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丁醇ppt

合集下载

生物丁醇的分离工艺

生物丁醇的分离工艺

3、反渗透法
• 反渗透法用一个阻止溶剂通过但是允许水
通过的膜,可以排除发酵液,液体的量因此显 著减少,产物得到富集。反渗透法仅仅利用 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分离装置简单,易 于操作,但是在反渗透过程进行前需要进行 一个预处理,使用一个空纤维超滤器移除不 再使用的微生物体和营养物质,只有这样才 可以得到较纯的产物,但也因此增加了成本。
• 反渗透法 仅仅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分


离装置简单,易于操作,但是对膜的选择性很高,而 且反渗透装置要求进水要达到一定的指标才能运 转,耗能较大。 渗透蒸发法 选择性好,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但 是它也是基于膜的一种分离方法,膜的高选择性限 制了它的发展,相比气提法和液液萃取法易受发酵 液颗粒的污染和堵塞。 气提法 相比其他分离方法,气提耦合发酵对培养 基无害,也不需要移出营养物质和中间产物,不需要 昂贵的萃取剂,不需要依赖膜技术,它的优势是显而 易见的。除此以外,气提法还能适用于不同的底物、 不同的发酵方式,适用范围广。
气提耦合丁醇发酵相关参数
参数
丁醇产量/g・L-1
提气前
11.9
提气后
151.7 232.8 2.49
倍数
12.7 13. 葡萄糖利用率/g・ L-1・h-1
0.76
平均生产量/g・g1
0.39
0.47
1.16
1.2
4.0
生产率/g・L-1・h-1 0.29
分离技术。丁醇首先被发酵罐中的吸附剂吸附,然 后通过热处理或者解吸过程来得到高浓度的产物。 目前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分离丁醇的吸附剂,文献 中报道的较多的是硅藻土、活性炭、聚乙烯吡咯 烷酮(PVP),其中硅质岩最为常用。硅质岩带有一 个与沸石类似的结构,并且具有疏水性能,它可以选 择性地吸附小的有机分子,比如从稀释的水溶液中 吸附C1~5的醇类物质。

微生物发酵生产丁醇

微生物发酵生产丁醇
► ► 韩国 为应对高油价,韩国产业资源部2007年表示,计 划大力研发生化丁醇(Bio-butanol,直接替代汽 油的生物燃料)、生物合成石油等下一代新能源 技术和天然气固化储存和运输技术。第一阶段从 2007年至2010年3年内,计划投入200亿韩元开发 上述技术,其中政府投资113亿韩元,由韩国化 学研究院、CS精油、SK建设、三星综合技术院 (SAlT)和汉城大学(Hansung University)等29个 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一阶段研发结束时, 将开发出生产能力3万L/a生化丁醇、35桶生物合 成柴油和20t固化天然气的成套设备。 中国 国内的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发酵企业也都开始着手 丁醇的研究开发,开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院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工业 微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 院等,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七五”期间承担过高丁醇比丙酮丁醇菌的选育, 并成功选育出了7:2:1丙酮丁醇菌种。相关的 企业有河南天冠集团的子公司上海天之冠可再生 能源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公司、河北冀州溶剂厂 等,其中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国 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关于发酵法生产 丙酮丁醇的项目已经申请了国家“973”、国家 "863"计划以及中国科学院计划,项目的重点是 构造高产、高底物选择性的丙酮丁醇菌种和开发 新的发酵工艺,包括纤维质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丁 醇、溶剂抽提耦联发酵技术以及研究先进的发酵 过程装备等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秸秆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2015210574 陈思思
丁醇优势
丁醇与乙醇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①能量含量高,与乙醇相比可多 走30%的路程;②丁醇的挥发性 是乙醇的1/6倍,汽油的1/13.5, 与汽油混合对水的宽容度大,对 潮湿和低水蒸气压力有更好的适 应能力;③丁醇可在现有燃料供 应和分销系统中使用,而乙醇则 需要通过铁路、船舶或货车运输; ④与其他生物燃料相比,腐蚀性 较小,比乙醇、汽油安全;⑤与 现有的生物燃料相比,生物丁醇 与汽油的混合比更高,无需对车 辆进行改造,而且混合燃料的经 济性更高;⑥与乙醇相比,能提 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行驶里程; ⑦发酵法生产的生物燃料丁醇会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乙醇一 样,燃烧时不产生SOx或NOx, 这些对环境有利;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ppt课件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ppt课件
近年来,这些生产过程更依赖于先进的技 术,其与世界经济的贡献也与日俱增,远 远大于初期阶段的作用。
acetic 【 ə‘sitɪk 】酸的,醋酸的
acetic acid 乙酸
butanol 【 ‘bjutə,nol 】丁醇
acetone【 ‘æsə,ton 】丙酮 contaminate【 kən‘tæmə,net 】污染、毒害
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微生物生产过程的出现是源于 偶然还是主观实验,但其进一步不断发展的早期 实例证明了人类能够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满 足自己的需要。
reliant 【 rɪ‘laɪənt 】依赖、依靠 proportion 【 prə‘porʃən 】比例、比率
humble 【‘hʌmb! 】低下的、卑微的 origin【‘ɔrədʒɪn】起源
其他的微生物过程,如奶酪和酸奶等发酵 乳制品的生产,以及酱油和豆豉等各种东 方食品的生产,都同样有悠久的历史。
Of more rencent introduction is mushroom cultivation which probably dates back many hundreds of years for Japanese shii-ta-ke cultivation and about 300 years for the Agaricus mushroom now widely cultivated throughout the temperate world.
formulate 【‘fɔ:mjuleit 】确切地阐述,
用公式表示
Anton van Leeuwenhoek安东尼·列文虎
克,荷兰博物学家,显微镜创造者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se processes were being affected by living organisms, yeasts, was not formulated until the 17th century, by Anton van Leeuwenhoek.

微生物丙酮丁醇

微生物丙酮丁醇

丙酮丁醇发酵
丙酮丁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 丙酮丁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化工、塑料、有机合成、油漆等工业。 用于化工、塑料、有机合成、油漆等工业。丁醇作为燃 其热值和汽油相当,远高于乙醇, 料,其热值和汽油相当,远高于乙醇,随着石油资源的 匮乏,丁醇显示出在能源方面的实用价值。 匮乏,丁醇显示出在能源方面的实用价值。 丙酮丁醇发酵是一项传统的大宗发酵, 丙酮丁醇发酵是一项传统的大宗发酵,我国从建国初期 开始利用玉米粉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工业化生产, 开始利用玉米粉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同时 也形成了稳定的发酵工艺。由于石化工业的发展, 也形成了稳定的发酵工艺。由于石化工业的发展,丙酮 丁醇发酵逐渐衰退。 丁醇发酵逐渐衰退。但是随着石化资源的耗竭和温室效 应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原 应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料和能源物质受到高度重视。 料和能源物质受到高度重视。丙酮丁醇发酵重新显示出 竞争优势,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的改进已经取得较大的 竞争优势,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的改进已经取得较大的 进步。 进步。
代谢机理
产酸期
发酵起始阶段,PH6.0~7.0, 发酵起始阶段,PH6.0~7.0,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的进 行产生大量丁酸和乙酸,伴随PH降低到5.0 PH降低到5.0产生气体 行产生大量丁酸和乙酸,伴随PH降低到5.0产生气体 二氧化碳,氢气。发酵液酸度急剧上升。 二氧化碳,氢气。发酵液酸度急剧上升。 主要产物:乙酸、丁酸 乙酸、
产溶剂期
丙酮丁醇梭菌生长处于稳定期, 丙酮丁醇梭菌生长处于稳定期,发酵液的还原倾向 增强,乙酸、丁酸等被还原成丙酮、 增强,乙酸、丁酸等被还原成丙酮、丁醇等新的产 PH上升 进入产溶剂期。 上升, 物,PH上升,进入产溶剂期。 主要产物:丙酮、丁醇 丙酮、

生物丁醇

生物丁醇
• 含氧量与甲基叔丁基醚(MTBE)相近
• 生物丁醇的生产原料——淀粉、纤维素 等价格低廉。并且燃烧产物仅为二氧化碳 和水
• 丁醇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可提高 点燃式内燃机的抗暴震性,使发动机运行 更平稳。
丁醇的性能
丁醇还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
酯化、取代、消去、氧化、还原……
丙烯酸丁酯 (溶剂)
2.两步发酵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两步法发酵丁醇
第一步: 用厌氧梭菌将糖高温发酵得到丁酸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丁酸发酵生成丁醇。 这一技术使微生物的产酸和产溶剂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发酵罐中完成, 有效地降低丁醇的毒性,保证发酵稳定连续的进行。
3.萃取发酵
萃取发酵就是将发酵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把丁醇从醒液中移去, 不仅解除了底物抑制,也避免了代谢产物的积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早在1992 年,浙江大学杨立荣等人选用油醇为萃取剂,利用间歇萃发 酵方式,使丁醇的产量大幅增加,此方法后来被广泛使用。史仲平等人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使得丁醇萃取发酵中的总溶剂产量比传统分批发 酵中的产量提高54.88%
• 2006 年,英国政府计划利用英格兰东部的甜菜生产生物丁醇,将其与传 统汽油混合后,用作车辆驱动燃料。2007 年2 月,英国投资25 万英镑,其 他股东和商业人士投资31 万英镑,计划开发新一代低成本生物燃料——— 丁醇
我国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我国始于1956年,80年代初50余家,1996年最后一家(华北制 药)停产。
谢谢大家 新年快乐!
迫切需要寻找性能相近、廉 价、清洁、可再生的车用替
代燃料!
生物丁醇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
9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汽油 丁醇
热值
Btu/gallon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绪论 •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 •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 • 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验技术与方法 •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2
01
绪论
Chapter
2024/1/30
3

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24
06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趋 势
Chapter
2024/1/30
25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热点 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结构优化 多组分协同作用与机制研究
2024/1/30
26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 天然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2024/1/30
27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01
难点
特点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复杂,成分多样,结构新 颖,活性广泛。研究方法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 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2024/1/30
5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24/1/30
发展历史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从单一到系统、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状
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成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和中 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 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6
02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
Chapter
2024/1/30
7
生物碱

医药中常见的醇PPT课件

医药中常见的醇PPT课件

异丁醇在医药中的应用
01
提取剂
异丁醇也常用于提取植物和动物 活性成分,尤其是一些脂溶性成
分。
03
溶剂
异丁醇用作药物制剂的溶剂,尤 其是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
02
化学合成
异丁醇是合成某些药物和化学品 的中间体或原料,例如用于合成
抗生素和抗癌药物。
04
其他用途
异丁醇还可用于制造某些局部麻 醉剂和作为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原
戊醇的安全性
毒性
戊醇的毒性相对较低,但大量摄入仍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
刺激性
戊醇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
眼睛刺激
戊醇对眼睛有刺激作用,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眼部不适。
THANKS.
正丁醇对眼睛有刺激作用,直接接触 可能导致眼部不适。
刺激性
正丁醇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长时 间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
异丁醇的安全性
毒性
异丁醇的毒性相对较低,但大量摄入仍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
刺激性
异丁醇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
皮肤渗透性
异丁醇具有较高的皮肤渗透性,长时间接触可能被皮肤吸收。
医药中常见的醇ppt课 件
目录
• 醇的简介 • 医药中常见的醇 • 医药中醇的应用 • 医药中醇的制备方法 • 医药中醇的安全性
醇的简介
01
醇的定义
01
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 含有与羟基(-OH)直接相连的碳原 子。
02
醇的通式为R-OH,其中R代表烃 基。
醇的分类
根据烃基的不同,醇可以分为脂肪醇 和芳香醇。
屑等症状。
在医药中,丙醇常用于制备药 物、保健品等。

《生物质专题》课件

《生物质专题》课件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05 生物质专题研究动态
生物质能研究进展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
研究生物质如何通过热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法转化为可再 生能源,如生物质能、生物燃料等。
生物质能效率提升
探索提高生物质能转化效率和产量的方法,包括优化反应条件、 改进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等。
生物质能环境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动, 全球生物质能源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生物质能源供应多样化
全球范围内,生物质能源的来源包括农业废弃物 、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畜禽粪便等,供应呈 现多样化特点。
生物质能源技术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量和效率,全球范围内 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生物 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生物质产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生物质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01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动,未来生物质能
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关键
02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生物质能源产业需要不
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量和效率。
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挑战
03
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这些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燃 料或化学品,因此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根据来源不同,生物质可分为木质生物质(如木材、秸秆等)、非木质 生物质(如油料作物、甘蔗渣等)和微藻生物质(如螺旋藻、小球藻等)等。
生物质的来源与分布
总结词
生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全球范围 内生物质的分布较为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

新型能源生物丁醇 (2)

新型能源生物丁醇 (2)

生物酶法
利用酶催化反应将淀粉、 纤维素等物质转化为生物 丁醇。
合成气发酵法
将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 气的混合物)通过微生物 发酵转化为生物丁醇。
生物丁醇的生产原料
糖类物质
合成气
葡萄糖、木糖等糖类物质是生物丁醇 生产的主要原料,可从淀粉、纤维素 等物质中提取。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可通过煤 化工或天然气转化获得,再用于生产 生物丁醇。
废弃物、纤维质等作为原料。
生物丁醇的分子式:C4H9OH。
03
生物丁醇的特性
物理性质
与乙醇相似,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约21MJ/kg),沸点约 117.7°C,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具有醇羟基,可发生氧化、酯化等反应。
安全性
低毒,但大量摄入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
生物丁醇的用途
01
02
03
05
生物丁醇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生物丁醇的生产成本问题
总结词
生产成本高昂是生物丁醇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详细描述
生物丁醇的生产需要大量原材料和能源,导致其成本较高。此外,生物丁醇的生 产过程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艺,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生物丁醇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总结词
生物丁醇的储存和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和困难。
技术进步推动
生物丁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将进一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纯度,为大规模应用奠定 基础。
生物丁醇的技术创新
提高发酵效率
通过优化菌种、改进发酵工艺和提高设备效率等手段,提高生物 丁醇的发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分离提纯技术改进
改进生物丁醇的分离提纯技术,提高产品纯度,降低杂质含量,满 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发酵工程 ppt课件

发酵工程  ppt课件

4.1 主要发酵类型
微生物菌体发酵
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 例如:①酵母的生产。
②生物防治。 鳞翅目、双翅目害虫 苏云金杆菌、蜡样芽胞杆菌、 侧孢芽孢杆菌 松毛虫——白僵菌、绿僵菌
问题草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一则关于草莓的报道让不 少消费者感到担心 —— 报道说,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 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 8 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检测,结果都检出了乙草胺成分, 它被列为 b - 2 类致癌物。但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业内人士都觉 得不可思议,理论上,乙草胺不应该出现在草莓里。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 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
近代微生物奠基人 巴氏消毒法
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
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
力,病菌可以被改造成防病的疫苗。
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1.3 补料分批发酵

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 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 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 料的培养技术。
进作用,也有可能有抑制作用。
4.3.2.4 CO2 对发酵的影响
CO2对菌体具有抑制作用,当排气中CO2的浓度 高于4%时,微生物的糖代谢和呼吸速率下降。 例如,发酵液中CO2的浓度达到1.6×10-1mol,就 会严重抑制酵母的生长;当进气口CO2的含量占混 合气体的80%时,酵母活力与对照相比降低20%。

《生物反应器》PPT课件

《生物反应器》PPT课件
酒精发酵罐的洗涤:喷射洗涤装置 酒精发酵罐的计算:
发酵罐结构尺寸:V体积=V发酵液量/φ(0.850.9)
发酵罐罐数确定:N=(nt/24)+1(个) n----每天加料的罐数,t---一次发酵周期所需
时间 发酵罐冷却面积计算:A=Q/K△Tm (m2 )
完整版课件ppt
8
第二节 啤酒发酵设备
1、前发酵设备 传统的前发酵槽均置于发酵室内, 发酵槽大部分为开口式。 前发酵槽可由钢板或钢筋混凝土 制成,形式以长方形或方形为主。 了防止啤酒中有机酸对各种材质 的腐蚀,前发酵槽内均要涂布一 层特殊涂料作为保护层。
(5)厌氧发酵的培养基应先通过加热或喷入无
氧气体来预还原。完整版课件ppt
5
第一节 酒精发酵设备
酒精发酵罐的结构必须首先满足 工艺要求。此外,从结构上还应考 虑有利于发酵液的排出、设备的清 洗、维修以及设备制造安装方便等 问题。
完整版课件ppt
6
1.冷却水入口 2.取样口
酒精发酵罐
3.压力表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重要方面包 括改善生物催化剂,更好的进行过 程控制,有更好的无菌条件以及能 克服速度限制因素(特别是热量和 质量传递)等。
微生物反应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避免将需蒸汽灭菌的部件与其
它部件连接,因为即使阀门关闭,细
菌也可在阀门内生长;
完整版课件ppt
1
(2)尽量减少法兰连接,因为设备震动和 热膨胀会引起连接处的移位,导致染菌。如 有可能,应采用全部焊接结构,焊接部位一 定要确实磨光,以消除积蓄耐灭菌的固体物 质的场所;
(2)罐内的发酵液应尽量装满,以便减少上层 气相的影响。
(3)使用大剂量接种(一般接种量为总操作体 积的10~20%),使培养物迅速生长,减少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就资产总体状况而言
Thank You !
从董事会报告证明由于售价较高的 产品比例上升带来了综合售价的上 扬,同期所有产品售价对比上期均 出现明显增长,说明市场需求较为 旺盛,企业竞争环境较为宽松
第二、企业的营业收入结构分析
营业收入品种构成 营业收入地区构成
关联交易占 总收入比重情况
地区行政手段 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第三、企业各项费用走势分析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物技术不是一门新学科,可 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 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从传统
生物技术发展而来的。
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 L.Pasteur(1822~1895)首先证实发 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建立了 微生物的纯种培养技术,从而为 发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使发酵技术纳入了科学的轨道。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DDiiaaggrraamm
22
财务费用
第四、企业利润结构分析
, 从韶钢松山的利润表数据可看出 企
业的利润构成几乎为主营业务利润,投 资收益本期报表显示为零,营业利润与
。 投资收益之间不存在互补性变化 同
时营业外收入非常小,不足于影响企业 的利润。从此可见韶钢松山的利润结构 单一,可以客观公允反映企业的实际盈 利能力,具有较强的现金支付能力。
1878年,啤酒酵母单一培 养技术。
1881年,细菌的纯粹培养技 术。
1920年,工业生产中开始采 用大规模的纯种培养技术发 酵化工原料丙酮、丁醇。
1929年,抗生素盘尼西林发现。 1946年,用细菌生产出氨基酸。 1950年,在青霉素大规模发酵生产 的带动下,发酵工业和酶制剂工业
大量涌现,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 化工、制革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丁醇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
汽油 丁醇 114,000 110,000 热值
Btu/gallon
乙醇 甲醇 84,000 64,000 91
• 亲水性弱,腐蚀性小,便于管道输送 亲水性弱,腐蚀性小,
• 能与汽油任意比混合 • 可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做发动机燃料, 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做发动机燃料, 缓减化石燃料的紧张 • 含氧量与甲基叔丁基醚 含氧量与甲基叔丁基醚(MTBE)相近 相近 • 生物丁醇的生产原料 生物丁醇的生产原料——淀粉、纤维素 淀粉、 淀粉 等价格低廉。 等价格低廉。并且燃烧产物仅为二氧化碳 和水 • 丁醇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可提高 丁醇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 点燃式内燃机的抗暴震性, 点燃式内燃机的抗暴震性,使发动机运行 更平稳。
3 随机突变和功能基因组重测
转录组分析 丁醇耐受 能力提高
进行传统 化学诱变
耗糖能力 提高
生长 速度提高
利用恒化器进行 动力学筛选
系列突变 株
基因组重 测
展望
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新一代的生物燃料, 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新一代的生物燃料,其生物法制备方 法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法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进一步降 低生物丁醇的制造成本,以获得相对于石化合成路线的市场竞争优势。 低生物丁醇的制造成本,以获得相对于石化合成路线的市场竞争优势。 传统丁醇发酵中最常用的底物主要是玉米、薯干、 传统丁醇发酵中最常用的底物主要是玉米、薯干、谷物等淀粉质 这些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日常口粮, 料,这些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日常口粮,也用作禽畜饲料和工业用 目前, 粮。目前,生物丁醇产业发展在于非粮类底物的高效利用以及木质纤维 素用于溶剂发酵并达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水平。 素用于溶剂发酵并达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水平。而纤维丁醇生产工艺尚 难产业化,有待完善的条件下,以木薯、 难产业化,有待完善的条件下,以木薯、菊芋等非粮作物替代玉米进行 溶剂发酵也是一条可供选择的措施。 溶剂发酵也是一条可供选择的措施。
车用燃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 我国石油储量只有全球的 我国石油储量只有全球的2% • 2005年开始进口依存度高达 年开始进口依存度高达41.3% 年开始进口依存度高达 • 车用燃油消耗每年递增 车用燃油消耗每年递增 递增15-16% • 2015年车用燃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 年车用燃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 全国石油消费量的65% 全国石油消费量的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石油贮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 量至多可用30年 量至多可用 年 迫切需要寻找性能相近、 迫切需要寻找性能相近、廉 性能相近 清洁、 价、清洁、可再生的车用替 代燃料! 代燃料!
丁醇的发酵分离耦合技术
1、研究随程气提和 、 萃取与丁醇发酵的耦 合技术
发酵罐 耦合分离 装置 含丁醇的 溶液
2、比较游离细胞和 、 固定化细胞的发酵分 离耦合体系
4. 固定化技术 固定化技术是将细胞固定在载体上, 固定化技术是将细胞固定在载体上,利用细胞内酶来实现酶 催化反应的、它的本身是多酶体系。 催化反应的、它的本身是多酶体系。将梭菌细胞固定在藻酸钠胶体 颗粒上,进行生物化学反应,产物以丁醇为主, 颗粒上,进行生物化学反应,产物以丁醇为主,丁醇产率至少可保 周不变。与传统发酵法相比,其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 持1 周不变。与传统发酵法相比,其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重复 利用性高,粮耗和能耗少;设备投资少,控制方便等优点。 利用性高,粮耗和能耗少;设备投资少,控制方便等优点。 5.四步整合法 四步整合法 将生物丁醇生产过程中预处理、水解、发酵和回收4 个步骤整合, 将生物丁醇生产过程中预处理、水解、发酵和回收 个步骤整合, 酶和细菌将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使用这种方法, 酶和细菌将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使用这种方法,生物丁醇的生产能力 将比传统的葡萄糖发酵方法提高两倍。 将比传统的葡萄糖发酵方法提高两倍。
菌种资源丰富, 菌种资源丰富,发酵工艺基础好
1950-1960年筛选到 株具有较 年筛选到22株具有较 年筛选到 高溶剂合成能力的丙酮丁醇梭菌 1960年后,建立了丙酮丁醇产 年后, 年后 生菌分离、选育、 生菌分离、选育、生理特性及发 酵工艺的研究平台
丙酮丁醇梭菌, 丙酮丁醇梭菌,工业生产菌株
丙酮丁醇梭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丙酮丁醇梭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获得了丁醇浓度胁迫下的蛋白差异表达谱 获得了丁醇浓度胁迫下的蛋白差异表达谱
目前生物丁醇制造面临的问题
• 粮食原料的成本高 •丁醇毒性造成的产物浓度低 丁醇毒性造成的产物浓度低 • 发酵产物中的丙酮和乙醇副产物的影响
导致丁醇发酵缺乏经济竞争力
应对挑战我们的解决方案: 应对挑战我们的解决方案:
1.阻断丙酮/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阻断丙酮/ 阻断丙酮 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通过对丁醇途径的重构和优化有可能降低丙酮和乙醇的合成量, 通过对丁醇途径的重构和优化有可能降低丙酮和乙醇的合成量,在 保持菌株原有的较高转化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丁醇在总溶剂中所占 的比例,增强丁醇生产的经济竞争力。 的比例,增强丁醇生产的经济竞争力。 2.拓宽生物丁醇制备中的原料源: 拓宽生物丁醇制备中的原料源: 拓宽生物丁醇制备中的原料源 薯类、菊芋:以前常用的原料是玉米、小麦,现在扩宽至薯类、菊芋。 薯类、菊芋:以前常用的原料是玉米、小麦,现在扩宽至薯类、菊芋。薯类原 料的市场价格较玉米、小麦等粮食类原料低廉, 料的市场价格较玉米、小麦等粮食类原料低廉,因此已被大量用于生物乙 醇的生产。一些生物丁醇生产企业也在玉米原料中混入薯类原料进行发酵, 醇的生产。一些生物丁醇生产企业也在玉米原料中混入薯类原料进行发酵, 以减少玉米的用量 木质纤维原料 3.培育和构建新型生产菌:通过菌株遗传,随机突变,基因重组等改 培育和构建新型生产菌:通过菌株遗传,随机突变,基因重组等改 培育和构建新型生产菌 造,增强其丁醇耐受性仅为提高丁醇生物合成的选择性和产物浓度创造 了有利条件
——„¥‚“Šj…Î „¥‚“Šj…Î
石油资源是现代社会的能源和资源基础 石油资源是现代社会的能源和资源基础
石油资源紧缺而导致的石油价格持续 上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据预测,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 据预测,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目前世 界已探明的石油贮量至多可供使用40界已探明的石油贮量至多可供使用 5就是将发酵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把丁醇从醒液中移去, 萃取发酵就是将发酵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把丁醇从醒液中移去, 不仅解除了底物抑制,也避免了代谢产物的积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不仅解除了底物抑制,也避免了代谢产物的积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早在1992 年,浙江大学杨立荣等人选用油醇为萃取剂,利用间歇萃发 浙江大学杨立荣等人选用油醇为萃取剂, 早在 酵方式,使丁醇的产量大幅增加,此方法后来被广泛使用。 酵方式,使丁醇的产量大幅增加,此方法后来被广泛使用。史仲平等人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使得丁醇萃取发酵中的总溶剂产量比传统分批发 酵中的产量提高54.88% 酵中的产量提高 %
2.两步发酵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两步法发酵丁醇 两步发酵法 第一步: 第一步: 用厌氧梭菌将糖高温发酵得到丁酸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丁酸发酵生成丁醇。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丁酸发酵生成丁醇。 这一技术使微生物的产酸和产溶剂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发酵罐中完成, 这一技术使微生物的产酸和产溶剂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发酵罐中完成, 有效地降低丁醇的毒性,保证发酵稳定连续的进行。 有效地降低丁醇的毒性,保证发酵稳定连续的进行。
合成方法的比较
1. 羰基合成催化剂采用重金属铑的络合物,醛加氢催化剂采用重金属氧 羰基合成催化剂采用重金属铑的络合物, 化铜、氧化铝等有害催化剂, 虽然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99.5%, 但杂 化铜、氧化铝等有害催化剂, 虽然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 , 质为丁醛、辛醇、氯化物等,因而天然度较差,不能作为医药、 质为丁醛、辛醇、氯化物等,因而天然度较差,不能作为医药、香料添 加剂。 加剂。 2. 丙烯合成法采用石油裂解的丙烯作原料,采用不可再生原料 丙烯合成法采用石油裂解的丙烯作原料, 3.生物学发酵法采用粮食或非粮作物发酵,原料具有可再生性,催化剂 生物学发酵法采用粮食或非粮作物发酵,原料具有可再生性, 生物学发酵法采用粮食或非粮作物发酵 采用生物菌种,无毒害,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99.5%,副产物为醋酸丁 采用生物菌种,无毒害,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 , 酸等,天然度达到97%,可以作为医药、香料添加剂。 酸等,天然度达到 ,可以作为医药、香料添加剂。
丁醇的合成方法:化学合成 丁醇的合成方法:
1 以乙醛为原料,经醇醛缩合成丁醇醛,脱水生成丁烯醛, 以乙醛为原料,经醇醛缩合成丁醇醛,脱水生成丁烯醛,
再经加氢后得到正丁醇 2 以丙烯为原料,经羰基合成法生成正、异丁醛,加氢后分 以丙烯为原料,经羰基合成法生成正、异丁醛, 馏得到正丁醇
生物丁醇的合成方法
汽油 丁醇 乙醇 甲醇 辛烷值
96
94
92
丁醇的性能
丁醇还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
酯化、取代、消去、氧化、还原 酯化、取代、消去、氧化、还原……
丙烯酸丁酯 (溶剂 溶剂) 溶剂 醋酸丁酯 (溶剂 溶剂) 溶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脂肪族二元酸二丁酯 (增塑剂 增塑剂) 增塑剂
丁醇
丁胺 丁二烯 丁醛、 丁醛、丁酸 聚丁二烯橡胶 丁苯橡胶
1.ABE(丁醇∶丙酮∶乙醇)一步发酵法: (丁醇∶丙酮∶乙醇)一步发酵法: 传统的一步法发酵ABE 是以玉米、木薯等淀粉质农副产品或糖蜜甘 是以玉米、 传统的一步法发酵 甜菜等糖质产品为料,经水解得到发酵液,然后在丙酮- 蔗、甜菜等糖质产品为料,经水解得到发酵液,然后在丙酮-丁醇菌作 用下,经发酵制得丁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三者比例因菌种、原料、 用下,经发酵制得丁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三者比例因菌种、原料、 发酵条件不同而异,通常的比例为6∶ ∶ , 发酵条件不同而异,通常的比例为 ∶3∶1,糖蜜发酵获得的丁醇比例 高。其发酵程序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