象大量出现,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的违约率上升至13.3%。
房屋价格随之走低,更进一步加大了违约率的上升。
2007年2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 )也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亏损预警,并最终在4月2日宣告其破产。
至此,这场次贷危机正式登场(二)次贷危机的爆发:次贷证券化资产急剧贬值和全面的流动性短缺美国房贷证券化资产如M BS (M ortgage BackedSecurities :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担保债务凭证)的最终投资者是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行、对冲基金等等。
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违约率上升,导致其证券化资产急剧贬值,结果就是众多大机构投资者面临破产危险。
此外,对危机推波助澜的还有被称之为结构投资机构(SIV )的一种金融机构。
SIV 是由大投资银行、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的投资机构。
其目的是持有M BS 和CDO 。
但是SIV 不是用自己的钱,而是通过发行一种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来购买M BS 和CDO 。
M BS 和CDO 债券的期限往往长达4~5年,而从货币市场所融到的资金只能是短期资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 )的期限一般只有几个月。
这就存在一个借短期债做长期投资的问题。
当货币市场流动性很强的时候,不会出事。
但是,2007年8月初市场突然间出现流动性短缺。
于是SIV 求助于自己的资助者(sponsors)大商业银行提供资金。
这又导致银行间拆借市场的流动性短缺,以及银行间拆借市场利息率的上升。
所以,到2007年8月份,银行系统普遍惜贷气氛浓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信贷紧缩”。
这时美国市场突然出现了全面的流动性短缺现象,以及货币市场利息率急剧上升。
至此,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三)全球金融危机:去杠杆化2007年8月,尽管政府对流动性注资避免了这些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然而,次贷危机却因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投资和CDS(credit default swaps:信用违约互换合同)等衍生产品的恶化,而又很快从流动性危机发展为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市场中平均杠杆率高达30倍。
在经济状况良好、资产价格上涨时期,杠杆作用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急剧放大,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
如果资产价格下降,金融市场总体风险上升,这时金融机构将不得不将杠杆比率降低,即进行去杠杆化操作。
这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机构出售风险资产,二是吸引新的股权投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
在资产价格下降和市场风险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相应增加资本金,为了维持或降低杠杆率,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大幅度减少资产(及负债)。
所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恰好构成了美国次债危机演变为全球信贷危机的关键一环。
而全球信贷紧缩则会加大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从而造成更多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导致房地产金融类产品市场价值的进一步缩水。
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金融危机的正反馈机制。
所以,去杠杆化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问题还在于,当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杠杆操作风险很高时,它就去做“保险”,这种针对债券违约的保险叫信用违约掉期(CDS)。
而且这种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即炒作。
据国际掉期和衍生品联合会(ISDA)调查,CDS市场的规模,在2000年仅为6300亿美元,到了2007年底则达到顶峰62万亿美元的恐怖量级,7年时间增长了近100倍。
当时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手中由于持有大量的CDS合约(占这个市场的80%以上份额),而当CDS产生巨大损失时,AIG就面临破产风险。
原本是以分散风险的目的创新工具,却发展成为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冒险豪赌某家公司未来是否会破产的投机工具。
而华尔街也就是通过CDS将M BS和CDO卖给全球的投资机构和个人。
(四)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虚拟经济呈现出不断独立发展的趋势。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虚拟资本的迅速泛化导致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
在财富构成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拟资产在经济虚拟化过程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居民所持有的财富形式越来越与物质财富相脱离,虚拟资产财富在家庭财富中渐居主体。
例如:当代美国人的财富中有82%以上是金融资产(这还不包括房地产),在银行的抵押资产中,大约有70%以上是房地产。
与此相似,其他主要工业国家金融财富占比也大致相同。
所以,发达国家的财富效应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很大,而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占很大比重,比如美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2%归功于消费,所以,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由于财产大幅贬值,导致消费需求急剧下降,进而造成实体经济衰退。
另一方面,企业这时在财务上纷纷陷入困境甚至破产,造成失业增加。
二、危机的根源(一)学术界对本次危机的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成为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人梦想的一部分。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
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和功能与房利美相当。
“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也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
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贷款的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第二种观点:美国长期执行低利率的、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引发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刺激美国国内金融资产泡沫,而且还溢出到国际,导致世界流动性过剩,引起世界各国出现资产泡沫,以及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高涨。
美国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这引起了美国流动性的紧缩,信贷紧张,并导致其他国家受到影响。
第三种观点: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以及相应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形势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从而导致金融资产泡沫越来越大,最终引发危机。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其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效果;但如果投机过度,则金融衍生品又会带来莫大风险。
近年来,由于监管不力,次贷等相关衍生产品明显存在投机过度现象。
从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看,除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几乎没有什么监管;在场外(OTC)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过快下,对其监管又跟不上时,就很容易出问题。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国人的消费主义和贪婪,是金融危机的根源。
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奉行的消费主义,美国更是一个超前消费盛行的社会。
人人手里都有信用卡,人人都靠借钱过日子。
结果全国债台高筑,整个经济的金字塔是建立在寅吃卯粮的基础上。
如果有一天债多得还不了,就宣布破产了事。
对于个人而言,唯一的惩罚性措施就是数年内不能买房和办信用卡。
这使得许多人更加有恃无恐。
而这一切的缘由,追根溯源,就是人性的贪婪。
人们在对物欲的疯狂追逐中助长了人性的贪婪。
消费-赚钱-更高的消费-赚更多的钱-更高更频的消费-快速赚更多的钱,于是人们不再安心本分地赚钱。
第五种观点: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任者为了赢得连任或退休时的声誉,倾向于在当权时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此时有效需求受到刺激,产出就业得以扩张,但由此导致的物价和泡沫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而当通胀真正来临或泡沫真正破灭时,执政者已经成功连任或已退休。
格林斯潘在他回忆录《动荡岁月:一个新世界里的历险》(在次贷爆发之前)说:当时“我们想排除出现破坏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因此,虽然“我们可能因通过降低利率而催生出我们最终必须承担的某种通胀泡沫,不过我们愿意这样做,那是正确的决策。
”据此,我们有理由猜测在做这些决定时格林斯潘已预见到这一后果;但当宽松货币政策所造成的乱象出现时,他自己已荣归故里。
第六种观点:这场金融危机主要源于中国长期的低汇率政策和贸易顺差。
这是西方个别学者嫁祸于中国的观点。
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民币汇率定价有问题,从而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然后大量投资美国债券市场,导致了美国次级债券等在内的债券产品发展过度。
数据和资料:截至2007年底,美国国债总额大约为9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额大约在2.5万亿左右),其中中国持有5000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美国国债投资国(仅次于日本的6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